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三字经朗诵
三字经诵读比赛串词经典朗诵主持词

三字经诵读比赛串词经典朗诵主持词三字经诵读比赛串词经典朗诵主持词《三字经》是千古传颂的名篇绝句,它三字一句,节奏明快,它不仅教我们识文段字,而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人受用一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诵读串词,仅供参考。
三字经诵读串词【篇一】主持人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主持人乙: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主持人丙: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主持人丁:是华夏大地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主(甲):《三字经》便是一本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主(乙):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主(丙):它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主(丁):它的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众齐:还有一些传说主(甲):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主(乙):二年五班《三字经》诵读汇报演出现在开始主(丁):第一部:勤学篇音乐起,8名女生伴舞,众生背诵、唱诵:人之初、性本善……知其数、识其文主(甲):《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在家要孝敬父母,友兄弟主(乙):而“孟母三迁”、“五子登科”的典故更让我们明白了教育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下面请听窦燕山“五子登科”的故事,有请王宇心。
王宇心同学讲窦燕山《五子登科》主(丙):《三字经》的常识篇,讲授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大到伦理道德的中国文化基础常识主(丁):它的顺序是按十进制数字编排的,极有章法。
下面就让我们按照1到10的顺序背诵《三字经》的常识篇从“一而十、十而百”到“此十义、人所同”主(甲):《三字经》的传统文化篇,介绍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和读书的次第。
主(乙):“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的思想使我们得到了圣贤智慧的陶冶,下面请听《三字经》的传统文化篇从“凡训蒙、须讲究……及老庄”结束主(甲):激情的朗诵、飞扬的舞蹈主(乙):浸润着我们的,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主(丙):诵读经典、博学广识主(丁):诵读经典、少年养志、知书达理,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感谢《三字经》主(乙):感谢古圣贤主(丙):感谢校领导主(丁):感谢老师们主(丙):二年五班《三字经》朗诵汇报演出到此结束三字经诵读串词【篇二】一、比赛前言1: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2:十月是花的海洋,十月是歌的世界,十月是瑰丽的诗篇,十月是美丽的画舫。
一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

稻 粱 菽 , 麦 黍 稷。
cǐ liù gǔ rén suǒ shí
此 六 谷 , 人 所 食。 ﻫﻫmǎ niú yáng jī quǎn shǐ ﻫ马 牛 羊 , 鸡 犬 豕。
cǐ liù chù rén suǒ sì
此 六 畜 , 人 所 饲。
一年级经典诵读《三字经》
———————————————————————————————— 作者:
———————————————————————————————— 日期:
三字经全文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 之 初 , 性 本 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yuē xǐ nù yuē āi jù
曰 喜 怒 , 曰 哀 惧。ﻫài wù yù qī qíng jù ﻫ爱 恶 欲 , 七 情 具。 ﻫpáo tǔ gé mù shí jīn
匏 土 革 , 木 石 金。ﻫsī yǔ zhú nǎi bā yīn
丝 与 竹, 乃 八 音。
gāo zēng zǔ fù ér shēn ﻫ高 曾 祖 , 父 而 身。ﻫshēn ér zǐ zǐ ér sūn
yuē shuǐ huǒ mù jīn tǔ
曰 水 火 , 木 金 土。 ﻫcǐ wǔ xíng běn hū shù
此 五 行 , 本 乎 数。 ﻫyuē rén yì lǐ zhì xìn
曰 仁 义 , 礼 智 信。 ﻫcǐ wǔ cháng bù róng wěn ﻫ此 五 常 , 不 容 紊。
长 幼 序 , 友 与 朋。ﻫjūn zé jìng chén zé zhōng ﻫ君 则 敬 , 臣 则 忠。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不少中华经典文章被人们广为朗诵。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中华经典朗诵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篇1:中华经典诵读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经典诵读是让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
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十分珍贵的作品。
诵读是指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朗诵,并对一些人民耳熟能详的作品有一定地了解。
当我了解了这些以后,便可以开始诵读了。
你们还记得《论语·述而》中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吗?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就是说三个人行走,其中一个人身上必然有你需要学习的地方,他必能成为你的老师。
这让我联想到:高山之所以绵延雄伟,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粒小石子;大海之所以奔腾不息,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河流。
如果我们真的想要得到长进,就必须去仔细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然后积极进取,让它成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中华经典诵读,让我受益匪浅。
它滋润着我的心田,给于我阳光和雨露。
中华经典朗诵文章篇2:中华经典诵读每每翻开我那饱经风霜的《经典诵读》,总能让我从中领悟出不同的人生哲理。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导师,为我开辟一条条人生道路。
那么多的名言警句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正因为这句话,它为我和同学化解了矛盾,平息了一场风波。
那是一次打扫除之前,我坐在位置上写作业。
看见我同学季海鹏走了进来,就跟他开了个玩笑。
谁知他还当真了,重重地扇了我一巴掌。
我笑着说:“还当真了,别瞎想啊!”说着我就轻轻还了他一下。
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他怒发冲冠地走过来,对我的桌子一阵乱踢猛打,又对我的凳子一阵狂轰烂炸。
边踢嘴里还嘀咕着:“打架啊,很能打是吧,哥奉陪!”我愣是给震住了,一下没反应过来。
(完整版)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诵读》

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经典朗诵前言中华文化广博精深,积厚流光,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培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
《诗经》、《楚辞》、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元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论语》等诸多国学经典,荟萃和浓缩了一个民族最难得的精神记忆,能够告诉我们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广博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纵使天才也没有那么多的经历和时间统统读完。
为此,我校依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精心编写了该校本教材,并开发为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的出发点是朗诵经典和语文学科学习相结合,和深入课堂改革相结合,和提升学生文史知识相结合,和学生做人教育提升学生涵养相结合。
我们的目标是:一、传承中华美德。
经过学习,让传统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指导青少年办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健全人格。
让同学们从青少年时期接受熏陶,经典文化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如影随行,对他们的一世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现在,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不仅在文化涵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相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攀比、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学习经典让他们在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润中成长,健全学生人格,培育民族精神。
三、陶冶情操。
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能够培育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孩子,给同学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铸造精神。
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让学生徜徉于经典文化之中,感觉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逐渐培育其人文精神。
五、提升智力。
让同学们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
办优秀教育、育栋梁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我校将永远向上,永远登攀,为培育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而倾尽全力专注研究、躬身实践,奋然前行,希望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积极引导学生品味经典、传承文化,激励学生在课外时间读经典,增添这方面的知识,使青少年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达者!我们坚信:当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秀于中华大地,横卧成梁、矗立成柱的时候,当国家和民族十分兴隆发达,矗立于世界东方的时候,我们教育人的幸福将是充分而又崇敬的!《经典朗诵》校本课程编写组目录一、爱国篇满江红 /8示儿 /9过零丁洋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2 二、劝学篇劝学(孟郊) /14劝学(荀子) /15三、励志篇草屋为秋风所破歌/29少年中国说 /30《岳阳楼记》 /34《诫子书》 /37《前出师表》 /37《兰亭集序》 /39《爱莲说》 /41《师说》 /42四、感恩篇《游子吟》 /463《纸船——寄母亲》/48《再别康桥》 /49《我爱这土地》/51《乡愁》 /52五、红色经典《贺新郎》 /53《忆秦娥娄山关》/53《长征》 /54《沁园春·雪》 /54《人民解放军占有南京》/55《西江月·井冈山》/55《七律·长征》/58《卜算子·咏梅》/59《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59一、【爱国篇】满江红岳飞怒气冲天,凭阑处,潇潇雨歇。
三字经诵读的活动总结

三字经诵读的活动总结三字经诵读的活动总结1中华国学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烂的明珠。
这些经典的国学作为民族才智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珍贵的财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这些祖国优秀文化精神,足以成为少年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对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无疑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学校将“国学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列入学校三年进展规划,现总结如下:一、明确目标,落实方案1、明确活动目标:我们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创建书香校内”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同学诵读经典国学,让中华绚烂文化走进同学心灵,培育同学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拓展素养教育实施渠道,创学校之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在开展“诵读中华国学,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中,我校努力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行动上主动,工作上扎实,确保活动的顺当进行,把推动民族精神教育落实到实处。
在活动中,我们做到了七个落实:①时间落实,同学每天除了课前3分钟,午间10分钟诵读国学文,学校每周支配1节阅览或语文爱好课用于老师指导同学诵读。
②辅导落实,各班级的语文老师为该班的指定的国学诵读辅导老师,关心同学弄懂校本教材的读音、大意、意境。
③内容落实,同学可依据学校供应的校本教材《唐诗》、《三字经》、《弟子规》,做到每天读一个内容,每周背一个内容,并收集自己喜爱背诵的国学。
④任务落实,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教育主任负责国学诵读的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活动的详细操作。
⑤管理落实,对国学诵读活动的规划,发动、宣扬、操作、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在检查方面,按同学自查,小组长检查、老师复查、学校抽查四个层次进行。
⑥评价落实,学校把各班开展国学活动及竞赛成果列入班主任考该,并规定国学诵读活动的专项考核与评先优秀班级相挂钩。
⑦体验落实,开展国学诵读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同学体验到胜利的愉悦,对同学已娴熟背诵的国学赐予小红星记载,予以鼓舞。
建队日经典诵读设计

《三字经》朗诵动作设计方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此前内容,学生盘腿坐于地面,面向观众,以双手张开合托下巴,五指并拢。
三字一拍,每拍头部左右摇摆两次,落在一三字上,第二字时头应位在正中。
“断机杼”处,双手平行做下切动作;“名俱扬”处则以双手上扬打开,并以慢节拍重读一次。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男女生分两侧对坐,前四句由男生起,右手竖起食指,指向对方,读对句中的第一句,便将手收回摆放于膝盖上,对面女生应读第二句;后四句则由女生起。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此处男女生一起站起,互相对句应答,有男生先起。
)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此处,重新坐地,面向观众,按开始处动作伴读,其中“能温席”处则全体坐地,双手合掌,置右侧,作睡觉之姿;“能让梨”处,则全体以双手托物之姿起立,并向前踏一步。
双手叉腰,头部两拍一摆,接读“弟于长”等内容,直至“一而十”,则分别出右手平行于胸竖立,再出右手,再双手上举,再开指旋转。
)。
诵读中华经典中华颂经典诵读篇目

诵读中华经典-中华颂经典诵读篇目中华颂经典诵读加定镇中心学校小学生“中华颂•经典诵读”篇目一年级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其一) 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二) 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三字经》经典朗诵串词参考

男:敬爱的老师们,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经典。 女: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经典。 男:《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套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
女:《三字经》教会了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教会了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义。
合:请欣赏我班同学表演的经典诵读——《三字经》。
《三字经》串联词
主持人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主持人乙: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主持人丙: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
主持人丁:是华夏大地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主(甲):《三字经》便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
主(乙):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
主(丙):它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男:《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套脍炙人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下面请欣赏朗诵,又请做好准备
女:《三字经》教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下面请欣赏朗诵,又请做好准备
男:《三字经》教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义。下面请欣赏朗诵,又请做好准备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知道该如何认真学习。
潮宇辰:《三字经》教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赵伊凡:《三字经》教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义。
陈兰轩:“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我们懂得了要珍惜少年时光,努力学习。
潮宇辰:“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我们被这些故事所感动,也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赵伊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们知道了该如何认真学习。
女: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女: 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齐诵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2、四人分读a\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b\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c\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d\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3、快板AB 人之初时性本善,性自相近习相远。
如若不教禀性迁,教导有方贵以专。
CD昔日孟母择邻处,竖子不学断机杼。
燕山窦氏教有方,五子登科美名扬
ABCD 养子不教父之过,教而不严师之惰。
竖儿不学非所宜,少小不学老何为。
4、配乐朗诵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 过渡快板AB东汉黄香孝心郎,九岁替父来温床。
孔融四岁便让梨,厚爱兄长堪称奇。
CD北宋赵普中书令,读起书来最用劲。
西汉公孙与路郎,竹简蒲草当纸张。
ABCD头悬梁来锥刺股,
苏秦孙敬自刻苦。
萤光雪光为灯光,车胤孙康学不荒。
重复齐和:头悬梁来锥刺股,苏秦孙敬自刻苦。
萤光雪光为灯光,车胤孙康学不荒。
6、音乐伴唱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配乐朗诵: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快板过渡A人到老来悔犹迟,若想读书宜早时。
梁灏八旬中状元,少年时节立誓言。
B一朝成名人惊异,自小发愤成大器。
祖莹八岁能咏诗,李泌七岁知棋艺。
C聪明伶俐人称论,
幼学之人开天份。
精通音律蔡文姬,东晋才女谢道韫。
D纤纤女子且聪敏,七尺男儿当自警。
唐朝刘晏方七岁,举为神童作校队。
ABCD小小年纪身已仕,幼学之人勉且致。
立志方成有为者,
少年勤学当如是
同时齐和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9、配乐朗诵表演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
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快板(三字经)齐和结束
三字经齐和: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於前,裕於后。
人遗子,金满籯;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ABCD 家犬守夜鸡司晨,如若不学何为人?
春蚕吐丝蜂酿蜜,
人之不学不成器。
少小为学壮而行,
上报天恩下泽民。
兴国安邦无私利
人前身后留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