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精神科护送病人外出管理制度

精神科护送病人外出管理制度
一、护送队来病区接病人外出检查、活动时,护士要交待清楚病人的主要病情和护理要点,并交接清病人数及签名。
二、病人离开病区时一定要穿医院病人服。
三、病人进出病区时护士要认真清点人数,并向护送队或病区其他护士做好交班。
四、病人外出检查时,若病情需要,护士应配合护送队一起护送。
护送途中要密切观察、前后呼应,同时病人必须在工作人员的视野内,特别是分叉路口、转弯处要立好岗位,密切注意病人的动态。
五、接送病人外出时工作人员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提高警惕,不得与其他工作人员闲谈。
病区护工不得擅自送病人或开门放病人出病区。
六、病人在外出途中若要上厕所,工作人员必须陪同。
1。
医院患者外出检查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外出检查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医院患者外出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医院患者外出检查管理制度如下:一、患者外出检查的定义和范围1.患者外出检查指患者因医疗需要而离开医院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情况。
2.外出检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前往其他医疗机构取得检查结果、前往药房购买药品、前往专科医院就诊等。
二、患者外出检查的申请和审批流程1.患者外出检查需由主治医师开具申请,申请中需明确外出目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并经患者本人及家属签字确认。
2.患者外出检查申请经医院相关部门审核,如符合规定,则由医院发放外出证明,并记录相关信息。
3.患者外出检查期间,医院将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外出期间需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遇到紧急情况应对。
三、患者外出检查期间的管理措施1.患者外出检查期间,医院将与患者及其家属签订外出责任书,约定患者外出期间的责任和义务。
2.医院将为外出患者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并指定专人陪同,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外出检查结果汇报和处理1.患者外出检查结束后,患者需及时将检查结果报告送至医院,并填写外出回访记录。
2.医院将对外出检查结果进行审核和分析,针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患者外出检查结果如需进一步诊疗或治疗,将安排患者回医院进行相应的处理。
五、外出检查信息的管理和保密1.患者外出检查期间,医院将对患者个人信息进行保密,确保不泄露患者隐私。
2.医院将建立患者外出检查信息的档案管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六、外出检查违规处理1.如发现患者在外出检查期间违反相关规定,医院将按规定进行相应的警告或处罚。
2.如外出检查期间发生意外或紧急情况,医院将根据情况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外出检查管理制度的宣传与培训1.医院将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外出检查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制度的认识和遵守度。
2.医院将对参与外出检查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
医院住院病人外出检查陪送制度

医院住院病人外出检查陪送制度
当门诊或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进行相关的医技检查时,医疗组(门急诊或院前急救)医师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安排人员陪检,为防范和处理病人在途中或检查时发生意外,特制定陪检制度。
1.陪检人员:门诊急诊陪检人员由门诊护理人员担任,住院陪检人员由经治医疗组医护人员担任。
2.检查前:对门急诊者应根据病情,行为能力,决定是否需要陪检,对危害及行动不便病人必须陪检,对住院病人病情较重或行动不便者,均必须陪检,陪检人员需了解病人的病情,检查前的准备,特殊检查知情同意书签字情况等,根据病人的病情,身体状况采取适宜的陪送方法(平车,轮椅等),必要时随带急救物品,途中,陪检人员应注意病人的适当体位,严密观察病情,注意道路,车辆,搬运器材的搬运方法和速度。
3.检查中:陪检人员和医技科室人员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应暂停检查,立即就地进行现场抢救,同时报告送检科主任和相关科室协助抢救。
4.检查后:陪检人员及时将检查时有无发生特殊情况向首诊医师或上级汇报,向患者交代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及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特殊情况。
5.陪检途中或检查中,发生意外情况时,在场人员应
按有关文件规定,即刻通知急诊科医务人员,立即携带急救箱到场抢救,医技科室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均应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外出病人管理制度

外出病人管理制度为规范和加强外出病人的管理,提高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需要外出治疗或就医的病人进行管理。
三、管理职责1. 医疗机构负责对外出病人的诊疗、护理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2. 医疗机构应建立外出病人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外出病人的统筹协调工作。
3. 医疗机构应设立外出病人管理部门,明确部门主管负责具体事务。
4. 科室医师应对本科室的外出病人负责,并及时报告病人情况。
5.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病情及时进行护理,并配合医生的治疗。
6. 病人需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规定,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和护理。
四、外出病人的管理流程1. 申请外出:病人或其家属在医生的指导下填写外出治疗的申请表,并提供必要的资料。
2. 审批:医疗机构的外出病人管理部门对病人的申请进行审批,符合条件的即可外出治疗。
3. 安排交通:医疗机构协助病人安排交通工具,确保病人的安全出行。
4. 陪护:病人需有专人陪同,确保病人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并得到及时照顾。
5. 治疗:病人到达目的地后,医生和护士进行治疗和护理,确保病人的康复。
6. 回访:治疗结束后医疗机构对病人进行回访,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有问必答。
五、安全保障1. 交通安全:医疗机构负责安排安全的交通工具,确保病人的安全出行。
2. 陪护保障:病人需有专人陪同,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照顾和管理。
3. 治疗安全:医生和护士需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康复。
六、责任追究1.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病人受伤或损失的,医疗机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 对于病人不遵守医疗机构规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
3. 对于医疗机构对病人有过错行为的,病人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责任。
七、附则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并对外出病人的管理具有约束力。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但需经过相关程序的审批。
儿科外出病人管理制度

儿科外出病人管理制度一、前言儿科门诊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为儿童提供诊疗服务。
在门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外出治疗或检查的病人。
因为儿童身体尚未完全发育,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外出治疗或检查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为了确保儿童外出治疗或检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儿科外出病人管理制度,加强对外出病人的管理和监护。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外出治疗或检查的儿科病人,包括门诊病人、住院病人等。
三、管理目的1.为了确保外出病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病人的监护,提高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
3.规范外出病人的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和专业水平。
四、管理制度1.外出治疗或检查的申请(1)医生开具外出治疗或检查的申请单,详细说明病人的病情和需要进行的治疗或检查项目。
(2)由患者或家属填写病人外出治疗或检查的申请表,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家庭联系方式等。
(3)医生审核外出治疗或检查的申请单和申请表,确定病人的适宜性和安全性。
2.外出治疗或检查的安排(1)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进行的治疗或检查项目,安排合适的医生或护士进行陪护。
(2)提前通知病人或家属外出治疗或检查的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
(3)准备好所需的医疗器械、药品和文书资料,确保外出治疗或检查的顺利进行。
3.外出治疗或检查的过程(1)在外出治疗或检查的过程中,医生或护士要全程陪护病人,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2)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或病人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3)外出治疗或检查结束后,医生或护士将病人安全送回医院,并做好记录。
4.外出治疗或检查的总结和评估(1)外出治疗或检查结束后,医生或护士要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外出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2)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说明病人的治疗情况和注意事项,提供相关健康宣教。
(3)在病人返院后,定期复诊,跟踪病情发展,提供持续的诊疗服务。
护理部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制度名称病人外出检查制度签发人
执行部门护理部监管部门质管科修编部门护理部
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一、目的
规范病人外出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外出检查的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各护理单元。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规则的条款。
——《浙江省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
四、定义
无
五、内容与要求
1.责任护士遵照医嘱确定检查时间后,确认患者的身份,核查准备事宜完成情况,确
定运送方式(步行/平车/轮椅),活动不便患者需协助搬运,与护送队交接并在专用登记表上登记后方可护送检查。
2.危重患者搬运前需请主管医师实行可行性病情评估后方可离开病区外出检查,外出
检查的禁忌情况参考《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制度》。
3.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备小钢瓶氧气、呼吸囊和急救药品等,携带转运箱。
必要时备
可移动心电监护、氧饱和度监护仪、微泵等。
所需仪器设备齐全、完好,处备用状态。
4.送病人外出检查时,耐心向病人讲解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5.对待病人及其家属,特别是动作缓慢及年老体弱的病人,要礼貌、热情,有爱心。
6.准确、及时地将病人护送到检查科室,检查完毕后及时将病人送回病房。
7.运送病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及心理状况,保证病人检查途中的
安全。
8.送病人检查途中,负责保管好病历等文件资料,不能擅自将病历交给病人或其家
属,确保病历等文件资料的保密性。
9.危重病人外出检查前应与检查科室电话联系确切时间,保证病人能够随到随做。
危
重病人外出检查需医护人员陪同。
住院患者外出检查制度

住院患者外出检查制度
1.目的
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检查,规避患者外出检查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
2.目标
切实落实交接制度,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满意率。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医护、支助中心人员。
4.名词定义
住院患者外出检查是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至各特检科室进行检查的过程。
5.内容
5.1 各科室(部门)职责与要求
5.1.1 病区
5.1.1.1医生每天于查房后约11时前录入相关检查治疗医嘱,急诊检查同时电话联系。
5.1.1.2护士于每天下午16:30左右通过查阅次日预约情况并告知患者,同时做好相关知识宣教。
5.1.1.3护士根据当天患者检查治疗安排情况合理安排输液时间,原则上一般患者待检查完毕后再予输液治疗。
5.1.1.4外出检查治疗前由医生或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确定、落实护送人员。
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前护士记录患者离病房时间和生命体征等情况,返回病房时,护士再次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返回时间。
5.1.1.5 所有患者外出检查前后均应核实患者身份信息及检查项目,扫描腕带记录检查信息。
5.1.1.6如遇病情变化等特殊情况患者不能按时检查时,护士应提前通知相关检查科室,如病情需要确需检查此项目,护士应提醒医生重新申请检查。
5.1.2 医技科室
5.1.2.1住院患者实行预约制,每天于上午11时和下午4时前录入预约时间段。
5.1.2.2对检查、治疗的患者的安排上同一科室尽可能做到相对集中,优先。
医院患者外出检查制度

医院患者外出检查制度
一、检查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患者外出检查时机。
二、保证转运工具功能良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酌情准备应急物品和药品。
三、根据检查项目,做好各项护理准备,与清醒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
四、告知患者或家属检查注意事项以及存在的风险性,必要时患者或家属同意后予以签字。
五、检查前后,医护人员与相关科室做好有效的沟通(检查科室、电梯管理人员、科室),尽量缩短等待时间,以保证患者安全。
六、认真核对医嘱、患者识别标志、检查项目及部位,以保证检查准确无误。
七、检查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及仪器正常运行,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
八、如有特殊病情变化,应及时进行处置后再检查,或根据病情停止检查。
九、检查完毕返回后,护士妥善安置患者。
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需有医护人员全程陪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人外出检查制度
1. 遵照医嘱确认患者的身份,核对拟施项目的准备事宜完成情况,对重症患者要请主管医师实行可行评估后,方可离开病区外出检查。
2. 送病人外出检查时,耐心向病人讲解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3. 对待病人及其家属,特别是动作缓慢及年老体弱的病人,要礼貌、热情,有爱心。
4. 准确、及时地将病人护送到检查科室,检查完毕后及时将病人送回病房。
5. 运送病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的反应,保证病人检查途中的安全。
6. 送病人检查途中,负责保管好病历等文件资料,不能擅自将病历交给病人或其家属,确保病历等文件资料的保密性。
7. 离院外出检查应遵循医院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