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 教案(完整版)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4)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等。
2、软件系统
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2)语言处理程序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网络管理软件
(5)常用的服务程序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而设计开发的一类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制作工具、各种工程设计和数学计算软件、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等。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软件资源的程序。主要功能有: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的接口、硬件功能的扩充、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及管理等。
(2)语言处理程序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Basic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
(3)实用程序
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如:编辑程序EDIT,调试程序DEBUG,诊断程序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及发展,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发展。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操作。了解Windows 2000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掌握Windows 2000常用附件的使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计算机教案1学生甲: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
例如电话之能够传递声音,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
当今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能够传递多种信息。
这样的设备被称之为多媒体。
学生乙:作者运用中国的“媒人”的作用来举例说明了什么叫媒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教师追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体呢?学生丁: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还可以上网……现在还有许多的多媒体家庭中还没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的。
思考题四学生甲:作者通过人体各种器官与大脑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正如人的大脑与各器官的关系一样。
学生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
说明方法。
把电脑比成了“司令部”,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五学生甲: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会越来越神。
学生乙:具有多功能的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
作者运用了列举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学生丁:多媒体电脑功能巨大。
作者运用了一句谚语概括地说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思维拓展练习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发展的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能够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计出新型的电脑。
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草图画在纸上。
2、朗读课文。
汇报交流。
附:板书设计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案点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了。
拥有电脑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电脑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和交流,学生能比较轻松地了解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有关计算机的知识。
教师在第二课时用了较充裕的时间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演示给大家,并展示了自己使用电脑制作的作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欲望,使计算机真正为我们服务。
计算机基础 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

教案用纸课程引导⑴与教师初次相识,并将教师个人相关信息记录。
⑵了解课程定位。
⑶欣赏课程中的教学经典实例。
⑷了解课堂教学要求。
⑸理解课程考核方案。
⑹教师给出学习口诀,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学习方法。
(30分钟)任务描述情境模拟1.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新的学期,老师宣布将举办”我爱学院”演讲比赛活动,活动的组织任务交给了小庚和他的伙伴们,他们起初很开心,早早的着手进行准备,但是随着准备工作的深入,他们发现有大量的报名者的数据资料需要整理汇总,小庚犯了愁,这时伙伴们提醒他借助计算机。
但是小庚没有使用过计算机,怎么着手呢?1.引导学生观察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2.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3.强调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
(2分钟)基础知识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走进我们的家庭,同学们在高中曾接受过三年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础知识已储备,首先要对计算机的发展、组成、进行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1.回顾以往所学计算机知识2.学生讨论3.学生代表回答(3分钟)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历史概况。
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将理论知识与有形实体结构相结合,加深理解。
1.分析所学任务的知识点2.了解计算机构造及系统组成(2分钟)知识与技能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物理学家莫克利(John W. Mauchly)和工程师埃克特(J.Presper Eckert)领导的科研小组共同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用真实而有力的实例及人物故事,利用教师风趣语言引导,师生共同总结出电子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分类。
(8分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采用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的主要元件是晶体管(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采用集成电路(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5)第五代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巨型化(2)微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计算机的特点(1)自动运行程序(2)运算速度快(3)运算精度高(4)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5)可靠性高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对象分类⑴电子模拟计算机⑵电子数字计算机⑶混合计算机2.按性能规模划分⑴巨型计算机⑵大型主机⑶小型计算机⑷小巨型计算机⑸微型计算机⑹工作站3.按功能和用途划分⑴通用计算机⑵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概述(1)硬件系统概述硬件系统是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装置,是指在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定义及意义1.1.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计算任务的电子计算设备。
1.1.2 计算机的意义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
1.2 计算机的分类1.2.1 按处理器的不同分类•单处理器计算机•多处理器计算机1.2.2 按用途的不同分类•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1.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3.1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1.3.2 计算机的计算过程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分为取指令、执行指令、存储结果三个部分。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据表示2.1 二进制数及其运算2.1.1 二进制数的定义二进制数是只包含0和1两个数字的数。
2.1.2 二进制数的运算•二进制数的加法•二进制数的减法•二进制数的乘法•二进制数的除法2.2 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2.2.1 十六进制数的定义十六进制数是由09,A F这16个数字组成的数。
2.2.2 相关计算公式•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先将二进制数每四位一组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
2.3 字符编码2.3.1 字符编码的定义字符编码是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内部能够识别的数字编码。
2.3.2 常见的字符编码类型•ASCII码•Unicode编码第三章:计算机的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3.1.1 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2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特点3.2.1 主存储器的定义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最基本、最主要的存储设备。
3.2.2 主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单元•存储地址•存储方式3.3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3.3.1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硬盘•光盘•U盘•固态硬盘3.3.2 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容量大•访问速度慢•价格便宜第四章: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4.1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4.1.1 键盘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于输入各种数据、指令和命令。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3.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4.能够进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分类;2.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使用;4.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
教学步骤:一、引入(10分钟)1.引入计算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动机。
二、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30分钟)1.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2.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如CPU、内存、硬盘、输入输出设备等。
三、讲解计算机硬件(30分钟)1.详细介绍计算机主要硬件的功能和作用,如CPU的计算和控制、内存的存储和读写、硬盘的数据存储等。
2.演示计算机硬件的拆装和连接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使用。
四、讲解计算机软件(30分钟)1.分类介绍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种类,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等。
2. 重点介绍操作系统的作用和种类,如Windows、Mac OS、Linux等。
3.演示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设置。
五、复习和总结(20分钟)1.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和软件的内容,提问学生相关问题。
2.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六、作业布置(10分钟)1.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基础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和软件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使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拆装和连接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讲解操作系统安装和配置,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计算机基础教案(大专)

计算机基础教案(大专)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讲解各个阶段的的特点和代表机型。
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硬盘等。
讲解各个硬件组件的作用和性能指标。
1.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介绍计算机的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讲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讲解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功能。
介绍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2.2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
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
讲解Mac O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
2.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过程。
介绍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创建、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
讲解常用的系统设置和优化方法。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常见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2 网络协议与网络设备讲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Modem等。
3.3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讲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宽带接入、拨号接入。
介绍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查找方法、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界面。
介绍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等基本操作。
4.2 排版与美化文档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排版设置。
介绍插入图片、表格、图表、超等元素的方法。
4.3 高级应用技巧讲解文档的引用、脚注、尾注、目录的制作方法。
介绍文档的保护和共享功能。
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界面。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
2. 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复杂概念。
2. 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学课件: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二、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硬件和软件。
a. 硬件: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等。
b.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驱动程序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讲解操作系统基础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操作系统的分类: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
3.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4.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尝试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操作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的重要性。
2. 拓展: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课堂练习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系统基础的理解程度。
3. 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操作是否熟练,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如何使用各类技巧操作搜索引擎搜索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技巧。
(2分钟)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1、使用减号符号
告诉搜索引擎“我不想要这个词语”。要是你键入Shakespeare –William(莎士比亚–威廉),就是告诉搜索引擎只显示所有匹配“Shakespeare”的结果,但不要包括有“William”。
1.分组讨论
2.使用过哪些搜索网站
(2分钟)
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搜索引擎的使用。
实际应用:搜索“我爱学院”相关资料
1.分析任务
(1分钟)
任务实施
解决方案
1.初阶搜索
(1)搜索结果要求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关键字
(2)搜索结果要求不包含某些特定信息
⑵布置课外作业。
(5分钟)
教 案 用 纸
项 目 六获取使用网络资源需10学时
审阅人
授 课 课 题
任务二 搜索资源
学时
2
授 课 时 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了解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搜索引擎的来历和发展史);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几种技巧。
技能点:熟练掌握关键字搜索的几种特殊技巧。
1.如何将查询到的“我爱学院”相关的文本及数据资料保存。
2.如何将查询到的“我爱学院”相关的图片信息下载。
3.如何将查询到的“我爱学院”相关的音频视频的下载。
(任务完成后,获取或并下载搜索“我爱学院”的相关资料)
1.学生资源下载完成
2.组长检查
3.部分作业提交到教师机
(35分钟)
总结
作品讲评
课后练习利用下载工具下载各类信息。
基础知识
网络资源的获取途径有很多,思考,我们都使用过哪些下载工具。
回顾自己平时最常用的下载方法(1分钟)
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图片的保存、下载工具的使用、音频视频的下载等等。
实际应用:使用各类方法或工具获取不同的“我爱学院讲资源。
1.分析下载资源的不同
2.设计使用不同工具下载(2分钟)
任务实施
解决方案
子任务一下载信息资源
技能训练
1.搜索“我爱学院”相关图片
2.搜索“我爱学院”校歌一曲
3.搜索“我爱学院”视频
(在完成任务后练习搜索“我爱学院”相关资料)
1.搜索完成后
2.将搜索后有用的网站暂时保存
(35分钟)
总结
作业讲评
课后练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各类信息。
布置作业,教师及时检查并给予指导。
教师在循环指导中检查学习情况(5分钟)
教 案 用 纸
项 目 六获取使用网络资源需10学时
审阅人
授 课 课 题
任务一 浏览资源
学时
2
授 课 时 间
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初步了解因特网和IE浏览器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的浏览方法:收藏夹、保存网页、设立主页、查看历史记录、清理上网记录等常用的操作。
技能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浏览器的基本操作,能独立上网浏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 学 重 点
IE浏览器的使用
教 学 难 点
Internet基础知识
授 课 方 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 具 仪 器
多媒体教具、教学课件
组 织 教 学:
点名,填写日志,自我介绍,引入新课
复 习 旧 课:
1.网资源都包含哪些信息?
授 课 内 容:
项目六 获取使用网络资源
任务一 浏览资源
要求: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开机运行正常,网络通畅,准备上课。
1.文本信息的保存
2.图片的保存
3.音频的下载
4.视频的下载
子任务二使用迅雷下载资源
1.安装迅雷5
2.迅雷的使用
3.迅雷5下载BT资源
1.教师将不同的资源给予分类
2.学生分组讨论
3.结合实际应用
4.根据实际不同类型的资源选择最佳下载方案
5.每组一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6.学生开始练习
(40分钟)
技能训练
C.101.3.305.77D.115.123.20.245
二、简答与综合题
1. Internet有哪些功能?
2.什么是URL?
3.域名和IP地址有何关系?
4.什么是TCP/IP, TCP和IP各有什么作用?
6.什么是WWW?如何浏览WWW?
7.比较收藏夹和历史文件夹的不同之处。
⑴完成课后的练习题,教师对难解的题进行指导。
⑵去除背景广告
迅雷在界面背景中加载的广告链接会影响启动速度,要想去除它,打开迅雷安装目录,用记事本打开gui.cfg文件,将“[URL] ExternalURL=”后面的网址替换为“ad\banner.htm”,保存即可。广告背景会变成静态图片,而且该图片可以更换为自己喜欢的图片,制作一个774×60像素的GIF图片,命名为“banner”,然后复制到迅雷安装目录中的“AD”文件夹,替换原文件即可。
任务拓展
自主学习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根据计算机网络覆盖地理范围的大小,网络可分为广域网和。
A.WANB.局域网C.InternetD.互联网
2.把同种或异种类型的网络相互联起来,叫做。
⑴完成课后的练习题,教师对难解的题进行指导。
⑵布置课外作业。
任务拓展
自主学习
A.广域网B.万维网C.城域网D.互联网
1. 网页上的文字信息如何保存?
授 课 内 容:
项目六 获取使用网络资源
任务三 下载资源
要求: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准备上课。
任务描述
情景模拟
经过搜索,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后,接下来就要获取这些信息。获取即把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保存(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
1.教师引导,布置任务
2.学生积极探索
3.分组讨论最佳下载方法。(2分钟)
任务描述
情景模拟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在Internet这个信息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呢?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下面学习如何成为网络海洋中的一个冲浪者。
1.播放动画引导学生进入模拟情景。
2.学生爱上网络
3.主动探究网络的奥秘
(2分钟)
基础知识
技能点:会使用Winrar、媒体播放器等工具软件,综合应用。学会在网络上注册免费邮箱、登陆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规律,对无法直接使用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解决方案,由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完成。讲解邮箱地址的设置,指导学生在网站上注册邮箱,注册、登陆、收发电子邮件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
过程与方法:
根据网络教学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出问题、引发思维、交待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观察思考,创造思维,深化理解,发展思维,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对因特网产生兴趣,并产生深入了解的愿望,注重培养学横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络信息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解、探究、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互动,积极回答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网络资源,教师用技巧向学生演示精确搜索过程,使学生对搜索引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原有使用搜索引擎的能力上,由教师指导后,大幅度提升搜索技能。
2.搜索引擎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技巧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态度高涨。
教 案 用 纸
项 目 六获取使用网络资源需10学时
审阅人
授 课 课 题
任务四 使用资源
任务五 收发邮件
学时
2
授 课 时 间
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掌握并使用下载资源,对不同的资源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处理。如:压缩与解压缩如那件的使用,媒体播放器的使用等。掌握电子邮件的基础知识,掌握收发邮件的方法。
1.学生课下练习
2.提高搜索技能
3.预习新课
(3分钟)
教 案 用 纸
项 目 六获取使用网络资源需10学时
审阅人
授 课 课 题
任务三 下载资源
学时
2
授 课 时 间
2010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知识与技能:
知识点:了解网络资源的分类,认识网络资源,掌握网络资源的获取方法,常用的网络下载软件的使用。
技能点:能根据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格式的文件,灵活的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
过程与方法:
教师向学生推荐几种常见的下载工具,共学生安装使用,使用后,学生成功完成任务并能准确说出各下载工具的特点及不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习进行监测、管理、指导。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昂发,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的培养。
(35分钟)
总结
作业讲评
1.针对性的做课后习题。
2.上机实践:用浏览器打开学院网站,并加入收藏夹。
1.教师在循环辅导中检查作业完成情况(3分钟)
任务总结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即可实现网络遨游,在网络中浏览信息,享受资源共享所带来的五彩斑斓的生活。
1.由教师提问
2.学生回答
3.共同总结所学知识点
(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