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林黛玉进贾府》看王熙凤

合集下载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

看似平淡实则精妙——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红楼梦》这部不朽的‎作品,以它丰富的‎生活内容、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的高‎峰。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中学‎阶段没有读‎过《红楼梦》,就会像外国‎人到中国没‎有去过长城‎一样的遗憾‎。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红楼梦》第三回,取名为《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对这‎一文化瑰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如果我们不‎善于体察语‎言环境,细心去玩味‎,就无法领悟‎到作者深藏‎着的另七分‎用意,不能充分领‎略到其高超‎的语言艺术‎。

以王熙凤的‎语言描写为‎例。

鲁迅很赞叹‎《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描写,认为它能让‎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王熙凤的语‎言描是《林》文极为精彩‎的一笔。

先看王熙凤‎的出场语言‎。

贾母她们正‎在谈话,“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闻。

这句平常的‎话看似无奇‎,可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看‎出王熙凤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

在贾府,“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初来乍到的‎林黛玉也得‎“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此听了王‎熙凤的话,深为“这样放诞无‎礼”而“纳罕”。

可贾母听了‎此话,并不生气,却是“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结合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王熙凤的‎尊贵身份和‎泼辣性格。

再听听她见‎林黛玉时说‎的一连串话‎。

她的第一句‎话是赞美林‎黛玉的相貌‎。

赞美的话可‎以表达得很‎多种,如“你长得真美‎”、“你标致极了‎”、“你真是天下‎无双的美人‎”。

可这些话王‎熙凤都不用‎,而是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样说,效果好在哪‎里呢?请看:“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言外之意,以前还一直‎怀疑是不是‎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前还从来‎没见过!这哪里是一‎般的赞美,是赞叹,再确切一点‎说,是惊叹,叹中有惊。

林黛玉进贾府之王熙凤形象分析PPT课件

林黛玉进贾府之王熙凤形象分析PPT课件
渲染铺垫渲染铺垫先写笑声话语先写笑声话语开朗泼辣开朗泼辣黛玉的心理黛玉的心理宝玉宝玉王夫人介绍王夫人介绍叛逆叛逆黛玉的心理黛玉的心理作用
理清故事情节: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 索展开故事情节.
开端: 林黛玉进贾府 发展: 林黛玉与众亲戚见面 高潮: 1.与凤姐见面 2.与宝玉见面 结尾: 安排林黛玉的住处。
第8页/共23页
又忙拉着黛玉之手,问她: “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 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 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 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 只管告诉我。”
王熙凤连问三句真是关心黛 玉吗?两个只管是为了炫耀自己 的特殊地位。
第9页/共23页
神态:
说着忙用帕拭泪。 忙转悲为喜
哭笑随时可变,俱无真情在其中, 一心只想讨贾母欢心:阿谀拍马、 逢场作戏。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 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 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 是个嫡亲的孙女。
第7页/共23页
对这句话的理解,选出恰当的项
① 王熙凤夸贾母的外孙女比孙女美。 ② 夸贾母的外孙女的同时也夸孙女。 ③ 认为林黛玉管贾母叫奶奶贾母更高兴。 ④ 王熙凤转弯抹角地对黛玉母亲表示不满。 ⑤ 王熙凤的意思是称颂"老祖宗"的福泽深厚。 ⑥ 自己以前没见过真正标致的人儿。 ⑦ 要说风度气派,还是贾母最美。 ⑧ 极力称赞黛玉相貌出众。
第1页/共23页
•学习目标:
• 1.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特征。 •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人物描写的写法。
第2页/共23页
第3页/共23页
王熙凤见黛玉
四个环节: 写出场 描外貌 见黛玉 回王夫人
第4页/共23页
出场方式: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 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林黛玉进贾府(走进王熙凤林黛玉)

林黛玉进贾府(走进王熙凤林黛玉)

黛玉形象
美貌多情 体弱多病 谨慎多虑 知书达礼 有强烈的自尊心 又有寄人篱下的自卑感
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分析人物的主要方法途径:是分析人 语言 、 ________ 行动 、 物的肖像、________ 心理 描写等,此外还要把握人物与 ________ 环境 人物 的关系。 ________ 、人物与________
眉眼盈盈处中国传统认为是最妩媚、最漂亮的
形状。眼睛形状细长,眼裂向上、向外倾斜, 外眼角上挑,多为单眼皮或内双。 三角眼:如是女性,说明她嫉妒心强,心机很 深而且脾气不好。 柳叶眉:眉型弯曲的幅度相当大,同时呈现弧 型,且从眼头长长的到达眼尾的后方。这种柳 叶眉的女子,都是善良无比、心肠特软的温柔 佳人。 高吊两梢: 心险恶,忘恩负义之人
他心机。】
返回
2、交际中,要正确地了解对方,就要善 听其言 、 ________ 观其行 、审其思,并将 于________ 特定环境 其言行与当时的________ 联系起来。
课外练笔
⑴请以王熙凤为对象写一篇人物短评,题 目自拟。可抓住王熙凤的一个侧面深入讨 论 ⑵替林黛玉写一则进贾府的日记。(如果 你是林黛玉,你第一次进贾府目睹耳闻 了些什么?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的 内心又怎样的感受?不必面面俱到,巨 细必录,突出印象、感受最深的一个方 面即可。)
由此可推断出林黛玉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表现了一个寄居者的敏感、脆弱的内心世界, 由此表现出的外部性格特征是谨小慎微。
具体表现在哪些言谈举止上?
他人眼中的黛玉
林黛玉进贾府,当她在用眼观察各色人 等时,别人也以审视的目光去看她,找出 描写他人眼中黛玉形象的文字?
众人眼中的黛玉 熙凤眼中的黛玉 宝玉眼中的黛玉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描写的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描写的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描写的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删繁就简,领异标新——《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形象探究成都石室中学/毛伟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的描写堪称经典。

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外,文中的穿着打扮、面目神情、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也极其传神。

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内涵的把握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删繁就简,忽略复杂表象;品味内涵,还原文化背景;回归文本,体味特殊情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作品内涵。

一、穿着打扮:褫其华衮,示人本相作品中对王熙凤外貌描写极其繁复,时代变迁,人们服装的款式和装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衣服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变化不大。

课堂上引导学生忽略其着装的复杂修饰,从服装色彩搭配的角度入手,进而认识人物的性格的本质特点。

老师导入:“描写一个人物,我们可以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入手;而初次见面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外貌。

我们请一个同学对你同桌的穿着进行口头描述,要求能够体现同桌的特点。

”A同学举手发言:“我的同桌穿着蓝色茄克,黑色运动裤,裤腿外侧镶着两条白色竖杠,脚穿一双安踏运动鞋;好像随时会跃出教室,驰骋在绿色的球场,飞奔在红色的赛道。

”老师评价并布置任务:“A同学描绘了同桌穿着的款式、颜色,让我们看出他的同桌是位运动健将。

曹雪芹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对王熙凤也进行了外貌描写,下面请各位同学读一读描写王熙凤的穿着打扮的文字。

”读毕,老师问:“‘金丝八宝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螭璎珞圈、双衡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这些服饰大家读得顺畅吗知道是什么样的吗”学生读得结结巴巴,磕磕绊绊,迟疑地摇头。

老师说:“其实我也不完全知道是什么样。

”学生会心一笑。

老师接着引导:“刚才A同学说的蓝色茄克、黑色运动裤、安踏运动鞋现代人都知道,如果问生活在贾府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同样不知道是什么。

林黛玉进贾府_王熙凤贾宝玉分析 (1)

林黛玉进贾府_王熙凤贾宝玉分析 (1)
贾宝玉、王熙凤
贾宝玉
这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然后 才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难怪黛玉纳罕,觉得与那些个“敛声屏气,恭肃 严整”的人们相比,这张张狂狂的来者,实在是 “放诞无礼”,正说明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 位。通过贾母介绍,更证明了这一点:“他是我们 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 ‘凤辣子’就是了”。“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 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 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 物。
肖像
作品不但具体细腻刻画 人物外貌,而且 通过 外貌的描写,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肖像描写包含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
服饰:(头饰、裙饰、服装)铺陈集珍宝珠玉于 一身──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 内心的空虚。
容貌:着重写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 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 表现她美丽外表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见黛玉
她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很充分。 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不惜恭维到了 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 见了!”;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 世而掉泪,所以抢先“用帕拭泪”);最后转悲为喜(因为她见 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这个感情的转变) 小结:入木三分描绘了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 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 细节:王熙凤回王夫人虽几笔带过,但进一步说明由于她 的善于机变逢迎和果断能干,已取得王夫人欢心,成为贾府 中的实际掌权人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乖张, 那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诽谤!”所谓“愚顽”、“偏僻”、“乖 张”就是指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 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 活道路。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

评《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熙凤导读:王熙凤是贾府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

曹雪芹在王熙凤的塑造上,是不遗余力的,仅在这第一次出场中,就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辣”。

声音“辣”:“‘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此人乃是贾母所言的“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王熙凤。

她的出场真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在贾府中敢如此放肆的也只有王熙凤一人,其“辣”可见一斑。

体态容貌“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仅仅36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位“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绝代佳人。

细心品味,此女子又与其他一些佳人迥然不同:“三角眼”“吊梢眉”以及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都隐藏着其美丽外表下的刁钻狡黠。

衣着“辣”:“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化洋绉裙。

”“凤辣子”浓妆艳饰,遍体锦绣,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

如此精心设计的“与众姑娘不同”的装束,就连出身侯门的黛玉,都对其衣饰惊诧不已,可见其热烈的“色调”折射出凤姐志得意满的心态。

让人乍一见凤姐觉得她的这一身行头甚是“辣”也。

语言“辣”:“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

该打,该打!”“妹妹几岁了?”“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那赞美黛玉的话语,句句对贾母而说;对黛玉的一连串问话,一连串嘱咐,又同时回答王夫人的问话--她的话语让听者感觉“辣味”扑鼻,但又不忍拒绝,而且还要深吸几口。

林黛玉进贾府之王熙凤形象探究

林黛玉进贾府之王熙凤形象探究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林黛玉进贾府
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 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 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 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 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 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 际统治者。
说说文中的服饰描写表现了王熙凤 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 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 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清· 李渔)。
外表: 袄子—大红 褂子—五彩 本相:
美丽
裙子—翡翠绿色 首饰—金色
俗气
极力铺陈王熙凤集 珍珠宝玉一身的妆 饰,暗示她的贪婪 与俗气。与其说是 褒赞,勿宁说是贬 谪。
——传统审美观念下的典型性美女
异化为非典型性美女
曹操
赵高
传统文化认为: 眉毛奸邪,状似垂杨柳
动作神情
1、出场时放诞无礼地笑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受宠 张扬
2、携着黛玉的手,……因笑道……说着便用帕 拭泪……忙转悲为喜…… 有笑而哭,转悲为喜,转换自如,不露痕 迹,表演才能过人,演技娴熟,已成为人 物个性的组成部分,是熙凤特有的能力。 比之名伶也不逊色。
刘兰芝的美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光 艳 四 射 美 艳 绝 伦
面目长相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 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 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王熙凤的面目神情的描写体现了她的哪些 性格特点?

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形象,她作为贾家的一个女儿,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具备了非凡的才智和艺术天赋。

她与贾府的其他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的人物形象是极其丰满的,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林黛玉进入贾府后的人物形象。

首先,林黛玉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女。

这一点从她在贾府初入时所表现出来的才智就可以看出来。

她进入贾府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她不仅能谈诗论画、琴棋书画,还可以和兄弟们唱和,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快乐。

在王熙凤试探她的时候,林黛玉的反应也表现出她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而不是一个轻率的少女。

她的才华和聪明使得她成为贾府人人仰慕的对象。

其次,林黛玉是一个敏感脆弱的少女。

虽然林黛玉传统上被认为是“娇弱的脆花”,但她并不是一个柔弱的人物。

相反,她充满了活力和灵气。

她非常敏感,对于家中的事情、家庭成员的情感变化都能够敏锐地察觉到。

她对父母的丧失、妹妹的远嫁和贾母的失望都非常敏感,并且受到了很大的创伤。

她的判断和反应也是情感驱动的。

林黛玉这种敏感脆弱的性格的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林黛玉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物。

尽管林黛玉是一个寡欲的人,她并不是一个消极的人物。

相反,她总是试图创造自己的空间,寻找自己的价值和真正的存在意义。

她对世事的了解并不多,但她在贾宝玉的指导下,在家庭的圆桌会议上也会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她是独立和自信的,也是纯洁和高洁的。

这种对内心和灵魂的探索和寻求,使得林黛玉在读者心目中成为一个值得尊敬和敬畏的人物。

第四,林黛玉是一个独立的人物。

尽管林黛玉进入贾府后终日笼罩在家族的纷争之中,但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独立性。

在王熙凤的银靴事件中,林黛玉坚定维护自己,不愿意屈服于任何欲望和压力。

她的独立性不仅表现在精神上,还表现在行动上。

她坚持自己信奉的东西,并在生活中尝试创造自己的独立空间,在贾府中创作自己的诗词和画作,体现了她坚持自己独立性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林黛玉进贾府》看王熙凤
我不想说王熙凤成就了《红楼梦》,但可以说《红楼梦》因她而更精彩。

她绝对可以与安娜?卡列尼娜和郝思佳相媲美,并肩站在世界文学长廊之中,闪着灼人的光芒。

难怪红学专家说她是《红楼梦》中最富有复杂性、丰富性、真实性的人物。

曹老先生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令人叹绝。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中,他淋漓尽致地把王熙凤的形象通过四个环节刻画出来了。

首先,王熙凤的出场巧妙至极。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放诞无礼引起了黛玉的纳罕。

作者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隆重推出了凤姐,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

其次,王熙凤的肖像描写恰到好处。

她恨不得穿上所有的华衣丽服,戴上所有的珠宝首饰。

如此堆积“财富”于一身,显赫非凡,足见其内心极度空虚,也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

与黛玉相比,她的美在物质,黛玉的美在精神。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她的美中又凭添刁钻与狡黠。

再次,见黛玉是展现其个性的关键,真可谓一哭一笑总传情。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
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黛玉的风姿,实际上是在讨好贾母,同时又不忘安慰迎春等人。

真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世故。

“说着,便用帕拭泪”“忙转悲为喜”这两处细节显示出其性格的另一个侧面。

她料想贾母定会为丧失女儿悲不自禁,便大为悲恸。

当贾母责备时立刻转悲为喜。

“便”“忙”两字真可谓传神。

可见她的悲喜不是发自内心,而是取决于老祖宗的需要与否。

看来,善于逢迎和做作,看风使舵是她的本性。

最后,回王夫人的话足见其精明能干,随机应变。

“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贾母耳闻目睹了她的“表演”,是何态度呢?她的放诞无礼不但没有触怒老祖宗,反而有了笑容,还开起玩笑来,足见这“凤辣子”受宠之深了。

由王熙凤这次“表演”可以想到平日里她是怎样讨好贾母的。

正是由于她的讨好和精明能干使她深得贾母欢心,独揽了荣国府的大权。

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深刻全面地展现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这次出场成了王熙凤整个性格的缩影。

结合整个作品“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足见其狠毒;“弄权铁槛寺”害死一对未婚男女足见其贪婪舞弊。

“明是一盆
火,暗是一把刀”阴险狠毒,善于玩弄权术嗜财如命,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我们也不能否认,她与黛玉的寒暄也有一些真诚和热情。

作为荣国府的管家,上上下下,大事小事,不到二十岁的她竟处理的井井有条。

尤其是协理宁国府办理秦可卿丧事足见其不凡才能。

冷子兴也说“模样又标致,言谈又爽利。

心计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

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她
总能把自己置于有利的环节。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她的勇气、从容、自信、胆识、才能又让人佩服。

作为现代女性,如果拥有了她的优点,无论在家庭还是事业上都会游刃有余。

可见王熙凤犹如一把双刃剑,是一个罪恶的天才。

她会永久鲜活地存在于人们心中,就如那如火如荼的罂粟花随风起舞,摇曳生姿。

牛玉敏,教师,现居河北沙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