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
从_南方周末_看报纸的深度报道

解读新闻背后的“新闻”,满足读者 的新闻信息需求。广大受众很容易从其他 渠道获取新闻信息,但对一些现象出现的 深层次原因,则需要通过报纸的深度报道 来解疑释惑。深度报道不仅在向受众提供 一般化的新闻信息,而且由此及彼,把个 案的问题推而广之;它既要探讨事实的来 龙去脉、前因后果,又要揭示事实的意义、 影响,预测其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帮助受 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评判、选择、分析 和认识。
深度报道是近些年来受欢迎的报道 形式。西方新闻业界往往从操作的角度去 理解深度报道,最广为人知的是美国专栏 作家朱蒙得的观点“: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 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也就 是说深度报道使昨天的新闻背景与今天 的事件发生关系,以获得明天的意义。另一 个流行的观点是,深度报道是在“5W”理 论的基础上,将五个“W”和一个“how”的 内涵加以扩大。然而上述两种观点也还并 不能够完整地揭示出深度报道的理论本 质,它们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指导新闻从 业人员的深度报道写作实践上。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优点分析

新的思路 判断事件
这个 特点 是 《 南方周末 》 能够有如此
大影 响力 的关键所在 。 当主流舆论都在关 注事件 的一般方面 的时候 , 该报纸总能迅 速地找到一个大家都可能忽视 的切人点 , 并对其深挖 , 而给渎者开辟 一个全新的 从
思 考 角 度 , 时甚 至 能 改 变读 者 对 事 物 的 有
身 份 全 然 是一 个行 为 有 点怪 异 的 住 客 。 接
< 新闻世界 > 十一月刊 7 1
曩霹暖 隧瞳醛醴暖誓隧瞄霹瞪
髓 报 嚣 ,
下来 , 文章开始细致 的描写杨佳 的杀人经 S 刊 过, 让读 者犹如亲 眼 目睹。 再接下来 , 该文 这个 例子是关 于 2 0 0 8年 1 月 1 1 3日
新 闻 事 实 , 导 一 局 的 定 理 和 规 律 , 主 推 是 流 人 群 的 思 维 逻 辑 。 个 结 论 , 应 有 一 这 还 定 的先 进 性 , 能 展 示 了 当 下 重要 的社 会 或
矛盾。 二 、 南方 周 末 》 深 度报 道 的 特 点 及 《
确定其社会位置的经纬度坐标 系来 。 如果 说 ,客观报道 的基本要求是 “ 实事”, 那
么 , 度 报道 的本 质 要 求 就 是 “ 是 ”。 深 求 ①
一
般 说 来 , 度 报 道应 该 满 足 以 下 几 深
下, 深度报道 , 愈加 地受 到各 个报 刊杂志
的 青 睐 , 为 当 今 一 种 十 分 流 行 的报 道 手 成
段 ,并受 到 读 者 的欢 迎 。在 众 多 纸 媒 中 ,
个特点 :
首先 , 深度报道必须要 反映一段时间
内, 比较 有 影 响 的重 大 新 闻事 件 , 者 是 或
南方周末的文字

南方周末的文字
南方周末,创办于1984年,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以“在这里,读懂中国”为追求,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是一份在中国有着广泛影响、深具公信力的严肃新闻大报。
南方周末的文字特点鲜明:
1. 深入浅出:南方周末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复杂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让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并深入思考。
2. 客观公正:南方周末在报道新闻时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呈现事实真相,让读者自行判断。
3. 敏锐洞察:南方周末的记者和编辑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并深入剖析热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4. 温情关怀:南方周末不仅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还关注事件背后的人和他们的命运,用温情关怀的态度呈现人性的美好和复杂性。
5. 理性思考:南方周末的文章通常会引导读者进行理性思考,分析问题本质,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社会进步。
6. 文学色彩:南方周末的文章不仅具有新闻的真实性,还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语言优美、表达生动,让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总的来说,南方周末的文字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和可读性,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报道特色及未来走向

二 、 南 方周 末》 度 报道 的未 来走 向 《 深
( ) “ 国 的视 野 , 国 的 声 音 ”。 极 发 展 国 际 题 材 的 一 以 中 中 积
周末》 , 中 调查性报 道 占的 比重 最大 。调查 报告 由于其消 息来
源的可靠性 , 依据 详 细 充 分而 充 满说 服 力。据 调 查 , 南 方周 《 末》 的零购读者 中有 13受过 大学本 科以上的教育 P 6 显然 / 3,
( ) 取科学的 , 新意的报道视 角 , 达 有深度 的思想 。 二 选 有 表
受众 中一大部分属 于较有学识 的群体 , 希望能接 受到 的信息来 源更具科学性和事实依 据。例如 , 南方周 末》 《 曾刊登 了一则关 于食物价格上涨 的调查报 道 ,食 物价格是 怎么涨上来 的》 《 …一
文, 南方 周末 记者从上海地 区最 大的 中式连锁快 餐企业 新亚大 包起步 , 过对产品供应商 , 工环节以及原料生产源头三方 的 通 加 经营变化和市场对其 影响展 开调查 , 揭示 在整个 食 品产业链 中 其食物价格上涨 , 无论是 连锁店 还是源 头和 中间环节 所有方都 很无奈 , 文章最后提到 了国家是 唯一在 大家都 亏本 的前提下 大 赚 的机构 , 点到为止 , 引发读者深思。
《 南方周末》 并不 仅仅 追求猎 奇但 却不 见思 想 。如 果报 道思 想
跟不上去 , 即便 是选题选对 了, 那 也挖不出或挖补全选题 内所 含 有的含金量 , 而影 响 了报 道 的分量 , 从 甚至 糟蹋 了好 的写作 材
南方周末

首先来看第一点,内容选择——立足全球,关注社会总的来说,南方周末的选题明确倾向于重大、有一定社会关注面的事件,这一事件同时体现出对完善法制、实现民主与人文关切的理性追求,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
其次,南方周末报道注重宏观视野和专家视角,在选题的具体操作中各种信息的配比关系、呈现方式、传播质量,都作了周详的安排。
从内容选择上看,《南方周末》具有以下特点:1、用事实说话,事实全面丰富,有说服力。
2、新闻价值大。
《南方周末》是坚持题材的重大与主题深刻相统一的,新闻价值中的重要性,显著性,人情味都有。
3、策划周密。
4、评论题材丰富,格调高。
《南方周末》以深度报道见长,以其语言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与理论追求,思维也具有系统性,而自改版以来,它的评论版面增加,评论语言高雅而深入。
第二:标题制作,醒目、灵活、饱含人文精神南方周末的新闻标题有以下特点:1, 多样化2,传神、具体确切3,简练生动,字数少,琅琅上口第三:版面设计,具体全面从头版来说,《南方周末》在编排上很注重对于线条、字符、图片和色彩等版面元素的综合运用和创新。
在头版上,《南方周末》划分出三个区上下两个区横向安排了报头和导读两块内容,当然,最下面没忘记写了定价2元,这样的分割形式使头版条理清楚、节奏明快。
从内容设计来说,南方周末一直由头版、新闻版、经济版、文化版这四大板块构成。
头版主要包含了纵深、时政、广告、天下、民生五个板块。
新闻版包括特别报道、访谈、科学、观察、众议、视点、写真七个板块。
经济版包括专题、要闻、能源、财经、观点、产经六个板块。
文化版包括专题、批评、艺术、百姓记事、阅读、写作、地理七个板块。
涉及广泛,面面俱到。
从文章篇幅来说,篇幅较长,动辄3000字,多由大块组成,能给人以厚重感但也容易产生疲倦,故版面多遵循一个版面,一篇文章、一幅图片的规律。
第四:视觉效果:简洁直观黑色是报纸版面的主色调,它能起稳定作用,据调查,彩色是信息密集度较高的符号,消化这样的信息同样会消耗较多的能量,同时,随着彩色信息的增多,文章的可读性就会降低,作为一份以深度报道见长的报纸,以黑色为主色,是与自身文章风格相符的,同时它又以红色做点缀和陪村,这样能起醒目、烘托作用。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刘阳

《南方周末》新闻头版深度报道分析(大一时搜集的素材)《南方周末》可以说是新闻界数一数二的好报纸,与一般报纸不同的是,《南方周末》是每周一期而不是每天一期,所以也为其新闻的深度报道创造了条件。
而南方周末每期的头版头条基本上会是一篇专稿,深入报道一个热点新闻,彰显了其专业性的特质。
一、选题下面表格是《南方周末》2010年前三个月的头版新闻题目,从中可以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南方周末》会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上选择相应的选题。
2010.01.21的海地地震报道,2010.02.11的春节故事报道,2010.03.04和2010.03.11的关于两会话题的报道都是根据当时特殊的时间点来进行的相关报道。
第二,《南方周末》会选择存在疑虑的重大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发掘背后的深刻原因。
读者可以在日报中了解到新闻事实,而在2010.01.14的抢尸背后的维稳逻辑聚焦内江“死而复活”案和2010.02.04前公安局长文强的“白加黑”这样的报道中,却可以看到现象背后的更富逻辑的分析和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三,《南方周末》会报道显著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像2010.01.28的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2010.02.18的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等都是这样的报道。
但是《南方周末》并不会采取批判的态度,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将现象、原因一一列举在读者面前,孰是孰非就由读者自己去判断了。
表格 1:《南方周末》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第四,从下表《新周刊》2010年第一季度头版选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周刊》更爱选用的是偏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话题,更为“新潮”,也更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而《南方周末》却很少会选用像《新周刊》中文化气息更为浓郁的话题作为头版,而是更加关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话题,更加注重自身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一点也体现了《南方周末》虽然为周刊报纸,但其与杂志还并没有混为一谈,也没有忽略自身作为报纸的使命。
浅析南方周末的新闻特点【范本模板】

浅析南方周末的新闻特点《南方周末》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 1日。
被评为读者“最喜爱阅读"的报纸;还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
在众多媒介的竞争中可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什么造就了《南方周末》的成功呢?笔者主要从分析《南方周末》的内容特点人手,分析它成功的原因。
一、观点开放.理念独到的深度报道如今提及《南方周末》,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深度报道"与《南方周末》的成功与“深度报道”不无关联。
它要给受众的印象是厚重的新闻素材、信息质量好,反馈高、数繁多,且能多方面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受众。
对待新闻事实,是由表层向深层抽丝剥茧、深入渗透。
它的话题指涉广泛,不只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性,而且父注重大的新闻事实的选择,这是深度报道区别于消息等体裁的一大特点,也造就了《南方周末》的一大属性,这些都使《南方周末》的新闻肓路相对其他报纸来说更宽广。
另外,《南方周末》的深度理念独到。
从创刊副现在,《南方周末》倡导的“深入成就深度"的口号已深入人心。
深度报道介入《南方周末》,从而丰富了“新闻"这一概念,深化了“新闻”内涵。
还原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价值,成了《南方周末》的一大标牌。
在新闻结构上,因为追加式、系列式、组合式报道方式的运用,《南方周末》报道的问题呈现出立体化、透彻化的形象特征。
因为深度报道对新闻真相的零距离把握,《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媒体中,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一份有良知的、敢于说真话的报纸,相对于之前因浮躁而备受诟病的大众媒体而言,这是最稀缺的资源。
此外,《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文本质最高,可读性强。
文本字数多、篇幅宏大,是它的深度报道的文体特征。
为避免读者的阅读疲劳,它严格要求深度报道文体风格,或者添加人性化元素,刺激读者的阅读兴奋,或者文本的剧情设立和结构安排要合理紧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超过r这个疲劳底线,进而享受到深度报道的阅读价值。
浅析《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③ 侯建新 :现代 化第一基石》 第 5 ̄ 7页。 《 , 35
④ 《 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2 马 1卷 ,人 民 出版 社
身 份有 了新 的认 识 ,对 自身 的 土地 权 利 也有 了新 的 认 1 7 9 2年 版 , 4 8 4 8页 。 第 4 ̄5
识 。 他 们看 来 , 在 手 中握 有 一 份 证 明其 土 地 保 有权 在 现 的庄 园法 庭 记 录副 本 。 即意 味 着 他 们 与 领 主 只能 是 一 ⑨ R国 H丽T w e, h ga a rb m h a n y T eA rrnPo l I T e i e n
社科 视 点
0 豫 } % " * 。 0 - - 锄 Ⅲ ¨ ■ 一 峨 * ‘
浅析《 南方周末》 的深度报道
文/ 晓梅 韩
自上 世 纪 8 0年
者 , 成 了 固有 的 读 者 群 , 使 其 成 形 并
为 了颇 具 社 会 影 响 力 的 报 刊 。
H .Hi o .Th ci e o ef o i e i v l E g l n t e De l f S r m n M d e a n — n d
透彻地 指出 , l 到 5世 纪 , 国 的绝 大 多 数 人 口已 经 是 l d 麦 克 米 兰 出版 社 18 英 a ) n 9 3年 版 . 4 第 4页 。
时间 , 《 》 于 揭黑 、 于 批 判 的精 神 影 响 了众 多 读 但 南 敢 敢
在 伯 克 郡 南 莫 尔 顿 庄 园 .4世 纪 从 维 兰 制 向 其 他 间得 到 了进 一 步 的 扩展 , 有 权 得 到 了进 一 步 的强 化 。 1 所
保 有 制 形 式 的转 变 非 常 明 显 . 3 1年 4名 佃 户 来 到 庄 这 是 中世 纪 以 来 维 兰 在 赢 得 自身 劳 动 力 的 所 有 权 之 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南方周末》是由南方报业集团主办,创刊于1984年2月11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欢迎。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众多媒体深度报道的领头羊之一,因其独特的观点和精确的选题使之有很大的读者市场。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指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脉络的意义中。
如果说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实事”,那么深度报道的基本要求就是“求是”。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尽管它的核心读者是精英教育传播,但是它自动地站在平民的立场,为沉默的大多数直言,直击许多民生问题。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如下:
一、深度报道的选题鲜明,有着非常明显的特色。
它总是能在最快时间
找到社会危害性大,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并且能够不留余地地去为民
众说话,去抨击。
它和其他媒体纸业的深度报道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
仅仅是简单的民生问题、官民问题等等,而是更加侧重政府的决策对国
家、社会不同阶级乃至个人的命运影响;社会法治与官场的冲突,政府
的改革,社会观念的变化,人心和利益格局,城乡人民生活的就业状态,
医疗与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等公共问题。
例如2012年9月13日那一期
的调查版面刊登的《殁于贫困》---三个地震亡童和他们的寨子这篇文章,
可以清楚地看出《南方周末》的选题非常具有特色。
在当今的媒体业频
繁出现新闻碎片化的现象下,《南方周末》的选题总能恰到时候的温暖
到你的心。
这篇报道的选题是围绕着贫困者的多灾多难愈发地显示出国
家财政分配不公的情况下社会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
就像这篇深度报道
所说的那样,“三名幼童在一场震级是汶川地震的两千八百一十八分之
一的地震中罹难,只是因为灾难对贫困者更残忍一些。
”在我们国家发
生地震灾害过后,往往在报纸杂志或网页上看到的是歌颂干部士兵的奉
献精神,或者灾难带给人民有多大的伤害等等,很少有媒体会从地震对
于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堪一击的伤害有多深,而《南方周末》做到了,它
独特的选题角度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
二、观点精辟独到,以独特的视角深挖故事背后所被人忽视的内容,转
移舆论焦点,让人对那件事情予以重新思考。
《南方周末》厚重的新闻
素材,信息质量好,而且能够满足各个层次的受众需求。
在2012年9
月20日这期的头版专题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
观点独特这个特点。
这个专题是围绕着新兴话题“裸商”对社会造成的
影响。
首先留意到它的标题《裸商》---在国内赚钱,去国外安家。
简洁
易懂的标题让人一看就明白到“裸商”的意思,并且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这篇深度报道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富豪聚会新话题”---“裸着是为了
安全”---“财富让我们多了一种选择”---“钱如何出去”。
单从小标题
可以看出这个报道是由浅到深,敢说真话,敢探讨根源性问题。
这篇报
道有点颠覆了人们平日对“裸商”的看法,在大家的眼中,那些政府官
员或巨商总是把财富和家人送出国外,然后继续一个人分着国内人们的
劳动成果。
但是《南方周末》这篇深度报道却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写出了
“马浩”、“李渊”和“马明远”三位裸商代表的故事。
娴熟的写作技巧加上深入调查的结果,让读者了解到“裸商”的另一面。
这篇报道在我看来最成功之处是《南方周末》尝试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裸商”这个群体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同时富有人情味浓厚的第三人称手法可以让读者和那三位主角更加拉近距离了解到他们的心声,无意中重新站在裸商的角度向世人说出他们的观点,从而影响到人们重新思考这一事件。
三、《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多以倒金字塔的结构去写作,同时它的可
读性强,文本质量高。
随意翻开《南方周末》的一篇深度报道,你都可以发现它的问题风格是十分具有人性化元素,除了善于利用第三人称手法去“讲故事”之外,还为了刺激读者的阅读兴奋,文本的剧情设置和结构安排合理,让读者享受深度报道的阅读价值。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读者更加容易地理解其观点,因此有很大的受众市场。
例如在2012年9月13日楼市版面的一篇文章《摩天大楼背后的商业逻辑》就是介绍了现今许多开发者是往面子上贴金、里子上拉动地方经济这个观点。
它不像一般的学术文章一样剖析这个观点,而是用精辟的文字像读者说出是什么一回事,为什么有这回事,地方政府又如何应对这回事,能够让读者迅速读懂这看似深入却异常简单的道理。
四、《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体现出另外一个特点:采用调查性报道和
言论相结合的方式,调查性报道是他们写评论前打好的地基,而犀利又尖锐的评论则是为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所炮制出来的,两者相结合产生出巨大的威力。
同样是2012年9月20日报纸的一篇深度报道《染色的中药》是“毒胶囊”的后续深入调查报道。
这篇深度报道体现出《南方周末》在处理特大新闻事件时通常采用历史时间顺序整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加上抽丝剥茧的深入调查,加以犀利的评论让读者了解到许多“黑幕”的背后。
最后,在我看来,《南方周末》深度报道能够获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有:
1、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报道为主体。
它能够站在民生的角度
看问题,并且敢于说出真话,它的民生报道尽可能关注每一个“被
遗忘的角落”,作为一个主流媒体,能够做到讲“弱势群体作为自己
的常规报道,对社会底层投以热切关注的目光,彰显了其作为严肃
大报的社会责任与公信力。
2、《南方周末》充当着舆论监督的武器,一方面替民众对强势集团
进行制约监督,另一方面能够在民众收到欺压或侵权的时候能够站
出来为其鸣不平!
3、从《南方周末》的深入调查可以看出记者在采访时能够做到深入
探求事件的真相,努力做到深入调查、小心求证、逼近真相。
从当
事各方面多个角度搜集资料,力求更大限度地逼近真相。
在报道中
尽量做到“多面讲“,尽可能使报道真实客观,让读者自己去思考。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在媒体业中不仅树立了一个好的形象,同时也在用他们的力量充分为民众发挥耳目喉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