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指南

合集下载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0.01.10•【字号】陕教〔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各设区市教育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韩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县教育和体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中等职业学校,各直属单位: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评选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精神,经各单位申报、专家组评审、网上公示,省教育厅决定表彰西安市教育局等57个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张建禄等68名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取得更大成绩。

各地各单位要以先进为榜样,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共同开创我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陕西省教育厅2020年1月10日附件2019年全省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一、先进集体(57个)西安市教育局汉中市教育局商洛市教育局延安市教育局榆林市教育局铜川市教育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石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阎良区教育局白河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富平县教育局榆阳区教育和体育局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西安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咸阳市电化教育馆杨陵区电教中心莲湖区电化教育中心麟游县电化教育中心府谷县电化教育中心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铜川市朝阳实验小学神木市第十一中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商洛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长安大学信息与网络管理处榆林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安康学院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西京学院网络安全与数据部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排名不分先后)二、先进个人(68名)张建禄碑林区教育局陈芮新城区教育局王艳莉未央区教师进修学校苏元平西安市八十三中庞学军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宝鸡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李亚芹长武县电化教育中心郝彦宁铜川市电教馆田景强铜川市金谟小学张伟利渭南市临渭区电化教育中心李林延安枣园小学富鼎清涧县电化教育中心刘静汉中市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李家来西乡县电化教育中心陈祖茂安康市电化教育馆马铁军岚皋县教科局电教中心刘向阳商洛市商州区科教体局徐党谋杨陵区教育局张龙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白双朝韩城市教育局王虎林府谷县电化教育中心冯军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朱选文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牟浩江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丁剑锋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赵晓声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贾亦禛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何帆陕西省水利技工学校李伟陕西省自强中专学校董卫国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尹姗姗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张文连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锁志海西安交通大学徐墨西安交通大学禹亮西北工业大学韩苏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大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吴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泽钥陕西师范大学熊辉长安大学朱海阳西北大学胡先智西安理工大学窦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亚妮陕西科技大学梁宏西安科技大学郑宏涛西安石油大学路晓雷西安工业大学刘鑫昱西安工程大学张锦原西安外国语大学樊铁虎西北政法大学王伟西安财经大学哈睿西安音乐学院陶姿邑陕西中医药大学宁玉文空军军医大学张成西安医学院马堃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韩松坡咸阳师范学院汪超安康学院付军昌商洛学院孙雨西安欧亚学院张海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李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刘小飞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吕潇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学武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田河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张小卫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杨牧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王健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排名不分先后)。

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大赛(3篇)

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大赛(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各地纷纷举办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大赛。

本文将围绕本次大赛的主题、参赛作品、评选标准以及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赛主题本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大赛的主题为“信息技术赋能教育,创新教学助力成长”。

旨在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参赛作品本次大赛吸引了众多教师参与,参赛作品涵盖了各个学科、各个学段。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参赛作品:1. 小学语文《趣味汉字》课程:通过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初中数学《探究函数性质》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性质。

3. 高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课程:通过虚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小学英语《趣味单词》课程:利用信息技术,设计生动有趣的英语单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5.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课程: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评选标准本次大赛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设计:参赛作品的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 教学内容:参赛作品的内容要丰富多样,具有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参赛作品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效果:参赛作品的教学效果要明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5. 信息技术应用:参赛作品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体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四、实践成果本次大赛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2.27•【文号】教技厅〔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技厅〔2019〕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经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2月27日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一、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育人为本、融合创新、系统推进、引领发展”为原则,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好教育信息化“奋进之笔”,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二、核心目标一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领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战略部署。

加强教育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印发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

二是推动数字资源服务普及,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

成立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联盟,实现省级平台全部接入体系,完善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100万堂,认定8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9年淮北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指南

2019年淮北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指南

2019年淮北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指南目录一、参赛人员范围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一)项目设置(二)项目说明及要求(三)评选指标(四)作品资格审定(五)作品制作三、作品报送方法及相关要求附表1: 作品登记表(课件、微课)附表2:作品登记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一、参赛人员范围全市基础教育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教师和教科研人员。

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一)项目设置2019年淮北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参赛项目包括:课件、微课、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限项目单位参加)、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不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1.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可以是针对某几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

移动终端课件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建议同时报送软件运行录屏解说文件。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

(2)报送形式: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含附表1)报送,总大小不超过700MB。

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2.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

(1)制作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纯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统一为MP4格式,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

最新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001]PPT

最新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001]PPT
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把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或把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把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 怎么、难道、还等)去掉。
3.把句尾的疑问词(呢、吗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1.这件事还用问你爸爸吗? 2.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3.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大显身手
请用最快的速度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件事还用问你爸爸吗? 这件事不用问你爸爸。 2.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3.我们怎能言而无信呢? 我们不能言而无信。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把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或把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把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 怎么、难道、还等)去掉。
3.把句尾的疑问词(呢、吗等)去掉。
4.把问号改为句号。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 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及新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活动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第二学期
怎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欢迎小微老师!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行动暨2019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 化交[001]
我会判断

2019年深圳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

2019年深圳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

2019年深圳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获奖结果公示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发布第二十三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和第十届“中国移动‘和教育’杯”全国教育技术论文活动指南的通知》(教电馆〔2019〕19号)文件精神,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举办了2019年深圳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得到了全市各区(新区)、学校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

参加此次活动的作品共323件,经组织评审,共有211件作品获得市级奖项,包括一等奖39件,二等奖71件,三等奖101件。

为使评审工作做到公开、透明,保证评审结果的公正、公平,现对2019年深圳市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获奖结果进行网上公示(/公告栏),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期自2019年6月19日至6月25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获奖结果有异议,可向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反映。

反映问题经查证属实,将取消被投诉作品的获奖资格。

请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以示负责,我们对意见反映人的个人有关信息予以保密。

联系人:王奕奕,电话:25466462,邮箱:wangyy@,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泥岗西路深圳中学(泥岗校区)第一教学楼426室。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2019年6月14日附:2019年深圳市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获奖作品名单一、基础教育组1、课件2、微课3、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4、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5、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二、特殊教育组1、课件2、微课3、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4、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三、中等职业组1、课件2、微课3、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四、幼儿教育组1、课件2、微课3、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课例。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指南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指南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课题指南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本中心特制定2019年度课题指南。

课题申请人可参照本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特长,自拟课题名称申报。

1.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2035理论研究
2.人工智能教育理论研究
3.网络安全与保障能力研究
4.网络扶贫扶智研究
5.建国70年来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
6.大数据与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7.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8.教育治理能力理论与应用研究
9.信息化与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研究
10.智能校园建设与管理研究
11.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创新应用研究
12.教育资源建设、应用与服务研究
13.信息化与高校“课堂革命”理论与实践研究
14.教育管理干部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与机制研究
15.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与应用研究
16.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与提升研究
17.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9年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智慧课堂” 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评分标准

2019年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智慧课堂” 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评分标准
2.有效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技术操作熟练、自然;
3.充分使用已有数字资源或自行开发的数字资源;
4.教学互动流畅、合理,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教学组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得当,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6.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严谨、仪表端庄、语言规范、表达流畅、亲和力强。
教学效果
2019年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智慧课堂”
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评分标准
评审指标
分值
评比标准
教学设计
25分
1.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安排合理;
2.教学策略得当,符合本学段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
3.合理选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实施
50分
1.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融合自然、恰当、充分;
15分
1.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或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效果明显;
2.课堂教学真实有效、气氛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特色创新
10分
1.个性化教学平台操作方便,效率高,可复制性强;
2.创新性教学特色鲜明,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教学效果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2019年全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
指南
安徽省电化教育馆编
2019年1月
目录
一、参赛人员范围
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三)评选指标
(四)作品资格审定
(五)作品制作
三、作品报送及相关说明
附表1: 作品登记表(课件、微课)
附表2:作品登记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
一、参赛人员范围
面向全省基础教育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

二、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安徽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的参赛项目包括:
课件、微课、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限项目单位参加)、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幼儿教育、特殊教育不设置)。

(二)项目说明及要求
1.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目的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可以是针对某几个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

移动终端课件作品应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动教学设备上运行。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建议同时报送软件运行录屏解说文件。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

(2)报送形式: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含附表1)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2.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
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

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

(1)制作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

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总大小建议不超过100MB。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2)报送形式: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含附表1)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3.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是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且成效显著的案例。

鼓励机器人教育教学、创客教育教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类的案例报送。

其中教学点案例是指面向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点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典型案例。

(1)要求:须提交案例介绍文档、教学活动录像和相关材料。

案例介绍文档可包括:教学环境设施与课程建设、教学应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等。

教学活动录像:反映创新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案例特点,提供合
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多节课堂片段剪辑、专题介绍视频等多种形式。

使用mp4等常用格式,大小不超过500M,时间总计不超过50分钟。

相关材料: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等。

(2)报送形式: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含附表2)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4.教育资源应用案例:包括“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学科应用案例”)和“家园共育百所数字幼儿园”项目(以下简称“亲子活动案例”)。

学科应用案例:是指面向“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试点地区、实验校、教师,征集项目中英语、数学学科智能学习工具软件规模化应用支持服务的有效模式研究案例。

(1)制作要求:
案例须以word文档格式提交。

文档应客观、真实地反映地区/学校/教师实施情况,内容全面、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杜绝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教师需同时提交案例的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要有片头,片头时长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工作单位和姓名等;课堂实录总长度不少于30分钟,格式以MP4主流视频格式为主,原片分辨率在720*576或以上,码流为0.5-1Mbps。

(2)报送方式:作品以单个文件方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500MB。

亲子活动案例:是指面向“家园共育百所数字幼儿园”项目试点地区、试验园,征集围绕不同年龄段幼儿充分应用数字资源设计并开展亲子活动,为教师和家长开展亲子活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案例。

(1)制作要求:
作品须以Word文档格式提交,并提供必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文档内容应包括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过程与效果、活动反思等,做到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趣味新颖、富有创意。

图片应反映活动主题和内容,统一为JPG格式,像素在1800×1200以上,并配有相关文字说明。

视频录像应包括片头和活动现场录像,其中片头应包含幼儿园名称、活动主题、年段等信息;活动现场录像应重点或完整记录活动的开展过程,活动环节明确,细节表现到位,过程精炼、不拖沓。

视频录制选择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的场地,全片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声画同步;单个视频总时长不大于10分钟,大小不超过500M,统一为MP4格式。

鼓励有条件的试验园使用高清数字设备进行拍摄,前期采用标清4:3拍摄的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摄的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024×576。

(2)报送形式: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5.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是指教师应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内的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教学活动组织、作业指导、辅导答疑、学情分析、网络研修等教育教学活动效果突出的案例。

(1)要求:提交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类素材制作的PPT文档、教学活动录像和其他材料,综合反映教师网络空间的日常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同时提交空间访问说明文档(含空间网址等)。

(2)报送形式:作品以zip压缩包格式(含附表2)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

(三)评选指标
1.课件
3.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案例
4.教育资源应用案例
5.教师网络空间应用案例
(四)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加资格。

2.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一经发现,取消参加资格。

3、已正式出版的作品、已参加其他省级比赛的作品不参加评选。

(五)作品制作
1.资料的引用应注明出处。

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品作者承担。

2.每件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3人。

不接受以单位名义集体创作的作品。

三、作品报送及相关说明
1. 根据个人自愿参加的原则,请各市、省直管县推送参加省赛的作品,于8月10前将名单报至省电教馆。

每个市限额40件,每个直管县限额10件(各地报送作品数量不包含教育资源应用案例),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项目由已通过项目立项申报的单位直接报送(立项名单见中央电化教育馆公布的通知文件)。

2. 作品报送时间为7月20日-30日,参赛教师可用个人账号登录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在首页点击“活动评选”栏目进入到活动评选页面。

在活动评选页面点击“2019年安徽省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图标进入到大赛活动页,点击右下方的“进入活动”按钮即可进
入到活动中上传作品。

教育资源应用案例项目作品于9月1日-30日期间通过“基教资源部项目成果材料提交平台”()直接在线提交,具体内容详见中央电化教育馆下发的“关于提交教育云规模化学科应用支持服务模式研究项目应用成果材料的通知”及“关于征集家园共育百所数字幼儿园项目优秀亲子活动案例的通知”文件。

3.奖项设置
个人荣誉奖:各参赛项目分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奖次数量占比为一等奖约占作品总数的10%,二等奖约占20%,三等奖约占30%。

为体现获奖作品的水平,作品奖次可空缺、可并列,作品获奖等级、并列情况和数量,将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做出最终确定。

安徽省电化教育馆为获奖作者颁发证书。

集体荣誉奖:设置“优秀组织奖”,根据各市(省直管县)组织报送作品及获奖情况确定,安徽省电化教育馆为获奖单位颁发奖牌。

4.省级推荐参加国赛的作品由省电化教育馆统一在中央电化教育馆活动网站进行网上报名、上传作品。

联系人:王建芳、汪郑洲
电话:6、62833259
附表1
作品登记表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年月日
附表2
作品登记表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
2.
3.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