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设计方案书

合集下载

校园局域网策划书3篇

校园局域网策划书3篇

校园局域网策划书3篇篇一校园局域网策划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校园局域网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策划书旨在设计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校园局域网,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需求分析1. 用户需求:学校师生对网络的需求包括浏览网页、资料、在线学习、视频会议等。

2. 应用需求:学校需要支持各种教学、管理和办公应用,如电子图书馆、教务系统、校园等。

3. 性能需求:网络应具备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确保用户能够快速访问资源。

4. 安全需求:保护校园网免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确保网络安全。

三、网络设计目标1. 实现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局域网。

2. 提供丰富的网络应用和服务,满足师生的需求。

3. 易于管理和维护,降低运营成本。

四、网络拓扑结构1. 核心层: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机,提供高速的数据交换和转发能力。

2. 汇聚层:连接核心层和接入层,负责流量汇聚和管理。

3. 接入层:连接用户设备,提供网络接入服务。

五、IP 地址规划1. 分配合理的 IP 地址段,确保网络地址的充分利用。

2. 为不同部门和用户分配不同的子网,便于管理和安全控制。

3. 保留足够的 IP 地址以备将来扩展使用。

六、网络设备选型1. 核心交换机:选择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扩展性的交换机。

2. 汇聚交换机:根据接入层的数量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汇聚交换机。

3. 接入交换机:选择支持 PoE 供电的交换机,满足无线 AP 和 IP 电话的需求。

4. 防火墙:选择具备强大安全功能的防火墙,保护网络免受攻击。

5. 无线接入点:根据校园布局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接入点,提供稳定的无线覆盖。

七、安全策略1. 实施访问控制列表,限制网络流量的访问。

2. 配置防火墙,防止网络攻击。

3. 建立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安全状况。

4.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

5. 加强用户认证和授权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八、管理与维护1. 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网络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校园网策划书模板3篇

校园网策划书模板3篇

校园网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校园网策划书模板》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信息化需求,提升校园网的性能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校园网策划书。

二、项目目标1. 构建一个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需求。

2. 提供丰富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如在线教学、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等。

3. 加强网络管理和安全防护,确保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4. 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校园网核心设备,提高网络带宽和交换能力。

铺设新的网络线路,实现校园内各个区域的网络覆盖。

建设无线网络,方便师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

2. 网络应用系统建设部署在线教学平台,支持远程教学和互动学习。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

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3.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防止网络攻击和非法访问。

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确保校园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4. 网络管理与运维体系建设建立网络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网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制定网络管理规章制度,规范网络使用行为。

配备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提供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启动阶段([具体时间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开展项目需求调研和可行性分析。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预算方案。

2. 项目建设阶段([具体时间 2])按照项目实施计划,逐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应用系统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和网络管理与运维体系建设。

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项目验收阶段([具体时间 3])组织项目验收小组,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校园网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校园网方案

计算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系(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设计时间: 2013.7.1~2013.7.14 设计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5、安全与管理需求:校园网内存有所有学生的考务信息、教务信息,因此对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有较高要求。

为了今后管理的方便与维护的简单需要网络系统具有较高的易操作性6、现有网络的分析:现在的校园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学生考试机器化,校内新闻的发布于公示,学生的管理包括网上选课、网上查询考试成绩等,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与管理需要加强校区之间的联系,信息与资源的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和水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系统,实用的全面的高速网络,提高教学的工作效率。

2、网络的拓扑方案设计2.1 总体的拓扑方案,如图1,图1 总体拓扑结构2.2 各个楼宇拓扑方案2.2.1、D2(网络中心)如图2所示,D2作为网络中心,需要有强大的中心交换机,它可以给用户提供FTP服务、邮件服务、万维网服务。

主要的设备:中心交换机1台(13个光口),汇聚交换机一台(8口),用来把每一个楼层的的接入交换机连接在一起——为什么要选用?,接入交换机6台(16口),路由器一台,防火墙1个,FTP服务器、WEB服务器、E-mail服务器、网管主机一台图2 网络中心拓扑结构2.2.2、D1(教学楼)设计如图3,主要设备:汇聚交换机交换机一台(8个电口1个光口),三级交换机6台(16口),用光纤连接到中心交换机图3 教学楼D1的拓扑结构2.2.3、D3教学楼的拓扑结构如图4,主要设备:接入交换机4台(16口),汇聚交换机(1个光口8个电口),光纤连接到主交换机图4 D3的拓扑结构2.2.4、行政楼拓扑结构如图5,这里有教务管理系统,办公系统,需要较快的网速设置一个汇聚交换机与中心交换机相连。

主要设备:汇聚交换机(1光口8个电口),4个接入交换机(16口)教务管理服务器,办公服务器图5 行政楼的拓扑结构2.2.5、图书馆的拓扑结构图,如图6,图书馆是阅览室里面有图书管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网管主机,教室,还有一个电子阅览室主要设备:一台汇聚交换机(1个光口8个电口),3个16口的接入交换机1个48口接入交换机一个24口接入交换机图6 图书馆拓扑及认购2.2.6、宿舍楼这其中包括豫州书院、瀛洲书院、淩州书院、女生4号楼、女生5号楼、海州书院、女生6、7号楼。

校园网络工程项目计划书

校园网络工程项目计划书

校园网网络工程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网络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

将学校的各种PC、工作站、服务器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可进行消息发布和教育宣传,发布和获取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部署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以及建设经济性。

网络建设基本情况:1.规模***高校现有学生数量12000人,共分10个教学院/系、12个管理部门,共有教职员工600多人。

未来三年,学生数量将增加到15000人,教师数量增加到800人。

2.覆盖范围全校主干网采用光纤,楼层内采用电线缆。

在图书馆和1-2~3个教学楼里可通过无线接入校园网。

1座办公楼、3~4座教学楼、1座实验中心、1座办公楼、1座图书馆、30座学生公寓,还有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建筑,另外在和##还有两个办事处。

以自己学生宿舍楼为例,现场勘查宿舍楼情况,绘制简图。

3.一般应用全校范围内的无纸办公、教师内部电子系统、及时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校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方便学生浏览图书及internet访问。

学校共20个机房,每机房平均50台计算机,提供给学生上课使用,并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接入Internet。

以本实验室为例,设计网络结构,并实现。

4.核心应用建立电子图书馆,将馆藏图书收录进数据库,学生可以在校园网和internet上浏览图书。

5.特别应用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在校园上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在线学习。

学生信息/教务信息系统,实现集中管理,对于某些敏感数据希望做到##,部分用户出差在外使用校内应用。

6.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和全面的安全性,能抵御来自外部的攻击。

校园基础网络建设与运维服务项目需求说明书

校园基础网络建设与运维服务项目需求说明书

校园基础网络建设与运维服务项目需求说明书第一章项目需求一、项目概况(一)定义1、建设区域:A校区:(1)有线网:学生宿舍区;办公及教学区有线网补充;教工宿舍区;(2)无线网:学生宿舍区;办公及教学区;校园室外活动场所无线网;2、服务区域:学生宿舍区有线无线网络、教工宿舍区有线网;3、校园网络用户:所有接入校园网的在校学生和教职工用户。

(二)项目建设目标1、此次项目建设既要满足目前的使用要求和甲方信息化发展规划,更应考虑未来在不改变主体架构的前提下,实现平滑升级和扩容。

2、出口统一:整合现有的办公网以及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网出口,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统一校园网络的互联网出口,并通过有效的解决方案避免单点故障。

3、认证统一:实现有线无线统一认证,实名注册,满足IPV4/IPV6用户2万人并发在线;实现同一账号可通过有线、无线、SSL+IPSECVPN认证接入校园网,并实现校园网准出认证访问互联网。

4、万兆互连:核心设备与汇聚设备万兆互连。

建成10T级核心交换容量、万兆骨干链路校园网。

5、无线、有线两网合并:建成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无线网采用无感知认证和WEB认证两种方式,并能自主分区域、分时段、分权限的可控可管。

流量精细管理,基于用户认证账号的带宽分配,关键应用不中断,流量计费,流量分析,外网资源内网化(互联网资源本地加速)。

6、校园网建设必须支持多家运营商链路,为各运营商的平等接入、公平竞争等提供技术保障的环境;实现用户根据自己需求,校内不分地域自主选择互联网提供商。

7、校内资源免费:校园网络用户能够免费访问校内资源,校内流量免费。

二、校园网建设范围(一)一期建设1、有线网建设学知楼教室、求知楼教室、新知楼教室、学生宿舍、教工宿舍、其他办公室及实验室有线补充,最终信息点个数以施工方案为准。

2、无线网建设室外区域包括:幕前广场、新知楼周围、西区操场、西区篮球场、东西校区所有学生宿舍楼楼与楼之间空地。

校园图书馆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

校园图书馆无线局域网组建方案

图书馆无限局域网组建方案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无限局域网构建方案设计概述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图书馆工作的运行模式、业务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诞生,对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其他网络相比,图书馆网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具有极高的可靠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具有高速度和高带宽,满足流介质媒体、远程学习等对带宽和数据敏感的实时应用。

一、需求分析(1)组网需求采用成熟的无线局域网组网技术,保证最优性价比.采用简单、清晰的网络拓扑结构,保证网络的稳定和高性能。

(2)设备需求可扩展性强,通过增加新的模块和设备解决网络需求的增长,实现网络的平滑扩容。

设备稳定可靠,性能高,能耐受一定程度的大数据量的冲击和安全问题干扰。

设备具备多功能支持,要求能够采用较少的投资实现较多的功能。

(3) 网络安全需求针对校园图书馆无线网学生比较活跃,易发生IP地址盗用、账号盗用、计算机入侵等安全问题,要求能够实现端到端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 网络管理需求采用方便、灵活的管理方式、支持分层次的IP管理。

(一)硬件设备的选购产品清单(1)核心交换机的选购H3C S9512主要参数交换机类型路由交换机应用层级三层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网络标准IEEE 802。

1P、IEEE 802。

1Q、IEEE 802.1d、IEEE 802.1w、IEEE 802.1s、IEEE 802。

1ad、IEEE 802.3x、IEEE 802.3ad、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

3z、IEEE 802。

3ab、IEEE 802。

3ae、IEEE 802.3af接口介质10Base-T、100Base-T、1000BASE—X、1000BaseT 背板带宽 1.8Tbps支持VLAN支持、QOS支持、网管支持(2)交换机的选购H3C S5500-28C-PWR—EI主要参数传输速率10Mbps/100Mbps/1000Mbps/10000Mbps端口数量28背板带宽192Gbps包转发率95。

IPv6校园网解决方案建议书模板—2完整篇.doc

IPv6校园网解决方案建议书模板—2完整篇.doc

IPv6校园网解决方案建议书模板—4第2页图2-1 园区网典型组网方案—升级现有IPv4网络(图1)这种组网只适用少量IPv6/IPv4双栈用户的情况。

首先,由于用户直接接入核心设备,应避免核心设备的负担过重;其次,可以分别针对每个用户的IP 地址、VLAN 、端口作相应的策略,避免IPv6业务对原有网络的影响,同时保障核心设备的安全。

当IPv6/IPv4用户数量较大时,依然采用上述组网方式会使得配置太繁琐,而且大量的流量直接上传至核心设备会对原有业务造成不必要的冲击。

由于园区网中可能存在IPv6用户相对集中的节点,如,驻地网当中的IPv6试验网,或IPv6研究性质的网络,或者园区网中的IPv6用户数量较多。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先用一个双栈低端设备作一次汇聚。

这类节点下的IPv6主机可使用IPv6接入交换机接入后,通过双议书栈直接上联至核心交换机;也可以根据网络实际情况,在IPv6接入交换机与双栈核心交换机间采用IPv6 over IPv4隧道方式连接,以穿过核心交换机与主机间可能存在的IPv4网络。

从整网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组网也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根据实际用户的带宽情况,可以采用H3C E500系列交换机提供高性价比的IPv6安全防护、全千兆、弱IPv6三层特性的桌面级连接。

通过升级,原有的IPv4网络下的IPv4用户的业务不受影响。

新增的IPv6/IPv4双栈用户可以正常访问IPv6网络和IPv6业务以及IPv4网络和IPv4业务。

在IPv6建设初期,IPv6业务资源相对较少,因此需要考虑纯IPv6(Native IPv6)用户对于现有IPv4业务资源的访问。

同时,IPv4用户也会有访问IPv6业务资源的需求。

为实现这两种可能的业务互访的需求,需要考虑如何放置NA T-PT设备。

如果要访问的业务位于园区网内部,可以考虑在业务服务器出口处放置双栈路由器(如,SR路由器系列,或者支持NA TPT的SecBlade 系列的防火墙产品),完成NAT-PT功能;如果要访问的业务位于园区网外部,由于出口路由器也需要升级为双栈,因此可以考虑在园区网出口的路由器上实现NA T-PT功能。

大学数字校园方案策划书3篇

大学数字校园方案策划书3篇

大学数字校园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大学数字校园方案策划书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教学质量和学生体验,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先进、实用、开放的数字校园平台。

本方案将对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建设目标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2. 提升教学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 改善学习体验: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强校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4. 促进资源共享:搭建数字化平台,促进校内各部门、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升级。

2. 应用系统建设:开发或引入适合学校需求的管理系统、教学系统、服务系统等应用软件。

3. 数据资源建设:整合学校各类数据资源,建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4.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实施步骤1. 需求调研与规划设计:对学校现有信息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师生需求,制定数字校园建设规划。

2. 项目招标与建设: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实力的承建商,按照规划分阶段进行项目建设。

3. 系统集成与测试:对各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确保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同时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人员培训与推广应用: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系统使用培训,推动数字校园的全面应用。

5. 运行维护与优化升级:建立完善的运行维护机制,对数字校园平台进行日常维护和升级优化,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五、预期效果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 提升教学质量: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1规划背景
1.1 规划对象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院坐落在白云黄鹤之乡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腹地,离主校区一公里,毗邻风光秀丽的东湖风景区,校园占地面积1280亩。

校园内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富有现代气息,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学院设有理、工、文、管、法多个学科门类的32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在校本、专科生14500余名。

1.2 对象需求分析
该学院校园网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利用先进实用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建成覆盖全校、高速、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在教学、管理和通信等方面的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一个以光纤为主干、覆盖全校的宽带网,主干1000M ,100M 至桌面。

需要考虑网络运行的高效、可靠、安全以及管理的方便。

•实现校园Intranet 同CERNET ,Internet 的互连互通,校内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国内外消息,以满足信息查询、通信、资源共享、远程教学等需要。

•建立网络教学系统,提供教师备课、课间制作、多媒体演示,学生多媒体交互式学习、网络考试、自动教学评估等功能。

•建立基于网络的教育管理及自动化办公系统,包括行政、教学教务、科研、后勤财务等系统,以满足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具体功能为:
(1)实现校内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水平
(2)提供信息服务
(3)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
(4)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