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妙语例析
艳惊四座,语压群芳——浅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

2018 . 736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中收入了《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
小说的主要人物大部分在此节选中出现,包括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二奶奶王熙凤。
比较作者对其他人物的描写,王熙凤的出场可谓是浓墨重彩。
一、五彩衣裳,神仙样貌芹圃先生这般的样貌描写全小说也只有几处,这里着实是极力铺陈。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先看熙凤身上的配饰,“金丝八宝攒珠髻”是指用金丝穿绕珍珠,镶嵌八宝(玛瑙、碧玉之类)制成的珠花发髻。
金丝八宝是明代四大工艺之一,又称“八吉祥”,是轮、螺、馓、盖、花、罐、鱼、肠八种实物的配饰。
“攒珠”谓珠饰,指满髻戴着金丝珍宝等珠饰。
故可见此物的贵重,体现了贾府的富足,更体现了王熙凤的奢华。
“朝阳五凤挂珠钗”,一支钗上分出五股,每股一只凤凰,口衔一串珍珠。
虽然《红楼梦》描绘的生活奢华,但凤钗并不常见,连贾妃省亲时都未曾戴,足以显出王熙凤的地位。
“螭”是无角的龙,贾宝玉的头上也戴过“螭”,可知王熙凤与贾宝玉有很多衣服、配饰都有相似之处,暗示两人以后共同经历事件的同时,通过与宝玉这个整个贾府的心肝、老祖宗最在意的人相似,侧面写出了王熙凤的身份地位。
再看王熙凤的服饰,凤姐衣服的面料很昂贵,不是“洋货”便是“皮货”;纹样与做工讲究,就看“刻丝”,用熟的蚕丝做纬,生的蚕丝做经,熟丝是彩色的,生丝是单色的,然后用丝平织出图案花纹;而这银鼠又软又细,算是极上等的料子,专为贵族妇女、幼儿做衣裳;“撒花”是古时云锦的经典手段,“裉袄”是收腰设计,算是当时最时髦的款式。
王熙凤服饰华贵精美,淋漓尽致地张显了她贵族少奶奶的身份及其高调、华丽、炙手可热的权势。
通看王熙凤衣服的色彩,阅览全书,《红楼梦》大致是以红绿色调为主,着眼于王熙凤出场时身上的色彩,多为张扬,略带收敛。
林黛玉进贾府_王熙凤贾宝玉分析 (1)

贾宝玉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 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 严整”的人们相比,这张张狂狂的来者,实在是 “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 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 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 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 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 物。
肖像
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刻画 人物外貌,而且 通过 外貌的描写,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肖像描写包含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铺陈集珍宝珠玉于 一身──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 内心的空虚。
容貌:着重写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 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 表现她美丽外表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见黛玉
她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很充分。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 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 见了!”;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 世而掉泪,所以抢先“用帕拭泪”);最后转悲为喜(因为她见 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 小结: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 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细节:王熙凤回王夫人虽几笔带过,但进一步说明由于她 的善于机变逢迎和果断能干,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 中的实际掌权人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 那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诽谤!”所谓“愚顽”、“偏僻”、“乖 张”就是指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 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 活道路。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导读:王熙凤是贾府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
曹雪芹在王熙凤的塑造上,是不遗余力的,仅在这第一次出场中,就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辣”。
声音“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此人乃是贾母所言的“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王熙凤。
她的出场真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在贾府中敢如此放肆的也只有王熙凤一人,其“辣”可见一斑。
体态容貌“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仅仅36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绝代佳人。
细心品味,此女子又与其他一些佳人迥然不同:“三角眼”“吊梢眉”以及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都隐藏着其美丽外表下的刁钻狡黠。
衣着“辣”:“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化洋绉裙。
”“凤辣子”浓妆艳饰,遍体锦绣,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
如此精心设计的“与众姑娘不同”的装束,就连出身侯门的黛玉,都对其衣饰惊诧不已,可见其热烈的“色调”折射出凤姐志得意满的心态。
让人乍一见凤姐觉得她的这一身行头甚是“辣”也。
语言“辣”:“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妹妹几岁了?”“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那赞美黛玉的话语,句句对贾母而说;对黛玉的一连串问话,一连串嘱咐,又同时回答王夫人的问话--她的话语让听者感觉“辣味”扑鼻,但又不忍拒绝,而且还要深吸几口。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分析

贾 宝 玉
贾宝玉人物分析 A
出场前(侧面描写):
一、王夫人在嘱咐林黛玉时,说贾宝玉是“孽根祸 胎”、“混世魔王”,还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 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贾宝玉是给全家人带来灾害的祸根且喜怒无常 二、林黛玉原先在自己家时曾听母亲说,贾宝玉“顽 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端厮混”。
人物动作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 细打量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 下,因笑道…… 说着,便用帕拭 泪…… (贾母说熙凤“招”他)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 又 忙携黛玉的手,问长问短。 —— 动 作 描 写 正是呢!我一见了 妹妹,一心都在他身 上了,又是喜欢,又 是伤心,竟忘记了老 祖宗。该打,该打! ——语言描写 连连检讨自己
意”的心态。
小结: 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 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很强的自 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这是寄人篱 下心态的反映。
林黛玉性格总结
美貌多情, 体弱多病
聪明识礼,谨慎多虑
细心机敏,自尊自卑
有寄人篱下之感
(美貌)多情 林黛玉 (体弱)多病 “三多” (言行)多心
贾宝玉人物分析 C
《西江月》词 :
第一首词着重在概括贾宝玉的性格特点。“不通 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 的 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 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 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 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 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 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 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 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
品《红楼梦》,学王熙凤高超的说话艺术!

品《红楼梦》,学王熙凤高超的说话艺术!《红楼梦》王熙凤:高超的说话艺术王熙凤的说话艺术在《红楼梦》中首屈一指,虽说她没读过书,但却比许多读书人强过百倍。
王熙凤说话极其注重场合,十分得体,听者受用,回味无穷,许多情况下仿佛那个环境就是为她那动人、俏皮、俗而不鄙的话语而特意定制出来的。
王熙凤是贵族总管,自然不会像刘姥姥那样以极为通俗的、赵本山式的幽默令听众捧腹。
但是王熙凤活跃气氛、一石数鸟、机带双敲的说话艺术却是刘姥姥、赵本山们所望尘莫及的。
第三回林黛玉一进贾府,一方面是母亲贾敏病逝,一方面是父亲林如海体弱多病,无力照顾好年幼的黛玉。
贾母亲见“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的外孙女,自然是睹人思人,百感交集,其内心的悲痛是任何言语都难以形容的,唯有祖孙二人抱头痛哭,才能些许化解愁绪。
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黛玉贾母逐渐平静下来了,但大家依旧沉浸在凄凄惨惨、悲悲切切的惯性之中。
直到王熙凤赶来,这一切才立马改观,转悲为喜。
只见王熙凤一进门二话不说,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王熙凤此番话语一出,加上她高扬声调,一下子就把刚才奔涌的那堆愁云驱散了。
王熙凤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转移了话题,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让众人集中注意力打量这祖孙二人。
林黛玉远道而来,王熙凤当然要首先赞美林黛玉。
一个“标志”,一个“气派”,点出了林黛玉的艳而不俗,她是飘逸的,她是超凡越脱俗的。
“今日才算见”,贾府诸多女儿自是都难匹敌!林黛玉听到这一切自然只能羞羞答答地默许,但这似乎不是王熙凤的重点,她赞美黛玉是事实,但她更是为了赞美贾母。
“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这才是王熙凤话语的重点,这般烘云托月的高超手法,一下子把贾母捧到了最闪耀的星空。
林黛玉好,那是因为像贾母!如果王熙凤的话就此戛然而止,那就未免有些跛足了,那就难以称之为艺术了。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说话技巧-提高言语能力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说话技巧,提高言语能力培训中职学生的言语能力,应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方面,《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可称典范。
下面仅就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几段对话来学习说话的一些技巧,提高言语能力。
一树立信心,把握中心人物,占据中心言语地位。
在一个群体中,总会形成一个以某些人为中心的中心言语势力体,而这些中心言语势力体在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他人。
我们从《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的几句话中可以探究到一些技巧。
1, 树立信心,先声夺人,以声制势。
人在一个群体中讲话,应以饱满的精神,以宏大声音,占取中心位置,影响群体中的所有人,主导言语势力。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声夺人,以声制势,主导了言语势力。
2,面向全体,占据中心言语势力地位。
人到一个群体中,首先应让自已与群体发生联系,而不能只注意到某几个人。
心中想到每一个人,言语内容涉及每一个人,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送给每一个人。
我们看《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是如何处理的。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出场时是这样写的:“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但这一声分明是来者在对所有在场的人说话,声音宏大,把自己放到了群体的中心位置,“我来迟了”是与要场所有人相比来说的,“不曾迎接远客”是对群体中心言语势力体即贾母和林妹妹说的。
这样王熙凤就占据中心言语势力地位,所以她在贾府中有很高的地位。
3,抓住群体话语关键,扣紧中心人物,主导言语势力。
我们看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王熙凤见林黛玉的场面,话语关键当然是在林黛玉身上,而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而且是在其母去世后的第一次与贾母见面,所以王熙凤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高中语文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析《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以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为例。
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王熙凤的语言描是《林》文极为精彩的一笔。
先看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
这句平常的话看似无奇,可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看出王熙凤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
在贾府,“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也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听了王熙凤的话,深为“这样放诞无礼”而“纳罕”。
可贾母听了此话,并不生气,却是“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
再听听她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而且似乎还是由衷的惊叹,因为她用了两个很有分量的词:“真”、“才”,将这惊叹表达得自然、得体,谁也不会觉得空洞肉麻。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是什么表现?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是什么表现?很多读者只知道王熙凤的出场方式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但却未必能领悟其中妙处,世间食而不知其味,闻而不知其声之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我们先来看看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的出场文字: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第3回此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妙在何处?妙在于不经意间,将阿凤素日之为人一笔写破,一览此女心思机敏,颇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
林黛玉进贾府这天,荣国府阖府上下有头有脸的女眷全部都现身了,上到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贾家三艳,下到管家婆子、奶嬷嬷等人,一个不落,为何?因为林黛玉是贾母盛情邀请来的,足见黛玉分量之重,诸人怎敢不出场迎接?可王熙凤偏偏就是个例外——她迟到了!诸君可以易位而处,如果你是王熙凤,贾母最喜欢的外孙女儿林黛玉来家里做客,自己却迟到了,你会怎么做呢?不出意外的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悄悄混入人群里——迟到这件事本身就不对,再要是被贾母知道了,必然会生气,正常人都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迟到。
王熙凤却主动暴露自己的“过错”,在整个屋内密密麻麻一堆人,而且皆恭肃严谨,不敢发一言的严肃场合,王熙凤大笑着从门外走进来,登时便成了在场所有人眼中的焦点,而这一切,都是王熙凤故意为之。
先来说一说,王熙凤为何会迟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凤姐当天的穿着上找到答案: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仙妃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挽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袄;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湾柳叶吊稍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第3回王熙凤的迟到和她这一身盛装打扮是紧密挂钩的,一言以蔽之:王熙凤并非因为家务事多,故而误了迎接林黛玉,恰恰相反,她是在得知林黛玉前来的消息后,匆忙盛装打扮了一番,这才误了时间,导致了迟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
王熙凤作为孙子媳妇掌管贾府事务,除了有娘家
当然不能不表示一下自己的悲痛,毕竟黛玉进 “金陵王”的靠山、贾母的宠信和与王夫人无言的默
贾府之时,大家特别是贾母的感情是悲伤的,但王熙 契,当然还有她本人才干和欲望的主观条件,这其中
凤也仅仅是表示表示而已。“说着,便用帕试泪。”若让 最重要的就是她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而展现出的随
美貌,实则讨贾母之欢心而不着一丝痕迹,可谓妙极! 实际情况可能是王夫人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要预备给
然而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她就发现了自己只顾称 林黛玉裁衣服的缎子,只因为听到王熙凤说“才刚带
赞林黛玉,忘记了一旁的贾氏三姊妹,这可不是她这 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王夫人这才想起来的。而管事
么一个八面玲珑之人该犯的错误。因此,紧接着就有 的又是自家的内侄女王熙凤,何不做个顺手人情呢?
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口才方面的知识和
笑—— —悲—— —喜,转变何其迅速!表情要悲即悲,
修养。品读《红楼梦》,我们不妨好好琢磨琢磨凤姐的话 要喜即喜,决定了这样的人同样具备要风即风要雨即
语,或许能读出凤姐“良苦用心”之外的语言的智慧。 雨的煊赫权力!
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有两个人最会说话,一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
个是王熙凤,另一个是林黛玉。凤姐的语言能力和黛 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
玉并驾齐驱,不同之处是黛玉有诗人气质,有一种玲 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珑剔透的书卷美;而凤姐的语言是从现实生活中来,
在和黛玉的谈话中,王熙凤又将自己在贾府中管
土而不俗,土气得可爱,却更能打动人心。
事的地位不着痕迹地告诉了林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
与黛玉的初次见面这短短一幕中,王熙凤的八面
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 玲珑、机巧心计,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熙凤的工作表面
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上全是围绕黛玉展开,真正核心却是贾母。因为王熙
了下面这番话:
王夫人的这番心思,也只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 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不忘。”
其实王熙凤明白,贾府中老太君年事已高,贾赦
这番话既实现了她赞美黛玉和讨好贾母两个目 不务正业,而贾政处于得宠的一系,讨好王夫人其实
语 文·阅读空间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妙语例析
□王 立
美国口才教育专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
成功,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 —发 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
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在社会竞争 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的,又顺带着弥补了刚才对贾氏三姊妹的忽视。一石 就是讨好贾府的实际当权者。结果王夫人一笑,点头
三鸟,只有王熙凤这样的语言高手才能说得出来。其 不语。可以看出王夫人对王熙凤的回答是相当满意
他能力也可由此略见一斑!
的,既没有花自己的银子,又表现了作为长辈对晚辈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 (黛玉)应有的关爱。
王熙凤现在去当演员,肯定是偶像加实力派,绝对大 机应变能力。
腕中的大腕!
当然,对于王熙凤妙语的运用技巧我们可以学习,
当贾母说出“快再休提前话”时,王熙凤又迅速调 但是在那花言巧语之下包藏的种种 不可 告人的 机
整了角色:
心,我们却不可囫囵吞枣一并接受,应当坚决摒弃。
6
初次见面,王熙凤表现得和蔼可亲,热情有加,只 凤清楚地知道,贾母才是她扬威贾府、凌驾他人之上
是这一切表现都是建立在居高临下的基础之上。当然, 的力量源泉!
这种居高临下是处于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这些贾府统
黛玉初来贾府,作为长辈的王夫人不可能没有表
治阶级和下人这两个层次之间而言,王熙凤可能并没 示,因说道“: 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 有意识到这一点。她极尽夸赞之能事,表面赞扬黛玉之 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