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课程设计下全
大班下主题豆腐课程设计

大班下主题豆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豆腐的制作工艺,理解豆腐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了解豆腐在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到豆腐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学生能够掌握与豆腐相关的食材搭配及烹饪方法,提高生活技能。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豆腐,提高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豆腐菜肴,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高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豆腐课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关注食品安全,提高生活品质。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4. 学生在创作豆腐菜肴时,激发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情趣。
本课程针对大班下学期学生特点,结合学科知识,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豆腐的历史与文化:介绍豆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结合课本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豆腐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 豆腐的制作工艺:讲解豆腐的制作过程,包括选豆、浸泡、磨浆、煮浆、点卤、压制等环节,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方法。
3. 豆腐的营养价值:分析豆腐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钙、铁等,以及豆腐对人体健康的益处,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明白豆腐的营养价值。
4. 豆腐的烹饪技巧:教授豆腐的不同烹饪方法,如红烧、炖、炒、蒸等,以及与各种食材的搭配,结合课本实例,让学生学会制作美味可口的豆腐菜肴。
5. 豆腐创新菜肴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豆腐菜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案(优秀5篇)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天气凉了,秋天来了,树叶落下来了。
2、观察银杏树、柳树、枫树叶子的特点,并能把同一形状的树叶归类。
活动准备1、图片—杏树、柳树、枫树叶子2、背景图片—三棵树活动过程一、故事直接导入课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你发现最近几天我们的天气有什么变化吗?(天气变凉了。
)那你知道什么季节来临了?(秋天)对呀,秋天来了,你发现有的树叶怎样了?(树叶落下来了。
)2、教师:天气变凉爽了,有几个淘气的树叶贪玩耍,离开了树叶妈妈,到外面做游戏了。
3、出示图片—小树叶教师:我们先来认识它们。
(柳树叶、枫树叶、银杏叶)4、教师:它们玩得可开心了!到了回家的时间了,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知道“小树叶”的“家”在哪里吗?(树上)教师:可是这里有三棵树,它们不知道自己哪个是自己的家,怎样才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呢?(请幼儿想办法。
)二、帮小树叶找家1、教师:让我们来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好吗?我们看看小树叶的样子,它们长得怎样的?(请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说说像什么)2、教师:柳树叶细细长长的像小船,枫树叶像我们的小手,银杏叶像一把小扇子。
哪一棵树跟它们的样子一样呢?让我们找找,把它们送到“家”里去好吗?3、出示三棵树,请幼儿送它们回家。
三、与“小树叶”做游戏1、教师:小树叶可感谢我们小朋友呢,它的兄弟姐妹,爸爸妈妈也很感谢我们,特别是它的兄弟姐妹想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帮它们找家,你想玩吗?2、把叶子分给孩子,请幼儿把同一类的叶子贴到树上去。
幼儿园课程设计教案篇2设计思路: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小班孩子更是如此。
《动物的花花衣》主题开展至今,孩子们对身边常见动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对动物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我尝试通过这样一次集体活动,在猜猜、找找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梳理一些常见动物的特征,丰富他们的交流内容,并且能结合动物身上的花纹进行点数对应的联系,获得新的知识和巩固一些数经验。
大班下半学期教育活动设计

大班下半学期教育活动设计一、前言为了更好地满足大班儿童在下半学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发展特点,设计了本学期的教育活动。
本活动设计旨在促进儿童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儿童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如数学、语言、科学探究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身体与发展: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儿童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三、活动内容1. 语言领域- 活动设计:《我会讲故事》- 目标:培养儿童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 方法: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等形式,让儿童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
2. 数学领域- 活动设计:《有趣的图形》- 目标:让儿童认识和了解各种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 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拼接等方法,让儿童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
3. 科学领域- 活动设计:《植物的生长》- 目标:让儿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 方法:通过种植、观察、记录等环节,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
4. 社会领域- 活动设计:《我们的社区》- 目标:让儿童了解和关心社区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 方法:通过参观、访问、讨论等形式,让儿童在实践中了解社区。
5. 艺术领域- 活动设计:《手工制作》- 目标: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技能。
- 方法:通过欣赏、设计、制作等环节,让儿童在实践中学习艺术。
6. 体育领域- 活动设计:《篮球运动》- 目标:增强儿童的体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 方法:通过篮球游戏、篮球比赛等环节,让儿童在运动中锻炼身体。
四、活动实施与评价1. 活动实施:教师根据活动设计,有计划地组织儿童进行各项活动。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课程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课程设计:《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寻找的概念,并且能够描述出寻找的过程;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可以通过图片书获取需要的信息;3. 帮助幼儿认识动物的习性,如蝌蚪的生长发育;4. 培养幼儿对母爱的认识,让幼儿在困难中体会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通过绘本《小蝌蚪找妈妈》,以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故事为主线,引导幼儿发掘故事中的寻找过程,了解蝌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点,增加对动物习性的认识,帮助幼儿学会理解寻找的含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关键词、问题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本次教学要学习的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1. 导入方式一:向幼儿展示一张大海或池塘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询问图片中是否有蝌蚪等动物。
2. 导入方式二: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例如“你有没有过和小动物玩跟丢的游戏?”、“如果迷路了,你会怎么办?”等等。
第二步:观看绘本1. 通过引导,让幼儿了解绘本的封面及书名,并简单介绍书中的主要角色。
2. 读绘本过程中,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故事情节及其中的插图。
3. 读完绘本后,让幼儿交流并讲述故事中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了解蝌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点。
第三步:讨论1. 通过小组讨论,让幼儿表述他们对小蝌蚪找妈妈的看法,促进他们思考“寻找”是什么含义。
2. 引导幼儿在讨论中探究如何找到自己的家人、亲友等,让他们了解寻找需要看、思考、询问等一系列行动,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培养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3. 带领幼儿总结自己如何在自然景观中发现小动物、花草树木等。
第四步:活动1. 可以通过法式情景实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体验小蝌蚪寻找妈妈的情景,切身感受到寻找妈妈的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 组织幼儿到自然景观中进行野外寻找游戏,让幼儿感受自然中的野趣、寻找的乐趣与成功所带来的喜悦。
第五步: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中发掘到自然景观、寻找小动物、花草树木的经验和体验,引导幼儿记录下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案大全

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案大全主题:幼儿园大班语文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幼儿园大班语文教学需要考虑到的重点和难点;2.提高幼儿园大班语文教师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力;3.帮助家长懂得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语文的教学重点:听、说、读、写;2.语文的教学难点: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运用、语言的感知。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学材料、课程设计。
学生:学习笔记、学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语文教育的基本功1.了解语文教育的特点和特质。
2.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3.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和语言感知能力。
4.提高孩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课:教学模式的应用1.了解幼儿园大班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2.指导孩子掌握语言表达和运用的技巧。
3.提高孩子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敏感度。
4.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特长。
第三课:幼儿园大班语文课的特点及教学策略1.了解幼儿园大班语文课的特点。
2.教学策略:体验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
3.教学内容:汉字的认识、拼音的学习、听写、朗读、写作等。
4.配合家长的努力帮助孩子掌握语文技能。
第四课:幼儿园大班语文课的调查与评估1.了解幼儿园大班语文课的教学调查和评估。
2.教学调查:了解孩子对语言学习的认识、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家庭情况等。
3.教学评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果。
4.总结归纳幼儿园大班语文教育的关键点,提升语文教学能力。
五、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课程设计

Don't try too hard in your life. Making mistakes is as common and necessary as breathing, as long as you are not paranoid and make mistakes again and again.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幼儿园大班教案《西游记》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2、这4人是着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
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
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取经的4人齐了,如果要表演这个故事还缺谁?教学反思:通过谈话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紧箍咒和芭蕉扇,并通过提问,让幼儿回想起紧箍咒和芭蕉扇的样子和特征,同时做了小结。
紧箍咒的形状像个圆圈,是金色的;芭蕉扇的形状像一个葫芦,上面有非常漂亮的花纹图案。
幼儿园大班飞夺泸定桥教学课程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大班飞夺泸定桥教学课程幼儿园教案一、课程背景1.1 课程主题: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是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作品,以“离鸣乡”为背景,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为了挽救滇藏线上的运输线而在泸定桥上与日军展开浴血奋战的故事。
这是一部反映了中国老百姓艰苦卓绝、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
1.2 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正处在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趋向于社会性的行为特征,因此适合进行有关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方面的教育活动。
1.3 目标:通过飞夺泸定桥教学课程,引导孩子们了解抗战历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悟民族精神。
二、课程设计2.1 教学内容1) 介绍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2) 讲解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3) 开展有关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讨论和活动。
2.2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并对抗战历史有初步认识;2) 情感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3)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主题活动,培养孩子们集体协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2.3 教学方法1) 讲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故事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背景和情节;2) 观影:播放相关抗战题材的动画片段,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3) 游戏:组织一些模拟抗战场景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抗战时期的生活和战斗场景。
2.4 教学资源1) 讲故事的图片、音频或资料;2) 抗战时期的相关图片、资料;3) 模拟抗战场景所需的道具和装饰。
三、教学过程3.1 温故知新老师可通过一些游戏或集体活动,让孩子们回顾一下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中国抗战英雄的事迹,以便引发孩子们对抗战故事的兴趣。
3.2 故事导入向孩子们介绍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将抗战时期的英雄事迹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和好奇心。
2024年夏季幼儿园大班课程设计

2024年夏季幼儿园大班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1.1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大班幼儿在夏季这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巩固和提升他们在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1.2 课程对象本课程设计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儿童,年龄在5-6岁之间。
1.3 课程时间本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为期两周,共计四周。
每周课程时间为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二、课程内容2.1 语言领域- 故事时间:每天安排一节故事时间,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提高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每日一句:教师引导幼儿每天学习和运用一句新的成语或谚语,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2 数学领域- 数学游戏: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加减法、形状、颜色、大小等基本数学概念。
- 数学故事:讲解与数学相关的趣味故事,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3 科学领域- 科学实验: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 自然观察: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自然观察活动,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兴趣。
2.4 艺术领域- 绘画活动:提供各种绘画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进行绘画创作。
- 音乐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唱歌、跳舞等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2.5 体育领域- 户外运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户外运动,如跑步、跳绳、游泳等,增强他们的体质。
- 体育游戏:进行各种体育游戏,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 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分组合作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四、课程评估- 日常观察:教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日常观察和记录,包括学习态度、参与度、技能掌握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课程设计(下册)主题六、各种各样的职业(6.20——7.1)二周1、各种各样的职业(6.20-6.24)
(1)语言:《雷锋的故事》
(2)数学:《10的组成》
(3)社会:《特种号码》
(4)音乐:《有个叔叔是交通警察》
(5)社会:《爸爸妈妈的职业》
(6)语言:《理发师和被理发师》
(7)智力游戏:《10的加法》
(8)体育游戏:《我是解放军》
(9)音乐游戏:《理发店》
2、需要感谢的人(6.27-7.1)
(1)语言:《感谢有你》
(2)数学:《10的减法》
(3)健康:《吸纸跑》
(4)社会:《小记者》
(5)社会:《服务到我家》
(6)语言:《爸爸妈妈辛苦了》
(7)智力游戏:《10以内的加减法》
(8)体育游戏:《送信》
主题一、红红的年(2.23——2.26)一周(1)语言:《年》
(2)数学:《7的组成》
(3)科学:《包饺子》
(4)音乐:《金蛇狂舞》
(5)社会:《打年糕》
(6)语言:《幸福的大桌子》
(7)智力游戏:《7的加法》
(8)体育游戏:《炸春卷》
(9)音乐游戏:《扭秧歌》
主题二、动物世界(2.29——3.25)四周1、动物的秘密(2.29—3.4)
(1)语言: 《我最喜欢的动物朋友》(2)数学:《7的减法》
(3)科学:《动物之最》
(4)音乐:《猴子学样》
(5)社会:《不能失去你—熊猫》(6)语言: 《鸭妈妈找蛋》
(7)智力游戏:《看谁算得对》
(8)体育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
2、神秘的海底(3.7—3.11)(1)语言:《笨拙的螃蟹》
(2)数学:《认识时间》
(3)科学:《海底真奇妙》
(4)音乐:《水族馆》
(5)健康:《海底运动会》
(6)科学:《小丑鱼》
(7)智力游戏:《贝壳分类》(8)体育游戏:《渔夫捕鱼》(9)音乐游戏:《颠倒歌》
3、有趣的昆虫(3.14—3.18)(1)语言:《小青虫的梦》
(2)数学:《自编应用题一》(3)科学:《各种各样的昆虫》(4)音乐:《小小萤火虫》
(5)健康:《昆虫游戏操》
(6)科学: 《昆虫本领大》(7)智力游戏:《昆虫数字旅馆》(8)体育游戏:《蚕宝宝变变变》(9)音乐游戏:《蜜蜂和小熊》
4、鸟朋友(3.21—3.25)
(1)语言:《九只鸟》
(2)数学:《自编应用题二》
(3)科学:《我认识的鸟》
(4)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5)社会:《我会保护自己》
(6)语言:《鸟兽大战》
(7)智力游戏:《对称》
(8)体育游戏:《揪尾巴》
(9)音乐游戏:《蓝鸟》
主题三、春天里(3.28——4.22)四周1、长呀长(3.28—4.1)
(1)语言:《空中小屋》
(2)数学:《容积守恒》
(3)科学:《春天来了》
(4)音乐:《柳树姑娘》
(5)健康:《小桃仁》
(6)语言:《春天的秘密》
(7)智力游戏:《量一量》
(9)音乐游戏:《农夫与禾苗》
2、踏青去(4.5—4.8)
(1)语言:《清明》
(2)数学:《认识球体和圆柱体》(3)科学:《春游去》
(4)音乐:《鞋子也会踏踏响》(5)社会:《好喝的茶》
(6)语言:《再见了,花奶奶》(7)智力游戏:《猜猜他排在哪儿》(8)体育游戏:《放风筝》
(9)音乐游戏:《拨浪鼓》
3、绿野仙踪(4.11-4.15)
(1)语言:《假如我是一棵树》(2)数学:《树儿是粗还是细》(3)科学:《各种各样的树》
(4)音乐:《森林音乐家》
(5)健康:《小树长大了》
(6)科学:《有用的木头》
(7)智力游戏:《怎么算》
(9)音乐游戏:《植树去》
4、亲亲泥土(4.18-4.22)
(1)语言:《野外挖土》
(2)数学:《8的组成》
(3)科学:《和泥》
(4)音乐:《泥娃娃》
(5)健康:《我们去探险》
(6)科学:《根的秘密》
(7)智力游戏:《8的加法》
(8)体育游戏:《地球和树林》
(9)音乐游戏:《采茶》
主题四、我奇怪,我发现(4.25——5.20)四周1、我掉牙了(4.25-4.29)
(1)语言:《一颗超级顽固的牙》
(2)数学:《生活中的等分》
(3)科学:《我的牙齿》
(4)音乐:《刷牙歌》
(5)科学:《保护牙齿》
(6)语言:《蛀牙王子》
(7)智力游戏:《爱分享的蚂蚁》(8)体育游戏:《小小运输队》(9)音乐游戏:《帮妈妈做事》
2、纸的故事(5.3-5.6)
(1)语言:《造纸》
(2)数学:《趣味分类》
(3)科学:《各种各样的纸》
(4)音乐:《问候舞》
(5)健康:《好玩的报纸游戏》(6)科学:《神奇的会站立的纸》(7)智力游戏:《放在圆圈里》(8)体育游戏:《纸的玩法多》(9)音乐游戏:《石头、剪刀、布》
3、白天黑夜(5.9-5.13)
(1)语言:《等太阳》
(2)数学:《8的减法》
(3)科学:《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4)音乐:《小白船》
(5)社会:《我们的一天》
(6)语言:《调皮的太阳》
(7)智力游戏:《9的组成》
(8)体育游戏:《星宝宝一起走》
(9)音乐游戏:《我和星星打电话》
4、快与慢(5.16-5.20)
(1)语言:《慢吞吞的小熊》
(2)数学:《一分钟有多长》
(3)科学:《降落伞》
(4)音乐:《勤快人和懒惰人》
(5)健康:《拍球》
(6)语言:《拔苗助长》
(7)智力游戏:《9的加法》
(8)体育游戏:《接力赛》
(9)音乐游戏:《古声点点》
主题五、我要上小学(5.22——6.17)四周1、走进小学(5.22-5.27)
(1)语言:《上学第一天》
(2)数学:《区分左右》
(3)科学:《我的上学路线》
(4)音乐:《上学歌》
(6)语言:《上课》
(7)智力游戏:《我的新座位》(8)体育游戏:《快乐课间》(9)音乐游戏:《游公园》
2、我的文具盒(5.30-6.3)(1)语言:《铅笔盒变医院》(2)数学:《用尺量一量》(3)科学:《整理书包》
(4)音乐:《友谊地久天长》(5)社会:《书写名字和学号》(6)科学:《铅笔和橡皮》(7)智力游戏:《文具小超市》(8)体育游戏:《花样跳绳》(9)音乐游戏:《数高楼》
3、有趣的文字(6.6-6.8)(1)语言:《仓颉造字》
(2)数学:《规律排序》
(3)科学:《汉字结构》
(4)音乐:《小鼓手》
(6)语言:《有趣的象形文字》
(7)智力游戏:《好朋友棋》
(8)体育游戏:《挑战蹦蹦球》
(9)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4、再见幼儿园(6.12-6.17)体探(13、14)(1)语言: 《分别是什么》
(2)数学:《测量身高》
(3)科学:《离园倒计时》
(4)音乐:《毕业歌》
(5)社会:《勇气》
(6)语言: 《毕业诗》
(7)智力游戏:《友谊电话号码》
(8)体育游戏:《闯关》
(9)音乐游戏:《我们要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