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励志人生故事:71岁入狱,85岁东山再起身家过亿
女版褚时健:白手起家到千万富姐70岁出狱再创业

女版褚时健:白手起家到千万富姐70岁出狱再创业吴胜明每天穿梭在西安的街道上,步履匆匆。
街头等公交时,吴胜明摆出年轻人拍照时的pose,逗乐了其他人。
写在前面一位近80岁高龄的老太太,最近在微博上“红”了。
在微博上输入她的名字,相关微博有19781条。
有的把她列为财商领袖,分享她的传奇人生,感慨她曾经辉煌到天上,又曾经落难到海底;有的说她是公益达人,12月初,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五届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大型公益盛会,就是由她发起;一份“盘点10年来出狱的企业家”18人名单中,她也在列:“2003,吴胜明,个体户”。
同一名单上还有红塔集团前董事长褚时健、健力宝前董事长张海、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德隆系创始人唐万新等。
而她,是唯一女性。
她叫吴胜明,一个再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八十大寿的老太太。
她的人生,跌宕起伏。
从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后的小保姆,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从扫厕所到创实业、做公益。
她的情感,聚散无常。
两岁时母亲远走台湾,初恋被“棒打鸳鸯”,丈夫无情背叛,女儿绝望自杀。
她人生最辉煌时和最落魄时,都和郑州紧密相关——因投机倒把等罪名,她入狱18年,出狱后在郑州靠打扫厕所维持生计;人生跌入谷底时,郑州人一声“吴老师”的称呼,让她重拾尊严,温暖至今……在网上,她被描述成“女版褚时健”——辉煌一时、跌入牢狱、古稀创业、重归富有……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是不是如网上所传那样坎坷、传奇、励志、富有?她与郑州的短暂交集中,还发生了什么故事?12月9日,大河报记者辗转联系上吴胜明,听她讲述“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叛逆人生”。
跌宕之痛从富商世家的大小姐到逃婚后的小保姆,从千万富翁到阶下囚;古稀之年,从扫厕所到创实业、做公益……网友慨叹:从她和褚身上,读懂什么叫“不晚”@王树彤(微博):吴胜明老太太的创富经历,让我想到了另一个晚年东山再起的老先生褚时健。
他们的经历都充满了坎坷和传奇,也给了我们这些后辈克服困难的勇气。
吴老太在节目中谈过去的时候说一口的吴侬软语,说实在的我听不太懂,但她还是让我热泪盈眶。
4褚时健中国烟草大王→71岁被判无期徒刑→今东山再起

✓ 褚时健:中国烟草大王→71岁被判无期徒刑→今东山再起
✓ 褚时健:中国烟草大王→71岁被判无期徒刑→今东山再起
生活比小说要精彩很多,也要现实得多。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衡 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褚时健为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1999年1月 9日,褚时健因贪污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唯一的女儿当年 在狱中自杀。2002年,74岁的褚时健保外就医后,东山再起,与妻子承包荒山 开始种橙。又到了橙子收获的季节,2013年估计产量有1万吨,批发价为10-14 元/公斤,预计收入在1亿元以上,利润估计有几千万元。
✓ 褚时健:中国烟草大王→71岁被判无期徒刑→今东山再起
2002年开始种植褚橙,褚时健那时已75岁。这些年,80多岁的他每个月下地 8-10天,对果园管理盯得非常细致,严格管理。从玉溪到嘎洒果园,200多公里, 全是山路,行车至少3个多小时。褚时健打电话通知次日8点到果园开会,第二天 绝对准时到,所以没有一个下属敢迟到。
✓ 褚时健:中国烟草大王→71岁被判无期徒刑→今东山再起
期间,他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而自己又身陷囹圄,这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为他惋惜,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出 人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在监狱里待一年,劳改 两年后,2002年他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东山再起,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
再叹: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生活比小说要精彩很多,也要现实得多。
谢谢聆听
✓ 褚时健:中国烟草大王→71岁被判无期徒刑→今东山再起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十几年间,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他领导的 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数以千亿计,他以战略性的眼光,强化资源优势,抓住烟草行业发展 的机遇,使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烟草大王。“红塔山”造就了多少百万富翁、为多 少人解决了吃饭问题,已数不可数。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走到了他人生的巅峰,然而在那个 普遍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他们厂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至少有四、五千元的时候,由于体制 原因,他对企业的巨大贡献并没有在个人所得上得到体现,18年来他的总收入不过百万,个 人收入的巨大落差使他心理严重不平衡,再加上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他辉煌的人生之路 偏离了航向,因为贪污174万美元,1999年,他被判无期徒刑,此时,他已经是71岁的老人 了。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褚时健案曾引发了一个59岁现象”,即官员退休前捞一把”的讨论。
80多岁,完成了从烟王”到橙王”的转变。
这个人,本就是传奇。
褚时健简介:褚时健,1928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2002年,74岁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
2012年11月,褚时健种植的橙子通过电商进京,而他本人也成为励志的典范。
遗憾的是,1995年被人举报贪污后,唯一的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
褚时健的烟叶、褚橙,都非常成功,他在种植、农业管理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文/李志刚褚时健今年已经86岁了,现在又到了褚橙收获的季节。
三四年前,我曾经两次前往位于云南新平县嘎洒的褚时健果园。
根据我2009年的采访数据,每年全国烟草系统就要帮他消耗1千吨左右,红河集团的厂长是褚时健的弟子,前几年,每年红河集团就帮他消费400吨,当时产量也才1千多吨。
不过,这不是褚橙”做起来的关键原因。
褚橙”有褚时健本人的人脉、资源、名气等因素的加成,但褚橙”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最本质的原因,还是褚时健把他的企业家管理能力运用到种植中。
那里离玉溪有200多公里,1963年到1979年,褚时健在嘎洒办过糖厂。
他准备东山再起的时候,他选择在这里承包2400亩土地种植冰糖橙。
嘎洒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气温很高。
玉溪25摄氏度的时候,这里能达到35摄氏度。
这易于冰糖橙转化糖分,口感更甜。
我估算了一下2002年到2009年总成本是4000多万元。
褚时健非常舍得投入,果园修了足球场大小的水池,用于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几百万元,有机肥料厂、冷酷、鲜果厂大概花了900万元。
褚时健的跌宕人生

褚时健亲身参与并掌 控了产供销的每一个环节。 到九十年代中期,他已经 “把一个地方小烟厂做成 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 烟草帝国”。固定资产从 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 年创利税近200亿元。有 中央领导甚至称它为“印 钞工厂”。 自此,“红 塔帝国”的权力全部集中 到塔尖——褚时健的话被 形容为“圣旨”,重要的 事情,尤其是批烟,全凭 他的条子和电话。他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他 身边人称他“老爷子”, 其他人叫他“老板”。
1927年腊月,褚时健 出生在云南玉溪市华宁县 一个普通农民家中,他的 两个哥哥先后夭折,父母 有些紧张,于是搬离祖宅, 来到人烟稀少的铁路边上, 褚时健每天上下学都要顺 着这条铁路走。后来褚时 健回忆自己在铁路边度过 的童年:“铁路是法国人 修建并经营的,他们雇一 些当地人维护铁路,这里 工人的工资是当地人收入 的几十倍,如果能在他们 那里做工,日子就很好过。 所以大家争着来这里做 工。”这对年幼褚时健的 触动是:“要把书读好才
国内著名财经作家,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 吴晓波这样谈他对褚时 健的看法:我觉得他本 人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这是当时时代的一个投 影,他被判刑的时候, 恰恰是国营企业产权改 革的时候,整个企业希 望从承包制变成产权清 晰化这样一个过渡阶段。 褚时健本身戏剧性太强, 一直到今天,像他这样 具有如此之高知名度的 企业家被判刑也不多见。
褚时健在企业家群体中 享有极高的声誉:王石 将他封为最崇敬的企业 家,感叹道“如果我在 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 而且假定还要遇到挫折。 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 那样”,波导手机的董 事长徐立华也表达了类 似的崇敬之情:“真正 的企业家是褚时健,那 是中国天字号的企业 家!”经济学家周其仁 则表示“我一直为他抱 屈”。
褚时健做企业的最早经历 是在“文革”时期,就在 橙园山脚下的小镇上,他 担任过嘎洒糖厂的厂长。 褚时健如此描述这段历史: “我这个厂长是戴罪之身, ‘摘帽右派’。打个比方, ‘右派帽子’挂墙上,检 查的人来了,就给我戴上; 批斗我了,就戴着帽子走 个过场。厂里有两路造反 派互相打,他们都不舍得 往死里整我。整个云南的 糖厂都亏损,我那个镇办 小厂一年盈利30多万元 呢。”
从烟王到橙王八旬老人褚时健再创财富人生奇迹

从烟王到橙王八旬老人褚时健再创财富人生奇迹作者:暂无来源:《决策探索·上旬刊》 2012年第5期文/ 顾军人们好奇的不是褚时健种了什么,而是当人们都以为这位80 多岁饱经风霜的老人不可能再做出什么时,他又干成了一件事。
这位如今已85 岁高龄的老人,二次创业选择了一个“投资回报缓慢”的行业,并用其“从不放弃”的坚持告诉世人,他从来没有失踪,只是曾经迷路了而已。
10多年前,他从荣誉的巅峰猝然下坠时,没有人相信这个年逾古稀的老人能重新站起来。
时间给了他最大宽容。
风雨过后,当他再次回归公众视野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鹤发童颜、神采奕奕的他。
那个曾经给他无上荣耀却又害他至深的光环已然脱下。
这几年,好多媒体采访过他,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远远观望,少有交谈”。
万科的王石曾到果园拜访过他,“出于对企业家的尊敬”。
彼时,王石随手捡起一个落在果园的冰糖橙,吃了一口,悠然道:“和美国加州的橙子一个味道。
”这已是他经营果园的第10 个年头,精细化的种植和哀牢山的湿热气候、充足的阳光,让他的橙子有了独特的味道。
他的果园也越做越大,2008 年的纯利润是1800万元。
2009年,它的产量比头年提高了1000余吨。
2011年,果园利润超过了3000万元,固定资产超过8000万元。
不过与之前大名鼎鼎的“烟王”名头相比,这一次,他的名字隐没在了他所种植的“云冠冰糖橙”之后。
显然,现在的他更希望的是,大家记住的是冰糖橙的味道,而非那个曾经显赫的名字褚时健。
意想不到的“褚果”人们好奇的不是褚时健种了什么,而是当人们都以为这位80 多岁饱经风霜的老人不可能再做出什么时,他又干成了一件事。
2002年,保外就医的褚时健承包了一片2400 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
那一年他已经75岁。
2008 年春节,一种名为“云冠”的冰糖橙在市场上火爆热销,除了不一般的美味,这种橙子在坊间还有另一个名称“褚时健种的橙子”。
2400 亩果园,30 余万株果树,这样的规模让人们重新打量褚时健。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5f3fc37b9f3f90f77c61bd0.png)
[作文素材]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褚时健的励志感人故事褚时健的励志故事,王石哀牢山再访褚时健“好久没见了。
”不久前,在山脚下小饭馆,据说是村子里最“豪华高档”的饭馆里等待王石时,褚时健对身边的人说。
待王石下车,褚时健拖着不方便的腿走到饭馆门口,两人便紧紧握手。
你不能指望两位分别是87岁和63岁的人见面有什么煽情的场面,因为两人都很平静,仿佛昨天才见过,但是,知晓两人交往过程的人还是觉得很动情。
“您记错了,我上次来是11年前,不是7年前。
”王石说,褚时健保持一贯的恒定表情,定神想了几秒,云南话字正腔圆:“嗯,是呢是呢。
是11年前,那个时候我刚开始种橙子嘛。
”王石称想务农,褚时健当他是开玩笑隔了11年光阴的橙园完全是两个样子,王石记得那个时候所有的橙苗只有半米高,要3年后才开始挂果;而现在漫山遍野一人高的橙树在4月的艳阳天下已经开始结上今年的果子,远远的另一山头,是褚时健新承包下来的两千多亩土地,另一片橙园。
“你看,这些枝条是要剪掉的。
”褚时健抓着一条茂密的枝条对王石说。
“都结果还要剪吗?”王石不明白。
“要剪呢。
我啊,种橙这么多年,翻了多少书问了多少人,总结出一条,要保果先要保花,要保花呢,必须先要保叶。
把它们剪掉,就是为了保护好整棵树的叶。
”褚时健很认真。
而王石的注意力放在地里到处拖着的软软的水管上,“褚厂长,您是采取滴灌技术吧?”王石问褚时健。
褚时健从橙子树下走出来,“这个技术么,价钱是高点,但我们这里太阳太大,喷灌不行。
”两人已经陷到农业技术问题的探讨里去了,旁边记者们呼啦啦拍照,也没能影响两人对橙树和土地的关注。
“王石你怎么对农业好像也很了解?”探讨了半天,褚时健终于有点疑问了。
王石乐了:“受您感召,我也准备以后从事农业了。
”褚时健笑笑,显然认为自己听了一句玩笑话。
王石并没有开玩笑,他的确计划未来到戈壁上种庄稼。
这并非浪漫的冲动,他的想法是,戈壁上种庄稼最根本是解决土地沙化的问题,这个课题对中国农业至关重要。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84岁再成亿万富翁褚时健,一个传奇人物的名字。
他是中国烟草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橙汁产业的开拓者。
在他84岁的高龄,他再次成为亿万富翁,这是一个令人注目的故事。
褚时健出生于1929年,他的家庭并不富裕。
年轻的时候,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从贫苦的农家儿子成为了烟草业的巨头。
他在中国烟草总公司工作了几十年,成为了中国烟草业界的领军人物。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烟草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家之一。
然而,褚时健并没有满足于此。
1994年,褚时健退休后,他将目光转向了橙汁产业。
在当时,中国的橙汁市场几乎没有竞争者,而且国内外市场对橙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褚时健看到了这个商机,并决定抓住它。
他成立了神州橙汁集团,开始了他的橙汁事业。
当时的橙汁产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和设备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褚时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科学研发,改良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他还大力扶持橙农,帮助他们改进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努力,褚时健带领着神州橙汁集团迅速崛起,成为了中国橙汁行业的领导者。
褚时健在经营橙汁产业的过程中,没有忘记社会责任。
他注重企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事业。
他投资、建设了多个环保项目,大力支持乡村教育和扶贫工作。
他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褚时健已经是中国烟草业和橙汁业的领军人物。
他的财富也在不断增长。
根据最新数据,褚时健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这无疑是他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褚时健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和坚持。
他坚信:“天道酬勤”。
他从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热情和追求。
他不仅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
褚时健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正是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有了褚时健这样的创业者和企业家。
他们的成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褚时健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成就的故事,更是一个勇于追梦、奋发向前的中国精神的写照。
纪念褚时健的传奇人生

纪念褚时健的传奇人生
今年,90岁褚时健正式宣布退休了,累了,力不从心了,想过过溜猫逗狗的轻松日子了。
很少有人能像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从政,从商,啷当入狱,74岁再重新创业。
王石曾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站的多高,而是跌到谷底时的反弹力”,是对褚老的客观评判。
“红塔山”品牌的创始人,中国烟草大王,全国优秀企业家。
荣誉光环后伴随着家庭的恶运,95年女儿褚映群狱中自杀,99年71岁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褚时健跌落神坛,众叛亲离,落难凤凰不如鸡。
01年,褚时健因糖尿病保外就医;02年74岁褚时健与妻子承包哀牢山种橙,开始人生第二次创业,10年艰辛成为中国橙王,其中心酸是非常人能想象的。
18年褚一斌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褚橙新掌门人。
褚时健最后成功了,匪常人所思,他感谢夫人人生低谷始终陪伴,把伤痛留在了时光里。
坦言要活过一百岁,歇歇在黄昏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褚时健的励志人生故事:71岁入狱,85岁东山再起身家过亿
有人曾问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你最尊敬的企业家是谁?王石沉吟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不是全球巨富巴菲特、比尔.盖茨或李嘉诚,也不是房地产界的某位成功人士,而是一个老人,一个跌倒过并且跌得很惨的人。
这位老人,他的名字叫褚时健。
生于1928年的褚时健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
1955年27岁的褚时健担任了云南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科长。
31岁时被打成右派,带着妻子和唯一的女儿下农场参加劳动改造。
文革结束后,1979年褚时健接手玉溪卷烟厂,出任厂长。
当时的玉溪卷烟厂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破烂小厂。
那年他51岁!扛下了这份重任。
这一年,褚时健的奋斗故事才刚刚开始。
时光荏苒,经过褚时健和他的团队经过18年的努力,为国家创税收991亿。
把当年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后来亚洲最大的卷烟厂,中国的名牌企业,当地的财政支柱:红塔山集团。
褚他也因此坐上了中国烟草大王的宝座。
而就在人生巅峰之时,历史又给它增加了一个职位:罪犯。
在1999年因为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改判有期徒刑17年),那年的褚时健已经71岁。
当从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国企红人,执政了18年的红塔集团的全国风云人物一下子变成阶下囚,这个人生的打击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打击对一个老人才是致命的,妻子和女儿早在三年前已经先行入狱,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
这场人生的游戏是何等的残酷,一般人想到的:此时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晚年遇到这样的不幸,只能在狱中悲凉的苟延残喘度过余生了。
三
年后,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在狱中几次晕倒,后被保外就医。
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后,褚时健上了哀劳山种田,后来他承包了2400亩的荒地种橙子。
那年他74岁。
王石感慨地说:我得知他保外就医后,就专程到云南山区探访他。
他居然带着妻子进驻荒山承包了2400亩山地种橙子,昔日的企业家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
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你想像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着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6年后挂果是什么情景。
所以,王石说:人生最大的震憾在哀劳山上!是穿着破圆领衫,戴着大墨镜,戴着草帽,兴致勃勃的谈论6年后橙子挂果的75岁褚时健。
6年后,他已经是81岁的高龄。
几年的时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果园,而且他种的冰糖脐橙在云南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原来这些产品一采摘就运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惊人。
因为褚时健卖的是励志橙。
王石再去探望褚时健时,他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老伯伯。
他向王石介绍的都是果园、气温、果苗的长势。
言谈之间,他自然地谈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2400亩的荒山如何管理?他使用了以前的方法,采用和果农互利的办法。
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的质量。
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儿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不以次充好。
他制定了激励机制:一个农民只要任务完成,就能领上4000块钱,年终奖金2000多块,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块钱,一户三个人,就能收入三四万块钱,比到外面打工挣钱
还多。
他管理烟厂时,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在管理果园,想到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
这个已经85岁的老人,把跌倒当成了爬起,面对人生的波澜,他流过泪,也曾黯然神伤。
现今,经过评估褚时健的身家又已过亿。
他的那种面对任何人生的磨难所展示出来的淡定,让他作为企业家的气质和胸怀呼之欲出。
王石说:如果我在他那个年纪遇到挫折,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而是在一个岛上,远离城市,离群独居。
但王石的感慨,褚时健并没有听到。
他在红塔集团时带的三个徒弟,现在已是红河烟厂、曲靖烟厂、云南中烟集团的掌门人,对他来说,他在曾经最辉煌时跌倒,但在跌倒后又一次创造神话,这就足够了。
褚时健这个最富争议的人物,给了我们一个衡量一个人成功的答案。
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所以,请想想这位老人的故事,记住他的31岁、51岁、71岁、75岁、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