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同类型居住区树种组成结构及其三维空间配置
北京园林植物配置

北京园林植物配置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丰富多样的园林植物配置。
这些园林植物既是北京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北京园林植物配置。
北京的园林植物配置中常见的是柳树。
柳树是北京市的市树,也是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树种之一。
柳树的特点是树干柔软,叶子垂下来,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
柳树在北京的园林中随处可见,比如颐和园、圆明园等地,都有大片的柳树林。
柳树的种类较多,有金柳、白柳、垂柳等等。
不同种类的柳树在树形和叶子形状上有所不同,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北京的园林植物配置中常见的是松树。
松树是中国园林中的常见树种之一,也是北京市的城市树种之一。
松树的特点是树干高大挺拔,树叶呈针状,给人一种稳重、厚重的感觉。
在北京的园林中,常见的松树有马尾松、五针松等。
松树在园林中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也是北京冬季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的园林植物配置中常见的是花卉。
花卉作为园林中的点缀,可以为环境增添生机和色彩。
在北京的园林中,常见的花卉有牡丹、月季、郁金香等。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也是北京市的市花。
牡丹的特点是花朵大而鲜艳,形态多样,被誉为“花中之王”。
月季是一种常见的园林花卉,花朵色彩丰富,形态各异,有的花朵如玫瑰般饱满,有的花朵如蔷薇般娇艳。
郁金香是一种春季开放的花卉,花朵形态优美,色彩丰富,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这些花卉在北京的园林中常见,为城市增添了不少的魅力。
北京的园林植物配置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植物。
比如莲花,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也是北京园林中的重要植物之一。
莲花的特点是花朵洁白娇艳,形态优美,寓意纯洁和高贵。
在北京的一些园林中,常可以看到莲花池,池中盛开的莲花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
此外,一些具有特殊形态和特殊用途的植物,如竹子、荷花等,也常常出现在北京的园林中。
北京的园林植物配置丰富多样,包括柳树、松树、花卉以及一些特殊的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欣赏的场所。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摘要: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1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1.1 植物造景的概念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及水生植物来设计、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1.2 北京市自然概况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北端,燕山山脉南麓,东南部为北京小平原,以永定河和潮白河的冲积平原为主;西部和北部群山环抱,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3。
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
市区年均气温11.8℃,平常年份极端高温40℃,极端低温-20℃。
市区年均降水量626毫米,西北部山区小于500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
年均无霜期180天,平原地区在190~195天之间,山区在170天以下。
年均日照2700小时。
1.3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况1.3.1六个居住区植物造景特色通过对回龙观风雅园、塞纳维拉小区、亚运新新家园、北潞春小区、华龙苑、方庄小区等六个小区的实地调查,看阅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目前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具有以下特色:1.3.1.1回龙观风雅园优点:(1)大量采用北京乡土树种,如银杏、国槐、白皮松等(2)利用颜色丰富可修剪的绿篱植物,如用金叶女贞、紫叶效檗、小叶黄杨等修剪成各种几何图案不足:(1)植物造景所用植物种类较少(2)色彩较灰暗(3)某些植物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不太适应,呈现生长不良好的迹象1.3.1.2塞纳维拉小区优点:(1)植物景观层次分明、丰富(2)分布均匀、合理,形成了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不足:(1)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2)铺装材料过于昂贵,铺装时没有考虑到绿色植物生态效应的发挥1.3.1.3亚运新新家园优点:(1)小区绿化功能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植物配置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不足:(1)垂直绿化效果不太好(2)营造景观时所用植物种类较少1.3.1.4北潞春小区优点: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了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丰富了植物群落的色彩不足:(1)在景观的文化功能上考虑不够(2)整个小区的绿化覆盖率不是很高1.3.1.5华龙苑优点:(1)垂直绿化效果显著,有屋顶花园(2)不同花期的草本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能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北京植物配置

北京植物配置园林植物造景的特色-北京>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23分,四季明显。
冬季盛行偏北的气流,寒冷而干燥;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温和而湿润,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6.1℃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4.7℃全年无霜期195夭。
年降水量平均为638mm。
一、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植被垂直分布不太明显。
海拔800m以下的阳坡主要为油松、栓皮砾、榭栎、槲树的松栎林,间杂有平基槭,栾树、臭椿,鹅耳枫等。
灌木有荆条、酸枣、小叶鼠李、蚂蚱腿子、薄皮木等。
士层瘠薄的石灰岩地区有侧柏;土层深厚处有核桃、板栗、苹果、梨、桃等果树。
海拔800-1200m处,油松大为减少,主要有辽东株林,间有椴属、榆属。
大叶白蜡等阔叶落叶林。
灌木有鼠李属、榛属,忍冬属、太平花、东陵八仙花,夭目琼花、茶蓖子、绣线菊类、蔷薇属、胡枝子等。
海拔1200-1500m以华北落叶松与辽东砾为主的钉阔叶混交林。
沿沟谷有核桃揪、育场、辽杨、蒿柳等。
海拔 1500m一山顶,主要是华北落叶松、青扦、白扦、白烨、红桦、辽东株、平基槭、黄花柳等;灌木有柔毛绣线菊、三裂绣线菊、六道木、榛属、沙来,胡枝子、蓝荆子、照山白杜鹃等;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形成“五色草塘”,如金莲花、红旱莲、山大烟、牛扁、草乌、蓝盆花、拳参,仙鹤草、舞鹤草、铃兰,梅花草。
马先蒿属。
风毛菊属、银莲花属。
升麻。
落新妇。
胭脂花,假报春、岩青兰、紫蔬属、沙参属、糖芥、狭叶婆婆纳、石竹。
瞿麦、翠菊。
黄花等。
上房山小气候条件较好,为石灰岩,自然群落中上层乔木常见的有青擅、来树、君迁子。
拐枣、槲栎、臭椿、大叶朴、槐、核挑揪,大叶椴,臭檀、侧柏、栓皮栎等;第二层灌木有小花搜疏、大花搜疏、太平花。
柔毛绣线菊、北京忍冬。
黄栌、接骨木、胡妓子、六道木,卫矛、北京丁香、山碴叶悬钩子。
枸杞等;第三层藤本与草本植物有地锦。
北京专属单位区树木数量结构特征与三维绿化结构

Qu n i t e C a a tr t s a d T r eD me s n lS r c r fF r s C mmu i e n B i n ne p i n a t a v b r cei i n h e . i n i a tu t e o o et o ti sc o u nt si e i g E t r e a d i j r s
P l w i r ni C du ed r. iu b,q r sadGng ib e ne readist ina a a i . a e na ot e, ers oaa Pnsa u f mi n ikoboai t t p s n tu o es dhg d f u d t l o a t n h e ri n it r h h
Is tt n A esQe G aga n tui ra/ i un f,Wa gC eg R sac ntu fFrs y hns cdm fF r t ,B in i o n hn ( eerh Istt o oet ,C iee A ae y o o s ie r er y e ig j
郄光发 王 成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E 1o9 ) j京, o1 0
摘 要 在对北京建成 区学校 、 医院 、 关附属事业单位 、 机 工厂 、 企业等 5 2个专属单位 进行 每木调 查 的基础 上 , 究 了不同类型单位 区树木数量结构 、 研 胸径等 级分布和 立木层 次结 构, 出 了单位 区绿 化发展 建议 。结果表 提
第3 9卷 第 6期
21 0 1年 6月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住宅小区的各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

住宅小区的各功能分区的植物配置1、小区道路绿化沿小区道路两侧以速生阔叶树为先导,以常绿树为主导,在空间比较宽阔的位置,片植乔木、灌木和植物色带与楼房前后融为一体,以点带线,以线连点,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景观小品,融休息、游玩、观赏于一体,从而达到道路绿化与房屋绿化的高度结合。
2、小区中心游园绿化小区中心游园区的规划设计应体现自然之美,合理利用地势,设置景点,布局植物,贵在自然,以求体宜。
具趣,是指在环境布局手法上,多一点自然野趣和幽静,少一点人工做作,艺术地再现第二自然。
3、组团绿化小区内边角面积较大的空间,景观设计上以起伏微地形作骨架,以海桐、珊瑚树、金叶女贞、撒金柏、龙柏为基调树种,可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观配置,春季配置樱花、红叶碧桃、云南黄素馨;夏景配置紫薇、广玉兰、石榴;秋景配置桂花、银杏、红枫、枫香等;冬景栽植雪松、竹子、梅花、腊梅等,再在变化的地形之上,密植丰花月季、杜鹃与金叶女贞、龙柏形成的彩带,使建筑物周围植物景观即具有宽间的变化与对比,又具有时间上的季相变化,达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之感。
4、路口及转角处绿化小区通向各楼栋的路口侧面和转角处设置点石小景,点题立名,配以抽象、流畅、明快的低矮花灌木彩带,形成明显的标志。
在楼与楼之间,疏林之下,布置石景、石凳,辅以硬化小广场,早上可晨练健身,午可纳凉小憩,晚可为邻里沟通、交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所用的设计思路。
各楼栋间起伏变化的微地形、高差不超过近1M,但因其形式自然流畅,加上茵茵绿草,使居民如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体现“回归自然”的创造理念。
5、小区停车场绿化在小区的停车场,尽可能铺设能透气透水的植草砖,而减少全封闭的混凝土地面,即可种草,又可停车,并与周围的乔灌木协调统一起来,草与树木产生较强的生态互补作用和平衡作用,这样可增加绿容积量,景色也更美。
绿化树种的选择居住小区植物选择总的原则是:一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
北京城市园林绿地树种选择和配置的建议

北京城市园林绿地树种选择和配置的建议!武曙红李俊清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健全的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科技和国际交流中心,必然对作为改善城市环境重要手段的园林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已超越了园林意义上的造园理水、装点环境、游憩怡情的功能,责无旁贷地肩负着在城市中建立模拟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创造自然空间、体现城市文化底蕴、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的重任。
随着首都城市绿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是否科学合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
我们通过分析北京的自然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从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植物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以及对北京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角度,对北京绿化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提出了下列一些建议,旨在使北京的绿地系统建设更有效地在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达到完美的统一;使作为北京城市园林绿地主体成分的植物群落在北京现有的生态环境中发挥其最佳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不同园林绿地上的树种选择应与绿地所承载的功能相适应。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地系统发挥生态效益的一个主体成分,不同功能类型的绿地是通过不同的植物群落组成和配置来实现其生态功能的。
例如,街道绿地建议选择具有吸尘、减弱噪音、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能力、冠茂荫浓的乡土植物种,如毛白杨、银杏、国槐、栾树、柿树、刺槐、合欢、泡桐;灌木选紫叶李、山桃、西府海棠、紫薇、丰花月季、碧桃、紫荆;藤本植物选凌霄、山荞麦;草本植物选白三叶等。
在居住区和公园的树种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充分发挥树木的观花、耐阴、蜜源、保健、招鸟、杀菌等功能树种,让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创造良好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生活环境的舒适度。
医院环境中各种传染病源菌相对较多,应选择具有减菌、杀菌功能的树种,如常绿乔木油松、白皮松、桧柏、侧柏、洒金柏;落叶乔木紫叶李、栾树、泡桐、杜仲、槐树、臭椿、黄栌、核桃、桑树;落叶灌木紫穗槐、棣棠、金银木、紫丁香;攀援植物中国地锦、美国地锦以及球根花卉美人蕉。
北京市树种 园林常用树种

落叶乔木 银杏、白蜡,毛白杨、臭椿、合欢、槐树、馒头柳、栾树、绦柳、刺槐、杂交马褂木(小气候条件下)、悬铃木、山桃、日本晚樱、元宝枫、核桃、柿树、榆、杜仲、构树、旱柳、泡桐、皂荚、枣树等。
常绿乔木 侧柏、桧柏、白皮松、雪松、油松、华山松、白栒、蜀桧、洒金柏。
〔2〕适合于作中层栽植的植物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筛选推出了一批具有耐荫、抗污、杀菌、抗风,适合构成绿化复层结构的植物材料,结合传统的抗性较强的乡土树种,共同构成绿化种植复层结构种观赏性,较强的抗污性,喜阳,冠型端正,树形俏丽,枝下高较高且枝叶较为稀疏(透光性好,便于中层、下层植物生长)等条件的高大乔木。
藤 本:五叶地锦、凌霄、蔷薇、扶芳藤、藤本月季
适合于遮荫林下栽植的地被植物:宽叶麦冬、涝峪苔草、丹麦草、紫花地丁、大花萱草、五叶地锦、金银花、扶芳藤、富贵草、鸢尾、荚果蕨等。
适合于生长在林缘及林间空地或在乔木——草二层配置结构半遮荫条件下生长的地被植物有:山荞麦、沙地柏、中国地锦、地被菊、白三叶、芍药、玉簪、五叶地锦、京8号常春藤、马蔺等。
以植物耐荫性及光合作用特性为选择依据,兼顾植物在杀菌、蒸腾、吸收CO2、滞尘等方面的表现,并具有较高观赏性及管理粗放的灌木为主。
适合于林下遮荫条件下的植物有:鸡麻、连翘,小花溲疏、天目琼花、红瑞木、蓝荆子、金银木、柳叶绣线菊、棣棠、四照花、大叶黄杨、粗榧等。
适合于林下半荫或全光照条件下的植物有:矮紫杉、紫荆、小叶黄杨、猬实、圆锥绣球、太平花、珍珠梅、紫叶小檗、郁香忍冬、碧桃、沙地柏、紫穗槐。
北京城市居住区绿地、专用绿地、隔离片林绿地是本项目三个子课题分别研究的重点,同时也对合理提高这三种类型城市绿地的绿量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使研究成果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能直接为园林绿化单位借鉴应用,分别提出植物配植复层种植结构的参考模式,为促进城市绿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服务。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植物种类构成及其分布特征

公园绿地共选取乔木样方200个灌木样方36个草本样方728木样方97个草本样方137居民小区绿地共选取乔木样方40个灌木样方121个草本样方141体育中心及单位场院绿地共选取乔木样方13个灌木样方27个草本样方50广场及公共建筑绿地共选取乔木样方5个灌木样方13个草本样方29荒地共选取乔木样方3个灌木样方6个草本样方20总计10m10m乔木样方299个2m2m灌木样方625个1m1m草本样方1115个
Composition of plant speci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Beijing urban ecosystem
M EN G Xue-So ng 1, 2, O U Y A N G Zhi-Y un1* , CU I Guo-F a2, L I Wei-F eng 1, ZHEN G Hua1 ( 1. K ey L abor atory o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1,30(9):1886-1893北京不同类型居住区树种组成结构及其三维空间配置*郄光发1任启文2李伟3杨颖1王成1""(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2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石家庄050061;3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4)摘要以北京城区3种不同类型居住区为对象,对其树种组成、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在胸径、树高和树冠等级上的三维空间配置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居住区既有相同的核心树种又有各自的特色主导树种,其中,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国槐(Sophorajaponic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是各类居住区重要值均较高的共同核心树种,而泡桐(Paulewnia fortunei)、雪松(Cedrus deodara)、加杨(Populus canadensis)和银杏(Ginkgo bi-loba)等高大挺拔树种是单位附属居住区中的重要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和枣树(Ziziphus jujube)等传统乡土树种是胡同居住区中的重要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cv.Pendula)等优良园林景观树种则是混合居住区中的重要树种;从居住区树木三维空间配置结构来看,不同类型居住区树木在水平胸径等级、垂直树高等级和树冠等级结构上的总体分布均表现出向上发展的潜力,整个居住区树木仍处于一个快速生长阶段;从3种类型居住区的比较来看,单位附属居住区的树木密度、树冠覆盖度以及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水平都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居住区,其空间绿量相对充实,而胡同居住区由于受土地所限已难以大幅提升绿量水平,但混合居住区内仍有较大的空间绿量增加潜力。
关键词居住区;树种结构;重要树种;三维绿化结构中图分类号S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890(2011)9-1886-08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three-dimensional configure in different types of residentialareas in Beijing.QIE Guang-fa1,REN Qi-wen2,LI Wei3,YANG Ying1,WANG Cheng1**(1Research Institute or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2Hebei A-cademy of Forestry,Shijiazhuang100091,China;3Beijing Tsinghu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Institute,Beijing100084,China).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1,30(9):1886-1893.Abstract:Taking three types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Beijing as the objects,this paper analyzedthe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relative important value,and three-dimensional configure i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height,and crown coverage.In all types of the residential areas,there existed common key tree species,and also,unique dominant species.Populus tomentosa,Sophora japonica,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were the common key species with higher importantvalue;tall and straight species Paulewnia fortunei,Cedrus deodara,P.canadensis,and Ginkgobiloba were the important species in enterprise-institution residential areas;traditionally nativespecies such as Ailanthus altissima,Fraxinus chinensis,and Ziziphus jujube were the essentialcomponents in Hutong residential areas;and excellent landscape tree species such as Robiniapseudoacacia,Pinus tabulaeformis,Salix babylonica,and S.japonica cv.Pendula had valuabletraits in mixed residential areas.As for the tree species three-dimensional configure,the overalldistribution in DBH,height,and crown coverage in the three types of residential areas all pres-ented a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being still at a rapid growth phase.With larger green space,*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38B03)资助。
**通讯作者E-mail:wangcheng@caf.ac.cn收稿日期:2011-03-05接受日期:2011-05-28enterprise-institution residential area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tree density,crown coverage,aver-age DBH,and height than the other two types of residential areas;due to the limited green land,Hutong residential areas were difficult to increase the green biomass to a higher level;whereas mixed residential areas had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n the increase of green space.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tree species composition;important tree species;three-dimension-al green space structure.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居民使用最多的室外活动空间,居住区绿化所发挥的生态效益远比各类城市公园和郊野森林公园更为显著直接,其绿化质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北京城区居住绿地大都有着较好的绿化传统,绿化水平相对较高(潘亦佳,2010)。
但随着私家车的迅猛发展和小区改扩建工程的实施,居住区内部以公共绿地为主的绿色生活空间正面临着诸多侵占问题,停车场、小区道路和新增的商业设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居住区中的绿地布局,并导致小区绿地面积不断缩小(梁伟,2006;李伟等,2008;秦焕美等,2008;李璟等,2009)。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发挥现有绿地最大的生态效益已经成为一个居住区不得不重新面对的焦点问题。
本文以北京城区3种主要类型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类型居住区的树种组成和树种相对重要程度,分析了各类居住区树木的水平径级结构、垂直立木层次结构和树冠覆盖水平,同时提出了改善现有绿地空间绿量的对策建议。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ħ,全年无霜期180 200d,年平均降水量6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北京建成区面积1254.2km2,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达22849人·km-2,城市功能拓展区为6810人·km-2,城区现有居住用地总面积约410km2,住房总建筑面积达到4.2ˑ108m2(北京市统计局,2011)。
同时,北京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居住区类型更为丰富,除各类商业混合住宅小区外,还有面积较大的古城遗留的胡同居住区,又有为数众多的大型行政企事业单位附属居住区,其中仅中央机关及其下属单位附属居住区就有100km2左右(胡玲,2005),占城区现有居住区面积的1/4左右。
目前,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5m2。
1.2研究方法1.2.1居住区分类与调查方法样地调查集中在2007年6—10月进行。
调查了建成区内三种主要类型居住区(表1,图1),即单位附属居住区(指大型企事业单位附属的具有独立院落的居住区)、胡同居住区(指城市二环内现存的各类胡同)和混合住宅区(指除上述两类居住区以外的以板楼为主的其他各类居住区),调查居住区总数量66个,区域总面积437.2hm2。
单位附属居住区和混合居住区按每行政区每类居住区2 4个调查,按照五环内八大行政区(2010年调整为六区)所占面积比例确定各区被调查居住区的数量比例;胡同居住区由于主要分布在二环内的四个老城区,则在每个老城区选择6个代表性胡同居住进行调查。
按照每木调查的方法(吴泽民等,2002;郄光发等,2010)记录各居住区树木的树种、胸径(DBH)、株高(h)、株数、冠幅和修剪状况等信息(未统计绿篱植株),并对树木按胸径、株高和树冠大小(g)进行等级划分(表2)。
1.2.2统计分析中各指标的计算公式F=nNRF=∑nj=1Fil∑ni=1FFlD=MiSRD=∑ni=1Dil∑nl=1DDlC=SiSRC=∑nl=1Cil∑nl=1CCl7881郄光发等:北京不同类型居住区树种组成结构及其三维空间配置表1居住区分类与概况Table 1Classific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areas代码居住区类型建成时间区域面积(m 2)树木总株数居住区数量树种数量Ⅰ单位附属居住区以20世纪50—70年代为主1832722119202032科49属70种Ⅱ胡同居住区以建国前为主151775027912422科29属33种Ⅲ混合居住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102125049202234科46属61种图1调查居住区分布示意图Fig.1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AC i =RC i /RD iIV i =RF i +RD i +RC i式中:n 为某一树种出现的单位总数;N 为被调查单位总数;M i 为某树种总株数;S i 为某树种树冠覆盖面积;S 0为研究区总面积;i 对应每一树种;l 对应每一被调查单位;F 、D 、C 分别为频度、密度和覆盖度;RF 、RD 、RC 分别为相对频度、相对密度和相对覆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