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共16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制备阿司匹林》课件

《制备阿司匹林》课件

历史与发展
1 起源
2 发展
阿司匹林最早起源于古代人们利用柳树皮 缓解疼痛和退烧。
19世纪末,制药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阿司 匹林,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制备原理及步骤
1
原理
通过水杨酸与乙酸反应制得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
2
步骤
1. 水杨酸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
2. 纯化乙酰水杨酸。
3. 结晶得到纯净的阿司匹林。
3 废弃物处理
将废弃物正确分类,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用途和副作用介绍
用途
阿司匹林可用于退烧、缓解疼痛、抗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副作用
长期使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等副作用。
结论与展望
通过制备阿司匹林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它的化学特性、历史和制备过程,并认识到它在医疗领域的 重要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新药开发方面的应用。
《制备阿司匹林》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水杨酸和乙酸的化学特性,以及阿司匹林的历史、制备原理、 步骤、需要的仪器和材料,还有制备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化学特性介绍
水杨酸
是一种白色固体,常见于柳树皮,具有退热、镇痛和消炎作用。
乙酸
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于实验室中的酸中和反应,也是阿司匹林制备过程中的一部分。
3
注意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处理废气。
使用溶剂时要注意安全。
制备所需于搅拌反应物。
滤纸
用于纯化和分离物质。
结晶容器
用于结晶纯化阿司匹林。
制备安全事项
1 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操作台面干净整洁。
2 个人防护
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外套,以防止药品接触皮肤和眼睛。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ppt课件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ppt课件

五、实验结果
处方分析 外观 片重差异 硬度 结论与讨论 思考题
六、思考题
制备阿司匹林片剂时,如何避免阿司匹林的分解? 从处方和工艺的角度说明。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片剂的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为什么? 片剂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产生片剂重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干法制粒压片的优缺点是什么?
实验五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课前准备 水浴 85 ℃ 烘箱 85 ℃
一、实验目的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稳定性、
崩解、溶出等)。
二、实验原理
片剂(tablets)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 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
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具有剂量准确、质 量稳定、服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片剂的制备方法: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和 直接压片法。
1.主药及辅料的处理
制备片剂用的主药及辅料一般要先经粉碎、过筛、 混合操作。
当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 混合均匀及溶出度符合要求。
2.制湿颗粒
片重差 % 异 每限 平 片 平 度 均 重 均 片 1片 重 00重
【质量检查】
重量差异检查 根据药典规定,0.3g以下片剂的重量差异限
度为±7.5%,0.3g或0.3g以上者为±5%,超出重 量差异限度的片剂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 过限度的1倍。
【质量检查】
硬度检查
将药片水平固定在微调夹头与顶头之间,转动 手柄,待药片破碎,仪器发出蜂鸣声,读取硬度指 示读数表中的读数,共测定3~6片,取其平均值。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

它是由乙酰化的水杨酸制备而成的。

制备步骤:
1. 准备所需材料:水杨酸(Salicylic acid)、乙酸酐(Acetic anhydride)、硫酸(Sulfuric acid)、乙醇(Ethanol)。

2. 在试管中加入2毫摩尔(mol)的水杨酸和5毫摩尔的乙酸酐,混合均匀。

3. 加入几滴浓硫酸(10%),作为催化剂。

4. 把试管放进加热水浴中,加热温度在80℃左右,保持反应1小时。

5. 拿出试管,冷却至室温,并缓慢加入适量的冷乙醇。

6. 过滤制得的白色晶体。

7. 用少量冷乙醇洗涤晶体,直到无色洗涤液为止。

8. 把晶体放在干燥器中干燥。

9. 最后,称取所需的阿司匹林药物,装在药品瓶中,储存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注意事项:
1. 阿司匹林制备过程中有一些危险化学品,如浓硫酸,需要小心使用。

2. 乙酸酐具有腐蚀性,需要小心操纵。

3. 制备过程需要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或安全通风柜内进行。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也称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物,常用于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等症状。

其制备方法相对简单,以下将详细介绍。

首先需要准备的是水杨酸和乙酸无水物。

水杨酸可以从白桦树皮中提取得到,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

乙酸无水物可以从醋酸中通过蒸馏得到。

制备阿司匹林的第一步是将水杨酸和乙酸无水物混合在一起,并加入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硫酸和磷酸。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水杨酸和乙酸无水物转化为乙酰水杨酸。

接下来需要进行酰化反应,将乙酰水杨酸分离出来。

这可以通过加入水来实现。

在加入水的过程中,乙酰水杨酸会从反应混合物中析出,形成固体。

需要将得到的固体进行过滤和洗涤,以去除任何未反应的水杨酸或催化剂。

得到的纯阿司匹林可以通过干燥和研磨来制成成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备阿司匹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此外,催化剂的使用量也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否则会影响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但需要注意细节以保证产物的质量。

在使用阿司匹林时,也需要注意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

《阿司匹林的制备》PPT课件

《阿司匹林的制备》PPT课件
《阿司匹林的制备》PPT 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阿司匹林的制备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具有镇痛、退热等成效的药物为 人人们所熟知,阿司匹林又叫乙酰水杨酸。它是白 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35-136oC,难溶于水。乙酰 水杨酸是由水杨酸与乙酸酐在〔85-90度〕合成的:
思考:在杂第质5是步什得么到?的如晶何体检是验否呢纯?洁?如果不纯
取少量晶体参加盛有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氯化铁溶液。
物质制备的宗旨:
物质的制备条件的控制,仪器的使用。 如何别离提纯产品。 如何减少产品的损失,如何提高产率。 如何检验杂质。
【作业设计】
1、2021年高考题第28题课堂练习、讲解。 2、2021温州二模试卷第28题练习 3、梳理知识。自学P95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
4、用心体会以物质制备为背景,考察别离 提纯实验操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杂质的检验
1、2g水杨酸,5ml乙酸酐和几滴 浓硫酸振荡,置于85-90oC水浴 中加热如图7-3。冷却至室温,既 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向锥形 瓶中加50ml水,继续在冰水浴中 使其完全结晶。
分析混合物的成分:
〔乙酰水杨酸、聚合物、水杨酸、乙酸酐乙酸、
硫酸、〕 2、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再用少量的
冷水洗涤晶体几次继续抽滤,然后将晶体风干。
3、粗品加25mL饱和碳酸氢钠,搅拌至无CO2放 出,再抽滤用5-10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 液。 分析:滤液的成分? 乙酰水盐酸钠、水杨酸钠。

阿司匹林(Aspirin)的合成纯化与分析ppt课件

阿司匹林(Aspirin)的合成纯化与分析ppt课件

5. 学习利用光谱法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
基本原理:
乙酰水杨酸是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酰酐,在少量浓硫 酸(或干燥的氯化氢,有机强酸等)催化下,脱水而制得的。
C O O H O H C O O H
+ H ( C H C O ) O 3 2 +
+ C H C O O H 3 C H O C 3 O
阿司匹林 (Aspirin)的合 成纯化与分析_
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为重要的医 药。具有退热、镇痛、抗风湿等作用。
实验目的:
1. 学习用乙酸酐作酰基化试剂制乙酰水杨酸的实 验方法,了解反应原理。
2. 掌握回流装置的安装和使用。
3. 学习重结晶原理及基本操作。
4.自行设计酸碱标定步骤与酸碱对滴比的步骤。
弹簧 模压杆
底座
模压底座 样品底座 (硅碳钢圆柱) 压片 框架 保护外套 模压冲杆
KBr压片模具
玛瑙研钵
取0.2~0.4克KBr,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细,然后取2~4毫克 Aspirin,即样品的量约为KBr的1%(此操作在红外灯下进行)
在底座上先放一个样品底座(硅碳钢圆柱,光滑干净面 向上),在将压片框架平稳的套在样品底座露出部分上。
100 mL锥形瓶 (干燥)
加入 水杨酸 (3.15g) 乙酸酐 (4.5 mL)
滴加 5d浓硫酸
稍冷,搅拌下倒入 100 mL冰水中
水浴加热 瓶内温度在70℃左右
20分钟
析出结晶、抽滤
重结晶
粗产品
95%乙醇和水1:1
趁热过滤,冷却 抽滤,干燥
产物
乙酰水杨酸含量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
先加过量的NaOH标准溶液,使它发生然后再以酚 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返滴定至粉红变无 色为终点。由于酚酞无色时的 pH = 8.0,而水杨 酸的pKa1 = 2.6,pKa2 = 11.6,乙酸的pKa = 4.74, 请同学们自行考虑返滴定时发生了什么反应。

阿司匹林的制备 ppt课件

阿司匹林的制备  ppt课件

2
阿司匹林的结构和分析
阿司匹林的分子式是C8H8O4,分子量是152,结构简式 是 。在一个阿司匹林分子中,有一个苯环,一个羧基, 一个酯基,并且羧基和酯基连接在苯环的相邻的两个碳原 子上。
阿司匹林结构中含有羧基,因此阿司匹林具有酸的通性。 阿司匹林分子中又有一个酯基,因而它又可以在无机酸或 碱的催化并微热(水浴)条件下,水解生成水杨酸 和乙 酸CH3COOH。生成的水杨酸结构中由于有游离的酚羟基, 因而可以和起显色反应。有的阿司匹林片有醋酸臭味,就 是因为阿司匹林在保存过程中,贮存不当,与空气中的水 蒸气接触,缓慢发生水解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
.制备工艺
将酚甲酸投入吡啶中,加温使溶,乃用冰冷剂 使冷,次徐加乙酰氯,初滴入时其物料即变为 浆体,次为液体,后又变浓。于水浴锅上加热 10分钟,倾于冰上,并搅拌使粘稠液体变为固 体,粉碎→水洗并于60~70℃下干燥得粗制品 约13份,在苯中重结晶可得纯品。
ppt课件
9
实验室通常采用水杨酸和乙酸酐
ppt课件
13
反应方程式
ppt课件
14
副反应
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乙酸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温度过
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 产生的副产品:水杨酸乙酸酐乙酰水杨酸
乙酸
ppt课件
15
实验步骤
⑴酰化在干燥的锥形瓶[1]中加入4.3g水杨酸和6mL乙酸酐,再滴入7 滴浓硫酸[2],立即配上带有100℃温度计的塞子(温度计插入物料之 中)。混匀后置于水浴中加热,在充分振摇下缓慢升温至75℃。保持此 温度反应15min,期间仍不断振摇。最后提高反应温度至80℃,再反应 5min,使反应进行完全。
ppt课件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是指通过将水杨酸与乙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和乙酸的过程。

乙酰水杨酸是阿司匹林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解热、止痛、抗炎和抗凝血的作用。

一般的制备方法如下:
1.在一个单口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杨酸(约4克)和乙酸酐(约6毫
升),并加入少量的浓硫酸(约5滴)作为催化剂。

2.将烧瓶与球形冷凝管连接,安装好普通回流装置。

在水浴中加热烧瓶,
控制温度在80-85℃,持续加热20分钟,使反应充分进行。

3.反应结束后,将烧瓶从水浴中取出,放凉至室温。

然后缓慢地加入冷水
(约50毫升),使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

4.用布氏漏斗进行吸滤,将固体乙酰水杨酸收集在滤纸上。

用少量的冷水
洗涤滤饼,去除杂质。

5.将滤纸上的乙酰水杨酸转移到玻璃板上,用玻璃棒压碎成细粉,放置于
通风干燥柜中干燥。

6.称取干燥后的乙酰水杨酸的质量,计算产率,并测定其熔点。

反应方程式为:
C6H4(OH)COOH+(CH3CO)2OH2SO4C6H4(OAc)COOH+CH3COOH
其中OAc表示乙酰基(CH3C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仪器与药品
• 仪器:250 cm3锥形瓶(烘干),10 cm3量筒(烘干),布氏漏斗,吸滤瓶, 水泵,水浴锅,温度计
• 试剂:水杨酸,冰醋酸,85%磷酸,饱 和NaHCO3溶液,浓盐酸,1% FeCl3溶 液
Name 水杨酸
物理常数
M m.p.或b.p. 水 /℃
138
158(s)

醇醚 易易
醋酐 102.09 139.35(l) 易 溶 ∞
乙酰 180.17 水杨酸
135(s)
溶、热 溶 微
四、实验步骤
1.阿司匹林的制备
取250cm3干燥锥形瓶一只,先后加入2.0g水杨酸,5.0cm3 醋酐,再加入5滴85%磷酸作催化剂。将锥形瓶放在75℃左右的 水浴锅内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锥形瓶中的液体,保持该温 度15min,使反应进行得完全。加入2cm3水,在75℃左右的水浴 锅内加热20min,以除去剩余醋酸。
当乙酸蒸汽停止放出后,将锥形瓶从水浴中取出,加入20 cm3水,冷却后即有结晶生成,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以加速结晶。 如果不结晶,可用玻棒磨擦锥形瓶的内壁并将锥形瓶置于冰浴中 冷却以使结晶产生。待结晶完全后减压过滤,滤渣即为粗产品。 待滤液抽干时减慢抽滤速度,将5cm3经冰浴冷却过的去离子水均 匀地倒在晶体上,洗涤晶体,如此重复几次,继续抽吸将溶剂尽 量抽干。然后将粗产物转移到表面皿上风干。
• 阿斯匹林从发明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100年里,它从一个治疗头痛的药 物,直至被飞往月球的“太阳神十号”作为急救药品之一。人们不断地发现 阿斯匹林的新效用,它因此被称为“神奇药”。
• 阿斯匹林的发明起源于随处可见的柳树。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 道柳树皮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在缺医少药的年代里,人们常常将它作 为治疗发烧的廉价“良药”,在许多偏远的地方,当产妇生育时,人们也往 往让她咀嚼柳树皮,作为镇痛的药物。
• 没有发生反应的水杨酸,可以在纯化和重结晶过 程中除去。水杨酸可与FeCl3反应生成深色配位化 合物;而乙酰水杨酸的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 FeCl3发生反应,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鉴定水 杨酸杂质。本实验中采用冰醋酸:
• 拜耳(1863年在德国创建)一个多世纪前开发了全球最著名的止痛药——— 阿司匹林。中国是拜耳在亚洲的第二大单一市场,年销售额约为5亿欧元,拜 耳已与中方组建了12家合资企业。
• 需要指出的是,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会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过敏反 应仍是一个在临床上棘手的问题,尽管阿司匹林这个老药新用前途广 阔,但慎用仍是不可忽略的。
作用机制
• 本品是不可逆花生四烯酸环氧酶抑制剂, 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它的胃肠道副 反应 正是由于胃粘膜前列腺素(主要是PGI2) 的合成受到抑制,局部血流减少及缺血所 致。实 验表明,高浓度乙酰水杨酸能抑制 血管空中环氧酶,它同时抑制或减少了血 小板中具有强 大的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功能的血栓素A2 (TXA2)的合成,因而有抗 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作用。本品可预 防心肌梗死及动脉血栓。
2.阿司匹林的提纯
将粗产物转移到100 cm3烧杯中,在搅拌下慢慢加入 25 cm3饱和碳酸钠溶液,继续搅拌几分钟,直至无二氧化 碳气泡生成。减压过滤,副产物聚合物应被滤出,用5~ 10cm3水冲洗漏斗,合并滤液,倒入烧杯中,在搅拌下慢 慢加入约15 cm3HCl溶液至pH<2,即有乙酰水杨酸沉淀析 出。将烧杯置于冰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减压过滤,尽 量抽去滤液,再用冷水洗涤2~3次,抽干水分。将晶体转 移到表面皿上晾干,称重。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2.学习简单的有机合成及抽滤操作。
二、实验原理
• 阿斯匹林是一种止痛、退热和抗炎药。早在18世纪,人们就 已经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发现它的作用,不过它对 人的肠胃刺激作用很大。后来,人们发现了其中的有效成分 为水杨酸,并成功地合成出了替代水杨酸的有效药物——乙 酰水杨酸,并用它与添加剂配合制造了效果更好的药物阿司 匹林。
• 根据拜耳公司的官方历史,霍夫曼的研究动力来源于他的父亲服用水
杨酸时候对药的强烈味道和副作用的抱怨。霍夫曼还有另一个著名的 成就。他用同样的方法合成了乙酰吗啡。当时的医生刚刚开始注意到 吗啡的成瘾性,霍夫曼的乙酰吗啡很快就被拜耳公司以非上瘾性吗啡 投入市场。
• Aspirin一经问世就风靡世界,成为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发现Aspirin作 用的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文尼说,全世界每年要消耗45000吨 Aspirin 。
COOH
+(CH3CO)2O H2SO4
OH
COOH
OCCH3 O
• 乙酰水杨酸常温下为固体,微溶于水,可以通过 结晶法分离出来。但是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 也生成少量的聚合物副产物。乙酰水杨酸与碳酸 氢钠反应生成可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溶 于碳酸氢钠,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纯化乙酰 水杨酸。
• 通过醋酸中的羧基(—COOH)与水杨酸中的羟基(—OH) 发生酯化反应就可制得阿斯匹林中的有效成分乙酰水杨酸:
• 由于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故以上反应中 所得的乙酰水杨酸产率不高。在实验中若 以醋酐代替醋酸,醋酐将与酯化反应的产 物水作用生成醋酸,从而促进酯化反应向 右进行,使产率提高。另外,加入浓磷酸 作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
• 人们一直无法知道柳树皮里究竟含有什么物质,以致于具有这样神奇的功效, 直至1800年,人们才从柳树皮中提炼出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的有效成分―― 水杨酸。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用水杨酸与醋酐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 酸,1899年,德国拜耳药厂正式生产这种药品,取商品名为Aspirin,这就是 医院里最常用的药物——阿斯匹林。
•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Aspirin越来越多的新用途被逐步发现。 首先是能降低心肌缺血患者的死亡率,因此,目前以Aspirin为男女性 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药。另外它可增加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国外对 65岁以上7671位老年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服阿司匹林组认知功能测分 结果高于未服用药物组,且痴呆症患病率也低。临床上,阿司匹林还 对直肠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用于治疗脚癣、偏头痛、下肢静脉 曲张引起的溃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