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获奖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获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和主题。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熟读小说《宝葫芦的秘密》,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对故事有初步了解。

3.教学环境:保证课堂安静整洁,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提出导入问题:你觉得《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第二节:讲解故事1.分段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关键事件和人物。

2.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隐含意义和主题。

第三节:讨论与分享1.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悟,培养表达能力。

第四节:小组合作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关于故事的问题或任务。

2.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力。

第五节:作品展示1.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分享小组讨论和活动的成果。

2.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创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这个故事,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通过作品展示环节,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但也需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道理。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的获奖教学设计,希望本设计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公开课教学设计1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 宝葫芦的秘密公开课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

2、读懂文章,回答出针对故事提出的问题。

3、积累好词好句,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从书中每一个细节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阅读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赏析,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一段视频。

激发学生兴趣。

今天继续来读这本书,看看里边有趣的故事。

二、阅读分享1、读故事,根据故事来提问。

其他同学抢答。

2、推荐自己喜欢的片段。

3、比比谁读得更棒同学交流喜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三、书本知识大比拼这本书大家都读过了,是不是读得很细致呢?现在我们来个书本知识大比拼,看看谁更强,好吗?咱们就分两大组,1、2 为一组,3、4 为一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宣布比赛规则:比赛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为每组必须回答的问题。

抢答题当然是谁举手快谁答,每题10 分。

必答题,第一组1 王葆最好的朋友,钓鱼谁也赛不过他,他只要把钓竿一举,就准有一条,保你不落空。

郑小登2 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谜底:杨拴儿3 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科学画报)第二组1班上的优等生,写的字有特点,一个个净爱把上身斜冲着西北方,而把脚跟拐到东南方去。

谜底:苏鸣凤2神奇的小动物,居然会跟人讲话,还挺有哲理的。

谜底:金鱼3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抢答题1王葆进房间时,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2得到宝葫芦后,王葆想给学校变什么?(房子)3 在我的描述中,猜猜她是谁。

她很可爱,总爱问为什么,是个七岁的小女孩,王葆的街坊。

(小珍儿)4听说王葆想烧掉宝葫芦,宝葫芦是怎么做的?(变出火柴和燃料让王葆烧)5书中,王葆的爸爸因为什么事而生气,大发雷霆?四、精彩片断细细品由于作者深深地熟悉儿童生活,善于揣摩他们的心理状态,所以本书在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运用上,都相当成功,尤其是人物的对话、内心描写,睿智幽默,深受小读者喜爱。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公开课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公开课教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公开课教案1一. 教材分析《宝葫芦的秘密》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宝葫芦可以实现他的愿望,但最后他发现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本文通过宝葫芦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珍惜幸福生活的态度。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思考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和深度思考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参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所传达的道理,学会珍惜幸福生活和努力付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快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所传达的道理,将课文中的抽象概念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阅读理解: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生词的含义。

2.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词卡片:准备生词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复习。

3.情景道具:准备一些道具,用于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景道具,引入宝葫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宝葫芦吗?宝葫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宝葫芦有什么秘密?为什么小男孩最后明白了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字词。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宝葫芦的秘密是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索秘密。

二、学习第1~4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从哪听说的宝葫芦的秘密?2.奶奶为什么经常讲故事给“我”听?3.体会童话故事语言的童趣。

三、学习第5~18自然段1.教师指名读课文,思考:“我”和奶奶的规矩是什么?2.除了课本提出的要求,“我”还可能提出哪些要求让奶奶讲故事?3.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1)出示句子,生讲述故事。

(2)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理清故事的层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中间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按照“来历—作用”的框架,生试着讲奶奶讲的宝葫芦的秘密。

不局限于已有的内容,可充分发挥想象力。

四、学习第19~21自然段1.王葆听奶奶讲了那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小组合作读第19~21自然段,在文段中找一找答案。

2.“我”遇到了哪些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也期待可以得到一个宝葫芦,“我”希望宝葫芦怎样帮助“我”呢?3.出示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中的截图(与宝葫芦的来历和作用相关联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四人一组创编故事。

(1)点拨: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

有一天……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想……果然……(2)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五、拓展阅读1.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这是怎么回事呢?本书中有详尽的介绍。

2.课件展示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遇到的一系列麻烦,宝葫芦给王葆添了这么多麻烦,最终他会怎样做?王葆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自己可从此得了一个经验教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依据已有的内容,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拽、瘦”是翘舌音;“矩”读第三声“jǔ”,在“规矩”这个词中读轻声“ju”。

“撵”的声母是鼻音“n”,不要读成边音“l”。

“乖、葵、瘦”这三个字容易写错,在指导识记字形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

2.阅读理解默读课文,想一想王葆为什么想得到宝葫芦;再细读课文,说一说奶奶讲了哪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找规律、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创编故事;完整地读一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开阔学生的视野。

3.表达运用能依据课文中奶奶讲的故事,学习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妖怪”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一只葫芦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

2.今天,我们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3.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张天翼(1906-1985),中国当代作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宝葫芦的秘密》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得到了一个神奇的宝葫芦,宝葫芦可以实现他的愿望。

然而,宝葫芦带来的并非都是美好的事物,小男孩最终认识到真正的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课文通过寓言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要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贪图不劳而获的幸福。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反思。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课文中的寓言故事兴趣浓厚,容易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宝葫芦这一神奇事物的想象空间较大,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理解课文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真正的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珍惜现有的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宝葫芦的神奇和寓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反思。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跟随教师学习。

2.相关寓言故事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有关神奇宝葫芦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宝葫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第1篇】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3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体会王葆的形象。

3.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一个,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奇妙童话的陪伴,请大家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美人鱼、白雪公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是——宝葫芦的秘密。

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吗(看过动画片、看过书。

)主人公是谁呢(王葆)是的,这是著名作家张天翼写的童话故事,2007年被拍成彩色动画电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接触这个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自学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

识记生字词,互相指读,提醒同学注意哪个生字。

说说自己预习中的疑惑,组内初步解惑,解答不出的标注问号,留作集体交流探讨。

2.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生字词识记;课文朗读;解疑释难,提出未解答的问题。

3.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规矩(jǔ)撵(niǎn)拽(zhuài)舔(tiǎn)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乖、溜、葵、瘦”,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

(“乖”注意和“乘”区分,第三笔是悬针竖。

“溜”是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留”的“丶”不要漏写。

“葵”是上下结构,下面“癸”注意最后一笔是“丶”。

“瘦”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叟”注意笔顺,“丨”要出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

)2.通读课文,说说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

3.读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课堂小结。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名师精品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名师精品教学设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理解《宝葫芦的秘密》中的情节;
2.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

难点
1.理解文章中隐含的含义;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赏析。

三、教学准备
1.课文《宝葫芦的秘密》教材;
2.教学反思表格;
3.师生互动游戏形式。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和故事情节串讲的方式引入《宝葫芦的秘密》。

第二步:阅读教学
让学生轮流朗读文章,然后进行词语解释、段落导读,认真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步:讨论分享
让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探讨文章中的隐含意义。

第四步:课文赏析
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同时深入讨论作者的用意。

第五步:拓展延伸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故事改编或续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家庭中找出一本喜欢的故事书,形成简短读书笔记。

六、教学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记录学生表现和反馈,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七、接纳再入(思维导图)
教师带领学生整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形成思维导图,加深学生记忆。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对《宝葫芦的秘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培养了阅读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获奖教学设计1《宝葫芦的秘密》————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张天翼的长篇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来感受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生活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断在发生变化的过程,从而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

从书中每一个细节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设计理念: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故事梗概来激发孩子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让孩子自己静静阅读精彩片段来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变化,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阅读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赏析,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在精彩片段赏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一段视频。

激发学生兴趣。

师: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

2.出示书本封面,自己试着读读书名。

3.介绍书的作者等要素。

(大屏幕出示)师:《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图画由丁午绘制。

张天翼(1906~1985)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

张天翼积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发表了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不动脑筋的故事》等。

作者想象丰富,能寓教育意义于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述之中,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看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在封面上找到了老师介绍的几个名字?师:是呀,拿到一本书,我们首先要看封面,了解一下这本书作者等内容。

二、初读梗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故事梗概。

(作业纸1)师:从故事梗概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更为详细的信息?我们来做个抢答游戏吧!(1)王葆最好的朋友,班上的钓鱼大王。

谜底:郑小登(2)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有小偷小摸的坏习惯。

谜底:杨拴儿(3)王葆到图书馆去,为了借本什么书?谜底:科学画报(4)下棋时,宝葫芦给王葆吃了颗什么棋?(马)师:从故事的梗概中我们就了解了这么多的信息。

看来读故事梗概对我们阅读整本书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片段赏析师:这本书的精彩片断非常多,我们一起来读读吧1.巧得宝葫芦师:在机缘巧合之下,王葆真的得到了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轻轻读读这段话,看你能读出什么。

(大屏幕出示)可是我不能对任何人泄露一个字。

我得保密。

可是我又有满肚子的高兴,关也关不住地要迸出来。

我没有办法。

我只好嘴里大声唱着——说也不好意思,我简直成了一个小娃娃了,不过好在没人瞧见——又打了两个滚。

可还是感觉到不够劲。

我于是把腰弯着,把头顶着地,叭哒翻了一个筋斗。

师:你读出了什么?(高兴)师:从哪儿体会到的?(生边说,老师边做读书笔记和眉批,个别读)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地描写,让一个高兴的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师:这就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书就是要读懂细节。

不动笔墨不读书。

看书的时候可以手上拿一支笔,看到精彩地方,或者有意思的内容,就在书上做做读书记号;也可以在书的边上随时写下你的思考。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

2.吃棋子片段(教师控制时间)(1)学生自由阅读作业纸2。

(2)交流,说说这次宝葫芦又帮王葆做了一件什么事?(王葆在下象棋的时候,想着要吃掉姚俊的马,马果然跑到了王葆的嘴里。

)(3)宝葫芦真聪明呀,王葆脑筋刚一转,宝葫芦马上就给办好了,可是结果可不太妙。

不信,你瞧——师:王葆与宝葫芦还会发生些什么事呢?让我们在书中去找答案吧!四、总结回顾《宝葫芦的秘密》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放进书架,珍藏一生。

像这样有趣的童话还有很多。

课后,我们可以再去读读他的其他作品,领略这位童话大师的风采。

让我们用童话大王郑渊洁对张爷爷的评价作为这堂课的结束吧。

齐读(大屏幕出示)你才是真正的童话大王!附:作业纸1《宝葫芦的秘密》梗概“我”叫王葆,是一个生活在50年代的少先队员。

小的时候,王葆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长大后有时还想起它来。

一次做算术题,不知道怎样列式子,就由“8”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宝贝可就省心了。

”一个星期日的上午,王葆去学校参加课外科学小组活动,同学们动手做电磁起重机,王葆因漆包线绕得太松,受到组长苏鸣凤的批评,一气之下,跑回家去。

王葆还在想电磁起重机的事,但不知怎的却又想起了宝葫芦,想着想着,打起瞌睡来,忽听有人叫他:“王葆,钓鱼去!”王葆来到河边,钓起的竟是一个神奇的宝葫芦!宝葫芦要求王葆对此事绝对保密,这样它便可以全心全意地给他谋幸福。

一旦世界上有第二个人知道宝葫芦的秘密,那它可就完蛋了。

王葆答应了宝葫芦的要求,宝葫芦随即给他变出一桶鱼来,乐得王葆直在草地上打滚。

接着,宝葫芦又给他变出了熏鱼、卤蛋、花生仁、苹果等,王葆饱餐了一顿。

王葆还想让宝葫芦给他的学校变一幢崭新的三层教学楼,宝葫芦没答应,说那样做会露馅的,就等于白白毁了它。

回家路上,王葆遇见了同学郑小登——班上的大钓鱼家。

郑小登对王葆能从河里钓出金鱼大惑不解,硬是拉着他找姐姐“老大姐”评评理。

结果,姐弟为此发生了争执,王葆夹在中间十分尴尬。

“老大姐”最后提出要到《科学画报》中寻找答案,王葆总算找到了一个台阶,表示可以将他捐献给班级图书馆的那册《科学画报》合订本给“老大姐”借回来。

第二天,王葆去班上借《科学画报》,一打听被萧泯生借走了,虽说下午就可以还,但还有五个同学都已预约了。

下午,萧泯生来还画报,刚把借条抽回,画报就不见了,同学们都惊诧不已,王葆的书包却鼓出了一大块。

王葆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象棋比赛开始了,王葆的对手是郑小登。

郑小登的“马”很厉害,王葆心想非把它吃掉不可,这一想不要紧,嘴里顿时多了一个硬梆梆的“马”,害得王葆趁同学们不注意赶紧捂着嘴往外跑。

回到家里,王葆竟有一种走错了门的感觉:窗台上摆着一盆盆名贵的花草,写字台上有金鱼缸、小花瓶,还有电磁起重机、陶器娃娃等。

这些东西有的是王葆心里想过的,有的只不过是他瞧着心里喜欢了那么一下而已。

可宝葫芦竟把它们全部给搬回来了。

象棋下不成,那就找同学打百分儿吧。

可是也不行,刚发牌,就有人喊少牌了,王葆再一看自己手中的牌,头几名王牌都在这儿,气得他只好把牌一扔,抽身走开。

从此,他慨叹道:“像我这号有特殊幸福的人,就很难和同学们玩到一块儿了。

”有时,王葆也夸宝葫芦思维敏捷。

比如,他刚意识到该浇花了,花盆就立刻水渌渌的,像刚淋过雨似的;每晚自习时,刚把书包打开,还没来得及开动脑筋呢,作业就全部完成了。

当然,王葆对此还不太习惯,他与宝葫芦谈判,有些事请它别插手,可宝葫芦竟理直气壮地告诉他:“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普通人的路,你想干什么都得自己去花劳力,我一概不管;一条就是安安心心做我的主人,只要你一动念头就成,全不用你费力。

”说实在的,王葆还真不情愿放弃这第二条路。

可王葆渐渐觉得这个世界越来越古怪了。

比如:他心里一想起爸爸,就忽然听见爸爸向他那儿走来,如果他心里一慌,爸爸就又踅了回去。

王葆越想越可怕:如果连爸爸都是宝葫芦变出来的假爸爸,那可就够悲哀的了!传达室杨叔叔的侄儿杨拴儿,过去手脚不干净,后来改好了。

他比王葆大许多,但却要认王葆为“师兄”。

原来杨拴儿一直在注意着王葆近来的成就,暗地里对王葆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以为王葆这些东西都是偷来的,这显然是个误会。

可宝葫芦也太能“上眼药”了,和杨拴儿一起逛街,王葆瞅了一眼商店橱窗里的望远镜,自己手里就冒出了一副;杨拴儿让他请客买包烟,手上就突然出现了一盒双喜牌香烟。

搞得王葆有口难辩。

不知道是宝葫芦的魔力越练越强了,还是王葆的欲望越满足就越涨高了,他家里又相继多出来天津产的自行车和上海产的五灯交流收音播唱片两用机。

这样一来不但杨拴儿怀疑他,就连奶奶、爸爸(幸好妈妈出差没在家)也对他百般盘查,他只好推说是同学的,暂时存放在这儿。

王葆开始苦恼了:“越是亲密的人,我就越是得提心吊胆地防着他。

真让人没办法!”学校考数学了,宝葫芦给王葆变出一张答卷,王葆看也没看,写上名字就交。

这时,苏鸣凤的答卷不翼而飞,老师一看王葆交的卷,那怪头怪脑的字竟是苏鸣凤的,这一回,王葆在老师同学面前可彻底丢了面子。

他一口气跑到河边,把宝葫芦扔回河中。

可宝葫芦好像碰上了顶头风似的,在空中划了个半圆,又回到王葆手中,于是王葆用刀劈它、用火烧它,都无济于事。

王葆急得哭了起来,哭着哭着,他想起了当初与宝葫芦签订的攻守同盟。

对!只有把这个秘密全部公开,才能彻底与宝葫芦决裂。

王葆快步来到学校的教导处,刚好老师和爸爸都在那儿,大家都在猜疑不解,王葆便当着众人的面,从兜儿里掏出那个秘密的宝葫芦,向大家源源本本他讲出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王葆从此就好像放下了一副几百斤重的担子似的,感觉好松快啊!下一步他在想如何退赔由宝葫芦搬来的那些物品,只听奶奶埋怨道:“醒一醒吧,看你睡了多久了!”王葆打了个呵欠,才知道自己是做了一个梦。

不过,他也确实从这梦中得到了有益的经验教训呵。

作业纸2同学们和我这么耗着,究竟有多久,我也闹不明白。

我只觉得过了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

有一个时候——我不知道这是几点几分钟——我感觉得书包仿佛动弹了一下,好像要从我手里挣开去似的,我吓得出了一身汗,捂得更紧了一些。

书包可又那么一弹。

又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我才感觉到手里的书包似乎有了点儿变化,和刚才不同了。

我定一定神,腾出一只手来悄悄地探了一探——“哎呀!”我才透过了一口气来。

书包肚子已经瘪下去了。

不用看就知道,里面那一本惹麻烦的书不知道什么时候,不知道怎么一来,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

“好了好了,”我这才竖直了脊背,向同学们宣布,“我没毛病了。

”虽然同学们都有点儿觉得奇怪(尤其是姚俊),他们还劝我去检查一下身体,这样那样的。

可是问题已经不大了。

只是有一件事叫我很不愉快:我眈误了象棋比赛。

别的一位同学代替了我,他只赢了一盘。

假如是我出马就好了:决不止赢这么一点儿。

“嗯,不见得!“姚俊把脑袋一晃,“你的棋好是好,可就是不沉着。

”我不服气:“哪里!该沉着的时候我可沉着呢。

”“可惜你从来就没有过这样的时候,所以你下棋还输给我……”“嗯,别吹!你倒跟我下下看!”“来!”“可不兴悔。

”“当然!”姚俊这个人——你别看他个儿小——勇气可真不小。

哪怕他下不过我,哪怕他和我为了下棋吵过嘴,他还是敢跟我下。

同学们都闹哄哄地围过来看。

我对自己说:“可不能大意了。

也不能打架。

这虽然不是正式比赛,可也差不离。

他们都想考验考验我呢。

”这回我的确很沉着:不慌不忙地动着棋子。

我总是看清了形势,想好了招法,然后才下手。

凡是下棋的人,都该像我这么着。

姚俊的棋不如我,这是大家公认的。

连他自己也是这么说。

不过他有一个极其奇怪的毛病——我可实在想不透他脑筋里到底有个什么东西在作怪:他净爱走“马”。

他把个“马”这么一跳,那么一拐,不但害得我的“炮”不能按计划办事,而已还闹得我的“车”都不自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