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理

合集下载

东莞简介介绍

东莞简介介绍

02
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特色
经济发展概况
地区生产总值
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位 居全国前列,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产业结构
东莞市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同 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 产业。
外贸出口
东莞市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 一,外贸出口额长期居于全国前列 。
主要产业及特色产品
庄影视旅游区等。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东莞市将继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形象。
挑战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东莞市需 要应对一些挑战,如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高等。同 时,也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和 服务水平。
东莞市不断加强教育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 园网络、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为教育科技创 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师资力量
东莞市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科技人才 ,为教育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介绍
高等教育
东莞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涵盖了理、工、文、管等多个学科领域,为教育科 技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人才交流与合作
东莞市积极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个城市和地 区建立了人才合作关系,为东莞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 人才保障。
未来合作展望与建议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东莞市应继续加强与国际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推动东莞市的国 际化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与产学研一体化
东莞市应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东莞市 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中考东莞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考东莞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考东莞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东莞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广东省B. 浙江省C. 江苏省D. 四川省答案:A2. 东莞的气候类型属于?A. 热带雨林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B3. 东莞被誉为“世界工厂”,其主要原因是什么?A. 丰富的自然资源B. 先进的制造业C. 悠久的历史文化D. 便利的交通条件答案:B4. 东莞的市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荷花D. 杜鹃花答案:D5. 东莞的著名景点“可园”位于哪个镇区?A. 长安镇B. 虎门镇C. 石龙镇D. 厚街镇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东莞的地理坐标为东经________,北纬________。

答案:113°47′-114°15′,22°39′-23°09′7. 东莞的总面积约为________平方公里。

答案:24658. 东莞的行政区划包括________个镇和________个街道。

答案:28,49. 东莞的常住人口约为________万人。

答案:约100010. 东莞的著名特产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荔枝、莞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东莞的地理位置特点。

答案: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南海,西接广州,南与深圳接壤,北靠惠州,地理位置优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东莞的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答案:东莞经济以制造业为主,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出口贸易基地。

同时,东莞还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作用。

材料: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产业基础,是大湾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创新高地。

东莞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东莞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东莞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地理是关于地球的一切事物的学科,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天文现象、地形地貌等等。

其中,东莞地理也是大家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东莞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一、认识东莞
东莞是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离广州约90公里,香港约45公里,澳门约35公里。

东莞市总面积2465.97平方公里,辖21个镇,人口约820万人。

二、气候状况
东莞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干燥,春秋转换时期多雨。

三、地理位置
东莞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依剡山,南临珠江口,地理位
置十分重要。

它与深圳、广州、珠海、香港、澳门等城市相连,
是连接广东内陆和海岸的联系枢纽。

四、产业发展
东莞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电子信息、
家电、机械、纺织服装、玩具礼品等。

其中,尤以电子信息产业
最具有竞争力,其生产的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远销全球。

五、自然景观
东莞境内有很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塘厦凤凰山、沙田白水洞、万江白沙泉等,还有很多湖泊、河流和自然保护区,如石龙溪林场、梓桐山森林公园等。

六、文化风貌
东莞是非常有文化积淀的城市,也是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如
有数百年历史的南万寿文化、节气文化、机车文化等。

同时,东
莞的花灯、鼓艺、木雕、雕花等民间艺术也备受世人瞩目。

以上就是东莞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介绍。

地理作为一门实
用性较强的学科,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我们
应该更加用心地学习地理知识,去探索我们这个美丽神奇的世界。

东莞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东莞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东莞是哪个国家的城市?东莞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沿海地区。

下面将为您介绍东莞这座城市的概况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经济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地理位置东莞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北临深圳,东临惠州,西接广州,南濒珠江口,距香港和澳门仅几十公里。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东莞成为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

二、历史沿革东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国时期东吴黄龙元年,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东莞先后归属于南海郡、东莞县等行政区划,至1985年升级为地级市。

东莞在近几十年间的发展进程中,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人们的目光。

三、经济特征1. 制造业中心东莞地域内产业区域块集中,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尤以电子信息产业和通讯设备业为代表。

目前,东莞已形成了一个以家电、电子、服装、塑胶、玩具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东莞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并且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优质外贸合作基地东莞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成为广东省对外贸易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纽带。

近年来,东莞外贸发展势头迅猛,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逐渐提高。

东莞企业凭借高新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敏锐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 人才聚集地东莞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来此就业创业。

东莞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才政策,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和科研机构,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东莞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

四、文化与旅游东莞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点。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各具特色的民俗传统,还有迷人的自然景观。

东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古迹、名胜古镇、生态园区等。

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凤岗梁国家森林公园、茶山老街、西湖梦幻谷等。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独特的东莞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东莞地理

东莞地理

东莞地理学习资料第一课:经济走廊南粤明珠1、位置:珠江下游,珠江口东岸,地处港-深-穗经济走廊中间2、区划: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面积2465平方千米,32个镇(区),596个村(居)委会3、经济:广东四小虎:中山、顺德、南海、东莞,亚洲四小龙:南韩、台湾、新加坡、香港;新兴制造业名城。

第二课:人口密集粤客杂居4、人口:著名侨乡,暂居人口多;人口总量居广东省第三位,人口密度居第二位;2006年人口密度3064人/平方千米5、语言:粤方言为主,粤客杂居,唯一一个纯客语镇——樟木头第三课:常年树绿四时花开6、气候: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夏季,多偏南风,暖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温和少雨。

7、农业:“鱼、米、果之乡”,光、热、水资源丰富,配合较好;粮食作物可一年三熟。

8、灾害:台风和暴雨,寒潮,降水不正常出现干旱。

第四课:东江蜿蜒平原辽阔9、河流:东江流经东莞,注入珠江口的狮子洋,东江支流有石马河和寒溪水(东深供水工程)10、地形: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第六课:岭南果香IT大市11、农业:四大支柱产业:水果、水产、畜牧、蔬菜,向“四化”(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一体化)和“三高”(高质、高产、高效)方向迈进。

12、工业:“三来一补”广东省第一家——太平手袋厂在虎门兴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产业升级转型,从以服装、纺织、塑料制品为主转向以电子、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电子元件等为主,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已成为第一工业支柱。

13、基地:虎门——服装名城石龙、清溪、黄江、石碣——电脑生产基地厚街、大岭山——家具制造大朗——毛纺业第七课:经济腾飞新城崛起14、城市化: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15、城建: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文化新城、生态绿城,“广东省文明城市”,发展高新产业,建设东莞的“硅谷”——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选学内容:中国乡镇之星——长安服装名城——虎门崛起的物流中心——常平“小香港”——樟木头第一课1.东莞历史悠久,三国吴时立县,名为东官,迄今已有1760多年的历史,相传南朝梁时,改称为东莞,原因是()A.地处广州之东,境内又盛产莞草(即水草)而得名B.地处广州之东,“官”和“莞”音相近,决定换成东莞C.为纪念历史人物而改名D.根据境内河流名称而定名2.2005年东莞行政区划共分为()个镇(区)A.35个 B. 32个C.23个D. 37个第二课1.读p7表2.2,从东莞三类产业人口比例变化可以看出,东莞逐渐发展成为()A.制造业为主的城市B.农业为主的城市C.服务业为主的城市2.读p8图2.2,东莞人口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A.本市户籍人口比例增长快B.外来暂住人口剧增C.本市户籍,外来暂住人口比例差逐渐缩小3.东莞市境内流行粤方言,绝大部分人讲()A.粤方言B.客方言C.潮州话4.全市只有一个镇是纯客语镇,它是()A.长安B.塘厦C.清溪D.樟木头第三课1.传统的赛龙舟在以下哪个月份举行()A.5月底至6月上半月B.8-9月份C.10-11月份2.东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濒临海洋,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3.东莞市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粮食作物可()A.一年二熟B.一年三熟C.二年三熟D.一年一熟4.以下哪种气象灾害东莞不常见()A.台风和暴雨B.寒潮C.龙卷风和干旱D.沙尘暴第四课1.流经东莞的主要河流是()A.东江B.西江C.北江2.东莞的地形以()A.丘陵、山地B.平原、丘陵C.平原D.丘陵3.东莞市最高峰时()A.大岭山B.黄旗山C.莲花山D.银瓶嘴4.以下几种水果不是东莞本地产的是()A.荔枝B.龙眼C.梨D.菠萝第六课1.目前,东莞农业初步形成四大支柱产业,农业资源得到了较合理的利用,以下不是东莞农业支柱产业的是()A.水果B.水产C.水稻D.畜牧2.东莞水果种植面积较大的两种是()A.荔枝、龙眼B.香蕉、菠萝C.荔枝、香蕉D.龙眼、菠萝3.读p37图6.4,东莞企业结构逐渐调整,现在呈现出()A.轻工业为主B.重工业为主C.轻重工业并重4.东莞已发展成为工厂大市,主要表现在()A.加工电脑整机所需的零部件,95%以上可在东莞配齐,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已成为第一工业支柱B.全市每百人拥有电话213.5部C.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程控电话网5.东莞的哪个镇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服装名城”()A.大朗B.虎门C.厚街D.大岭山(各镇的特色工业是什么?)第七课1.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提出新的宏伟目标,以下4个选项哪个不是符合东莞实际()A.现代制造业名城B.文化新城C.金融中心D.生态绿城2.东莞的“硅谷城”是指()A.松山湖B.莞城C.南城D.虎门。

东莞简介

东莞简介

莞城市风光
东莞政治
区划: 区划:
辖4个区(莞城、南城、万江、东城) 28个镇(石碣、石龙、茶山、石排、企石、横沥、 桥头、谢岗、东坑、常平、寮步、大朗、黄江、清 溪、塘厦、凤岗、长安、虎门、厚街、沙田、道窖、 洪梅、麻涌、中堂、高步、樟木头、大岭山、望牛 墩)。
东莞市市花
市花:白玉兰花 市树:荔枝树 东莞选择白玉兰为东莞市市花,象征着一种 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
石碣镇先后引进了包括15家海外上市公司在 内的外资企业500多家,其中电子企业180多 家,成为IT产业重镇
东莞各城区
南城区(原名篁村区)地处东莞市新城市中心区的南 部,南城区是广东宏远篮球和足球俱乐部的摇篮, 莞城区位于东莞市北部偏西,是东莞市政治、经济、 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 东城区(原名附城区),位于东莞市中心城区的东部, 是发展非常成熟的镇区。 万江区位于东莞市西部,万江区近年来确立了“工 贸万江,水岸新城”的发展目标,逐渐成为耀眼的 新兴城区。
东莞镇区
东莞现辖32个镇区,546个村委会,132 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东莞镇区
实施“一业带一镇、一业兴一村”的发展战略,形成了虎门 服装、厚街家私、常平物流、大朗毛织、清溪电子、樟木头 房地产等一批特色产业城镇。
目前,虎门服装交易会已经成为中国四大服 装展销活动之一,虎门成为中国服装名城、 南派服装重要的生产基地。
东莞经济
东莞已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尤其是全球重要的电 脑及周边产品生产基地,一批IT产品占据了世界市场20%至 40%的份额,全市电脑零部件综合配套率达到95%。在IT界 享有"无论你在哪里下订单,都在东莞制造"的美誉,也有"东 无论你在哪里下订单, 莞塞车,世界缺货"的说法。鞋类、服装、玩具、家具等产 莞塞车, 品也大量远销欧、美等国际市场,世界上每十双运动鞋就有 一双产自东莞。在短短的20多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曾 用100多年、亚洲"四小龙"曾用4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迅 速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以国际加工制造业闻名的新兴 城市,创造出令世人瞩目的"东莞奇迹"。

东莞市地质

东莞市地质

东莞市地质1. 地理位置东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东临香港,南隔珠江与深圳相望,西北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东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22°39′-23°09′,东经113°31′-114°15′。

2. 自然环境2.1 地貌东莞市地势平坦,地貌以平原为主,南部较为低洼,北部相对高出一些,是一个典型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城市。

境内的主要地貌类型有河流、河谷、丘陵、台地、湖泊等。

2.2 气候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全年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3. 地质概况3.1 地质构造东莞市位于广东省南岭极北落差带和州仓坳地之间,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境内主要地质构造有华南构造带、东江断裂带、东莞断裂带等。

这些构造对东莞市的地质演化和岩石分布起到了重要影响。

3.2 岩石组成东莞市地层复杂,岩石资源丰富。

常见的岩石类型有花岗岩、页岩、砂岩、混合岩等。

其中,花岗岩属于典型的造山带岩浆岩,成因复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3.3 矿产资源东莞市地质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石英砂、建筑用石料、粘土等。

石英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化工等领域。

建筑用石料主要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粘土用于陶瓷和陶瓷工艺品等制作。

4. 地质灾害4.1 地震东莞市位于华南地震活动区,地震频发。

近年来,东莞市多次发生中小型地震,这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2 地质灾害防治东莞市对地质灾害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包括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危险地质灾害区的人口转移和安置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地质灾害对城市和居民的影响。

5. 地质旅游东莞市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文化遗产。

著名的地质旅游景点有大岭山、天生桥、洪梅石龙等。

这些景点以其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地质遗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东莞基本概述

东莞基本概述

基本概述邮编:523000代码:441900市人民政府驻鸿福路99号行政办事中心市花:白玉兰车牌:粤S地理位置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

东莞地处东经113°31′ -114°15′北纬22°39′-23°09′。

最东是清溪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接壤;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至深圳经济走廊中西间。

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

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

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

东莞握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行政区划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

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

1956年,属惠阳专区。

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是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直属广东省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东莞水果种植面积较大的两种是( C ) A.荔枝、龙眼 B.香蕉、菠萝 C.荔枝、香蕉 D.龙眼、菠萝 17.东莞企业结构逐渐调整,现在呈现出( C ) A.轻工业为主 B.重工业为主 C.轻重工业并重 18.东莞已发展成为IT大市,主要表现在( A ) A.加工电脑整机所需的零部件,95%以上可在东 莞配齐,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已成为第一工业支柱 B.全市每百人拥有电话213.5部 C.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程控电话网 19.东莞的哪个镇已成为我国著名的“服装名城”( B ) A.大朗 B.虎门 C.厚街 D.大岭山
4.读p8图2.2, 东莞人口发展呈现出什么特点( B ) A.本市户籍人口比例增长快 B.外来暂住人口剧增 C.本市户籍,外来暂住人口比例差逐渐缩小 5.东莞市境内流行粤方言,绝大部分人讲( A ) A.粤方言 B.客方言 C.潮州话 D.普通话 6.全市只有一个镇是纯客语镇,它是( D ) A.长安 B.塘厦 C.清溪 D.樟木头 7.传统的赛龙舟在以下哪个月份举行( A ) A.5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至6月上半月 B.8-9月份 C.10-11月份 8.东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濒临海洋,属于 C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9.东莞市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粮食作 物可( B ) A.一年二熟 B.一年三熟 C.二年三熟 D.一年一熟
东莞地理 1.东莞历史悠久,三国吴时立县,名为东官,迄今已 有1760多年的历史,相传南朝梁时,改称为东莞, 原因是( A ) A.地处广州之东,境内又盛产莞草(即水草)而得名 B.地处广州之东,“官”和“莞”音相近,决定换成 东莞 C.为纪念历史人物而改名 D.根据境内河流名称而定名 B 2.2005年东莞行政区划共分为( )个镇(区) A.35个 B. 32个 C. 23个 D. 37个 3.读p7表2.2,从东莞三类产业人口比例变化可以 A 看出,东莞逐渐发展成为( ) A.制造业为主的城市 B.农业为主的城市 C.服务业为主的城市
10.以下哪种气象灾害东莞不常见( D ) A.台风和暴雨 B.寒潮 C.龙卷风和寒露风 D.沙尘暴 11.流经东莞的主要河流是( A ) A.东江 B.西江 C.北江 D.长江 12.东莞的地形以( B )为主。 A.丘陵、山地 B.平原、丘陵 C.平原 D.丘陵 13.东莞市最高峰是( D ) A.大岭山 B.黄旗山 C.莲花山 D.银瓶嘴 14.以下几种水果不是东莞本地产的是( C ) A.荔枝 B.龙眼 C.梨 D.菠萝 15.目前,东莞农业初步形成四大支柱产业,农业资 源得到了较合理的利用,以下不是东莞农业支柱 产业的是( C ) A.水果 B.水产 C.水稻 D.畜牧
20.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提出新的宏伟目标, 以下4个选项哪个不是符合东莞实际( C ) A.现代制造业名城 B.文化新城 C.金融中心 D.生态绿城 21.东莞的“硅谷城”是指( A ) A.松山湖 B.莞城 C.南城 D.虎门 22.有关我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我市陆地面积约2465平方千米,地形以平原和山地 为主 B.我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江下游,珠江口西岸 C.外来暂住人口剧增,是我市人口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D.我市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密度不大。 23.现已通车的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在东莞哪个镇与 广九铁路交会( C ) A.石龙镇 B.樟木头镇 C.常平镇 D.清溪镇
24.东莞流行的方言是( A ) A. 粤方言和客方言 B. 粤方言和国语 C. 粤方言和潮汕话 D. 国语和客方言 25.下列关于东莞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位于东江下游,珠江口西岸 B.位于东江下游,珠江口东岸 C.位于西江下游,珠江口西岸 D.位于西江下游,珠江口东岸 26.不属于东莞市的主要交通的是( D )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航空 27.反映一些镇区工业特色错误的是 ( C ) A.大朗镇的毛纺业 B. 厚待镇的家具制造 C.石龙、清溪的造纸业 D. 虎门镇的服装制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