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使用教程富士s1770说明书

合集下载

【精品】富士s1770说明书

【精品】富士s1770说明书

【关键字】精品富士s1770说明书篇一:富士S1770测光知识详细讲解教你测光----富士S1770测光知识详细讲解打开照相机的->拍摄菜单->选择测光方式([0]测光),可用的拍摄模式有:P、A、S、M (在智能脸部优先功能关闭时)当你在拍摄条件无法获得正确曝光时使用这个设置。

[0]:(符号中间圈内有一黑点)是多重曝光模式:照相机探测场景并选择正确曝光的测光方式。

[.]点:是对图像中心的曝光进行优化的测光方式。

[ ]平均:是对整个图像采用平均值的测光方式。

1. 在多重模式中,照相机是采用自动场景识别对多种拍摄条件下的主体进行分析并提供最佳曝光。

2. 在点测光模式中,对明暗区域对比度强烈的主体,如果你要对某部分实现正确曝光,这个模式很有用。

3.在平均模式中的优点在于对不同的构图或者主体,曝光通常是不变的。

对于拍摄穿戴黑色或者白色衣服的人物以及拍摄风景,此模式尤其有效。

因为我不会打符号,特说明:点测光符号是[.]黑点在中间;多重曝光符号在[]中间有个圈,圈里有个黑点就是。

多重测光把拍摄的画面分成几份进行测光,然后比较各测光值的情况,从而计算出最适当的曝光值。

这个模式在拍摄大场面的风景时最为常用,可以使整幅画面的曝光比较均匀,避免出现某个部分过曝或者欠曝的情况出现。

但是,在拍摄明暗对比比较大的场景,多重测光就不适合使用了。

例如:由于晚上拍摄月亮的时候,皎洁的月亮和漆黑的夜空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而我们需要突出的是月亮。

但是多重测光的原理是根据整幅画面的各各部分来进行平均测光的,所以占画面较大部分的漆黑的夜空会让相机的内部处理系统误以为是整幅画面曝光不足,所以降低了快门速度和加大了光圈以致增加曝光量,这样就造成了月亮本身的曝光过度。

所以,多重测光模式适合光线比较均匀的场景拍摄,比如一般情况下的风景等,但是在画面各部分反光量不均匀同时要突出画面某部分的时候就不适合使用。

平均测光这是数码相机中最主要的测光模式,几乎所有的DC都内置有该模式。

数码相机使用方法

数码相机使用方法

数码相机使用方法数码相机使用方法数码相机使用方法 11、设定数码相机的参数在日常拍摄过程中就得需要先把相机的一些基本参数设置好。

数码相机在其设置菜单中,一般都提供多种设定参数,包括图像分辨率、聚焦方式、光圈、快门等。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最主要、最常用的是图像分辨率的设置。

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多种分辨率选择,由于数码相机有多种参数设置,因此,每次拍摄之前,必须检查相机的设置菜单,以确认分辨率、快门等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否则,拍出的照片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这个是拍摄之前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拍摄出来的效果。

特别是许多初学者就更得注意了。

2、尽量使被拍对象主体充满取景框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为取得更好的效果,应尽量选择最高分辨率,并使被拍对象主体充满取景框。

对于传统相机,拍摄时主要考虑的就是取景,构图、对焦。

对于数码相机,所有的摄影基本原理同样适用。

但是如果只是拍摄一个对象,这时应将被拍对象主体充满取景框。

取景框是拍摄时构图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将被摄物体放于取景框内,能有效的拍摄被摄物体的主体。

一般许多人拍摄时是不太喜欢用取景框的,感觉很麻烦,但我建议还是用取景框比较好。

3、正确运用光照度和闪光灯大部分数码相机都设内置闪光灯,一般有四档:闪光、不闪光、防红眼闪光和自动闪光。

自动闪光这一档是由相机对被拍对象光照度的检测,决定是否需要用闪光来补充光线。

闪光灯不像其它光源那么容易控制,闪光灯射出的光线容易被周围附近的物体反射回来,在照片上形成不均匀的光斑。

因此,使用闪光灯极有可能会破坏一幅完美的照片。

在室内拍摄时,应尽量关闭闪光灯并提供足够的光照度。

闪光灯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不太喜欢用的,除了有时候在晚上拍摄时光线不太好用用,而且用了闪光灯拍摄人物的话容易出现红眼等情况。

4、把拍好的照片下载到电脑硬盘上数码照片一般以JPEG格局储存在储存卡内。

在删除照片以前,应将原始照片下载到电脑的硬盘上,并从电脑上不雅看,之后再决议照片的取舍。

数码相机操作指南

数码相机操作指南

数码相机操作指南在当今社会,数码相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成为人们记录生活的重要工具。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操作数码相机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简明的数码相机操作指南,帮助您更好地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出精彩的照片。

一、相机基础知识在开始操作数码相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1. 相机构造:数码相机主要由镜头、图像传感器、液晶显示屏、快门按钮等部件组成。

镜头负责聚焦光线,传感器将光线转化为数字图像,液晶显示屏用于查看拍摄的照片,快门按钮则负责触发拍摄。

2. 数码相机模式:数码相机通常具有全自动模式、半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

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环境光线自动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半自动模式可以手动设置快门速度或光圈大小;手动模式下,用户可以完全控制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二、相机设置在使用数码相机之前,您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基本的相机设置。

1. 日期和时间设置:打开相机菜单,找到日期和时间设置选项,按照提示进行调整。

2. 图片质量设置:数码相机通常提供不同的图片质量选项,如RAW格式、JPEG格式等。

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图片质量。

3. 白平衡设置:白平衡设置有助于调整照片颜色,确保拍摄的照片色彩真实。

您可以选择自动白平衡或手动设置白平衡值。

4. ISO设置:ISO设置用于调整相机的感光度。

较低的ISO值适用于光线充足的环境,较高的ISO值适用于光线较暗的场景。

一般情况下,您可以选择自动ISO。

三、拍摄技巧了解了相机的基本设置,接下来是一些拍摄技巧,帮助您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1. 聚焦技巧: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将焦点对准您想要拍摄的主体。

您可以通过按下快门按钮轻按一下来进行自动对焦。

2. 曝光技巧:曝光是指相机在拍摄照片时所采用的光线条件。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自动曝光即可满足需求。

在光线较暗的场景下,可以使用闪光灯或增加曝光补偿来提高照片亮度。

3. 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FUJIFILM相机使用手册说明书

FUJIFILM相机使用手册说明书

事項。

• 閱讀完這些注意事項後,請將其妥善保管。

關於圖示該文件使用下述圖示表示忽略圖示所示資訊和操作錯誤可能造成的傷害或損壞的嚴重程度。

下述圖示表示必須遵守的指示的性質。

電池及電源附註:請檢查您相機所使用的電池類型並閱讀相應章節。

下文說明電池的正確用法以及延長使用壽命的方法。

電池的不正確使用會縮短電池壽命或者造成電池漏液、過熱,引發火災或爆炸。

電池在出廠時沒有充電。

請在使用前為電池充電。

不使用電池時請將其存放在電池盒中。

■電池使用須知若閒置不用,電池會逐漸喪失電量。

請在使用前一兩天內為電池充電。

閒置時將相機關閉可延長電池壽命。

低溫環境下電池效能會下降;電量快耗盡的電池在寒冷條件下無法正常工作。

請將一枚充滿電的備用電池存放在溫暖的地方並在必要時更換,或者將電池放在口袋或其他溫暖的地方,且僅等到拍攝時才將其插入相機。

請不要將電池與暖手用品或其他加熱裝置直接接觸。

■電池充電請將電池裝入隨附的電池充電器中進行充電。

周圍溫度低於 +10 ℃或高於 +35 °C 時,充電時間將會延長。

請不要在溫度高於 40 °C 的環境下為電池充電;溫度低於 0 °C 時,電池將不會充電。

請勿嘗試將完全充滿電的電池再次充電。

但是電池無需完全放電後才充電。

電池在剛充電或使用後可能會發熱。

這是正常現象。

■電池壽命在常溫下,電池大約可以充電 300 次。

當電池可容納電量的使用時間長度明顯減少時,表明電池已達最終使用壽命,需要進行更換。

■存放電池在充滿電時若長期閒置不用,其效能可能會被削弱。

存放電池前請先將其電量放盡。

若準備長期不使用相機,請取出電池,並將其存放在比較乾燥的地方,且周圍環境溫度需在 +15 °C 至 +25 °C 之間。

請勿將其存放在溫度極高或極低的地方。

■注意:電池使用注意事項• 請勿與項鍊、髮夾等金屬物品一起運輸或存放。

• 請勿將電池扔進火中或加熱。

• 請勿分解或改造電池。

富士 S1770使用技巧

富士 S1770使用技巧

富士长焦机使用技巧1、点测光怎么用?点测光是从P档开始的手动档才有的测光方式,从AUTO 开始的自动档没有。

首先转到这些档,按相机最中间的那个功能键,出现调节菜单,然后用上下键调到测光处,再用左右键调到中间只有一个点的测光方式,按功能键(func)确定,然后半按快门键对准需要测光的部位到绿框内,快门保持半按,再按一下左上角那个+/-键,使得曝光锁定,然后松开快门,重新构图,最后就是按动快门。

2、什么是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我们知道,佳能A系列有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档,他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

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

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

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曝光量。

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效果是不相同的。

3、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a、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富士相机镜头操作方法

富士相机镜头操作方法

富士相机镜头操作方法
以下是富士相机镜头的操作方法:
1. 确保相机处于关闭状态,然后握住相机机身,找到镜头锁定按钮并按下。

2. 将镜头对准相机机身上的镜头接口,并轻轻旋转镜头直到它完全插入。

3. 同时按住镜头和相机机身,然后旋转镜头以逆时针方向直到它与机身对齐并锁定。

4. 打开相机,然后通过取景器或LCD屏幕查看图像。

5. 通过镜头上的调焦环来对焦图像。

将调焦环向前或向后旋转以调整焦距。

6. 如果镜头具有变焦功能,则可以使用镜头上的变焦环来调整焦距。

将变焦环向前或向后旋转以调整镜头的视野范围。

7. 镜头上可能还有其他控制旋钮或开关,如光圈环、防抖开关等。

根据需要使用它们来调整相机设置。

8. 拍摄完毕后,关闭相机,然后按住镜头并旋转它以解锁。

然后轻轻抽出镜头并将其放入相机袋或其他安全的地方。

请注意,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建议阅读相机和镜头的用户手册以了解特定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外,为了保护相机和镜头,尽量避免在恶劣的条件下使用相机或在镜头上施加过大的外力。

数码相机的操作手册

数码相机的操作手册

数码相机的操作手册数码相机操作手册第一章:相机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1. 相机的基本组成相机通常由镜头、图像传感器、取景器、显示屏和按键等部件组成。

镜头用于聚焦光线,图像传感器负责记录光线,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取景器可用于查看实时图像,而显示屏则可以用来预览和回放拍摄的照片。

按键则用于设置相机的各种参数。

2. 开始使用相机在开始使用相机之前,您需要先插入一个适合的存储卡,并确保电池已经充满。

然后按下电源按钮,并等待相机启动。

一旦相机启动,您就可以通过按键或屏幕上的菜单来操作相机。

3. 拍摄照片要拍摄一张照片,您可以首先将取景器对准您要拍摄的对象,然后按下快门按钮。

您还可以使用屏幕上的触摸按钮来完成拍摄。

在拍摄之前,您可以通过设置菜单来调整相机的曝光、对焦和白平衡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第二章:相机的拍摄模式和功能1. 自动模式自动模式下相机将自动调整曝光、对焦和白平衡等参数,以适应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

这是初学者最常使用的模式之一,它可以确保拍摄出清晰、明亮的照片。

2. P模式P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但您可以通过按键或屏幕上的滑动来进行微调。

这是一种半自动模式,适合希望在保留自动设置的同时,对拍摄参数进行一定调整的用户。

3. 手动模式在手动模式下,您可以完全控制相机的各项参数,包括光圈、快门速度、曝光补偿等。

这是高级用户常用的模式之一,它可以帮助您实现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拍摄效果。

4. 其他功能相机还提供了许多其他功能,如连拍模式、定时拍摄、人像模式和风景模式等。

您可以通过按键或菜单进行设置,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功能。

第三章:照片的回放和存储1. 照片的回放您可以通过按下回放按钮来查看刚才拍摄的照片。

在回放模式下,您可以使用滑动、放大和缩小屏幕上的手势来浏览和查看照片。

您还可以使用删除按钮来删除不满意的照片。

2. 照片的存储相机通常使用存储卡来存储照片。

您可以将存储卡插入相机,并通过设置菜单选择存储位置。

全手动数码相机使用教程富士s1770说明书指引

全手动数码相机使用教程富士s1770说明书指引

全手动数码相机使用教程富士S1770你是否曾空被瞧光补偿的眦念搞朵过?你址>1、址邺衲为不知逍补偿多少曝龙尿而苦用也许你c经学合「住阳包曲曝尢,也许你c 经知道『■莊加睹貶”的规则,傑使用胶片的覆影师施样襟捋相机, 这育文半皆诉你一个1F常便怙立竿见影而R—学就公的技术.让你从“肢片按影箝”苦嫌睹比的境遇中解稅出来’囚为,你自一部数硏相机,它吋以让你非曲准确地实現曝光・巾価上卖的天济分数码相机能列他剑这-点,仮并不是仝部你能夏一济能够说解略光的相机.如果没右齐动電光,毛少箜配術加减■M龙的巾能,il:你能的迴解胭比塑fi的&昭相枫叮以每1/3捋侗■也有的相机毎1/2扫调也还有些相机剛H配备1/3n和*2 档供你口己选择。

我建i文你炸戍“貝裂篆件鬼许H合一眼M放腌片”的刃焜,那么,你卅1叫放的影像対,上翌石的是什么?使用肉眼去判i攵柏議的内容,还丛合乔柏摄敬据・或址将国像放大「仟细卩?数码楣机的液品国作何放的影僚并不准确,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惰况;相机I: 看廿擦宛的照片,爭到在电脑I:右或冲岀来的时候却令k失方' 成殆的扭莎聊任端足郴机之前就预见了愿片的样了,如果他不例圧后期过多的识抱的沾"他所爱确认的址恥尢是否达列了他的密求那么,就从判復昭光开扫吃r用什么来判断■光?各案1!「一点方图c所以,我建议你在回放照片时,首先杳衬直方图,枚像那些专业接影如所作的一样,那么,你买的剧机就必绒符台这样的条件,•牛灿刚扌規列的咽整喙比联”的功能台手动眼光或者白略光补偿,另一个就圧必須R何判斷瑶尢的功能…直方阴。

血方饵的横坐标代表像累的宛度,左暗右聽*很多相机厂高将直方用从左到右分成“狼時”、”校時”、“较茫、腋密四个区域.也令的相柚•商将左方怕分为伍个IX城•这些分IX与血方图本P 井没有关务也不公彫响到盘方图的形城,无论卩q个分x还足斤个分氐它们不过走为了锐介方便we.我们町以把“较沪和“较亮” 的区域骨展中灰聊獅M域,把“很和仟成岫曲的冊形区,把“很护右Mlii的裔比区.纵座标代衣像索的数:d,立力用陋裔的地方.这个处嵐在wiiii中占得面枳娩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手动数码相机使用教程富士s1770你是否曾经被曝光补偿的概念搞晕过?你是不是经常为不知道补偿多少曝光量而苦恼?也许你已经学会了使用包围曝光,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亮加暗减”的规则,像使用胶片的摄影师那样操控相机。

这篇文章告诉你一个非常使用、立竿见影而且一学就会的技术,让你从“胶片摄影师”苦练曝光的境遇中解脱出来。

因为,你有一部数码相机,它可以让你非常准确地实现曝光。

市面上卖的大部分数码相机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并不是全部。

你需要一部能够调解曝光的相机,如果没有手动曝光,至少要配备加减曝光的功能,让你能够调解曝光量。

有的数码相机可以每1/3挡调节,也有的相机每1/2挡调节,还有些相机同时配备1/3挡和1/2档供你自己选择。

我建议你养成“只要条件允许就看一眼回放照片” 的习惯。

那么,你看回放的影像时,主要看的是什么?使用肉眼去判读拍摄的内容,还是查看拍摄数据,或是将图像放大了看细节?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幕回放的影像并不准确,所以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相机上看着漂亮的照片,等到在电脑上看或冲出来的时候却令人失望。

成熟的摄影师在端起相机之前就预见了照片的样子,如果他不想在后期过多的调整的话,他所要确认的是曝光是否达到了他的要求。

那么,就从判读曝光开始吧。

一、用什么来判断曝光?答案是——直方图。

所以,我建议你在回放照片时,首先查看直方图,就像那些专业摄影师所作的一样。

那么,你买的相机就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一个是刚才提到的“调整曝光量”的功能——有手动曝光或者有曝光补偿,另一个就是必须具有判断曝光的功能——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坐标代表像素的亮度,左暗右亮。

很多相机厂商将直方图从左到右分成“很暗”、“较暗”、“较亮”、“很亮”四个区域,也有的相机厂商将直方图分为五个区域。

这些分区与直方图本身并没有关系,也不会影响到直方图的形成。

无论四个分区还是五个分区,它们不过是为了观看方便而已。

我们可以把“较暗”和“较亮”的区域看成中灰影调的区域,把“很暗”看成画面的暗影区,把“很亮”看成画面的高光区。

纵座标代表像素的数量,直方图越高的地方,这个亮度在画面中占得面积就越大。

在上边两张图片中,图1是水中倒影的照片,图2是它的直方图。

从直方图上看,照片上大部分影调位于“较亮”和“较暗”的区域中;水中泛白的天空和楼房的受光面位于直方图的“很亮”区域;而倒影中的深色树枝和左上角的黑影则位于直方图的“很暗”区域。

直方图表示这张照片曝光是正常的。

二、怎么判断曝光和调整曝光?判断胶片的曝光时,我们需要看密度。

所以,在冲印店里我们时常会听到老摄影师对修图师说“我想这里加点儿密度,那里减点儿密度”之类的话。

因为他们习惯了查看胶片的密度和反差。

而且,这样听起来更专业些。

数码相机时代,我们听到更多的是“这儿亮点儿”、“那儿暗点儿”之类的言语。

前面我们看到的照片,曝光属于正常。

那么,如果减少或增加曝光量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减少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左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左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左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不足;增加曝光量的时候,直方图会向右移动,很可能在直方图最右侧已经超出的边界,同样,右侧的“山根”看不见了,就会曝光过度;记住下面的口诀(修改于08年3月)你就会轻松地利用直方图判断和调整曝光:∙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山峰靠右亮区大,山峰靠左暗影多;∙山谷如果在中间,中间影调少细节。

左边山脚见不到,暗部细节被丢失顾名思义,直方图的左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暗影溢出”,这表明景物的暗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黑”,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0。

图3(上图)左侧的照片就属于这种情况。

为了更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曝光的时候有意的减少了1档,致使暗部溢出。

直方图分布于左半边,右半边空出,这说明尚有增加曝光的可能。

像这样“左边没头儿”、“右侧空余”的直方图,我们增加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右移动,从而使景物的暗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

这就是“向右曝光”(区分于“向右曝光原则”)。

右边的照片在评价测光的基础上增加了0.7档,直方图分布基本令人满意。

与左边照片相比,向右增加了1.7档曝光。

右边山脚见不到,亮部细节被丢失直方图的右边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溢出”,这表明景物的亮部细节没有被数码相机完全记录下来,溢出的部分在照片里表现为“死白”,这些像素的记录值为255。

如果你拍摄的照片像图4左边的照片一样,直方图“右边没头儿”、“左侧空余”,那么减少曝光量就会使直方图整个向左移动,从而使景物的亮部细节能够记录在数码相机里。

这就是“向左曝光”。

图4左边的照片“向左曝光”两档,就可以得到右边的照片。

看一看直方图,差别很大。

两边山脚见不到,加减曝光断分明如果直方图的两端都看不见末端,也就是“高光和暗影都溢出”,这表明场景中的光影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

这时候,我们就必须有权衡利弊,根据要表现的主题,找到重点突出的地方。

如果要重点表现亮部细节,就舍弃暗部细节,向左减少曝光;如果希望突出暗部细节,那么就舍弃亮部细节,向右增加曝光。

不过,通常情况下,“晃眼的白色”要比“低沉的黑色”更可能成为视觉干扰。

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如果溢出的高光没有在画面中起到辅助作用。

我会建议你向左减少曝光,记住这是在“直方图两边都看不到头”的情况下。

就像上面的两张照片(图5)一样,我们对于“取舍”的概念并不只限于选择“曝光过度”还是“曝光不足”。

对面光线穿透的灯笼是我们想拍摄的主要对象,那么,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上毫无细节的天空越少越好。

我们并没有进行曝光补偿,但实际上测光的区域发生变化,曝光量也已经变化了。

这时候你一定要问:按照前面所讲的,从右边照片的直方图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应该向右增加曝光呢?研究一下你数码相机中的直方图是“亮度直方图”还是“RGB直方图”很有必要。

很多数码相机对于红色比较敏感,景物中红色的物体往往容易产生“红色溢出”,而致使红色的部分没有糊涂一片没有细节。

如果是像上面的相机一样是“亮度直方图”,那么建议你做一些针对红色物体调整曝光和调整饱和度的试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两边都看不到头的直方图,说明影像的动态范围已经超出了数码相机所能记录的极限。

这个时候直方图左右两个末端相聚最远。

那么,如果直方图两个末端相距很近,这表明所拍摄的景物反差很小,你的数码相机完全可以记录下来景物的动态范围,甚至还绰绰有余。

当场景反差比较低,左右曝光都可以的情况下,是向左减少曝光呢,是还向右增加曝光呢,或是什么也不改变?三、数码相机曝光原则这些曝光原则建立在直方图确实有参考意义的基础上,如果相机内的直方图本身误差很大,那么建议你将相机送回维修部维修。

原则一、不溢出原则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数码相机的拍摄。

在景物的动态范围大于数码相机所能表现的动态范围时,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光比场景的拍摄比如,夜景拍摄、冰灯拍摄等,你至少应该让一个方向上不溢出。

你还可以想办法使光比减小,比如对暗部补光,这样我们的相机就可以记录场景中的等多细节。

我们总会觉得夜景拍摄要增加曝光时间,甚至要半小时、一小时的曝光。

事实上,如果是灯火辉煌城市夜景并不需要这么做。

正如你所看到的下边这张外滩夜景的照片(图6),曝光时间是1/15秒,感光度的ISO200,并没有用什么特殊的拍摄手法。

从直方图上来看,画面中大部分处于“很暗”的区域中。

事实也是如此,不然被灯光照亮的“东方明珠”怎么才能突出出来呢?光源的部分有少量的溢出,直接对准光源拍摄总是会这样。

但这并不影响到整个画面,因为它们占的面积非常小,而且又节奏的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点缀。

注意建筑主体的曝光,尤其是“球”的下半部分,还有左上方红色三角中的细节。

这都说明高光部分的曝光比较合适。

再来看看暗部的细节,几乎没有溢出。

我们在暗影中还能隐隐约约看到远处高楼大厦的身影。

见鬼!也许你会喜欢横着拍,因为很多都市夜景照片都是横着拍的。

而且被灯光照亮的天空会让远处暗影中的楼房看起来更加扑朔。

原则二、亮加黑减你可能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些数码相机“向右曝光”的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右侧不溢出的情况下尽量向右曝光。

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在后期把暗部提亮会产生很多噪点,而后期针对高光部压暗却不存在这个问题。

不过,既然你知道煤炭是黑的,为什么还要“过曝”后再把它压暗呢?所以,我更愿意推荐你使用“亮加黑减”的原则。

当画面中亮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需要增加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右曝光:比如拍摄大面积的雪景,你可以适当向右增加曝光,注意不要让高光溢出,并且还要保证雪的纹理和细节;同样,当画面中暗的部分占很大面积时,我们需要减一些曝光,也就是“向左曝光”:比如当你在拍摄大面积的煤炭时,可以适当向左减少曝光,注意不要让暗影溢出,并且还要保证煤炭的纹理和细节上面这张照片(图7)是在侧逆光条件下表现由白雪和阴影构成的起伏和雪的质感。

直方图中的两个“山峰”分别代表雪地中高亮部分和阴影部分的分布。

可以看出高亮的部分并没有集中在直方图的最右端,而是靠左一点,这样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雪地的质感。

同时,我们看到雪地上的阴影仍然处在直方图的“较亮”区域。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后期加大反差,让阴影处于“较暗”或“很暗”的区域呢?我没有找到关于煤堆的合适的照片,不过我找到了这些灰灰黑的酒坛子。

从直方图上看,右侧还有些余量,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再向右进行曝光。

但事实上,我并没有这么做。

相反的,我在原有的测光基础上,向左曝光1/3档。

这样的曝光可以更好地表向酒坛子上的细节。

注意光线的条件是漫射光,之所以选择漫射光条件拍摄,是因为如果在直射光下拍摄,坛子上会留下强烈的阴影。

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么?想一想,如果那些阴影是你想要的,那么应该怎么去曝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