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附表 E.0.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部位名称节能做法K[W/(㎡·K)]

规定值计算值屋顶平屋面70厚挤塑聚苯板0.45 0.44

外墙

主墙体25厚LJS-抹面砂浆C型+240厚B05级加气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浆C型0.70 0.52 热桥

柱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梁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过梁---

窗(包括阳台门透明部分)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透明玻璃门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200厚加气混凝土+5厚水泥抗裂砂浆 1.50 0.93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多功能户门 2.00 1.50 架空或外挑楼板---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地面

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

伸缩缝、沉降缝两侧外墙- 1.50 0.56 抗震缝两侧外墙- 1.50 0.56 分户墙200厚加气混凝土 1.50 0.94 公寓式酒店层间楼板20厚水泥砂浆+50厚C15砼+20厚挤塑聚苯板+100厚钢筋混凝土+20厚水泥砂浆 2.00 1.07

热计量方式分户计量

窗墙面积比(开间最大)北0.37 2.50 2.80

采暖方式地板辐射采暖东、西0.44/0.44 2.30/2.30 2.80/2.80 体形系数0.16 南0.47 2.30 2.80 其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判定方法□直接判定法■指标判定法□对比判定法9.00 7.32

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应按下式计算,并不应大于表5.3.26中的规定。 5.3.27 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ER)应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大于表5.3.27中的规定值。

5.3.28 空气调节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 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气调节冷热水管亦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 5.3.29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层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5.3.29的规定。 5.3.30 空气调节保冷管道的绝热层外,应设置隔汽层和保护层。 5.4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 5.4.1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宜采用集中设置的冷(热)水机组或供热、换热设备。机组或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特征,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及其价格政策、环保规定等按下列原则经综合论证后确定: 1 具有城市、区域供热或工厂余热时,宜作为采暖或空调的热源; 2 具有热电厂的地区,宜推广利用电厂余热的供热、供冷技术; 3 具有充足的天然气供应的地区,宜推广应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和燃气空气调节技术,实现电力和天然气的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4 具有多种能源(热、电、燃气等)的地区,宜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技术; 5 具有天然水资源或地热源可供利用时,宜采用水(地)源热泵供冷、供热技术。 5.4.2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5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6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5.4.3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表5.4.3的规定。 5.4.4 燃油、燃气或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应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

北京市-乙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北京市乙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建设单位名称(公章)—设计单位名称(公章)— 建设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 建设地点北京市结构形式砌体/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其他 规划许可证 编号 地上/地下楼层—/—联系人联系电话 施工图设计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情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代号DBJ01-621-2005 窗墙比东—南—西—北—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与屋面面积之比—体形系数— 屋面透明部分传热系数—遮阳系数— 屋面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遮阳系数— 外墙传热系数—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传热系数—或— 空调系统形式□全空气定风量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直流系统□其他全空气定风量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直流系统 建筑分类一般公建大空间和内区总新风量热回收比例总送风量热回收比例最大新风比

参照建筑的Σεi K i F i—调整后的设计建筑ΣεiKiFi— 设计选 用的材 料、产品、技术 情况承重墙体主要材料名称及数量(m3)非承重墙体主要材料名称及数量(m3) 墙体保温材料名称、做法、数量 内保温(m2) 外保温(m2) 预拌砂浆种类、数量 □砌筑砂浆数量(吨)□抹灰砂浆数量(吨) □地面砂浆数量(吨)□特种砂浆数量(吨) 屋面保温材料名称、做法、数量—、—(m2)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种类及数量□塑钢□断桥铝合金□铝塑复合□玻璃钢□其他(m2) 热源方式□城市热网□区域锅炉房□个体锅炉房□热泵机组□其他 燃料种类□燃煤□燃油□燃气□直接电□间接电□其他 室内系统 □散热器□地面辐射 □其他 散热器布管□垂直单管(带跨越管)□垂直双管□其他 室温控制方式□恒温阀□手动阀 冷、热计量方式□入口处安装热量表□入口处安装冷量表□楼内分区域计量 用电计量 动力与照明是否分别计量□是□否 是否分时段计量用电□是□否 空调用电是否单独计量□是□否 建筑节能管理 机构备案 日期(章)年月日 备案受理人

节能设计备案登记表(模板)

附件1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1 —

填报说明 1 填报方式: 1.1 本表须与附表配合使用,同时报审。表格采用手工填写或在线填写后打印。 1.2 附表根据建筑类型及其所在地热工设计分区,按照《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3.1.2及第4.1.1条、第4.1.2条的规定,从附表1.1~1.8中选择其一。元阳新县城(南沙镇)暂列为夏热冬暖地区。 1.3建筑按单体填报;各单体完全相同的多个居住建筑可按建筑群填报。公共与居住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可分别填补,参见《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1.0.2条条文说明。 2 填报内容: 2.1 “适用节能设计标准”的确定方法同上1.2条。 2.2 如果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指标全部满足其所适用节能标准的规定,则无需进行权衡判断(也称综合判断、综合评价,视适用标准而定);如果建筑未设置供暖、空调设施,则无需填写相关内容。 2.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限值”栏目内填写项目的多少根据适用标准的要求而定。例如,温和南区及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就不需要填写体型系数、架空(外挑)楼板、分户墙(板)、地面、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外墙等项目。 2.4 “供暖空调”栏目内各指标定义详有关节能设计标准及《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50155;其中:“全空气”系统指空气调节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设备处理过的空气负担的空气调节系统;“大房间”指面积或空间较大、人员较多的空调房间。 2.5 “给水排水”栏目中的“用水量设计合规”指:用水定额选取符合《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规定且用水量计算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 2.6 “建筑电气系统”栏目中的“集中监控”指设置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对表中列举的全部或部分建筑用能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 3 其他:超出表格栏目的特殊情况,可另纸说明。 —2 —

广东省-夏热冬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表 7.6.2-5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工程名称:-层数:(地上)0(地下)0 总建筑面积:0 ㎡ 序号审查内容规定指标设计指标节能措施 节能判断 (审查人填写) 1屋顶传热系数K [W/(m2·K)] K≤0.4(轻质) —热惰性指标D— 2外墙(包括非 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W/(m2·K)] K≤0.7(轻质) —热惰性指标D— 3室外架空板传热系数K [W/(m2·K)]K≤1.5— 3 窗墙 面积比 北 向 ≤0.70 —东、南向≤0.70 —/—西 向 ≤0.70 — 4 屋顶 透明部分 (水平天窗、 采光顶) 面积占屋顶面积的比例≤屋顶总面积的 20%— 传热系数K [W/(m2·K)]≤3.5 — 综合遮阳系数S W≤0.31 — 5 外窗 (包括透明 幕墙) 传热系 数K 综合遮 阳系数 S W 窗墙比Cm 传热系数K [W/(m2·K)] 综合遮阳系数 东、南向西向北向 Cm≤0.15≤6.5 ≤0.85≤0.85≤0.85 平均K=— 东向S W=— 南向S W=— 西向S W=— 北向S W=— **<Cm≤0.20≤6.5 ≤0.70≤0.70≤0.70 **<Cm≤0.30≤4.7≤0.45≤0.45≤0.54 **<Cm≤0.40≤3.5≤0.35≤0.35≤0.43 **<Cm≤0.50≤3.0≤0.30≤0.30≤0.36 **<Cm≤0.60≤3.0≤0.27≤0.27≤0.32 **<Cm≤0.70≤3.0≤0.25≤0.25≤0.29 可开启部分 最小面积 外窗面积的 30%,外墙总面积(包括窗)的 10%; 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气密性能 幕墙4级 外窗6级 6暖通空调 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1 条 室内设计新风量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2 条 负荷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设 备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 数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3 条 见《设计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判定表》制冷量大于 7.1kW 电驱动单元式空调、风管送风式和屋顶 式空调机能效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6 条 分散式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比应符合 GB12021.3-2004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应符 合DBJ15-51-2007 第 5.4.7 条 锅炉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GB50189-2005 第 5.4.3 条 7照明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 GB50034-2004 第 6.1 节照明功率密度值 8 其它 节能措施 规划、朝向 自然通风 空调系统 智能监控 设计单位- 节能专项设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专项校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审查意见 节能审查单位节能专项审查人建筑 年月日暖通 电气 注: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人、审查人签名栏必须由实际工作人员签名,不得代签。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附表 E.0.1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表 部位名称节能做法K[W/(㎡·K)] 规定值计算值屋顶平屋面70厚挤塑聚苯板0.45 0.44 外墙 主墙体25厚LJS-抹面砂浆C型+240厚B05级加气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浆C型0.70 0.52 热桥 柱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梁25厚LJS-抹面砂浆C型+40厚挤塑聚苯板+200厚钢筋混凝土+15厚LJS-抹面砂 浆C型 1.82 0.59 过梁--- 窗(包括阳台门透明部分)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透明玻璃门PA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空气12mm) 2.80 2.80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200厚加气混凝土+5厚水泥抗裂砂浆 1.50 0.93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户门多功能户门 2.00 1.50 架空或外挑楼板---非采暖地下室顶板--- 地面 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 伸缩缝、沉降缝两侧外墙- 1.50 0.56 抗震缝两侧外墙- 1.50 0.56 分户墙200厚加气混凝土 1.50 0.94 公寓式酒店层间楼板20厚水泥砂浆+50厚C15砼+20厚挤塑聚苯板+100厚钢筋混凝土+20厚水泥砂浆 2.00 1.07 热计量方式分户计量 窗墙面积比(开间最大)北0.37 2.50 2.80 采暖方式地板辐射采暖东、西0.44/0.44 2.30/2.30 2.80/2.80 体形系数0.16 南0.47 2.30 2.80 其他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判定方法□直接判定法■指标判定法□对比判定法9.00 7.3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发布者:潘坚力陈赛发布时间:2006-11-22 10:54:0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潘坚力Panjianli 陈赛Chensai 摘要:阐述建筑耗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讲解节能型居住建筑应从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细部构造设计、建筑设备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Abstract: elaborat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cessity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xplan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e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the whole plan,the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the construction detail structure design,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esign and so onthe various synthesis consideration.Take the actual project as example elaborat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method .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xample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2004年,围绕着石油与能源问题的“大事件”再次集中发生,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 能源环境恶化的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平方米。 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 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格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 格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 地上867 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 地上3187.83㎡,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 地下0层 4、建筑高度12.70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3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2-2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4 □√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附表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附表6.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工程所在地依据标准 工程名称建筑面积A(m2)建筑面积A0(m2)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与屋顶 总面积之比规定值设计值结构类型 ≤0.20 □砌体□框架□剪力墙 □钢结构□其它: 建筑外表面积(m2)建筑体积(m3)体形系数中庭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与 中庭屋顶面积之比规定值设计值 ≤0.70 窗墙面积比南:东:西:北: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K限值[W/(m2·K)] 选用做法传热系数K做法说明S≤0.30 0.30<S ≤0.40 屋面平屋面 ≤0.55 ≤0.45 坡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主墙体≤0.60 ≤0.50 K= K m= 热桥部位围护结构类型:最小传热阻(m2·K/W):设计传热阻(m2·K/W):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0.60 ≤0.50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1.50 ≤1.50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楼板≤1.50 ≤1.50 变形缝两侧墙体≤1.50 ≤1.50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遮阳系数SC/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 传热系数 K 遮阳系数SC/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 选用传热系数K 选用遮阳系数SC/玻 璃可见光透射比 * * * * * * * * * 同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 幕墙) 窗墙面积比≤0.20 ≤3.50 --/≮0.4 ≤3.0 --/≮0.4 0.20<窗墙面积比≤0.30 ≤3.0 --/≮0.4 ≤2.5 --/≮0.4 0.30<窗墙面积比≤0.40 ≤2.7 ≤0.70/≮0.4 ≤2.3 ≤0.70/≮0.4 0.40<窗墙面积比≤0.50 ≤2.3 ≤0.6 ≤2.0 ≤0.6 0.50<窗墙面积比≤0.70 ≤2.0 ≤0.5 ≤1.8 ≤0.5 屋顶透明部分≤2.7 ≤0.5 ≤2.70 ≤0.5 地面 热阻R(m2·K/W) ≥1.5 选用做法热阻R(m2·K/W) 采暖、空调地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 ≥1.5 简化的权衡判断∑εi·K i·F i:参照建筑:设计建筑:动态权衡判断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 参照建筑:设计建筑:判定方法□直接判定□简化的权衡判断□动态权衡判断设计单位(章)审核校对设计 注:外墙传热系数是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传热系数。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表

公共建筑维护结构节能设计表 工程名称沧州市供排水集团综合服务楼所属地区代号一类地区建筑分类甲类 工程建设地点河北省沧州市建筑层数地上20层,地下一 层 建筑面积46580 m2 体形系数工程设计值0.11 本标准限值0.40 外门窗/透明幕墙气密性等级外门窗不低于6级水平; 幕墙不低于3级水平 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外围护结构 项目做法说明 传热系数 工程设计值本标准限值屋面 120厚混凝土楼板,30厚轻集料混凝土,65厚挤塑聚苯板,25厚水泥砂浆0.48 0.50 外墙 南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 0.51 0.60 北 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0.51 0.60 东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0.51 0.60 西20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60厚岩棉板0.51 0.60 底面接触空气的架空或外挑 楼板 70厚轻集料混凝土垫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85厚岩 棉板 0.49 0.5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 采暖空调房间 隔墙200厚钢筋混凝土墙, 30厚膨胀玻化微珠保温 1.46 1.5 楼板70厚轻集料混凝土垫层,12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0厚超细无机纤维 1.27 1.5 地面周边地面无—0.52 非周边地面无—0.3 外窗 朝向窗墙面积比窗框材质及玻璃品种规格K/SC K/SC 南0.48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北0.49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东0.46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西0.43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30/0.6 2.30/0.6 水平0.07 断桥隔热铝合金LOW_E中空(6+12+6)玻璃(在线) 2.7/0.5 2.7/0.5 结论该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外窗遮阳系数、外窗及透明幕墙的气密性和各部位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同时 满足标准规定,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2幢(居建)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居住建筑-综合权衡

目录 1 建筑概况 (3) 2 设计依据 (3) 3 工程材料 (3) 4 窗墙面积比 (4) 4.1 窗墙面积比 (4) 4.2 外窗表 (4) 5 窗地面积比 (5) 6 可见光透射比 (5) 7 天窗 (5) 7.1 天窗屋顶比 (5) 7.2 天窗类型 (5) 8 屋顶构造 (5) 8.1 上人屋面 (5) 9 外墙构造 (6) 9.1 外墙相关构造 (6) 9.1.1 东西向剪力墙 (6) 9.1.2 钢筋混凝土梁 (6) 9.1.3 东西向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6) 9.1.4 南北向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6) 9.2 外墙平均热工特性 (7) 10 外凸超过500mm的凸窗板 (8) 10.1 凸窗顶板2 (8) 11 外窗热工 (8) 11.1 外窗构造 (8) 11.2 外遮阳类型 (8) 11.2.1 平板遮阳 (8) 11.2.2 自定义遮阳 (8) 11.3 外遮阳 (9) 11.4 平均遮阳系数 (9) 12 通风开口面积 (11) 13 隔热检查 (11) 14 外窗气密性 (12) 15 综合权衡 (12) 15.1 计算条件 (12) 15.2 综合权衡 (13) 16 综合判断结论 (13)

1建筑概况 2设计依据 1.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4.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3工程材料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 (适用于DB42/T559-2013)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物特性:□住宅□宿舍□住宅式公寓□幼儿园□托儿所1.2建设地点: 1.3气候分区: 1.2建筑面积:地上平方米、地下平方米 1.2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1.3建筑主朝向:(含偏角度) 1.4结构体系: 1.5 外表面积: 1.6 体型系数: 2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2.1通用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5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559-20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2选用标准及图集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建筑节能构造用料做法》13ZJ002 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3计算方法及计算验证 3.1 计算方法: □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 3.2 使用节能计算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PKPM《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斯维尔《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采用经论证天正《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其他经论证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4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

5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格)

精心整理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地上867 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地上3187.83㎡,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地下0层 4、建筑高度12.70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表4.1权衡判断能耗结果 评价指标参照建筑设计建筑 空调采暖年耗电量(kwh/m%%172) 206.98 210.56 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仅居住建筑填写) / / 五、建筑节能热工设计 1.外墙及外挑楼板热工性能: 外墙外表面平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6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1.3W/(㎡?K)平均热惰性指标Dm:3.33 表5.1外墙热工性能表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发布时间:2005-5-27 浏览次数:383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有关政策和法规,改善深圳市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居住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应从规划、建筑、热工、空调、照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在保证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使用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0.4 居住小区宜通过采用生态设计,改善小区热环境与空气品质;居住建筑应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和提高空调设备能效比等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卫生换气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空调能耗应节约50% 。 1.0.5 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筑物耗冷量指标()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由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 2.0.2 空调年耗电量() 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空调设备每年消耗的电能。 2.0.3 空调设备能效比() 在额定工况下,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与设备本身所消耗的能量之比。同一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能效比不同,涉及能效比数值时,必须指定工况。 2.0.4 热惰性指标(D) 表征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和热流波动能力的无量纲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2.0.5 典型气象年() 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接近30年平均值的各月组成一年,作为典型气象年。由于选取的各月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专项验收登记表

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专项验收登记表工程名称: 验收日期: 建设单位(盖章):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表

注: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应由施工、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签字。 建筑节能复检材料登记表

验收人员签到表工程名称:

专项验收需要提交的资料及说明 1.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各分项工程施工内容已完成后,由监理单位主持专项验收并填好《民用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登记表》; 2.建设工程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建筑设计总说明(蓝图首页)。如有变更,须提供设计变更文件和变更后的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合格书,并重新进行节能备案;

3.建筑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技术交底; 4.主要材料、设备、构件的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认定证书、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见证取样试验报告; 5.5.建筑节能相关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 6.建筑节能分项工程、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 7.进场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及节能产品复检报告; ①屋面保温材料进场复检报告; ②外墙保温材料进场复检报告及外墙保温系统现场检测报告; ③门窗及幕墙可见光透射比、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抗风压等进场复检报告; ④新型墙体材料进场复检报告; 以上应严格按照《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复检,每份报告需提供原件并加盖建设单位骑缝章; 8.建筑节能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9.自贡市绿色建筑节能发展中心对专项验收进行监督,专项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参加;对不符合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设计与施工不相符的工程,不得出具竣工验收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进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10.本表按单位工程项目填写,一式四份,自贡市绿色建筑节能发展中心一份、城建档案保管机构一份,建设单位二份,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填写签字盖章后视为有效。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说明

潍新墙办(2006)1号 关于印发《潍坊市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程序》的通知 各区、市属各开发区墙改节能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建筑节能审查监督暂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市区的 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市区“四统一”管理,即统一审查、统一检测、统一认定、统一管理,特制订市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程序。 一、施工图审查 建设单位持内含节能设计章节的施工图纸和热工计算书,到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审查建筑节能标准执行情况,不符合要求的,退回设计单位重新按节能标准设计。 二、节能审查登记备案 (一)建设单位持图纸审查中心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和合格书,到市墙改节能办公室登记并领取《山东省民用(居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和《山东省民慝建筑节能施工检查表))等表格。 (二)建设单位填写《山东省民用(居住/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一式三份,经市图纸审查中心盖章后,报市墙改节能办。 (三)市墙改节能办依据《备案登记表》,出具《建设工程使用新型墙材和实施建筑节能的证明》一式三份,并向建设单位简要讲明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程序。 (四)建设单位持《备案登记表》和《证明》各三份。一份报市墙改节能办;一份报施工许可证管理部门,以此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一份报所在区墙改节能办。 三、节能施工专项检查 首先明确建筑节能检查部位。墙体、屋面、门窗、楼梯间隔墙、阳台、玻璃幕墙、地下室 顶板等部位、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分部(分项)都属于建筑节能重点检查部位。 (一)在上述部位计划施工七日前,建设单位应提供如下资料,报所在区墙改节能办。 1、《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施工检查表》一式三份 2、建筑节能材料、产品、构配件相关性能指标测试报告、产品合格证、认定证书(原件); 建筑节能材料、产品、构配件主要是: ①墙体一一新型墙体材料; ⑦外墙外保温系统不同,采用的材料及构配件也不同。(以EPS板系统为例)聚苯乙烯泡沫板,玻璃纤维网格布,胶粘剂,钢丝网,锚栓,密封膏; ③门窗--塑料门窗、铝合金断热门窗等节能门窗; ④屋面--保温材料; ⑤楼梯间隔墙--新型墙材、保温材料、胶粘剂等; ⑥地下室顶板--保温材料及保温措施。 (二)经区墙改节能办审查同意后,将上述材料一并送市墙改节能办。市、区墙改节能办共同制订检查计划,并由区墙改节能办负责通知建设单位。 (三)按照《检查计划》和有关技术规程,市、区两级墙改节能办共同对工程节能施工进 行现场检查。并由区里做好详细记录。 (四)待工程节能施工完毕后,由区墙改节能办负责写出《山东省民用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报告》,连同原始记录报市墙改节能办公室。 四、节能建筑检测 (一)各区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时,向建设单位讲明检测工作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先检测、 后认定、再备案的工作程序,市区实行统一检测、统一认定等。 (二)建设单位填写《建筑节能检测委托书》一式三份连同施工节能设计图纸,报区墙改 节能办,汇总后报市墙改节能办。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含表格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 一、设计依据 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 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 9.《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二、建筑概况 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2.建筑面积: 地上㎡;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 地上㎡,地下0㎡ 3.建筑层数地上2层, 地下0层 4、建筑高度米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6、架空层:□有/□√无 7、屋顶花园:□√有/□无 8、建筑朝向示意图 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 □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 □√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 □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 □其它: 四、节能设计方法 □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 □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 表权衡判断能耗结果 五、建筑节能热工设计 1.外墙及外挑楼板热工性能:

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表及备案表暖通专业

河南省公共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的点点滴滴的点点滴滴设计 建设单位名称校对 设计单位名称审核 项目建设地点建筑面积(㎡) ㎡供暖(空调)面积(㎡) ㎡ 供暖设计热负荷kW 供暖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条文号项目设计内容 4.2.1 供暖/空调方式()1.集中空调;()2.集中供暖;()3.多联机; ()4.无集中采暖空调;()5.其他供暖设计温度供水℃回水℃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4.5.1–4.5.12 控制与计量方式 ()1.空调直接数字控制系统;()2.燃料的小号控制与计量;()3.制冷剂的耗电量计算; ()4.集中供热供热量控制与计量;()5.补水量计量;()6.区域能量表计量;()7.空间时间当量法计量; ()8.通风空调定时启停;()9.汽车库CO浓度自动控制;()10.其他 4.4.1– 4.4.4 末端形式()1.风机盘管;()2.全空气系统;()3.散热器;()4.低温地板辐射采暖;()5.其他4.5.6室温控制方式()1.电动通断阀;()2.电动控制阀;()3.自力式温控阀;()4.其他 4.2.5热源 1.市政供暖 2.燃气锅炉房 3.空气源热泵 4.直燃溴冷机 5.其他 类型 热源 名称 数量 (台)容量 热效率(%)制热性能系数(W/W) 热效率设计值热效率限值制热性能系数设计值限值 4.2.10 4.2.11 4.2.13 4.2.14 4.2.19空调冷源 1.冷水机组 2.风冷机组 3.直燃溴冷机 4.单元式 5.其他 类型 机组 名称 数量 (台) 名义制冷量 (kW) 性能系数COP(W/W)/ 能效比EER(W/W)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LPLV) COP/EER 限值LPLV 限值 4.2.12 空调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设计值SCOP (W/W)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限值(W/W) 4.2.17 4.2.18 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 (台) 名义制冷量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连接管等效长度满负荷时 IPLV(C)限值能效比(EER) 限值 2.8 2.8 4.3.3 4.3.9 输配系统 1.集中供暖热水耗 电输冷比HER-h 2.空调冷水系统耗 电输冷比ECR-a 3.空调热水系统耗 电输冷比HER-a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冷) 比设计值 A(B+α∑L△T) 限值 循环热泵 变速调节 流量(m3/h) 扬程(m) 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4.3.22 风道系统 1.通风系统 2.新风系统 3.全空气系 统 风道系统单位 风量耗功率Ws 【W /(m3/h)】 系统形式系统名称限值要求Ws设计值 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风机 的全压(Pa)变速调节 是□否□ 是□否□ 是□否□ 4.3.23 D.0.1–D.0.4 室内冷、热管道保温与绝热室内空调风管绝热层热阻[(㎡·K)/W] 材料 类型 公称直径 (mm) 冷、热介质 温度(℃) 绝热层设计厚度 (mm) 风管类型 材料 类型 冷、热介质 温度(℃) 绝热层设计厚 度(mm) 设计热阻最小热阻 一般空调风管0.81 低温风管 1.14 结论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冷热水系统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的 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 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机构(公章)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附表4 建筑采暖空气调节系统设备性能登记表 工程名称: 审定: 审核: 校对: 设计: 采暖锅炉额定效率 锅炉类型 热效率(%) 额定值 设计采用值 燃煤(Ⅱ类烟煤)蒸汽、热水锅炉 78 燃油、燃汽蒸汽、热水锅炉 89 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电机驱动) 类型 额定制冷量(kW) 性能系数(W/W) 规定值 设计采用值 < 528 3.8 活塞式/涡旋式 528~1163 4.0 > 1163 4.2 < 528 4.1 水冷 螺杆式 528~1163 4.3 > 1163 4.6 <528 4.4 离心式 528~1163 4.7 > 1163 5.1 风冷或蒸 发冷却 活塞式/涡旋式 ≤50 2.4 > 50 2.6 螺杆式 ≤50 2.6 > 50 2.8 大于7100W 电机驱动单元式机组能效比(EER) 类 型 能效比W/W 规定值 设计采用值 风冷式 不接风管 2.60 接风管 2.30 水冷式 不接风管 3.00 接风管 2.70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系数 名义工况 性能参数 机 型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 冷却水进/出口温度 (℃) 蒸汽压力 (Mpa) 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 [kg/kw.h] 性能系数 规定值 设计采用值 规定值 设计采用值 制冷 供热 制冷 供热 蒸 气 双 效 18/13 0.25 12/7 30/35 0.40 ≤1.40 0.60 ≤1.31 0.80 ≤1.28 直 燃 供冷12/7 30/35 ≥1.10 供热出口60 ≥0.90 注: 直燃机的性能系数为: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以低位热值计算)+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