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件1

合集下载

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 (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 (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浣溪沙 【宋】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 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 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 唱黄鸡。
读浣溪沙 之词
品苏轼
词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 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 造诣。性格直率开朗,著有 《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 府》等。
西江月 一剪梅次排名和
词牌名
卜算子
蝶恋花

忆江南
念奴娇
浪淘沙
定风波
浣溪沙
【宋】苏轼
子规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
雨子规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
雨子规啼。 潇 潇 暮 雨 子 规 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 潇潇暮雨子规啼。
成语:春暖花开 桃红柳绿 莺歌燕舞 百花齐放 芬芳扑鼻 鸟语花香
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浣溪沙
苏轼
浣溪沙 【宋】宴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小学语文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课件

小学语文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游园不值》课件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靖逸, 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其学出于叶适,与真 德秀友善。诗属江湖诗派。有《四朝闻见录》《 靖逸小集》。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 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 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 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 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 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 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淡泊名利的人
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 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 、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 不住的。
前两句扫兴、惆怅之感 后两句欢快、喜悦之情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 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 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 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游园不值
古诗词诵读 小学语文·部编本·六年级下
目录1.创作背景源自3.古诗注释2.古诗译文
4.古诗赏析
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 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 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 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优质课件

最新2022-2023学年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优质课件
6
诗词诵读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宋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
注释
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 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 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21
主旨归纳
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即 景抒怀,表达自己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 的精神,洋溢着一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 度。
22
背诵默写诗词
23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24
谢谢观看 !
2023/1/9
25
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 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 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 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17
休将白发唱黄鸡。
释义:不要在老年感叹时 光的飞逝啊!
18
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 促,光景催年。作者希望人们不要徒 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 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 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1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释义: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 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 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 ,布谷声声。
12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13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课堂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颂”三部分。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开始流亡生活。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下雨时(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盼望着(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

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兴高光得快要发狂!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人看到了,听到了,又 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
在诗中圈划出来吧。
庭院 树 露水
月光 乌鸦 桂花
庭院中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 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 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 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
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 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 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 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 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 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从这几句诗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圈画出 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 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 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 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 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 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 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 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 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 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 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 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 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 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 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 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 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早春呈水 部张十八 员外
看早春 赞早春
春雨:雨润如酥 惊喜
草色:遥看近无 好:最是春好处
对比 绝胜:烟柳满皇都
喜爱 赞美
5 江上渔者 宋 •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诗意: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喜爱 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渔人吧, 正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 下颠簸,飘摇不定。
惜春
最脍炙人口的诗, 最唯美动人的词, 最感人至深的情! 这都是上下五千年 智慧的沉淀和岁月酿制的精华! 相信你课后可以积累的更多!
部编版
赏析: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 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头两句 写得很幽默风趣将主人不在家,故意说成主人 有意拒客,为下文做铺垫。后两句诗形象鲜明, 构思奇特,景中寓理,揭示了一切新生的美好 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 任何束缚,蓬勃发展的道理。
结构图解
游园不值
叙事 抒情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 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 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 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 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 会!
赏析:主要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 抚今追昔,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杨柳依 依、雨雪霏霏”对比出征时和归返时的不同情景, 表明军旅生活的漫长。“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写出了眼前的困境,加深了他的忧伤。最后两句悲 叹,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诗意: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 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 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 满城的暮春。
赏析: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 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 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 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 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 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浣溪沙》古诗词诵读PPT教学电子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浣溪沙》古诗词诵读PPT教学电子课件

作者简介
苏轼,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 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长子。博学多 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 “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 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 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 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 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听歌品情
兰芽浸溪 路静无泥 暮雨萧萧 子规轻啼
自然的美景 和生机令人 心旷神怡。
下阕: 抒 情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徒发衰 老之叹。
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谢 谢 观 看!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
浣溪沙
诗词引入


创作背景
整体感知
Con
情感升华
导入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 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译 文
创 作 背 景
品词赏句
1
品词赏句
2
品词赏句
2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⑴浣溪沙:词牌名。 ⑵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⑶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 ⑷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⑸潇潇:形容雨声。 ⑹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
古诗词诵读
9 浣溪沙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 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 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 (今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 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 “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 《东坡乐府》等。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PPT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PPT部编版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劝君更尽一杯酒
更尽:再喝完。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
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古关名。今甘 肃敦煌西南。 故人:老朋友。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交 情深厚的老友了。
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这两句写离别之情。诗人劝朋友再喝一杯,其中 既有将离别时间再拖后一刻的小小期待,也有对 朋友一路远行的关切与惦念,还带着对未知前途 的一份深挚祝愿。诗人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 话语中,增添了感人的力量,也使这两句诗成为 千古传诵的名句。
想一想:依依”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既写 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出士兵对家乡的 眷恋之情。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来:归来。 思: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下雪。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两句写归来时的景致。眼前的万物肃杀之象与士兵历 经战场生死后安然归来的现实形成对比,以哀景写乐情, 衬托出士兵内心的欣慰。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共160篇。 《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 目无诗,不计算在内)。 《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并普遍运用“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
感受诗词。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昔:从前,指出征时。 矣:语气助词,用在句尾,和“了”相同。 往: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考:什么样的杨柳才会“依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这两句写“我”远征归来途中遇到的现 实困境。归途漫漫,道路险阻,饥渴交 加,生活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了“我”的 忧伤之感。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直接抒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选自《诗经.小雅》。即:《采薇》是《诗经.小 雅》中的一篇课文。《采薇》一般指《小雅.采 薇》。 全诗共六章,每章八句。课文中节选的内容是这 首诗的第六章。
wēi
1. 采 薇(节选)
薇,薇菜,植物名。豆科野 豌豆属的一种,学名叫荒野 豌豆,茎、叶均可食用。
烈而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五言诗是每句 五个字的诗体。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 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 句子。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再见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1.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 来又常 用“下 车伊始 ”表示 官吏初 到任所 。 2.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 ,然后 再作考 察,进 行犯罪 事实的 取证工 作。 3.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 不能直 接称呼 帝王, 于是又 可用作 帝王的 代称。 4.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 演义》 中就经 常提到 “京师 ”,现 代泛指 首都. 5.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 某人的 字得以 通行使 用,他 的名反 而不常 用。
读准字音:
1.采薇(节选)
y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yī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yù fēi
xíng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zài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朗读节奏划分】: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句诗里,我们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 什么天气?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点明出征的季节是春天,天气晴朗,
春风》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今我来思, 可以读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
(冬天,雨雪天气。)
雨雪霏霏。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昔———今 杨柳———雨雪
往———来 依依———霏霏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上下对仗 工整
.理解“往”和“来”的意思,谈谈 从这一“来”一“往”中自己读出 了什么? 读出了作者<即诗歌中的战士>对家 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急切盼望重归 故里与亲人团聚的心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岳坊镇中心小学:葛影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诗经》的作者不下数百人。他们中间有平民,也有 士兵,有男子,也有妇女...,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的305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以“十五国风”为代 表的《诗经》创作多关注现实,抒发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具有强
道路泥泞难以行走,又饥又 渴非常劳累。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迟缓的样子。
饿
又。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满心伤感悲切,我的哀痛谁 能体会!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6. 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 与血亲 有同有 异,只 是血亲 中的一 部分.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千古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情景交融的名句 “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 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得体、生动,而且非常 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这首诗的主题:
远征 的战士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 争的反对和厌恶之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随堂测试(一)
三、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如今我回来路途中,已经是大
雪纷纷满天飞舞的冬天
句末语气词,没
雪花飘舞的
有实在意义。
样子。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归来
指下雪。“雨”这里 读(yù),动词,下。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朗 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部编版六年级下《古诗词诵读》PPT课 件1
理解我能行
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回想当初我随军出征时,(正是春 天)杨柳依依随风吹拂。
去,离开。文中指当 初去从军。
语气助词
形容柳丝轻 柔、随风摇 曳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