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经典诗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译文] 落花铺满了园中小径,春水溢满了池塘。

细雨霏霏,时停时下,乍晴乍阴。

[出自] 北宋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释:弄晴:展现晴天。

霏霏:雨雪密也。

《诗·小雅·采薇》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亦状云气之盛。

《楚辞·九叹·远逝》有“云霏霏而陨集”。

捻:以指搓转。

译文:落花铺满了园中小径,春水溢满了池塘。

细雨霏霏,时停时下,乍晴乍阴。

杏园里春残花谢只有杜鹃鸟的声声哀啼,好像在无可奈何地慨叹春天已经归去了。

杨柳那边,她独自登上了画楼,手捻着花枝,倚靠在栏杆上。

对着这引人愁思的暮春之景,她默默无语,仍掉了手中的花儿,抬头静静地凝望着斜阳,她这满心的对春光的一往情深,对美好年华的无限眷恋之情,又有谁知晓呢?赏析: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秦观应礼部试,落第罢归。

赋《画堂春》。

这首词就是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

应是一首伤春之作。

词的上片写春归景物。

先写飘零凋落的花瓣已经铺满了园间小路,池水上涨已与岸齐平了,时间分明已进入残节令了,天气乍晴乍雨,晴朗的天空,突然会下起小雨,说晴不晴,说阴不阴,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样。

观看杏园已失去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动人景色,它像一个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颜显得憔悴而没有光泽了。

再听枝头杜鹃鸟儿,传来声声“不如归去”,泣血啼唤,多么令人伤感。

杜牧诗有:“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这句可能化用小杜诗意。

片末,总括一句“无奈春归”,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词的下片,侧重写人。

写她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

这句似由冯延巳:“闲引鸳鸯香径里,手?红杏蕊”词意化来。

她信手捻着花枝儿,一会儿又放下花枝,默默无语上视天空,弄晴的小雨也不下了,只见远处一道残阳从云缝露出来,把霞辉洒在她满是愁容的脸上。

《画堂春 》阅读附答案

《画堂春 》阅读附答案

《画堂春》阅读附答案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①捻:持取,捻弄。

16.分析上阙景和情的关系。

17.“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16.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17.这两句词主要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答“动物描写”也可。

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解析】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很多,而在景与情的关系方面的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以乐景衬哀情等手法,解答本题时,可根据上阙中的关键词分析作答,此类题不但要答出表现手法,还要答出词人的思想感情。

上阙前三句描写景物,后句抒情,故采用的是情景交融的手法和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由“无奈春归”可体会出词人的伤春的无奈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现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第一问可根据“捻”“放花”两个动词,从细节描写的角度答出词人对春的喜爱以及对春色即将逝去的无奈之情。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也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诗词译文及鉴赏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诗词译文及鉴赏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诗词译文及鉴赏《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宋代:张先外湖莲子长参差,霁山青处鸥飞。

水天溶漾画桡迟,人影鉴中移。

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译文外湖长满了莲蓬,望去参差错落,颇有韵致。

天已放晴,雨后青山格外翠绿,在湖山掩映的绿阴深处,有一起起雪白的鸥鸟儿在蓝天碧水间飞翔,极其鲜明悦目。

俯仰上下天光水色,只见水天相连,蓝天荡漾于碧波之中,绿水漾入云天之上,广袤天际,蔚为奇观。

游人为饱览湖光山色,听任画船在水上缓缓行进。

湖水明澈,波平如镜,游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镜中移动,别是一番幽美的境界。

船上歌女双双唱起《桃叶歌》来,轻柔婉转的歌声,久久在空间回荡。

歌女所着的杏红衫子,在青山、绿水、蓝天的交相映衬下,更加加深了它的鲜艳色彩。

偏西的阳光照射到游船上面,歌女们都采了一枝荷叶用来遮面,以躲避斜晖,直到游船归去时,自己还感到分得了一份绿荷扇子带来的凉意呢。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注释参差:高低不齐。

霁(jì)山:雨后山色。

溶漾(róng yàng):水波荡漾的样子。

画桡(ráo):船桨,这里指画船。

迟:缓缓。

鉴:镜子。

桃叶:晋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善歌。

此处借指歌女。

浅声:轻婉歌声。

双唱:双双唱起。

深色:加深颜色。

轻衣:形容极薄的夏装。

障面:遮面。

斜晖(huī):偏西的阳光。

翠:指绿荷。

阴:阴凉。

《画堂春·外湖莲子长参差》赏析这首词既写江南夏日湖山之美,又写歌女容貌和性灵之美。

全词融自然美与女性美于一境,写出了歌女天光水色之间的清歌妙发,表现出湖山和人物纯真自然的性灵。

上片起句开门见山,直写湖中美景。

江南湖泊往往是重重相连。

当外湖长满莲篷的时候,远远望去,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比起荷花盛开,又是别有一番风味,此时正是游湖的好时光。

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秦观《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①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②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

③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释】①落红:落花。

唐·李贺《兰香神女庙》诗:“沙炮落红满,石泉生水芹。

” 弄晴:原谓在晴天下嬉戏。

唐·韦庄《谒金门》:“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

”此谓作弄晴天。

②杏园:故址在今西安市郊大雁塔南,唐时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秦中岁时纪》:“世士杏花园初会谓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

若他人先折得名花,则二使皆有罚。

唐·刘沧《及第后宴曲江》诗:“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

”宋时以杏园借喻琼林苑,新进士常在此赐宴。

见吕祖谦《宋文鉴》卷二杨侃《皇畿赋》。

③手捻花枝:古人以为表示愁苦无卿之动作。

捻,以手指持物。

【译文】落花铺满了小路,绿水涨满了池塘。

霏霏细雨,时而遮住刚刚露出的太阳。

杏园的花儿已憔悴,杜鹃鸟叫得好凄凉。

春天啊,你去得多么匆忙! 独自登上杨柳掩映的小楼,手持杏花,倚阑远望,远望。

默默地放下花枝,失神地对着斜阳。

埋在心头的怨恨,有谁知道?有谁体谅?【集评】宋·胡仔:“(少游)小词云:‘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用小杜诗‘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明·李攀龙:“眉批:春归无奈,深情可掬。

谁知此恨,何等幽思! ○评:写出闺怨,真情俱在,末语迫真。

”(《草堂诗馀隽》卷四)明·杨慎:“(评末句)不知心恨谁?”(《杨批《草堂诗馀》)明·沈际飞:“(评末句)此恨亦知不得。

”(《草堂诗馀》正集卷一)清·沈谦:“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隽,著一实语,败矣。

康伯可:‘正是销魂时候也,掩乱花飞。

’晏叔原:‘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画堂春令原文_翻译及赏析

画堂春令原文_翻译及赏析

画堂春令原文_翻译及赏析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

卷帘疑是弄妆人。

粉面带春醒。

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

微风不动水纹平。

倒影斗轻盈。

——宋代·王诜《画堂春令》画堂春令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

卷帘疑是弄妆人。

粉面带春醒。

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

微风不动水纹平。

倒影斗轻盈。

王诜(1048-1104后),北宋画家。

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

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

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

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

亦能书,善属文。

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

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王诜江水粼粼碧,云山叠叠奇。

平生心事一钩丝。

便是壶中日月、更何疑。

文叔今方贵,君房素自痴。

洛阳尘土涴人衣。

争似归来双足、踏涟漪。

——宋代·苏十能《南柯子》南柯子江水粼粼碧,云山叠叠奇。

平生心事一钩丝。

便是壶中日月、更何疑。

文叔今方贵,君房素自痴。

洛阳尘土涴人衣。

争似归来双足、踏涟漪。

楚客才华为发扬。

深林着意不相忘。

梦成燕国正芬芳。

莫把品名闲议拟,且看青凤羽毛长。

十分领取面前香。

——宋代·仲殊《浣溪沙》浣溪沙楚客才华为发扬。

深林着意不相忘。

梦成燕国正芬芳。

莫把品名闲议拟,且看青凤羽毛长。

十分领取面前香。

插云翠壁。

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

金鼎丹成去也,晋朝高客。

百花岩下遗孙在,赋何人、离尘风骨。

翠微缘近,希夷志远,洞天踪迹。

近剑有、为龙信息。

怪潭上灵光,雷电相击。

尤好风波乍霁,鹭汀斜日。

倚栏白尽行人鬓,但沈沈、群岫凝碧。

利名休事蝇头,飞舠送君南此。

——宋代·黄裳《桂枝香》桂枝香插云翠壁。

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

金鼎丹成去也,晋朝高客。

百花岩下遗孙在,赋何人、离尘风骨。

翠微缘近,希夷志远,洞天踪迹。

古诗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翻译赏析

古诗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翻译赏析

古诗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翻译赏析
《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作者是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红片片浑如雾,不教更觅桃源路。

香径晚风寒,月在花飞处。

蔷薇影暗空凝伫,任碧飐轻衫萦住。

惊起早栖鸦,飞过秋千去。

【注释】
①桃源路:桃源,即桃花源,后代指理想的境界。

此谓通往理想的境界。

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②香径:花间小路,或指满地落花的小路。

③凝贮:同“凝伫”。

凝望伫立。

④碧飐:指摇动着的花枝花叶。

飐,颤动、摇动。

【赏析】
《海棠春·落红片片浑如雾》这首小词空灵含婉,只是勾画了一幅月夜下孤清寂寞的情景,其所思所感皆在要眇含蓄的表达之中了。

其所怀可以是所恋之人,也可以是指美好的理想,总之是在凝贮期待。

惝恍迷离,给人以朦胧的美感。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诗歌意象意境

诗歌意象意境

答: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 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 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 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 的无奈之情。
典例精析
(200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 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诗歌鉴赏
之意象意境的鉴赏
典例精析 例:(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 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 作简要分析。(4分)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 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 杜宇、子鹃。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 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 抒悲苦哀怨之情。
(2)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 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 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
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
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景象有
什么特点?
(2)结合下片描写的景物,分析作者表 达的情感。
(1)(4分)写如丝杨柳、绵绵 细雨(1分)、小楼、云朵(1 分),一派迷蒙景象(2分)。 (2)(4分)以海棠临栏、红绿 相映的艳丽之景(2分)衬托诗人 凄凉的乡愁,突出乡愁的浓重(2 分)

《画堂春》秦观词作鉴赏

《画堂春》秦观词作鉴赏

《画堂春》秦观词作鉴赏【作品介绍】《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是作者落第后的写的一首伤春之作。

上片写残春之景,暗寓情怀。

起拍二句以“落红”、“小雨霏霏”烘托出迷惘、伤感的意绪,继之以“憔悴”、“无奈”点明心事,由隐而显,由景而情,层次分明。

下片以抒情为主。

过拍“柳外画楼独上”二句以行为描写来传达孤寂、落寞的情怀,“手捻花枝”四字尤其传神。

“放花无语对斜晖”二句,一实一虚,将该词的词眼“恨”字徐徐推出,妙造天然。

全词蕴藉含蓄,寄情悠远。

可谓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原文】画堂春①落红铺径水平池②,弄晴小雨霏霏③。

杏园憔悴杜鹃啼④,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⑤,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⑥?【注释】①画堂春:最初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山谷琴趣外篇》于两结句各添一字。

②水平池:池塘水满,水面与塘边持平。

③弄晴:展现晴天。

霏霏:雨雪密也。

《诗;小雅;采薇》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亦状云气之盛。

《楚辞;九叹;远逝》有“云霏霏而陨集”。

杜甫《雨四首》之三:“寒雨下霏霏。

”④杏园:园林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大雁塔南。

杏园是唐时著名园林,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秦中岁时记》:“进士杏花园初会谓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得名花,则二使皆有罚。

”此处以杏园借指北宋汴京之琼林苑,杨侃《皇畿赋》:“彼池之南,有苑何大。

既琼林而是名,亦玉辇而是待。

其或折桂天庭,花开凤城,则必有闻喜之新宴,掩杏园之旧名。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这里形容暮春花事将尽的景象。

杏园憔悴,用杜牧《杏园》诗:“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故知此词写落第心情。

⑤手捻花枝:古人以为表示愁苦无聊之动作。

⑥“放花”二句:明沈际飞评日:“此恨亦知不得。

”因抒落第之恨,事关政治,故云“知不得”。

版本校记②铺径,一作“堆径”。

③霏霏,一作“霏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翻译赏析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秦观。

其全文如下: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前言】
《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是北宋词人秦观所作,是作者落第后的写的一首伤春之作。

上片写残春之景,暗寓情怀。

起拍二句以“落红”、“小雨霏霏”烘托出迷惘、伤感的意绪,继之以“憔悴”、“无奈”点明心事,由隐而显,由景而情,层次分明。

下片以抒情为主。

过拍“柳外画楼独上”二句以行为描写来传达孤寂、落寞的情怀,“手捻花枝”四字尤其传神。

“放花无语对斜晖”二句,一实一虚,将该词的词眼“恨”字徐徐推出,妙造天然。

【注释】
①画堂春:最初见《淮海居士长短句》。

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山谷琴趣外篇》于两结句各添一字。

②水平池:池塘水满,水面与塘边持平。

③弄晴:展现晴天。

霏霏:雨雪密也。

《诗·小雅·采薇》有“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亦状云气之盛。

《楚辞·九叹·远逝》有“云霏霏而陨集”。

杜甫《雨四首》之三:“寒雨下霏霏。


④杏园:园林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大雁塔南。

杏园是唐时著名
园林,在曲江池西南,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秦中岁时记》:“进士杏花园初会谓之探花宴,以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得名花,则二使皆有罚。

”此处以杏园借指北宋汴京之琼林苑,杨侃《皇畿赋》:“彼池之南,有苑何大。

既琼林而是名,亦玉辇而是待。

其或折桂天庭,花开凤城,则必有闻喜之新宴,掩杏园之旧名。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这里形容暮春花事将尽的景象。

杏园憔悴,用杜牧《杏园》诗:“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故知此词写落第心情。

⑤手捻花枝:古人以为表示愁苦无聊之动作。

⑥“放花”二句:明沈际飞评日:“此恨亦知不得。

”因抒落第之恨,事关政治,故云“知不得”。

【翻译】
飘零凋落的花瓣已经铺满了园间小路,池水上涨已与岸齐平了,时间分明已进入残节令了,天气乍晴乍雨,晴郎的天空,突然会下起小雨,说晴不晴,说阴不阴,小雨似在逗弄晴天一样。

观看杏园已失去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动人景色,它像一个青春逝去的女子,容颜显得憔悴而没有光泽了。

再听枝头杜鹃鸟儿,传来声声“不如归去”,泣血啼唤,多么令人伤感。

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

信手捻着花枝儿,一会儿又放下花枝,默默无语上视天空,弄晴的小雨也不下了,只见远处一道残阳从云缝露出来,把霞辉洒在她满是愁容的脸上。

她心中的“恨”有谁能理解呢。

【鉴赏】
词的上片写春归景物。

先写飘零凋落的花瓣已经铺满了园间小路,池水上涨已与岸齐平了,时间分明已进入残节令了,天气乍晴乍雨,晴朗的天空。

杜牧诗有:“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这句可能化用小杜诗意。

片末,总括一句“无奈春归”,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上述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词的下片,侧重写人。

写她独自一人登上冒出柳树枝头的画楼,斜倚栏杆,手捻花枝。

这句似由冯延巳:“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
杏蕊”词意化来。

她信手捻着花枝儿?诚然,词人没有写她“恨”什么。

但从词人给我们描绘的这幅春归图里,分明看见她面对oRg春归景色,正在慨叹春光速人易老,感伤人生离多聚少,青春白白流逝。

全词蕴藉含蓄,寄情悠远。

真是义蕴言中,韵流弦外,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余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