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知识点、复习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测试卷(后附答案)

………装…………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订…………○…………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农民在稻田里喷洒农药是为了杀死( )。

A .生产者稻谷B .消费者青蛙C .消费者害虫D .分解者微生物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中,属消费者的是( )。

A .螳螂 B .黄雀 C .蝉 D .蝉、螳螂和黄雀3.在草原,野兔和狼的食物链中,如果野兔的数量突然减少很多,则狼的数量可能的变化是( )。

A .增多 B .减少 C .保持原来数量不变 4.在一个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蛇的数量突然减少很多,则下面哪种情况会发生?( )。

A .稻谷产量会下降 B .猫的数量会增多30000 C .老鼠的数量会增多 D .ABC 5.生态平衡说的是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

A .生产者的数量维持一定水平,且变化不大 B .消费者的数量维持一定水平,且变化不大 C .分解者的数量维持一定水平, 且变化不大 D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维持一定水平,且变化不大 6.如果把一个生态瓶放在没有阳光的地方,首先遭到破坏的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整个生态系统7.下列没有破坏生态平衡的是( )。

A .过度放牧 B .砍伐森林 C .过渡捕捞 D .植树造林 8.在食物链草→ 牛 →人中,属消费者的有( )。

A .草 B .牛 C .人 D .人和牛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 )食物链。

A .一条 B .二条 C .三条 D .多条10.骆驼是典型的( )动物。

A .沙漠 B .陆地 C .海洋 D .森林 二、填空题 1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_________”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_________。

12.食物链的源头在( ),终点是( )。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1、什么叫生物的栖息地?答: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合作伙伴: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木、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

敌对关系:熊吃鱼、小鸟吃昆虫、捕蝇草吃昆虫4、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森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河流是鱼虾的家,大地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5、企鹅生活在南极冰雪中,狮子生活在草原,海龟生活在大海。

6、举例说明生物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答:(1)仙人掌的表面有许多刺,这是它的叶子,它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表面生蜡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为它有抗捍、抗风沙的本领。

蝎子也在沙漠生存。

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3)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适应海洋环境的结果,背部颜色浅可以使水面上的天敌难以发现。

7、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的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答:可以加强对自己的保护。

斑马的条纹可以让它在草原上不易被敌人发现,以保护自己,免受更多的攻击。

8、大雁随着季节迁移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环境。

9、什么叫食物链?什么叫食物网?答: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许多食物链。

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

第4单元复习 共同的家园

第4单元复习  共同的家园
• 4. 生角活马在非洲大狮草子原上的动野物兔有( )、 ( )、( )、( )等。
习题精讲
• 5.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 ( 动物)。
• 6.被称为“大自然的清洁工”的是( 分解者 ) 。
习题精讲
• 7.下面属于生产者的是 ( ⑤⑥ ),属于消费者的 是( ①④⑦⑧),属于分解者的是( ②③⑨ )。
• ①猫 ②屎壳郎 ③蘑菇 ④蚕 ⑤草
⑥牵牛花 ⑦鸟 ⑧蜘蛛 ⑨蚯蚓
习题精讲
• 8.沙漠中没有生物。( ✘ )
• 9.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没有关系。 ( ✘)
习题精讲
• 10.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 己的方法。( ✔ )
• 11.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遭破坏。 (✔ )
知识回顾
• 4.生态平衡



叫做
生态系统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叫做 数量维持一定水平且变化不大
生态平衡
知识回顾
• 生活中生态环境遭到破环的现象 • 乱丢废弃物、乱捕滥杀、乱砍乱伐、有毒气体、
工业废水
• 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 宣传知识和重要性;立法,完善制度;植树造林;
制作喂鸟器;节约用水;爱护动植物等。
习题精讲
• 12.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
• 13.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国家之一。( ✔ )
习题精讲
• 14.什么叫生物的栖息地?
• 答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并 且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 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 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骆驼: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共同的家园1、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 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声场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3. 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如啄木鸟和树蜜蜂和花,小丑鱼和海葵,鳄鱼和鳄鸟敌对关系,熊吃鱼,小鸟吃虫4.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5.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6.地球上有一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

如蚯蚓,屎壳郎,霉菌,食物链上除了分解者以外,还有两类生物,即自己制造食物生产者和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

7.生物之间就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

很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9.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生存平衡。

10.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如人类过度捕捞,过度放牧,滥施农药11、仙人掌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刺,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叶外生蜡,也能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12、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闭合,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营养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13、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它们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因为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1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答:禁止过度放牧,保护草原;不喷洒农药,采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不过度捕捞,让自然休养生息;不乱砍滥伐,多植树造林,不猎杀野生动物等等。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本章综合与测试-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答案】✓【分析】动植物几乎囊括了生态系统中绝大多数成员,所以保护动植物资源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解答】保护动植物不仅保护了物种多样性,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答题】人类破坏食物链所引起的生态平衡最后遭殃的是生物。

()【答案】×【分析】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所有的生物都会受到影响,人类也不例外。

【解答】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破坏生态系统最终还是会承受应有的后果。

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答题】许多昆虫都用与环境相近的体色来保护自己。

()【答案】✓【分析】根据自然选择的规律,那些接近环境的颜色的物种,更有利于被环境保存下来,因为与环境相近的颜色可以使生物更好的隐藏自己,从而免受天敌的伤害。

【解答】昆虫的体色与环境相近可以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4.【答题】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动物结束。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食物链的知识点。

【解答】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食物链的一切能量都是由绿色植物提供的,所以绿色植物是食物链的开始。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食物链通常由消费者结束。

食物链起始于植物终止于动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5.【答题】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答案】✓【分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说明被自然选择留下的物种都是会自我保护的。

【解答】可以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6.【答题】沙漠中有生物。

()【答案】✓【分析】仙人掌、骆驼等可以适应沙漠中干旱的环境,可以在沙漠中生活。

【解答】沙漠中有生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7.【答题】阳光、空气不属于生物。

()【答案】✓【分析】阳光、空气属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不属于生物。

【解答】阳光、空气属于非生物。

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清单)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清单)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1.水域污染是怎么形成的?(1)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2)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粪便。

(3)农药、化肥等随着雨水流入水域。

(4)随意向水体倾倒固体垃圾。

2.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危害人类健康的?(1)被污染的水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如痢疾;水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人体中毒。

(2)被污染的水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污水灌溉会影响灌区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植食动物的健康。

人食用这样的农作物以及动物的肉、奶后会致病。

3.实验: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陆地进入水域。

实验方法:(1)在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滴食用色素,然后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再在最上面撒一些泡沫屑。

(2)将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3)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说明:(1)含有食用色素的水代表的是污水。

(2)泡沫屑代表的是地面的固体废弃物。

实验注意:(1)不要选用有害的物质代替食用色素进行实验。

(2)在装置中铺上泥土后可以稍微压实,防止泥土在倒水的过程中被大量冲走。

(3)倒水的速度要掌握好,速度太慢很难观察到泡沫屑被冲走,速度太快会把大量的泥土冲走。

实验现象: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慢慢地进入了水域。

实验交流: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1)污水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进入水域。

(2)固体废弃物会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域。

如何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根据实验现象反向思考,我们可以想到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常用的方法,包括打捞、沉淀、过滤等。

5.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风光秀丽,碧波万顷。

每年冬季,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在此过冬,成为一大景观。

6.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么?(1)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入湖的污染物迅速增多。

(2)围湖造田、直接向湖中排放生活污水。

7.人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治理滇池的?治理周边水污染源、实施雨污分流、从外流域引水、控制水面交通、生态清淤等。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四单元《共同的家园》1、(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栖息地。

3、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是(敌对)的关系。

合作伙伴: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木)、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敌对关系:(熊吃鱼)、(小鸟吃昆虫)、(捕蝇草吃昆虫)4、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5、(森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河流)是鱼虾的家,(大地)是植物的家。

(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

6、企鹅生活在(南极冰雪中),狮子生活在(草原),海龟生活在(大海)。

7仙人掌的表面有许多刺,这是它的(叶子),它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表面生(蜡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8、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为它有(抗干旱)、(抗风沙)的本领。

(蝎子)也在沙漠生存。

9、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10、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适应(海洋环境)的结果,背部颜色浅可以使(水面上的天敌难以发现)。

1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2、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13、大自然的清洁工-----(分解者)。

14、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

15、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在许多食物链。

2019年精选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知识点练习三十四

2019年精选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知识点练习三十四

2019年精选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知识点练习三十四第1题【单选题】从生态系统总体上看,草、兔、鹰三种生物的数量应是( )A、草数量最多,兔和鹰数量相同B、草和兔的数量最多,兔比鹰数量多C、草数量最多,兔比鹰数量多D、草和兔的数量相同,鹰的数量最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海龟适合在( )生活。

A、大海B、草原C、森林【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 )生活在南极。

A、企鹅B、狮子C、斑马【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猛禽,则雷鸟的数量会( )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许多昆虫都用与环境相似的体色来保护自己。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食物链总是从动物开始到植物结束。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生产者的养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七星瓢虫用自己鲜艳的色彩警告鸟类,使鸟类不敢轻易捕食它们。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阳光、空气属于生物。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食物链总是从动物开始到植物结束。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填空题】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解析】:第14题【填空题】一棵树可以成为许多生物的______。

【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蓝色的______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3、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4、(森林)是小鸟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河流)是鱼虾的家,(大地)是植物的家……(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让我们一起来爱护它!
5、企鹅生活在(南极冰雪中),狮子生活在(草原),海龟生活在(大海)。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7、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

8、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生态农业包括: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立体农业。

9、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花中跑,反应了生物间的伙伴关系。

10、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如: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

1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相互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13、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

1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

15、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16、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写出食物链(蝉)→(螳螂)→(黄雀)。

17、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他提供了(生存)、(生长)、(繁殖)和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18、生物学家给食物链上的生物起了不同的名字:(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
19、生物连同他周围的环境叫(生态系统)
二、判断
1、沙漠中没有生物。

(× )
2、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 )
3、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 )
4、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破坏、失调。

(√)
5、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
6、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 )
7、食物链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植物。

8、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其养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
9、食物链断裂后,人们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
10、食物链总是从动物开始到植物结束。

(×)
11、蓝色农业就是蓝色植物。

(×)
12、人类活动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
13、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14、保护生态平衡最终也有利于保护我们自己(√)
15、许多昆虫都用与环境相似的体色来保护自己。

(√)
三、选择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C)
A.啄木鸟和树
B.鸟和果实
C.虫和鸟
D.蜜蜂和花
2、霉菌生长在面包上,他是(A)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3、下列属于生活在南极洲的鸟类是(B.)
A.野鸡
B.企鹅 C。

大雁 D。

老鹰
4、下列生物中不属于敌对关系的是(D)
A熊和鸟B斑马和狮子C猫和老鼠D鳄鱼和鳄鸟
5、下列可以保护生态平衡的是(D) A滥施农药B过度放牧C过度捕捞D爱护森林
四、连线
蟾蜍
绿色植物昆虫
五、简答
1、仙人掌为什么能够耐旱?(★也可作为填空题考查★)
答:仙人掌的表面有许多刺,这是它的叶子,它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表面生(蜡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为它有抗捍、抗风沙的本领:(★也可作为填空题考查★)
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3、说说
这些生物伙伴是怎样相互合作的?
答:(1)小丑鱼和海葵:
小丑鱼引诱其他动物游向海葵,海葵为小丑鱼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2)蜜蜂和花:
蜜蜂采蜜时帮花传粉,花为蜜蜂提供食物。

(3)啄木鸟和树:
啄木鸟帮树除虫,树为啄木鸟提供食物。

(4)鳄鱼和鳄鸟:
鳄鸟帮鳄鱼清理牙齿间的肉屑,鳄鱼为鳄鸟提供食物。

(5)鸟和果实:
果实为鸟提供食物,鸟吃完果实时能帮助果实播种。

4、什么叫食物链?
答: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

5、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答:滥施农药、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

6、连续一个月不给仙人掌浇水,看它有什么变化?
答:仙人掌是一种抗旱性植物,不易蒸发水分,一个月不给浇水,它仍能生存。

7、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它们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

这是为什么?答:水母透明的“外衣”有极强的变色本领,可以适应各种环境,鱼背部颜色深是为了从上往下看与海底颜色一致,腹部颜色浅是为了从下往上看与天空颜色一致,能大大减少被攻击的机会。

8、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
答:斑马的黑白条纹有自身保护的作用,从草丛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给敌人造成错觉,保护其免受更多攻击。

9、仙人掌移栽到我们地区,要注意什么问题?南极企鹅养在我们居住的地区,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要注意分析它们原有的生存环境,并要创设适应它们的生存条件。

移栽仙人掌要努力营造原产地的气候.高热、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带,转移饲养南极企鹅要创设极地的温度,湿度,水的盐度等生活环境。

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的含义是什么?你还能找到其他类似的成语吗?答:螳螂以蝉为食,而黄雀又以螳螂为食,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例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羊入虎口等。

11、下图中的这些生物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答:生产者有:花、草消费者有:猫、蜘蛛、虫、鹰、小鸟、熊;分解者有:
蘑菇
12、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复杂的有机物将无法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也就没有了供绿色植物利用而再制造的有机物,食物链将会破坏,生产者、消费者会灭绝。

13、说说看,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答:鱼缸内有适应鱼生存的生态环境,鱼缸内的鱼连同池塘里的水、沙石、水草构成了一个模拟的生态系统。

瓶子里的小草也有适应它的生存环境中,瓶子内的小草连同它周围的土壤、水分、空气、阳光构成了一个模拟的生态系统。

14、你知道哪些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答:乱丢电池、滥砍乱伐、围湖造田、减少绿化,增盖高楼、乱扔垃圾、滥肆猎杀动物、工业排污等。

15、描述造成白尾鹿数量过大的原因以及由于白尾鹿数量过大带来的问题。

答:造成白尾鹿数量过大的原因是因为人为的捕杀了白尾鹿的天敌美洲狮和狼,破坏了食物链,造成生态环境不平衡。

由于白尾鹿数量过大,带来当地的草源严重不足,造成土地荒漠化,饥饿的白尾鹿迁移到人类居住地,破坏农作物,影响了人类的农业生产,又破坏了以农作物为食物的鸟类和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导致其它生态环境的失衡。

16、如果你是一位生态学家,你将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破坏生态这个问题?
答:如果我是生态学家,我将采取引入白尾鹿的天敌的方法减少白尾鹿的数量,建设自然保护区,建立平衡的生态环境。

17、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工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控制人口数量。

从自我做起,不乱丢垃圾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