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评价记录表

合集下载

企业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doc

企业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do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LEC 法)一览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作业判别序号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的事故、后果风险控制措施活动依据L E C D级别培训不到位人员伤害 D 3 2 15 90 3电线破损老化触电 D 1 2 15 30 2无漏电保护器 D 3 2 15 90 3外壳带电 D 1 2 15 30 2未穿戴防护服 D 3 2 15 90 3 执行培训管理程序、安全技术操作规1 电焊作业焊钳绝缘不好 D 1 2 15 30 2 程、电焊气焊作业指导书,加强监督操作场所附近有易燃物火灾 D 3 1 15 45 2 管理焊接时无防火措施 D 3 1 15 45 2焊接时产生弧光眼睛伤害 D 3 2 3 18 1焊接时产生有毒气体中毒 D 1 2 3 6 1电焊火花烫伤 D 6 2 3 36 2 不可容许风险111培训不到位 D 3 2 15 90 3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管理程 1 手工气焊2 人员伤害序、电焊气焊作业指导书,加强监督(割)作业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 D 3 2 3 18 1 0管理焊(割)炬操作时回火 D 3 6 3 54 2 0停止作业后焊(割)炬未关严 D 3 3 7 63 2 0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管理程手工气焊氧气、乙炔皮管老化 D 3 6 7 126 3 1 2 火灾序、电焊气焊作业指导书,加强监督(割)作业焊(割)炬各阀门密封不严 D 3 6 3 54 2 0管理操作场所附近有易燃物 D 3 1 15 45 2 0焊接时无防火措施 D 3 1 15 45 2 0人员伤亡 D 3 2 15 90 3 执行培训管理程序、起重搬运安全作 1 培训不到位设备损坏 D 3 1 15 45 2 业指导书,并加强监督管理0物体砸人 D 10 1 1 10 1 严禁超高作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0 超高作业3 叉车作业物体损坏 D 10 1 1 10 1 设专人指挥0超负荷作业叉车及物体损坏 D 10 1 1 10 1 严禁超负荷工作、禁止叉车带人、佩0叉车带人人员伤害 D 3 2 7 42 2 戴安全防护用品、设专人指挥,加强0作业时前叉附近有人人员伤害 D 3 2 7 42 2 监督管理04行车作业5高空作业6剪板机操作人员伤亡 D 3 2 15 90 3 1 培训不到位特制并实施特种设备管理办法、执行设备损坏 D 3 115 45 2 0未及时联系检验 D 1 615 90 3培训管理程序、起重搬运安全作业指1 限位开关失灵 D 1 6 15 90 3导书,并加强监督管理1 歪拉斜吊 D 1 615 90 3 1 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 D 1 6 15 90 3制定并实施特种设备管理办法、执行1起重伤害培训管理程序、起重搬运安全作业指起吊作业完成后吊钩未升至安全高度 D 3 3 3 27 2导书,并加强监督管理0 行车零件坠落 D 1 6 15 90 3 1 升降机构打滑 D 1 6 15 90 3 1坠物伤人 D 3 3 3 27 2 提高警惕、集中工作注意力0 物体坠落损坏设备 D 3 1 7 21 2 使用登高工具0 未使用登高工具人员摔伤 D 3 3 7 63 2 使用登高工具0 剪、压脚踏开关无护罩 D 3 6 3 54 2 0剪板机剪压区无防护栏、网 D 3 6 3 54 2 执行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0机械伤害剪、压机床离合器缺陷 D 3 6 3 54 2 监督管理,加强安全意识培训0 剪、压机床制动器与离合器协调失误 D 3 6 7 126 3 1未正确使用辅助工具 D 3 6 7 126 3闭式压力机登高维修保养,安全防护栏高处坠落 D 3 2 15 90 3 等装置不符要求剪、压机械 PE 连接缺损触电危险 D 6 15 90 3剪压上料、落料噪声职业危害 D 6 6 3 108 3剪压机作业未使用按钮站 D 1 6 15 90 3机械伤害刀板松动 D 1 6 15 90 3未定期更换机油 D 3 1 1 3 1培训不到位 D 3 1 3 9 1 7 折弯机操作机械伤害发生异常未立即停机检查处理 D 3 2 15 90 3机床后部站人 D 1 2 15 30 2板料折弯时未压牢固 D 6 2 15 180 47 折弯机操作未停车校正工件和模具机械伤害 D 6 1 15 105 3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D 1 2 3 6 1站在砂轮机的正前方操作 D 3 6 3 54 2 8 砂轮机操作机械伤害未定期更换砂轮片 D 3 6 7 126 21111110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0 管理 11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1 管理0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0 管理0未戴防护眼镜 D 6 6 3 108 3打磨细小的、大的和不好拿的工件 D 3 6 7 126 2砂轮受潮、沾水后继续使用 D 3 6 3 54 2砂轮磨损严重或径向跳动过大、震动大D 1 6 3 18 1时继续使用高速切削时未装防护挡板 D 6 6 3 108 3操作者未戴防护眼镜 D 6 6 3 108 3戴手套操作 C9 铣床操作拆装立铣刀时,用手托刀盘机械伤害 D 3 6 3 54 2拆掉限位块加工超长、超宽零件 D 3 3 3 27 2快速进刀时,左手远离手柄 D 1 6 2 12 1未停车测量、取卸工件 D 3 3 7 63 2高速切削时未戴防护眼镜 D 6 6 3 108 3工件未夹紧 D 1 6 7 42 210 车床操作用砂布光内孔时,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工机械伤害D 1 6 7 42 2件打磨切断小料时用手接 D 3 6 3 54 21111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0 管理10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管理0戴手套操作 C 1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10 车床操作切大料时直接切断机械伤害 D 1 6 3 18 1 0管理一手扶攻丝架(后扳牙架)一手开车 D 3 6 3 54 2 0用手扶工件 D 3 3 7 63 2 0用手清除铁屑 D 6 3 1 18 1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械加工安11 钻床操作戴手套操作机械伤害C 1全作业指导书,加强监督管理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卡压或测量工D 3 3 7 63 2 0件安装刀具时紧固螺钉和销子凸出镗杆损坏工件 D 1 1 7 7 1 0 回转半径戴手套操作 C 1机床开动时,量尺寸、对样板 D 3 3 7 63 2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0 12 镗床操作镗孔、扩孔时将头贴近加工孔观察吃刀机械伤害管理D 3 3 7 63 2 0情况使用平旋刀盘式自制刀盘进行切削时,D 3 3 7 63 2 0站在对面或伸头察看干磨或修砂轮时,未戴防护眼镜 D 6 6 3 108 3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 1 13 磨床操作机械伤害操作者站在砂轮的正面 D 3 3 3 27 2 管理0吃刀量过大,砂轮破裂飞出 D 3 3 3 27 2 0使用有缺陷的砂轮 D 3 6 7 126 3 1砂轮未退到安全位置时,测量、装卸工D 3 3 7 63 2 0件14 刨床操作工件装夹不牢固机械伤害 D 3 3 7 63 2 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加强监督0未停车调整行车挡铁 D 3 3 7 63 2 0 14 刨床操作未停车测量工件、清扫铁削机械伤害 D 6 3 7 126 3 管理 1工作台行程范围内有人员活动 D 3 3 7 63 2 0离合器不完好连车或滑车造成挤压伤 D 6 3 7 126 3 1操作面板指示信号错误导致设备事故机械伤害 D 1 7 1 0 或人员伤害急停装置失灵造成压伤 D 3 1 7 21 2 定期检查,遵守操作规程等各项规定,015 冲压操作设备电线裸露导致设备故障或人员伤培训后上岗,佩带好防护用品,杜绝D 1 1 15 15 1 0害触电违章作业。

建筑施工企业设备设施风险辨识评价记录表

建筑施工企业设备设施风险辨识评价记录表
起重伤害
核查人员资格,进行安全交底,遵守公司有关规定
3
5
15
较大/橙色
39
直螺纹钢筋切断机
直螺纹钢筋切断机转动部位防护罩缺失或损坏,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
转动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且防护罩应完好无损
2
3
6
低/蓝色
40
直螺纹钢筋切断机电气系统发生短路、断路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火灾
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电气线路
2
3
6
低/蓝色
41
直螺纹钢筋切断机无接地线或接地不良,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触电
直螺纹钢筋切断机必须连接地线,定期测试接地电阻
3
2
6
低/蓝色
42
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失误,可能引起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
现场设操作规程,严格操作规程;直螺纹钢筋切断机相应的安全设施保持完好,严禁拆卸;正确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机械伤害
转动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且防护罩应完好无损
2
3
6
低/蓝色
48
钢筋弯曲机电气系统发生短路、断路可能导致火灾事故
火灾
工作人员定期检查电气线路
2
3
6
低/蓝色
49
钢筋弯曲机无接地线或接地不良,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触电
钢筋弯曲机必须连接地线,定期测试接地电阻
3
2
6
低/蓝色
50
人员不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失误,可能引起机械伤害事故
触电
柜体与柜门做好电气接地
3
3
9
一般/黄色
13
柜内的接线触点未设绝缘防护或防护失效
触电

《风险评价记录表》

《风险评价记录表》

风险评价记录表
风险评价记录表通常是用于记录对某种风险或特定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表格。

这种表格的具体内容可能因所评估的风险类型,行业,组织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会包含以下内容。

风险等级: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级,通常分为高,中,低等级别,有时也采用数字标识或颜色标记来表示不同的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针对评估出的风险,列出采取的控制或应对措施,以减少,避免或管理风险。

风险评估日期:记录评估风险的具体日期或时间,以便追溯和跟踪。

风险评估结论: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结论,可能包括对风险的建议处理方案或改进建议。

风险描述:对所评估的风险或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可能的影响,潜在的损失或危害。

风险来源:列出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或来源,明确识别风险的根源。

风险评估人员:记录参与风险评估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职位等。

这种记录表通常由风险管理团队,安全专家或相关部门共同完成,以系统化地记录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

在不同的领域和组织中,这样的评估记录表可能会有所差异,以适应特定的风险评估需求和管理体系。

风险评定和风险控制记录表

风险评定和风险控制记录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生物学危 害(生物 污染)
细菌 不存在 病毒 其它介质(例如: 蛋白病毒) 再次或交叉感染 不存在 不存在 蒸发器带有 不正确的输 互锁装置, 出 警示语的提 示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污染手术室 加强气密性 环境 的控制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S3
S2
P4
R3
H2
不适当的预期使用 使用环境的温度, 规范 压力,流量的变化
S2
P4
R4
H5 操作说明 书 H9
限制未充分公示 医疗器械所使用的 附件的规范不适当 。 使用前检查规范 不适当 过于复杂的操作说 明 副作用的警告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 械可能再次使用的 危害的警告
药物的错误填充
S3
P4
R5
非法操作
损害机器或 警示语和操 危害患者 作手册 不存在 不存在 不存在
S2
P3
R9
警告
服务和维 护规范
记录表 补充风险控制措施
(初始)措施计划 注意按照下列优先顺序: a) 通过设计取得固有安 全性; b) 防护措施; c) 安全性信息。
剩余风险评价
是否产生新的 风险(若是, 评定新风险)
验证(证据)包括实施 验证和有效性验证
S3
P1
R5
规范警示标示和使用 使用说明书,标 说明书 签标示
S2
P2
R9
严重度
概率
风险水平
使用说明书,标签标 使用说明书,标 示 签标示
S3
P1
R1
气密性检验规程,设 图纸,检验规程 计图纸

企业lecd风险评价等级表

企业lecd风险评价等级表

企业lecd风险评价等级表
LECD风险评价等级表是一种风险评估工具,用于评估潜在危险事件或事故
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以及风险等级。

LECD分别代表:
L(可能性):表示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从(极不可能)
到10(完全会被预料到)。

E(暴露频率):表示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频率。

分数值从20(每年几次出现在危害事件环境)到10(连续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

C(后果):表示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

分数值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
后果从1(可能的风险)到10(严重的安全问题)。

D(风险等级):通过将L、E和C的分数相乘,得到D值,即风险等级。

D值越高,风险越大。

根据D值,风险被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
中A级为最高风险级别,D级为最低风险级别。

根据LECD风险评价等级表,可以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质量风险评价管控记录表

质量风险评价管控记录表
41
身体条件、健康状况 不符合相应岗位特 定要求的
影响药品质量安全
会出现较大 损失,出现不 良信誉
偶尔会出 现
日常检查就 能发现
36
中等风 险
健康检查不合格人员立即 调离直接接触药品的岗位.
42
未按要求定期组织 体检
不能保证从业人员的 健康
会出现较大 损失,出现不 良信誉
偶尔会出 现
日常检查就 能发现
36
中等风 险
立即组织从业人员健康检 查,依据检查结果处理.
43
44
四、电子计算机系统
环节或对象
序号
风险因素
风险分析
预期风险评估(未发生)
风险控制措施和预防措施
风险描述(原因)
风险后果
结果的严 重性
出现的可 能性
风险的 可识别 性
风 险 系 数RPN
预期 风险 级别
电 子
45
系统与经营的适宜性
企业使用的系统不 能够实时控制并记 录药品经营各环节
风险后果
结果的严重 性
出现的可 能性
风险的可识 别性
风险 系数RPN
预期风 险级别
人员与培训
26
企 业 负 责 人
企业负责人无大专 以上学历和中级以 上专业技术职称
基础学历技能不够,不 能保证其管理能力和 质量意识
会导致巨大 损失,出现法 规风险
基本不可 能出现
内审、排 查时才能 发现
60
高风险
提升企业负责人学历和技 术职称,进修。或是变更负 责人。
电 子 计 算
50
企业计算机系统硬件 基础
修改各类业务经营 数据时,操作人员 可跨越职责范围内 提出申请

风险评估记录表

风险评估记录表

风险评价记录表药品经营过程风险评价序号:001经营环节风险因素产生原因风险后果风险控制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值(严重性*发生可能性)风险等级采购环节供货方资质审核、产品资质审核、销售人员资质审核1.未审核;2.资质过期;3.审核不到位。

购入假药或劣药。

1.确立企业“进、储、销”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未经审核,系统不能确认企业为合格供应商;资质过期,系统自动报警;非授权人员不能在系统内审批;2.对审核人员加强药品购进管理制度、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制度及相关程序的培训;3.通过年度药品质量进货评审,对质量信誉不好的企业不购进其供应产品。

1.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系统可控。

风险较高,企业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销售人员挂靠企业或未经授权代理其它企业产品或冒充药品的产品。

15.5(5.0*3.1)高药品经营过程风险评价序号:002经营环节风险因素产生原因风险后果风险控制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值(严重性*发生可能性)风险等级采购环节供货方销售人员资质审核1.未审核;2.审核不到位。

购入假药或劣药。

1.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供货方销售人员进行管理,委托书过期、未经备案的人员不能发生业务1.人为因素影响较大;2.系统可控。

与未经备案人员或委托书过期的人员发生业务往来,容易发生假药及劣药的购进18.4(4.6*4.0)高药品经营过程风险评价序号:003经营环节风险因素产生原因风险后果风险控制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值(严重性*发生几率)风险等级采购环节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内容质量保证协议内容不全购进药品发现问题。

企业与供货单位签订健全的质量保证协议书,其内容应当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内容签订。

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此环节为药品经营活动开始的环节,质量保证协议书内容不全,极易造成质量分歧,对企业造成损失。

2(2*1)低药品经营过程风险评价序号:004经营环节风险因素产生原因风险后果风险控制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值(严重性*发生可能性)风险等级采购环节采购发票1.发票上的购、销单位名称及金额、品名与付款流向及金额、品名或财务账目内容不一致;2.《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物清单》未加盖供货单位发票专用章。

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新)

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新)

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新) 企业安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表单位:序号岗位或工序危险源伤害后果风险级别控制措施1 办公设备不按规定插插座触电 4 按操作规程进行规范2 办公设备电源线老化、破损漏电电人、火灾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3 上下班路上行车交通事故人员伤害、人员摔伤4 遵守交通守则,注意自身保护。

4 拖地地面湿滑人员摔伤5 设置临时警示5 吃饭食物不干净、腐蚀变质食物中毒 5 加强自我防范6 办公场所财产被盗财产损失 4 上下班注意锁门。

7 吸烟烟头乱丢火灾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8 使用空调电线短路火灾 4 使用前检查9 使用空调空调氟立昂泄露致病 5 使用前检查10 复印、打印作业环境不良,废气的排放职业病 5 保持室内通风11 使用电脑电脑辐射职业病 4 增强防护意识,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12 因公外出工作交通事故隐患、突发事件 4 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13 外来人员管理不严 4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15 锅炉违章作业 3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16 下料过程违章作业、设备失灵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18 倒坡口过程违章作业、设备失灵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19 卷园、折弯过程违章作业、设备失灵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0 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起重伤害机械伤害 3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21 机加工违章作业机械伤害 4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22 防护不当机械伤害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3 砂轮使用机械伤害 4 按规定进行检查把关24 起重伤害物体打击 4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5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6 切割过程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起重伤害 4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7 违章作业、设备失灵机械伤害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28 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起重伤害物体打击 4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29 材料搬运物体打击 4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30 物理灼伤物理灼伤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31 物理灼伤物理灼伤 3 管理制度/应急预案32 起重设备违反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风险评价记录表
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SCL)
区域/工艺过程:装置/设备/设施:
分析人员:日期:
序号
检查项目
及标准
产生偏差
的主要后果
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
(R)
建议改正/
控制措施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工作任务:区域/工艺过程:
分析人员: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主要后果现有安全控制ຫໍສະໝຸດ 施主要后果现有控制措施
L
S
R
建议改正/
控制措施
L
S
风险度(R)
建议改正/
控制措施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记录
单位: 工艺区域:
设备名称及位号: 作 用:
正常工作状态: 分析人员:
分析时间: 审核人:
序号
故障模式
失效原因
影响后果
现有控制措施
L
S
R
建议改正/
控制措施
预先危害性分析(PHA)记录表
单位:分析对象:
分析人员及岗位:日期:
序号
危害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