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技法

合集下载

【写作方法】写作方法:联想生动造语_3000字

【写作方法】写作方法:联想生动造语_3000字

【写作方法】写作方法:联想生动造语_3000字联想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联想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联想是一种从已知事物出发,通过类比、比喻、夸张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思考的方法。

联想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联想方法。

1. 类比联想: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或强调某种特点或情感。

例如: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3. 夸张联想: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感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他的能力无人能及,简直是神一般存在。

4. 联想场景: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或画面,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自己的观点或情感。

例如: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温暖而宁静。

5. 想象联想:通过想象力来表达自己的思考或理念。

例如:我想象着未来的世界是一个没有战争和贫困的美好社会。

联想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情感真实:要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不要过于虚构或夸张。

2. 适度使用:联想是一种手法,使用过多可能会让作文显得夸张或失真。

应该适度地运用,力求贴近主题和情感。

3. 形象生动:联想的目的是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要选择具有形象力和感染力的联想方式。

4. 切合主题:联想要与作文的主题紧密结合,不能脱离作文的内容而独立存在。

5. 逻辑清晰:联想要符合逻辑,不能随意联想,要通过逻辑的推理和比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联想是一种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联系和比较来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方法。

通过联想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和吸引人。

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合理运用,使其与主题和情感紧密结合,形成有力的表达。

高中作文联想和想象

高中作文联想和想象

• [参考例文] 契诃夫《打赌》的结尾是这样的:银行老板在一个深夜潜入小屋,发现人去屋空。文人留了张纸条在桌上,说
他15年里博览群书,苦读深思,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视金钱如粪土。因此,决定废弃旧约,出走了。 契诃夫小说中纸条的内容:
提升训练
请仿照示例,对所给汉字进行理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 示例: 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悟——做思考的我,才能形成我的思想。
(三)通过联想和想象,说说下列生活中事物所蕴含的哲理
镜子: 彩虹: 凸透镜:
只有看得起我的人,我心里才会装着他。 我七色的光彩,来自那最普通的阳光。
把力量聚在一起,便能获得成功。
昙花: 一滴水: 毽子 :
我之所以异常美丽,是因为我的生命短暂得令人倍加珍惜 。
我很渺小,却可以反射整个太阳。
一生都被人当作玩具踢来踢去 ,自己却还骄傲的不得了, 尾巴还翘的老高。
4、即使被人踩在脚下,也誓不低头,来年仍将长出翠绿的芽,人生即使遭遇挫折困苦,也要像小草一样挺过去,如 史铁生.
5、小草经历了严寒的考验,在春天破土而出,那种冲破重重阻碍的拼搏精神令人震撼,人也一样,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 总能在春天绽放人生的光彩. 6、没有花朵的艳丽,没有树的伟岸,默默无闻,小草就像那些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
联想和想象的展示 ~~~~
具象――绳子、大海的波涛、妈妈的皱纹 、蜿蜒的小路、屋檐上将化未化的雪痕、 音乐的旋律、麦浪 起伏、方便面、心电图……
人生的起落,、命运的起起伏伏 、不平静的心情 、曲折前进的人生道路……
草:由小草你想到了什么?
1、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芳草萋萋,勾起人对游子的思念之情。 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离行恰似春草, 小草勾起人们对离别的感伤。 3、小草没人关爱,被人忽略,正如那没有父母亲友的关爱的孩子,要独自承受人生的风风雨雨.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联想与想象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联想与想象

作文基本功之学会联想与想象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十分重要,可以极大地丰富文章的意境与深度,让作品更生动有趣。

如何有效地运用联想与想象呢?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一、联想1.抓住关键词在写作中,利用关键词联想可以极大地拓展思路。

比如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文章,如果只是单独讲解具体的环保细节,文章会相对枯燥,但如果利用“环境”这个关键词进行联想,例如联想到大自然、环球无垠、星空斑斓等词汇,可以让文章更加丰富。

2.合理运用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联想方式,可以将抽象或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具象且易理解的形象。

例如“她就像春天的阳光一般温暖”、“他的笑容就像夏日里的甜甜西瓜一般夺人心魄”,可以让作品愈加生动形象。

3.运用想象力利用想象来进行联想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可以通过构建虚拟情境、设想故事情节等方式让文章更加有趣。

比如联想到荒凉的沙漠,想象到一个人独自穿越在雪山冰川之中,然后将这些元素与文章主题进行关联,就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二、想象1.抓住人物特点在写作时,对人物形象的描述可以通过对其性格特点加以想象来做到细致生动。

比如要描写一个聪明、机灵的小学生,可以想象他在学校中默默观察,独立思考,然后采取行动的场景。

2.创造奇幻世界利用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丰富奇幻的语境,将读者带入未知的世界。

比如描写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或梦幻飘渺的仙境,可以增加作品的神秘感和趣味性。

3.将思维扩展到未来想象未来也是很好的写作方式,可以运用科技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联想。

比如可以想象天上有飞行汽车,可以随时出入飞行工具直达目的地,这样的景象。

这样的写作方式可以让文章富有科技感,展现对未来的想象。

综上所述,联想与想象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步骤。

在写作时,请根据文章主题或所欲传达的情感或信息,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式,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提升读者体验。

想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想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想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想象作文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写作方式,通过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将虚构的情节、人物和场景融入到文章中,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想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首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作文需要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想象出各种奇妙的情节和场景。

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观看电影和动画片等方式,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培养自己对于各种情节和人物的联想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将所见所闻进行想象和联想,从而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其次,要注重细节描写。

想象作文中的情节和场景都是虚构的,因此需要作者在描写时注重细节,使作品更加真实和生动。

可以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详细描写,来使人物更加立体;对于场景的描写,可以注重环境的氛围、气氛和细微的变化,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再者,要注重情节设置。

想象作文的情节是虚构的,因此需要作者在设置情节时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

可以通过构思各种不同的情节线索,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使情节更加合理和吸引人。

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反转和悬念,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阅读的趣味性。

最后,要注重语言的运用。

想象作文的语言需要具有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能够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展现出来。

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感染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一些生动的词语和句式,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总之,想象作文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写作方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力、细节描写、情节设置和语言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想象作文水平,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文章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

联想和想象就是表现作者主观色彩的两种手段。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的心理过程。

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础,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文章插上联想和想象的双翼,就会在艺术天空中自由翱翔。

1.有助于独创。

作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独创,而任何一种创造性的产品都离不开想象。

想象是重新组合表象,以创造出新的形象。

由于这重新组合带有极大的自由性,因此有可能创造出独特性的形象。

如有一首《“0”拾零》的小诗是这样写的:有人喜欢把“0”放平/躺在上面像一叶舒适的游艇/有人喜欢斜靠的“0”/它像方向盘/我更喜欢竖起的“O”/它是飞转的前进的车轮。

这首诗从“0”横竖摆放的不同,运用想象来进行独创性的创造,并赋予它象征意义而写出来。

如果把作者的生活感受比作金子,不管这感受多么丰富,倘若没有想象,也只不过是一座沉睡的金矿。

而想象就是“点金术”,能使感受活化,创造出生动新颖的新形象。

没有想象,文章就缺乏灵气,缺乏生气,缺乏才气。

没有想象,艺术将失去光彩,失去魅力,失去魂魄。

2.有助于开拓思路。

想象是对表象的改组,可以突破直接经验的限制,表现广阔的生活领域。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要“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意思就是说作者不要受眼前的现实所限制,要跨越时空,让想象的翅膀随意飞翔。

例如,孙犁的散文《新年悬新照》,说的是自己一张1946年的旧照片,以寻常眼光看来,一张旧照片,有什么好说的?作者却由这张旧照片联想开去:自己的中学生生活;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妻子的一片情意……一张照片,引起了作者的万端思绪。

正是联想,开拓了作者的思路。

3.有助于强化感情。

在写作中,感情与想象是互相交织、互相作用的。

发挥联想和想象(初中作文)

发挥联想和想象(初中作文)

课件PPT
范文展示
小男孩挺着胸膛说:“皇上,请您准备一些泥 土给我。再把您身上的这件衣服脱下来交给我,接 着把两位裁缝请到大殿上来。待会儿你就明白了。” 皇帝按照小男孩的话去做,命人取来泥土,把 衣服脱下给了小男孩,小男孩把泥土撒在衣服上, 并印了一个脚印在上面。对皇帝说:“皇上,如果 的确有衣服,那叫裁缝拿起衣服的话,脚印也一定 随着衣服起来吧。”
课件PPT
范文展示
皇帝听后觉得言之有理,就让裁缝照着做。裁 缝听了慌张不已,立马逃走,可是被侍卫抓住了, 皇帝立马处死他们,之后在他们屋里的箱子发现了 他给这两个骗子做衣服的金丝线原封不动的躺在里 面。 他看小男孩这么聪明,就赏给小男孩黄金一千 两,小男孩却说:“我不想要这些钱,只要皇上答 应我一件事。”爽快地答应了,“我就是希望皇上 以后不再重视外貌了,一心一意地管理国家政事。” 皇帝想了想,觉得小男孩的话有道理,点了点头同 意了。
课件PPT
写作指导
③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 例:一片叶子落下来—— 秋天到了; 树生病了……
课件PPT
写作指导
3.想象写作的方法:比拟法,比喻法,夸张法,梦幻 法。
课件PPT
写作指导
小结: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 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但,联想是想象的初级形态, 想象是联想的高级阶段。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 一起,共同使用的。 如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把天上的明 星想象成街上的明灯,由明灯联想到天上必定也有美 丽的街市和闲逛的市民。于是进一步联想到传说中的 牛郎织女,想象他们提着灯笼,携手涉过天河,在街上自 由漫步的幸福生活。诗人综合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意境,表 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和追求。

发挥联想和想象 青春成长类作文写作技巧-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发挥联想和想象 青春成长类作文写作技巧-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
发挥联想和想象
青春成长类作文写作技巧
目录
PART 1. 单 元 写 作 PART 2. 写 作 实 践 PA R T 3 技 法 点 睛 PART 4. 写 作 训 练
学习目标
1.运用发散思维,充分进行联想和想象,了解其特点。 2.学习多角度发挥联想和想象的方法,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有新意 、有深意、有创意。 3.掌握青春成长类作文写作技巧。
联。比如《荷叶·母亲》中,作者由荷叶对红莲 的庇护,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基于相似 性做出的合理联想;如果联想到环境保护,就显 得牵强附会了。
(2)想象要合情合理。 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但一定 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虚构 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但却是在真实生活基础 上创造出来的,有着现实生活的影子。比如他身上 有着猴子的特点:长毛,有尾巴,机灵,顽皮。
烈日 烈日高悬在天空,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散发着炽热的光芒。它让人联想到神话
中的太阳之神,驾驭着金色的战车,在广袤的天际驰骋,用无尽的光和热主宰着世界。 烈日下的大地仿佛被置于一个巨大的烤箱之中,热浪滚滚,让人窒息。
烈日也像一位严厉的老师,考验着世间万物的耐力和勇气。花草树木在烈日下努 力地生长,它们伸展着枝叶,吸收着阳光,将其转化为生命的能量。动物们则寻找着 阴凉的地方躲避烈日的暴晒,它们或躲在洞穴中,或藏在树荫下,等待着烈日的威力 减弱。
三角形: 三角形是一种境界,一座山,一种困难。俗话说得好:“站在高
处,也许视野里已经没有了迷人的风景,但自己已成为一道绚丽的风 景。”可是,要想爬上最上面的顶尖,是要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也许 这顶尖并没有什么,但一定要记住:只有站在高处,才有“极目楚天 舒”的开阔,只有“会当凌绝顶”才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只有 置身峰巅,才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英雄情怀。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联想分为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类比联想、概括联想等。
1.相似联想
指有相似点的事物间的联想。如《天上的街市》中由“街灯明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现了”。
<zd>
</zd>
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文章的构思与立意,都能用到相似联想。
2.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是相关联的事物间的联想。如由彩虹想到与之相关联的晴天、灿烂的阳光、叶子上
晶莹的水珠(与彩虹同时出现的)、关于彩虹的儿歌、欢乐的童年(与彩虹相关的)、三棱镜等;
眼见一片树林,联想到林中百鸟、清新的空气、树下的蘑菇、林边的小溪……从与之思维会多么开阔啊!
3.相反联想
相反联想是反差极大的事物间的联想。如《天上的街市》由现实的“黑暗”联想到牛郎织女幸
2049年的我 “姥姥……”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柔柔地洒在病床上。我唤她,她没有应,似乎还沉睡着。白墙上 的触摸投影屏闪着莹莹蓝光,显示姥姥身体正常,说明手术成功,我终于放下心来。 星光不负赶路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我终于实现了二十八年前的梦想,成了一名主 攻阿尔茨海默病的医学专家。在2049年的今天,我亲自为姥姥安排了这次手术。既完成了我 多年来的夙愿,也算是送给她九十九岁大寿的贺礼。“姥……”,我再次轻声呼唤,姥姥仍没 有醒来的迹象。
请依据材料,展开联想与想象,以“月球背面的盒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高科技闪耀北京冬奥会,机器人“笨笨”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任务是移动测温和防疫监督。
2022年2月4日, 北京冬奥会如期举行。假如你就是冬奥会上的“笨笨”,会发生哪些有趣的 故事?
4.编创法 即编制故事情节。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 或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了。文艺创作中把编故事叫作虚构,它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 不受时、空的约束。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故事主角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 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真可谓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但同学们应该 明白,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5.推测法 即根据已知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例如:“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 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鲁迅《社戏》)“我”没 到现场,却能知道“戏已经开场”,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还能“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 正是运用想象进行推测的结果。这种推测,一要有根据,二要合情理。上例中,“我”有以往看戏 的经验,这是根据;既然是唱戏,自然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这叫合乎情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技法知识要点1、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2、生活是想象之源,想象是作文的翅膀。

3、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考试说明:1、想象技法想象,是指根据已有的见闻和生活经验,构想出不曾见过,或者从未出现过的形象或情景。

想象的方法很多,作文中常用的有:(1)编创法。

就是编制故事的情节。

一般记叙文要求写真人真事,不需要编故事。

如果写童话、小说、科幻故事或者写看图作文、想象作文等就得编故事了。

编制故事情节在文艺创作上叫虚构,它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尤其是童话、科幻故事、想象作文,作者可上天入地、探奥搜奇;和草木交往,与鸟兽倾谈,可以历洪荒远古、访古人来者。

真可谓无所不能有,无所不可有。

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无论想象的内容多么奥妙神奇,都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个‚源‛和‚本‛便是生活。

(2)组合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事拼凑在一起,形成新的人物形象,新的事情,可称组合法。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人物的模样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鲁迅讲的是文艺创作,对我们借助想象写好作文同样有指导意义。

这种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移花接木‛。

(3)扩展法。

所见所闻的内容是简单、抽象或粗糙、模糊的,借助想象充实,使其变得清晰、细腻、生动、形象,可称扩展法。

扩展法的过程是:展开想象,让所要写的内容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接着,选词练句,用最恰当的语言对‚浮现出来‛的具体形象进行细致的描绘。

一般来说,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大都借助于扩展想象。

平时说的‚添枝加叶‛,就是扩展想象。

添加的‚枝‛和‚叶‛正是扩展的结果。

(4)梦幻法。

借助梦境或幻觉描绘出眼前并不存在的情景,以表达某种愿望或抒发某种情感,可称梦幻法。

例如:‚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杨朔《荔枝蜜》)这里借助梦境表达追求美好人生的愿望。

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用梦幻法所描绘的某些景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人不可能变成小蜜蜂。

正因为如此,梦幻法才给作者提供了运笔的广阔天地,才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并富有神奇、浪漫的色彩。

(5)推测法。

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

例如:‚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我‛没到现场,却能知道‚戏已经开场‛,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还能‚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正是运用想象进行推测的结果。

运用想象进行推测,重要的是,一要有根据,二要合乎情理。

上例‚我‛有看戏的经验,这是根据;既然是唱戏,自然能听到锣鼓的声音,这叫合乎情理。

2、联想技法联想是作者依据写作主旨,由甲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乙事物而构成的生动形象、较为完整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使思想感情得以充分表达。

不少考生在2001年中考时借鉴课文中的联想技法,写出了一篇篇佳作。

(1)接近联想指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

刘绍棠的《榆钱饭》由眼前的想‚打油腻‛吃榆钱饭联想到旧社会用榆钱充饥,又联想到十年动乱时期*榆钱饭度日,这一思维过程便是接近联想。

湖北仙桃市一考生以《难忘掌声》为题作文,从站在市‚三好生‛领奖台上赢得掌声落笔,然后思路穿越时空,联想到自己在小学四年级‚破罐子破摔‛时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同学们给予的那改变人生轨迹的掌声,凸现掌声对‚我‛的激励,联想自然,主题鲜明。

(2)相似联想指由甲事物联想到在某种特征上与之相似的乙事物。

茅盾的《白杨礼赞》由白杨树写到北方的抗日军民便是通过相似联想实现文思的跳跃的。

黑龙江省2001年中考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以《水的联想》为题遨游于水的王国,文章跳出编写故事的套路,多角度展开广泛而贴切的联想:由水的平淡无奇、气势宏大、坚韧不拔、清污除垢等特性分别联想到农民、人民军队、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由物及人,给人启迪。

(3)对比联想指由甲事物想到与它性质不同的乙事物,或由事物的某一方面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方面。

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是以对比联想作为构思基础的范例。

200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目为:‚我深深感受到了。

‛有篇题为《我深深感受到了野草的可敬》的考场作文,把赞诵野草独立不羁、向往自由这一主旨置于对比联想中加以凸现:‚长春藤,婀娜多姿,然而她离不开树,总是恋着树的伟岸,只能算作小家碧玉;芍药,温情脉脉,然而离不开花圃,总是恋着园丁的呵护,只能算作贵族门第里的千金小姐。

‛文章接着以诗的语言描绘小草‚泼辣的野性‛,并以反问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乐天赞叹的不正是野草这恋着独立、恋着自由的野性吗‛结尾,全文由对比式的托物联想构成,立意高远,耐人寻味。

(4)表里联想指由事物表象想到它的本质意义,再由它的本质意义想到相关联的事物。

2001年安徽省中考要求以‚最需要‛为话题作文。

有篇考场作文的题目为《苹果精神》,全文所呈现的表里联想的思维流程十分清晰:由三个故事(亚当夏娃偷吃‚禁果‛、掉下的一个苹果‚砸‛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电脑的发明)联想到故事所蕴含的本质意义(强烈的好奇心加上锲而不舍的奋斗实践),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具有‚苹果精神‛的人和事。

作者由表及里,联想丰富而深刻。

(5)因果联想指根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由因及果,或由果及因的思维过程。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自己遭受风雨之苦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

湖北荆州市2001年中考作文要求自拟的题目中须有‚喜欢‛一词,有位考生的文题为《我喜欢这位售票员》,叙写一位公交车售票员关心、照顾乘客的三组镜头,结尾处这样由果探因:‚我想,她大概觉得为大家微笑服务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吧。

不然,她为啥总笑得那样纯真,那么自然!‛作者通过这种因果联想展示人物的古道热肠、美好心灵,使前文的叙写一下子闪出亮色。

(6)声色联想指根据声音或色彩引发的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这类联想技法在《安塞腰鼓》《海滨仲夏夜》中都出色地运用过,不少考场作文也成功地借鉴了这种方法。

2001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要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别出心裁,以《幸福》为文题,以‚绿色‛‚白色‛‚红色‛为小标题,以色彩为出发点放飞想象,最后揭示‚幸福‛的丰富内涵,饶有情趣。

2001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作文半命题是《我发现》,有位考生在题中填上‚枕头里有个世界‛,叙写父母三次为有‚落枕‛毛病的‚我‛做特殊枕头的动人故事,文中多次出现精彩的联想,如:‚睡在母亲亲手缝制的绿豆壳枕头上,只要轻轻一动,枕头就会发出一种‘沙沙’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里弥散,连夜的精灵都会闻声止步,我当然睡得格外香。

‛‚考上初中后每晚枕着新药枕,听枕中药材的‚簌簌‛声,那简直是在欣赏人间最美妙的音乐,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在乐声中,我一手拉着父亲,一手扶着母亲,来到了落叶林,看一地金黄,享人间温馨。

‛这样写,‚声‛由‚枕‛起,由‚声‛联想,视听沟通,造境抒情,体现出创新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有人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滚烫的油锅,突然逃生。

隔了半个小时,那人在锅里放了4/5的冷水,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这知青蛙在水里泅游。

接着,那人偷偷在锅里用炭火慢慢加温,青蛙仍然悠闲地在微温的水中泅游。

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为时已晚,它欲跃乏力,全身瘫痪,只能卧以待毙,终于葬身锅底。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由拟题。

②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导思:这道文题所给材料的寓意显而易见,不外乎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微杜渐‛等。

在材料的基本寓意已经确定,不得突破的情况下,如何将文章写得有声有色,令人拍案叫绝?‚要求‛已为我们打开思路: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给材料作文,往往写议论文者居多,写议论文往往离不开‚引议联结‛基本套路,但那种生搬硬套的老面孔又怎能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所以学生可以尝试多种文体。

2、‚可以大胆想象,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写其他文体,都需在想象上下功夫。

想得合理想得奇妙,就可以角度出新出奇,写法变活变巧。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充分发挥想象;②文体不限;③自己拟题;④600——800字。

导思:这是一篇话题作文。

这类作文的最大特点是范围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但也正是因为范围宽,选材和切入有一定难度,又每每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将话题‚化大为小‛是最有效的方法。

1、‚化大为小‛的方法很多,就本题而言,应选择与话题有关的事例、现象、情理、哲理等将话题缩小。

2、选择与‚水‛有关的事例,如:‚南水北调‛‚洪水泛滥‛‚水资源缺乏‛等;3、选择与‚水‛有关的现象,如:‚水滴石穿‛‚山重水复‛‚水往低处流‛等;4、选择与‚水‛有关的情思,如:‚高山流水‛‚水月镜花‛等;5、选择与‚水‛有关的哲理,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

以上这些事例和现象的背后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情思和哲理的背后有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生动感人的事例。

借助这些事例可使‚水‛这个话题贴近实际,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有利于活跃创新思维,尤其是具有时代性、人文性的事例和哲理。

这样,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方面‛,从小处切入,能够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本文要力求做到:状物精细,突出特征,联想恰当自然,含而不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