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简易计时器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器(计数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器(计数器)设计

目录目录 (1)摘要 (3)ABSTRACT (4)第一章设计要求与方案确定 (5)1.1设计意义 (5)1.2设计要求 (5)1.3方案确定 (5)第二章硬件电路 (6)2.1单片机概述 (6)2.1.1 单片机基础 (6)2.1.2单片机与单片机系统 (7)2.1.3 单片机的产生与发展 (7)2.2MCS-51系列单片机介绍 (8)2.2.1 80C51 芯片介绍 (8)2.2.3 最小系统 (9)2.2.4 定时与中断的概念 (10)2.4LED显示电路设计与器件选择 (12)2.4.1.LED显示器的选择 (13)2.4.2LED驱动芯片选择 (13)2.5按键电路设计 (13)2.6蜂鸣器电路的设计 (14)第三章倒计时器的设计 (15)3.1倒计时器系统设计方案及框图 (15)3.2程序设计 (15)3.2.1主程序设计 (15)3.2.2倒计时模块设计 (17)3.2.3键盘扫描数码管显示程序 (17)第四章倒计时器设计仿真 (18)4.1设置倒计时初值 (18)4.2开始倒计时 (18)4.3倒计时结束并报警 (18)总结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附录1 倒计时器设计源程序 (23)附录2 所用元器件清单 (23)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的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

在实时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

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矩阵式键盘、蜂鸣器和LED数码管显示系统组成。

装置利用AT89C51单片机与74LS245驱动器驱动LED数码管显示。

通过按键控制设定倒计时时间,再通过中断控制系统开始倒计时。

当倒计时时间到时,由P1.0口驱动蜂鸣器发声报警。

为了简化电路,降低成本,采用以软件为主的的接口方法。

基于单片机9999秒倒计时器

基于单片机9999秒倒计时器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本次设计以单片机(AT89S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在配以相应的软件,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倒计时器,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

在硬件方面,除了单片机外,使用一个7SEG-MPX4-CA数码管来进行显示,用两个电容和一个晶振组成了一个振荡电路,提供时钟信号,用5V的电源、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构成了一个复位电路,再用四个电阻完成驱动。

LED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

在软件方面,我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利用系统调试工具keil C51来调试程序,然后再利用Proteus进行仿真。

经过实践证明,本系统运行稳定,其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具有一定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AT89S51;SEG-MPX4-CA数码管;倒计时器;汇编语言。

SummaryIn recent years, as computer penetration in the social fiel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are continually deepening, it has strong functions, small size, low power consumption, cheap, reliable, easy to use and so on, therefore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systems with control of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automatic control,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meters, data acquisition, military products and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other fields.The SCM 51 SCM is the most typical and most representative one. The design of a microcontroller (AT89S51) chip as the core, supplemented by the necessary peripheral circuits, accompanied by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in the design of a simple countdown device, which consists of 5V DC power supply.On the hardware side, in addition to SCM, the use of a 7SEG-MPX4-CA digital control to be displayed, with two capacitors and a crystal oscillation circuit composed of a provision of the clock signal, with 5V power supply, a resistor and a capacitor form a reset circuit, and then four resistors to complete the driver. LED uses a dynamic scan showed. On the software side, I use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using the system debugger to debug programs keil C51, and then simulated using Proteus. Proven, the system is stable, the advantage of simple hardware circuit, software, functional, high cost, etc., has certain practical and useful.Key words:SCM;AT89S51SEG-MPX4-CA;digital control; countdown device; assembly language目录前言原理简述1.1开发意义1.2原理简述第一章硬件电路2.1 单片机概述2.2 MCS-51 系列单片机介绍2.3 AT89C51的芯片概述2.4 LED显示器接口技术2.5 元器件筛选第三章系统电路3.1 硬件调试3.2 软件调试参考文献结束语致谢附录源程序前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 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益更新。

单片机计时器设计实训报告

单片机计时器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单片机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单片机计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设计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计时器,具备计时、暂停、复位功能,计时范围0-59秒,精确到0.1秒。

三、实训原理1. 计时原理:利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功能,通过定时器中断实现计时功能。

2. 暂停功能:在计时过程中,按下暂停按钮,关闭定时器中断,计时停止。

3. 复位功能:按下复位按钮,将计时器清零,数码管显示00.0。

四、实训步骤1. 硬件设计(1)选择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

(2)选择4位共阴数码管作为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计时时间。

(3)选择按键作为控制模块,实现计时、暂停、复位功能。

(4)设计电路原理图,包括单片机、数码管、按键等模块的连接。

2. 软件设计(1)编写程序,初始化定时器/计数器,设置中断时间。

(2)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计时功能。

(3)编写按键扫描程序,实现计时、暂停、复位功能。

(4)编写数码管显示程序,将计时时间显示在数码管上。

3. 系统调试(1)连接电路,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

(2)测试计时功能,确保计时准确。

(3)测试暂停和复位功能,确保功能正常。

(4)测试按键功能,确保按键操作正确。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硬件设计结果根据设计要求,成功设计了一款基于51单片机的计时器,包括单片机、数码管、按键等模块的连接,电路原理图如下:```+3.3V||---[单片机]||---[数码管]||---[按键]|GND```2. 软件设计结果编写了完整的程序,实现了计时、暂停、复位功能,数码管显示计时时间,计时范围0-59秒,精确到0.1秒。

3. 系统调试结果经过调试,计时器功能正常,计时准确,按键操作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六、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单片机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会了如何使用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现计时功能,了解了中断编程的基本方法。

单片机课程设计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秒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秒表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_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秒表设计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备的应用无处不在,其中数字秒表作为一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如体育比赛、科学实验、工业生产等。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基于单片机技术实现一个数字秒表,通过对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程序的编写,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设计要求1、能够实现秒表的启动、暂停、复位功能。

2、计时精度达到 001 秒。

3、能够通过数码管显示计时结果。

二、系统方案设计1、硬件设计单片机选型:选用常见的 STC89C52 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其具有性能稳定、价格低廉、易于编程等优点。

显示模块:采用 8 位共阴极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通过动态扫描的方式实现数字的显示。

按键模块:设置三个独立按键,分别用于启动、暂停和复位操作。

时钟模块:使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产生精确的时钟信号,实现计时功能。

2、软件设计主程序:负责系统的初始化、按键扫描和计时处理等。

中断服务程序:利用定时器中断实现 001 秒的定时,更新计时数据。

三、硬件电路设计1、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芯片、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

晶振频率选择 12MHz,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

复位电路采用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系统能够可靠复位。

2、显示电路将 8 位数码管的段选引脚通过限流电阻连接到单片机的 P0 口,位选引脚通过三极管连接到单片机的 P2 口。

通过动态扫描的方式,依次点亮每个数码管,实现数字的显示。

3、按键电路三个按键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 P10、P11 和 P12 引脚,采用低电平有效。

当按键按下时,相应引脚的电平被拉低,单片机通过检测引脚电平的变化来判断按键的操作。

四、软件程序设计1、主程序流程系统初始化后,进入主循环。

在主循环中,不断扫描按键状态,如果检测到启动按键按下,则启动计时;如果检测到暂停按键按下,则暂停计时;如果检测到复位按键按下,则将计时数据清零。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时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时器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时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2. 学生掌握计时器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编程和接口连接。

3. 学生能够解释计时器的工作流程,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计时器程序。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调试并优化计时器功能。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如Keil、Proteus等)进行程序编写和仿真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编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电子工程领域的认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创新意识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单片机应用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如高二或高三),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但需加强对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以单片机计时器设计为主线,结合以下章节内容进行:1. 单片机基础理论:- 单片机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时器/计数器模块功能介绍2. 计时器模块编程:- 汇编语言基础- 计时器编程方法- 中断处理程序设计3. 硬件电路设计与接口:- 计时器模块硬件连接- 单片机与外围设备接口技术- 电路仿真与调试4. 实践操作:- 使用Keil和Proteus软件进行程序编写和仿真- 设计并搭建计时器硬件电路- 调试优化计时器功能5. 综合应用:-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计时器的应用场景- 创新设计,拓展计时器功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基础理论学习(1课时)2. 计时器模块编程(2课时)3. 硬件电路设计与接口(2课时)4. 实践操作(3课时)5. 综合应用(1课时)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单片机计时器设计的全过程。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引言在现代生活中,计时设备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无论是体育比赛、工程控制还是交通调度,都需要精确的计时功能。

传统的机械秒表虽然精度高,但操作复杂,不易携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秒表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案以及实验验证。

原理分析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精度振荡器,通过晶振和电容等元件构成的电路,产生具有一定频率的方波信号。

该信号送入单片机内的计数器,计数器对单位时间内方波的个数进行计数,从而得到时间信息。

单片机将这些时间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并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设计方案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路连接:通过单片机内部的计数器和外部的晶振、电容等元件构成计时电路。

2、程序编写:编写程序实现计时、暂停、清零等功能。

3、输出显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设备将计时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实验验证为了验证基于单片机的秒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秒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对比其他方案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秒表,基于单片机的秒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基于单片机的秒表可以通过程序实现复杂的功能,如计时、暂停、清零等,更加方便实用。

结论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设计具有高精度、多功能、易操作等优点,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单片机内部的高精度振荡器和外部的晶振、电容等元件构成的计时电路,实现了秒表的计时功能。

通过程序编写实现了计时、暂停、清零等功能,并通过液晶显示屏等设备将计时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实验结果表明,该秒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能保持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秒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可以通过程序实现复杂的功能,更加方便实用。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秒表的设计与实现

主电源引脚Vss和Vcc①Vss接地②Vcc正常操作时为+5伏电源外接晶振引脚XTAL1和XTAL2①XTAL1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是外接晶体的一个引脚。

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地。

②XTAL2内部振荡电路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是外接晶体的另一端。

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此引脚接外部振荡源。

图1.2 8051单片机引脚图控制或与其它电源复用引脚RST/VPD,ALE/PROG,PSEN和EA/Vpp①RST/VPD 当振荡器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由低到高跳变),将使单片机复位在Vcc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由VPD向内部提供备用电源,以保持内部RAM中的数据。

接电源及额定段导通电流来确定相应的限流电阻。

图1.4 (a)数码管引脚图(b)共阳极内部结构图(c)共阴极内部结构图本设计采用共阴极数码显示管做显示电路,由于采用的是共阴的数码显示管,所以只要数码管的a、b、c、d、e、f、g、h引脚为高电平,那么其对应的二极管就会发光,使数码显示管显示0~9的编码见表1.1。

表1.1 共阴极数码显示管字型代码字型共阴极代码字型共阴极代码0 3FH 5 6DH1 06H 6 7DH2 5BH 7 07H3 4FH 8 7FH4 66H 9 6FH动态显示电路由显示块、字形码驱动模块、字位驱动模块三部分组成。

如图1.3所示为本系统的5位LED动态显示器接口电路。

图中,5个数码管的8段段选线分别与外接上拉电阻的单片机P0口对应相连,而5个数码管的位控制端则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

单片机的P2.0~P2.4口则分别对应数码显示管的最低位到最高位,P2.0~P2.4口分别和五个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相连,做三极管导通的控制端,而NPN型三极管选用9013型三极管。

根据9013的资料显示:其耐压值为40V,最大功率为0.65W,最大反向放大器所构成的振荡电路,XTAL1和XTAL2分别为振荡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80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电路形式得到:内部振荡方式与外部振荡方式。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秒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秒表设计

• 207•ELECTRONICS WORLD ・技术交流1 前言生活中常见的定时有很多,如电视机定时关机、空调定时开关、微波炉定时加热等等。

单片机中的计数器除了可以作为计数之用外,还可以用作时钟,只要计数脉冲的间隔相等,则计数值就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基于单片机定时器的简易秒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 电路设计简易秒表电路采用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产生1s 信号,设计一个简易秒表,最大显示60。

2个LED 显示器段选段并联在一起,与单片机的P0口连接;P2口与2个PNP 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驱动LED 显示器的位选端。

LED 为共阳极数码管,显示方式为动态显示。

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硬件电路图3 程序设计软件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动态显示作为主程序,定时器定时时间为50ms ,定时器50ms 溢出一次,溢出20次后秒值加1,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1)程序1的运行结果是:数码管显示00~59,每1s 变化一次,显示效果直观而且时间较为准确。

(2)注意定时器预置数后,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还要再次重装定时器初值。

(3)程序的编制过程中,在主程序中用到的寄存器,若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又要用到,则需要现场保护,同时在中断结束时,恢复现场,如程序中的累加器A 。

另外还要注意IE 、TCON 、TMOD等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使用。

图2 中断服务程序4 结语本设计以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介实现了简易秒表的设计,具有硬件结构简单、扩展性强、驱动能力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张靖武,周灵彬,单片机原理、应用于PROTEUS 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孙勤江,沈彬,基于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设计[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4(01):11-23;熊华波,单片机开发入门及应用实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无线远程监控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A20180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摘要:单片机自7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蓬勃发展,目前单片机功能正日渐完善:单片机集成越来越多资源,内部储存资源日益丰富,用户不需要扩充资源就可以完成项目开发,不仅是开发简单,产品小巧美观,同时抗干扰能力强,系统也更加稳定,使它更适合工业控制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提供在线编程能力,加速了产品的开发进程,为企业产品上市赢得了宝贵时间。

本设计通过STC89C51单片机以及单片机最小系统和三极管驱动以及外围的按键和数码管显示等部件,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简易计时器。

设计通过四位一体共阳极数码管显示,并能通过按键对秒进行设置。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驱动,四位一体数码管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Abstract:SCM be booming since since the 70 s, MCU functions are increasingly perfect at present: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tegrated more and more resources, internal storage resource increasingly rich, users do not need to expand resources can complete the project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small beautiful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stro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system is more stable, make it more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control field, has a broad market prospect; Provide online programming ability, speeded up the proces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product for the enterprise to win the precious time. This design and triode driven by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minimum system and peripheral keys and digital tube display components, design a simple timer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esign through the four digital tube display, a total of anode, and can through the button to set the seconds.Keywords: STC89C51 microcontroller, drive, Four digital tube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目录引言 (1)1.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2)2.系统基本方案选择与论证 (2)2.1 单片机选择 (2)2.2 显示模块选择方案和论证: (2)3.主要元件介绍 (3)3.1 STC89C51介绍 (3)3.1.1 STC89C51主要功能及DIP封装 (3)3.1.2 STC89C51引脚介绍 (4)3.2 数码管介绍 (7)3.2.1 四位一体数码管概述 (7)3.2.2 四位一体数码管引脚图 (7)3.3自锁开关说明 (8)3.4上拉电阻介绍 (8)3.5三极管介绍 (9)3.6 按键介绍 (11)4.系统硬件设计 (12)4.1 电路设计框图 (12)4.2 系统硬件概述 (12)5.系统软件设计 (12)6.调试 (14)6.1 硬件调试 (14)6.2 软件调试 (15)7.结论 (15)参考文献 (16)附录1 原理图 (17)附录2 源程序 (18)附录3 元件清单 (20)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附录4 实物图 (21)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引言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广。

怎样让时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怎样让我们的老朋友焕发青春呢?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时钟。

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

一、时间被认为是最宝贵的资源,为了对时间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在电子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本次设计主要介绍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秒表的方法,本设计由单片机STC89C51芯片和LED数码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电子秒表。

相信它会越来越深入地浸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诠释。

用单片机制作电子产品也会越来越多,也是众多领域实施编程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

为更多的了解单片机的原理和应用,故做此设计来进行巩固。

1.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设计任务: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调试和应用电路设计、分析及调试检测。

基本要求:设计一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的计时器,能实现正计开始、暂停和清零等功能。

2.系统基本方案选择与论证2.1 单片机选择方案一:采用STC系列芯片作为硬件核心。

STC系列内部具有8KB ROM存储空间,512字节数据存储空间,带有2K字节的EEPROM存储空间,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STC系列可以通过串口下载。

方案二:采用AT系列。

AT系列片内具有8K字节程序存储空间,256字节的数据存储空间没有EEPROM存储空间,也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具有在线编程可擦除技术。

两种单片机都完全能够满足设计需要,STC系列相对AT系列价格便宜,且抗干扰能力强。

考虑到成本因素,因此选用STC系列。

2.2 显示模块选择方案和论证:方案一:采用点阵式数码管显示。

点阵式数码管是由八行八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对于显示文字比较适合,如采用在显示数字显得太浪费,且成本也相对较高,所以不用此种作为显示。

方案二:采用LCD液晶显示屏。

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强大,可显示大量文字,显示多样,清晰可见,但价格昂贵,所以也不用了LCD数码管作为显示。

方案三:采用LED数码管动态扫描。

LED数码管价格便宜,对于显示数字最合适,功耗虽然较大,但足以完成显示,所以采用此种方案。

3.主要元件介绍3.1 STC89C51介绍3.1.1 STC89C51主要功能及DIP封装STC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1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

另外STC89X51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STC89C51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其DIP封装如图3.1所示表3.1 STC89C51主要功能图3.1 STC89C51 DIP封装图3.1.2 STC89C51引脚介绍①主电源引脚(2根)VCC(Pin40):电源输入,接+5V电源GND(Pin20):接地线②外接晶振引脚(2根)XTAL1(Pin19):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入端XTAL2(Pin20):片内振荡电路的输出端③控制引脚(4根)RST/VPP(Pin9):复位引脚,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Pin30):地址锁存允许信号PSEN(Pin29):外部存储器读选通信号EA/VPP(Pin31):程序存储器的内外部选通,接低电平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如果接高电平则从内部程序存储器读指令。

④可编程输入/输出引脚(32根)STC89C51单片机有4组8位的可编程I/O口,分别位P0、P1、P2、P3口,每个口有8位(8根引脚),共32根。

P0口(Pin39~Pin32):8位双向I/O口线,名称为P0.0~P0.7P1口(Pin1~Pin8):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1.0~P1.7P2口(Pin21~Pin28):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2.0~P2.7P3口(Pin10~Pin17):8位准双向I/O口线,名称为P3.0~P3.7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及其所需的必要的电源、时钟、复位等部件,能使单片机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

电源、时钟等电路是使单片机能运行的必备条件,可以将最小系统作为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其进行存储器扩展、A/D扩展等,使单片机完成较复杂的功能。

STC89C51是片内有ROM/EPROM的单片机,因此,这种芯片构成的最小系统简单﹑可靠。

用STC89C52单片机构成最小应用系统时,只要将单片机接上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即可,结构如图2所示,由于集成度的限制,最小应用系统只能用作一些小型的控制单元。

图3.2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框图(1) 时钟电路STC89C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有两种方式产生:一是内部时钟方式,二是外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方式如图3所示。

在STC89C51单片机内部有一振荡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XTAL1(18)和XTAL2(19)引脚外接石英晶体(简称晶振),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

图中电容C1和C2的作用是稳定频率和快速起振,电容值在5~30pF,典型值为30pF。

晶振CYS的振荡频率范围在1.2~12MHz 间选择,典型值为12MHz和6MHz。

图3.3 STC89C51内部时钟电路(2) 复位电路当在STC89C51单片机的RST 引脚引入高电平并保持2个机器周期时,单片机内部就执行复位操作(若该引脚持续保持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