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原理
分析射频导纳物位计的测量原理介绍

分析射频导纳物位计的测量原理介绍射频导纳物位计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物位测量。
本文将从测量原理介绍、工作原理说明、优缺点分析三个方面分析射频导纳物位计的特点。
测量原理介绍射频导纳物位计是基于高频信号传输的测量原理进行物位计算。
简单来说,其测量原理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发射高频信号:导纳物位计会通过天线向被测介质中发射高频信号。
2.接受反射信号:被测介质会对导纳物位计发射的高频信号进行反射。
导纳物位计会通过接收天线接受到这个反射信号。
3.计算物位数据:由于导纳物位计知道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距离,因此它能够通过计算反射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出物位数据。
工作原理说明射频导纳物位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种:时域反射法和频域反射法。
时域反射法是指导纳物位计通过比较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物位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测量精度高、数据可靠性强。
但是,其缺点是在信号反射过程中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频域反射法是指导纳物位计基于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异来计算物位数据。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不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可以保证较高的测量精度。
缺点在于其灵敏度不高,因此不适用于某些要求高灵敏度的场合。
优缺点分析射频导纳物位计具有如下的优点:1.测量范围广:射频导纳物位计可以适用于各种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物位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2.测量精度高:由于其采用高频信号传输的测量原理,因此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可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物位测量需求。
3.数据传输方便:射频导纳物位计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并且通过数据传输可以实现无线远程监控。
但是,射频导纳物位计也存在以下缺点:1.对环境要求高:射频导纳物位计对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有一定要求,这可能会影响其在某些特定场合的应用。
2.成本较高:射频导纳物位计的成本相对较高,不太适合一些预算有限的领域。
3.测量精度受限:射频导纳物位计虽然可以满足较高的测量精度,但在极端高温、压力等环境下,其测量精度仍可能受到限制。
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工作原理

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工作原理
射频导纳料位开关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检测和控制射频电路中的导纳匹配情况,通常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由导纳检测电路和斩波开关电路组成。
2. 导纳检测电路用于测量射频电路中的导纳值,即电路的匹配程度。
它通过发送一定频率的信号到被测电路中,并接收反射信号,然后将反射信号与原始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导纳值。
3. 斩波开关电路用于根据导纳值的大小来控制射频电路的导纳匹配状态。
当导纳值处于设定的范围内时,开关电路保持导纳匹配状态;当导纳值超出范围时,开关电路切换导纳匹配状态。
4. 导纳料位开关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测量导纳值,并根据设定的导纳范围来判断射频电路的导纳匹配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样可以确保射频电路工作时的最佳导纳匹配,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
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工作原理

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工作原理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一听就觉得好像是那种只会出现在实验室或者高大上的工厂里的东西。
别担心,我这就带你一步一步走进这个看似深奥的世界,让你不再觉得它高深莫测。
我们先从它的名字聊起,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这名字听上去就是特别高大上,实际上它的工作原理比你想象的简单多了!别着急,慢慢听我解释。
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物位控制器”。
字面上看,物位就是物体的高度或者液体的高度控制。
比如说,咱们家里有水箱,水位高了,水泵就自动关掉,水位低了,水泵又开始工作。
你看,这就是物位控制的一个简单例子。
可是,如果你要控制的不是水,而是一些液体、粉末或者别的东西,情况就复杂了。
特别是有些场合,水箱里液体的高度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那些罐子里装着的东西就是这么“神秘”,你根本看不到它们的位置怎么办?这时候,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就登场了。
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就是用来“看”这些看不见的东西的。
它通过射频信号来测量物位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它通过发射射频波,看看波被物料吸收多少,再根据这个“吸收量”来判断物料的高度。
就像你玩过的那种超声波测距仪一样,虽然原理不完全一样,但感觉差不多。
射频波碰到不同的物质反射回来会有不同的变化,这就是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的“魔法”。
好,接着说说它的工作过程。
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射频发生器,另一个是接收器。
射频发生器就像一个“发射塔”,它向被测物料发射射频信号,接收器就像一个“接收塔”,它会接收到这些信号,并分析这些信号的变化。
根据物料的变化,控制器就能准确地判断物料的高度,进而控制相关的设备。
这就是它的基本工作原理,看上去是不是挺简单的?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技术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精准度。
因为它不会像超声波那样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温度、压力这些变化对射频导纳物位控制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所以无论你是高温、高压的场合,还是那种有腐蚀性的物质,它都能稳稳地工作。
shepingdaona

KTSPA射频导纳液位开关一、概述KTSPA型射频导纳物位开关是用于检测料仓、料槽或其它容器中带粘附性的液体、固体颗粒、粉尘、其它混合浆料等料位的位式控制仪表。
亦可用于两种不同液体之间界面测量,如油水界面测量。
KTSPA型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具有校准简单快捷、产品性能稳定、各种型号通用性强、安装方便、外形美观等优点。
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医药、食品、造纸、建材等工业领域。
且控制器可与PLC可编程控制器或DCS集散控制系统配套使用,实现工艺流程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
二、工作原理1. KTSPA型射频导纳物位开关是利用高频技术,由电子线路产生一个小功率射频信号于探头上,探头作为敏感元件,将来自物位介电常数引起的信号变化反馈给电子线路;由于这些变化包括电容量和电导量的变化,因而电子线路中处理的是电抗(容抗和阻抗的综合变化的信号)信号;2.电抗的变化又引起了极棒上高频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
因此极棒上的高频信号与电子线路中的基准信号的相位差也随之发生变化,该变化经处理后,驱动输出电路发出报警信号,从而达到检测料仓有无物料。
3. KTSPA型射频导纳物位开关采用三端Cote –Shield 技术,排除探测极棒上粘附物料对控制作用的影响。
电子线路中产生的高频信号,一路直接送往探测极棒上,另一路经过一个RF电压跟随器送往防粘附保护套上。
其大小相位都是与加在探测极棒上的信号相同。
当有物料粘附在探头上时,由于保护套与仓壁之间构成一个电容,所以加在保护套上的高频信号就会使该电容趋向饱和,以致探头上的高频信号就无法通过粘附层流入容器壁,当容器内大量物料接触探头时,探头上的电流绕过饱和区流向容器壁,从而产生有物料存在的信号。
三、主要技术参数工作电源:24VDC;220VAC相对湿度:≤85%输出信号:两组常开、常闭触点触点容量:AC220V,5A; DC24V,3A环境温度范围:-40℃~+60℃介质温度:-50℃~+200℃延迟时间:0.2S(0.2~30S可调)防护等级:IP67探头材质:316不锈钢、四氟乙烯、高温塑料、陶瓷防爆等级:Exd IIB T4连接方式:1″管螺纹;法兰(可选);1-1/4″管螺纹安装方式:顶装、侧装四、订货须知提供被测物料名称、密度、仓内温度、压力,除标准型外其他探头特殊要求请注明。
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工作原理

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工作原理
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又称射频导纳料位开关,是一种通过探头感知与储罐体间电抗(容抗和阻抗)的变化实现物位测量和控制的开关。
其内部电子单元,由探头测量极与空载罐体间的电抗共同构成平衡电桥电路并产生一个稳定振荡信号。
当被测介质覆盖探头测量极时,会引起探头测量极与罐体间的电抗变化导致电桥电路不平衡而停止产生振荡信号,后级电路检测到这一变化从而输出报警信号。
该振荡信号作为射频信号施加在探头测量极的同时,还经过1:1的电压跟随器后送往探头的保护极,测量极与保护极的射频信号具有等电位、同相位、同频率又互相隔离。
当探头有挂料时,测量极与保护极之间因为没有电势差而形成电气隔离确保保护极的信号变化不影响检测,使探头测量极上电抗的变化只能由探头测量极与罐体间的物料决定,从而使探头上的挂料不会影响正常检测。
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工作原理较为复杂,可以请教物理学专业人士,获取更加全面且准确的信息。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中文说明书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让物料的控制更加精准在工业生产中,物料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而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出现,让这一环节变得更加精准。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中文说明书详细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进一步阐述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工作原理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是一种非接触式的物料控制设备。
它利用微波信号来检测物料的存在与否,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控制。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当微波信号遇到物料时,部分信号会被反射回来,这些反射信号会被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接收并处理。
通过处理后,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可以判断物料的存在与否,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控制。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特点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具有以下特点:1.非接触式控制: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不需要与物料接触,从而避免了物料对设备的损坏以及污染。
2.精准控制: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可以对物料进行精准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3.安全可靠: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采用微波信号进行控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接触式控制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4.高度可定制化: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设计,从而满足不同的需求。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的应用场景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中,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可以用于对液体、粉末、颗粒等物料的控制。
在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中,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也可以用于对油气的控制。
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在各个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未来,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将会有以下发展趋势:1.智能化:e+h射频导纳料位开关将会越来越智能化,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
射频导纳物位开关原理

射频导纳物位计原理FB8051系列为通用型连续物位仪表,适用于大多数场合。
仪表由一电路单元和杆式或缆式传感元件组成,传感器可选多种材质,可整体或分体式安装。
用于连续测量。
★工作原理射频导纳物位控制技术是一种从电容式物位控制技术发展起来的,防挂料、更可靠、更准确、适用性更广的物位控制技术,“射频导纳”中“导纳”的含义为电学中阻抗的倒数,它由阻性成分、容性成分、感性成分综合而成,而“射频”即高频,所以射频导纳技术可以理解为用高频测量导纳。
高频正弦振荡器输出一个稳定的测量信号源,利用电桥原理,以精确测量安装在待测容器中的传感器上的导纳,在直接作用模式下,仪表的输出随物位的升高而增加。
射频导纳技术与传统电容技术的区别在于测量参量的多样性、驱动三端屏蔽技术和增加的两个重要的电路,这些是根据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改进而成的。
上述技术不但解决了连接电缆屏蔽和温漂问题,也解决了垂直安装的传感器根部挂料问题。
所增加的两个电路是高精度振荡器驱动器和交流鉴相采样器。
对一个强导电性物料的容器,由于物料是导电的,接地点可以被认为在探头绝缘层的表面,对变送器探头来说仅表现为一个纯电容,随着容器排料,探杆上产生挂料,而挂料是具有阻抗的。
这样以前的纯电容现在变成了由电容和电阻组成的复阻抗,从而引起两个问题。
射频导纳技术由于引入了除电容以外的测量参量,尤其是电阻参量,使得仪表测量信号信噪比上升,大幅度地提高了仪表的分辨力、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参量的多样性也有力地拓展了仪表的可靠应用领域。
第一个问题是物料本身对探头相当于一个电容,它不消耗变送器的能量,(纯电容不耗能),但挂料对探头等效电路中含有电阻,则挂料的阻抗会消耗能量,从而将振荡器电压拉下来,导致桥路输出改变,产生测量误差。
我们在振荡器与电桥之间增加了一个驱动器,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因而会稳定加在探头的振荡电压。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导电物料,探头绝缘层表面的接地点覆盖了整个物料及挂料区,使有效测量电容扩展到挂料的顶端,这样便产生挂料误差,且导电性越强误差越大。
射频导纳物位计工作原理及方法

射频导纳物位计工作原理及方法一、射频导纳物位计工作原理。
1.1 基本概念。
射频导纳物位计啊,它可是个很神奇的小玩意儿呢。
射频,简单说就是一种高频的交流电信号。
导纳呢,就是阻抗的倒数,这就像一个东西的正反两面。
这个物位计就是利用射频导纳技术来测量物位的。
它就像一个聪明的小侦探,在容器里探测物料的位置。
1.2 工作原理核心。
它的原理核心在于射频信号在探头与容器壁之间的传播。
探头就像一个触角,伸进容器里。
当容器里有物料的时候,射频信号的导纳就会发生变化。
这就好比在平静的湖水里扔了一块石头,湖水的状态就改变了。
物料就相当于那块石头,改变了射频信号传播的环境。
没有物料的时候,射频信号在探头和容器壁之间传播得比较顺畅,一旦有物料接触到探头,信号就受到干扰,这种干扰就被物位计捕捉到,然后根据信号变化的程度就能算出物料的高度,也就是物位了。
二、射频导纳物位计工作方法。
2.1 安装方法。
安装射频导纳物位计时,那可得小心谨慎。
首先得选好位置,这就像给房子选地基一样重要。
要把探头安装在能准确反映物位的地方。
不能太靠边,不然就像盲人摸象,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一般要安装在容器的中心位置附近,确保探头能够垂直向下,这样才能准确地探测到物料的上升和下降。
而且安装的时候要牢固,要是松松垮垮的,就像墙上的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测量的时候就会出现偏差。
2.2 校准方法。
校准这个射频导纳物位计也是个技术活。
就像给手表调时间一样,得精确。
要根据容器里物料的特性来校准。
比如说物料的介电常数不同,那校准的参数就得跟着变。
如果是介电常数比较大的物料,和介电常数小的物料相比,在同样的物位下,对射频信号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这时候就得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原则来调整物位计的校准参数,这样才能让它准确地测量物位。
2.3 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也不能马虎。
要经常检查探头有没有被物料腐蚀或者沾上脏东西。
要是探头脏了,就像人的眼睛被蒙上了灰尘,看东西就不清楚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导纳物位计原理
FB8051系列为通用型连续物位仪表,适用于大多数场合。
仪表由一电路单元和杆式或缆式传感元件组成,传感器可选多种材质,可整体或分体式安装。
用于连续测量。
★工作原理
射频导纳物位控制技术是一种从电容式物位控制技术发展起来的,防挂料、更可靠、更准确、适用性更广的物位控制技术,“射频导纳”中“导纳”的含义为电学中阻抗的倒数,它由阻性成分、容性成分、感性成分综合而成,而“射频”即高频,所以射频导纳技术可以理解为用高频测量导纳。
高频正弦振荡器输出一个稳定的测量信号源,利用电桥原理,以精确测量安装在待测容器中的传感器上的导纳,在直接作用模式下,仪表的输出随物位的升高而增加。
射频导纳技术与传统电容技术的区别在于测量参量的多样性、驱动三端屏蔽技术和增加的两个重要的电路,这些是根据在实践中的宝贵经验改进而成的。
上述技术不但解决了连接电缆屏蔽和温漂问题,也解决了垂直安装的传感器根部挂料问题。
所增加的两个电路是高精度振荡器驱动器和交流鉴相采样器。
对一个强导电性物料的容器,由于物料是导电的,接地点可以被认为在探头绝缘层的表面,对变送器探头来说仅表现为一个纯电容,随着容器排料,探杆上产生挂料,而挂料是具有阻抗的。
这样以前的纯电容现在变成了由电容和电阻组成的复阻抗,从而引起两个问题。
射频导纳技术由于引入了除电容以外的测量参量,尤其是电阻参量,使得仪表测量信号信噪比上升,大幅度地提高了仪表的分辨力、准确性和可靠性;测量参量的多样性也有力地拓展了仪表的可靠应用领域。
第一个问题是物料本身对探头相当于一个电容,它不消耗变送器的能量,(纯电容不耗能),但挂料对探头等效电路中含有电阻,则挂料的阻抗会消耗能量,从而将振荡器电压拉下来,导致桥路输出改变,产生测量误差。
我们在振荡器与电桥之间增加了一个驱动器,使消耗的能量得到补充,因而会稳定加在探头的振荡电压。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导电物料,探头绝缘层表面的接地点覆盖了整个物料及挂料区,使有效测量电容扩展到挂料的顶端,这样便产生挂料误差,且导电性越强误差越大。
但任何物料都不完全导电的。
从电学角度来看,挂料层相当于一个电阻,传感元件被挂料覆盖的部分相当于一条由无数个无穷小的电容和电阻元件组成的传输线。
根据数学理论,如果挂料足够长,则挂料的电容和电阻部分的阻抗和容抗数值相等,因此用交流鉴相采样器可以分别测量电容和电阻。
测得的总电容相当于C物位+C挂料,再减去与C挂料相等的电阻R,就可以获得物位真实值,从而排除挂料的影响。
即C测量=C物位+C挂料
C物位=C测量-C挂料=C测量-R 这些多参量的测量,是测量的基础,交流鉴相采样器是实现的手段。
由于使用了上述三项技术,使得射频导纳技术在现场应用中展现出非凡的生命力。
FB8010系列为通用型点位控制仪表,适用于大多数场合。
仪表由一电路单元和杆式或缆式传感元件组成,传感器可选多种材质,可整体或分体式安装。
用于限位控制和报警。
概述
1.1仪表简介
TV502系列射频导纳物位开关由传感探杆、电子测控单元和防护外壳组成,是根据射频导纳测量原理制造的点位式物位开关。
当物位达到预先设置的位置时,传感探杆产生信号,经电子测控单元处理后的输出信号可提供继电器输出,其标准的双刀双掷继电器接点可控制警铃、电磁阀或其它低功率设备动作,实现对液体、固体物位的报警和控制。
该产品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用于存放液体或固体颗粒的罐、槽、筒仓或料斗的料位控制及报警。
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现场条件下,也能可靠工作,而不受挂料、压力、材料密度、湿度甚至物料化学特性变化的影响。
本产品以其耐恶劣使用环境及高可靠等特点被成功应用
于航天、化工化纤、制药、食品等军用和民用领域的料位自动化控制系统。
1.2 工作原理及特点
TV502系列射频导纳物位开关采用了射频导纳技术,是从电容测量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物位检测手段。
由于在电路中采用了防挂料技术,所以它比基于电容测量技术的物位开关更可靠、适用性更广,是电容式物位开关的换代产品。
射频导纳中导纳的含义为电学中阻抗的倒数,它由电阻性成分、电容性成分、感性成分综合而成。
所以,射频导纳测量技术可以理解为用高频无线电波测量导纳。
与普通电容物位开关相比,射频导纳物位开关的明显区别在于其三端元件技术。
在电路单元测量信号上引出一根线,经同相放大器放大,其输出与同轴电缆内屏蔽层相连,该屏蔽层最后又连到传感器的内屏蔽层上。
这里的同相放大器是一个增益为“1”,即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等电位、同相位、同频率但互相隔离的一种放大器。
由于同轴电缆的中心线与内层屏蔽存在上述关系,所以二者之间没有电位差,也就没有电流流过,相当于二者之间没有电容或电容等于零。
这种消除芯线和屏蔽层间分布电容的方法又被称为电容“中和”技术。
因此,电缆的分布电容的温度效应、安装电容等也就不会对测量产生影响。
为解决传感器上的挂料问题,采用一种新的五层同心结构。
最里层是中心探杆,中间是屏蔽层,最外层是接地的安装螺纹,它们之间用绝缘层隔离。
与同轴电缆的情况一样,中心探杆与屏蔽层之间没有电势差,即使传感器上挂料阻抗较小,也不会有电流流过,电路测量的只是从传感器中心到对面罐壁(地)的电流。
因为屏蔽层能阻挡电流沿传感器返回流向容器壁,因而对地电流只能经传感器末端通过被测物料流到对面容器壁。
屏蔽层与容器壁之间尽管存在电势差,两者之间因此有电流流过,但该电流不被测量,不影响测量结果。
这样就将测量端保护起来,不受挂料的影响。
只有容器中的物料确实上升直到接触到中心探杆时,通过被测物料,中心探杆与地之间才能形成被测电流。
仪器检测到该电流,产生有效输出信号。
TV502系列射频导纳物位开关特点:
1.防挂料,彻底排除了传感探杆因挂料而引起的误动作;
2.稳定性高,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3.调试简单方便,安装后免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