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方法

合集下载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河道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道水质是衡量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河道水质的状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 目标和目的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河道水质监测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和目的:- 实时监测河道水质,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水质管理和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水体污染状况,指导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为公众提供水质状况信息,增强社会监督力度。

3. 监测指标和频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我们选择以下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监测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和浓度,用于评估水体中的富氧状态。

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3. 水温:监测水体的温度变化,可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4. pH值:测定水体的酸碱度,用于评估水体的酸碱状况。

5. 悬浮物:监测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浑浊程度。

对于以上指标的监测频率,建议进行每月一次的定点监测,并在重大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临时监测。

4. 监测方法和设备针对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和设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使用溶解氧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溶解氧饱和度和浓度。

2.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紫外光消解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配备COD分析仪器。

3. 水温:使用水温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温度。

4. pH值:采用玻璃电极酸碱度计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的酸碱度。

5. 悬浮物:使用浊度计进行快速监测,记录水体的浊度。

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正和维护,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5. 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水质监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包括时间、地点、监测指标和数值等信息。

数据的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录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电子表格中进行存储。

河道水位监测流域水质监测解决方案

河道水位监测流域水质监测解决方案

河道水位监测流域水质监测解决方案1.河道水位监测设备:为了准确监测河道的水位,可以使用以下设备:-水位浮子:悬挂在河道中,通过浮力原理测量水位高度。

-压力传感器:将水压力转化为电信号,测量水位高度。

-遥测观测站:将水位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上传到远程监测中心。

2.流域水质监测设备:为了监测流域的水质,可以使用以下设备:-水样采集器: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测试。

-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水质参数,例如水温、pH 值、溶解氧、电导率等。

-自动水质监测站: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水质数据,例如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

3.数据收集和分析: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关键步骤,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远程数据采集:通过遥测观测站和自动水质监测站将实时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

-数据存储和管理:建立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采集的数据,包括水位数据和水质数据。

-数据分析和报告: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表。

4.应对措施: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护水环境和水资源。

-生态修复:根据流域水质监测结果,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植被恢复、河道整治等,以提高水环境质量。

-污水治理: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适当的污水处理措施,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

-废水排放控制: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和监管机制,确保工厂和企业的废水排放符合规定,不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紧急响应:当监测数据显示水位或水质异常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包括隔离污染源、净化水体等,以防止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河道水位监测和流域水质监测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设备进行监测、建立数据收集和分析系统,以及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保护水环境和水资源。

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河道监测系统方案

河道监测系统方案

河道监测系统方案方案背景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迫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有效办法。

因此,采用现代化手段,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动态掌握区域水资源变化及利用情况,最大限度的调控使用效率,对区域内的雨情水情进行自动监测,实现雨情水情监测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准确传输;对各类水资源信息和防汛抗旱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查询、分析和处理,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借助四信工业级无线遥测终端机及数据中心平台对全区河道的水文、雨量、流速、水质等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做到了全局把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操作维护成本。

方案组成本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1.监控中心:服务器、监控大屏等;2.传输设备:厦门四信3G路由器、厦门四信F9164遥测终端机;3.前端采集设备:水位计、流量计等各种传感器;4.视频监控设备:视频服务器、摄像头等;方案机制河流无线监测系统主要针对降雨量、水位、水质、流量等监测量进行采集与处理,同时支持现场图片抓拍、视频传输,通过数据、图片、视频的形式了解现场的状况。

可采用全数字网络化平台管理,将前端数字视频图像及控制信号,利用无线通信终端,通过GPRS/3G 网络传回到控制中心及各水务局监控中心,实现分布监控,集中控制和管理的功能。

方案结构图终端型号F3X34:工业级3G、4G路由器F9164:工业级遥测终端机,集GPRS、3G通信、传感数据采集、远程遥控、图片抓拍一体方案优势1.实现了对河道沿河流域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化管理,随时掌握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等信息,为防洪防汛工作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保障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视频监控和图像抓拍随时掌握现场情况,无需人工巡逻,节省人力物力;3.一体化设计:集传统水文遥测终端机功能与2.5G/3G/4G传输功能于一体,实现水文/水资源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控制、报警及传输等综合功能。

河道水质监测系统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系统方案

一、浮标式水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感知层、采集传输层及漂浮装置系统构成。

感知层由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和COD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及漂浮系统组成。

采集传输层由采集测控终端及无线传输设备组成;漂浮装置由浮标及太阳能供电系统构成。

1.1测量参数综合性水质测量参数:COD、氨氮;常规水质测量参数:水温、酸碱度、氨氮、溶解氧、电导率、浊度。

1.2工作参数■最大工作水深:10m;■测量周期:传感器实时检测;■数据传输:无线远传;■通讯方式:GPRS,或者其他无线通讯方式;■环境温度:-5℃-55℃;■防水等级:IP65/IP68;■防雷等级:600W雷击浪涌保护;■抗风等级:10级;■供电方式:24VDC75W。

二、河道型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系统介绍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现场水质数据的在线监测功能,完成水质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控制、传输等功能。

水质自动监测站要求能进行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

每日监测次数可以本地设置也可以远程设置,监测结果即时报出。

监测采用定时自报和召测工作方式。

水质监测系统要求具备自动运行、定期自动清洗功能。

测量参数有浊度(悬浮固体)、溶解氧、pH、电导率、温度,集成式传感器,仅需输出一组RS485信号即可,沉入式、管道式等多种安装方式,传感器自动清洗,免维护。

2.1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2.1.1概述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是一款(多合一在线多参数水质传感器组合,可用于江河、湖泊、地下水、废水等不同水体的水质在线监测。

监测参数涵盖pH、ORP(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悬浮固体、温度、深度共7种参数。

该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内部完成测量计算补偿,直接输出RS485数字信号包,可通过各种数据链向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上位机系统无失真数据传输,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4G、GPRS、433MHz等)直达互联网系统。

产品一体化设计,测量精确可靠,维护简便、易操作。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为确保河流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提出以下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一、监测点的选择1. 选择代表性点位:根据河流特征、水质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河段作为监测点位,确保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比性。

2. 考虑污染源:选择靠近工业排放口、农田排水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潜在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以及远离污染源的自然河段进行对比监测。

3. 分布均匀:在整个河流流域内选择监测点位,分布均匀,以反映整个流域的水质状况。

二、监测参数的选择1. 常规监测参数:包括水温、溶解氧、浊度、pH值等常规水质指标,以了解水体的基本性质和污染程度。

2. 优先监测污染物:根据河流流域的特点和潜在污染源的排放情况,选择对流域影响较大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污染物进行优先监测。

3. 生物监测指标:选择一些生物指标,如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等,反映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频次和时段1. 监测频次:根据河流特点和变化趋势,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可选择每季度进行定期监测,对于重点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可适当增加监测频次。

2. 不同时段监测: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污染物排放情况下的监测点位,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四、监测方法和设备1. 常规监测方法: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水质监测,使用经验证的仪器设备进行参数测量。

2. 污染物监测方法: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宜的化学分析方法或生物监测方法。

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自动监测设备:可在河流上设置自动监测设备,实现连续、实时监测,以获取更为精确的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及时收集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并进行合理分类和整理。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质状况的综合评价。

3. 监测结果报告:定期生成监测结果报告,包括监测点位的水质状况、污染物浓度、生物指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河流治理工程水质监测方案设计

河流治理工程水质监测方案设计

河流治理工程水质监测方案设计1. 背景现如今,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河流面临着水质污染的严重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的水质,进行河流治理工程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为了确保治理工程的有效性和长期可持续性,水质监测方案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2. 监测目标水质监测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及时检测和解决河流水质问题,从而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

具体监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监测主要污染物浓度、监测水生态系统状况、监测水质变化趋势等。

通过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河流水质的保护和恢复。

3. 监测方案设计3.1 监测指标选择根据河流治理的具体需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水温、浊度、氨氮、总磷、总氮等。

针对具体的河流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特定的指标。

3.2 监测频次和监测点布设根据河流的长度、水质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治理工程的需求,在河流上设置合理的监测点是必要的。

同时,监测频次的安排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选择监测点和监测频次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下因素:河流水质变化的季节性和日变化、人类活动及污染源分布的影响等。

3.3 监测方法和设备选择根据监测指标的特点和监测要求,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方法、生物监测方法和物理监测方法。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水质变化趋势、污染源识别和评估治理工程效果等重要信息。

因此,在设计水质监测方案时,需要明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需要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设备校准和维护、样品采集和保存规范等。

5. 结论河流治理工程水质监测方案的设计是实现水质保护和治理工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河道水位监测流域水质监测解决方案

河道水位监测流域水质监测解决方案

智慧水务流域水质监测解决方案河道水位水质监测目录1.发展进程 (3)2.项目概述 (5)2.1.项目分类 (5)2.2.项目意义 (6)3.系统方案 (7)3.1.系统构成 (8)3.2.系统介绍 (8)4.系统功能 (10)4.1.多元数据自动采集 (10)4.2.精准立体化监测 (10)4.3.全面融合GIS“一张图” (11)4.4.河(湖)长制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管理 (12)4.5.水质实时报警与预测 (13)5.系统特点 (14)6.软件平台 (16)7.硬件设施 (20)1.发展进程自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环保部已明确将氨氮、氮氧化物的监测约束性指标加入到现有的监测指标中。

与此同时,水质监测行业竞争呈现白热化、同质化特点,行业中强者恒强的趋势渐明。

行业内相关企业的数量逐渐缩小,少数规模大、实力强的运营企业将逐渐成为水质监测行业中的主力军。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城市生活污水问题日益严重。

从我国污水排放结构来看,居民污水排放量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

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居民污水在我国城市污水排放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且比重逐年增加。

从2006-2010年我国居民和工业污水排放数据来看,2006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96.6亿吨,工业污水排放量240.2亿吨;2010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79.8亿吨,工业污水排放量为237.5亿吨。

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较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其中又以海河、淮河、松花江和辽河等地表水污染较其他水系污染严重。

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河流水质的状况,还可以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监测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

一、监测方法河流水质监测主要有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种方法。

其中,现场监测是指直接在河流中采样、测量和分析,通常采用便携式仪器,如多参数水质仪、色谱仪等。

实验室监测则是将采样的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入分析,通常使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如质谱仪、光谱仪等。

现场监测的优点是实时性强,结果能够立即得到,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然而,由于现场测试设备受限,很多指标无法直接检测,只能通过取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因此,实验室监测的结果更为精确,能够得到更多的水质指标数据。

二、评价指标河流水质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常用的指标包括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1.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主要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程度和生物活性。

其中,溶解氧是评价水体呼吸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则反映了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和水体自净能力。

此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种类也可作为评价水质的指标。

2.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反映了水体的透明度和浑浊程度。

透明度可以通过测量水体中可见光的透过程度来评价。

浑浊度则反映了水体中颗粒物质的含量和粒径分布。

物理指标的测量通常较为简单,可以通过目测或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

3.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关注水体中溶解性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

常见的化学指标有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总磷等。

其中,氨氮和总氮可以反映水体中氮的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则反映了水体中氮化合物的含量。

三、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河流水质的类别和标准,将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是最重要的水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日,经月12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11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 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建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导的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确认了六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和加强执法监管《意见》对河湖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指导下,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地纷纷推出了地方性“河长制”《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打响了污防治、河道治理、建立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的攻坚战1.河道治理与长效监管河道治理是“河长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上海市《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了2017年底,实现全市河湖河长制全覆盖,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有效提升;到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到78%,河湖水面率达到10.1% 的工作目标。

.精心整理与短期的河道治理相比,河道水质的长效管理持续时间更长,涉及部门和行业更多,协调和管理难度更大,是河湖管理保护中的一个难点。

缺乏有效的河道水质长效监管解决方案,业已修复的河道也容易被再次污染,黑臭反弹,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1.4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质很好。

既无天然缺陷又未受人直接污染,不需要任何处理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优为Ⅰ类和Ⅱ类水质,良好为Ⅲ类水质,轻度污染为Ⅳ类水质,中度污染为Ⅴ类质,重度污染为劣Ⅴ类水质1.地表水主要水质指标详溶解氧D)代表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

水中溶解氧指标是反映水体质量的要指标之一,含有有机物污染的地表水,在细菌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质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会造成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在流性好(与空气交换好)的自然水体中,溶解氧饱和浓度与温度、气压有关,零度水中饱和氧气含量14.6mg/2℃8.25mg/。

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用产生氧气,会造成表层溶解氧异常升高而超过饱和值p值表征水体酸碱性的指标p值时表示为中性,小为酸性,大为碱性。

天然地表水p值一般6~之间,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收二氧化碳,会造成表p值升高水温水温指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理指标。

实际上对人体的健康及安全等并无接的危害,其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温变化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育存在着加速或抑制作用,二是水温对其他水质指标的环境效应有协同作用,比在其他水质指标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温升高或降低,可能会导致某些环境灾害象的发生浊度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现浊度。

浊度值对于了解水质状况和水质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心整理COD: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很强,能够较完全地氧化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无机性等还原性物质,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样分析。

总氮: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

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

地表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水中油水中的油类物质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各种油类漂浮水体表面,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间的氧交换;分散于水体中的油类可被微生物氧分解,从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红外分光光度法不受油品种的影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石油类的污染程度高锰酸盐指数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地表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mg/来表示。

在此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亚铁盐、硫化物等)和有机污染物可消耗高锰酸钾,常被作为地表水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也称为化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以别于常作为废水排放监测的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CO)氨氮水中以游离(NH3和铵离(NH4+形式存在的氮,也称水合氨,也称非子氨。

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

水中的氨氮受微生物作用,可解成亚硝酸盐氮,继续分解,最终成为硝酸盐氮,此过程消耗水D,还会造成类大量繁殖,即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发臭,鱼类死亡等总磷就是水体中磷元素的总含量,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对于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而言,磷的用远大于氮的作用,水体中磷的浓度不很高时就可以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解决方“河长制”河道水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为河长制的落实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支持、统平台支持和技术支持。

通过现场检测和实时在线监测,配合信息化系统和应用端,帮助河道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河道水质信息,为预警预报重大流域性质污染事故,监管污染物排放,以及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等提供帮助。

该解决案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是水质分析解决方案,包括了质监测中心、岸边站、水质监测浮标和便携式水质检测箱,提供了多种获取河道质信息的方法,可以依据河道监测需求以进行选择。

网络层主要是网络通讯以及质数据库,存储河道及水质数据。

应用层以应用软件为主,包括电脑管理终端和动管理终端水质监测中2.1.精心整理水质监测中心是固定永久性水质监测站,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支持安装复杂的水质监测设备并提供良好的测试环境。

水质监测中心一般由采水和配水单元、分析测试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通讯单元等组成,具备完善的供水、供电、防雷、防水、保暖、防冻、网络通讯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

在监测站内,还加装化学试剂柜、实验台等设施,放置实验室分析测试设备等,使其在在线水质监测功能之外,同时具备实验室水质分析能力。

水质监测中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分析测试单元可根据不同的监测需求进行选择,即可用于重点监控江河断面的水质监测,也可用于普通河道的水质监测。

监测指标POR、电导/TD、溶解氧、浊度C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

2.岸边岸边站是半永久性水质监测站,一般采用彩钢或不锈钢材料建造,表面做喷塑或漆处理。

岸边站由采水和配水单元、分析测试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通讯单元等成,具备完善的供水、供电、防雷、防水、保暖、防冻、网络通讯以及视频监控功能岸边站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适用于土地资源紧缺,地形复杂,无法建设砖结构站房的场景。

岸边站可采用整体设计,在必要时可进行整体迁移监测指POR、电导/TD、溶解氧、浊度C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

2.水质监测中心和岸边站的结构设采水单采水单元主要用于从河道抽取水样,通常由采样泵、采样浮筏和粗隔离栅、压力量监控及采水管道等组成配水单元和样品预处理单水单元采集的水样,通过配水单元分配给不同的分析测试设备,以及自动留样器配水单元同时也具备自动清洗功能,通过使用自来水进行反向冲洗,可以排除管和系统内的泥沙等杂质和污染物,确保管路通常样品预处理单元负责水样的预处理及分配过程,保证水样满足各分析仪器的进样、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的测量不需p求。

通常情况下,常规五参数(温度、.精心整理进行预处理,可以直接分析。

其他分析仪器,如氨氮等,通常需要经过多级过滤,进行预处理后,才可进样测试。

2.4水质监测浮标江河、湖泊、水库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也是水环境治理和监管的重要环节。

基于自动水质分析仪器的水质监测站具有强大的水质监测能力,具有良好的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占用岸边土地资源,选址难度大;●需要一定的供电供水等基础保障设施,在偏远的山区难以实现●采样点比较固定,无法对特殊位置进行取样等水质检测浮标结合了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水体的化学和理变化,实现数据的远传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建立水质污染指数模和特征污染物预测数据库,可以对河道水质变化进行预测,并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行预警主要监测指●水质参数pOR、电导率TD、盐度、溶解氧、浊度、温度、氨氮COTO、叶绿、蓝绿藻、硝氮等应用领●水源地预警●江河、湖泊、湿地、海洋等的生态监测●蓝藻、赤潮的监测和预警●富营养化状况监测和调查●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评估和长效监管●水产养殖水质环境监测;精心整理●突发性污染事件监测和预警。

水质监测浮标主要特点●直接投放到河道中进行水质监测,使用简单灵活,不占用岸边土地;●浮标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抗撞击能力强,防生物附着性,耐腐蚀;●大浮力设计,有效载荷更高,可搭载更多水质监测设备和辅助设备,存放电池电子设备的密封箱水密封性佳●浮标具有自平衡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风抗浪性能●采用传感器进行水质监测,可根据测试需求配置不同传感器,测试过程绿色无染●支持蓄电池和太阳能双重供电,有效提高续航时间●支持无电报警,提示运维周期●支持单点标定、多点标定、动态标定功能●支持双向通讯,可远程控制浮标,调整测量参数●支持大容量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支持数据无线传输,可设置测试和数据发送间隔●支持传感器自清洗功能,减少日常维护量●支GP,支持全球定位●支持离水报警和位置偏离报警,加强防盗功能●具有警示灯标,有效提醒过往船只,防止碰撞;精心整理●具有固定及回收系统,可根据水下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锚和抛锚方式。

4.1.硬件方案精心整理通过有线/GPRS无线模块实时传输给移动设备上,做到了远程监测而不必一直监控触摸屏,节省了人力物力。

1.方案特点◆?智能化站点控制,具备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动态显示及数据管理功能采水方案、数据传输多样化,根据实际需求可选?◆.精心整理◆?准确、稳定可靠的分析技术,独特的高度定量设计◆?系统集成度高、故障率低,维护量小,有效数据率大大提高◆?扩展性强,并兼容市场主流的各家仪表◆?以第三方运营为保障手段,确保系统和设备的有效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