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青铜时代
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

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希腊古代文明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千年左右的青铜时代。
希腊地区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对其文明起源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理环境、文化传承、政治体制等多个角度探讨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希腊地处东地中海,拥有众多的海岛和海岸线。
这种地理环境为希腊提供了丰富的海洋资源,同时也促使希腊人发展了强大的海洋文化。
希腊周围的海洋交通网络使得希腊人能够与外界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此外,希腊地形多山,地形起伏不平,导致希腊各个地区之间形成了自然屏障。
这种地理条件促进了城邦的形成,每个城邦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政治制度。
城邦的独立性和竞争性也进一步促进了希腊文明的多元化和发展。
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无法忽视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希腊古代文明受到了许多地中海文明的影响,如古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人在接触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创新和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希腊文明。
希腊文明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其文学艺术的繁荣。
古希腊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史诗、悲剧、哲学等各个方面的作品都在希腊古代文化中得以发展和繁荣。
三、政治体制的演变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希腊政治体制的演变密切相关。
在古代希腊,城邦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
最著名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其制定了许多传世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雅典民主政体的形成使得希腊文明有了独特的政治面貌,也为后世的政治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希腊政治思想家们对于政治制度的探讨和思考,使得政治思想得以发展和进步。
四、宗教与哲学的影响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还与宗教和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古希腊的宗教信仰体系是多神教,以众神的崇拜和祭祀为核心。
希腊人通过宗教仪式和神殿的建设与神灵进行交流,使得宗教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腊的哲学思想被誉为世界哲学的摇篮。
古希腊大事年表

古希腊大事年表公元前4500~前2600年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600一前2000年青铜时代初期2580首批希腊移民出现米诺斯建立苜批宫殿线形文字A出现公元前2000~前1580年青铜时代中期1700米诺斯莒批宫殁被毁第二批宫殿开始出现17~16世纪线形文字B出现公元前1500~前1100年青铜时代末期16~13世纪迈锡尼宫毁出现·扩建豪华的国王墓葬1480 亚该亚人攻占克里特1230~1220 特洛伊战役1200 多里亚人迁徙12世纪迈锡尼宫锻被毁公元前12一前9世纪荷马时代1100~1000 希腊人向安纳托利亚海岸迁移1100~900 铁器时代开始“几何陶”早期形式10~9世纪荷马王朝形成公元前8一前6世纪古风时代900~750 “几何陶”蓬勃发展800 城邦孕育期贸易扩大776 奥林匹克竞技会750 首批殖民潮730 重装步兵首次投入战8世纪荷马和希罗多德时代创造文字8世纪首批神庙出现7世纪东方化陶器出现600马赛奠基7世纪末爱奥尼亚哲学家6世纪抒情诗盛行带黑色人像的陶罐出现600~570 西锡安僭主克利斯提尼主政594~593 梭伦在雅典惟行改革561~528 雅典僭主珀西斯特拉图斯主政550 斯巴达退以自省508~507 克利斯提尼在雅典推行改革公元前5~4世纪鼎盛时代499~493爱奥尼亚反抗波斯490~449波希战争480希梅拉之战(在西边战胜迦太基)477提洛同盟成立464斯巴达奴隶起义457~456伯里克利推行民主改革5世纪戏剧和史学成就辉煌前苏格拉底思想家与苏恪拉底奥林匹斯艺术447~438帕德嫩神庙建成429伯里克利逝世431~404伯罗奔尼撒战争与雅典衰落399 苏格拉底被处死404~378 斯巴达称霸386 斯巴达与波斯单独媾和378~371 雅典东山再起371~362 底比斯崛起4世纪雄辩术出奇制胜从伊索克拉底到狄摩酉尼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新艺术出现388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谢罗内大败希腊人336~323 亚历山大大帝当政。
古希腊历史简介

古希腊历史简介希腊爱琴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
在北希腊的卡尔息狄斯地区曾发现早期人类头骨,有的学者认为属于尼人类型。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散见于希腊半岛。
南希腊阿哥利斯地区的弗朗克提洞穴中有约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捕捉海鱼,并使用黑曜石制作的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地分布于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最早的时间可推至公元前 6000年前,著名的遗址有马其顿的新尼可米底亚、色萨利的塞斯克罗和克里特的克诺索斯等。
新石器时代各处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种植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驯养绵羊、山羊、猪等家畜,崇拜象征丰产的泥塑女神像。
农业技术大概从西亚通过小亚半岛由海陆两方面传来,可能伴以农业移民。
值得注意的是,希腊缺乏坚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各处居民多以黑曜石制造具有较锋利边缘的石器,而黑曜石只产于基克拉迪斯群岛的米洛斯岛。
这说明早在公元前6000—7000年间,爱琴海上就开始了互通有无的往来。
公元前3000年代初,希腊爱琴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
公元前2000年代则为中、晚期青铜时代,先在克里特、后在希腊半岛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统称爱琴文明。
自此,古代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文明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2)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9世纪);(3)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4)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期);(5)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4 年)。
爱琴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最初实际上为铜石并用时代,铜器并不多。
金属冶炼技术大概与农业种植一样,来自东方。
公元前2500—2200年间,爱琴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金属器逐渐增多,人口明显增长,爱琴海上贸易交通较前更为频繁,靠近海的地方出现了较大的建筑物和城防设施。
这一切反映出物质财富正在增加,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开始复杂起来,出现了向文明过渡的迹象。
基克拉迪斯群岛是由小亚运铜等金属原料通往希腊半岛的要道,其早期青铜文化在爱琴地区居领先地位。
古希腊青铜时代的历史和文化_杨巨平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10日/第A06版特别策划古希腊青铜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杨巨平与世界其他的古老文明一样,古希腊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新石器时代过渡到青铜时代。
这一时代大约结束于公元前11世纪中期,按照发展序列可以分为早、中、晚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分布范围大致在爱琴海及其周边地区,在考古学上以其主要发生地分为三个地区性文明,即一般熟知的克里特的米诺斯文明、爱琴海上的基克拉迪文明和希腊大陆以迈锡尼文明为代表的所谓“希腊底”(Helladic,另译“赫拉斯”)文明。
基克拉迪文明早期青铜文化基克拉迪文明属于早期青铜文化阶段,从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前存在于爱琴海上希腊的基克拉迪群岛,与米诺斯文明的早期阶段大致同时。
这一时期造型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出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女性雕像,用这些岛上特有的纯白色的大理石雕刻而成。
雕像扁平,人物形象只有抽象的、大致的轮廓,如仅用突出的鼻梁表示面部,身体的其余部分如四肢、腰身等的特征虽然也可隐约看出,但只是一种意象,远非具体、逼真。
有的雕像只有头部、上肢和身材的轮廓,如不特别注意,很难将它们与女性人物雕像联系在一起。
这些雕像是陪葬品,现在发现有1400个,但仅知道其40%的来源。
它们对克里特陶器上的图像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这一文明的创造者源于何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原始印欧人,一种是前印欧人。
他们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农业与渔猎相结合。
这一文明衰落于米诺斯文明兴起之后。
此后,这一地区就先后处于米诺斯和迈锡尼文明的影响之下。
米诺斯文明爱琴青铜文明的源头米诺斯文明是爱琴青铜文明的源头和主体,对基克拉迪文明和希腊大陆的迈锡尼文明都有深刻影响。
早期米诺斯时期之末,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文明进入阶级社会,出现7国家。
最初的国家都是城市国家,以王宫为中心而形成。
除了国王及其官僚阶层之外,克里特的社会阶层还包括由名门世家和男女祭司组成的贵族;由工匠、艺术家、书吏和低级官僚组成的中产阶级;由农民、牧人和劳工组成的无产者;社会地位最低的农奴。
青铜时代

• 根据考古的发现,商朝前期,以郑州的二里岗为中心,辉县的琉璃阁、 洛阳的东干沟等殷商时期的遗址属于这个时代;商朝的后期,以安阳 的小屯村为中心,郑州公园区的上层、洛阳的泰山庙遗址和墓葬属这 个时代;周朝前期(西周),主要代表遗址以西安市丰镐村地带、宝 鸡西周时期的墓葬;春秋时期以洛阳涧滨(涧滨)为中心、上村岭虢 墓、新郑郑墓、寿县蔡侯墓为这个时期的代表;战国时期,洛阳涧滨 为中心,辉县琉璃阁、古围村,长沙和唐山的战国墓地属于这个时代。 • 根据最新的发掘成果,中国南方也在商朝前期进入了青铜时代。 最有代表性的是湖北武汉的盘龙城遗址,湖南长沙的炭河里遗址,江 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等的出土青铜器,证实了长江流域也有发达的 青铜文明。 • 在青铜时代,中国已经建立了国家(郭沫若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 观认为是奴隶制国家,有争论),有了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并且汉 字也已经发展成熟。 •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是在红铜冶铸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铁器和青铜器发明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青 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青铜艺术品,显示了绵延一千五百多年中国 青铜器的萌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
以设计的眼光看司母戊鼎
• 这个鼎就外观看来是很丑的,方方正正的没什么特色,可是若是咱们 以设计的眼光看来,它却有着诸多我们而今设计都做不到的想法,这 个鼎的原型是来自于那时人们生活中的用品。但是平常用的鼎却是三 个角,而这个是四个角,颜色选为青灰色,而不是其他绚丽的颜色。 因为这样子更加显得端庄厚重,更加符合古人祭祀的时候的那种崇敬 心理,再者,它以铭文为修饰,精细华丽。而且,铭文还可以算是书 法艺术的瑰宝。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简介
•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四羊 四羊 方尊颈部饰有三角夔纹和兽面纹,肩部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 方尊 这些龙纹从方尊四边蜿蜒于前,精致得无以复加。既然叫做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 重点当然在于“羊”。 在商代,羊通祥,寓意吉祥。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显 四羊方尊 示了青铜礼器的至尊。很难想象,当年,工匠们是怎样夜以继日地, 凭借高超的铸造工艺,才将器物与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使之千年不干具有地方特点的青铜文化。如甘青地 区,由于民族杂居,文化复杂多样,有辛店文化、沙井文化与寺洼文化等, 其中寺洼文化与西周文化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北方地区有夏家店上层文化, 出土的青铜短剑具有地方特点,还出土带有相当浓厚的中原文化特征的青铜 礼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从商周至秦汉,流行着鄂尔多斯式青 铜 器 。 东南地区的浙江 、福建至台湾等地,至西周末期才产生青铜文化,出土的青 铜武器等与西周的相同。两广 、四川 、云南等地区的青铜文化 ,既有地方 特征,又有中原文化的风格。总之,各地区的青铜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 青铜文化的影响,同时具有本地的特色。此外,中国的青铜文化在发展过程 中,还与周围地区存在接触,如曾与北方蒙古大草原和西伯利亚的青铜文化 进行过交流,晚期与东南亚青铜文化有过密切联系。 中国的青铜时代为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 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在商前期的炼铜遗址中,从可辨认的铸范中, 镢范为数不少,虽然青铜的生产工具在早期的随葬物中较少,但我们在出土 的商初青铜器中,仍看到生产工具占相当比重,说明在商代的手工业中,青 铜工具如斧、锯、凿、锥等已广泛使用,青铜兵器也日益增多,至于青铜农 具,虽然奴隶主不会为奴隶们提供,但在当时,还有一部分作为自由民的农 民都会拥有,历年出土的青铜农具有锄、铲、 等,这说明青铜的大量使用主 要还是从事制作工具。青铜工具在生产中的效用,使青铜冶铸技术日益重要, 因而能获得飞速的发展。
青铜时代

终于有一天,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 生命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 推动下散发出一种动感庞然的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 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他沉醉在这种 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苦难了。当巨石不再 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 落下来。 西西弗斯在这一奇妙的发现中超越了自己的命运。在 那微妙的时刻,西西弗斯回身走向巨石,他静观那一 系列并无直接关联却跟他自己的命运紧紧相连的生命 行动,发现正是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变得 比他推动的巨石还要坚硬。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 以充实人的心灵。西西弗斯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 一种幸福。
宙斯(Zeus): 宙斯在岛上一天天茁壮成长。一天,他和 母山羊玩耍时不小心推倒了她,摔断了一 支美丽的羊角。仙女阿玛尔忒亚赶忙为她 治伤,宙斯则拾起这只羊角,赋予它神奇 的魔力,并将它赠给了这名善良的仙女。 这只羊角从此被称为“丰饶之角”,因它 能出产各种美味的食物。 宙斯成年之后,用呕吐药救出了被父亲吞 下的五个兄弟姐妹,并合力推翻了父亲克 洛诺斯,最后登上王位。
作文素材适用范围
恒心
毅力 耐心 坚持 幸福的形式
态度决定人生
顺境与逆境
潘多拉的魔盒
潘多拉魔盒,又称潘多拉盒子,潘多拉匣子,这是一则古希腊经典 神话. 潘多拉是宙斯创造的第一个人类女人, 主要是要报复人 类。因为众神中的普罗米修斯过分关心人类,於是恼火了宙斯。 潘多拉被创造之后,就在宙斯的安排下,送给了伊皮米修斯。 伊皮米修斯的胞兄普罗米修斯曾警告伊皮米修斯, 千万不要接 受宙斯的礼物,尤其是女人,因为女人是危险的动物。 在举行婚礼时,宙斯命令众神各将一份礼物放在一个盒子里, 送给潘多拉当礼物。 从结婚以后,她就不断地想打开众神送的小盒子, 在潘多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那是 因为所有的病毒恶疾都被关在箱中,人类才能免受折磨。 潘多 拉害怕极了,慌乱中,潘多拉及时地盖住大箱子,但一切都已 经太迟,盒子内只剩下了“希望”。
古希腊神话的五个阶段

古希腊神话的五个阶段在古希腊神话中,人类与神的关系被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五个世纪。
第一个世纪——被称为“黄金时代”。
在这个世纪中,人类在神创造的世界中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劳动,什么是悲伤。
神赐予他们无尽的美食与快乐。
这个世纪的人类拥有强壮的身体和神一般的力量,他们不用担心疾病与死亡。
他们虔诚的听从神的旨意。
当一个人度过漫长的人生之后,他的灵魂会变成精灵环绕着土地。
但是这样的时光延续了一百年便很快的终结了。
第二个世纪——被称为“白银时代”。
在这个世纪中的人类不再像第一个世纪那样幸福,他们虽然有力量,但是却缺乏理智,他们不再听从神的旨意,宙斯因此而被激怒,他决定惩罚人类。
他将人类所居住的土地沉到了昏暗的地下宫殿中,而在那里的人类没有感喜怒哀乐,即不知道什么是悲伤,也不知道什么是快乐。
第三个世纪——被称为“青铜时代”。
在这个世纪中的人类骄傲蛮横,他们不懂得耕作劳动,却酷爱战争。
宙斯赐予他们强壮高大的肉体,但是也给了他们残忍的心灵。
他们自相残杀,并且很快便沉沦到了冥王哈迪斯的地府中。
第四个世纪——没有明确的称呼,通常被称为“英雄时代”。
生活在这个世纪中的人类,比起前几个时代更勇敢而公正。
他们拥有接近神的力量与智慧。
因此被称作“英雄”。
最后这些英雄都被卷入残酷的战争之中(其中就包括特洛伊战争)并相继死去。
宙斯让他们再次复活并将他们安置在世界边缘的一个岛屿上。
在那里,他们得以享受幸福而安定的生活,没有烦恼,衣食无忧。
第五个世纪——被称作“黑铁时代”,这个世纪里,神惩罚人类日日夜夜的做着辛苦的劳动,而人们的性格也更为复杂,尽管混杂着善良,但更多的是邪恶。
人类妄图统治一切,儿童不再信任父母,朋友不再相互信任,主人对待客人不再热情,婚姻中的人们不再相爱,誓言被他们视为尘埃。
善良与公正已经不再被他们视为行为的准则,而仅仅只是暴力。
最终神对人类失去了希望,公平之神与善良之神永远的离开了人类。
而人类只能过着饥饿而痛苦的生活,再也得不到神的庇护。
考古学中的青铜时代

考古学中的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考古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从而开启了文明的新篇章。
本文将介绍青铜时代的背景、发展和遗物等相关内容。
一、青铜时代的背景青铜时代一般指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200年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
青铜时代以熔炼青铜为特征,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具、武器和装饰品等方面。
青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金属时代,这对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青铜时代的发展1. 青铜时代的初期青铜时代的初期主要以发源于中东地区的苏美尔文明为代表。
苏美尔人是早期人类冶炼青铜的先驱者,他们在冶炼技术和工艺上有着很高的造诣。
苏美尔人利用青铜制作各种工具和武器,使其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苏美尔人还建立了城市,开展了较为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
2. 青铜时代的中期青铜时代的中期主要以古埃及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为代表。
在埃及,青铜时代标志着古埃及文明的兴起,古埃及人运用青铜开创了伟大的文明。
他们建造了金字塔和众多宏伟的建筑物,制作了大量的艺术品和工具。
古希腊人则在青铜时代进一步发展了城市文明和文化艺术,为后世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基础。
3. 青铜时代的晚期青铜时代的晚期主要是指青铜时代的终结阶段。
在这个时期,许多文明逐渐衰落,青铜的使用也逐渐减少。
这部分时间跨越了欧洲和亚洲的转变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原因可能与气候变化、战争和新技术的出现有关。
三、青铜时代的遗物青铜时代的遗物是研究该时期文化和技术的重要依据。
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代表性遗物之一,它们包括各种工具、器皿和装饰品等。
青铜器的造型多样,既有实用性的工具,也有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此外,青铜器上的文字和图案也是研究青铜时代文化的重要线索。
除了青铜器,青铜时代的遗址、墓葬和遗迹等也为考古学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腊青铜时代:公元前3000-2000年的基克拉泽斯群岛
陈嫦华李心怡李玉涵胡百惠
耶鲁大学古典与历史学院斯特林讲席教授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在耶鲁大学公开课:古希腊简介上谈到青铜时代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越是走向遥远的历史,你对既有知识可参考的把握就越低。
当你处在真正的史前时代,那是一个你所感兴趣的而无任何书面记录的时代。
我们目前所认为的史实,主要都是从考古证据中所得,这些无声的证据出现于文字记录之前,因此就需要繁复的考证及解读,这些考证未必可靠,甚至如何确定它的年代,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也是一个疑问,它相当的模糊,并引起了许多争论。
”而关于公元前3000-2000年的基克拉泽斯群岛(Cyclades),情况更是如此。
十九世纪90年代,希腊考古学家特孙塔斯(Chrestos Tsountas)在基克拉泽斯群岛上挖掘出数百座史前坟墓,开始揭露出一段连传说也未能企及的时代。
我们只能从文物中一步步地探究推测出基克拉泽斯群岛在四千多年前的模糊面貌。
基克拉泽斯群岛位于爱情海的西南方,整个希腊的东南部,包括220个岛屿,这些岛屿环绕提洛岛排列成环形。
Cyclades在希腊语中便是“环”的意思,是英语中cycle的词根。
这些小小的岛屿是地中海最重要的文明之一,不仅是“基克拉泽斯文化”的发祥地,更曾是爱琴海的宗教、商业中心。
考古的发展希腊独立战争后,考古学渐渐往专门化发展,而且很快取得惊人的成就,又因欧洲的古物收藏热,许多国家建立起希腊古典研究学院。
对基克拉泽斯群岛的首次考古发掘是在19世纪80年代,在这之前,雅典英国学校有进行过系统的考察工作。
1898-1899年,希腊考古学家桑塔斯(Chrestos Tsountas)在基克拉泽斯岛挖掘出数百座史前墓冢,其中有大理石磨成的小雕像陪葬品,以及极小的眼影、眼膏等物,并首次提出“基克拉泽斯文明”这个名词。
阿特金森(Thomas D. Atkinson)率领的英国探险队则在米洛斯岛(Meloslsland)长期挖掘菲拉科匹(Phylakopi)遗址。
同一时期,葛楚根(Hiller von Gaerthngen)在基克拉泽斯岛挖掘出锡拉城(Thera)。
人们一开始对这些很感兴趣,但对基克拉泽斯的考察研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很快就停止了,直至20世纪中期才重新开始。
经过长期的研究,基克拉泽斯文化被分为三个时期,各以典型的遗址命名:第一期:帕罗斯期(Grotta-Pelos Culture)——3200-2800 BC
第二期:克罗斯和锡罗斯期(Keros-Syros Culture)——2800-2300 BC
第三期:菲拉科皮第一城期(Phylakopi Culture)——2300-2000 BC
现在,基克拉泽斯的考古工作由政府管理,有机构负责管理古代遗址、古迹及抢救性的挖掘工作,以及所属的博物馆。
希腊考古局与希腊考古学会订有一项挖掘、重建、保存,与出版的庞大计划。
此外,各遗址也按配额制度授权给外国的考古队从事研究,通常由考古学院赞助,惟须进行维护工作。
希腊对古物出口也有严格限制。
经济状况通过研究坟墓中的骷髅,考古学家们发现男女劳动分工沿袭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特点,妇女打理简单的家务和从事农业活动,男人做一些更粗
重的活计以及进行手工制造。
在农业方面,当地和地中海其他地区一样,主要种植谷物、葡萄和橄榄树。
山羊和绵羊早就被人们驯化成为家畜,同时还有少量的猪,但牛的驯养在岛上几乎没有发展。
渔业在岛上必不可少,得益于像金枪鱼一类的定时迁徙,鱼类成为了人们的基本食物。
而且那时岛上树木比现在要多得多,足够人们用来建造房屋的框架和船只。
住在这些岛屿的海岸边的居民,大多数是水手和商人。
由于基克拉泽斯群岛处于欧洲连接西亚的特殊地理位置,航海业发达(特别是在克罗斯和锡罗斯期),从这里出去的商人比进来的要多得多,这是在它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情况。
人们从基克拉泽斯群岛的三个主要岛屿米洛斯(Milos),圣托里尼(Santorini)和卡尔(Kae)发掘出的陶制花瓶,经检验发现是由希腊大陆或克里特岛生产并出口到岛上来的。
由此可说明在这个时期,基克拉泽斯群岛已经有到希腊大陆和克里特岛的商业航线了。
基克拉泽斯群岛的手工业在当时已经开始细化,出现了专门化的工匠如铁匠、制陶者和雕刻家等,但并不能断定他们是否以此为生。
当时手工制作者的工具主要由黑曜石制成,即便是金属发展起来后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原因是黑曜石更加便宜。
在一些岛屿上也发现了用铜制的工具,其中含有不少的砷,而锡却是在基克拉泽斯文明结束后才被带到岛上来。
然而人们在蒂诺斯岛(Tinos)上发现了含有锡的青铜器(追溯到菲拉科皮第一城期),它们的组成证明它们来自特洛德(Troad),因此当时特洛德和基克拉泽斯已有商业往来了。
基克拉泽斯文化中典型的青铜器是匕首和剑。
陶器为轮制陶器,有柄平锅状器、罐、钵等,有的绘有彩绘。
大理石在当地被大量开采,人们用它来雕刻雕像或制造花瓶等工艺品,并用特定的物质给它们磨光。
墓葬、艺术与建筑人们在基克拉泽斯群岛上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锡罗斯岛,有将近500座。
在帕罗斯岛上的190余座墓葬中存在着极少量的青铜,这可能说明这些墓葬属于早期青铜时代,青铜还没有得到广泛大量的使用。
除青铜器外,随葬品还有著名的大理石雕像和陶器。
对于其中岛上典型的平锅状陶器的用途,考古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猜想。
不同时期的墓葬有所区别,皮洛斯期盛行箱形石板墓,墓室呈梯形,长约一米,一处墓地往往有20座以上墓穴。
克罗斯和锡罗斯期出现了圆形和方形的石砌墓穴,一般直径为1.5米,顶部砌成尖顶或圆形。
墓葬的葬式为屈肢葬,一般一人一穴,但也发现了先后葬五、六人的集体葬。
这一时期造型艺术上的最大特点体现在随葬品中发现的大理石雕像上。
这些雕像呈扁平状,人物形象只有抽象的、大致的轮廓,如仅用突出的鼻梁表示面部,身体的其余部分如四肢、腰身等的特征。
甚至有些雕像仅有一些模糊的轮廓,如果不特别注意并不能看出它们所雕刻的是女性人物。
雕像的高度从几英寸到真人大小不等。
其简练抽象的艺术手法在某种程度上合乎于当代人的审美。
这些雕像出土约1400个,但遗憾的是它们其中大多数的来源并不清楚。
有些雕像上涂有颜料,和涂在坟墓上的一样,都是产自岛上,蓝色来自蓝铜矿,红色来自红铁矿。
随葬品中还有一系列的平底锅状类的陶器,在这些陶器上饰有螺旋纹和三角形状,以及一种呈船型的东西,船首是鱼头状。
考古学家猜测其中的三角形状代表女性生殖器官,这或许代表着人类原始的生殖崇拜。
基克拉泽斯文化的皮洛斯期,已在各岛建立比较分散的居民点,基克拉泽斯群岛上的居民的住房最初是木屋,而后逐渐过渡到石屋。
岛上有少量的半圆形及
长方形房子,在这些房子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些雕花式和彩色的陶器。
但这些居民点没有防御设施,到克罗斯和锡罗斯期才开始设防,各岛建立起城墙,城墙厚达1.6米,反映当时各岛间的竞争加剧。
但到菲拉科皮第一城期,则不见防御设施,这是因为出米诺斯文明影响的加强。
在查兰德里尼岛上,人们修建了双重城墙,陡而直的街道附设了排水系统,房子相当拥挤。
城内还有一些私人的浴室和一座宫殿,其长方形大厅和特洛伊第六期、太林斯、迈锡尼和派罗斯的一样。
基克拉泽斯群岛上的建筑风格及其房屋内部的装饰风格受到了同时期的克里特文明相当程度上的影响。
公元前3000-2000年的基克拉泽斯大概就是上文所提到的那样,既有青铜时代的特征,又保留了一些新石器时代的传统。
人们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展航海事业,新石器时代的传统给青铜时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基克拉泽斯群岛的发展与海洋密不可分航海业在其中举足轻重。
基克拉泽斯文化的盛行也得益于航海业的发展。
基克拉泽斯群岛很早就与小亚细亚、希腊本土及克里特等地建立了海上交通,后来更成为小亚细亚向希腊各地运转铜等金属材料的中心,除了带给岛人极大的经济利益,还增加了他们与异族的交流机会,在吸收新思想的同时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对希腊文化的发展有着极重大的影响。
基克拉泽斯文化第三期受米诺斯文化影响极大,后来几乎和米诺斯文化融合,从此基克拉泽斯文化衰落,之后群岛经历了克里特时代、迈锡尼文明等并不断发展。
参考资料:《Histoire des Cyclades》
《希腊文明史》——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
《会说话的希腊石头》[美]保罗·麦克金德里克著晏绍祥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希腊史研究入门》黄洋晏绍祥著
《希腊青铜时代的发现》[英]詹姆斯·西奥多·本特
《关于基克拉泽斯群岛的研究》[英]詹姆斯·西奥多·本特
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
希腊考古学http://163.30.0.78/arxigk/arxelogik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