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合集下载

内河船舶航区的划分

内河船舶航区的划分

内河船舶航区的划分根据《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海法规[2003]489号)规定:内河船舶航行区域划分为A、B、C三级,其中某些水域,依据水流湍急情况,又划分为急流航段,即J级航段。

航区级别按A级、B级、C级高低顺序排列,不同的J级航段分别从属于所在水域的航区级别。

船舶航行于A级航区的较航行于B、C级航区为高级航区。

因此,一般A级航区的船舶能够到B、C级航区航行。

因为,高级航区覆盖低级航区。

但是三峡库区对船舶航行另有特别规定的应按其规定执行。

长江A级航区是指江阴以下至吴淞口,包括横沙岛以内水域;长江B级航区是指宜昌至江阴段水域;长江C级航区是指宜昌以上水域;航区的划分依据是——“风浪的大小”和“船舶的情况”。

载重线公约,将全世界的海域、以及与海相通而可供海船航行的水域划分为热带淡水(TF)、夏季淡水(F)、热带(T)、夏季(S)、冬季(W)、北大西洋冬季(WNA)六个海域。

夏季,是指出现蒲氏8级(34节)或8级以上的风力不超过10%的区域。

热带,是指出现蒲氏8级(34节)或8级以上的风力不超过1%,于10年中任何一单独日历月份内在5°平方区域内,热带风暴不得多于一次的区域。

北半球冬季季节地带和区域1.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地带Ⅰ和地带Ⅱ(1)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地带Ⅰ位于从格陵兰西海岸沿西经50°子午线至北纬45°,然后沿北纬45°线至西经15°,复沿西经15°子午线至北纬60°,再沿北纬60°线至格林威治子午线,然后沿此子午线向北的这一地带以内。

季节期冬季自10月16日至4月15日夏季自4月16日至10月15日(2)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地带Ⅱ位于从美国海岸沿西经68°30′的子午线至北纬40°,然后沿恒向线至北纬36°、西经73°一点,再沿北纬36°线至西经25°,然后沿恒向线至托里纳纳角这一地带以内。

航道的等级划分与内河通航标准

航道的等级划分与内河通航标准

航道的等级划分一、航道概念航道是指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及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的水位期通航的水域。

1.通航水域就术语的含义而言,船舶及排筏可以通达的水面范围都是通航水域,则沿海、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运河内可供船舶、排筏在不同水位期的通航水域即为航道。

要明确界定通航水域,首先要明确船舶和排筏的含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指明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则规定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的船艇和移动式平台”。

前者将排筏列入船舶的范围,后者则未作这样的明文规定。

船舶种类很多,有大有小,其作为水上运载工具的属性是相同的,但不同类别和大小的船舶其功能相异。

具有能让营运船舶和大中型排筏通达条件的水域定为有真正意义的通航水域,当然,这类水域同样可供小艇和小排筏通行。

2.航道广义上必须把航道理解为水道或河道整体,它可以不包括堤防和整个河漫滩,但不能不包括常遇洪水位线以下的基本河槽或者是中高潮位以下的沿海水域。

航道的狭义理解等同于“航槽”。

因为航道应当有尺度标准和设标界限,航道位置可以随河床演变或水位变动而随时移动,航道尺度也可以随季节与水位变化以及治理工程的实施而有所调整。

除了运河、通航渠道和某些水网地区的航道以外,航道宽度总是小于河槽的宽度。

在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内,航道的设定范围总是只占水面宽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用航标标示出的可供船舶航行利用的这一部分水域,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

在天然条件下,不同水位期能供船舶安全通航的那一部分水域,既有尺度要求,也有水流条件的要求。

在某些特定的航段内,还受到过河建筑物如桥梁、过江管道、缆线的限制。

因此,狭义的航道是一个在三维空间尺度上既有要求、又有限制的通道。

二、航道分类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海岸线漫长,航道流经的地质条件和水量补给等因素差异很大,同时,各地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航道建设、航道管理的水平和投入程度不一,航道有条件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航道的等级划分根据《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我国航道等级由高到低分I、Ⅱ、Ⅲ、Ⅳ、V、Ⅵ、Ⅶ级航道,这7级航道均可称为等级航道。

《内河绿色船舶规范》(最终版)

《内河绿色船舶规范》(最终版)

中国船级社内河绿色船舶规范32013年01月01日生效目录第1章通则 (1)第2 章附加标志的授予 (4)第3 章绿色船舶-Ⅰ (5)第4 章绿色船舶-Ⅱ (16)第5章绿色船舶-Ⅲ (20)附录1 热油系统与废气式热油加热器 (24)附录2船舶接岸电要求 (27)附录3船用水源热泵技术要求 (30)附录4船舶尾轴承水润滑技术要求 (34)附录5 清洁后处理系统 (36)附录6 有害物质清单 (38)附录7 应用燃料电池的船舶技术要求 (40)第1章通则第1节一般规定1.1.1一般要求1.1.1.1《内河绿色船舶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适用于航行于我国内河水域、400总吨及以上、申请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本社”)授予“绿色船舶”附加标志和第2章所列其他单项附加标志的入级自航船舶。

1.1.1.2本规范旨在倡导发展和应用绿色技术,促进造船业、相关制造业和航运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航运企业对新建船舶和现有船舶采取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运输船舶营运的绿色度,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船舶的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舒适的目标。

1.1.1.3绿色船舶除满足本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外,尚应满足本社《内河船舶入级规则》及相关规范和现行法规的要求。

1.1.2 定义1.1.2.1 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适用的定义如下:(1)绿色船舶:系指采用相对先进技术(绿色技术)在其生命周期内能经济地满足其预定功能和性能,同时实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并对操作和使用人员具有良好保护的船舶。

(2)新技术:系指通过利用理论分析方法或手段等对船舶进行优化,可提高船舶节能减排能力、改善船舶工作环境,比如CFD技术、变参数法、节能附体等。

(3)新设备:系指较传统设备相比性能更优化、效率更高、排放更清洁的设备或装置,比如节能型柴油机、新型节能螺旋桨、高效螺旋桨等。

(4)新能源:系指在技术发展基础上,传统化石能源之外的、系统地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如气体燃料、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等。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宣贯教材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宣贯教材

与相关内河规范、法规的修改通报或换版内容的变化情况相协调;
依据用户的反馈意见、相关信息和新船型等,对“08版入级规则”不 合适或不完善部分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
与中国政府船舶主管机关(海事局)的有关要求协调;
建造中和建造后检验的技术要求与“建造规程”、“营运规程”等的 协调。 增加“消防船”、“浮油回收船”、“气体燃料动力船“的检验要求。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第1节 一般规定
1、入级原则
明确入级——依据本社规范,核实船体及附属物主要
部件的结构强度和完整性,推进系统和操舵系统、发 电系统,以及船上装配的其他务,并以不同的符号
与标志进行标识。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2、入级过程 入级过程是入级原则的具体实施。入级过程包括: 规范制定 审图和建造中检验 授予船级和签发入级证书
本章是入级规则的主体部分,主要就入级服务所涉及的各过程要求作出 规定,以形成在业界予以普遍遵循的准则。 本章共包括14节内容,重点明确了如下概念和规定: 入级原则和过程 入级基础 入级符号和附加标志 审图与检验 法定服务
船级授予与保持
有限责任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1、增加应急相应服务的附加标志。
2、增加防碰撞附加标志。 3、化学品船(1G/2G/P)、液化气体运输船的舱型附加 标志
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表2.3.3.6 (特殊设备) 新增
1、应急拖带附加标志。 2、液化天然气为燃料和双燃料系统两种附加标志。
3、热泵系统附加标志。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04)2004—03—01发布2004—05—01实施1 总则1.0.1为统一我国内河通航技术要求,促进内河通航的标准化、现代化,发挥内河水运优势,适应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河流、渠化河流、湖泊、水库、运河和渠道等通航内河船舶的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通航论证。

升船机的规划和设计可参照执行。

国际河流的航道,除与邻国有航运协定并在协定中对通航标准有明确规定者外,可参照执行。

1.0.3 内河航道通航海轮河段的规划和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外,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311)的有关规定,航道尺度和其他过河建筑物的通航净空尺度应通过论证确定。

1.0.4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应按批准的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通航尺度应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不易扩建、改建的永久性工程和一次建成比较合理的工程,应按远期航道等级进行规划和设计。

1.0.5 内河航道、船闸和过河建筑物工程的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航道尺度 channel dimensions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航道的最小水深、宽度和弯曲半径的总称。

2.0.2 船闸有效尺度 useful dimensions of ship lock船闸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最小水深的总称。

2.0.3 通航净空尺度 dimensions of navigation clearance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和净宽尺度的总称。

2.0.4 限制性航道 restricted channel因水面狭窄、断面系数小而对船舶航行有明显限制作用的航道。

在本标准中主要指运河、渠道和河网地区的部分航道。

2.0.5 断面系数 cross-section coefficient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过水断面面积与设计通航船舶或船队设计吃水时的舯横剖面浸水面积之比值。

国内入级规则介绍

国内入级规则介绍

第3章 建造后检验(5) 建造后检验(
新增加: 增加: 附录1 附录 营运船舶船体结构腐蚀磨耗控制值 附录2 附录 舵轴承磨耗间隙 附录3 附录 柴油机运动部件磨耗间隙 附录4 附录 螺旋桨轴轴承磨耗间隙 附录5 附录 电气设备和电路的最低热态绝缘电阻 附录7 附录 搁置船舶检验
第3章 建造后检验(6) 建造后检验(
验内容和安全要求。 验内容和安全要求。
第3章 建造后检验(7) 建造后检验(
现有船舶的初次入级检验: 现有船舶的初次入级检验: 篇第3章初次 ⑴本节主要源自现有《钢规》第1篇第 章初次 节主要源自现有《钢规》 篇第 检验; 检验; 增加CCS检验的非入级船初次入级检验要求。 检验的非入级船初次入级检验要求。 ⑵增加 检验的非入级船初次入级检验要求
第3章 建造后检验(1) 建造后检验(
格式: 格式: 建造后检验部分的编排格式,参照《 建造后检验部分的编排格式,参照《钢 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的第 篇第 篇第4章 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的第1篇第 章 保持船级检验的格式。 保持船级检验的格式。
第3章 建造后检验(2) 建造后检验(
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船体与设备检验 坞内检验 轮机检验 锅炉检验 其他替代检验:循环检验; 其他替代检验:循环检验;计划保养系统 电气装置检验
第2章 入级范围和条件(10) 入级范围和条件(10)
增加: 增加:第14节 信息提供与披露 节 明确本社提供入级与保持船级所需要的充分和正确的 信息; 信息; 本社不会将有关船舶录以外的信息披露给合同规定以 外的其他方但根据法律法院决定或船东书面同意除外; 外的其他方但根据法律法院决定或船东书面同意除外; 海事主管机关的代表或外部质量审核代表如提出要求 获得有关信息则应保证他们不会以任何方式复制这些 信息或传递给其他方。 信息或传递给其他方。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一、总则
(三)内河船舶入级,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

二、入级机构和入级流程
(一)内河船舶入级应当由国家认可的船级社执行,由相关船籍港和
船舶终端行驶口岸负责审核,完成入级流程。

(二)船主应当对内河船舶进行完整的技术资料收集和检验,准备相
关的材料和证件,并委托船级社审核,完成入级程序。

(三)船舶入级审核,审核员应当依据本规则及其附件相关入级标准
进行审核,按照船舶结构、设备设施、载重量、载客量等指标要求,确定
内河船舶的等级。

三、入级标准
(一)船舶结构:内河船舶入级时,应当经船级社检验合格,包括:
船体结构、船舶尺寸、装甲护舷、货舱及载重容积等;
(二)设备设施:内河船舶应当配备有良好的安全设备和设施,包括:轮机设备、航行设备、安全设备、消防及应急设备等;。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内河船舶入级规则是指船舶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的情况下,经过相关鉴定、审批、登记等手续,获得国家船级社或其他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船级证书,进而加入到相应的船级社或船检机构的管理范围之内,在内河航行中履行相应的安全监管和技术保障义务的规定。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内河船舶入级规则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了解入级规定和标准想要对内河船舶进行入级,首先要了解国家陆上交通管理部门发布的内河船舶检验细则和指南,其中包括了入级的具体条件及标准,以及申请入级的程序和流程等。

在这一步骤中,船东和船舶管理者要加强规定学习和培训,确保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步骤二:优化船舶构造和技术装备为了使船舶符合国家内河运输的要求,需要根据国家航道、气候、水质以及航行条件的不同,对船舶进行优化设计、建造和改装。

此外,还要确保必要的技术装备和安全设施的完备性,以保证船舶在运营期间的安全可靠。

步骤三:申请入级并接受检验当船舶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后,船东可以向国家船级社、船检机构等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提交入级申请的文件,并按照要求接受相关部门的现场检验和测试。

一般包括钢材、船舶电气和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检测及验收。

步骤四:领取船级证书在接受检验后达到入级要求的船舶,则可以领取国家船级社或者船检机构出具的船级证书。

该证书可作为船舶安全运营的核心保障,有效期一般为五年,过期后需重新评估入级。

船舶运行期间,在船级管理的范围内享受相应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总结起来,内河船舶入级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船东和相关检验机构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船舶设计、建造、改装、配备和运营等一系列环节都满足要求,从而有效地保障内河航运的安全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I
附录8 螺旋桨轴状态监控系统指南…………………………………………………………… 118 附录9 柴油机滑油状态监控系统指南………………………………………………………… 135 附录10 船舶机械计划保养系统(PMS)指南………………………………………………… 148 附录11 船舶搁置检验………………………………………………………………………… 173 第6章 附加标志检验……………………………………………………………………………… 179 第1节 一般规定………………………………………………………………………………… 179 第2节 特殊用途和类型船舶附加标志检验…………………………………………………… 179 第3节 特殊设备附加标志检验………………………………………………………………… 181 第4节 机舱自动化附加标志检验……………………………………………………………… 184 第5节 货物冷藏装置附加标志检验…………………………………………………………… 185 第6节 环境保护附加标志检验………………………………………………………………… 189
第3章 产品检验…………………………………………………………………………………… 38 第1节 一般规定………………………………………………………………………………… 38 第2节 单件/单批检验………………………………………………………………………… 44 第3节 设计认可………………………………………………………………………………… 47 第4节 型式认可………………………………………………………………………………… 48 第5节 工厂认可………………………………………………………………………………… 51
中国船级社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2008
中国船级社
内河船舶入级规则
2008
2008年6月1日 生效
北京
目录
第1章 通则………………………………………………………………………………………… 1 第1节 中国船级社及其主要业务……………………………………………………………… 1 第2节 理事会与委员会………………………………………………………………………… 2
第2章 入级范围与条件…………………………………………………………………………… 4 第1节 一般规定………………………………………………………………………………… 4 第2节 入级规范………………………………………………………………………………… 6 第3节 入级符号与附加标志…………………………………………………………………… 8 第4节 申请与费用……………………………………………………………………………… 27 第5节 图纸提交与审图………………………………………………………………………… 27 第6节 入级检验………………………………………………………………………………… 29 第7节 法定服务………………………………………………………………………………… 30 第8节 供方认可………………………………………………………………………………… 30 第9节 船级的授予、保持、暂停、取消与恢复……………………………………………… 31 第10节 证书与报告…………………………………………………………………………… 33 第11节 船舶录与产品录……………………………………………………………………… 34 第12节 审核…………………………………………………………………………………… 35 第13节 信息提供与披露……………………………………………………………………… 35 第14节 责任、分歧与仲裁…………………………………………………………………… 35
I
附录1 船舶入级产品持证与检验要求一览表………………………………………………… 55 附录2 船舶法定产品持证与检验要求一览表………………………………………………… 62 附录3 起重设备持证与检验要求一览表……………………………………………………… 67 第4章 建造中检验………………………………………………………………………………… 68 第1节 一般规定………………………………………………………………………………… 68 第2节 检查与试验……………………………………………………………………………… 68 第3节 船体密性试验…………………………………………………………………………… 71 第4节 倾斜试验………………………………………………………………………………… 73 第5节 文件资料………………………………………………………………………………… 74 附录 载重线标志的勘划……………………………………………………………………… 75 第5章 建造后检验………………………………………………………………………………… 76 第1节 一般规定………………………………………………………………………………… 76 第2节 检验种类与间隔期……………………………………………………………………… 77 第3节 船体与设备检验………………………………………………………………………… 83 第4节 轮机检验………………………………………………………………………………… 86 第5节 电气设备检验…………………………………………………………………………… 92 第6节 船舶防火、探火及灭火设施检验……………………………………………………… 93 第7节 船底外部及有关项目检验……………………………………………………………… 95 第8节 其他检验………………………………………………………………………………… 97 附录1 营运船舶船体结构腐蚀磨耗控制值…………………………………………………… 104 附录2 营运船舶舾装设备零部件腐蚀磨耗控制值…………………………………………… 106 附录3 舵轴承磨耗极限间隙…………………………………………………………………… 107 附录4 螺旋桨轴或尾管轴的轴承磨耗间隙…………………………………………………… 109 附录5 电气设备和电路的最低热态绝缘电阻………………………………………………… 110…………………………… 111 附录7 测量设备的校准………………………………………………………………………… 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