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3.学习并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质量;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作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联想和想象训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提高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品味语言文字之美,提升文学鉴赏力。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联想和想象。部分学生可能对联想和想象的理解存在误区,容易产生跑题或逻辑混乱的现象。
解决办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将联想和想象融入到写作中。
(2)如何在本单元课文学习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句子和修辞手法。学生在分析课文时,可能难以把握重点,无法有效地吸收和运用。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应用以及修辞手法的使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联想和想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联想和想象,创作一个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句子或段落。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2.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的;3.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培养创新意识和想象力;4.学习并运用本单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作文质量。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

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合情合理而有意义的想象对于写作的作用。

3. 教会学生运用联想与想象把文章写得更丰富、更生动。

◎教学重难点:目标2,3◎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联想·想象1. 说说“风”。

师提问:同学们,风,看不见摸不着,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说说?(生回答后师点评)PPT展示1:师提问:这两段文字中写风与刚才同学们写风的角度有什么不同?生回答,师适时点拨。

师总结:同学们敏锐地发现了它们的不同。

的确,这里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是联想,二是想象。

2. 理解“联想与想象”。

PPT展示:联想:以现实世界中存在为前提,由某人、某事物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概念想起其他相关概念的思维方式。

想象:以现实世界为基础,对已有的生活表象进行分解、重组和变形,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新形象、新世界的思维方式。

3. 区分“联想与想象”。

师继续带领学生巩固知识:说说下面这些句段哪些运用了联想,哪些运用了想象?·PPT依次展示二、合情·合理·有意义1. 合情。

师提问:有一位同学描写运动会上其他同学的表现时用了这样的联想,你觉得他写的好吗?PPT展示:100米决赛就要开始了,我们班班长小强站在起跑线上蓄势待发,发令枪一响,只见小强像发了疯的野狗一样窜了出去;看到他勇猛的表现,看台上的同学们像一只只兴奋的小野狗一样嗷嗷直叫,摇旗呐喊。

生评论,师适时点拨。

师点评:很多同学说这里“野狗”的联想感觉很別扭,把自己同班同学勇猛、友爱的表现用“野狗发疯”“野狗兴奋”来形容,感情色彩似乎并不恰当。

我们要记住,联想、想象要“合情”。

2. 合理。

师提问:那么,下面这段习作又如何呢?PPT展示:森林深处有一条小溪,它觉得很孤独。

有一天,它决定出发去找朋友。

一大早,小溪就收拾好东西出发了。

刚走出丛林,它就发出了感叹:“好美呀!”蔚蓝的天空,美丽的野花……它看得入迷了。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与想象教案【篇一: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第六单元发挥联想和想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一次跑输了后,兔子不服气,提出再次比赛,结果兔子还是输了,请同学们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比赛的。

1、“唉,可怜的孩子!”原来它是一只世界上最诚实的兔子,拣到一块钱,在雨中焦急地等待失主。

2、比赛在龟国进行,龟王请来诸葛亮用八卦阵布置跑道,兔子找不准方向,累得气喘吁吁却到不了终点。

“哦,我的天!”原来大赛请来德高望重的狮王发令,有中风后遗症的狮王手一抖竟对着兔子开枪了,比赛却继续进行【文题再现】本单元的作文题目是:一、故事接龙,小组同学围坐一圈,由第一个同学开始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其他同学依次写下去。

二、由遮雨的荷叶、温煦的春风联想到母亲,由雪想到柳絮,由大风中的树林想到面团,这种种由此及彼的联想,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

你也可以尽情放飞思绪,来一番心灵漫游。

下面的这些事物,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小溪烈日椅子数字“1” 三角形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以“假如我??”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也有七十二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等),写一篇想象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出初稿后,要认真修改。

【思路点击】一、 1.注意故事情节的一贯性、传承性。

不管前一句话多么荒诞离奇,后一句话都要仅仅衔接前一句话的思路。

2.努力发挥联想和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做到出人意料,又要符合内在的逻辑要求。

二、 1.选定某一事物后,可以先尽情展开自由联想和想象,并用一些关键词语记录下来;然后从中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再看看刚才所联想到的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应该去掉。

2.联想和想象与事物之间一定要有内在的关联性,切忌脱离了具体事物去空想。

三、1这是一篇典型的想象作文。

联想和想象既要大胆,又要合理,既要高于现实,又不能脱离现实。

2.可以运用夸张的手法。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包括如何从一个词语或事物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如何将这些联想合理地组织成文。
-分析范文中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分析范文,让学生看到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举例:在分析《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重点讲解作者如何从“秋天的雨”联想到“金黄的果实”、“凉爽的风”等,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合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画面。
2.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联想和想象:学生往往能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但在实际创作中难以做到创新和独特,这是教学的难点。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这些零散的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情感表达与联想、想象的结合:如何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不仅有丰富的想象,还有真挚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联想和想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从一个简单的词语或事物出发,展开丰富的联想。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多地提供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技巧。
其次,学生在组织文章结构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联想和想象过于跳跃,导致文章内容显得杂乱无章。针对这个问题,我意识到需要加强对文章结构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这些零散的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使文章条理清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联想和想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范文和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将零散的联想和想象有机地组织起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联想和想象相关的写作话题。

《发挥联想和想象作业设计方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作业设计方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

2.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进修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进修成绩。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联想和想象?2. 联想和想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如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4. 联想和想象对进修和工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和想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联想和想象,增进思维碰撞。

3. 视频展示法: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联想和想象的观点。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幅画面或播放一个视频,引发学生对联想和想象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联想和想象的观点、特点和应用,并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几个案例,让他们分析其中的联想和想象元素。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经历,互相启发。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联想和想象对进修和工作的重要性。

6. 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现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五、作业要求1.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 在作业中要求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3.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不局限于传统思维模式,开掘潜在的联想和想象力。

六、评判标准1. 创意性:作业内容新颖奇特,展现出学生奇特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 表达能力:作业表达清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3. 完备性:作业内容完备,符合题目要求,展现出学生的全面思考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在展现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进修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进修成绩,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学会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基本的写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思路不清晰、内容空洞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运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3.练习法:通过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

2.相关例句和练习: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联想和想象。

3.小组讨论材料: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经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相关的例句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学会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关于“春天”的描写。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重点关注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情况,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链接名家素材,帮助学生了解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方式及特点。

2 .借助写作支架,训练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力求联想和想象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3 .展开联想和想象,放飞思想,进行写作实践,发现生活、自然之美【教学重点】把握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要求:自然贴切,合情合理,富有新意。

【教学难点】能灵活自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实践,感受生活、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大家猜猜,他是谁?掌声欢迎今天的神秘嘉宾——"云"。

下面,我们就随着这片云走进联想和想象的世界。

(二)回顾知识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形象。

参照示例,列举我们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示例:郭沫若由街灯想到明星,是联想。

预设:郭沫若由明星想到街灯,是联想。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天上的街市,是想象。

郭沫若由星空想到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是想象。

郭沫若由流星想到灯笼,是联想。

朱自清由桃花、杏花、梨花,想到火、霞、雪,是联想。

谢道福由白雪想到柳絮纷飞,是联想。

老舍由矮松上的雪联想到顶着一髻儿白花的日本看护妇。

归纳:联想是由此及彼,想象是无中生有。

联想是关联,想象是创造。

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

其实,联想和想象就像一对如影随行的好朋友,总是结伴而行。

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对想象有这样的描述: 【链接材料】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倘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大意是:写作的构思,它的想象往往飞向遥远的地方。

所以作家默默地凝神思考时,他就会想象到千年之前的生活;悄悄地改变面部表情时,他的眼睛似乎看见了万里之外的情景;他吟咏文章时,好像听到了珠圆玉润的悦耳声音;眼睛闪动时,就出现了风云变幻的景色。

可见,想象对于文学创作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课题:第六单元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班第______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探究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4、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联想与想象,表达功能。

难点:培养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学习器材:多媒体自主学习指导:一、什么是联想呢?1.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2、联想的分类:①相似联想: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行联想.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②相关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例:由眼前的荷花想起江南采莲旧事③相反联想:由一件事物联想到它的反面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④因果联想:由因而果,由果而因例:一片叶子落下来—-秋天到了;树生病了……巩固:(1)相似联想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相关联想庄稼农民土地现实过去未来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都大家隔膜起来。

(3)相似联想西北的白杨树那伟岸、正直、质朴、严肃……坚强不屈与挺拔联想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军民的伟大、质朴、团结向上、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4)相反联想幸福痛苦现实过去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从前低矮潮湿的小屋某人的自私自利先进人物的大公无私3、联想的贴切《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东晋著名的政治家谢安有一次和他的家人一起吃午饭,窗外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这么大的雪南国还是少见的,孩子们都瞪在眼睛向外看着。

谢安乘机问他的侄子谢朗和他的侄女道韫道。

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空中撒盐差可拟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那么,分析谢朗与谢道韫的联想,沉甸甸的盐粒除了形状、颜色与雪花相似以外,再无共同之处,谢朗的联想非常一般.而“柳絮因风起”则传神地描绘出了雪花轻柔飞旋之状,轻灵而美丽,谢道韫的联想的确深刻独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
1.明确想象与联想的重要作用。

2.提升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一、文题展示
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以“假如我”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写作导航
联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现在联想到过去,按现代生活的模式构思故事情节。

2.由现在联想到未来,把假设的内容写成真实的情节。

3.由甲联想到乙,让成语典故俚言俗语等为我们旧瓶装新酒。

将成语典故或者俚言俗语加以适当的改编扩充,让其成为作文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把目前的热门话题灵活地转移到文中人物身上来,以取得异曲同工的效果。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

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

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联想要自然贴切,联想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所展示的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但一定要合乎生活的逻辑;联想和想象要富有新意。

三、例文引路
假如我生活在秦朝
假如我生活在秦朝,我应该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吧!在刀光剑影之中,磨砺着的,是我矫健骁勇的个性;在战马嘶鸣之中,张扬着的,是我英勇无畏的人生。

您知道,这是一个乱世。

于此乱世之中,我将统领我的士兵,在战场上为秦开辟新的疆土。

生活在秦朝,我将是一员年轻的虎将。

在战场上,我与我的战马共度余生;在欢歌四溢之时,胜利之旗迎风飘扬;在加冕仪式上,我接受秦王的册封。

加急的书信会被信使连夜送往我大秦的都城,在这封信面前,将是秦王喜悦的笑容。

回到都城,我将受到全城百姓的夹道欢迎,而在远处,高楼上向下俯视的,是喜悦的秦王。

他在等我,等大秦的勇士回家。

而我也将跳下战马,一路狂奔跪拜在秦王脚下,为他描述战争取胜的惊险经过……
生活在秦朝,我将会有一个幸福的家。

战时克敌攻城,闲暇时躬耕乡野。

或者,与亲朋好友一同赏月,看皎洁的月光在汤菜里游荡。

我有一对唠叨的父母,但我绝不感到厌烦;我有平静的生活,但我绝不会贪婪安逸。

因为国家随时需要我。

我时常会在深夜,从家中偷偷出来,站在山头眺望,不为别的,我要看一看我所生活的这块美丽的地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知道战争的残酷,我也知道统一中国的重大意义。

我不只是武夫。

留恋可爱的家乡,可爱的生活,我亦同样渴望热血疆场,看一面猎猎飘扬的旗帜。

生活在秦朝,我一定会被征兵文书从家乡召走,或许,那时我已无力举刀。

不要怕,我将再次披
上我厚重的战甲,骑上我忠诚的战马,拿起我神圣的武器,一如既往地追随秦。

我渴望的,不是老死床榻,而是为国捐躯。

是的,我,将驰骋于天地之间,尘沙吹拂我的面容,风霜凝结我的灿烂。

蓝天铭记了我的音容,大地镌刻了我的雄姿,飞鸟讲述着我的故事,江河绵延着我的传说,秦统一中国的历史中记载着我的英名。

秦筑长城之时,我已化作清风,你可在山间寻我;焚书坑儒之时,我已化作炊烟,你可在乡野的村落里寻我。

生在秦,我只做一件事,统一六国。

【名师点评】本文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呈现假如“我”生活在“秦朝”这一内容,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尤其尾段“生在秦,我只做一件事,统一六国”,如洪钟大吕,文辞正直、庄严,亦可见其心志中对后期秦之暴政的婉约否定。

文章充满诗意,且体现在文字的视觉上,连夜送信的信使、充满喜悦的秦王、描述战争经历的将士、汤菜里游荡的月光、深夜于山头眺望的恋乡人、猎猎飘扬的旗帜……更有表其心志的诗意之语,秦筑长城时,山间的清风是“我”,焚书坑儒时,村落的炊烟是“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