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AB是⊙O的弦,OC⊥AB于C,若OA=2cm,OC=1cm,则AB长为______.•图1 图2 图32.如图2所示,⊙O的直径CD过弦EF中点G,∠EOD=40°,则∠DCF=______.3.如图3所示,点M,N分别是正八边形相邻两边AB,BC上的点,且AM=BN,则∠MON=_________________度.4.如果半径分别为2和3的两个圆外切,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_______.5.如图4所示,宽为2cm的刻度尺在圆上移动,当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相切时,另一边与圆两个交点处的读数恰好为“2”和“8”(单位:cm)•则该圆的半径为______cm.图4 图5 图66.如图5所示,⊙A的圆心坐标为(0,4),若⊙A的半径为3,则直线y=x与⊙A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7.如图6所示,O是△ABC的内心,∠BOC=100°,则∠A=______.8.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5cm,母线长为8cm,则它的侧面积为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9.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0cm,•母线长为90cm,•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_______.10.矩形ABCD中,AB=5,BC=12,如果分别以A,C为圆心的两圆相切,点D在⊙C内,点B在⊙C外,那么⊙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如图7所示,AB是直径,点E是AB中点,弦CD∥AB且平分OE,连AD,∠BAD度数为()A.45° B.30° C.15° D.10°图7 图8 图912.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B.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3.半径分别为5和8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d,若3<d≤13,•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一定是()A.相交 B.相切 C.内切或相交 D.外切或相交14.过⊙O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长为()A.3cm B.6cm C.9cm15.半径相等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正方形边长之比为()A.1..3:2 D.1:216.如图8,已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5°,过C点的切线PC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则∠P等于()A.15° B.20° C.25° D.30°17.如图9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为(-3,-2),⊙A的半径为1,P为x•轴上一动点,PQ切⊙A于点Q,则当PQ最小时,P点的坐标为()A.(-4,0) B.(-2,0) C.(-4,0)或(-2,0) D.(-3,0)18.在半径为3的圆中,15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A.154π B.152π C.54π D.52π19.如图10所示,AE 切⊙D 于点E ,AC=CD=DB=10,则线段AE 的长为( )A ..15 C ..2020.如图11所示,在同心圆中,两圆半径分别是2和1,∠AOB=12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4πB .2πC .34π D .π 三、解答题(共40分)21.(6分)如图所示,CE 是⊙O 的直径,弦AB⊥CE 于D ,若CD=2,AB=6,求⊙O 半径的长.22.(6分)如图所示,AB 是⊙O 的直径,BC 切⊙O 于B ,AC 交⊙O 于P ,E 是BC•边上的中点,连结PE ,PE 与⊙O 相切吗?若相切,请加以证明,若不相切,请说明理由.23.(10分)已知:如图所示,直线PA交⊙O于A,E两点,PA的垂线DC切⊙O于点C,过A点作⊙O的直径AB.(1)求证:AC平分∠DAB;(2)若AC=4,DA=2,求⊙O的直径.24.(10分)“五一”节,小雯和同学一起到游乐场玩大型摩天轮,•摩天轮的半径为20m,匀速转动一周需要12min,小雯所坐最底部的车厢(离地面0.5m).(1)经过2min后小雯到达点Q如图所示,此时他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在摩天轮滚动的过程中,小雯将有多长时间连续保持在离地面不低于30.5m的空中.25.(8分)如图所示,⊙O半径为2,弦A为弧BD的中点,E为弦AC的中点,且在BD上,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参考答案1..20° 3.45 4.5 5.134 6.相交 7.20° 8.40πcm 2 9.160° 10.1<r<8或18<r<2511.C 12.B 13.D 14.A 15.B 16.B 17.D 18.D 19.C 20.B21.解:连接OA ,∵CE 是直径,AB⊥CE,∴AD=12AB=3. ∵CD=2,∴OD=OC-CD=OA-2.由勾股定理,得OA 2-OD 2=AD 2, ∴OA 2-(OA-2)2=92,解得OA=134,∴⊙O 的半径等于134. 22.解:相切,证OP⊥PE 即可.23.解:(1)连BE ,BC ,∠CAB+∠ABC=90°,∠DCA=∠ABC,∴∠DAC ,∠CAB,AC 平分∠DAB.(2)DA=2,AC=4,∠ACD=30°,∠ABC=∠DCA=30°,∵AC=4,∴AB=8.24.(1)10.5 (2)13×12=4(min ). 25.解:连结OA 交BD 于点F ,连接OB .∵OA 在直径上且点A 是BD 中点,∴OA ⊥BD ,•在Rt △BOF 中,由勾股定理得OF 2=OB 2-BF 2,1.2,1,ABD OA AF S ∆==∴=∴= ∵点E •是AC 中点,∴AE=CE .又∵△ADE 和△CDE 同高,∴S △CDE =S △ADE ,同理S △CBE =S △ABE ,∴S △BCD =S △CDE +S △CBE =S △ADE +S △ABE =S △ABD∴S 四边形ABCD =S △ABD +S △BCD。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24章《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已知⊙O的半径为4,点O到直线m的距离为3,则直线m与⊙O公共点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2.如图,AB是⊙O的直径,AB⊥CD于E,AB=10,CD=8,则BE为()A.2B.3C.4D.3.53.正六边形内接于圆,它的边所对的圆周角是()A.60°B.120°C.60°或120°D.30°或150°4.⊙O的半径r=5cm,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d=4,则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A.相离B.相切C.相交D.重合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点D在BA的延长线上,CD与⊙O交于另一点E,DE=OB=2,∠D=20°,则的长度为()A.πB.πC.πD.π6.如图,⊙O是△ABC 的外接圆,BC 是直径,D在圆上,连接AD、CD,若∠ADC=35°,则∠ACB=()A.70°B.55°C.40°D.45°7.如图,在△ABC中,AB=AC,∠ABC=45°,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若BC=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π+1B.π+2C.2π+2D.4π+18.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C=30°,⊙O的半径为5,若点P是⊙O 上的一点,在△ABP中,PB=AB,则PA的长为()A.5B.C.5D.59.如图是某公园的一角,∠AOB=90°,弧AB的半径OA长是6m,C是OA的中点,点D在弧AB上,CD∥OB,则图中休闲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D.10.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过点C作⊙O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若∠BCD=32°,则∠CPD的度数是()A.64°B.62°C.58°D.52°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若∠ACD=25°,则∠BOD的度数为.1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直径,BC=4,点E是△ABC的内心,连接AE并延长交⊙O于点D,则DE= .13.如图所示,点A在半径为20的圆O上,以OA为一条对角线作矩形OBAC,设直线BC交圆O于D、E两点,若OC=12,则线段CE、BD的长度差是.14.如图,半径为2的⊙O与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AC边切于点A,将直角三角板沿CA边所在的直线向左平移,当平移到AB与⊙O相切时,该直角三角板平移的距离为.15.如图,PA、PB切⊙O于A、B,点C在上,DE切⊙O于C,交PA、PB于D、E,已知PO=13cm,⊙O的半径为5cm,则△PDE的周长是.16.△ABC中,AB=CB,AC=10,S=60,E为AB上一动点,连结CE,过A作AF△ABC⊥CE于F,连结BF,则BF的最小值是.17.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内接于半径为1的⊙O,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8.如图,已知线段AB=6,C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将线段AC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得到AD,将线段BC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BE,⊙O外接于△CDE,则⊙O的半径最小值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19.十一期间,小明一家一起去旅游,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某旅游景点的图纸(网格是由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且小正方形的边长代表实际长度100m,在该图纸上可看到两个标志性景点A,B.若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点A (﹣3,1),B(﹣3,﹣3),第三个景点C(1,3)的位置已破损.(1)请在图中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标出景点C的位置;(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为点O,△ACO是直角三角形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20.如图,AB是⊙O的直径,BD是⊙O的弦,延长BD到点C,使DC=BD,连结AC交⊙O于点F.(1)AB与AC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2)若AB=8,∠BAC=45°,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1.已知AB是⊙O的直径,AP是⊙O的切线,A是切点,BP与⊙O交于点C.(1)如图①,若∠P=35°,求∠ABP的度数;(2)如图②,若D为AP的中点,求证:直线CD是⊙O的切线.22.如图,已知锐角△ABC内接于⊙O,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D.(1)求证:∠ACB+∠BAD=90°;(2)过点D作DE⊥AB于E,若∠ADC=2∠ACB,AC=4,求DE的长.23.如图,点I是△ABC的内心,AI的延长线和△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与BC相交于点E.(1)求证:DI=DB;(2)若AE=6cm,ED=4cm,求线段DI的长.24.如图,已知扇形AOB的圆心角为直角,正方形OCDE内接于扇形AOB.点C、E、D分别在OA、OB、弧AB上,过点A作AF⊥DE交ED的延长线于F,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阴影部分M、N的面积和.25.如图:△A BC是圆的内接三角形,∠BAC与∠ABC的角平分线AE、BE相交于点E,延长AE交圆于点D,连接BD、DC,且∠BCA=60°.(1)求证:△BED为等边三角形;(2)若∠ADC=30°,⊙O的半径为,求BD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答】解:∵d=3<半径=4∴直线与圆相交∴直线m与⊙O公共点的个数为2个故选:C.2.【解答】解:连接OC.∵AB是⊙O的直径,AB=10,∴OC=OB=AB=5;又∵AB⊥CD于E,CD=8,∴CE=CD=4(垂径定理);在Rt△COE中,OE=3(勾股定理),∴BE=OB﹣OE=5﹣3=2,即BE=2;故选:A.3.【解答】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360°÷6=60°,根据圆周角等于同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边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60×=30°或180°﹣30°=150°.故选:D.4.【解答】解:∴⊙O的半径为5cm,如果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4cm,∴5>4,即d<r,∴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C.5.【解答】解:连接OE、OC,如图,∵DE=OB=OE,∴∠D=∠EOD=20°,∴∠CEO=∠D+∠EOD=40°,∵OE=OC,∴∠C=∠CEO=40°,∴∠BOC=∠C+∠D=60°,∴的长度==π,故选:A.6.【解答】解:∵BC是⊙O的直径,∴∠BAC=90°,∵∠B=∠D=35°,∴∠ACB=55°,故选:B.7.【解答】解:连接OD、AD,∵在△ABC中,AB=AC,∠ABC=45°,∴∠C=45°,∴∠BAC=90°,∴△ABC是Rt△BAC,∵BC=4,∴AC=AB=4,∵AB为直径,∴∠ADB=90°,BO=DO=2,∵OD=OB,∠B=45°,∴∠B=∠BDO=45°,∴∠DOA=∠BOD=90°,∴阴影部分的面积S=S△BOD +S扇形DOA=+=π+2.故选:B.8.【解答】解:连接OA、OB、OP,∵∠C=30°,∴∠APB=∠C=30°,∵PB=AB,∴∠PAB=∠APB=30°∴∠ABP=120°,∵PB=AB,∴OB⊥AP,AD=PD,∴∠OBP=∠OBA=60°,∵OB=OA,∴△AOB是等边三角形,∴AB=OA=5,则Rt△PBD中,PD=cos30°•PB=×5=,∴AP=2PD=5,故选:D.9.【解答】解:连接OD,∵弧AB的半径OA长是6米,C是OA的中点,∴OC=OA=×6=3米,∵∠AOB=90°,CD∥OB,∴CD⊥OA,在Rt△OCD中,∵OD=6,OC=3,∴CD===3米,∵sin∠DOC===,∴∠DOC=60°,∴S阴影=S扇形AOD﹣S△DOC=﹣×3×3 =(6π﹣)平方米.故选:A.10.【解答】解:连接OC,∵CD⊥AB,∠BCD=32°,∴∠OBC=58°,∵OC=OB,∴∠OCB=∠OBC=58°,∴∠COP=64°,∵PC是⊙O的切线,∴∠OCP=90°,∴∠CPO=26°,∵AB⊥CD,∴AB垂直平分CD,∴PC=PD,∴∠CPD=2∠CPO=52°故选:D.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答】解:由圆周角定理得,∠AOD=2∠ACD=50°,∴∠BOD=180°﹣50°=130°,故答案为:130°.12.【解答】解:如图,连接BD,CD,EC.∵点E是△ABC的内心,∴∠DAB=∠DAC,∠ECA=∠ECD,∵∠DCB=∠DAB,∠DEC=∠EAC+∠ECA,∠ECD=∠ECB+∠DCB,∴∠DEC=∠DCE,∴DE=DC,∵BC是直径,∴∠BDC=90°,∵∠DAB=∠DAC,∴=,∴BD=DC,∵BC=4,∴DC=DB=2,∴DE=2,故答案为2.13.【解答】解:如图,设DE的中点为M,连接OM,则OM⊥DE.∵在Rt△AOB中,OA=20,AB=OC=12,∴OB===16,∴OM===,在Rt△OCM中,CM===,∵BM=BC﹣CM=20﹣=,∴CE﹣BD=(EM﹣CM)﹣(DM﹣BM)=BM﹣CM=﹣=.故答案为:.14.【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如图所示:设平移后的△A′B′C′与圆O相切于点D,连接OD,OA,AD,过O作OE⊥AD,可得E为AD的中点,∵平移前圆O与AC相切于A点,∴OA⊥A′C,即∠OAA′=90°,∵平移前圆O与AC相切于A点,平移后圆O与A′B′相切于D点,即A′D与A′A为圆O的两条切线,∴A′D=A′A,又∠B′A′C′=60°,∴△A′AD为等边三角形,∴∠DAA′=60°,AD=AA′=A′D,∴∠OAE=∠OAA′﹣∠DAA′=30°,在Rt△AOE中,∠OAE=30°,AO=2,∴AE=AO•cos30°=,∴AD=2AE=2,∴AA′=2,则该直角三角板平移的距离为2.故答案为:2.15.【解答】解:连接OA、OB,如下图所示:∵PA、PB为圆的两条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可得:PA=PB,同理可知:DA=DC,EC=EB;∵OA⊥PA,OA=5,PO=13,∴由勾股定理得:PA=12,∴PA=PB=12;∵△PDE的周长=PD+DC+CE+PE,DA=DC,EC=EB;∴△PDE的周长=PD+DA+PE+EB=PA+PB=24,故此题应该填24cm.16.【解答】解:过B作BD⊥AC于D,∵AB=BC,∴AD=CD=AC=5,∵S=60,△ABC∴,即,BD=12,∵AF⊥CE,∴∠AFC=90°,∴F在以AC为直径的圆上,∵BF+DF>BD,且DF=DF',∴当F在BD上时,BF的值最小,此时BF'=12﹣5=7,则BF的最小值是7,故答案为:7.17.【解答】解:连接OB、OC,连接A O并延长交BC于H,则AH⊥BC,BH=CH.∵△ABC是等边三角形,OB=OA=1,∴BH=OB,∴BH=CH=,∴BC=,=•()2=,∴S△ABC∴S=π•12﹣=π﹣,阴故答案为π﹣.18.【解答】解:如图,连接OD、OA、OC、OB、OE.∵OA=OA,OD=OC,AD=AC,∴△OAD≌△OAC,∴∠OAC=∠OAD=∠CAD=60°,同法可证:∠OBC=∠OBE=∠ABE=60°,∴△AOB是等边三角形,∴当OC⊥AB时,OC的长最短,此时OC=OA•sin60°=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答】解:(1)如图;(2)△ACO是直角三角.理由如下:∵A(﹣3,1),C(1,3),∴OA==,OC==,AC==2,∵OA2+OC2=AC2,∴△AOC是直角三角形,∠AOC=90°.20.【解答】解:(1)AB=AC.理由是:连接AD.∵AB是⊙O的直径,∴∠ADB=90°,即AD⊥BC,又∵DC=BD,∴AB=AC;(2)连接OD、过D作DH⊥AB.∵AB=8,∠BAC=45°,∴∠BOD=45°,OB=OD=4,∴DH=2∴△OBD 的面积=扇形OBD的面积=,阴影部分面积=.21.【解答】(1)解:∵AB是⊙O的直径,AP是⊙O的切线,∴AB⊥AP,∴∠BAP=90°;又∵∠P=35°,∴∠AB=90°﹣35°=55°.(2)证明:如图,连接OC,OD、AC.∵AB是⊙O的直径,∴∠ACB=90°(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ACP=90°;又∵D为AP的中点,∴AD=CD(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在△OAD和△OCD中,,∴△OAD≌△OCD(SSS),∴∠OAD=∠O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又∵AP是⊙O的切线,A是切点,∴AB⊥AP,∴∠OAD=90°,∴∠OCD=90°,即直线CD是⊙O的切线.22.【解答】(1)证明:延长AD交⊙O于点F,连接BF.∵AF为⊙O的直径,∴∠ABF=90°,∴∠AFB+∠BAD=90°,∵∠AFB=∠ACB,∴∠ACB+∠BAD=90°.(2)证明:如图2中,过点O作OH⊥AC于H,连接BO.∵∠AOB=2∠ACB,∠ADC=2∠ACB,∴∠AOB=∠ADC,∴∠BOD=∠BDO,∴BD=BO,∴BD=OA,∵∠BED=∠AHO,∠ABD=∠AOH,∴△BDE≌△AOH,(AAS),∴DE=AH,∵OH⊥AC,∴AH=CH=AC,∴AC=2DE=4,∴DE=2.23.【解答】(1)证明:连接BI.∵点I是△ABC的内心,∴∠BAI=∠CAI,∠ABI=∠CBI.又∵∠DBI=∠CBI+∠DBC,∠DIB=∠ABI+∠BAI,∠DBC=∠DAC=∠BAI,∴∠DBI=∠DIB,∴DI=DB.(2)∵∠DBC=∠DAC=∠BAI,∠ADB=∠BDA,∴△BDE∽△ABD,∴,即BD2=D E•AD=DE•(AE+DE)=4×(6+4)=40,DI=BD=(cm).24.【解答】解:连接OD,∵正方形的边长为1,即OC=CD=1,∴OD=,∴AC=OA﹣OC=﹣1,∵DE=DC,BE=AC,弧BD=弧AD=长方形ACDF的面积=AC•CD=﹣1.∴S阴25.【解答】(1)证明:∵∠BAC与∠ABC的角平分线AE、BE相交于点E,∴∠EAB=∠CAB,∠EBA=∠CBA,∴∠AEB=180°﹣(∠EAB+∠EBA)=180°﹣(∠CAB+∠CBA)=180°﹣(180°﹣∠BCA)=120°,∴∠DEB=60°,由圆周角定理得,∠BDA=∠BCA=60°,∴△BED为等边三角形;(2)∵∠ADC=30°,∠BDA=60°,∴∠BDC=90°,∴BC是⊙O的直径,即BC=4,∵AE平分∠BAC,∴=,∴BD=DC=4.。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含有详细解析

九年级数学《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如果⊙O 的半径为6 cm ,OP =7cm ,那么点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P 在⊙O 内 B .点P 在⊙O 上 C .点P 在⊙O 外 D .不能确定2、如图,在⊙O 中,AB =AC ,∠AOB=40°,则∠ADC 的度数是( )。
A .40° B .30° C .20° D .15°(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P .若CD=8,OP=3,则⊙O 的半径为() A .10 B .8 C .5 D .3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F 是弧CD 上一点,且弧DF=弧BC ,连接CF 并延长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AC.若∠ABC =105°,∠BAC =25°,则∠E 的度数为( )A. 45°B. 50°C. 55°D. 60°5、如图,AB 是⊙O 的切线,B 为切点,AO 与⊙O 交于点C.若∠BAO =40°,则∠CBA 的度数为( )A. 15°B. 20°C. 25°D. 30°6、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8,BD=6,以AB 为直径作一个半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第6题图) (第7题图)A .25π-6B .π-6C .π-6 D .π-67、如图,在△ABC 中,AB=CB ,以AB 为直径的⊙O 交AC 于点D .过点C 作CF ∥AB ,在CF 上取一点E ,使DE=CD ,连接AE .对于下列结论:①AD=DC ;②△CBA ∽△CDE ;③;④AE 为⊙O 的切线,一定正确的结论全部包含其中的选项是(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②④二、填空题8、如图,已知以直角梯形ABCD 的腰CD 为直径的半圆O 与梯形上底AD 、下底BC 以及腰AB 均相切,切点分别是D ,C ,E .若半圆O 的半径为2,梯形的腰AB 为5,则该梯形的周长是 。
圆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 小题 ,每题3 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弦是直径C.半圆是弧2.如图,在半径为A. 3cm 5cm 的⊙ O 中,弦B. 4cmB.弧是半圆D.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AB=6cm, OC⊥ AB 于点 C,则C. 5cmOC=(D. 6cm)(2 题图)(3题图)(4 题图)(5 题图)(8 题图)3.一个地道的横截面如下图,它的形状是以点O 为圆心, 5 为半径的圆的一部分,M 是⊙O 中弦 CD的中点, EM 经过圆心 O 交⊙ O 于点 E.若 CD=6,则地道的高( ME 的长)为()A. 4B. 6C. 8D. 94.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 COD=34°,则∠AEO 的度数是()A. 51°B. 56°C. 68°D. 78°5.如图,在⊙ O 中,弦 AC∥半径 OB,∠BOC=50°,则∠ OAB 的度数为()A. 25°B. 50°C. 60°D. 30°6.⊙ O 的半径为 5cm,点 A 到圆心 O 的距离 OA=3cm,则点 A 与圆 O 的地点关系为()A.点 A 在圆上B.点 A在圆内C.点 A 在圆外D.没法确立7.已知⊙ O 的直径是10,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5,则直线 l 和⊙ O 的地点关系是()A.相离B.订交C.相切D.外切8.如图,正六边形 ABCDEF内接于⊙ O,半径为 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OM 和的长分别为()A. 2,B. 2 ,πC.,D.2 ,9.如图,四边形ABCD是⊙O 的内接四边形,⊙ O 的半径为2,∠ B=135°,则的长()A. 2πB.πC.D.10.如图,直径AB 为12 的半圆,绕 A 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 B 旋转到点B′,则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是()A. 12πB. 24πC. 6πD. 36π二.填空题(共10 小题 ,每题 3 分)11.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CD 为⊙O 的一条弦, CD⊥ AB 于点 E,已知 CD=4, AE=1,则⊙ O的半径为.(9 题图)(10题图)(11题图)(12 题图)12.如图,在△ABC中,∠ C=90 °,∠ A=25°,以点 C 为圆心,BC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点D,交AC 于点E,则的度数为.C 为的中点.若∠ A=40°,则∠ B=____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 O,AB 为⊙ O 的直径,点( 13 题图)( 14题图)( 15 题图)( 17 题图)14.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半径为 2 的⊙ P 的圆心 P 的坐标为(﹣ 3,0),将⊙ P 沿 x 轴正方向平移,使⊙ P 与 y 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15.如图,点 O 是正五边形 ABCDE的中心,则∠ BAO 的度数为.16.已知一条圆弧所在圆半径为9,弧长为π,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17.如图,在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ABCD中,先以点 A 为圆心, AD 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AB 边的中点为圆心, AB 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则两弧之间的暗影部分面积是(结果保存π).18.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母线长为 5 ,则圆锥的全面积是.19.假如圆柱的母线长为5cm ,底面半径为 2cm,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半径为 R 的圆中,有一弦恰巧等于半径,则弦所对的圆心角为.三.解答题(共 5 小题 ,每题 8 分)21.如图,已知圆O 的直径 AB 垂直于弦 CD 于点 E,连结 CO 并延伸交AD 于点 F,且 CF⊥ AD.( 1)请证明: E 是 OB 的中点;(2)若AB=8,求CD的长.22.已知:如图,C, D 是以 AB 为直径的⊙O 上的两点,且OD∥ BC.求证: AD=DC.23.如图,在△ ABC中, AB=AC,以 AB 为直径的⊙ O 分别与 BC,AC 交于点 D, E,过点 D 作⊙O 的切线 DF,交 AC 于点 F.(1)求证: DF⊥ AC;(2)若⊙ O 的半径为 4,∠ CDF=°,求暗影部分的面积.24.如图,△ OAB 中, OA=OB=4,∠ A=30°,AB 与⊙ O 相切于点 C,求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存π)2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依据图示的数据计算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单元试题参照答案一.选择题(共10 小题)1. C2.B3. D4.A5.A6.B7.C8.D9. B10.B二.填空题(共10 小题)11.12.50°13.7014.1 或 5 15. 54°16. 50°17. 2π218. 24π19.20π cm20. 60°三.解答题(共 5 小题)21.(1)证明:连结AC,如图∵ 直径AB垂直于弦CD于点 E,∴,∴ AC=AD,∵过圆心 O 的线 CF⊥ AD,∴ AF=DF,即 CF 是 AD 的中垂线,∴ AC=CD,∴AC=AD=CD.即:△ ACD是等边三角形,∴ ∠ FCD=30 ,°在 Rt△ COE中,,∴,∴ 点E为OB的中点;( 2)解:在Rt△ OCE中, AB=8,∴,又∵BE=OE,∴ OE=2,∴,∴.(21 题图)(22题图)(23题图)(24题图)22.证明:连结OC,如图,∵OD∥BC,∴ ∠ 1=∠ B,∠ 2 =∠ 3,又∵ OB=OC,∴ ∠ B=∠ 3,∴ ∠1=∠ 2,∴AD=DC.23.( 1)证明:连结OD,∵OB=OD,∴ ∠ ABC=∠ ODB,∵AB=AC,∴ ∠ ABC=∠ACB,∴ ∠ ODB=∠ ACB,∴OD∥ AC,∵DF 是⊙ O 的切线,∴DF⊥ OD,∴ DF⊥ AC.(2)解:连结 OE,∵ DF⊥ AC,∠ CDF=°,∴ ∠ABC=∠ ACB=°,∴ ∠ BAC=45°,∵OA=OE,∴∠ AOE=90 ,°∵⊙ O 的半径为 4,∴ S 扇形AOE=4π, S△AOE=8,∴ S暗影 =4π﹣8.24.解:连结OC,∵ AB 与圆 O 相切,∴ OC⊥ AB,∵OA=OB,∴∠ AOC=∠ BOC,∠ A=∠ B=30 ,°在 Rt△ AOC中,∠ A=30°, OA=4,∴ OC= OA=2,∠ AOC=60°,∴ ∠AOB=120 ,°AC==2,即AB=2AC=4,则 S 暗影 =S△AOB﹣ S扇形 = ×4 ×2﹣=4﹣.故暗影部分面积4﹣.25.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圆锥的高为12,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5,因此圆锥的母线长 ==13,因此圆锥的表面积2=π5+ 2π 513=90.π。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小题2分,共18分)1.战国时期墨家所著的《墨经》一书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
”它表示圆上任意一点到( )的距离相等,也就是圆的( )都相等。
2.白居易的《府西池》中“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描述了雨点打在水面上荡开层层的波纹。
已知水池是长6 m、宽5 m的长方形,当波纹到池边时,所形成的最大整圆的周长是( ) ,面积是( )。
3.一个时钟的分针长5 cm,当它走一圈时,它的尖端走了( )cm,分针扫过部分的面积是( )cm2。
4.如右图,把一个圆分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10 cm,这个圆的周长是( ) cm,面积是( ) cm2。
5.坐落于辽宁省沈抚新区的“生命之环”,无论是高度还是形式都是世界独有的。
它近似于一个圆环,它的外直径是170米,内直径是150米,则“生命之环”的面积约是( )平方米。
6.一种小汽车的轮子的直径是40厘米,小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子每分钟大约转1000圈,这辆小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千米。
(取整千米数)7.如图,在长方形内有甲、乙、丙三个圆,已知乙、丙两个圆相同,那么甲、乙两个圆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8.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6 cm ,则涂色部分的面积是( )cm 2,空白部分的周长是( )cm 。
9.一面镜子的形状如图,它是由1个正方形和4个直径相等的半圆形组成的,半圆形的直径是6 dm ,在镜子周围镶上铝边,需要铝边长( )dm ,镜子的面积是( )dm 2。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2分) 1.如图,圆从点A 开始,沿着直尺向右滚动一周到达点B ,点B 的位置大概在( )。
A .9到10之间 B .10到11之间 C .11到12之间2.如图,从甲到乙,走a 路线与走b 路线的路程相比,( )。
第三章《圆》单元测试(含答案)

单元测试(三)圆(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已知⊙O的半径是5,直线l是⊙O的切线,则点O到直线l的距离是(C)A.2.5B.3C.5D.102.如图,在△ABC中,AB=BC=2,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切于点B,则AC等于(D)A. 2B. 3C.2 3D.2 23.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连接OB,OC,若OB=BC,则∠BAC等于(C)A.60°B.45°C.30°D.2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三点确定一个圆B.经过圆心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C.和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5.如图,C,D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O上的两点,若CA=CD,且∠ACD=40°,则∠CAB =(B)A.10°B.20°C.30°D.40°6.如图,当圆形桥孔中的水面宽度AB为8米时,弧ACB恰为半圆.当水面上涨1米时,桥孔中的水面宽度A′B′为(D)A.15米B.4米C.217米D.215米7.如图,AB是⊙O的直径,P A切⊙O于点A,连接PO并延长交⊙O于点C,连接AC,AB =10,∠P=30°,则AC的长度是(A)A.5 3B.5 2C.5D.5 28.如图,AP为⊙O的切线,P为切点,若∠A=20°,C、D为圆周上的两点,且∠PDC=60°,则∠OBC等于(B)A.55°B.65°C.70°D.75°9.如图,在△ABC中,∠A=60°,BC=6,它的周长为16.若⊙O与BC,AC,AB三边分别切于点E,F,D,则DF的长为(A)A.2B.3C.4D.610.如图,将正六边形ABCDEF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2,0),点B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 018次翻转之后,点C的坐标是(B)A .(4 038,0)B .(4 034,0)C .(4 038,3)D .(4 034,3)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如图,在⊙O 中,已知∠AOB =120°,则∠ACB =60°.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AD =4,若以点A 为圆心,以4为半径作⊙A ,则点A ,点B ,点C ,点D 四点中在⊙A 外的是点C .1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点,∠CDB =20°,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则∠E =50°.14.如图,在△ABC 中,CA =CB ,∠ACB =90°,AB =22,点D 为AB 的中点,以点D 为圆心作圆心角为90°的扇形DEF ,点C 恰好在弧EF 上,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π2-1(结果保留π).15.如图,半圆O 的半径为2,E 是半圆上的一点,将E 点对折到直径AB 上(EE ′⊥AB ),当被折的圆弧与直径AB 至少有一个交点时,则折痕的长度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75分)16.(8分)如图,以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AB 为边,在内部作正方形ABMN ,连接M C.求∠BCM 的大小.解:∵六边形ABCDEF 为正六边形,∴∠ABC =120°,AB =B C. ∵四边形ABMN 为正方形,∴∠ABM =90°,AB =BM . ∴∠MBC =120°-90°=30°,BM =B C. ∴∠BCM =∠BM C.∴∠BCM =12×(180°-30°)=75°.17.(9分)如图,在⊙O 中,AB ︵=AC ︵,∠ACB =60°,求证:∠AOB =∠BOC =∠AO C.证明:∵AB ︵=AC ︵, ∴AB =A C.∴△ABC 是等腰三角形. ∵∠ACB =60°,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 =BC =A C.∴∠AOB =∠BOC =∠AO C.18.(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1,3)、B (3,3)、C (4,2). (1)请在图中作出经过点A 、B 、C 三点的⊙M ,并写出圆心M 的坐标; (2)若D (1,4),则直线BD 与⊙M 的位置关系是相切.解:如图所示,圆心M 的坐标为(2,1).19.(9分)如图,⊙O 的半径OD ⊥弦AB 于点C ,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E C.若AB =8,CD =2,求EC 的长.解:∵OD ⊥AB ,AB =8,∴AC =BC =12AB =4.设⊙O 的半径为r ,则OC =r -2.在Rt △AOC 中,OA 2=AC 2+OC 2,即r 2=42+(r -2)2,解得r =5.∴AE =2r =10. 连接BE .∵AE 是⊙O 的直径,∴∠ABE =90°.在Rt △ABE 中,∵AE =10,AB =8,∴BE =AE 2-AB 2=102-82=6. 在Rt △BCE 中,∵BE =6,BC =4, ∴CE =BE 2+BC 2=62+42=213.20.(9分)如图,在△ABC 中,以AB 为直径的⊙O 分别与BC ,AC 相交于点D ,E ,BD =CD ,过点D 作⊙O 的切线DF 交边AC 于点F . (1)求证:DF ⊥AC ;(2)若⊙O 的半径为5,∠CDF =30°,求BD ︵的长.(结果保留π)解:(1)证明:连接O D.∵DF 是⊙O 的切线,D 为切点,∴OD ⊥DF .∴∠ODF =90°. ∵BD =CD ,OB =OA ,∴OD 是△ABC 的中位线. ∴OD ∥A C.∴∠CFD =∠ODF =90°. ∴DF ⊥A C.(2)∵∠CDF =30°,∠ODF =90°, ∴∠ODB =180°-∠CDF -∠ODF =60°. ∵OB =OD ,∴△OBD 是等边三角形. ∴∠BOD =60°.∴l BD ︵=60π×5180=53π.21.(10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P 是AB 下方的半圆上不与点A ,B 重合的一个动点,点C 为AP 中点,延长CO 交⊙O 于点D ,连接AD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PB 的廷长线于点E ,连接CE .(1)求证:△DAC ≌△ECP ; (2)填空:①当∠DAP =45°时,四边形DEPC 为正方形;②在点P 运动过程中,若⊙O 的半径为5,∠DCE =30°,则AD证明:∵DE 为切线, ∴OD ⊥DE .∴∠CDE =90°. ∵点C 为AP 的中点,∴DC ⊥AP .∴∠DCA =∠DCP =90°. ∵AB 是⊙O 直径, ∴∠APB =90°.∴四边形DEPC 为矩形.∴DC =EP .在△DAC 和△ECP 中,⎩⎪⎨⎪⎧AC =CP ,∠ACD =∠CPE ,DC =EP ,∴△DAC ≌△ECP (SAS ).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点O 为圆心的圆分别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M ,交y 轴的正半轴于点N .劣弧MN ︵的长为65π,直线y =-4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1)求证:直线AB 与⊙O 相切;(2)求图中所示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解:(1)证明:作OD ⊥AB 于D.∵劣弧MN ︵的长为65π,∴90π·OM 180=6π5.解得OM =125.故⊙O 的半径为125.∵直线y =-43x +4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当y =0时,x =3;当x =0时,y =4,∴A (3,0),B (0,4).∴OA =3,OB =4.∴AB =32+42=5. ∵S △AOB =12AB ·OD =12OA ·OB ,∴OD =OA·OB AB =125.∴OD 为⊙O 的半径. ∴直线AB 与⊙O 相切.(2)S 阴影=S △AOB -S 扇形OMN =12×3×4-90π×(125)2360=6-3625π.23.(11分)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CBD 中,∠ACB =∠ADB =90°,AD =BD ,探究线段AC ,BC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吴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思路:将△BCD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到△AED 处,点B ,C 分别落在点A ,E 处(如图2),易证点C ,A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DE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CE =2CD ,从而得出结论:AC +BC =2C D. 简单应用:(1)在图1中,若AC =2,BC =22,则CD =3;(2)如图3,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AD ︵=BD ︵,若AB =13,BC =12,求CD 的长;(3)如图4,∠ACB =∠ADB =90°,AD =BD ,若AC =m ,BC =n (m <n ),求CD 的长.(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图1 图2 图3 图4解:(2)连接AC ,BD ,AD ,∵AB 是⊙O 直径, ∴∠ADB =∠ACB =90°. ∴AC =AB 2-BC 2=5. ∵AD ︵=BD ︵, ∴AD =B D.将△BCD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到△AED , ∴∠EAD =∠DB C. ∵∠DBC +∠DAC =180°, ∴∠EAD +∠DAC =180°. ∴E ,A ,C 三点共线. ∵BC =AE ,∴CE =AE +AC =BC +AC =17. ∵∠EDA =∠CDB ,∴∠EDA +∠ADC =∠CDB +∠ADC , 即∠EDC =∠ADB =90°.∵CD =ED ,∴△E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 =2C D. ∴CD =1722.(3)以AB 为直径作⊙O ,连接DO 并延长交⊙O 于点D 1,连接D 1A ,D 1B ,D 1C. 由(2)可知:AC +BC =2D 1C , ∴D 1C =2(m +n )2. 又∵D 1D 是⊙O 的直径, ∴∠DCD 1=90°. ∵AC =m ,BC =n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 2=m 2+n 2. ∴D 1D 2=AB 2=m 2+n 2. ∵D 1C 2+CD 2=D 1D 2,∴CD 2=m 2+n 2-(m +n )22=(m -n )22.∵m<n,∴CD=2(n-m)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圆》单元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单选题OP ,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 1.已知O的半径为5,同一平面内有一点P,且7A.点P在圆内B.点P在圆上C.点P在圆外D.无法确定2.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2,则该正六边形的边心距是()A.1 B C.2 D.23.如图,已知在⊙O中,BC是直径,AB=DC,∠AOD=80°,则∠ABC等于( )A.40°B.65°C.100°D.105°4.如图,ABCD为⊙O内接四边形,若∠D=85°,则∠B=( )A.85°B.95°C.105°D.115°5.如图,已知AB是⊙O直径,∠AOC=130°,则∠D等于()A.65°B.25°C.15°D.35°6.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O上的点,AD CD,如果∠CAB=40°,那么∠CAD的度数为()A.25°B.50°C.40°D.80°7.已知⊙O的半径为4,直线l上有一点与⊙O的圆心的距离为4,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为() A.相离B.相切C.相交D.相切、相交均有可能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若点P的坐标是(3,4),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A.点P在⊙O外B.点P在⊙O内C.点P在⊙O上D.点P在⊙O上或在⊙O外9.若⊙A的半径为5,圆心A的坐标是(1,2),点P的坐标是(5,2),那么点P的位置为()A.在⊙A内B.在⊙A上C.在⊙A外D.不能确定10.如图,AB是⊙O直径,若∠AOC=140°,则∠D的度数是()A.20°B.30°C.40°D.70°11.如图,MN是⊙O的直径,MN=4,∠AMN=30°,点B为弧AN的中点,点P是直径MN上的一个动点,则P A+PB的最小值为()A.4 B.C.D.212.“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六寸,问径几何?”用现代的数学语言表述是:“CD为O的直径,弦AB CD垂足为E,CE=1寸,AB=10寸,求直径CD的长”,依题意得CD的长为( )A.12寸B.13寸C.24寸D.26寸二、填空题13.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AB延长线上一点,DC切⊙O于C,连接AC,若∠CAB=30°,则∠D =_____度.14.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B=2,C、D是圆周上的点,且∠CDB=30°,则BC的长为______.15.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45°,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16.如图,用一个半径为30cm,面积为300πcm2的扇形铁皮,制作一个无底的圆锥(不计损耗),则圆锥的底面半径r为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如图所示,OA、OB、OC是⊙O的三条半径,弧AC和弧BC相等,M、N分别是OA、OB的中点.求证:MC=NC.18.如图,AB为⊙O的直径,过点C的切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D,AE⊥DC,垂足为E.求证:AC平分∠BAE.19.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点D 分别作DE ⊥AB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1)求证:△AED ≌△CFD;(2)若AB =10,BC =8,∠ABC =60°,求BD 的长度.20.如图,矩形ABCD 中,3AB =,4AD =.作DE ⊥AC 于点E ,作AF ⊥BD 于点F .(1)求AF 、AE 的长;(2)若以点A 为圆心作圆, B 、C 、D 、E 、F 五点中至少有1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2个点在圆外,求A的半径 r 的取值范围.21.如图,已知O .(1)用尺规作正六边形,使得O 是这个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并保留作图痕迹; (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把所做的正六边形分割成六个全等的三角形.22.校运会期间,小捷同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铅球项目中,他掷出的铅球在场地上压出一个小坑(图示是其主视图),经测量,其中坑宽AB为8cm,小坑的最大深度为2cm,请帮助小捷同学计算铅球的半径OA 的长为多少?23.如图,P是⊙O外一点,P A是⊙O的切线,A是切点,B是⊙O上一点,且P A=PB,延长BO分别与⊙O、切线P A相交于C、Q两点.(1)求证:PB是⊙O的切线;(2)QD为PB边上的中线,若AQ=4,CQ=2,求QD的值.24.如图,O 的直径AB 垂直弦CD 于M ,且M 是半径OB 的中点,8CD cm =,求直径AB 的长.25.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为O 的直径,点C 为BD 的中点.若40A ∠=,求B ∠的度数.26.如图是破残的圆形轮片,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六寸,问径几何?”用现代的数学语言表述是:“CD 为的直径,弦,垂足为E ,CE=1寸,AB=10寸,求直径CD 的长”,依题意得CD 的长为( )A .12寸B .13寸C .24寸D .26寸【答案】D 【解析】【分析】连接AO ,设直径CD 的长为寸,则半径OA=OC=寸,然后利用垂径定理得出AE ,最后根据勾股定理进一步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连接AO ,设直径CD 的长为寸,则半径OA=OC=寸,∵CD 为的直径,弦,垂足为E ,AB=10寸,∴AE=BE=AB=5寸,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O AB CD⊥2xx 2x x O AB CD ⊥12在Rt △AOE 中,,∴,解得:,∴,即CD 长为26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径定理与勾股定理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3.如图,AB 是⊙O 的直径,D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DC 切⊙O 于C ,连接AC ,若∠CAB =30°,则∠D =_____度.【答案】30【解析】【分析】连接OC ,如图,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CD =90°,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COD =60°,然后利用互余计算∠D 的度数.【详解】连接OC ,如图,∵DC 切⊙O 于C ,∴OC ⊥CD ,∴∠OCD =90°.∵OA =OC ,∴∠ACO =∠CAB =30°,∴∠COD =∠ACO +∠CAB =60°,∴∠D =90°﹣∠COD =90°﹣60°=30°. 故答案为30.222AO AE OE =+()22251x x =+-13x =226x=【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4.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B=2,C 、D 是圆周上的点,且∠CDB=30°,则BC 的长为___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A=∠CDB=30°,再根据AB 是⊙O 的直径,得出∠ACB=90°,则BC=AB ,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解:∵AB 是⊙O 的直径,∴∠ACB=90°,∵∠A=∠CDB=30°,∴BC=AB=, 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5.若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45°,面积为6π,则这个扇形的半径为_______.12121212⨯=【答案】【解析】【分析】已知了扇形的圆心角和面积,可直接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求半径长.【详解】设扇形的半径为r.根据题意得:6π解得:r=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熟练将公式变形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用一个半径为30cm,面积为300πcm2的扇形铁皮,制作一个无底的圆锥(不计损耗),则圆锥的底面半径r为______.【答案】10cm【解析】【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和扇形面积公式得到•2π•r•30=300π,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2π•r•30=300π,解得r=10(cm).245360rπ=1212故答案为:10cm.【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三、解答题17.已知如图所示,OA、OB、OC是⊙O的三条半径,弧AC和弧BC相等,M、N分别是OA、OB的中点.求证:MC=NC.【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弧与圆心角的关系,可得∠AOC=∠BOC,又由M、N分别是半径OA、OB的中点,可得OM=ON,利用SAS判定△MOC≌△NOC,继而证得结论.【详解】证明:∵弧AC和弧BC相等,∴∠AOC=∠BOC,∵OA=OB又∵M、N分别是OA、OB的中点∴OM=ON,在△MOC和△NOC中,OM ONAOC BOCOC OC,=⎧⎪∠=∠⎨⎪=⎩∴△MOC≌△NOC(SAS),∴MC=NC.【点评】此题考查了弧与圆心角的关系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如图,AB为⊙O的直径,过点C的切线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D,AE⊥DC,垂足为E.求证:AC平分∠BAE.【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连接OC,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C⊥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C=∠CAO,即AC平分∠BAE.【详解】如图:连接OC.∵DE切⊙O于点C,∴OC⊥DE.又∵AE⊥DC,∴OC∥AE,∴∠ACO=∠EAC.∵OA=OC,∴∠ACO=∠OAC,∴∠EAC=∠OAC,∴AC平分∠BAE.【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过点D 分别作DE ⊥AB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1)求证:△AED ≌△CFD;(2)若AB =10,BC =8,∠ABC =60°,求BD 的长度.【答案】(1)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得DE =DF ,由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可得∠A +∠BCD =180°,然后代换可得∠A =∠DCF ,又∠DEA =∠F =90°, 所以△AED ≌△CFD;(2)由三角形全等可得AE =CF ,BE =BF ,设AE =CF =x ,可得x =1;在Rt △BFD ,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则BD =2DF ,利用勾股定理解得BD =【详解】(1)∵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 +∠BCD =180°,又∵∠DCF +∠BCD =180°,∴∠A =∠DCF∵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又∵DE ⊥AB ,DF ⊥BC ,∴DE =DF ,∠DEA =∠F =90°,∴△AED ≌△CFD.(2)∵△AED ≌△CFD ,∴AE =CF ,BE =BF ,设AE =CF =x ,则BE =10-x ,BF =8+x ,即10-x =8+x ,解得x =1,在Rt △BFD ,∠DBC =30°,设DF =y ,则BD =2y ,∵BF 2+DF 2=BD 2,∴y 2+92=(2y)2,y =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由条件灵活转移线段关系是解题关键. 20.如图,矩形中,,.作DE ⊥AC 于点E ,作AF ⊥BD 于点F . (1)求AF 、AE 的长;(2)若以点为圆心作圆, 、、、E 、F 五点中至少有1个点在圆内,且至少有2个点在圆外,求的半径 的取值范围.【答案】(1),;(2) 【解析】【分析】(1)先利用等面积法算出AF=,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 (2)根据题意点F 只能在圆内,点C 、D 只能在圆外,所以⊙A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为.【详解】解:如图,ABCD 3AB =4AD =A B C D Ar 125AF =165AE = 2.44r <<125165AE = 2.44r <<(1)在矩形中,,.∴∵DE ⊥AC ,AF ⊥BD ,∴ ; ∴AF=, 同理,DE=, 在Rt △ADE 中,=, (2) 若以点为圆心作圆, 、、、E 、F 五点中至少有1个点在圆内,则r>2.4,当至少有2个点在圆外,r<4,故⊙A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为:21.如图,已知.(1)用尺规作正六边形,使得是这个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并保留作图痕迹; (2)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把所做的正六边形分割成六个全等的三角形.ABCD 3AB =4AD =11··22ABD S AB AD BD AF ==△125125165A B C D 2.44r <<O O【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外接圆边长等于外接圆半径;(2)连接对角线以及利用正六边形性质.【详解】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全等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性质,根据正六边形性质得出作法是解题关键.22.校运会期间,小捷同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铅球项目中,他掷出的铅球在场地上压出一个小坑(图示是其主视图),经测量,其中坑宽AB为8cm,小坑的最大深度为2cm,请帮助小捷同学计算铅球的半径OA 的长为多少?【答案】5cm【解析】【分析】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D 的长,设OA=rcm ,则OD=(r-2)cm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r 的值即可.【详解】解:作OD ⊥AB 于D ,如图所示:∵AB=8cm ,OD ⊥AB ,小坑的最大深度为2cm ,∴AD=AB=4cm . 设OA=rcm ,则OD=(r-2)cm在Rt △OAD 中,∵OA 2=OD 2+AD 2,即r 2=(r-2)2+42,解得r=5cm;即铅球的半径OA 的长为5c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熟知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如图,P 是⊙O 外一点,P A 是⊙O 的切线,A 是切点,B 是⊙O 上一点,且P A =PB ,延长BO 分别与⊙O 、切线P A 相交于C 、Q 两点.(1)求证:PB 是⊙O 的切线;(2)QD 为PB 边上的中线,若AQ =4,CQ =2,求QD 的值.12【答案】(1)详见解析;(2)QD【解析】【分析】(1)要证明PB 是⊙O 的切线,只要证明∠PBO=90°即可,根据题意可以证明△OBP ≌△OAP ,从而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题意和勾股定理的知识,可以求得QD 的值.【详解】(1)证明:连接OA ,在△OBP 和△OAP 中,,∴△OBP ≌△OAP (SSS ),∴∠OBP =∠OAP ,∵P A 是⊙O 的切线,A 是切点,∴∠OAP =90°,∴∠OBP =90°,∵OB 是半径,∴PB 是⊙O 的切线;(2)连接OCPA PB OB OAOP OP ⎧⎪⎨⎪⎩===∵AQ=4,CQ=2,∠OAQ=90°,设OA=r,则r2+42=(r+2)2,解得,r=3,则OA=3,BC=6,设BP=x,则AP=x,∵PB是圆O的切线,∴∠PBQ=90°,∴x2+(6+2)2=(x+4)2,解得,x=6,∴BP=6,∴BD=3,∴QD,即QD【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24.如图,的直径垂直弦于,且是半径的中点,,求直径的长.【解析】【分析】连接OC ,根据垂径定理可求CM =DM =4cm ,再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半径OC ,则直径AB 可求.【详解】连接OC .设圆的半径是r .∵直径AB ⊥CD,∴CM =DM =CD =4cm . ∵M 是OB 的中点,∴OM =r ,由勾股定理得:OC 2=OM 2+CM 2,∴r 2=(r )2+42,解得:r =,则直径AB =2r =(cm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解此类题一般要把半径、弦心距、弦的一半构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运用勾股定理求解.25.如图,四边形内接于,为的直径,点为的中点.若,求的度数. O AB CD M M OB 8CD cm =AB 1212123ABCD O AB O C BD 40A ∠=B ∠【答案】.【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CB=90°,∠BAC=∠BAD ,然后根据∠B 与∠BAC 互余即可求解.【详解】解:连接,∵是直径,∴,∵点为的中点,,∴, ∴在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26.如图是破残的圆形轮片,求作此残片所在的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见解析70B ∠=12AC AB 90ACB ∠=C BD 40BAD ∠=11402022BAC BAD ∠=∠=⨯=Rt ABC 902070B ∠=-=【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所以只要找到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圆心,有圆心就可以作出圆轮.【详解】如图:圆O为所求.【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是一种求圆心的作法.作圆的方法有:①圆心半径;②三个圆上的点.。
六年级(上)《圆》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上<圆>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30分)1、(4分)通过并且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2、(4分)当π取3.14时,16π= ,48π= 、3、(4分)圆的对称轴有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条、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米,它的周长是,面积是、7、(2分)用一条长9.42分米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8、(4分)甲圆半径是2厘米,乙圆的半径是5厘米,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15、(2分)π是()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A、1:1B、157:2C、π:4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A、πr+r πr+2r πr D、πr+2r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2分)18、(6分)求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19、(6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五、动手操作、(7分)20、(7分)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六、应用题、(30分)21、(7分)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0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从1时到2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2、(7 分)一根电线正好将一个直径是4 分米的圆形绕满50 圈,这根电线长多少米?23、(7 分)一个环形,环宽是2 厘米,外圆直径是1 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24、(9分)一张可折叠的圆桌,直径是1.2m,折叠后便成了一个正方形(如图),折叠后的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折叠部分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七、解决问题、(7分)25、(7分)学校400米的环形跑道,它是由两个直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每个直道长100米,每条跑道宽为1.25 米,如果在这个跑道上进行400 米赛跑,第一道选手与第四道选手的起跑线要相差多少米?《圆》六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30分)1、(4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分析:圆的直径的定义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解答: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故答案为:圆心、两端、圆上、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2、(4分)当π取3.14时,16π= 50.24,48π= 150.72、考点:用字母表示数;含字母式子的求值、专题:用字母表示数、分析:把π=3.14 直接代入16π和48π中,进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当π=3.14 时,16π=16×3.14=50.24;48π=48×3.14=150.72、故答案为:50.24,150.72、点评:此题考查含字母的式子求值的方法:把字母表示的数值代入式子,进而求出式子的结果、3、(4分)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一条、考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解答:解:因为圆是轴对称图形,且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其对称轴,而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圆就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沿从圆心到圆弧中点的连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才能完全重合,所以半圆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答: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形有一条对称轴、故答案为:无数、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半径、考点:画圆、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根据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把圆规有针的一个脚固定住,另一个脚转一圈即可得到一个圆,固定点的一脚和转一圈的一脚即是圆心到圆上的距离也是半径、解答:解: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即是圆心到圆上的距离也是半径;故答案为:半径、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确定半径、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考点:圆、圆环的周长、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解答:解:由题意知,C=πd,=π,所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故答案为:π、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米,它的周长是9.42分米,面积是7.065平方分米、考点:圆、圆环的周长;圆、圆环的面积、分析:此题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 和面积公式s=π(d÷2)2 计算即可、解答:解:3.14×3=9.42(分米),3.14×(3÷2)2=3.14×2.25=7.065(平方分米),故答案为:9.42 分米,7.065 平方分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代入公式计算即可、7、(2分)用一条长9.42分米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7.065平方分米、考点:圆、圆环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这个圆的周长是9.42 分米,由此先求出这个圆的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解答:解:9.42÷3.14÷2=1.5(分米),3.14×1.52=7.065(平方分米);答:圆的面积是7.065 平方分米、故答案为:7.065 平方分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综合应用、8、(4分)甲圆半径是2厘米,乙圆的半径是5厘米,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2:5,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25:4 、考点:圆、圆环的周长;比的意义;圆、圆环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圆的面积公式s=πr2,将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再写出相应的比,化简即可、解答:解:(1)甲圆的周长:乙圆周长=(3.14×2×2):(3.14×2×5)=2:5;(2)乙圆面积:甲圆的面积,=(3.14×52):(3.14×22),=25:4;答:甲、乙两圆周长的比是2:5;面积比是25:4;故答案为:2:5;25: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圆的周长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38.465平方米、考点:圆、圆环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圆是一个正方形内所画的一个最大的圆,所以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由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 即可得到正方形的边长,即圆的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列式求出这个圆的面积、解答:解:圆的半径:28÷4÷2=3.5(米),圆的面积:3.14×3.52=38.465(平方米);答:圆的面积是38.465 平方米、故答案为:38.465 平方米、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在一个正方形内所画最大圆的直径是正方形的边长,再灵活利用圆的周长公式与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考点:圆、圆环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半圆的面积=πr2÷2,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解:半圆的面积是:3.14×102÷2,=3.14×100÷2,=157(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157 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57 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半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错误、考点:图形的拼组;圆的认识与圆周率、分析: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能拼成一个圆,据此解答、解答:解:因半径相同的两个半圆能拼成一个圆,所以当两个半圆的半径不相等时就不能拼成一个圆、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的关键是两个半圆的半径相等时才能拼成一个圆、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错误、考点:圆、圆环的面积、分析:圆的面积=πr2,若半径扩大3 倍,则面积会扩大32 倍,据此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因为圆的面积=πr2,若半径扩大3 倍,则面积会扩大32=9 倍,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公式的应用、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错误、考点:面积及面积的大小比较、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通过举例验证,再进一步发现结论即可、解答: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为12.56 厘米;长方形的长宽可以为3.13 厘米、3.15 厘米,长方形的面积=3.13×3.15=9.8595(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为3.14厘米,正方形的面积=3.14×3.14=9.8596(平方厘米);圆的面积=3.14×(12.56÷3.14÷2)2=12.56(平方厘米);从上面可以看出圆的面积最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般结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圆、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我们可以把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圆当做一个正确的结论记住,快速去做一些选择题或判断题、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错误、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圆周率的定义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人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由圆周率的含义可知: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率的定义、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15、(2分)π是()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考点:圆的认识与圆周率、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圆周率的含义可知: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率的含义、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A、1:1B、157:2C、π:4考点:比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圆、圆环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先假设这两种图形的周长是C,再利用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然后求出它们的比即可、解答:解:设这两种图形的周长是C,则圆的半径为:r=C÷2π,面积为:π×()2;正方形的边长为:C÷4,面积为:× =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π()2]=π: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圆形的面积公式及灵活运用,解答此题可以先假设这两种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再利用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然后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A、πr+r πr+2r πr D、πr+2r考点:圆、圆环的周长;用字母表示数、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解分析: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再加上两条半径,据此即可得解、答:×2πr+2r=πr+2r,故选:B、点评:弄清楚圆的周长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2分)18、(6分)求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考点: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又因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半圆的直径和半径,于是利用长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0×(10÷2)﹣3.14×(10÷2)2÷2,=50﹣3.14×25÷2,=50﹣39.25,=10.75(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75 平方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半圆的直径和半径、19、(6分)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考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已知,从而依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7×8﹣2×2,=56﹣4,=52(cm2);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2c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五、动手操作、(7分)20、(7分)画下面图形的对称轴、考点: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即可作答、解答:解:所作对称轴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六、应用题、(30分)21、(7分)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0厘米、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从1时到2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考点:圆、圆环的周长;圆、圆环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1)根据题干:一只大钟,它的分针长40厘米,可知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正好是以分针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周长,利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2)从1 时到2 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半径是40 厘米的圆的面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解答、解答:解:(1)已知r=40厘米;C=2πr=2×3.14×40=251.2(厘米);答:这根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251.2 厘米;(2)3.14×402=5024(平方厘米),答:从1 时到2 时分针扫过的面积是5024 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钟面上分针旋转的特点得出旋转后的图形、22、(7分)一根电线正好将一个直径是4分米的圆形绕满50圈,这根电线长多少米?考点:有关圆的应用题、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πd,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圆的周长,然后用周长乘50 即可、解答:解:3.14×4×50,=12.56×50,=628(分米),628 分米=62.8 米;答:这根电线长62.8 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23、(7分)一个环形,环宽是2厘米,外圆直径是1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考点:圆、圆环的面积、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圆环的面积=π(R2﹣r2),根据题干得出外圆与内圆的半径,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解:1分米=10 厘米,10÷2=5(厘米),5﹣2=3(厘米),3.14×(52﹣32),=3.14×(25﹣9),=3.14×16,=50.24(平方厘米);答:这个圆环的面积是50.24 平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圆环的面积公式的应用、24、(9分)一张可折叠的圆桌,直径是1.2m,折叠后便成了一个正方形(如图),折叠后的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折叠部分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考点:有关圆的应用题;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1)求折叠后的桌面的面积,即求圆内最大正方形的面积,作出一条半径,作为三角形的高,然后求出三角形的面积,进而求出正方形的面积;(2)根据圆的面积求出圆的面积,然后减去圆内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折叠部分的面积、解答:解:(1)圆内最大正方形的面积:1.2×0.6÷2×2=0.72(平方米);答:折叠后的桌面的面积是0.72平方米,(2)半径:1.2÷2=0.6 米,圆的面积:3.14×0.6×0.6=1.1304(平方米),折叠部分是:1.1304﹣0.72=0.41.04≈0.41(平方米);答:折叠部分是0.41平方米、点评:此题也可以根据圆内最大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 3.14:2,求出圆内最大正方形的面积,进而求出折叠部分的面积、七、解决问题、(7分)25、(7分)学校400米的环形跑道,它是由两个直道和两个半圆形跑道组成,每个直道长100米,每条跑道宽为1.25 米,如果在这个跑道上进行400 米赛跑,第一道选手与第四道选手的起跑线要相差多少米?考点:有关圆的应用题、专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分析:先求出相邻的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即跑道宽×2π,则第4 跑道起跑线与第1 跑道相差3 个这样的距离;据此解答、解答:解:1.25×2×3.14,=2.5×3.14,=7.85(m),7.85×(4﹣1),=7.85×3,=23.55(m);答;第4 道的起跑线与第1 道相差23.55m、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内外跑道的差就等于弯道的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弦是直径B.弧是半圆
C.半圆是弧D.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2.如图,在半径为5cm的⊙O中,弦AB=6cm,OC⊥AB于点C,则OC=()A.3cm B.4cm C.5cm D.6c m
(2题图)(3题图)(4题图)(5题图)(8题图)
3.一个隧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它的形状是以点O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的一部分,M是⊙O 中弦CD的中点,EM经过圆心O交⊙O于点E.若CD=6,则隧道的高(ME的长)为()A.4 B.6C.8D.9
4.如图,AB是⊙O的直径,==,∠COD=34°,则∠AEO的度数是()A.51°B.56°C.68°D.78°
5.如图,在⊙O中,弦AC∥半径OB,∠BOC=50°,则∠OAB的度数为()A.25°B.50°C.60°D.30°
6.⊙O的半径为5cm,点A到圆心O的距离OA=3cm,则点A与圆O的位置关系为()A.点A在圆上B.点A在圆内
C.点A在圆外D.无法确定
7.已知⊙O的直径是10,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5,则直线l和⊙O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交C.相切D.外切
8.如图,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O,半径为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OM和的长分别为()
A.2,B.2,πC.,D.2,
9.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O的半径为2,∠B=135°,则的长()A.2πB.πC.D.
10.如图,直径AB为12的半圆,绕A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B旋转到点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2πB.24πC.6πD.36π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
11.如图,AB是⊙O的直径,CD为⊙O的一条弦,CD⊥AB于点E,已知CD=4,AE=1,则⊙O的半径为.
(9题图)(10题图)(11题图)(12题图)
12.如图,在△ABC中,∠C=90°,∠A=25°,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的度数为.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点C为的中点.若∠A=40°,则∠B=____
(13题图)(14题图)(15题图)(17题图)
14.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 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
15.如图,点O是正五边形ABCDE的中心,则∠BAO的度数为.
16.已知一条圆弧所在圆半径为9,弧长为π,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17.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先以点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AB
边的中点为圆心,AB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则两弧之间的阴影部分面积是(结果保留π).18.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全面积是.
19.如果圆柱的母线长为5cm,底面半径为2cm,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半径为R的圆中,有一弦恰好等于半径,则弦所对的圆心角为.
三.解答题(共5小题,每题8分)
21.如图,已知圆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于点E,连接CO并延长交AD于点F,且CF⊥AD.(1)请证明:E是OB的中点;(2)若AB=8,求CD的长.
22.已知:如图,C,D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两点,且OD∥BC.求证:AD=DC.
23.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与BC,AC交于点D,E,过点D 作⊙O的切线DF,交AC于点F.
(1)求证:DF⊥AC;
(2)若⊙O的半径为4,∠CDF=22.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4.如图,△OAB中,OA=OB=4,∠A=30°,AB与⊙O相切于点C,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数据计算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单元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C 2.B 3.D 4.A 5.A 6.B 7.C 8.D 9.B 10.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12.50°13.70 14.1或5 15.54°16.50°17.2π
18.24π19.20πcm220.60°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1.(1)证明:连接AC,如图∵直径AB垂直于弦CD于点E,∴,∴AC=AD,
∵过圆心O的线CF⊥AD,∴AF=DF,即CF是AD的中垂线,∴AC=CD,
∴AC=AD=CD.即:△ACD是等边三角形,∴∠FCD=30°,
在Rt△COE中,,∴,∴点E为OB的中点;
(2)解:在Rt△OCE中,AB=8,∴,
又∵BE=OE,∴OE=2,∴,∴.
(21题图)(22题图)(23题图)(24题图)
22.证明:连结OC,如图,
∵OD∥BC,∴∠1=∠B,∠2=∠3,又∵OB=OC,∴∠B=∠3,∴∠1=∠2,∴AD=DC.23.(1)证明:连接OD,∵OB=OD,∴∠ABC=∠ODB,
∵AB=AC,∴∠ABC=∠ACB,∴∠ODB=∠ACB,∴OD∥AC,
∵DF是⊙O的切线,∴DF⊥OD,∴DF⊥AC.
(2)解:连接OE,∵DF⊥AC,∠CDF=22.5°,∴∠ABC=∠ACB=67.5°,∴∠BAC=45°,∵OA=OE,∴∠AOE=90°,∵⊙O的半径为4,∴S扇形AOE=4π,S△AOE=8 ,∴S阴影=4π﹣8.24.解:连接OC,∵AB与圆O相切,∴OC⊥AB,
∵OA=OB,∴∠AOC=∠BOC,∠A=∠B=30°,
在Rt△AOC中,∠A=30°,OA=4,∴OC=OA=2,∠AOC=60°,
∴∠AOB=120°,AC==2,即AB=2AC=4,
则S阴影=S△AOB﹣S扇形=×4×2﹣=4﹣.故阴影部分面积4﹣.25.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圆锥的高为12,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5,
所以圆锥的母线长==13,所以圆锥的表面积=π•52+•2π•5•13=90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