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手写绘图板

合集下载

2013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赛题

2013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赛题

A 单相AC-DC变换电路
B 四旋翼自主飞行器
C 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
D 射频宽带放大器
E 简易频率特性测试仪
F 红外光通信装置
G 手写绘图板
J 电磁控制运动装置
K 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
L 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
2011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赛题本科组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本科组基于自由摆的平板控制系统
本科组智能小车
本科组LC谐振放大器
本科组简易数字信号传输性能分析仪
高职高专组帆板控制系统
高职高专组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
高职高专组波形采集、存储与回放系统
本科组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
本科组声音导引系统
本科组宽带直流放大器
本科组无线环境监测模拟装置
本科组电能收集充电器
本科组数字幅频均衡的功率放大器高职高专组低频功率放大器
高职高专组 LED点阵书写显示屏
高职高专组模拟路灯控制系统。

1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本科组手写绘图板论文

1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本科组手写绘图板论文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2013年9月6日摘要本手写绘图板以C8051f350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其内置24位AD数据采集。

自制恒流源为手写板提供测量电流。

通过AD采集口采集表笔与地之间的电压,两次采样后对采集数据处理计算出表笔所处手写板位置并在高分辨率的LCD屏幕显示相应坐标。

该手写板显示坐标值的分辨率为10mm,绝对误差不大于5mm,功率在1.5W以内,实现了低功耗。

关键词:AD采集MCU 恒流源功率目录1系统方案 (3)1.1铜板测试电源的论证与选择 (3)1.2MCU和AD采集电路的设计的论证与选择 (3)1.3 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4)1.4 系统结构 (4)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5)2.1 坐标点测量方案 (5)2.1.1 (5)2.1.2 (6)2.1.3 (6)2.2 误差的计算与分析 (6)2.2.1 XXX (6)2.2.2 XXX (6)2.2.3 XXX (6)2.3低功耗设计 (6)2.3.1 题目要求:功耗为总电流乘12V;功耗越低得分越高。

要求功耗等于或小于1.5W。

则要满足要求的最大电流为0.125ma。

功耗越低,则表笔所处位置的电压也就越低。

测量工作困难就越大。

要在测量精度和功耗之间选择一个最佳电流。

62.3.2 XXX (7)2.3.3 XXX (7)3电路与程序设计 (8)3.1电路的设计 (8)3.1.1系统总体框图 (8)3.1.2 恒流源子系统电路原理图 (8)3.1.3差分放大子系统电路原理图 (9)3.1.4电源模块电路原理图 (10)3.2程序的设计 (10)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10)3.2.2程序流程图 (10)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2)4.1测试方案 (12)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13)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13)4.3.1测试结果(数据) (13)4.3.2测试分析与结论 (13)附录1:电路原理图 (14)附录2:源程序 (15)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1系统方案本系统主要由恒流源模块、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组成,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201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结果公布

201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结果公布

韩堡德 陈宝桔 梁明明 许全维 张 洽 林远棠 何梓扬 林诗伦 李文峰 梁百泉 马丁桦 杨礼嘉 邱岳阳 宋迪屏 温国生 张冠营 黄梓淳 张敏基 朱仕心 游龙 陈志浩 冼铭斌 章旭林 陈启浩 李华灿 莫秋活 周翼 林健灿 周星 梁志勇 张钊 黄振金 黄林东 洪子婷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熊晓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梁健滔
0.一等奖(推国) 华南农业大学 0.一等奖(推国) 华南理工大学 0.一等奖(推国) 华南农业大学 0.一等奖(推国) 华南理工大学 0.一等奖(推国) 韩山师范学院 0.一等奖(推国)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0.一等奖(推国) 华南农业大学 0.一等奖(推国) 韩山师范学院 1.一等奖 1.一等奖 1.一等奖 1.一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2.二等奖 广东工业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 湛江师范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 嘉应学院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题号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学 0.一等奖(推国) 中山大学
单位
队员 罗澍 施权展 朱振驰 薛成戴 麦活鹏 陈堆盛 郑琳丰 占堪光 吴锐斌 吴晓煌 黄明旭 戴汉儒 郑宇鹏 黄景儒 付伟浩 杨子靖 罗校敬 林泽铭 郑常维 王育龙 黄梓燚 林佳操 邢楚练 黄健龙 曾文正 王杰 黄业伟 崔廷佐 何源富 苏焕旭 陈增鹏 罗武 陈豪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G题—手写绘图板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G题—手写绘图板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手写绘图板(G题)2013年9月7日摘要本系统以STC15F2K60S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TPS5430构成的开关电源作为供电系统。

系统将15cm×10cm普通覆铜板一角接地,其余三个角分别接三个模拟开关,由单片机控制三个模拟开关分别接通恒流源产生的恒流信号,用表笔接触铜板获得触点的电压;将微弱电压值进行二级放大,经单片机A/D采样转换,并进行数据处理后用液晶显示坐标及图形。

整个作品完成了题目基础全部要求,能正确显示触点位于纵坐标左右位置、触点四象限位置以及触点坐标,并能跟踪表笔动作并显示轨迹,显示坐标值的分辨率为1cm,绝对误差小于5%,系统功耗接近1.08W。

关键字:单片机恒流源模拟开关放大采集目录1题目说明 (1)2系统方案 (1)2.1 控制系统论证与选择 (1)2.2 恒流源模块的选择 (1)2.3 放大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1)3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3.1查表法分析 (2)3.2.1 铜板温度变化和表面氧化 (2)3.2.2 恒流源的微变 (2)3.2.3 数学法数据处理 (2)3.3 低功耗设计 (2)3.3.1 TPS5430开关电源设计 (2)3.3.2 总线信号减少上下拉电阻 (2)3.3.3 CPU不用的I/O口设为输出 (3)4电路与程序设计 (3)4.1主要电路的设计 (3)4.1.1系统总体框图 (3)4.1.2 开关电源原理图 (3)4.1.3 放大电路原理图 (4)4.1.4恒流源原理图 (4)4.2程序的设计 (4)4.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4)4.2.2程序流程图 (5)5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6)5.1测试方案 (6)5.1.1硬件测试 (6)5.1.2软件测试 (6)5.2 测试仪器 (6)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6)5.3.1测试结果(数据) (6)5.3.2测试分析与结论 (7)附录1:电路原理图 (8)1题目说明题目要求用普通覆铜板设计和制作手写绘图输入设备,要求能够正确显示触点位于纵坐标左右位置、触点四象限位置以及触点坐标,并能跟踪表笔动作并显示轨迹,显示坐标值的分辨率最高为6mm ,绝对误差不大于5mm 。

201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手写绘图板

201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手写绘图板
通过对三个方案的对比选择,方案一由于要做到 64×32 个那就要最少考虑 到 2048 个点就要 2048 个电阻器件,将如此数量器件焊接在 10×6cm 的 PCB 板 上将是极大焊接工程,考虑到时间的限制,及人工焊接的不稳定性,放弃此方 案。在方案二中测量及数据采集要求极高,在比赛中条件限制。因此最后我们 采用了方案三。
第一章 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
1.1 总实现方案
方案一:采用电阻屏的原理,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压力传感器,基本上是 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 ITO(纳米铟锡金属氧 化物)涂层,ITO 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触摸操作时,薄膜下层的 ITO 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 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 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 X、Y 值,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 上。考虑电容屏原理,在 10×6cm 的 PCB 板做到识别精度<=2mm,我们目标精度 是在板上做到 64×32 个像素点的精度,采用板上层 64 列,下层 32 行,组成 64×32 阵列!分别扫描行和列以确定坐标点。然后通过显示在 Oled12864 型液 晶上,做到高精度的显示。
第六章 结论...................................................................................................................................13 参考文献......................................................................................................................................... 14 附 1:系统主板原理图..................................................................................................................15 附 2:完整的测试结果..................................................................................................................16 附 3:部分核心源代码..................................................................................................................17

手写绘图板论文

手写绘图板论文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参赛队号:301302392013年9月6日摘要本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们组选择的是手写绘图板,任务是利用普通的PCB覆铜板设计和制作手写绘图输入设备。

通过表笔与覆铜板接触,并测量接触点位置,进而实现手写绘图功能。

最初我们的思路是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表笔在铜板上的位置,但是由于铜板的电阻太小,电阻的变化实在太小,根本无法测量,所以行不通;我们又用了惠斯通电桥的方法,电阻的变化任然太小,该方案任然行不通。

最后我们在试验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对铜板加高频信号,表笔在铜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示波器上显示的电压值有相对明显的变化,毫伏级别的。

询问老师后,知道可能是长线原理的原因。

我们就通过这里发现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变处理,将信号转化成我们能够采样的信号,然后STM32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在TFT彩屏上作相应的显示。

关键词:高频信号惠斯通电桥STM32单片机TFT彩屏目录1引言 (1)2系统方案 (1)2.1 控制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2)2.2 LCD显示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2)2.3 硬件的设计 (3)2.3.1高频信号模块的设计 (3)2.3.2高频运放模块的设计 (3)2.3.3乘法器模块的设计 (3)2.3.4电源的设计 (3)2.4 程序的设计 (4)2.4.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4)2.4.2程序流程图 (4)3 设计实现 (5)3.1 坐标点测量方法 (5)3.2 信号的处理 (5)4 测试 (5)4.1测试方法 (5)4.3 测试条件与仪器 (5)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6)4.5.1测试结果(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 (6)附录1:电路原理图 (7)附录2:源程序 (8)手写绘图板(G题)【本科组】1引言本次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们组选择的是手写绘图板,任务是利用普通的PCB 覆铜板设计和制作手写绘图输入设备。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手写绘图板(G题)设计报告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手写绘图板(G题)设计报告

摘要本手写绘图板系统由精密恒流源电路、低功耗模拟检测采样电路、高精度仪用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控制电路(MSP430)、12864液晶显示电路构成。

本系统使用普通覆铜板,对其对角交叉通过测试电流,探笔测得覆铜板上采样电压,将采样信号差模输入仪用放大器进行信号高精度放大后送入MSP430芯片,利用单片机内部自带AD转换,编程实现采样信号电压与坐标之间转换(算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和曲线拟合分析),主要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2864液晶上显示出探笔接触覆铜板上点的坐标值,并且基本实现在覆铜板上画圆,本设计具有低功耗的功能,并达到题目要求的测量精度。

关键词:手写绘图板覆铜板MSP430仪用放大器AD转换单片机最小系统目录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 2 -1.检测采样部分 ..............................................................................................................................- 2 - 2.主控电路部分 ..............................................................................................................................- 2 -3. 坐标点测量方法 ...........................................................................................................................- 2 -二、系统设计 ............................................................................................................................................- 3 -1. 总体设计 .......................................................................................................................................- 3 -2. 单元电路设计 ...............................................................................................................................- 3 -(1)恒流电路 ..........................................................................................................................- 3 - (2)覆铜板换流控制...............................................................................................................- 4 - (3)探笔信号采集电路...........................................................................................................- 5 - (4)主控电路 ..........................................................................................................................- 6 - (5)显示部分 ..........................................................................................................................- 6 -3. 程序设计 .......................................................................................................................................- 6 -(1)程序完成功能...................................................................................................................- 6 - (2)程序流程图.......................................................................................................................- 6 -三、系统测试 ............................................................................................................................................- 7 -1. 测试方案 .......................................................................................................................................- 7 -(1)硬件调试 ..........................................................................................................................- 7 - (2)软件调试 ..........................................................................................................................- 8 - (3)软硬联调 ..........................................................................................................................- 8 -四、测试结果及分析 ................................................................................................................................- 8 -1. 性能测试分析 ...............................................................................................................................- 8 -(1)描点模式测试...................................................................................................................- 9 - (2)划线模式测试...................................................................................................................- 9 - (3)功耗测试 ..........................................................................................................................- 9 -2. 功能测试分析 ...............................................................................................................................- 9 -3. 误差分析 .......................................................................................................................................- 9 -(1)系统误差 ....................................................................................................................... - 10 - (2)随机误差 ..................................................................................................................... - 10 -五、参考文献: ..................................................................................................................................... - 10 -六、附录: ........................................................................................................................................... - 11 - 附1:覆铜板等电势分布图 .................................................................................................................. - 11 - 附2:等电位换流测试数据(500mA为基准).................................................................................. - 11 - 附3:MSP430最小系统电路图............................................................................................................ - 12 - 附4:元器件明细表 .............................................................................................................................. - 12 - 附5:电路原理图图纸 .......................................................................................................................... - 15 - 附6:作品照片 ...................................................................................................................................... - 16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分以下两个部分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 1.检测采样部分方案一:根据实际测量计算,覆铜板需要较小的测试电流,探笔测得电压较小,通常为几uV 到几个mV 之间,为满足要求需将采样电压放大到1~1.5V ,采用通用运算放大器对探笔采样信号进行放大,优点是器件便宜易寻。

手写绘制板论文

手写绘制板论文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手写绘制板(G题)【本科组】2013年9月4日摘要关键字:ABSTRACT目录第一章方案比较与设计 (2)1.1 测量阻值的方案选择 (2)1.2 恒流源电路的方案选择 (2)1.3 开关电源的方案选择 (3)1.4 显示电路的方案选择 (3)第二章硬件电路 (4)2.1 恒流源电路 (4)2.2 H桥电路 (5)2.3 开关电源电路 (6)2.4小信号放大电路 (7)第三章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8)3.1 XX的分析 (8)3.2 XX的计算 (8)第四章软件设计 (9)4.1软件实现功能综述 (9)4.2主程序流程图设计 (9)第五章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10)5.1测试方案 (10)5.2测试条件与仪器 (11)5.3测试结果分析 (11)5.3.1 测试结果 (11)5.3.2测试分析与理论 (11)第六章总结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附录一整体电路原理图 (15)附录二系统操作说明 (15)附录三主要程序清单 (15)附录四元器件明细表 (15)附录五仪器设备清单 (15)附录六 PCB图 (16)附录七电路实物图 (17)手写绘制板(G题)【本科组】第一章方案比较与设计1.1 测量阻值的方案选择覆铜板的坐标确定,需要根据覆铜板的阻值的大小,但覆铜板的阻值很小,为准确确定电阻,所以设计以下方案:方案一:测电压,通过分2组测量4个角落的电压,与表笔电压进行比较。

采用此方案精度高,缺点是比较麻烦,测量得出的是电压值,要进行换算。

但铜板阻值的精度为mΩ级。

,方案二:采用万用表,万用表电阻档直接测量即可,简单易行。

但是要求万用表的精度比较高,很难达到。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一。

1.2 恒流源电路的方案选择A/D采集时为防止有电流进入,而且需要给H桥提供恒定电流。

所以设计以下方案:方案一:采用两只同型三极管,利用三极管相对稳定基极电压作为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三个方案的对比选择,方案一由于要做到 64×32 个那就要最少考虑 到 2048 个点就要 2048 个电阻器件,将如此数量器件焊接在 10×6cm 的 PCB 板 上将是极大焊接工程,考虑到时间的限制,及人工焊接的不稳定性,放弃此方 案。在方案二中测量及数据采集要求极高,在比赛中条件限制。因此最后我们 采用了方案三。
第四章 系统程序设计.................................................................................................................. 11 4.1 系统总流程图.......................................................................................................... 11 4.2 系统总体模块图...................................................................................................... 11
第三章 系统电路设计...................................................................................................................10 3.1 系统主板工作原理...................................................................................................10
1.2 主控制器方案比较与选择
为了完成在短时间快速扫描全屏和存储图形,主控器件必须有较高的 CPU 工作频率和存储空间。
方案一:采用 51 系列加强型 STC12C5A60S2 作为主控器件,用来实现题目 所要求的各种功能。此方案最大的特点是系统规模可以做得很小,成本较低。 操作控制简单。但是,我们在利用单片机处理高速信号快速扫描及存储图形时 显得吃力,且题目中要求要求坐标识别精度<=2mm,并尽可能的提高系统分辨率, 并要做到图形的存储与回放,51 系列单片机很难实现这一要求。
方案二:采用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16 位 MC9S12XS128 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 件,由 16 位中央处理单元(CPU12X)、128KB 程序 Flash(P-lash)、8KB RAM、 8KB 数据 Flash(D-lash)组成片内存储器,指令系统与 S12 兼容 CPU 工作频率最 高可达 80MHz,16 通道高达 12 位精度 A/D 采集模块,7 级中断嵌套和 7 个中断 优先级,CRG 模块,COP 看门狗,实时中断及时钟监视器。如此能够实现快速扫
第一章 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
1.1 总实现方案
方案一:采用电阻屏的原理,电阻式触摸屏是一种压力传感器,基本上是 薄膜加上玻璃的结构,薄膜和玻璃相邻的一面上均涂有 ITO(纳米铟锡金属氧 化物)涂层,ITO 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透明性。当触摸操作时,薄膜下层的 ITO 会接触到玻璃上层的 ITO,经由感应器传出相应的电信号,经过转换电路送到 处理器,通过运算转化为屏幕上的 X、Y 值,而完成点选的动作,并呈现在屏幕 上。考虑电容屏原理,在 10×6cm 的 PCB 板做到识别精度<=2mm,我们目标精度 是在板上做到 64×32 个像素点的精度,采用板上层 64 列,下层 32 行,组成 64×32 阵列!分别扫描行和列以确定坐标点。然后通过显示在 Oled12864 型液 晶上,做到高精度的显示。
关键词:MC9S12XS128 OV7620 PCB Oled12864
目录
第一章 系统方案比较与选择...................................................................................................5 1.1 总实现方案.................................................................................................................5 1.2 主控制器方案比较与选择 .........................................................................................6 1.3 液晶模块的选取.........................................................................................................7
201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题
PCB 坐标定位系统
PCB 板坐标定位系统
任务:在一个 10cm(长)×6cm(宽)的 PCB 覆铜板上,制作一个 PCB 坐标定位系统,要求如下:
基本要求: 1、当用信号笔点击 PCB 板平面上的任何位置,可以在 LCD 上的相 应位置显示坐标点; 2、当用信号笔在 PCB 板平面上绘制简单图形时,能够在 LCD 上显 示所绘制的图形; 3、要求坐标识别精度<=2mm,并尽可能的提高系统分辨率。 提高要求: 1、提高绘制速度,实现即绘制即显示,减小延迟; 2、能够实现图形存储,回放功能。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12 5.1 描点,坐标确定,划线,画圆,图形存储与回放的测试和结果 ......................12 5.2 表笔的测试结果.......................................................................................................12
第六章 结论...................................................................................................................................13 参考文献......................................................................................................................................... 14 附 1:系统主板原理图..................................................................................................................15 附 2:完整的测试结果..................................................................................................................16 附 3:部分核心源代码............................................................................................................16 位 MC9S12XS128 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数 字式 CMOS 图像传感器 OV7620 进行数据采集,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分辨率为 64×32 的 PCB 坐标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可以快速实现坐标显示,图形绘制,图形存 储及回放。将 10×6cm 的 PCB 板相对应的像素点显示在龙丘生产的 Oled12864 迷你型液晶上,并且具有高分辨率。并且通过按键可以实现不同功能之间的切 换。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实现各种显示存储功能.
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 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手指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 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 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可以 达到 99%的精确度,具备小于 3ms 的响应速度。通过电流大小与触点到电极的 距离成正比就可以确定触点的坐标。确定坐标后就可以通过液晶来进行显示。
方案二:采用 Oled12864 液晶模块,OLED12864 是 128×64 行点阵的 OLED 单色、字符、图形显示模块。模块内藏 64×64 的显示数据 RAM,其中的每位数 据都对应于 OLED 屏上一个点的亮、暗状态;其接口电路和操作指令简单,具有 8 位并行数据接口,读写时序适配 6800 系列时序强大的显示功能,可以满足题 目的所有要求。
方 案 二 : 采 用 电 容 屏 的 原 理 , 电 容 技 术 触 摸 屏 CTP ( Capacity Touch Panel)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电容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 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 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最外层是只有 0.0015mm 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 ITO 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 内层 ITO 为屏层以保证工作环境。
描和数据处理! 按 照 题 目 的 要 求 , 综 合 考 虑 我 们 最 终 选 择 了 方 案 二 , 采 用 16 位
MC9S12XS128 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
1.3 液晶模块的选取
方案一:采用 1602 液晶模块程序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局限于其无法对汉 字进行显示,及显示的点阵像素有限,并且题目要求功能较多,存在多个功能 间的切换,图形的绘制,为了满足各功能间的切换及操作的简单就需要文字性 的说明,而 1602 就无法满足这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