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灌溉模式研究
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和技术模式的研究

XI NNONGC UN
的资本 市场 ,增强 其深度和 广度 。 ~… 其 次 ,加强 我 国汇 率的 弹性 。鉴于 目前我 国汇 率 升值
行 央行 票 据和 提高存 款 准 备金率 的 冲销干 预 的措 施 。而 随 着 我 国央 行 票 据发 行 规模 的不 断扩 大 和 国 内利 率 的 上升 , 冲 销成本 也随之 上升 。根据央 行的统 计数据 ,从 2 0 0 3年 到 2 0 年 第 l 度 ,央 行 在央 票利息 和准 备金 利息 上供给 支 08 季
【] 2 张明 新 兴 市场 国 家如何 应对 资本流入 :中国案例U . 1 国际经济评
论 , 0 () 9 9 2 1 2: —9 . 1 8
【] 3 冯晓 明. 管理 资本 流入 : 发展 中 国家可供 选择 的政 策 工具 叫. 世界 经济, 0 16:3 3 . 2 0 () — 0 2 [] 4 李波. 如何 应 对资本流入 U . ]中国金 融, 0 11 ) 0 1 2 1 (1: —7 . 7
( 上接第 13页) 2
灌 溉面 积 ,对作 物灌 溉 则采 取非 充分 灌溉 方 法 ,即在水 分 采 用 自压 管道 输 水 灌 溉工 程 技术 是 一 种 比较 理 想 的 模 式 。 其 重点是解 决规 划设计 和 田间用水管 理 的技 术 问题 。 对 作物 产 量形 成的 最敏 感 时期实 行足 量供 水 ,而 在 其他 时 期 实行 少供 水甚 至 不供 水 ,不追 求作 物 单产 最 高 ,而追 求 总 产最 高 的 目的 。在 高效 节 水灌 溉技 术 方面 ,一 般 对大 田 参 考文献 : [ 喷 灌 设备 与 喷 灌 系统 规 划 设 计 许 越 先 等 水 利 电 力 出版 社 1 】 作 物采用 低压 管道 输水 灌溉 ,对经 济作物 可采用微 灌 。 1 7 3 9 9. . 3水库 灌区 自压管道输 水灌 溉工 程技术模 式 . [ 节水 灌溉技 术 中央 广播 电视 大学 出版 1 9 . 2 】 9 99 在 各水库 周边 灌溉水 源紧缺 ,农业 生产 水平 高 的灌 区 ,
浅谈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水电工程农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供给矛盾逐渐加重,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严重阻碍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选择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农业生产水源供应,有效应对当地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发展造成的制约,推动新疆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疆地区近年来对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当地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1.在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方面的作用。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现代科技水平的一种体现,同时其配套设施也非常的先进,打破了过去新疆地区的传统农业的灌溉方式,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对该区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方式发挥的作用。
随着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新疆地区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进程,很多地区在高效节水技术支持之下,利用膜下滴灌手段,推动集约化种植模式快速发展,使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更进一步优化了生产要素,市农业资源优势与生产潜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如果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利用先进的灌溉技术,使过去传统农业注意方式彻底打破,农业生产灌溉效率大幅提升,农业种植及工作水平也获得了全面发展,所以,我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对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新疆地区农业的节水灌溉现状在灌溉建设这方面,农业节水属于其重要的核心内容,新疆地区大小河流与河川径流的总量为平原区提供了地下水开采量的应用基础。
从灌区建设的角度出发,全疆农业灌溉的总面积增长了将近6.5倍,排水渠和水闸等各种配套渠系的建筑物也有所增加,使渠系的利用系数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对水资源进行利用的这方面,对新疆地区的农业实施节水灌溉可以促进其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这也是促进社会尽发展的有效战略措施。
现如今,农业的需水量、工业建设的需水量、自然环境和人居的需水量等都加剧了自然生态环境总水量的短缺,然而,农业的节水建设工作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以及生态水的保护。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喷灌、滴灌、渗灌等不同形式的灌溉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地形条 件进行选择和应用。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目标。
优点: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同 时避免土壤板结和盐碱化等问题,有利 于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节约水资源。
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和作物, 尤其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使用。
注意事项:渗灌技术的管道埋设深度和 间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同时需要注意管道的维护和清理,防止 堵塞和损坏。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的应用领域和案例
添加副标题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汇报人:XX
目录
PART One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的定义和重要性
PART Two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的类型和特点
PART Three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的应用领域和案例 分析
PART Four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的推广和发展前景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的定义和重要性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定义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领域的应用
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 灌溉方式,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
灌溉量控制:根据植物生长阶段和 土壤性质,控制每次灌溉的用水量, 确保植物充分吸收水分,同时避免 浪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灌溉时间: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土 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 过度灌溉。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农业生产中的高效节水技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农业生产中的高效节水技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实现高效节水,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聚焦于农业生产中的高效节水技术,探讨其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和途径。
一、高效灌溉技术灌溉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而高效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滴灌技术是一种低水耗的灌溉方式,通过滴灌管将水滴滴至植物根部,减少了水分在途中的损失,同时也可避免土壤因水湿润度不均匀而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其次,喷灌技术可以将水喷洒至植物周围的土壤,使其迅速渗透,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同时减少了水分蒸发的损失。
此外,还有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将降水自动收集并储存,用于灌溉和其他农业用水,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二、高效排水技术除了节约灌溉水量,高效排水技术同样重要。
在农业生产中,土地的排水状况对作物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采用高效排水技术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利用率,并减少水分在根区滞留导致的土壤长期淹水问题。
例如,利用排灌结合技术,可以将过剩的灌溉水以及降水及时排出,保持土壤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此外,农田地势改造和地下渗漏管的应用也有利于改善排水系统的效果,实现农田的高效排水。
三、节水农业技术的应用除了灌溉和排水方面的技术,还有一些节水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业生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选择适应性强、耐旱性好的作物品种,通过优化种植结构降低农业水需求。
此外,合理施肥技术也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水肥流失对环境的污染。
四、政策与经济措施在促进农业生产中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政策与经济措施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引导农民采用高效节水技术,同时提供补贴和奖励,以鼓励其积极参与。
此外,建立专门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节水项目的实施,并通过利息补贴、贷款购买农业节水设施等方式,减轻农民负担,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方案(五)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在农业领域,灌溉是耗水量最大的行业之一,传统的灌溉方式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当务之急,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节水效果:1. 土壤水分监测:利用传感器等技术对土壤水分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灌溉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水分供给控制:根据土壤水分监测结果,精确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
3. 灌溉方式优化: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灌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4. 智能调度管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调研与评估:对目标地区的农业用水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了解传统灌溉方式存在的问题和节水潜力。
2. 技术选择与改造:根据调研结果,选择适合目标地区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进行现有灌溉系统的改造或新建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3. 培训与推广: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向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介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认识。
4. 示范推广与宣传:选取一些典型农田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通过实地观摩和宣传推广,引导更多农民采用该技术。
5. 政策支持与激励: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给予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农民一定的经济补贴和激励,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适用范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生产,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和干旱地区,其节水效果更为明显。
同时,该技术也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农田,无论是大型农场还是小农户都可以采用。
五、创新要点1. 结合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土壤水分和灌溉系统的智能监测和调度。
2. 采用高效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
高效节水灌溉调研报告

高效节水灌溉调研报告结合机构改革工作职能调整和农田建设管理工作需要,农田建设管理有关人员先后到各县(区)就高效节水灌溉工作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及投资情况(一)全市耕地及水资源概况全市现有耕地XXXX万亩,其中灌溉面积XXX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XX%,灌溉农业是全市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我市灌溉农业的发展严重受制于时空极不均衡的水资源。
全市当地水资源总量XX.XX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X.XX亿立方米,地下水X.XX 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XXX立方米。
多年平均降雨量XXX毫米,平均水面蒸发量高达XXXX毫米。
当地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农业用水主要依靠过境的黄河水,包括黄河水在内,农业用水占了全市水资源利用总量的XX.X%。
(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情况长期以来,把农业节水做为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和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自本世纪起,积极探索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XXXX年以来,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利用农田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土整治项目等,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市每年建设高效节水灌溉XX万亩,截止XXXX年底,全市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XXX多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XXX 万亩,占全市总灌溉面积的XX%,各县区均有分布。
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按灌水方式分,滴灌XXX.X万亩,喷灌XX.X万亩,管灌XX.X万亩。
(三)主要投资来源情况XXXX年以来,我市高效节水灌溉的工程建设每年投入保持在X亿元以上,每年新建成XX万亩,无论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都是最好时期。
我市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主要是财政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入。
财政投资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农田水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整理项目、以工代赈和移民项目。
经调查统计,XXXX—XXXX年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理项目和发改委组织实施的项目投资分别是XX.XX亿元、X.XX亿元、X.XX亿元、X.XX亿元。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

伴随着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被应用在农行经济发展中,以前的小农经济已经被淘汰,农业发展越来越依赖水利灌溉工程的协助。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污染了大量的水源,使得水利灌溉的压力加大,导致一部分依赖灌溉水利工程的大型农田灌溉困难,从而降低了农作物的产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造成我国粮食危机。
在我国农业中,大型农田大多采用水利灌溉工程,一些面积较小的农田仍在使用传统土渠道进行灌溉,土渠道进行灌溉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
1.农业生产节水灌溉的必要性节水灌溉主要的目的就是确保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利用当地的供水条件和灌溉技术,结合当地降水量,来对农作物灌溉用水量做出合理的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可见,节水灌溉核心目的就是降低在灌溉过程中由于渗漏、蒸发等因素造成的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我国每年在农业上用水量占比为70%~80%,但是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普推广率低,且节水灌溉水平相对而言比较低,节水灌溉的覆盖率仅仅约为10%,目前农业灌溉整体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仅为25%~40%。
我国水资源本身缺乏,水资源不能被合理地利用,且先进地灌溉技术又得不到有效的推广,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程度。
综上可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用水紧张,而且农业节水自身也可以产生很大效益,具备巨大的发展潜能。
2.农业水利的灌溉模式介绍2.1喷灌技术在农业水利中,喷灌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灌溉模式,其技术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只能拆卸喷头的固定管道的喷灌模式,地下埋着附属干管、支管、输泵和动力机械组成,这些固定状态下的零部件可以在管理和操作上更加便捷,生产效率较高,其自动关机的功能也能使管理和控制上更方便,但是这种模式下的喷灌设备成本较高。
第二种是各级管道、喷头、水泵和机械组成部分可拆卸的全移动管道的喷灌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喷灌设备利用率高,且成本比较低,但相对来说有以下几个不足:低效、耗时耗能、较难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等。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业灌溉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问题,迫切需要寻求高效节水的灌溉技术。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
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将水以滴流方式送到作物根部的灌溉方法。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滴灌系统由输水管道、滴灌管和滴灌器组成,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确保每株植物得到适量的灌溉水。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是通过高压喷头将水以细小的水滴喷洒在植物附近的土壤表面上,使作物根部得到充分的灌溉。
喷灌技术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水分流失和蒸发,并且可以适应多种土壤类型。
喷灌系统通常包括水泵、喷灌管、喷头和控制系统。
通过合理的设计喷头布置和调整灌溉水量,可以实现不同作物的个性化灌溉需求。
三、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是一种通过收集、储存和利用降水的方式来进行灌溉。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雨水收集池、雨水过滤系统和雨水储存设施。
在雨季期间,通过收集和储存雨水,可以在旱季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同时,也可以通过净化处理后将雨水用于生活用水和农药洗涤等用途,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互联网+农业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农业技术在灌溉领域也有了广泛应用。
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的配合,可以实现精准灌溉和智能管理。
传感器可以感知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和气象条件等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给控制系统,并根据预定的策略来自动控制灌溉系统。
这种技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灌溉效果。
总结:随着水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滴灌技术、喷灌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和互联网+农业技术等都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还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灌溉模式研究
摘要:水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结合我国水资源情况及农业发展实际,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现状的首要途径。
本文从各种节水灌溉模式、适用性等方面对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及现存问题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灌溉;灌溉技术;灌溉模式
1 前言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名世界各国的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数的四分之一,排在一百位之后。
农业是用水大户,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因此节约农业用水是缓和水资源紧缺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发展节水灌溉,若大规模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措施,将水的利用率提高50%以上的话,其灌溉面积可以扩大到现在的1.5倍左右。
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保证率,提高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经过30多年实践,在我国已形成多种适宜不同类型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实施结果都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的效益。
但是在推广这些模式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节水灌溉,就是指以较少的灌溉水量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
的灌水方法,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
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2.1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型式,归纳起来主要有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和灌溉管理制度等几类。
2.1.1 渠道防渗
渠道输水是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
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是灌溉各环节中节水效益最大的环节,渠道防渗技术是减少输水渠道透水性或建立不透水层的各项技术措施。
传统的土渠输水大部分水都渗漏和蒸发损失掉了。
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一般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比原来的土渠提高50%-70%。
渠道防渗还具有输水快、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运行费用,一次性投资少等优点。
根据防渗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可分为三合土护面防渗;砌石(卵石、块石、片石)防渗;混凝土防渗;塑料薄膜防渗(内衬薄膜后再用土料、混凝土或石料护面)等。
2.1.2 低压管道输水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是以管道输水进行地面灌溉的工程,利用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
损失。
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管道输水。
但是,管道输水仅仅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而要真正做到高效用水,还应配套喷、滴灌等田间节水措施。
目前尚无力配套喷、滴灌设备的地方,对管道布设及管材承压能力等应考虑今后发展喷、滴灌的要求,以避免造成浪费。
2.1.3 喷灌
喷灌是利用管道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地段,并通过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地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
它作为一种先进的机械化、半机械化灌水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广泛采用。
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移动管道式喷灌通常将输水干管固定埋设在地下,田间支管和喷头可拆装搬移、周转使用,因而降低了投资。
固定管道式喷灌是将管道、喷头安装在田间固定不动,其灌溉效率高,管理简便,适用于蔬菜、果树以及经济作物灌溉。
2.1.4 微喷
微喷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喷灌形式,微喷又分为吊挂微喷、地插微喷。
特别适合农业温室大棚内投入使用,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更均匀的喷洒于作物上.它是通过pe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
更可以扩充成自动控制系统.同时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
2.1.5 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
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
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
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
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地下滴灌具有蒸发损失少、省水、省电、省肥、省工和增产效益显著等优点,果树、棉花、粮食作物等均可采用。
其缺点是当管道间距较大时灌水不够均匀,在土壤渗透性很大或地面坡度较陡的地方不宜使用。
2.1.6 节水管理
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水,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壤地情和灌区输配水系统的水情进行监测、数据采集和计算机处理,可以科学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合理调度,做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以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
同时,要重视和加强节水管理,改变目前农业用水水价过低、不利于节水的状况,实行按成本收费、超计划用水加价等政策。
要建立健全节水管理组织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完善节水管理规章制度。
3 节水灌溉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3.1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灌溉的发展。
同时,灌溉技术落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不到位,灌溉水不能充分利用,导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
3.2 抗旱能力不强,初大型灌溉设施外,中小型灌溉工程抗旱标准不高,遇严重干旱很难抗旱保收,很多地区灌溉工程以小型为主。
3.3 灌区灌溉设施不健全,节水灌溉面积小,灌溉技术落后导致灌溉水利用率低,尤其在河灌区,往往采取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较严重。
3.4 很多节水灌溉项目存在只建不管用的严重问题。
节水灌溉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水利、农业、气象、环保等诸多监管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不能对节水灌溉工程做到有效监管。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给出几点针对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建议,首先要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大力宣传节水灌溉技术,让全社会都关注节水灌溉技术,形成利于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其次,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要符合生产实际,盲目建设不仅浪费财力物力,更不能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最大功效,不能让广大群众从中谋得实惠;再次,节水灌溉不是单一的工程问题,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肯定会带动一个新的产业的发展,所以节水灌溉设施制造业也要同步发展;最后,节水灌溉技术要同步发展,只有技术提高,才能在水资源利用率方面有所提高,从根本上发挥节水灌溉的最大效益。
4 结束语
未来的农业发展要以水资源的可靠保证为基础,以科学和节约用水为前提,不断优化对水资源配置,并正确处理好取水用水关系。
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全社
会重视和各部门支持。
实践证明,它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
通过改革,建立适合市场经济条件的水价形成机制和价格体系,发挥水价在调整水资源供需矛盾上发挥杠杆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有科,吕雯,王德轩,等.节水增产灌溉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53-178.
[2]徐冠华.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a].中国农业科技导报,第一卷[m],1999.3-5.
[3]童子林.安徽省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11(34):171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