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测(含答案)——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提高训练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七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2.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A.火星B.地球C.月球D.太阳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4.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自16世纪后,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牛顿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B.恒星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太阳是银河系中数以千亿计恒星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C.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为“红移”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越来越近D.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5.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
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A.冰块B.水C.水蒸气D.雪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7.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A.钢丝能增大摩擦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C.钢丝容易传递热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荷及时导走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A.高大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9.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10.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二、多选题(共5小题)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超导材料是电阻为零的材料C.花香四溢的原因是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2.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苏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题-苏科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C.酒香不怕巷子深D.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2、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湿衣服在热天比冷天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D.墨水沾上白衬衫洗不掉,说明分子不在做运动3、(2021·江苏宿迁·八年级期中)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根据所列现象进行的推测既合理义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C.现象:破镜不能重圆;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D.现象:将两块表面平滑的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推测:分子间存在吸引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间距一定大于气体B.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斥力,所以气体流动性强D.物质从气态变到固态,分子热运动会变慢直到停止5、气压和温度相同时,氢气的密度比氧气的密度小、在装有氧气的瓶子上面,例扣一个装有氢气的瓶子,并放置于0℃的环境中、如图所示,快速抽掉玻璃板后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气体分子的分布为()A.B.C.D.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晶体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它在丙状态时最容易被压缩;在乙状态时具有流动性。
则()A.甲状态时,没有固定的形状B.乙状态是固态C.丙状态变为乙状态的过程是汽化D.甲状态变为丙状态的过程要吸热7、关于静电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正电荷从丝绸转移玻璃棒上C.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上D.相互吸引的两个轻小物体,一定是带了异种电荷8、(2021·江苏·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八年级期中)下列物理中一定带正电的是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杯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C.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吸引的轻小物体D.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的验电器9、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B. 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 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D. 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答案】D【解析】2.山西过油肉号称“三晋一味”,起源于明代晋东名城平定,是“山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刚出锅的过油肉香气扑鼻,说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答案】D【解析】解: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过油肉的香味,故ABC错误, D正确.故选: D.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 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B.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C. 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寸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D.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答案】D【解析】 A 、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错误;C 、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故C错误;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练习卷 含答案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右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
2.宇宙是由____组成的,物质是由____组成的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__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把玻璃棒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 、B 、C 、D 四个带电体,若A 排斥B ,A 吸引C ,C 排斥D ,已知D 带正电荷,则B 带_______电荷。
5.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___________,而具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6.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
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 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7.打开香水瓶,房间内会香气弥漫,这是 现象;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下面还可吊一个重物,这是由于 ;8.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已在我市投入运营,它将天然气压缩至原体积的3001存储在钢瓶中作为车载燃料。
从微观角度看,天然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 。
二、选择题9.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原子核、质子、电子,B .质子、原子核、中子,C .电子、原子核、原子,D .原子、原子核、质子.10.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B .宇宙天体、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运动;C .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D .宇宙天体、分子的运动都没有规律.11.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B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 .把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毫升.12.冬季室内的空气十分干燥,人们常在室内放上一盆清水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这个现象可以说明:A .水分子由原子组成;B .水分子的质量很小;C .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D .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3.下列物体的尺度最小的是:A .夸克;B .原子;C .质子; D. 原子核.14.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可能不带电15.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B.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C.头发得到一些电子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16.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带正电B.带负电C.带异种电荷D.带同种电荷17.有甲、乙两个用绝缘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如下图所示。
2019-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测(包含答案)——7.4宇宙探秘提高训练

7.4 宇宙探秘1.对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大爆炸宇宙论以为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中,全部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 1 观察,以下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A.B.C.D.3.对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界的电荷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再分的C.“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远去D.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4.对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在研究物质内部构造时,常用成立“ 模型” 的方法C.在探究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第一发现了质子D.地球等行星环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5. 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初次在月球反面软下落,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途。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月球是一颗行星B.月球表面有环形山C.月球表面有空气D.月球上日夜温差小6.对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系统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不行再分的最小粒子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物体摩掠过程中会在表面产生出电荷D.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进而揭露了原子是可再分的7.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笔录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 用托盘天平丈量物体的质量时,一定用镊子夹取砝码;② 1 千克的铁比 1 千克的木头重;③宇宙发源于137 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④ 光年是时间单位。
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概括有错误的选项是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8.以下天体中,属于恒星的是A.太阳B.地球C.火星D.月球9.对于粒子和宇宙,以下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A.摩擦起电创建了电荷B.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带的是异种电荷C.宇宙是有发源、膨胀和演化的D.宇宙是有层次的天系统统,太阳是宇宙中心10.国产科幻大片《漂泊地球》叙述了人类将开启“漂泊地球”计划,试图让地球逃离太阳系。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带正电的粒子—电子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C.哥白尼创立了“地心说”D.托勒玫创立万有引力理论并解释天体运动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在花园中闻到阵阵花香C.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D.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3、下列现象和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空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5、观察图中四组图片,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图是()6、观察实验现象:三只通草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其中任意两只靠近时都互相吸引。
请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三球都带电B.有两球带同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C.只有一球带电D.有两球带异种电荷,第三只球不带电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B.物理学家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带正电的物体得到了质子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8、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
对于分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空隙B.液体可以流动,说明液体分子间无作用力C.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D.闻到远处的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9、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10、破镜难重圆,其原因主要是()A.玻璃太光滑,玻璃分子之间始终不能靠近B.玻璃打碎后,分子间引力消失了C.玻璃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打碎的玻璃片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1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塑料是导体,把电荷传给了头发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第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A. “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B.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 “花气袭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D. “潭清疑水浅”--光发生了折射【答案】A【解析】解:A、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在山顶气压低,液体的沸点也低,所以水沸腾时温度低,不能把食物煮熟,故A说法不对,符合题意;B、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司南”在地磁场中受到了磁力作用,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花粉分子扩散越快,人更容易闻到花香味,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光从水底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水底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A.西瓜B.面包C.太阳系D.西红柿【答案】C【解析】解: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其结构与太阳系相似,故C正确.故选:C.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 走进花园,花香四溢B. 黄河水从西向东流C.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D. 衣服上沾了污渍,时间一长,很难去除【答案】B【解析】解: A.花香四溢是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 A不符合题意;B.黄河水从西往东流说明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故 B符合题意;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蒸发,说明水分子运动速度变快,故 C不符合题意;D.衣服上的污渍时间久了不容易清洗,是扩散现象,符合分子运动理论,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4.如图,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司机或工人提加油枪前,必须用手触摸金属球,清除身体上的静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除电”时,人体、金属球、大地连通B. 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C. 若人体带有负电,“除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金属球流向大地D. “静电”消除后,人体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答案】A【解析】解: A.静电释放器金属球和大地之间相连的应是导体,“除电”时,人体所带电荷经金属球流向大地,故 A正确;B.人身体与衣物摩擦带电,是由于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B错误;C.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如果人体带负电,静电释放器中电流方向是从大地到金属球到人体,故 C错误;D.原子中,带正电的原子核不能移动,带负电的电子可以挣脱原子核的束缚移动,所以无论人体带正电还是负电,触摸放电过程中移动的都是负电荷,“静电”消除后,是人体所带的正负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故 D错误.故选: A.5.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 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 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 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 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答案】B【解析】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时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分子大于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大于质子;而夸克则是更小的构成微粒,在这几种微粒中夸克是最小的.故选B.6.小阳对正在抽烟的爸爸说:"吸烟不但危害您的健康,我和妈妈也在被动吸烟".这句话的科学依据是()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分子间有作用力C. 分子间有空隙D. 分子很小【答案】A【解析】解:抽烟时,烟雾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分子在空气中运动,从而使抽烟者周围的人们也会吸入烟雾,造成被动吸烟,故 A符合题意.故选 A.7.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 破镜不能重圆【答案】A【解析】解: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会黏在一起就是因为分子之间的引力;B、固体和液体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会很小.故选A.8.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原子D. 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答案】A【解析】解: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故 A正确;B.运动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任何物体是绝对不动的,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就是不同的,恒星相对于从它旁边运动过的流星而言就是运动的,故 B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 C错误;D.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故 D错误.故选: A.9.微观粒子与宇宙天体有很多相似之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课一测(含答案)——7章 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提高训练

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提高训练1.将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顺序是A.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B.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C.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D.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2.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见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C.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物体摩擦过程中会在表面产生出电荷3.下列哪组微粒均不显电性A.质子、中子B.整个原子、原子核C.整个原子、中子D.整个原子、质子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了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5.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B.电水壶的把手处用塑料,是因为塑料的隔热性好C.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有磁性D.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6.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C.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D.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7.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9.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10.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称为A.实验论证法B.控制变量法C.假想推理法D.建立模型法11.19世纪70年代,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当时叫做________射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提高训练1.将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顺序是A.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B.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C.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D.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2.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见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C.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物体摩擦过程中会在表面产生出电荷3.下列哪组微粒均不显电性A.质子、中子B.整个原子、原子核C.整个原子、中子D.整个原子、质子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了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5.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B.电水壶的把手处用塑料,是因为塑料的隔热性好C.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有磁性D.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6.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C.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D.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7.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9.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10.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称为A.实验论证法B.控制变量法C.假想推理法D.建立模型法11.19世纪70年代,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当时叫做________射线。
后来弄清楚这种射线是由一种________(填“带正电”“不带电”或“带负电”)的微粒组成的,它们来自于原子的内部,称为__________。
12.在探究宇宙的同时,人类也在探索______,电子显微镜是人类的“火眼金睛”通过它,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______的不同粒子,能看到放大200万倍的铱原子的排列图.13.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是保持它们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人们认知的物质微粒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________.14.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_____电的原子核和带_____电的核外电子构成。
(2)以氢原子为例,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图_____(甲/乙/丙/丁)。
15.在夸克、原子核、原子、质子四种粒子中,其空间尺度最小的是_____。
16.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______(填写科学家名字)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________(选填“原子”或“原子核”)是可分的;_____(填写科学家名字)最早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__构成的;后来人们又研究发现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_____构成的.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组成原子核的这两种粒子都是由被称为_____的更小微粒构成的.17.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____.1909年,著名科学家________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2)以氢原子为例,下面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_______)A.B.C.D.18.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的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的无规则撞击而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布朗运动是________的运动;A.分子B.原子C.小颗粒(2)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是________(有规则/无规则)的.19.如图所示,是形象地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一种模型,则:(1)甲图描述的是________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理由是________;(2)丙图描述的是________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理由是________.20.如图所示,取一大试管,下半部分注入染成红色的水,慢慢地向上半部分注入酒精,密封后,竖直放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小.(1)此现象是_______现象;(2)体积缩小说明____________;21.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系_______(大于或小于)银河系,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____________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请将下列物体按照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科学理论的建立要有一个又一个的证据.在研究原子结构的历史进程中,卢瑟福揭开了原子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请回答:(1)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用一些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而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A.多数α粒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的体积很小B.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核带负电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反弹,说明原子核的质量很大(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理论的学说中,卢瑟福的观点是________.A、原子是不可分的B、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运动C、原子是可分的D、在球体内充斥着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E、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F、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3)图甲是卢瑟福用 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他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原子结构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图乙所示的模型,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______A.建立模型的过程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D.验证证据的过程(4)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 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被打出,而 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________.(5)从原子变化上看,上述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__.答案1.将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顺序是A.水分子、质子、氢原子、夸克B.氢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C.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D.夸克、质子、氢原子、水分子【答案】C2.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见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m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C.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物体摩擦过程中会在表面产生出电荷【答案】C3.下列哪组微粒均不显电性A.质子、中子B.整个原子、原子核C.整个原子、中子D.整个原子、质子【答案】C4.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科学家们进行了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D.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答案】D5.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A.用橡胶做汽车轮胎,是因为橡胶的弹性好B.电水壶的把手处用塑料,是因为塑料的隔热性好C.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有磁性D.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答案】C6.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A.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B.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C.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D.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答案】A7.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而原子是电中性的,由此推测,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在此基础上,经过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不断完善和修正,建立了现代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是小柯整理的物质微观构成网络图,则汤姆生当年推测的“带正电的物质”相当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答案】B8.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B.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答案】B9.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答案】C10.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称为A.实验论证法B.控制变量法C.假想推理法D.建立模型法【答案】D11.19世纪70年代,人们对气体放电现象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阴极能发出一种射线,当时叫做________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