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2 碳的化学性质课后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6.1.2碳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及说课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碳的化学性质,掌握碳的化学符号、原子结构、电子排布等基本知识。
2.学习碳的化学反应,如燃烧、还原、氧化等,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使用碳的性质进行实验操作,如制备二氧化碳、检测碳的存在等。
4.掌握碳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的性质及用途。
-设想一:通过比较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结构模型,引导学生理解其性质差异。
-设想二: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碳相关现象,巩固对难点知识的掌握。
3.创设互动式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设想一: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碳的化学性质和应用互相提问、解答。
-设想二:组织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碳的性质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4.注重课后巩固和拓展,通过布置适量的作业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设想一: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课后实验题目,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设想二: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调查碳在生活中的应用,撰写研究报告。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示:可以从碳的燃烧、还原、氧化反应以及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测等方面展开论述。
2.设计一组实验,验证碳的化学性质,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实验题目如下:
-实验一:碳的燃烧反应
-实验二:碳的还原反应
-实验三: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检测
要求:实验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准确,实验报告不少于500字。
3.深入了解碳的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并分析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请同学们绘制一份关于碳同素异形体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以下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1.2 碳的化学性质 习题课件(32张PPT)

【点拨】反应SiO2+2C
高温 =====
Si+2CO↑中,C夺取SiO2
中的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SiO2失去
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表现出氧化性,是氧化剂,A
正确。
【答案】 A
11.【中考·重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碳
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
A.CO
B.CO2
C.O2
点燃 ②__2_C_+__O__2=_=_=_=__=_2_C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③__C_+__2_C__u_O_=_=__=_=_=_2_C_u_+__C__O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④__C_+__C__O_2_=_=_=_=_=_2_C__O________________。
9.【中考·曲靖】现有6 g碳和14 g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物是
A.CO C.CO和CO2
B.CO2 D.无法确定
()
【点拨】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的量不同,生成的产物可能不 同。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3 8时,只生成CO2,当碳与氧气 的质量比≥3 4时,只生成CO,当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介于3
8和3 4之间时,生成物既有CO2又有CO。 【答案】 C
18.将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0 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 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6 g,试计算: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守恒法解答。分析木炭还原氧化铜 的反应,反应后固体减轻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 体的质量。然后再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去求参加反应的 氧化铜质量。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轻的质量即为生成的CO2气 体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质量=20 g-15.6 g=4.4 g。 答:生成4.4 g二氧化碳。
6.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

课堂练习
1.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 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化学式为C60。 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足球烯是实心的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 D )
A.有金属光泽的无色透明晶体
B.电的良导体
C.非常坚硬的物质 D.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3.下列实验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种元素 形成的不同单质的是( D )
碳的还原性应用: 焦炭可以用来炼铁,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 里还原出来
2Fe2O3 + 3C
高温
4Fe + 3CO2
利用碳的还原性可以做什么用途呢? 冶炼金属——把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还原出来。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焦炭可以在高温时从Fe3O4里还原出铁 或焦炭可以在高温时从WO3里还原出钨
实验注意事项
1.均匀预热;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停止加热,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并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待试管冷却后再倒出粉末。
C + 2 CuO
像这种:高温ຫໍສະໝຸດ 2 Cu + CO2
观察这个方程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就叫做还原反应。
碳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 是还原剂。 氧化铜使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其具有氧化性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
C) 6.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第六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第六单元课题1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的稳定性B.氧化性C.可燃性D.还原性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A.铅笔B.纯蓝墨水笔C.碳素墨水笔D.圆珠笔3.“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炭燃烧可放出大量的热,能用作燃料B.碳和氧气反应时生成物一定是二氧化碳C.碳的几种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可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冶炼金属5.根据图31-K-1所示的实验现象推断,黑色粉末可能是()图31-K-1A.CuO B.CuO和C C.Fe3O4D.C二、填空题6.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回答下列问题。
(1)C60属于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C60这种物质是由______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3)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7.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1-K-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的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图31-K-2(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浸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上册6.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练含答案

6.1碳单质的多样性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 3)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有如下2个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ZnCO 3高温ZnO+CO 2↑②C+2ZnO高温2Zn+X↑A .X 的化学式为CO 2B .反应①中元素化合价均没变C .反应②中ZnO 发生了还原反应D .反应②中碳具有氧化性2.2024年4月17日,全球首颗用牡丹花提炼碳元素制作而成的钻石亮相洛阳。
钻石就是打磨过的金刚石,构成下列物质的微观粒子与构成金刚石的微观粒子种类相同的是A .铁B .干冰C .氯化钠D .硫酸铜3.下列从微观角度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雪花飘飘与分子在不断运动有关C .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不同,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4.“碳家族”的成员很多。
下列关于其成员说法正确的是A .石墨不具有润滑性B .C 60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C .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导电D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锁芯可加入铅笔芯粉末增加润滑性B .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物质的主要成分均为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C.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一个D.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只有一种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B.C.D.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8.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B.熟石灰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汽油能溶解油脂,可用于除油污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9.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四种物质都由碳原子构成B.这四种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CO2D.这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还原氧化铜10.“碳家族”的成员很多,用途很广。
2018秋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习题训练及答案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硬(3)软(4)导电(5)润滑剂(6)吸附(7)稳定(8)可燃(9)还原1.碳的单质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而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几种常见元素的常见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磷元素形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氧气和臭氧白磷和红磷60①金刚石a.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不导电,经加工琢磨后有夺目光泽,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结构b.用途:雕琢作装饰品(钻石就是金刚石雕琢成的);制作钻头;制作玻璃刀、刻刀。
石墨结构②石墨a.物理性质:深灰色、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质软,滑腻,导电性好,耐高温。
b.用途:用于制铅笔芯(不同型号的铅笔芯,石墨含量不同,“B”值越大,石墨含量越高)、石墨电极、电刷、耐高温的润滑剂等。
C 60结构③C 60C 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很稳定。
目前应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的研究。
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为什么物理性质差异这么大? 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啊! (2)木炭、焦炭、活性炭和炭黑木炭主要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它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焦炭、活性炭、炭黑等的构成和结构与木炭类似,通常称为无定形碳。
由于木炭、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因此它们具有吸附性。
利用这种性质可以吸附气体或溶液中的一些物质,可用作吸附剂,如木炭用来吸附食品工业里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活性炭用在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气。
释疑点 吸附性是物理性质吗 吸附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吸附过程是物理变化。
吸附剂与物质的接触面积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碳”与“炭”有什么区别吗?“碳”是元素名称,指元素;“炭”是指,碳元素组成的部分物质,如木炭、活性炭等。
(1)金刚石可作玻璃刀,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6.1金刚石石墨和C606.1.2金刚石石墨和C60课后作业新版

金刚石、石墨和C60课后作业1.金刚石、石墨在化学性质上的相同点是( )。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都是难溶于水的固体C.都有固定的熔点 D.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小刚在做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现象,请你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
A.氧化铜中含有氧化铁 B.装置气密性不好C.加热温度不够高 D.装木炭和氧化铜混合物的试管不够大3.某黑色粉末在试管中加强热,发现有红色固体生成,同时产生一种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管中的黑色粉末可能是( )。
A.氧化铜 B.二氧化锰 C.木炭 D.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4.如图所示为用过量的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过程中首先观察到的又能证明碳与CuO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a处排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未排尽的空气和未被完全吸收的CO2外,还一定含有______气体,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上加一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还原完毕后应进行的操作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先停止加热,再拔开管口的橡皮塞B.先拔开管口的橡皮塞,再停止加热C.先将广口瓶中液面下的导管移到液面上,再停止加热(5)该装置有什么缺陷,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__。
(6)最能说明试管中反应已完成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质硅是制作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为单质硅:SiO2+2C 高温Si+2CO↑。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B.炭发生了还原反应C.炭表现了还原性D.二氧化硅是还原剂6.科学家利用精密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示意图如下)。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后作业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练习1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N2 B、O2C、H2O D、CO2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春天冰雪融化C.植物光合作用 D.干冰升华3.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4.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最简单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D.先用带火星的木条再用澄清的石灰水5.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A. 高压水枪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C. 干粉灭火器D. 泡沫灭火器6.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
下列活动(如图2-3-21)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图2-3-21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7.“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变红后颜色不再变化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再变紫色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由蜡烛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9.图2-3-22中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图2-3-2210.饲养金鱼的人每天都需要用新鲜水换掉鱼缸中的旧水,但如果在缸内放置一些金鱼藻,则可以延长换水时间,其主要原因是()A.金鱼以金鱼藻为食 B.金鱼藻可制造葡萄糖供金鱼食用,并释C.金鱼藻可吸收水中污物 D.金鱼藻可吸收金鱼排放出的CO2放出氧气供金鱼需要的氧气11.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我国的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下列各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12.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采用最新的纳米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用二氧化碳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时,要保留氧化铜, 除掉木炭粉的方法是( B )
A.加热混合物 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加水溶解,过滤
15.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 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
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工业上制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高i+温2CO↑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信息迁移法) 2.有关碳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综合归纳法
) 3.碳的化学性质的应用(物质除杂的方法、信息
迁移法、守恒法)
4.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探究
11.【中考·重庆】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单质
13.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C_+__O__2_=点_=_燃=_=_C__O_2______________; ②______2_C_+__C__O_2_=_点=_燃=__=_2_C_O____________; ③______C_+__2_C__u_O__=高_=温_=_2_C_u__+__C_O__2↑______; ④______C_+__2_C__O_2_=_高_=温_=_2_C_O_____________。
(1) 检 查 装 置 气 密 性 的 方 法 是 : 将 导 管 浸 入 水 中 , _双__手__紧__贴__大__试__管__外__壁__,__若__导__管__口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__松_____ _开__手__后__导__管__中__有__一__段__液__柱__应的是( A )
A.CO C.O2
B.CO2 D.CuO
12.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 原子层厚的“碳片”,如图所示,碳片是目前世界上最 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碳片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C.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2)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反应?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 x。 C+2CuO=高=温==2Cu+CO2↑
160 44 x 4.4 g 14640=4.4x g x=16 g 答:有 16 g 氧化铜参加反应。
17.【改编·佛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 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②上述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③碳在反应中表现出
还原性 ④SiO2在反应中是氧化剂 A.仅②③ B.仅①② C.①②③④ D.仅①②③
16.将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0 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 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6 g,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轻的质量即为生 成的CO2气体的质量。 生成二氧化碳质量=20 g-15.6 g=4.4 g。
____管__炸__裂__,__也__避__免__灼__热__的__铜__遇__氧__气__又__生__成__氧__化__铜__。
(2) 证 明 碳 具 有 还 原 性 的 实 验 现 象 是 _试__管__内__黑__色__粉__末__变__红____,__澄__清__石__灰__水__变__浑__浊_____。
(3)CuO发生__还__原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写出大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C__+__2_C_u_O__=高_=_温=_2_C__u_+__C_O__2_↑_______。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集__中__火__焰__,__提__高__加__热__温__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并用弹簧 夹夹紧橡皮管,待大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 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防__止__液__体__倒__吸__入__试__管__使__试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