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常识
反恐防暴的宣传小知识

反恐防暴的宣传小知识
反恐防暴的宣传小知识
一、反恐要从日常生活做起
1、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行为。
反对恐怖主义,抵制犯罪势力:避免多种形式的反恐活动及暴力行为,强调以法律手段保证社会治安;
2、积极参与社会治安促进活动,多做有益健康的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安全环境;
3、坚决禁止非法持有任何危险物品,如烟火、刀具、易燃易爆品等;
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反映治安形势,加强宣传,反对宣扬暴力、反恐怖主义;
二、加强社会安全防护意识
1、加强日常安全意识,注意四周环境的变化,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不做高风险行为,尤其要注意晚上的安全;
2、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关好气体、电气等安全门等,避免发生火灾等事故;
3、积极参加消防宣传活动,学习消防知识,及时反映发现的安全隐患;
4、加强国家安全意识,发现可疑活动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积极参与安全保卫工作,抵制反动活动。
三、推进反恐防暴工作
1、加强教育:加强反恐宣传,开展反恐宣传活动,督促学校和社会各级及时依法整治违法犯罪行为;
2、加强治安:督促分级管理机关加强治安管理,加强巡逻防暴措施,严厉打击民众抵抗反恐行为;
3、加强监督:加强对反恐防暴活动的监督,对可能发生的反恐活动及时采取措施;
4、加强技术支持:加强技术支持,借助现代化科技,更好的抗击犯罪,保障社会治安。
反恐防暴知识

反恐防暴知识近年来,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加强了反恐防暴工作。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反恐防暴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避免成为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的受害者。
一、认识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指以暴力、恐怖手段达到政治、宗教、意识形态等目的的行为。
恐怖主义的特点是极端、残酷、无差别、突然和隐蔽。
恐怖主义的目标通常是政府、军事、警察、政治、宗教、商业和文化等重要目标。
恐怖主义的手段主要有爆炸、劫持、绑架、暗杀、刺杀等。
恐怖主义的危害不仅是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的损失,还会引起社会恐慌和民族仇恨,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二、如何防范恐怖主义1.加强安全意识。
在公共场所和重要场所出行前,应该了解周围环境,观察有无可疑人员和物品,提高警惕。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该冷静应对,迅速逃离现场或者寻找遮蔽物躲避。
2.配合安保措施。
在进入公共场所和重要场所时,应该配合安保人员的检查和排查,不要携带易燃易爆、尖锐、刺激性和危险品等物品。
在遇到可疑人员和物品时,应该及时向安保人员报告。
3.学习急救知识。
在恐怖袭击和突发事件中,伤员往往需要急救和救助。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巧,可以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4.参与反恐宣传。
反恐宣传是提高公众反恐防暴意识和素质的重要手段。
参与反恐宣传,可以了解恐怖主义的危害和特点,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三、认识暴力犯罪暴力犯罪是指以暴力手段达到违法目的的行为。
暴力犯罪的特点是凶残、威胁、暴力和破坏。
暴力犯罪的目标通常是个人、家庭、财产和社会安全。
暴力犯罪的手段主要有抢劫、盗窃、敲诈、勒索、绑架等。
暴力犯罪的危害不仅是人身安全和生命财产的损失,还会引起社会不安和恐慌,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
四、如何防范暴力犯罪1.加强安全意识。
在家庭和公共场所中,应该加强安全意识,注意锁门、关窗、看门等基本安全措施。
在外出和旅游时,应该了解周围环境,不要走偏僻路段和危险地带,提高警惕。
反恐防暴常识

反恐防暴常识反恐防暴常识一、反恐防暴概述反恐防暴是指预防和应对恐怖主义活动和暴力事件的活动和措施。
本章将介绍反恐防暴的概述和重要性。
⑴反恐防暴的定义和目的反恐防暴是指通过综合应对手段、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预防和应对恐怖主义活动和暴力事件,确保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⑵反恐防暴的重要性反恐防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安全利益。
恐怖主义活动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二、恐怖主义活动预警和情报信息收集恐怖主义活动预警和情报信息收集是反恐防暴工作的重要环节,本章将介绍相关知识和预警工作流程。
⑴恐怖主义活动的特征和预警指标恐怖主义活动常常具有一定的特征和预警指标,例如极端言论、恐怖组织活动线索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和指标对于及早预警和防范恐怖主义活动至关重要。
⑵情报信息收集和分析情报信息收集和分析是在各个领域获取和掌握相关情报信息,判断其真伪和可信度,用于预测和预防恐怖主义活动的重要工作。
本章将介绍情报信息收集的方法和流程。
三、基础设施防护和安全管理基础设施的防护和安全管理是恐怖主义活动和暴力事件防范和应对的重要环节。
本章将介绍基础设施防护和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
⑴基础设施的分类和安全等级基础设施按照其功能和重要性可以进行分类,不同等级的基础设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⑵基础设施防护措施基础设施防护措施包括人员管控、物理防护措施和技术防护措施等。
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防护措施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四、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是在恐怖主义活动和暴力事件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
本章将介绍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⑴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恐怖主义活动的特点进行。
本章将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的一般原则和要点。
⑵应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包括组织协调、人员疏散、伤员救治、嫌疑人追捕等方面的工作。
反恐防暴基本常识

反恐防暴基本常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反恐防暴基本常识一、反恐防暴基本常识1.什么是恐怖活动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破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2.什么是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3.什么是恐怖活动人员恐怖活动人员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二.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1)常规手段:1.袭击。
①砍杀恐怖袭击: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杀无辜群众。
②冲撞碾轧恐怖袭击: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
③纵火恐怖袭击: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
④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⑤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2.劫持。
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船、飞机等。
3.破坏。
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信、供气供水设施等。
4.网络恐怖袭击。
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三.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1.神情异常。
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异常。
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
3.物品异常。
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4.行为异常。
反复在商场、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办公区附件逡巡观察。
5.貌似嫌疑。
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
四.发现可疑人怎么办1.保持镇静。
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2.迅速报警。
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
3.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
4.确保安全。
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
反恐防恐安全常识

反恐防恐安全常识反恐防恐是当代社会不可少的安全措施,我们在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以下是一些反恐防恐安全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了解恐怖主义和其特点恐怖主义是指利用暴力手段、以自杀式攻击或杀人、炸弹等尤其是非法军事组织等方式,对非战斗人员进行杀戮、伤害、掠夺等,以达到政治、经济、宗教目的的行为。
了解恐怖主义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预防恐怖袭击。
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到公共场所、商店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处,应保持警惕,随时观察周围情况是否有异常人物、行为,防止被恐怖分子暗中伺机袭击。
三、妥善安置爆炸物、危险品等在家里、办公室和公共场所,要妥善安装管道、电器设备等,避免发生漏电、燃气泄漏等意外。
如察觉有可疑物品出现,应立即举报,不可私自触摸、移动、拆卸,以免引爆造成人身伤害。
四、加强安保措施学校、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要加强安保措施,安置监控设备和检查进出人员,防止不法分子进入,从而保障公共安全。
五、随时报警行人在发现可疑、危险情况时,应立即报警或寻求附近的警方帮助,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六、不信谣、不传谣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可能会有许多传言和谣言出现,大家不要听信、传播。
应及时关注公安、媒体的通报和报告,保持镇静、理智、冷静地应对。
七、参加应急救护培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一些应急救护知识,比如心肺复苏、止血等能有效提高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减少发生危险事故后的人身伤害,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
八、遵守规章制度、不扰乱社会秩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礼貌待人,不妨碍其他人群众的行动和日常生活,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和有序的社会环境。
总之,反恐防恐是一个艰巨和长期的任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增强安全防范知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建设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反恐防暴基本常识

反恐防暴基本常识一、反恐防暴基本常识1.什么是恐怖活动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破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2.什么是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3.什么是恐怖活动人员恐怖活动人员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二.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1)常规手段:1.袭击。
①砍杀恐怖袭击: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杀无辜群众。
②冲撞碾轧恐怖袭击: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
③纵火恐怖袭击: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
④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⑤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2.劫持。
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船、飞机等。
3.破坏。
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信、供气供水设施等。
4.网络恐怖袭击。
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三.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1.神情异常。
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异常。
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
3.物品异常。
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4.行为异常。
反复在商场、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办公区附件逡巡观察。
5.貌似嫌疑。
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
四.发现可疑人怎么办1.保持镇静。
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2.迅速报警。
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
3.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
4.确保安全。
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
五.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怎么办1.快速跑开。
看到有人手持刀斧砍杀时,迅速跑开,远离手持刀斧的人。
反恐怖防范工作应知应会应做常识汇编

反恐怖防范工作应知应会应做常识汇编一、了解恐怖主义的特点和危害恐怖主义是一种极端暴力行为,以恐怖手段达到政治、宗教、经济或其他目的。
了解恐怖主义的特点和危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防范和应对恐怖袭击。
二、加强安全意识和培养自我保护能力1. 保持警惕,提高警觉性,发现可疑人员或物品时及时报警。
2. 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出口,掌握基本的自救技能。
3. 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冷静应对,不要轻易逃窜或乱跑,以免引发更大的危险。
三、加强安全防范措施1. 加强边境管控,严格查验证件和物品,防止恐怖分子渗透。
2. 增加警力和安保力量,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目标的巡逻和监控。
3. 加强爆炸物品和危险品的管控,严厉打击制造和贩卖爆炸物品的犯罪行为。
四、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分析1. 建立健全的情报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机制。
2. 加强与国内外情报机构的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
3. 鼓励市民积极提供可疑线索和情报信息,形成全民参与反恐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反恐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恐怖主义威胁。
2. 参与国际反恐合作活动,分享经验和信息,提高我国反恐能力。
六、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1.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反恐法律法规,提高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
2. 加强对恐怖分子的起诉和审判工作,严惩恐怖主义犯罪分子。
七、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1. 加强恐怖主义宣传的监管,防止其对公众产生不良影响。
2. 加强反恐主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八、加强恐怖袭击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1. 建立健全的灾难救援体系,提高应对恐怖袭击的能力。
2. 加强恐怖袭击后的重建工作,帮助受害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九、加强恐怖主义研究和预警机制1. 加强对恐怖主义动态和趋势的研究,提前预警和防范可能的恐怖袭击。
2. 加强恐怖主义的宣传和思想斗争,遏制其传播和影响力。
反恐怖防范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安全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反恐防暴基本常识

反恐防暴基本常识一、反恐防暴基本常识1.什么是恐怖活动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破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2.什么是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3.什么是恐怖活动人员恐怖活动人员是指组织、策划、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二.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1常规手段:1.袭击;①砍杀恐怖袭击: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杀无辜群众;②冲撞碾轧恐怖袭击: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③纵火恐怖袭击: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④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⑤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2.劫持;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船、飞机等;3.破坏;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信、供气供水设施等;4.网络恐怖袭击;利用网络散布恐怖信息、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三.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1.神情异常;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2.着装异常;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3.物品异常;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4.行为异常;反复在商场、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办公区附件逡巡观察;5.貌似嫌疑;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四.发现可疑人怎么办1.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2.迅速报警;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3.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4.确保安全;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五.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怎么办1.快速跑开;看到有人手持刀斧砍杀时,迅速跑开,远离手持刀斧的人;2.迅速躲避;利用身边的建筑物、树木、车体、围栏、柜台等物体进行阻挡躲避砍杀,与其拉开距离;3.奋力反抗自卫;在无法跑开或躲避时,联合他人,利用随身携带物品手提包、衣服、雨伞等和随手能够拿到的物品木棍、拖把、椅子、砖块、石头和灭火器等进行奋力反抗自卫;4.及时报警;拨打110报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多少人在持刀斧砍杀人、歹徒的基本体貌特征;5.自救互救;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发现受伤,及时实施自救互救;6.事后协助;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协助警察调查;六.遇到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恐怖袭击怎么办1.迅速躲避;看到有车辆冲撞碾轧过来,要迅速向两侧跑开,躲避冲撞碾轧车辆;2.及时报警;拨打110报警: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车在冲撞碾轧人;3.自救互救;到达安全区后,及时检查是否受伤,发现受伤,及时实施自救互救;4.事后协助;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协助警察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从业人员反恐怖宣传培训手册
第一章反恐怖主义基本知识
1.什么是恐怖主义?
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2.什么是恐怖活动组织和恐怖活动人员?
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3.什么是恐怖事件?
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
4.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常规手段:
(1)刀斧砍杀恐怖袭击。
(2)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恐怖袭击。
(3)纵火焚烧恐怖袭击。
(4)爆炸恐怖袭击。
(5)枪击恐怖袭击。
(6)劫持恐怖袭击。
第二章如何应对涉恐嫌疑
1.发现涉恐嫌疑人员怎么办?
(1)保持镇静。
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及时使用暗语示意其他人员戒备。
(2)立即报警打110。
在不惊动对方情况下,按照预定途径报警,反映可疑情况。
(3)确保安全。
在警察到达之前,在不被可疑人发觉情况下,做好自身保护,并做好撤离和疏散准备。
2.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
(1)不要触动可疑物。
(2)立即报警打110。
(3)组织附近人员疏散,有序撤离。
3.发现一般涉恐可疑物品怎么办?
(1)先期应对。
迅速确定物主,保存有关信息线索。
(2)立即报告。
报警和报告。
(3)做好防范。
保持高度警惕,严密关注物主或其他可疑人员举动,做好自身和大家的安全防范。
4如何隐蔽引导疏散周边人员?
(1)隐蔽启动。
发现可疑后,不要打草惊蛇,及时示意同伴进入戒备状态,实施引导疏散程序。
(2)疏散民众。
第三章如何做好恐怖事件现场处置
1.如何正确报警?
应在确定安全情况下报警打110,内容主要包括:地点、事件、目前状况及嫌疑人员人数、使用手段、体貌特征等。
3.如何应对发生在铁路的爆炸恐怖袭击?
(1)自防报警。
(2)紧急疏散。
(3)救治伤员。
(4)协助调查。
4.如何应对发生在铁路的纵火焚烧袭击?
(1)制止点燃。
(2)自防报警。
纵火已发生的,应保持镇静,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立即报警,报告值班领导,并视情拨打120、119等急救电话。
(3)紧急疏散。
(4)控制事态。
组织人员灭火。
(5)救治伤员。
在救护车到来前,尽可能组织人员对伤员进行救治,或为救治人员创造条件、做好准备;
第三章如何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
1.紧急撤离危险现场应注意什么?
(1)保持镇静。
判明位置,组织现场人员有序撤离。
(2)撤离路线。
沿逃生标识指示路线撤离;
(3)迅速撤离。
及时引导疏散聚集人群。
2.如何进行现场急救和自救互救?
(1)止血:①先转移或将伤者转移到安全或安静的地方,检查伤势,判断出血性质,如动脉出血、静脉出血,还是毛细血管出血;
②可直接用手指压在出血口上或出血的供血动脉上进行止血;
③对四肢受伤出血的,使用腰带、领带、证件带、粗布条、丝巾,
也可将自己衣服撕成条状代替,在大臂上1/3 处和大腿中间进行绑扎止血。
(2)固定:①开放性伤口先包扎伤口再固定,不要送回刺出的骨折端;②垫高或抬高受伤部分,以减慢流血及减少肿胀;③对脊柱或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不要移动;④必须将骨折端上下两个关节一起固定,如小腿骨折应将踝、膝两个关节固定。
(3)烧伤急救:①用大量洁净的水清洗伤口,除非伤口烧黑、变白或太深;②不要直接用冰敷在伤口上;③不要刺破水泡;④轻轻除下戒指、手表、皮带或者紧身衣服;⑤用干净、无黏性的布盖住伤口。
(4)休克急救:①避免伤者过冷或过热,利用毛毯或大衣保暖;
②若无骨折,伤者双脚抬高30 厘米左右;③不要给伤者饮水或者喂食;④留意伤者的清醒程度;⑤向救护人员报告。
(5)胸部受伤出现呼吸障碍的急救:
①可使用身份证或其他非吸水性卡片贴住身体压住伤口;
②也可以使用保鲜膜类的薄膜,撕下约20x20 厘米大小,贴住伤口,用胶带固定住上、左、右三个边,留出下方,以便让伤口留出的血水排出;
③还可以张开手掌紧贴身体压住伤口。
(6)腹部受伤的急救:
①止血,如果是闭合性伤口,应及时压住伤口,进行止血;
②保鲜,如果是开放性伤口,小肠外露时,应用水打湿上衣,包住小肠,不使其外露于空气中,避免细菌感染,导致失水干燥坏死。
千万不要把沾染污物的内脏回填腹腔,这样会使内脏在腹腔内相互感染,产生粘连,加速内脏坏死;
③等待救援,受伤后尽量不移动,采取平躺姿势等待救援。
(7)心肺复苏:
①一拍、二按、三呼救。
抢救者将伤员仰卧,立即拍打其双肩并呼叫,也可以同时压人中穴并呼叫。
如没有反应,判定此入神志丧失。
②心脏按压。
一旦发现伤者心脏停跳,就需要按照先心脏按压30
次—开放气道—人工呼吸2 次的步骤反复操作进行心肺复苏。
按压具体方法如下:
a.部位:暴露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 交界处(成人男性可快速定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处);
b.姿势:先让伤者仰卧,背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者将伤者连同床褥移动到地上,救助者跪在伤者身旁,双手叠加,十指相扣,以下方一手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冲击式按压,抬起时手掌根不能离开按压位置;按压时观察伤者面部反应;
c.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
按压时不可用力过大或部位不当,以免引起肋骨骨折。
心脏按压如不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则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
d.按压深度5cm 以上,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抬起时间基本相等。
③开放气道。
观察伤者嘴和咽喉中是否有异物,并设法排除,抬下颌角使呼吸道畅通无阻。
④人工呼吸。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仰卧压胸法或俯卧压胸法人工呼吸等。
其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有效。
口诀是:头部后仰向后推,紧托下颌向上提。
深吸口气嘴对嘴,有时需要嘴对鼻。
注意捏鼻把气吹,每分钟16—18 次。
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比率:30:2。
3.现场都有哪些“保护神”?
公共场所一般都有完善的防火、灭火设施和紧急出口
4如何安抚受伤人员?
(1)提供帮助。
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提供急需帮助,稳定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