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抽样(2)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课件
No 情况,得到的信息准确.。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调查.。(2)缺点:所涉及的数据有其局限性,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
结果精确.。反思
Image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jìnxíng)调查,这种调查称为 抽样调查.
2.样本:从总体抽取的_____一_部__分_个__体_(叫gètǐ)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3.抽样调查的样本应具有____代__表_性_和______广__泛.性
2021/12/11
第十三页,共十六页。
[点拨] 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1)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2)缺点:所涉及的数据有其局限性,调查结果往往不如(bùrú)普查得到 的结果精确.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点拨] 普查的优缺点: (1)优点:可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得到的信息准确.
(2)缺点:有时总体中个体数目(shùmù)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有时受 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 不允许调查.
2021/12/11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知识点二 抽样调查
2021/12/11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2 普查和抽样调查。②所要调查的个体数量较少、调查难度相对不大。③调查的问题所包含的个体数量较多。(2)为了了解八年级 27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样本(yàngběn):抽取的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1)优点:可直接获得总体的
2021/12/11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反思
有一则笑话:妈妈让小明去菜市场买鸡蛋,出门前叮嘱他:“好好 挑挑,如果(rúguǒ)蛋黄散了,鸡蛋就不新鲜,不新鲜的蛋别买.”不久, 小明提着半塑料袋打碎的鸡蛋回来,高声对妈妈说:“保证鸡蛋新鲜, 每个我都打开看了.”看了这则笑话,你有何感想?

七年级数学上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2)》(湘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2)》(湘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2)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抽样调查、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 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1.抽样调查 当不必要或不可能对某一总体进行全面调查时,我们只要从总 体中抽取一部分 个体 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来推断总体 的情况.我们把这种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当我们爱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把爱孩子的十分之一去爱母亲,她就足矣,往往这一点也做不到,说句心里话,我们欠母亲的无法补偿,更无法用语言表达。 我有这两位母亲,虽然我的人生很不幸,但我有她们给我的无私的爱,我永远是幸福的,她们对我的爱我永存心里。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名师指导(1)抽样调查只调查了对象的一部分,必 须要求所抽取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才能根据样本对总体作出推断, 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就会偏离总体情况;(2)通常情况下要使样本具 有代表性,必须要选取合适的样本容量.样本容量太小,就不能很好地 代表总体;样本容量太大,虽然样本具有代表性,但达不到省时、省力 的目的;(3)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样本容量是一个数字,没有单位.
的事,每当小姨妈讲起那段往事,我就想起那苦难无助地童年,小姨妈无私的爱,让我永远难忘。小姨妈的人生很苦,很少有人去关她,可是她却为我们这些没有母爱的孩子现出了她的青春和所有的爱。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

七年级数学上册《普查和抽样调查》

你问我答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通过普查 收集数据的例子吗?并指出总 体和个体是什么?
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

样本 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某灯泡厂要了解生产10000只灯泡的使用寿 命,从中调查了2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就这 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③__④
①200只灯泡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②10000只灯泡是总体 ③10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总体 ④2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通过抽样调查 收集数据的例子吗?
并指出调查的样本是什么?
调查方式的选择
下列问题中,哪些是用普查方式,哪些是用抽查方 式来进行调查的?并说明理由
⑴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 (2)要了解某旅游团中男女比例. (3)要保证嫦娥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对重要零部 件采用哪种方式检查. (4) 检查一批炮弹的射程. (5)为了了解你所在的班级中的同学穿的鞋码.
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考 察我校学生平均每日室外活动 的时间,并与同学交流。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普查
抽样调查
优 通过调查总体来 通过调查样本来收

收集数据,调查 集数据,工作量较
的结果准确.
小,便于进行.
缺 工作量大,难度 调查结果往往不

大,而且有些调 查不宜使用普查
如普查得到的结 果准确.
合作学习
为了了解你所在地区老年人一年生病的次数,你 准备怎样收集数据?(自主学习5min,小组交流3min)
小明:我们小组在公园里调查了100名老年人 小颖:我们小组在医院调查了100名老年病人 小亮:我们小组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
(1)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共25张)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共25张)

[解析] 要看哪种方案比较合理,主要是看所选取的样本是不是具有代表 性和广泛性.方案(1)是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一般偏高,不具有代表性; 方案(2)是外地男生的身高,因为地域差异,人的身高也不相同,也不能代表 本市男生的身高.
解:采用方案(3)比较合理,因为它比方案(1)和方案(2)更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
2.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1)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2)缺点:所涉及的数据有其局限性,调查结果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精确.
类型之一 统计的方法例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方 式的是( ) A.调查某市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 B.调查某班学生的作息时间 C.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 零部件的质量 D.调查世界级运动会获奖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 况
A.①
B.②
C.③
D.④
2.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 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
A.500名学生 B.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C.50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性人口普 查.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个体分别是什么?
总体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常住人口的年龄;
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
注意:这里的总体与个体的特征都是“数据”.
下列调查合适用普查吗?为什么? (1)了解七年级一班同学穿鞋的尺码; (2)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 (3)了解全国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4)了解每天离开枣庄的人流量; (5)了解一批炮弹的射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同步课件上册数学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同步课件上册数学课件

(1)小明:在人民公园里调查了
1 000名老年人,他们一年中生
病的次数(cìshù)如下表: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2/9/2021 100
0 1-2次
生病次数
1---2次
人数
3---6次
7次及7次以上
3-6次
7次及以上
第十一页,共二十页。
人数 831 146 23
小亮 4 5 1 10
12/9/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页。
(1)你同意他们(tā men)的做法吗?说明你的理由。
概括总结:抽样调查时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其中代表性是指总体中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个 部分都应抽取到,并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要保
证被调查对象的数量,让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
◆南京初中学生平均每周使用电脑的时间是多少? (总体是南京市初中学生平均每周使用电脑时间的全 体,个体是南京市每一个初中学生每周使用电脑的时 间.)
◆我们 12/9/2021(wǒ men)班学生每天干家务需要多长时间?
第六页,共二十页。
1.我们班上有多少男生?全校呢?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获得 这些数据? 2.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了解一批日光灯管的使用寿命吗? 3.你愿意采用普查的方式一批炮弹(pàodàn)的杀伤半径吗?
6 5 4 3 2 1 0
1-2次
生病次数
1---2次
人数
3---6次
7次及7次以上
人数 4 5 1
3-6次
7次及7次以上
12/9/2021
第十三页,共二十页。
以下(yǐxià)是三位同学的调查结果:
1~2次 3~6次 7次及7次以上 合计

【湘教版】七年级上数学: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ppt课件

【湘教版】七年级上数学: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ppt课件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了解总体、个体与全面调查(普 查)的概念.
2.会采取恰当的方式收集与整理数据,从中掌握有关信息.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
全面调查 (1)把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 全体对象 称为总体,把组成总体的 __每__个__对象 称为个体. (2)对总体中 每个 个体都进行调查的方式叫做全面调查(又 称普查).
课前预习
课标解读 知识梳理
名师指导(1)这里所研究问题有关的“全体对象” 是指表示事物某一特征的数据.如对全班同学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 进行普查时,研究考察的对象不是全班“同学”,而是他们每周干家务 活的“时间”;(2)总体包括所有个体.
思维激活收集数据有两种方式:直接收集和间接 收集.统计调查是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可采用问卷调查、民意调查、 实地调查、媒体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获取数据.整理数据时可 以用画记法记录数据,即通过画“正”字,让“正”字的每一笔画代表一 个数据,统计数据的个数应等于所画“正”字的个数乘 5 再加上未画 完的“正”字的笔画数.普查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组织的调查.
(1)你的调查问题是
;
(2)你的调查对象是
;
(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调查对象的
;
(4)你能设计一张调查表吗?
关闭
解:(1)七年级同学的就餐地点;(2)全体七年级学生;(3)就餐地点的类别 和每个地点就餐的人数;(4)可根据同学们在不同地点就餐的种类,以及 所统计的每个地点的就餐人数绘制表格(略).
答案
D
关闭
答案
当堂检测
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和抽样调查课件

(1)求 x 的值; 解:(1)x=120-(24+72+18)=6;
(2)若该校有学生 1 的学生共有 多少人?
答: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算该校“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 垃圾分类知识的学生共有1440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莹、小静和小新三人中,哪一位同学抽样调查的数据 能较好地反映出该校九年级学生居家减压方式情况?并简 要说明其他两位同学抽样调查的不足之处.

( B)
A.了解澧水河的水质,采用抽样调查
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
C.了解张家界市中学生睡眠时间,采用抽样调查
D.了解某班同学的数学成绩,采用全面调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为了审核书稿中的错别字,选择抽样调查
B.为了了解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选择全面调查
C.环保部门对赣江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选择全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 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前导读
课中导学
课后导练
1.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 全面调查 叫做
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 全体 称为总体.组成 总体的 每一个 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2.从总体中抽取 部分个体 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 查.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 一部分个体 叫做总体的一个样
万名考生的中考成绩,从中抽取了 500 名考生的中考成绩
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A.这 500 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每名考生的中考成绩是个体
C.3 万名考生是总体
D.500 名考生是样本容量
3 样本的代表性
例 3 为了调查某中学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某课外 活动小组进行了抽样调查,下列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与抽样调查》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普查与抽样调查》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

《普查和抽样调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普查和抽样调查等概念,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本套教科书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是整个初中阶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通过教材分析,明确编者意图,把握教材思路结构和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学习难点。

1.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2.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应用,并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三)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难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教学设计中采用“洋思教学模式”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展示目标---指导自学---自学检查---当堂训练---总结归纳。

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学生自学、分析、描述、讨论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二)学法指导: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采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自学,学会分享,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二)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随机性;
2.学会另一种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3.知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
4.理解样本是由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

重点:能在一个总体中较为合理地抽取样本,并计算出样本容量。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学一学:阅读教材P143动脑筋至P144动脑筋上方的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阅读下面的英语短文(会翻译成中文吗?可别忘记向英语老师请教噻),填空并回答问题。

Zhang Linghong was born in Hangzhou in 1961.As a teenager, he began painting scenes of local fishermen and sailors along the canals in Suzhou ,and sold these paintings to tourists and passers-by as souvenirs.In 1983,he gained admission to the Beijing School of Art . His early works , mostly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tyle, reflected the scenery of eastern China .
(1)将短文字母进行统计,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字母画记在短文中
出现的次

占字母出
现总数的
百分比%


画记在短文中
出现的次

占字母出
现总数的
百分比%
a n
b o
c p
d q
e r
f s
g t
h u
i v
j w
k x
l y
m z
(2)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篇短文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母为;
○2这篇短文中出现次数超过5%的字母有。

说一说:
1.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能否建议计算机键盘制造厂家将次数超过5%的字母安排在手指便于控制的位置上?为什么?
2.随机性是指。

3.要调查所有英文文章中26个字母出现次数所占百分比可以采用全面调查的调查方式
吗?
学一学:
阅读教材P144“动脑筋”至P145“说一说”上方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 抽样调查是指 议一议:
1.为了了解下列情况,可以采取全面调查吗?为什么?
(1) 调查全校同学平时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2) 调查我们嘉禾县城的饮用水源——盘江水库内鱼的总量;
(3) 调查我县市民每月手机话费的使用情况。

2. 请再举出一些只能采用抽样调查而不能采用全面调查的实例。

【归纳总结】当 或 对某一总体进行全面调查时,我们应当采用 的调查方式。

有一则笑话:妈妈让小晴去菜市场买桃子,出门前叮嘱他:“好好挑挑,桃子不新鲜不甜的桃子别买”。

不久,小晴提着半塑料袋桃子回来,高声对妈妈说:“保证桃子既新鲜又甘甜,你看每个我都尝了一口”。

看了这则笑话,你有何感想?
学一学:教材P145“说一说”的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
1. 是样本, 是样本容量。

2.某校七年级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组成一个 ,每一个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为 ,抽出来的100位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组成一个 ,样本容量为 。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互动探究:
1.郴州西站为了了解11月份每天上午乘坐高铁出行的人数,抽查了其中一周每天上午乘坐高铁出行的人数,所抽查的这一周每天上午乘坐高铁出行的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
A .总体
B 。

个体
C 。

样体
D 。

样本容量
2.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样体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总体
B 。

考察对象的所有数目叫总体
C .总体的一部分叫个体
D 。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总体的一个样本
3.为了解一次七年级数学考试成绩,从2000名学生的成绩中抽取了一部分,其中2人得100分,3人得98分,5人得94分,12人得90分,15人得82分,24人得76分,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个体是 ,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