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李子树的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李子树的病虫害该如何防治

李子树的病虫害该如何防治李子树别名樱桃李,常见果树,其果实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李子味酸,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原产中亚及中国新疆天山一带。

但是在李子树的种植过程中总有病虫害,这该怎么办呢?李子树的病虫害怎么防治为害李树的病害主要有李子红点病、李子流胶病。

虫害主要有李小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等。

1、李子红点病防治措施①在李树未开花期及叶芽展开时喷1:2:200波尔多液。

②清除李园内病叶、病果,集中销毁。

2、李子流胶病防治措施①应以增强树势为中心,加强果园排水,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②及时防治枝干病虫害,减少病虫伤。

③刮除流胶部位,然后涂抹波美5度石硫合剂,最后涂白铅油保护剂,有较好的效果。

3、李子小食心虫防治措施①秋季或春季翻树盘,破坏幼虫越冬场所,减少越冬虫量。

②在李小食心虫幼虫孵化盛期用5%来福灵乳油2000—4000倍液或40%三唑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4、蚜虫防治措施①在春季被害叶片未卷叶以前喷洒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2000倍液。

②生长季用7份40%乐果乳剂原液加3份水,用毛刷将药液涂在主干周围约6厘米宽,并用纸条包扎好。

李子树有什么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9-12米,树冠广圆形,树皮灰褐色,起伏不平,老枝紫褐色或红褐色,无毛,小枝黄红色,无毛,冬芽卵圆形,红紫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无毛,稀鳞片边缘有极稀疏毛。

1、叶片叶片长圆倒卵形、长椭圆形,稀长圆卵形,长6-8(-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急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重锯齿,常混有单锯齿,幼时齿尖带腺,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侧脉6-10对,不达到叶片边缘,与主脉成45°角,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主脉有稀疏柔毛或脉腋有髯毛,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缘有腺,早落,叶柄长1-2厘米,通常无毛,顶端有2个腺体或无,有时在叶片基部边缘有腺体。

杏树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杏树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杏树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一、综合防治措施:杏树的主要病虫害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防治。

1、从入冬到发芽前,去除树基周围的枯枝落叶,剪除病枝,集中销毁,刮除老树皮,去除越冬病虫源,减少病虫基数。

2、开花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枝干,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球坚介和其他越冬虫卵。

3、3月中旬至4月上旬是杏象甲出土上树危害期,利用其假死性,清晨摇树,人工捕杀,去除虫果,并及时喷20%速扑杀2000倍液和50%多菌灵600倍液混合液。

防治杏象甲和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也可选用其他杀虫杀菌剂混用。

4、4月中旬喷40%菊马乳油1000倍液和速克灵200倍液,可防治杏疮痂病,黑斑病、穿孔病及杏妍虫。

5、6月中旬用灭扫利2000-3000倍液、速扑杀1000倍液和多霉清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介类、黑斑病、穿孔病等病虫,并人工捕杀红颈天牛成虫。

6、7月中下旬,人工捕杀群集而未分散的舟形毛虫,或及时喷速灭杀丁2000倍液开展防治。

7、发芽前即花芽膨大期喷药,可用此虫琳4000-5000倍液。

发芽后使用此虫琳4000-5000倍液并加对氯氟菊酯2000^3000倍液可杀灭蜥虫,也可兼治杏仁蜂。

坐果后可用场灭净1500倍液防治螃虫。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杏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杏褐腐病、杏疮痂病、黑斑病、流胶病,杏象甲、杏仁蜂、蜥虫、红蜘蛛、球坚介、舟形毛虫等,可分别防治。

1、杏褐腐病:杏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染花和叶片,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期均可感病。

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稍凹陷,病斑扩展迅速,变软腐烂。

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黄褐色绒状颗粒,呈轮纹状排列,病果多早期脱落。

防治方法:(I)人工防治。

合理修剪,适时夏剪,改善园内光照条件,冬季清理病果落叶,集中烧毁,消灭病源。

(2)药剂防治。

杏树芽萌动前,喷4~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杏落花后立即喷大生M-45,800倍或80%代森镒锌800倍,以后每10~14天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0%甲基托布600~8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Γ600倍。

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李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味道酸甜可口,不仅可生吃,还可以制成果脯、酿造果酒、制水果罐头等。

如何经管好李子树,防止病虫侵害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此,从病害、虫害两方面分析李子树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李子树常见病虫危害特征1、食心虫通常看到的李子实心虫的成虫是灰褐色小蛾,幼虫呈淡黄色或粉红色,黏在叶面或者枝干上。

该虫的繁殖率很高,食心虫咬食过的果子会在虫孔处流出泪珠状果胶,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和卖样。

如果不加以治理,果子会慢慢掉落;被食心虫侵食过的果子,掰开果实将看到虫道内积满豆细小的虫粪。

2、红点病红点病及细菌性穿孔病是李子树的主要病害。

所谓红点病也就是叶肿病,这种病早期的时候只表现在叶片上,如果不提前防治,后期将会影响果实的生长。

这种病毒在发病时可以看到叶面上有红黄色圆病斑点,病斑向上微隆起,严重的会致病叶早落。

然后逐渐影响到果实,果实上也会有红黄色圆病斑,严重影响果子的长势,严重的会使果子掉落。

李子红点病经常发生在多雨时节,雨水多时则会更严重。

3、蚜虫李子蚜虫主要会对果树的新梢叶片产生危害,如果遭到蚜虫的侵害,新长出来的叶子会生长不良,叶片被害时呈卷曲状,严重时则失去生长的功能,从而影响果树花芽形成和产量,同时树干会长不高,影响树体的长势。

4、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通常发生在湿度较大的果园。

株密、排水不良、雨水多时是最易发生这种病的,因为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菌更易侵染。

染病后的叶片会形成圆形的褐色斑,果实染病后会产生水渍状小点。

如果不及时治理,病症会逐渐扩展,导致果子提早掉落。

该病一旦出现而不加以治理,将会导致颗粒无收。

二、李子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1、食心虫的防治防治李子食心虫的最关键时期是成虫及产卵盛期,这时可采用喷洒药剂的方式加以防治。

生理落果时第1代老熟幼虫会随之入土,这时可以向树冠和树冠下面的土壤喷洒农药,喷洒的农药选择辛硫磷乳油为易;越冬成虫盛发期、产卵期可以喷洒敌敌畏乳油或敌百虫进行防治。

杏树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杏树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杏树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杏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但是它也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影响着杏树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

本文将介绍杏树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广大果农更好地保护杏树。

一、病害1. 翅膀状芽孢菌病翅膀状芽孢菌病是杏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会在杏树的叶片和果实上形成黑色的小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萎缩、干枯和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在生长季节中,每隔7-10天喷洒一次50%多菌灵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以及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防止病菌扩散。

2. 桃蚜桃蚜是杏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在杏树的叶片和嫩枝上吸食汁液,导致杏树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和嫩枝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在生长季节中,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40%敌敌畏乳油或20%氧乐果可湿性粉剂,以及及时清除害虫部位,防止害虫扩散。

3. 炭疽病炭疽病是杏树的一种真菌病害,它会在杏树的枝条和果实上形成黑色的小点,严重时会导致枝条枯死和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在生长季节中,每隔7-10天喷洒一次70%多菌灵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以及及时清除病害部位,防止病菌扩散。

二、虫害1. 杏小实蝇杏小实蝇是杏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会在杏树的果实上产卵,导致果实内部被虫蛀,质量下降。

防治方法包括在果实成熟前喷洒一次40%敌敌畏乳油或20%氧乐果可湿性粉剂,以及及时清除害虫部位,防止害虫扩散。

2. 杏实蝇杏实蝇是杏树的另一主要害虫,它会在杏树的果实上产卵,导致果实内部被虫蛀,质量下降。

防治方法包括在果实成熟前喷洒一次20%氧乐果可湿性粉剂或40%敌敌畏乳油,以及及时清除害虫部位,防止害虫扩散。

3. 杏蚜杏蚜是杏树的另一主要害虫,它会在杏树的叶片和嫩枝上吸食汁液,导致杏树生长缓慢,叶片变黄、卷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和嫩枝枯死。

防治方法包括在生长季节中,每隔10-15天喷洒一次40%敌敌畏乳油或20%氧乐果可湿性粉剂,以及及时清除害虫部位,防止害虫扩散。

杏树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杏树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杏树的病虫害和防治方法近年来,杏树的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给果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从杏树的病虫害入手,探讨其发生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果农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病害1.杏腐病杏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杏树根颈部位和根部,病害初期表现为树皮变黑、软化,随后树干基部出现溃疡,最终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防治杏腐病的关键是加强杏树的管理,保持树体健康。

在杏树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施肥、过浓的农药等不良管理措施,同时在树干基部喷洒杀菌剂,以预防杏腐病的发生。

2.杏树炭疽病杏树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杏树的花、果、叶等部位,病害初期表现为小黑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黑色坏疽,最终导致花、果、叶的脱落。

防治方法:防治杏树炭疽病的关键是加强杏树的管理,保持树体健康。

在杏树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病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剪除病害部位等。

二、虫害1.杏小实蝎杏小实蝎是杏树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杏树的果实和叶片,病虫害初期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白色粉状物质,随后果实变得干瘪、变黑,最终导致果实脱落。

防治方法:防治杏小实蝎的关键是加强杏树的管理,保持树体健康。

在杏树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病虫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剪除病虫害部位等。

2.杏实蝇杏实蝇是杏树的另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杏树的果实,病虫害初期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小洞,随后果实内部被蛆虫侵入,最终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防治杏实蝇的关键是加强杏树的管理,保持树体健康。

在杏树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病虫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虫剂、采用黄板诱捕等。

三、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杏树的施肥要适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根系的损伤,从而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2.加强管理杏树的管理要加强,包括修剪树枝、清除杂草、及时剪除病虫害部位等,以保持杏树的健康。

李树病虫害发生状况以及防治方法

李树病虫害发生状况以及防治方法

李树病虫害发生状况以及防治方法李树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栽培。

由于各种原因,李树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着李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

了解李树病虫害的发生状况以及防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李树病害的发生状况李树病害主要包括李褐斑病、李树褐条病、李树炭疽病、李蝇和李蛾等。

李褐斑病是李树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在春、夏季发病,造成叶片变黄、褐色斑点和严重落叶。

李树褐条病是由霜霉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高温多雨时期发生,表现为叶片出现褐色条状斑点,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李树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会造成李树果实表面出现黑色病斑,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还有一些蛀果害虫如李蝇和李蛾等,它们会危害李树的果实,导致果实产量减少。

二、李树病害的防治方法1.李褐斑病防治(1) 秋季清园整枝:将枯黄叶片、落叶果枝及时清理并焚烧,减少病源。

(2) 合理施肥:施用磷肥和钾肥,增强李树的抗病能力。

(3) 防治药剂:在春季发病前,喷施5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2.李树褐条病防治(1) 喷施杀菌剂:在高温多雨季节,喷施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

(2) 适时排水:及时排除李树树干周围积水,保持树干周围的通风良好,减少病菌的滋生条件。

4.李蝇和李蛾防治(1) 黄板诱捕:在李树上悬挂黄色黏虫板,吸引李蝇和李蛾,达到防治的效果。

(2) 喷施杀虫剂:适时喷施40%乐果可湿性粉剂或50%敌敌畏可湿性粉剂等杀虫剂,防治蛀果害虫。

以上就是关于李树病虫害发生状况以及防治方法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管理中,加强李树的栽培管理,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李树的产量和果实质量。

李子常见病虫害,李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李子常见病虫害,李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李子常见病虫害,李子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李子树在管理条件差的情况下易感染病虫害。

轻者影响树体发育,果实品质差,产量低。

重者造成树体衰弱寿命短。

果实不能食用。

李树的病虫害,主要有食心虫、蚜虫、红蜘蛛、红点病、流胶病等,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李子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李子食心虫李子食心虫为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害虫(北纬40—50°地区较多),是危害李子果实最严重的害虫,被害率高达80%—90%。

被害果实常在虫孔处流出泪珠状果胶,不能继续正常发育,渐渐变成紫红色而脱落。

因其虫道内积满了红色虫粪,故又形象地称之为“豆沙馅”。

防治方法:李子食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成虫盛期和产卵盛期及第1代老熟幼虫入土期。

喷施90%敌百虫0.8%液、50%马拉硫磷1%液、50%敌敌畏。

李树生理落果前、冠下土壤普施1次50%辛硫磷1%~1.5%液。

在落花末期(95%落花)小果呈麦粒大小时,喷第1次药,使用敌敌畏、敌杀死、速灭杀丁、来福灵皆可,每隔7~10d喷1次。

从综合防治的角度考虑,亦可采用生物制剂对树冠下土壤进行处理,如白僵菌等。

秋后应把落果扫尽,减少翌年虫源。

2、蚜虫蚜虫主要危害李树新梢叶片。

新梢被害严重时呈卷曲状,生长不良,影响光合作用,以致脱落,影响果树产量及花芽形成,并大大削弱树势。

防治方法:①早春结合修剪,剪去被害枝条,集中销毁。

②树体打药:在危害盛期可喷50%敌敌畏乳剂1%~1.5%液,也可喷40%乐果乳剂1%~2%液、50%马拉硫磷1%液、50%辛硫磷乳剂2%液、5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5%液。

③合理保护或引放天敌。

3、红蜘蛛危害李树的红蜘蛛主要为山楂红蜘蛛成虫、若虫,吸食叶片及初萌发芽的汁液,致使新芽不能继续萌发,叶片严重受害后,全叶变为焦黄而脱落。

大发生年7-8月份树叶大部脱落,有时造成2次开花,严重受害的李树,不仅当年果实不能成熟,而且大大影响当年花芽形成和下一年的产量。

防治方法:①李树休眠期的防治:目的是尽一切可能压低虫口基数。

桃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桃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桃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桃树是一种气候适应性强,果实美味可口的水果树种,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然而,桃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困扰,严重影响着桃树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桃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炭疽病:炭疽病是桃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果实、叶片和嫩枝上出现黑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

炭疽病主要通过风雨和工具传播,湿度和温度高时易发生。

防治措施:1. 在栽植前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优良苗木。

2. 注意病害发生期间的水分管理,避免过湿从而减少病害传播。

3. 病害初期,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阻断病害扩散。

4. 平时注意及时清除病残枝和病果,病害严重时可将整株桃树砍伐。

二、蜡样病:蜡样病是桃树叶片上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或浅黄色的蜡样物质,严重时叶片受损,影响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1. 清除病害部分的叶片,及时处理感染的叶子。

2. 增加树冠的通风通光条件,减少湿度,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3.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控制病害的发展。

三、煤污病:煤污病是桃树叶片常见的细菌病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色的煤污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早期凋落。

防治措施:1. 增加通风通光条件,减少湿度,降低病害的发生。

2. 病害初期,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3. 平时注意对桃树进行适当的修剪,保持枝条的通风通光。

四、根癌病:根癌病是桃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主要症状为树根部出现溃烂或肿瘤样物质。

防治措施:1. 在选择种植区域时,避免选择有根癌病历史的土地种植桃树。

2. 做好土壤消毒工作,杀灭土壤中潜在的病原菌。

3. 对已经感染的桃树进行适当的修剪,清除病害部分。

4.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五、虫害:桃树常见的虫害有桃蚜、桃小食心虫等,它们会导致桃树叶片凋落、果实受损等问题。

防治措施:1. 定期检查桃树的叶片和果实,发现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桃树的病虫害防治(一)常见桃树病虫害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害虫有桃蚜、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红颈天牛等。

(二)常见桃树病害防治1、桃细菌性穿孔病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

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

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

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

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

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

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

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

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

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桃疮痂病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

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

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

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

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

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

防治方法:(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

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

(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星8000~10000倍,均对此病有效,以上药剂不可重复使用。

3、桃褐腐病幼果发病初期,呈见黑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木栓化,表面龟裂,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最后变成僵果。

果实生长后期发病较多,染病初期呈见褐色,圆形小病斑,尔后,病斑扩展很快,并露出灰色粉状小球,形似胞子堆,呈同心轮纹排列,病果大部或完全腐烂,落地。

桃花感染表现萎凋变褐,病花干枯附着于桃枝上,有花腐的桃枝梢尖枯死。

病菌适宜在25~27℃多雾多雨的天气生长。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冬季剪除病枝,摘除病僵果,收集烧毁。

防治病虫,注意减少其他的果面伤口。

(2)药剂防治:芽膨大期喷3~5波美度石硫剂+80%五氯酚钠200倍,花后10天至采收前20天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50%多菌灵600~800倍或20%三唑酮乳油3000~4000倍。

每次间隔10~15天。

各种药剂交替使用。

4、桃炭疽病硬核前幼果染病,果面上发生褐绿色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扩大凹陷,并产生粉红色粘质的孢子团,幼果上的病斑顺果面增大并达到果梗,其后深入果枝,使新梢上的叶片纵几向上卷,这是本病特征之一。

被害果大多在5月间脱落。

果实近成熟期发病,果面症状与前相同,还具有明显的同心环状皱缩,最后果实软腐脱落。

早春桃树开花及幼果期低温多雨,有利发病;果实成熟期则温暖、多云多雾、高湿环境发病重。

防治方法:(1)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地段建桃园。

(2)加强栽培管理,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夏剪,改善树体风光条件,摘除病果,冬剪病枝,集中烧毁。

(3)药剂防治:萌芽前喷石硫合剂加80%五氯酚钠200倍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源,开花前、落花后、幼果期每隔10-15天,喷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

5、桃流胶病是枝干重要病害,造成树体衰弱,减产或死树,有非侵染性和真菌侵染性两种。

春夏季在当年新梢上以皮孔为中心,发生大小不等的某些突起的病斑,以后流出无色半透明的软树胶;在其他枝干的伤口处或1~2年生的芽痕附近,也会流出半透明的树胶,以后树胶变成茶褐色的结晶体,吸水后膨胀,呈胨状胶体,严重时树皮开裂,枝干枯死,树体衰弱。

防治方法:(1)加强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料,注意果园排水,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病虫伤口和机械伤口,保护好枝干。

(2)治疗。

树体上的流胶部位,先行刮除,再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涂抹生石灰粉,隔1~2天后再刷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20~30倍液。

6、根癌病瘤发生于桃的根、根颈和茎上,受害部分先形成灰白色的瘤状物,质嫩,瘤不断长大,变成褐色,木质化,质地干枯坚硬,表面不规则,粗糙有裂纹。

防治方法:(1)栽种桃树或育苗忌重茬,也不要在原林(杨树、洋槐、泡桐等)果(葡萄、柿、杏等)园地种植。

(2)刨出主干附近根系,刮除根瘤用0.2%升汞水消毒,再用5倍的石灰水涂伤口保护,更换周围土壤,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

(3)育苗避免重茬,桃种子用次氯酸钠(含5%有效氯成分)处理5分钟,消灭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再进行播种。

(4)苗木消毒,用K84生物农药30~50倍浸根3~5分钟或次氯酸钠液3分钟或1%硫酸铜液浸5分钟,再放到2%石灰液中浸2分钟。

(5)用K84菌株发酵制成的根癌宁30倍浸根5分钟,切瘤灌根能抑制根癌病的发生。

对三年生幼树,可扒开根际土壤,每株浇1~2千克30倍根癌宁液预防发病。

(三)常见桃树虫害及防治1、桃蚜一般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桃树上越冬,也可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风障波菜或随十字花科蔬菜在菜窖内越冬。

以卵在桃树上越冬的,翌年早春桃芽萌发至开花期,卵开始孵化,群集在嫩芽上吸食汁液。

3月下至4月间,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为害。

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被害叶片从叶缘向叶背纵卷,组织变肥厚,褪绿,并排泄黏液污染枝叶,抑制新梢生长,引起落叶。

防治方法:(1)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刮除粗老树皮,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

(2)保护好蚜虫天敌,如草蛉、瓢虫等,尽量少喷或不喷广谱性杀虫药剂。

(3)化学防治:早春在桃芽萌动,越冬卵孵化盛期是防治桃蚜的关键时期,此时用菊酯类农药或硝亚基杂环类杀虫剂——吡虫啉(3000倍)、3%啶虫脒2500~3000倍喷一次“干枝”,可基本控制危害。

危害期,应在虫口数量没有大发生之前喷药,可用10%吡虫啉3000~4000倍,48%乐斯本乳油2000倍,山地缺水桃园可采用甲胺磷涂干,此法省工、省水,不伤天敌,在芽萌动期和危害期均可使用。

首先将树干老粗皮轻轻刮去(勿伤树皮),再将吸水卫生纸折叠4~6层,使长宽分别等于周长和干径,然后把折叠好的卫生纸饱蘸50%甲胺磷乳油2~4倍液。

用塑料薄膜包扎到树干上。

因药剂浓度高,操作过程中应带橡皮手套,工作完后用肥皂洗手,以防中毒。

桃粉蚜、桃瘤蚜的防治参照桃蚜防治。

2、山楂红蜘蛛一年发生5~9代,以雌成虫在树粗皮缝隙和树干附近的土内、枯叶、杂草中越冬。

4月上旬桃花盛开末期出蛰,危害新生的幼嫩组织。

在盛花期过后产卵,落花后卵孵化完毕。

山楂红蜘蛛出蛰和第一代发生比较整齐(第一代孵化盛期为5月上旬),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期。

落花后一个月为第二代卵的孵化盛期,到6月份以后,气温高,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严重,常引起大量落叶。

直至9月陆续发生越冬雌虫,潜伏越冬。

防治方法:每年防治抓住三个关键时期,即发芽前、落花后和麦收前后,以发芽前和落花后为主。

(1)发芽前,冬季清扫落叶,刮除老皮,翻耕树盘,消灭部分越冬雌虫。

发芽前喷一次石硫合剂,在越冬雌虫开始出蛰,而花芽幼叶又未开裂前效果最好。

(2)谢花后或麦收前,在螨害不严重的情况下,喷迟效性杀螨剂,如5%尼索朗乳油3000倍,或螨死净水悬浮剂2000~3000倍。

(3)螨害严重时,可喷哒螨灵1500倍,20%灭扫利2000~3000倍,20%速螨酮2000~3000倍,或齐螨素8000倍,1.8%阿维菌3000~4000倍。

3、桃潜叶蛾在管理粗放的果园,已危害成灾,造成早落叶,影响树势和产量。

一年发生7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上结白色丝茧越冬,翌年4月羽化为成虫,多在叶背产卵。

5~9月是危害期,幼虫潜入只内食取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吃成弯曲隧道,造成落叶。

防治方法:(1)清除果园落叶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

(2)蛹期和成虫羽化期是药防关键期,25%灭幼脲三号悬乳剂1500倍,有特效。

20%杀灭菊酯2000倍,20%灭扫利3000倍均有效。

4、桃小绿叶蝉又名一点叶蝉、桃浮尘子。

一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桃园附近的常绿树中越冬,翌年3~4月间桃萌芽时,迁飞到桃树嫩叶上刺吸危害,被害叶上最初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斑点相连,使整片叶变为苍白色,提早落叶。

6月初为第一代,直到9月第四代,10月份寻绿色草丛、越冬作物、常绿树丝中越冬。

防治方法:(1)冬季清除落叶、杂草,及时刮除翘皮。

(2)化学防治:在以下三个关键时期喷药防治:谢花后新梢展叶期,5月下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7月下至8月上旬第二代若虫孵化期,可用以下药剂: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灭扫利3000倍。

5、桃蛀螟桃蛀螟以幼虫蛀食危害桃果,黄河流域每年发生3~4代。

越冬幼虫在4月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5月下旬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7月上、8月上中、9月上中,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代成虫盛发期,第一、二代主要危害桃果,以后各代转移到石榴、向日葵等作物上危害,最后一代幼虫于9、10月间,在果树翘皮下、堆果场及农作物的残株中越冬。

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对花蜜及糖醋液也有趋性。

防治方法:(1)清除越冬场所,冬季清除玉米、高粱、向日葵的残株,刮除老树皮,清灭越冬茧。

生长季节,摘除虫果,拾净落果,消灭果肉幼虫。

(2)利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

(3)喷酒农药。

在第一、二代卵高峰期树上喷布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

90%敌百虫1000倍,每个产卵高峰期喷2次,间隔期7~10天。

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

6、茶翅蝽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果、嫩叶、嫩梢的汁液,果实被害后,呈凸凹不平的畸形果,受害处果肉变空,木栓化。

桃果被害后,被刺处流胶,果肉下陷,成僵斑硬化,幼果被害常脱落,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