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作文技巧: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一、教学目标(一)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参与意识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景能力三、教学重点:归纳写景的技巧和方法四、教学层次:六年级上第一单元的作文练习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有位诗人说:“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个美丽的花园。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表现世界的美呢?(绘画,摄影,写作)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那我们又得怎样来描绘呢?好,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写景作文的写法。
(二)合作探究(通过本单元课文,总结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你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都有哪些景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电闪雷鸣等气候现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等节令时序;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植物;还有那数不尽的名山大川,富饶的沃野、草原,浩瀚的沙漠海洋等等)那么什么是写景文章?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
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
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我们要描写这些景物,首先就必须接触它,了解,观察,感受它,这样才能在字里行间中再现他们。
写景作文的第一要点是什么?1.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是写景作文。
注意:观察要确立好立足点(空间方位或移步换景):层次清楚——文章思路也就清楚了。
(举例《山中访友》2.抓住特征:代表性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域景物的颜色,形态,声响,和变化等特征都是不一样的。
不能生搬硬套,如:花一定是红的,叶一定是绿的,春天是阳光明媚的,冬天是寒冷的等等。
景物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的方法【方法一】五觉法[解说]“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
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听潮》【方法二】分解法[解说]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
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
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真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转化。
[示例]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之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中,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的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青色。
这是虽然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白杨礼赞》【方法三】烘托法[解说]有时候,描写的对象很单调,不适宜用分解法,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现其神韵。
[示例]这可是个好瓜。
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
拔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
景色描写作文技巧

景色描写作文技巧一、写景作文的几个要素。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真理似的废话,谁都会讲抓特征,多观察。
但是怎么抓,怎么分层,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测必须奠定不好立足点。
立足点可以就是紧固的(空间方位),也可以就是转换的(移步换景)。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第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
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可以生动出来。
第三、必须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为抒发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第四、要动静结合: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景色才能活起来,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第五、必须抒发感情任何景物都就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够给人相同的体会。
我们写景必须写下自己爱好的景色,抒发一定的主题思想,必须抒发出与自然的爱好,这就是借景抒情。
第六、要文辞优美: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
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
这样,文章才可以给读者以美的享用。
二、写景作文的结尾方法一就是开门见山法。
开头直接写某个季节到来时你想写的景物。
譬如你想写《春天的色彩》,你可以这样开头: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
太阳就是红灿灿的,天空就是湛蓝的,树梢就是嫩绿的,迎春花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快乐作诗春天,画家快乐描写春天,因为春天就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汇。
冬爷爷的脚步还没有走远,春姑娘就带着生命和期望,蹒跚轻盈的步伐走进人间。
她跃过高山,飞过河流,她辛苦了!可她一刻也不休息,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我们的校园。
眨眼间,我们的校园姹紫嫣红,呈现出春日的光彩。
二就是进门见到问法。
明确提出问题结尾,引起读者兴趣,迎合读者的注意力,这种作文,必须彰显出像读者对话的色彩。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结构、方法,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技巧3套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结构、方法,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技巧3套标题: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结构、方法,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技巧3套顺序:在描述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外到内等。
这样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细节:在描述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从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同时,要注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开头和结尾:写景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也很重要。
开头可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结尾则可以总结全文,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感悟。
观察:在写景作文中,观察是关键。
要选择一个具体的观察点,并在该点上仔细观察景物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景物的变化和动态。
联想:在描述景物时,可以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或生活经验,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深度。
例如,在描述花朵时,可以联想到其生长环境、花期、花语等。
比喻和拟人:在描述景物时,可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可以将花朵比作笑脸,将流水比作丝带等。
移步换景法:随着观察点的移动,依次描述不同景物的特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描写较大规模的风景区或旅游景点。
时间顺序法: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不同时间段内的景物特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描写季节变化或早晚景色等。
空间顺序法:按照空间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景物的特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描写建筑物或城市风光等。
写景作文需要掌握一定的结构和方法技巧,同时要注意观察和联想的运用。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
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景物的不一样之处,是与众不同的地方。
它包括形状的特点;如大小、弯曲、延长、宽窄、厚薄、长短的变化等。
对景物认真观察,就会抓住景物的特征。
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或移点观察。
如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写景的写作方法通用五篇

写景的写作方法通用五篇写景的写作方法 11、分类描写法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
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
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
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
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2、围绕中心法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
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
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
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
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
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
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
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
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
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3、移步换景法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4、定景换点法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
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或由*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
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2022年中考作文指导:作文写景的方法技巧

初中语文备考-作文写景物的方法技巧指导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从形象、色彩等方面进行具体描绘、感性叙述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描写的对象看,描写分成三种,分别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的主要内容有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在写景作文中,如果想要使景物描写详略得当、寓情于景,从而使文章更有吸引力,那么,就需要恰当地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写景作文的几个注意要点。
一、写好开头写景文章的开头通常有几种方法:(1)开门见山。
开头直接写某个季节到来时你想写的景物。
(2)反问句。
这种作文,要体现出与读者对话的色彩。
譬如写冬天,你可以这样开头:在一年四季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春的明媚,夏的热情,秋的收获,冬的冰雪,各具特色,精彩纷呈。
我最喜欢冬的白雪纷飞、银装素裹。
(3)引用名言。
在描写冬的景色时,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来形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开头不宜过长,提倡的是50-80字。
也就是说,最好控制在作文稿纸的三行半,别超过五行。
一旦超过,就显得“头重”了。
二、选好立足点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对于写景作文来说,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
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
写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看到的东西。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比如可以先写近景再写远景,最后可以寓情于景,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三、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如冬天可以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瑞雪纷飞等形容词来形容,这样可以让你的作文更加生动起来。
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一类景物,尽管具有共同的特征,但是也各有许多差异。
只有对描写的景物了然于胸,才能笔墨传神。
写景写作技巧

写景写作技巧写景写作技巧写景写作技巧1一、写好写景文首先要做到:敞开心灵感受美的细微不同1、敞开心灵感受美。
有人说:小学生们常常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也发现在每次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中,多数学生对玩不玩游乐场、几点到草坪上野餐,比能否看到美丽的景色要有兴趣得多。
而阅读课外书籍多的孩子对美景、花草的盛衰则更为敏感。
那是因为书籍能将学生对美景的欣赏能力提升起来,相对分散他们对游戏、对吃的注意。
因此,借助书籍将心灵敞开就能让你长出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2、感受美景的细微不同。
来自于阅读、生活、写自己真实感受的作文,与背诵摘抄好句子而凑出来的作文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前者能感知并描写出景物的不同之处。
例如:同样是写海,A、B句作者对景色的观察与表达能力就有差异。
A、蔚蓝的大海一望无边,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沙滩上有海浪送来的各式贝壳,有半圆形的、椭圆形的……B、中午一层层波浪像巨人在奔跑,他追逐着海浪那白色的沫儿向我冲来。
他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最后一下撞在岩石上,浪花四溅、卷走了我的拖鞋、淋湿了我的裤脚。
傍晚,当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之上的霞光又红又亮。
它闪动着、滚动着、冲上沙滩,追逐着岸上的人们,又退尽。
A句作者眼中的海就是一块蓝色,再无海浪、白沫、滚动之分了。
而B句的作者感受到景物的细微不同,能具体地描写出来。
所以,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关键是要在阅读的基础之上进行细致的观察。
感受到景色的细微不同才能写得具体生动。
这样就不会像A句中那样因为写不具体,要写那么多样景色凑字数啦!二、写好写景文其次要做到: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细细地把景写动起来1、抓住那吸引住你眼球的景色细细写。
看到美丽的溶洞景色,漂亮无比的钟乳石会吸引住你。
来到大海边翻滚的海浪会吸引住你。
走到池塘边,美丽的荷花会吸引住你。
游览玄武湖清凉的湖风会将你的心引向碧波荡漾的湖面。
写景作文写作技巧和赏析

写景作文写作技巧和赏析国庆节长假就要到了,很多家长都打算带孩子出去长长见识。
其实,没有充足的准备,漫无用心,往往钱花了,人辛苦了,孩子还是难以感受到长了什么见识。
这里提前和大家谈谈写景作文的个人浅见,希望能够带给孩子们帮助。
千万要注意的是:不要以提前布置的作文,来打击孩子游玩的兴致。
让孩子表达欲望油然而生,才是家长智慧的表现。
一、概念理解:1、用语言文字对自然景观、气候、社会环境等作具体、形象、生动的描述。
2、题材:小学阶段主要以季节、家乡景色、自然风光、大好河山……为重点题材。
写景作文如同用文字作画,同学们所写的景物,别人读后要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写景作文基础——主动观察所谓主动观察,是指观察之前有充分的准备。
景物是人类不说话的老师,是人类不说话的好朋友。
因为它不会说话,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去亲近它,理解它。
有人说:这儿的每一块城砖,都有一个故事。
这是有一点夸张,但也说明一点:任何值得观赏回味的景物,都是要独特意义的。
所以,在我们游览景物之前,要做足功课,要上网、查阅资料、读书、向别人请教……通过一切力所能及的途径,提前了解你将要观察对象的:特色、区域地图、著名景区、景物、游览路线、历史、典故……这里要强调的是:观察点是写景作文必须弄明白的基石。
移步换景——就是来到哪里,看到什么。
如果观察点不弄清楚,表达是不可能清晰的。
三、写景作文技巧写景作文的技巧很多,能够实用,让孩子学得会的才是有益的东西。
不要跟孩子讲得太深奥,总分是最便捷的表达方式。
例如:1.我们来到塔松林,啊,这儿的塔松可真多!(观察点后面,用概括的句子写出整体感受。
这是“总”)(从哪里可以看出多呢?下面就需要仔细观察,至少从三个方面表现你独特的观察)2.高的矮的,粗的细的,参差错落,眼睛所能看到的,全是塔松。
(整体看全局,各式各样,多;地域大,多。
)3.每棵松树都像宝塔一样,有尖尖的塔顶,树枝一圈圈,像是一层层屋檐,向下舒展着,像一把把没有完全撑开的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作文技巧: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写景,更需要联想和想象。
写景要巧妙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
写景离不开联想,更离不开想象。
没有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描写出美妙的景象来。
你想,天上的云雾,要说平常,确实很平常,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如果没有联想和想象,描绘出来的样子就不会有趣。
如果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了呢?那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你瞧,庐山云雾来了:
云雾从山底悄悄地漫了上来,一朵朵如云似絮,织成了一层簿薄的轻纱,遮往了天铺满了地,围绕着山盖住了水,一切都只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云雾还在一层层地积聚着,超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
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幻多端。
在这里,作者充分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把庐山的雾描写的有形,有色,有静,有动,情趣横生。
这种境界,这种形象,怎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和兴趣呢?谁读可这样的文章能不夸奖呢?美景如在眼前,历历在目,妙不可言。
有了联想和想象,才能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来。
写景离不开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优美的写景,应该是情景交融的。
冬天来了,天冷了吗。
玻璃窗上开出了冰花,那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请看小作者笔下的冰花——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却迎风开放,那就是雪花的女儿——霜花。
清晨,玻璃窗上结满了霜花。
这些霜花形状各异,千姿百态,一幅幅图画。
看,这上面是什么?噢,是一片”树林”,各种树林苍翠挺拔,地上开清了“野花”,一只“小免子”正在采“蘑菇”。
瞧,这不是一幅漂亮的“百鸟朝凤”吗?一只只“小鸟”围成圆圈,正在欢乐地歌舞,一只美丽的“凤凰”站在当中,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
真的,各种霜花一一呈现眼前,春夏秋冬都聚集在这里了。
这里是春天:
“桃花”含苞欲放,“小草”生机勃勃;那里是夏天:“百花”齐放,争艳斗丽;这里是秋天:“稻田“一望无边,“稻穗”沉甸甸的;那里是冬天:“雪花”纷纷漂落,白茫茫一片……
在小作者的笔下,把冰花看作是雪花的女儿,想象的是多么丰富啊,联想的是多么有趣啊!那么,雪花的女儿是什么样儿的呢?噢,是“树林”,是“野花”,是“蘑菇”,是小鸟,是凤凰……是春夏秋冬的四季图……这哪里是写霜花呀,分明是在赞美霜花吗!文中哪一句话,哪一个词儿,不带
有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这样带着感情写出来文章,谁不爱看呢?
有了想象和联想,才能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我们在描写景物的特点的时候,最大的窍门就是要学会巧妙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呀,拟人呀,排比呀,夸张呀……总之,写得越生动越具体越有趣就越是好文章。
你看下面的几个句子:
①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
②在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却迎风开放,那就是雪花的女儿——霜花。
③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似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真是千姿百态,变幻多端。
④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
⑤柳枝上是毛绒的芦苇花,塔松枝上的仿佛是盛开的牡丹花,而丁香树上的似乎是刚刚开放的白梅花……
以上这些句子好,好在哪里,好在巧妙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上。
这样写出来的句子,文章就生动,语言就活泼,内容就有趣和新颖!这样描写,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