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说明书

合集下载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规划管理局及有关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1.2 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经建设方确定的本工程方案设计,甲方签订的设计合同。

1.3 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T50002-20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1-2010)《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200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 289-201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防火隔离带用岩棉制品》(JC/T 2292-20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002.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昌吉州文化事业发展新区新建安检室等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名称:新建安检室2.2 建设单位:昌吉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2.3 建设地点:昌吉市南公园西路2.4 设计范围和内容:建筑施工图设计2.5 工程主要特征表:3.设计标高3.1 本工程室内±0.00对应绝对标高依据场地现场确定,室内外高差为0.15米3.2 本工程标高以m为单位,总平面尺寸以m为单位,其他尺寸以mm为单位。

3.3 各层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面标高3.4 建筑平面图所注尺寸均为结构尺寸,门窗所注尺寸均为洞口尺寸3.5 室外景观环境、绿化设计标高的确定应以不影响本设计的室外标高为原则。

4.墙体、柱4.1 墙体的基础部分详见结施图4.2 承重砌体为P型烧结多孔砖砌筑,砌体厚度为370mm,烧结多孔砖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砌筑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总说明SZ-02一、概述1.1 设计依据1)市经开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根据设计现场踏勘资料;3)及行业现行有关规、标准、规程和规定等。

1.2 设计围及容1)设计围:本次经开区舞阳大道道路工程设计南起鸭嘴岩大桥,北止花背路,设计总里程0.42Km。

因鸭嘴岩大桥的修建,满足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原舞阳大道的施工围预留300米进行对接。

本次起点和原舞阳大道设计起点重合,为了与原舞阳大道设计和鸭嘴岩大桥纵坡及平面对接,所有工程数量表只考虑300米的工程量。

2)设计容:设计容包括道路、给排水、强、弱电入地、燃气、路灯、交通工程、绿化等。

1.3 工程概况1.3.1 路线走向及控制点道路为南北走向,南起鸭嘴岩大桥,北止花背路,道路平面采用规划线形,路幅红线宽度60m。

1.3.2 道路主要技术标准经开区舞阳大道道路工程定位为城市主干路,路幅宽度60m,设计车速60km/h。

二、工程地质2.1 地形地貌根据线路工程地质调查,线路所经区域的地形地貌为舞水河Ⅰ级阶地地貌。

地面高程一般在245.00-255.00m,地形平坦、开阔,相对高差小,现状为农田。

2.1 地层岩性根据线路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沿线路分布的地层主要为有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层。

其描述如下:第四系(Q)①粉质粘土:由冲洪积和残坡积作用形成,主要分布于丘坡上,褐黄色、棕红色,稍湿,硬至可塑状,厚度在0.5-3.0m。

但随地形变化,其厚度变化较大。

在冲沟部位,其厚度在2-3m,湿至饱和,可至硬塑状。

而在丘坡部位,其厚度在0.5-1.0m。

②含淤泥质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道路沿线的水塘中和水田表层,由地表水长期浸泡而形成。

呈黑褐色、灰褐色,饱和,软塑状,表层呈流塑状。

厚度在0.5-1.5m。

③砂土:主要分布于舞水河Ⅰ级阶地部位。

呈褐色至褐黄色,湿至饱和,稍密,含少量卵。

层厚1-2m。

④砂卵:主要分布于舞水河Ⅰ级阶地部位,呈褐色,饱和,中密。

层厚在3-6m,具二元结构。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参考)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参考)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本方案设计起点桩号K0+000,坐标为:X=2789366.23058,Y=532803.32505;设计终点桩号为K5+334.790,坐标为:X=2792400,Y=529400。

路线全长5334.790m,全线设有两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2X10,K0+200~K0+300,K5+120~K5+160)、8道涵洞。

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根据本项目在总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结合公路设计规范,确定本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为:本次设计一律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25m圆曲线一般最小径:200m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500m圆曲线不设加宽值最小半径:250m最大纵坡:6%路基宽度:10m路面宽度:7m小桥和涵洞: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公路Ⅱ级3、道路工程设计3.1道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原则:平面线形应流畅顺适,利于安全行车,与地形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条件、地质气候、材料来源等其它影响因素;处理好道路与农业、城镇、居民的关系,要努力做到“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注意与农业基本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尽量不要占高产田地和经济作物田地,注意与农田水利设施、当地土地规划良好结合;充分重视水文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地貌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对特殊地质的处理将增加工程费用,应尽量绕避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必须穿越时应选择合理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生态平衡。

本路线起于206省道,止于店上村,总长5241.692米。

线形设计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为依据,按60km/h二级公路的标准来进行设计。

施工图说明书样例(参考Word)

施工图说明书样例(参考Word)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工程概况金乡路位于平谷中心城区,道路为南北走向。

南端与新平北路相交,北端与平关路、谷丰路(平程路)相交,是平谷区通往北部乡镇及密云县的主要道路。

本次工程范围南起新平北路,经北环东路、平谷南街,北至平关路,道路全长1086m。

金乡路现况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主辅路路面病害、主辅隔离带缘石破损、标线模糊、标志不完善,高峰期及节假日较为拥堵等。

为提高道路的整体通行水平,增加车辆运行舒适度,受北京绿都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对金乡路进行大修施工图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主辅路路面结构的新建、主辅隔离带路缘石更换、新建主路边缘平石、更换辅路边缘雨水口、交叉口及公交车站交通组织、重新施划标线、增设部分标志等。

由于金乡路全路段人行步道已于近期更换完毕,本次设计不包含人行步道部分。

2.设计标准⑴城市主干路标准,横断面为三幅路,规划红线宽度50米;⑵路面为沥青路面,设计轴载:BZZ-100;3.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5)《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11/T493-2007);(6)《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定型结构图表》(BSY-TD11-200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7) 1:500电子地形图(北京绿都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8)弯沉检测数据(北京绿都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9)路面结构取芯成果(北京市路州交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二、施工图设计1.平面设计考虑到本次设计为大修改造工程,平面维持现状不变。

设计起点K0+085,与新平北路接顺,设计终点K1+171,与谷丰路、平关路接顺。

道路全长1086m。

2.纵断面设计考虑本次设计为大修改造工程,且道路两侧均为建成区,设计纵断面基本与现状纵断面相同,以与新建步道接顺,满足道路排水需求、沿线企事业单位出入需求。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一、概述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文件,它详细描述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个专业的设计理念、方法、成果和注意事项,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就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二、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1、工程概述: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规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信息。

2、设计依据:列出设计所遵循的国家标准、规范和相关法规,以及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任务书等。

3、建筑设计:描述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关系、建筑材料、装修标准等内容。

4、结构设计:描述结构类型、荷载分布、地震防护、基础形式、梁板柱等构件的设计等内容。

5、给排水设计:描述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6、电气设计:描述电源、配电、照明、通信、自动化控制等系统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7、暖通设计:描述空调系统、通风系统、供暖系统等的设计参数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8、施工要求:提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等内容。

三、编制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方法1、理解设计任务:深入理解建设单位的需求和相关设计规范,明确设计目标和范围。

2、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包括地质勘察报告、气象资料、周边环境等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

3、专业协调与合作:各专业设计师之间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确保设计方案的专业性和整体性。

4、设计方案制定与优化:根据资料分析和专业协调的结果,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

5、图纸绘制与编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图纸。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一、概述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是一种针对建筑工程设计的综合性文件,它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多个专业的设计内容。

该文件旨在明确施工图设计的总体要求、设计原则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方案,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提供指导和依据。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丹之源啤酒有限责任公司10KV配电工程设计文件丹江口市华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11月审定:审核:校核:编制: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接入系统电源点为10KV都62工业园一回线8#杆,线径为LGJ-95/15,该线路已载负荷约1500KVA。

2、本工程新建10KV架空线路约260m,导线选用LGJ-70/10钢芯铝绞线。

3、本工程新增2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变比为10/0.4KV,室内布置;新增4台型号为KYN28A-12的10KV开关柜,其中高压计量预付费柜1台,进线柜1台,出线柜2台;新增低压柜共计7台,均布置于配电房内。

二、设计依据1、《勘测设计任务委托协议书》2、本工程设计依据规程、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352-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三、设计范围本工程设计范围由都62工业园一回线8#杆接火至配电房内10KV 高压配电装置,变压器以及变压器低压配电柜止,不含低压柜出线部分。

四、自然条件最高温度:40℃;最低温度:-20℃;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设计风速:30m/s;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25kN/m2;地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下;海拔高度:≤1000m;地质条件:分布均匀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承载力标准值:150kN/m2;冻土深度:1m;地下水位:在基础砌置深度以下,无侵蚀性;污秽等级:d级污秽。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35237.2
18
1
6805.3
6805.3
21
1
7156.5
7156.5
24
2
8091
16182
27
3
8588.9
25766.7
30
2
9636.9
19273.8
33
4
10321.9
41287.6
1JG123
终端塔0°-30°
12
2
6134.9
12269.8
15
4
6982.6
27930.4
18
8
7740.5
第九册S043S-T0109 1F4-SDJ终端塔结构图
第十册S043S-T0110 1ZB123直线塔结构图
第十一册S043S-T0111 1ZB223直线塔结构图
第十二册S043S-T0112 1ZB323直线塔结构图
第十三册S043S-T0113 1JG123转角塔结构图
第十四册S043S-T0114 1JG223转角塔结构图
结构图小计(㎏)
1A5-ZM2
直线塔
15
6
3847.8
23086.8
18
25
4219.3
.5
21
16
4766.9
76270.4
24
12
5261.7
63140.4
27
10
5689.8
56898
30
6
6208.8
37252.8
1A5-ZM3
直线塔
15
1
3962.2
3962.2
18
4
4386.6

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图说明书

一级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图说明书

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1.1路基设计原则、设计依据1.1.1路基设计原则据项目区特点,充分收集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资料,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充分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结合自然条件、路基填筑高度、环境景观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型式及组成设计参数,进行路基排水、防护、取土等的综合设计,加强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

(1)充分研究该地区的公路建设条件,充分借鉴和吸收河南省已建、在建的公路勘察设计的成功经验及公路建设的精髓,将本项目建设成安全、耐久、节约、和谐的公路。

(2)路基设计应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高度、横断面型式和边坡坡率,确保路基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做到与地形、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考虑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对路基的影响,同时针对地区雨水集中等气象特征,采取经济有效的排水防护及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造成的危害。

对重要路段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

(4)特殊性岩土路段的处理不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的控制性因素。

对于其处理措施,应在全方面进行经技术比选的前提下,选用安全、经济的处理方案。

(5)路基要与路面成为一体,且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工程,应严格掌握路基填挖料的特性,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填挖方案,确保路基的强度和密实度。

路基穿越斜坡路段时,应做好防滑措施,按照规范要求开挖防滑平台。

零填零挖以及低填挖方路段应加强处理,确保路基强度,做好排水设施。

(6)路基设计要注意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并加强沿线绿化,尽量减少对沿途景观的破坏,改善和美化施工变化后的地形景观。

(7)路基防护以安全、经济、环保为原则。

因地制宜,树立边坡绿色环保的防护设计理念,加强边坡绿色防护,减少圬工防护,同时,注重景观与绿化设计,顺应自然、融入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潍城经济开发区银河花园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一、区域位置●宏观区位银河花园社区所处的潍城区地处潍坊市中心城区,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半岛走廊”之称。

辖区内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国道、省道及市区公路纵横交错。

北距潍坊港50公里,南距潍坊机场5公里,东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00公里,西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150公里,距青岛海港、烟台海港、日照海港都在200公里以内。

●微观区位银河花园社区地处潍城区于河街道崔家村,用地北邻豪德学校,南至三零九国道,西起崔家村边界,东至沿河路。

用地东侧为大圩河及近期即将建设的100米滨河绿化景观带;与本地块隔河相望的潍城区政务中心、区政府居住区及用地北侧的豪德学校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体系,完善的基础配套,为本地块的开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规划背景●自然地理银河花园社区所处的潍城区地处昌潍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南高北低。

东北部土地平旷,土壤肥沃,利于粮食、蔬菜、棉花等农作物精作高产;西南部为丘陵地带,是林果、烟草、花生适种区。

自然气候属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2℃,年积温4783℃,降雨量700毫米,无霜期185-211天,被誉为“江北苏州”。

●人文地理银河社区所处的潍城是著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以建安七子之孔融、清代郑板桥、陈介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显宦名士彪炳史册,溉沽乡梓。

郭味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和国画艺术大师,新建郭味蕖美术馆将重放其文化异彩。

集南北园林艺术为一体、融明清建筑风格于一身的十笏园,为清代潍县城内9处名园之冠,江北私家园林之杰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保护开发一期工程已启动。

至今保存原貌的城隍庙、万印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艺风筝、仿古铜器、布玩具等工艺品做工精细,驰名中外。

浮烟山的自然风光与国际风筝放飞场、朝阳观、麓台书院、塔园森林公园等构成了潍坊市区的一大景观。

朴素厚重的休闲农业文化,得天独厚的钟灵毓秀之山,成为潍坊市区最大的生态旅游区。

自1984年以来,在这里连续举办了2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山脚下规划建设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地,将成为潍坊乃至齐鲁大地的人才聚集区、知识辐射区、科技带动区。

潍城是山东半岛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早在乾隆年间就有“南苏州,北潍县”的盛誉。

近年来,按照潍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西部集中发展物流业,加快建设鲁东物流中心,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中部主要发展服务业,加快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的战略部署,潍城区委、区政府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心城区加大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做好传统服务业升级版文章,全面提高餐饮、零售等传统服务业水平。

由香港豪德集团投资开发的全国光彩事业重点项目——豪德贸易广场,总投资30亿元,是全省建设规模最大、服务功能最全的大型综合批零市场,辐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

潍城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原则,开发建设了潍城经济开发区(本案银河花园社区隶属该区)和浮烟山综合开发区。

潍城经济开发区致力于发展大宗物流和优强工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鲁东物流中心,南倚胶济铁路,并设有铁路专运线,北邻济青高速公路出入口,309国道横贯东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可以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

浮烟山综合开发区依托浮烟山山青水秀、林木葱郁的自然风光和中国风筝放飞基地、森林公园、朝阳观等景观优势,突出文化教育、休闲娱乐、商住旅游三大功能,致力于建设大型生态旅游区。

潍城民风纯朴,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百业正兴,良好的城市形象已日益深入人心。

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是潍城人民追求的目标,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是外商投资信心的保障,共创业、共建设、共发展是潍城招商引资的心愿。

潍城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定会给四面八方的商儒宾朋,同建一个美好明天。

三、现状分析银河花园社区用地范围内多为崔家村村民住宅用地,另有少量的果园、林地及闲置地;区内建筑多为村民自建的低层住宅及沿三零九国道的几处商业建筑,规划均不予保留。

整个地势较平坦,西高东低,现状地面海拔高程在30米左右;现状道路除三零九国道状况良好且市政配套设施完善外,其余道路均为沙石路,质量较差,规划不予保留;南侧沿三零九国道有一条东西向10KV架空电力线,规划将其沿道路方向埋地敷设;用地东南片内有四棵古树:一棵皂角、一棵臭椿、两棵古槐,树龄最长的超过百年,凝结了本地居民的感情寄托与村庄文脉变迁历史,规划予以保留并重点布置景观节点。

整个规划用地东西最宽处为680米,南北长约820米,规划总用地面积32.23公顷(其中城市道路用地5.41公顷,规划建设用地26.82公顷),呈不规则状。

基地中部,银河路与工业三路纵横交错,将用地划分成大小不等的四个片区,给规划设计带来一定难度。

规划地块相关道路情况四、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国家、山东省、潍坊市有关法律、规范、条例和规定5、由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和其它有关文件五、规划目标依托基地现有条件,结合银河花园社区的服务群体并根据人口和年龄段构成,在设计中除了达到环境优美、交通方便、生活舒适、配套齐全的基本要求外,提升规划层次,将关注健康、放眼未来的思想文化内涵反映和体现到规划设计中。

以“内聚、生态、舒适”为设计理念,打造一个集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突出“绿色阳光、生态和谐”特点的高品质社区。

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突出健康休闲的生活理念,为居民塑造环境优美,舒适便捷,交流和谐的社区环境和生活属地。

●营造个性鲜明功能完备的社区●提供有效可行的经营策略机制●建立便捷有效的交通组织体系●塑造优美良好的绿化景观环境六、规划总体布局(一)设计构思●曲直结合的小区或组团级道路将被城市道路分割成的四个片区串联成一个整体,使之成为合分自由、灵活布局的完整地块。

●沿城市道路布局的社区服务设施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便于几个居住片区的设施共享、就近使用,满足城市居民的使用要求,并满足设施的经营运行的经济性要求,亦可阻断外部交通对居住区的噪音干扰,创造静谧的居住环境。

●优美的滨河建筑天际轮廓线及建筑设计,实现建筑与景观的交流与对话,相得益彰。

●对滨河水体景观的巧妙引入,独具特色的住区水景设计,使小区景观与滨河景观相互渗透,互为补充。

(二)规划结构在深入研究基地现状后,结合地形地脉及当地居民习惯,规划方案结构可用“两轴、一带、四片、三中心”来概括。

●“两轴”沿银河路和工业三街布局的建筑景观轴和交通轴。

南北轴线开始于南端入口处东西峙立的两幢十六层大型公建,经过建筑收放结合、高低有序的商业街,独具匠心的街头绿地广场同东西轴线交汇;东西轴线则以滨河景观,广场游园,富有稚趣的托幼建筑,底商上住的居住建筑形态贯穿东西。

●“一带”滨河建筑景观带。

通过沿河布局高层公用建筑,富有韵律的点式居住建筑,高低错落进退有致的高层板式居住建筑,间或大小不等的绿地,构建起天际轮廓优美、建筑形式活泼现代的滨河建筑景观带。

●“四片”由纵横的城市道路分隔而成的四个居住片区。

东南(A区)、西南(B区)两个居住片区作为商业住宅开发用地;西北(C 区)、东北(D区)两个居住片区主要用做崔家村村民返迁安置用地。

四个居住片区,在住宅单体特定部位用不同色彩区分,在建筑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住宅组团的可识别性。

●“三中心”用地东南、西南、西北三个较大的居住片区布局的中心绿地。

分置于各片区的中心绿地,通过景观轴线、视线通廊相互联系渗透,形成较大的绿地系统,并能使各片区共享绿地,实现居民对绿地均好性的需求。

(三)道路交通系统银河花园社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以加强内部功能组织和便利内外交通联系为原则,进行局部人车分流系统的方式组织交通。

同时,将交通系统组织与住区内城市设计相结合,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

结合大圩河走向及四个居住片区的基地状况,道路采用曲直结合的形式,在小区出入口和道路线型上实现住区道路的系统化,又便于各居住片区的封闭管理,增强独立实施的可操作性。

曲直结合的居住区道路利于景观的组织,达到步移景异、视点变换的效果;又可降低车速,满足居住区道路通而不畅的要求。

基地内采用局部人车分流的方式,创造安全亲切的运动和步行道,减少机动车对人行空间的不良影响。

区内车行环路路面宽度为4.0—7.0米,宅前路宽3.0米。

结合居住区人流来向和本区居民出行习惯,小区合理设置出入口。

各片区均向城市道路开设两个或三个车行出入口。

结合滨河景观绿化带合理设置人行出入口,满足社区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

静态交通规划也是本次规划设计的重要方面,适应小汽车的日益增长,充分考虑停车场库的安排。

采取住宅底层停车、地面集中停车、路边停车和地下停车四种方式。

规划停车位共计2954个,其中地面停车位1030辆,地下停车位1924辆。

非机动车停车位按1.8辆/户计,采用住宅底层储藏室解决非机动车停车。

(四)公共设施规划位于地块北侧的中小学和医院,服务半径均可以辐射到本社区。

社区所需公共服务设施均沿银河路和工业三街结合城市公共建筑设置,便于几个居住片区的设施共享、就近使用,满足城市居民的使用要求,并满足设施的经营运行的经济性要求,亦可阻断外部交通对居住区的噪音干扰,创造静谧的居住环境。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小区居民流向并结合社区出入口进行设计。

基地东侧、北侧是小区与城市联系的主要流向。

规划在三零九国道与银河路交叉口设置两个较大体量的商业办公楼,不仅与三零九国道对面的建筑体量相协调,而且提升了本地块的商业品位。

沿银河路和工业三街布局的城市公共建筑弥补了潍城区政府驻地公共建筑设施不足的现状。

●物业管理、活动中心位于东南地块的银河路入口处,是社区的标志性空间之一。

半弧形的建筑形体,对小区入口形成虚围合,强化了居住区入口的氛围,并同西侧住宅片区入口相互应,成为一处重要的建筑景观节点。

●沿街商业位于银河路和工业三街布置商业街,联系社区服务中心。

主要功能项目包括:酒吧、网吧、茶室以及美容美发和商业服务等,形成亲切宜人的高品质休闲娱乐场所,不仅可以为本社区居民服务,还增加了城市的商业氛围。

●村委办公位于银河路和工业三街交叉口西北,方便服务于东北、西北两片村民还迁安置区。

●幼儿园邻近东北片区绿化游园处设置一处幼托。

由于本地块北侧有一所较大幼儿园,西侧固家村也规划一所幼儿园,但仅能解决部分幼儿上学,故社区增设幼儿园一座。

(五)住宅设计住宅单体设计以多层为主,辅以中、高层,住宅结合道路、景观采取点式、单元拼接的多种群体组合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