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流水质监测结果表
我国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

我国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郑利杰;高红杰;宋永会;韩璐;吕纯剑【摘要】应用内梅罗指数法对我国27个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现状,揭示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H3-N浓度、TP浓度、CODCr、BOD5和CODMn为地表水主要超标因子,NH3-N浓度为首要污染因子,水质主要受氮、磷营养盐及有机物影响.华北地区参与评估城市的水质级别均为较差;西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参与评估城市的水质级别较好比例在50%以上.城市建成区水质优于非建成区;国控断面水质级别为较好.2012-2014年期间,典型城市地表水水质有明显的好转趋势,水质级别较差城市比例下降11%.西北和东北地区,因为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相对不快,水质保持相对稳定,多数城市水质季节性特征不明显;华东地区地域辽阔,整体来看季度水质波动没有明显规律;华中和华北地区,受气候和降水量影响,城市水质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期刊名称】《环境工程技术学报》【年(卷),期】2016(006)003【总页数】7页(P252-258)【关键词】典型城市;地表水;内梅罗指数法;水质评价【作者】郑利杰;高红杰;宋永会;韩璐;吕纯剑【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14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北京10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城市水体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地表水环境严重恶化[1],城市地表水质状况备受关注。
因此,及时客观地对城市地表水质量做出评价,掌握水体污染状况,揭示水体质量发展规律,对城市水污染治理、水环境规划及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河道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河道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河道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报告通过对特定河道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关于该河道水质状况的详细数据以及可针对性的环境改善方案。
二、数据搜集和分析方法数据采集是本报告的基础。
我们选择了位于某某省ABC市的某某河作为研究对象,并在该河道上设置了若干个监测点,以收集有关水质的关键数据。
采集的参数包括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等。
通过对所采集的水质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
三、水质状况分析1. 溶解氧(DO):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某某河的溶解氧浓度整体较低,尤其在河流中下游部分,数值普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这可能是由于河流受到废水排放或生态系统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2.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参数。
分析结果显示,某某河的COD浓度普遍超过国家标准要求,尤其是在城市和工业区域。
这说明该河道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有机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排放。
3. 氨氮(NH3-N):氨氮是衡量水体中氨化物氮含量的参数,也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某某河的氨氮浓度较高,尤其是河道上游地区。
这可能与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排放有关,建议加强农业和污水处理管理,减少氨氮的输入量。
4. 总磷(TP):总磷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分析数据表明,某某河的总磷浓度超过环境标准要求,尤其是流经农田和城市区域的河段。
这可能是因为农业农药和城市污水中含有过多的磷元素,需要加强管理以减少磷的排放。
四、环境改善建议基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环境改善建议,以促进某某河水质的提升:1. 加强废水治理:对于存在有机污染的区域,应加强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处理和治理,采用合适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排放,降低COD浓度。
北京通州区主要河道水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摘要 对北京市通州区6条主要河道共计14个取样断面的主要水质指标进行了为期 1 年的监
测,并运用均值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水 质 状 况 进 行 评 价。 结 果 如 下:14 个 河 道 断 面 均 污
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是 TP 和 NH3-N;6条河道全年 TP 浓度 范 围 为(1.7±0.7)mg/L、NH3-N 浓
图 1 取 样 河 道 及 取 样 点 分 布 Fig.1 Map of sampling points
NO3-N、NO3- -N、TN、COD、BOD5、PO34- 、TP。SS 采用重量法,NH3-N 采用纳氏试剂法,NO2- -N 采 用 N-(1萘 基 )-乙 二 胺 光 度 法,NO3- -N 采 用 紫 外 分 光 光度法,BOD5 采 用 稀 释 与 接 种 法,PO34- 采 用 钼 锑 抗分光光度法,TN、TP、COD 采用哈希比色法。
724
第46卷 增刊2020年
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46 增刊2020
0 引 言
通州区作为北 京 副 中 心,对 其 水 环 境、水 安 全、
水生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通州区主要河道
水质状况,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间,对 流
第46卷 增刊2020年
给水排水
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Vol.46 增刊2020
北京通州区主要河道水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王 睿 左剑恶 张 宇 任海腾 于中汉 陈 磊
(清 华 大 学 环 境 学 院 环 境 模 拟 与 污 染 控 制 国 家 重 点 联 合 实 验 室 ,北 京 100084)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

湘江水质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了解湘江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水质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过程、结果及建议,希望为相关部门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与方法1、目的:通过对湘江的水质进行调查,了解其污染状况,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2、方法:在湘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设立监测点,定期采集水样,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水质指标总体情况:经过对各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检测,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上游水质最好,中游次之,下游最差。
2、污染源分析:湘江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对中游和下游的水质影响较大;农业污水主要是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对上游水质影响较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较大,对中游和下游水质产生一定影响。
3、水质变化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湘江的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四、结论与建议1、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
近年来,水质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2、建议:a)加强废水排放监管,降低工业废水排放量;b)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水排放;d)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e)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五、结论湘江作为湖南省的重要水源之一,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次调查发现,虽然湘江的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推广生态农业、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加强宣传教育和完善水质监测体系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湘江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为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ECOLOGY生 态区域治理69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比较本文对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水污染指数法进行了阐述,并分别采用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2018年池州长江流域7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表明,水污染指数法较其它两种水质评价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进行水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同时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明了,应用广泛。
水质评价是河流管理工作的基础。
采用科学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可以准确的反映河流水质状况,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是目前我国环境管理部门普遍采用的水质评价方法,但是这两种水质评价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至今我国在河流水质评价方面尚无一个统一公认的评价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刘琰等人提出的水污染指数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
本文以池州长江流域7个河流断面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水污染指数法对其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比对7个河流断面的评价结果。
评价方法概述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是以各污染物浓度值与污染物标准限值进行计算,确定各污染物达到的水质类别,再根据该河流断面参与评价的污染物指标中类别最高的一项来确定水质类别。
其评价公式如下:ii i S C P =式中,i P 为河流断面污染物i 的污染指数;i C 为污染物i 的浓度值;i S 为污染物i 的标准限值。
若,则污染物i 达到此类水质标准。
()i G MAX G =式中,i G 为污染物i 达到的水质类别;G 为该河流断面的水质类别。
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是通过对参与评价的各污染物浓度值与污染物标准限值的比值进行统计,计算得出该河流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进而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的评价标准不同,计算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也不相同。
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计算结果可以在同类水质的河流断面间进行比较。
其评价公式如下:∑==ni iP P 1ii i S C P =式中,P 为河流断面各污染物的综合污染指数;i P 为污染物i 的污染指数;i C 为污染物i 的浓度值;i S 为污染物i 的标准限值(本文取环保部门规定7个河流断面参与达标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的Ⅱ类标准限值);n 为参与评价的污染物项数。
基于水质指数法的城市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研究

第19卷第2期2021年4月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JournalofWaterResourcesandArchitecturalEngineeringVol.19No.2Apr.,2021DOI:10.3969/j.issn.1672-1144.2021.02.041收稿日期:2020 10 21 修稿日期:2020 11 19基金项目: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C41064)作者简介:靳聪聪(1987—),男,博士,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E mail:wbw9536@163.com基于水质指数法的城市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研究靳聪聪1,区舵样1,周晗宇2,董海洋3(1.江门市水利局,广东江门529000;2.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舟山316021;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8)摘 要:依据江门市泥海水水质2020年9月的5个断面的监测数据,以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作为CWQI模型的5个主要变量对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的CODMn和COD均满足Ⅳ类水质要求,TP基本满足Ⅳ类水质要求,DO污染较为严重,NH3-N污染最为严重。
通过对泥海水的监测断面的水质时间空间分布趋势分析可知,5个水质参数变化规律在不同监测时间表现趋势差异较大,每个水质参数在不同监测断面中变化规律相差也较大。
采用CWQI方法能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监测结果可为下一步实施改善型措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CWQI方法;监测指标;泥海水;水质评价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44(2021)02—0240—06ComprehensiveCityRiverWaterQualityAssessmentBasedonWaterQualityIdentificationIndexMethodJINCongcong1,OUTuoyang1,ZHOUHanyu2,DONGHaiyang3(1.JiangmenWaterResourcesBureau,Jiangmen,Guangdong529000,China;2.OceanResearchCenterofZhoushan,ZhejiangUniversity,Zhoushan,Zhejiang316021,China;3.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58,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monitoringdataof5sectionsfromNihaishuisectionofJiangmenCityinSeptember2020,thedissolvedoxygen(DO),permanganateindex(CODMn),chemicaloxygendemand(COD),ammonianitrogen(NH3-N)andtotalphosphorus(TP)wasusedasthefivemainvariablesoftheCWQImodeltocomprehensivelye valuateriverwaterquality.TheanalysisresultsillustratethattheCODMnandCODofeachmonitoringstationcansatisfythewaterqualityrequirementsoftypeIV,TPwhichcanbasicallymeetthewaterqualityrequirementsoftypeIVandDOpollutionrelativelyserious.TheNH3-Npollutionisthemostseriousinthefivemainvariablesofriverassess ment.Throughtheanalysisofthe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trendofthewaterqualityoftheNihaishuimonitoringsections,itcanbeseenthatthechangesofthefivewaterqualityparametersvarygreatlyindifferentmonitoringtimesandthechangerulesofeachwaterqualityparameterindifferentmonitoringsectionsarealsoquitedifferent.UsingtheCWQIapproachcancomprehensivelyanalyzethemonitoringresultsfromboth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spectsandthemonitoringresultscanprovideabasisfortheimplementationofimprovementmeasuresinfuture.Keywords:CWQImethod;monitorindex;Nihaishuisection;waterqualityassessment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污染物和城市污水的总量和未完成处理的比重也在加大。
2023年1月江苏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2023年1月)因《江苏省2023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尚未出台,2023年1月仍沿用《江苏省2022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苏水治办〔2022〕5号)要求,对在册的120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
按水源地级别划分,市级水源地56个,县级水源地64个;按使用属性划分,在用水源地96个,备用水源地24个;按水源类型划分,全部为地表水型,其中河流型85个,湖库型35个。
一、监测情况(一)监测点位依据《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监测函〔2012〕1266号),河流型水源地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附近处设置监测断面,水厂在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湖库型水源地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在每个水源取水口周边100米处设置1个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河流及湖、库采样深度为水面下0.5米处。
(二)监测项目依据《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环办监测函〔2012〕1266号)、《2022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环办监测函〔2022〕58号),常规监测项目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以及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共61项;湖库型水源地加测透明度、叶绿素a。
二、评价标准及方法地表水型(河流型或湖泊、水库型)水源地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按表1中Ⅲ类标准和补充及特定项目标准限值进行达标评价。
常规评价指标包括表1的基本项目(水源地水温、化学需氧量、总氮和粪大肠菌群不参与评价),表2补充项目和表3特定项目中的33项。
三、评价结果(一)总体情况2023年1月份,实测119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达标率为100%,南通市海门区长江圩角河河口水源地因无水可采未监测;按水量计,实际取水量为63122万立方米,水量达标率为100%。
河流水质生态调查报告

河流水质生态调查报告概述:本次报告旨在通过对某河流水质的生态调查,全面评估其环境状况及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推动河流保护与生态恢复工作。
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探究河流水质状况,了解其污染源、富营养化程度,并评估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为后续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调查方法2.1 采样点选择在河流全程中,我们选择了代表性的采样点,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位置,考虑到各个地段的差异性。
2.2 水样采集与分析采样过程中,我们选取适当的水质检测仪器,获取了不同采样点的水样,并进行了全面的理化指标测定、富营养化指标分析以及污染物浓度测定。
2.3 生物监测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采集了河流沿岸的红树林植物、底栖动物等生物样品,并分析其群落结构和数量变化,以评估水质对生物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3. 调查结果3.1 水质状况评估根据理化指标测定结果及相关标准,我们对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估。
数据显示,河流水体pH值、溶解氧浓度、氨氮和总氮浓度均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表明河流水质存在污染问题,并进一步加剧了富营养化的趋势。
3.2 富营养化程度评估通过对富营养化指标的分析,我们发现河流中的营养盐浓度过高,主要是由于农业和城市污染排放引起的。
这种富营养化现象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3.3 生物监测结果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沿岸红树林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河流水质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4. 影响分析4.1 生态系统威胁河流富营养化和污染物浓度超标将直接影响水生生物及其他生物群落的生存与繁衍,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2 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河流水质问题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威胁到相关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水资源供应、农田灌溉、水生态旅游等。
5. 建议与对策5.1 加强污染源控制对于农业和城市污染排放,应加强管理,采取合理的农业技术和城市污水处理手段,减少污染物的输入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