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低碳城市的路径选择_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合集下载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策略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策略

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策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城市规划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低碳城市规划旨在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消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低碳城市规划的关键策略,以及如何应对挑战和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

一、提升能源效率能源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提升能源效率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策略之一。

首先,城市规划者应该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加强能源管理,推广智能电网和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二、改善交通系统交通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实现低碳城市规划,需要改善交通系统,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首先,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提高公交车、地铁和轻轨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其次,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供便捷的步行和骑行环境。

此外,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也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手段。

三、促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低碳城市规划的重要策略之一,旨在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城市规划者应该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

例如,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将可回收物、有机物和有害物质进行分类处理和再利用。

此外,推广节水和节能技术,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城市规划者应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

首先,建设城市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

其次,保护水资源,建设湿地和水体净化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加强生态保护区的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基于碳循环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基于碳循环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基于碳循环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低碳城市发展是当前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目标是通过降低碳排放,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城市的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型转型。

碳循环是低碳城市发展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重新利用,形成闭环的碳循环系统。

本文将讨论基于碳循环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是减少碳排放。

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推动低碳交通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排放。

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建设电动车充电桩,也可以减少尾气排放。

还可以鼓励居民骑自行车、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

低碳城市发展还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推动绿色建筑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措施。

采用节能建材,优化建筑结构,提高隔热性能,采用节能设备等,可以降低建筑能耗。

推广屋顶太阳能板、空调废热回收等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除建筑外,工业、农业等领域也需要加强能源消耗的管理和控制,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低碳城市发展还需要加强碳排放的监测与管理。

建立碳排放核算体系,对城市的碳排放进行准确测算和分析,可以为制定低碳政策和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建立碳市场、碳配额交易等机制,鼓励企业减排,可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并推动低碳生产。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也是必要的,通过控制工业废气、污水等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低碳城市发展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碳循环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进行经验分享和技术合作。

通过国际间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可以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城市间的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全球低碳城市发展。

基于碳循环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需要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碳排放的监测与管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入手。

各个方面的综合推进,才能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规划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城市规划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城市规划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当今时代,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聚集地,其发展方式对于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实现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在于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那么,城市规划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规划中,要明确功能分区,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合理布局,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和能源消耗。

例如,将工作场所与居住区域靠近设置,能够缩短居民的通勤距离,鼓励人们选择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出行,从而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同时,要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避免过度开发土地,保护好城市周边的农田、森林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发挥其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涵养水源的功能。

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中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快速公交等,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能够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优化公交线路和站点布局,使公共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建设完善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网络,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要注重交通的流畅性,减少拥堵,从而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配套建设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创造条件。

能源规划也是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在城市规划中,要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合理规划分布式能源系统,鼓励在建筑物屋顶和外墙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

加强能源的储存和调配设施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能源消耗标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的应用。

建筑规划对于绿色低碳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实例分析——宜昌规划展览馆

绿色低碳建筑设计实例分析——宜昌规划展览馆

0 引言
建筑节能减排对减少气候变化ꎬ实现可持续发展 意义重大ꎮ 随着绿色低碳概念的推广、应用ꎬ需要更 多地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考量节能减排ꎮ 作为对城市 发展进行集中展示的规划展览馆ꎬ其高星级的绿色低 碳建筑设计实践ꎬ将对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区域绿色低 碳建筑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ꎮ 本文将以 宜昌规划展览馆项目的绿色低碳设计理念为基础ꎬ对 该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ꎬ旨 在初步掌握绿色建筑的碳排放情况ꎮ
DING Yun1 ꎬ CHEN Rong2 ꎬ HUANG Liang1 (1������ Hubei Provincial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and Designꎬ Wuhan 430071ꎬ Chinaꎻ 2������ Yichang Cit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Co������ LTDꎬ Yichang 443000ꎬ Hubeiꎬ China) Abstract:Following the trend of the glob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ꎬ green and low carbon building will gradually require higher demands for architecture design. As the first Three - star Green Building project -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of Yichangꎬ which employs 24 green technology systems in the design phaseꎬ and uses green concept among the building materialsꎬ constructionꎬ useꎬ maintenance and so on. The green and low carbon design techniques of the project -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of Yichang are analyzedꎬ expounding the green and low carbon building technique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Yichangꎬ and Hubei Province. Keywords:Three - star Green Buildingꎻ energy savingꎬ land savingꎬ water savingꎬ material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ꎻ carbon emissionꎻ design practice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成为当务之急。

低碳生态城市通过优化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规划目标1.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排放的减量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市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4.优化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布局,提高居民的居住和生活品质。

5.塑造低碳文化:鼓励居民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

三、规划措施1.能源利用(1)推广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城市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智能能源系统:建设智能化的能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调整实现供需平衡和能源的优化使用。

2.交通运输(1)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鼓励低碳出行:推行非机动车与步行交通,建设方便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打造环境友好的城市出行环境。

(3)电动车普及:鼓励居民使用电动汽车和自行车,为居民提供充电设施和服务。

3.建筑设计(1)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和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2)推广可再生能源: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设备,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

(3)改善室内环境:设计绿色建筑,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

4.资源循环利用(1)推行垃圾分类: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2)水资源利用:推广雨水收集和灰水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3)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路径一:能源结构转型
能源结构转型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传统城市主要依赖化
石能源,导致碳排放量高,建设低碳城市需要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因此,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石油等
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
路径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
路径三:交通绿色化与低碳出行
策略一:政策支持
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企业和居民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并提供相应的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低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策略二: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应用低
碳技术,比如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储存技术等,可以有效降低城市能耗
和碳排放。

同时,推广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能源调控中的应用,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策略。

策略三:社会参与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包括企业、居民等各个群体。


府应当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城市建设的认知和理解,引导公
众更加重视能源节约和碳排放减少。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推动低碳产业发展,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合力。

综上所述,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与策略在于转变能源结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交通绿色化与低碳出行,并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社会参与方面制定相应的策略,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推进宜昌低碳发展对策研究

推进宜昌低碳发展对策研究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 32( 0 0 4 0 1— 4 0 3 13 2 1 )0 — 00 0
低 碳 ,已成 为 当今世 界 最热 门的话题 之一 。今 发展 低碳 技 术 ,并对 产业 、能源 、贸易等 政策进 行
年 ,市 政府 在 《 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明确 提 出 :“ 积极 重 大调 整 ,以抢 占发 展先 机 和产 业制 高点 。以清洁 探 索低 碳 经济发 展 路径 ,培 育低 碳产 业 ,鼓励 低碳 发展 机制 ( D ) C M 、欧盟 排放 交易体 系 ( U T E E S)为
消费 。 ”近 日,笔 者就 低碳经 济 、低碳 城市发 展进 行 主 构成 的 国际碳 交 易市 场异 常活 跃 ,根据 世界银 行
了初步调研 ,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数 据 ,20— 0 8 年 碳 市 场 成 交 额 年 增 幅 均 超 过 06 20 10 0 %,2 0 0 8年成交 总额 据报 为 16 . 2 3 5亿美 元 ,预 4 计 21 02年全 球碳市 场将 达到 10 50亿美 元 ,有望超
续 发展模 式 。 出 了建 设低 碳城 市 的构想 , 已开始 制定 工作方 案 、 并
绿 色建 筑 、绿色 消 费等一 系 列要 素构 成 的城市 可持 规 划 纲要 和政 策 意见 。近 两年 来 中 国清 洁 发展机 制 项 目产生 的核证 减排 量 的供应 已领先 全球 ,20 年 08 世 界各 国特 别 是发 达 国家均 已着 手 实施各 具 特 成交 量 占世 界 总成交 量 的 8 %。 4 在全 球 和全 国各 地争 先恐 后 发展低 碳 经济 的情 色 的低碳 发展 战 略 , 低碳 经济作 为应 对金 融危 机 、 将 寻求新 的经济增 长 点 、重振 经 济 的战略 取 向 ,大 力 势 下 ,宜 昌应 当怎 么看 、怎 么办 ?综 合基 层调研 情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旨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规划、能源利用、交通运输、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城市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减少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进行探讨。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意义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以降低碳排放为主要目标,通过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建设低碳城市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低碳城市建设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1.综合规划:低碳城市规划需综合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符合城市实际情况的低碳发展规划方案。

2.循环利用:通过优化城市资源利用结构,实现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能耗。

3.绿色发展:低碳城市规划需注重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方面的发展,推动城市向生态、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4.参与治理:低碳城市规划应注重相关部门、企业、居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任务1.优化城市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用地、交通、建筑等布局,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

2.建设绿色建筑: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建筑能效,减少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3.发展低碳交通:建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4.推动清洁能源利用:积极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降低城市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5.加强碳排放监管:建立健全的碳排放监测和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和机构减少碳排放,实现企业社会责任。

四、低碳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城市规划不合理:一些城市发展规划存在短期性、片段性等问题,导致城市发展资源浪费,碳排放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1000
500
利用公共交通
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

15
20
森林覆盖率
%
35
40
提升城市碳汇能力 人均绿地面积
m2
15
20
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 来揭示宜昌低碳
建成区绿地覆盖度
%
40
45
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 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低碳城市是政府、公民与市 场共同协作的发展模式。 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座位
合宜昌的实际,提出了宜昌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体系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低碳城市;低碳经济;宜昌;低碳
中 图 分 类 号 :F20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6487(2011)06-0132-03
1 低碳经济及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 碳 经 济 ” 一 词 首 先 出 现 在 英 国 《 我 们 未 来 的 能 源— — — 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 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 碳城市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但对于低碳城市目前国际上尚无 统一界定的内涵,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 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 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市发展提出目标和可能的措施。 政策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发 展的关键,政府通过政策向导和制度设计,引导、推动、促进 传统的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
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 制定低碳发展的细化措施,实现有目标、有计划地发展。 有必 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湖北省发展战略视野, 从前 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制定一幅 具备清晰的阶段目标和优先行动的发展路线图。 将低碳经济 纳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将低碳 技术纳入我市科技规划;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统计 和考核指标,并作为我省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制定重点 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总之,以科学的规 划、精细的设计、周密的部署,引导和推动低碳经济有序发展。
3 发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1)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 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战略,需 要清晰的目标作为前提。 在这个意义上,三个城市都是共通 的。 东京的目标是以 2000 年为基准,在 2020 年时减少 25% 的排放;伦敦决心到 2025 年在 1990 年的基础上减少 60%的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纽 约 计 划 于 2030 年 ,在 2005 年 的 排 放 水 平 上减少 30%的温室气体。 只有制定了具体的减排目标,才能 让公众监督政府的措施是否有效。
保定、 无锡 杭州
棚、太阳能灶
低碳城市
鼓励太阳能光伏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进行公 共照明和高速公路的太阳能照明工程
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出租公共自行车,提倡低碳 低碳产业、低碳城市
出行
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为目标,坚持协调发展、循序渐进、规划先行、政府主导推 进,示范带动、公众参与,重点创新推进的原则,发
(2)低碳城市 标 准 是 ,将 建 筑 、交 通 、工 业 这 三 大 碳 排 放 源的低碳规划纳入城市的整体运行规划中,并能使整个城市 的碳排放量有明显下降。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工业、 交通和建筑的碳排放量正好与发达国家的排序相反, 碳减排的力度分配也因此侧重不同。
在中国实施低碳城市计划降低城市碳排放,首先要调整 产业结构。 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不可能像美国等发达国家那样实现产业结构的根本转变,即 彻底地从低端制造业转变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 高能耗高排放工业转移到其它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改变以煤 为主的工业用能结构, 更不可能将大型传统工业统统关掉。
经济纵横
加强从宏观到微观的能源审计制度体系建设。 目前宜昌市能 耗下降主要依赖于淘汰落后产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淘汰的 高耗能行业越来越少, 因此应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发展,由 此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
同时宜昌又是举世闻名的水电之都,坐拥三峡、葛洲坝 两 大 水 利 枢 纽 ,大 小 水 电 站 400 多 座 ,因 此 应 充 分 利 用 这 一 资源,不断降低高污染能源的使用,加大清洁能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开发低碳可再生能源,调整宜昌市能源结构,以达到 能源低碳化的目的。
经济 资源循环利用, 提供能源效率
万元 GDP 能耗 能源消耗弹性指数 单位 GDPCO2 排放量 新能源比例
吨标准煤 0.5
0.45
0.5
0.3

0.75
0.5
%
15
20
提升,成为低碳经济建设的 排头兵和示范市。
热电联产比例
%
100
100
4.2 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体系
促进技术创新
R&D 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
4.1 低碳城市建设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宜昌的优势资源,以建
珠海 日照
低碳经济区 "气候中和" 网络城市成员
推 动 液 化 天 然 气 (LNG) 公 交 车 和 出 租 车 的 使 用 普及居民太阳能热水器;公共照明设备使用太 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农村推广太阳能保温大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针,围绕资源型城市转 型, 以国家低碳减排宣言和宜昌市作为 2009 年度国家环保 模范城市为契机,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竞争力为总 目标。 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 GDP 碳 排 放 强 度 、提 高 能 源
(2)提 高 能 源 效 率 , 调 整 能 源 结 构 提高能源效率,对于实现碳减排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 节约能源而且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废渣废尘对环境的 污染。 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是提高科技创新与发展,其次是
4 宜昌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
表1
国内城市的低碳尝试
城市 City 目标设定 Goal
规划与行动 Action and plans
(3)降 低 重 工 比 重 、优 化 行 业 结 构 宜昌市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主导 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化工、建材、黑色冶金、有色冶金 4 大高耗 能 重 工 业 体 系 ,并 占 有 绝 对 比 重 ,2008 年 重 工 业 占 规 模以上工业的 77.29%。 重化工业投资也呈加快发展态势,在 “十一五”投资的大项目中,还有一部分是高耗能项目,建材 有三源二期、兴山水泥、当阳宝加利、帝豪、华夏陶瓷,化工有 兴 发 烧 碱 、香 溪 化 工 、东 阳 光 24 条 化 成 箔 生 产 线 等 项 目 ,这 些企业逐步达产无疑将扩大能源消费需求。 因此在宜昌市新 的规划中应该逐步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同时“十二五”应该加 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现有重工业科技节能减耗能力。 宜 昌 市 2009 年 三 产 比 例 为 13.4:7:32.9,第 三 产 业 比 重 仅比 2009 年提高 0.1%,可 见 宜 昌 市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还 有 很 大 的空间,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做大第三 产业经济总量,对于降低单位 GDP 能耗意义重大。 不断促进 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技术先进、能耗较低的电子、新材料等高 新技术产业,优化行业结构,实现宜昌市能源低碳化。 (4)提 高 建 筑 行 业 标 准 ,控 制 建 筑 物 碳 排 放 推广建筑节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增加生产商、开发商和 用户的成本和支出,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因此在一些发 达国家,国家为了鼓励和推广,都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 如 美国,政府规定达到房屋建筑节能标准的开发商可以享受税 收抵扣政策等。 他们对新建节能建筑实施减税政策,凡在现 有标准基础上节能 30%以上和 50%以上的新建建筑,每套房 可以分别减免税 1000 美元和 2000 美元。 宜昌市房地产发展迅速,管理者可制定较严格的准入制 度,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节能建材和节能设计,减少建筑物建 造和使用过程的能耗。 新增建筑面积应要求使用保温材料、 环保材料、节能材料,已建建筑可逐步实施节能材料的更换 升级,控制建筑物的碳排放。 同时可增加这方面的激励政策, 对于使用节能建筑材料的生产商、开发商和用户给予一定优 惠和补贴政策。 (5)发 展 公 共 交 通 、选 用 节 能 汽 车 交通系统必须与城市布局相协调,不断发展基础交通设 施,打造宜昌“水、公、铁、空”多式联运格局,加紧构建功能完 善、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现代交通网络,降低物 流成本。 着力构建新型综合交通体系。 加强骨干通道建设,构 建“六线三环”公路主骨架,打造以城区为中心、周边县市为 半径的“半小时经济圈”。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建立公共 交通专用通道,兴建轨道交通。 鼓励购买使用小排量汽车,对 购买小排量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的行为人给予鼓励和经济 补贴,以此达到交通低碳化。
环境 减少污染 改善环境 低碳设计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工业废水达标率 低能耗建筑比例
%
100
100
%
80
100
%
100
100
%
50
70
政策制定者, 通过立法和政策制度创新为低碳城
减少影响
温室气体捕捉与封存比例
%
10
15
统计与决策 2011 年第 6 期(总第 330 期) 133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创 新 研 究 群 体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50721006);湖 北 科 技 攻 关 资 助 项 目 (A2010-107e) 作者简介:张 萍(1979-),女,湖北宜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水文及水资源、生态、碳汇计量。
132 统计与决策 2011 年第 6 期(总第 330 期)
类别 子目标 优化产业结构 提供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