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药品调剂制度与操作规程
本院的药品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

药房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一、门诊药房工作制度(一)药房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挂牌上岗,态度温和,文明礼貌;(二)室内保持整洁,保障药品安全,防火防盗,杜绝安全隐患事故发生。
非本室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三)按计划认真做好药品的请领工作,分类定位,按药品说明书进行贮存,陈列整齐,标识醒目;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采取防潮、防虫、防鼠措施,保证药品质量;(四)药师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对处方用药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生,经医生确认重新签名后,再进行调剂,对急症处方等应优先调配;(五)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登记严重不合理处方,每季度进行集中分析总结;(六)调配发药时,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调配完毕,由发药药师核对无误后,方可发药;(七)发药时,认真核对并呼叫取药患者的姓名,将处方中的药品逐个发放给患者,说明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耐心解答患者在取药过程中问询的各种问题;(八)安排专人负责,每月对储存药品进行养护和药品质量抽检工作;(九)药房拆零药品应做好相关登记,并保证药品质量;(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要按规定严格执行,并做好各种记录,不得外借;(十一)每季盘点药品,实行数量管理,帐物相符率达95%以上;(十二)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分析教育记录,每季分析总结并整改;(十三)建立药品效期登记本,做好近效期药品警示工作,建立并及时填写缺药登记、不合格药品退回登记等;(十四)动态调整发药窗口,确保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不超过5分钟,并记录采取措施等;(十五)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始终做到廉洁自律,文明行医,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自觉抵制医疗服务和医药购销中的行业不正之风。
二、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一)药房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挂牌上岗,态度温和,文明礼貌;(二)房内保持清洁,保障药品安全,防火防盗,杜绝隐患事故发生;(三)由库房领进药品时,应认真检查,对伪品、虫蛀、变质的药品,不得领进装斗;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标签醒目;(四)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采取防潮、防虫、防鼠措施,保证药品质量;(五)药师凭本院正式处方调配发药,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
药品的调剂制度与操作规程

药品的调剂制度与操作规程药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药品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对于个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调剂制度与操作规程成为保障药品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就药品的调剂制度与操作规程进行探讨。
一、调剂制度调剂制度是指药师在合法授权的情况下,根据医生的处方要求,或者按照可合理推测的情况为患者提供定量、定质的药品服务。
调剂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正确、规范的用药指导,并最大程度地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
1. 药品调剂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药品调剂之前,药师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药师需要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并保护患者的隐私权。
其次,药师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确保准确性的前提下,提供合适的药品。
最后,药师需要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限、质量及数量,确保患者使用的是安全合格的药品。
2. 药品调剂的操作规程药品调剂的操作规程是确保整个过程高效、规范进行的关键。
药师在进行药品调剂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核对处方:药师需要仔细核对处方的内容,确保患者的病情、药品剂量等信息的准确性。
(2)选取药品:药师应按照处方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品,并确认其有效期限和质量。
(3)准备药品:药师需要准确地计算和配制所需的药品,确保药品的剂量和配伍的准确性。
(4)标识药品:药师应在药品容器上标明患者的姓名、药品名称、剂量等信息,以防止混淆和错误使用。
(5)记录与储存:药师应及时记录药品的调剂情况,并妥善储存和保管所有相关信息和药品。
二、操作规程除了调剂制度外,操作规程也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操作规程是指药师在进行药品调剂和提供药品服务时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
它包括以下方面:1. 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药师在操作药品时应注重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首先,药师应勤洗手、戴好清洁的实验服和手套,以防止药品受到外部污染。
其次,药师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良好。
2. 药品储存和保管药师在储存和保管药品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药品调剂是医院药房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药品的配制、分装、标签贴附等环节,对于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品调剂的操作规程,以确保药品调剂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一、药品调剂前的准备工作1.1 药品调剂工作区域的准备- 药品调剂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有杂物和其他干扰因素。
- 调剂工作台面应进行清洁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
- 工作区域应配备必要的药品调剂设备和工具,如称量器具、药品分装器等。
1.2 药品调剂人员的准备- 药品调剂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好工作帽和口罩,以保持操作环境的卫生。
- 调剂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类药品的调剂要求和操作规程。
- 调剂人员应定期参加药品调剂操作规程培训,保持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1.3 药品调剂所需药品的准备- 药品调剂前,应核对所需药品的种类和数量,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充足性。
-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药品库房中,避免受潮和日光直射。
- 药品的有效期应在调剂过程中进行检查,过期药品应及时淘汰。
二、药品调剂的操作流程2.1 药品调剂前的核对- 药品调剂前,应核对患者的医嘱信息,确保调剂的药品种类和剂量准确无误。
- 药品调剂前,应核对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避免使用过期或者受损的药品。
2.2 药品的称量和分装- 药品调剂时,应使用准确的称量器具,确保药品的剂量准确。
- 药品的分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3 药品标签的贴附- 药品调剂后,应在药品容器上贴附清晰、准确的标签,标明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
- 标签应使用易撕、易识别的材料制作,以方便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三、药品调剂的质量控制3.1 药品调剂过程的记录- 药品调剂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相关的信息,如调剂人员、药品种类和剂量、操作时间等。
- 记录的内容应真实、准确,以备后续的追溯和审核。
3.2 药品调剂后的质量检查- 药品调剂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合格性。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引言概述:药品调剂操作规程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药品的选择、配比、调剂等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本文将从药品调剂的目的、操作规程的制定、调剂操作的流程以及调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药品调剂的目的1.1 提供合理用药支持:药品调剂的目的之一是为医疗机构提供合理用药的支持。
通过调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制出适合患者的药物剂量和配方,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2 确保用药安全:药品调剂的另一个目的是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在调剂过程中,需要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避免发生药品混淆或用药错误的情况,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1.3 提高医疗效率:药品调剂还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的调剂操作,可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二、操作规程的制定2.1 设立调剂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药品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调剂的流程和要求。
规程应包括调剂操作的各个环节,如药品的选择、计量、配比等,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
2.2 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医疗机构应制定标准操作程序,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操作程序应包括药品的验收、存储、配制、核对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程要求。
2.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调剂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药品调剂的记录、审核、监督等环节。
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药品调剂的质量,确保操作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三、调剂操作的流程3.1 药品的选择与计量:调剂操作的第一步是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并按照计量要求准确称取药品。
3.2 药品的配制与调剂:根据医嘱和配方要求,将所需的药品配制成适合患者的剂型和剂量,并进行调剂操作。
在配制和调剂过程中,需要仔细核对药品的标签和配方,确保准确无误。
3.3 药品的核对与审核:完成调剂操作后,需要进行药品的核对和审核。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一、引言药品调剂是指根据医嘱或处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药品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进行调配和配制,以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药物治疗。
本文旨在规范药品调剂操作流程,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从事药品调剂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术语定义1. 药品调剂:根据医嘱或处方,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将药品进行调配和配制的过程。
2. 药品调剂员:负责药品调剂工作的医务人员。
四、工作流程1. 接收医嘱或处方药品调剂员在接收到医嘱或处方后,应认真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等,并确保医嘱或处方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2. 准备药品和器械药品调剂员根据医嘱或处方,准备所需的药品和器械。
在准备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规格、数量和有效期,并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药品调配和配制根据医嘱或处方,药品调剂员按照一定比例和方法将药品进行调配和配制。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核对药品和标签调剂完成后,药品调剂员应仔细核对所调配和配制的药品,确保药品的名称、剂量和规格与医嘱或处方一致。
同时,应在药品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剂量、用法等信息,并粘贴相应的标签。
5. 清洁和消毒调剂完成后,药品调剂员应对调剂台面、器械和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感染和药品污染。
6. 文书记录药品调剂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药品调剂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医嘱或处方的接收时间、药品的调配和配制过程、核对药品和标签的时间等。
7. 药品存储和交付调剂完成的药品应妥善存放,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潮湿环境。
药品调剂员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将药品交付给患者或相关医务人员,并记录交付的时间和人员。
五、质量控制1. 药品调剂员应具备相关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以提高药品调剂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药品调剂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药品污染。
医院药品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

XXXX医院药品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为加强对医院药品调剂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医院药品调剂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处方调配(一)、收方与审方收方后,药剂人员要对处方内容进行审核,审核处方的内容有:1、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住院号或门诊号等项目,以及处方后记中处方医生签名、日期等内容是否完整。
年龄必须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月龄。
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2、处方中药品名称、规格书写是否正确。
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发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
药剂人员对成分相同而商品名不同的药品不要随便替代,应主动与医生协商,以免引起病人质疑或其它问题。
3、处方中的药品是否需要皮试。
处方中使用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品,例如:青霉素G(钠、钾)、硫酸链霉素、T.A.T、盐酸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等应注明皮试。
4、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5、用药的剂量、用法是否合理、准确规范。
处方中不能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用量一般应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常用剂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
开具麻醉药品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药品调剂操作规程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进行药品调剂工作时,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的规范。
药品调剂是指根据医嘱或处方,将药品从库房或药房中取出,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配制、分装或混合等操作,以确保患者获得正确的药物剂量和药物配方。
一、调剂操作的前期准备1. 调剂环境准备调剂工作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无异味,避免与其他杂物混杂。
调剂台面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放置药品、器械和文档等。
调剂工作区域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如称量仪器、搅拌器、计量器具等。
2. 调剂工具准备调剂工具应保持清洁,并按照规定进行消毒。
常用的调剂工具包括称量勺、称量杯、计量筒、搅拌棒等。
调剂工具应定期检查,如有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更换。
3. 药品准备药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从库房或药房中取出,并进行核对。
核对时应确认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与处方或医嘱一致。
如有异常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药品调剂的具体操作步骤1. 核对医嘱或处方调剂人员应仔细核对医嘱或处方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量、频次等。
如有疑问或不清楚的地方,应及时向医生或上级咨询。
2. 药品称量根据医嘱或处方的要求,调剂人员应将需要的药品称量到指定的重量或体积。
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准确读数,避免误差。
3. 药品配制或分装根据医嘱或处方的要求,调剂人员应将称量好的药品进行配制或分装。
配制过程中应按照药品的要求进行操作,如需要加入溶剂或稀释剂,应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操作。
4. 药品混合在某些情况下,多种药品需要进行混合。
调剂人员在进行药品混合时,应注意药品的相容性,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
混合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操作,并进行适当的搅拌。
5. 药品标签贴附调剂完成后,应将药品进行标签贴附。
标签上应标明患者姓名、药品名称、剂量、用法、频次、医生姓名、调剂时间等信息。
标签应清晰易读,避免模糊或错误。
6. 药品保存和交付调剂完成的药品应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保存,并及时交付给患者或相关医护人员。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一、引言药品调剂是指根据医嘱和患者需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将药物从药房库存中取出并配制成符合患者用药要求的剂型和剂量的过程。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药品调剂工作流程,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药品调剂工作。
三、责任与职责1. 药剂科负责制定和修订药品调剂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监督。
2. 药剂师负责药品调剂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3. 药品调剂人员负责按照规程进行药品调剂工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调剂前的准备工作1. 药品调剂前,药剂师应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药剂师应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包装完整性和质量。
3. 药剂师应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用药信息,确保调剂的准确性。
五、药品调剂操作流程1. 核对药品信息:药剂师应核对药品的通用名、剂量、规格和批号等信息。
2. 准备药品:药剂师按照医嘱和调剂需求,从药房库存中取出所需药品。
3. 计量药品:药剂师应使用准确的计量工具,按照医嘱要求计量药品。
4. 配制药物:药剂师应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将药品配制成符合患者用药要求的剂型和剂量。
5. 核对调剂结果:药剂师应核对调剂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核对患者信息:药剂师应再次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用药信息,确保调剂的准确性。
7. 核对药品信息:药剂师应再次核对药品的通用名、剂量、规格和批号等信息。
8. 核对药品有效期:药剂师应核对药品的有效期,确保药品的安全性。
9. 核对药品包装完整性:药剂师应核对药品的包装完整性,确保药品的质量。
10. 核对调剂记录:药剂师应核对调剂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1. 交付药品:药剂师应将调剂好的药品交付给患者或护理人员,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六、药品调剂的质量控制1. 药剂师应定期检查药品调剂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记录。
2. 药剂师应定期对药品调剂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3. 药剂师应定期检查药房库存的药品质量和有效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药品调剂制度与操作规程
一、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工作。
二、药师在执业的医疗机构取得处方调剂资格。
药师签名或者专用签章式样应当在本机构留样备查。
三、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四、药师应当凭医师处方调剂处方药品,非经医师处方不得调剂。
五、药师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包装;向患者交付药品时,按照药品说明书或者处方用法,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六、药师应当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七、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一)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二)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三)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四)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五)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六)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七)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八、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九、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十、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十一、药师在完成处方调剂后,应当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十二、药师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按年月日逐日编制顺序号。
十三、药师对于不规范处方或者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不得调剂。
十四、医疗机构应当将本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内同类药品相关信息告知患者。
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儿科处方外,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药。
十五、调剂室年出差错率≤0.01%。
药品调剂操作规程
一、收方、审方、记价
1、收方:收方是病人和药师接触的第一个窗口,收方后药师首先应审核处方。
2、审方:
(1)处方填写的完整性:自然项目(前记)及签名是否缺项,字迹是否清楚;
(2)处方正文的审核:①药名、规格是否书写正确;②处方中所开具的药品与用药剂量是否合理;③用药方法是否恰当;④处方用药是否有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⑤处方中的药品是否有缺货,药房是否有其他代用药品;⑥特殊药品是否按相关管理办法执行;(如发现问题,必须请医生改正后方可调配)
(3)记价:准确记价。
二、调配
处方调配是发药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药师在接到处方后必须从头到尾认真读一遍,无误后方可进行调配。
调配处方时要认真,特别对一些易混淆药品名,要仔细辨认清楚后再调配,配方药师应按要求在所调配药品的包装上填写好病人姓名、用法、用量,然后传递给发药窗口的药师。
三、发药
发药是处方调剂工作的最后环节,要使差错不出,必须把好这一关。
1、认真全面审核一遍处方内容(包括药价);
2、逐个核对处方与调配的药名、规格、剂量、用法、用量是否一致;
3、逐个检查药品的外观质量(包括形状、色嗅味和澄明度)是否合格;
4、核对取药病人的姓名,无误后将药品交给病人手中,同时态度和蔼地对患者进行用药交代指导;
(在整个调剂配发中,调剂室各岗位应认真检查、核对,保证发药质量)
四、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名、姓名、年龄
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
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