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波导调制器

合集下载

第4章 光在波导中的传播

第4章 光在波导中的传播

φ0 p = arctan
2 n12 sin 2 θ − n0 2 n0 cosθ / n1
特征方程中 特征方程 k0 n1 cosθ 是薄膜中波矢量在x方向的分量,它是 薄膜中的横向相位常数,可表示为:
k1x = k0 n1 cosθ
于是特征方程可写为: 2k1x h − 2φ1 − 2φ0 = 2mπ 该式表明,由波导的某点出发,沿波导横向往复一次回到原 处,总的相位变化应是 2π 的整数倍。这使原来的波加强,即 横向谐振条件。 相当于在波导的横向谐振,因而叫做波导的横向谐振条件 横向谐振条件 横向谐振特性是波导导波的一个重要特性。 2.导波的模式 对给定的波导、工作波长和整数m,由特征方程可求出形 成导波的入射角。以该角入射的平面波即形成一个导波模式。
2 2h n12 − n2 对于n 的所谓对称平板波导,截止波长为: 对于 2=n0的所谓对称平板波导,截止波长为: λc = m
该式对TE模和TM模都适用,这就是说,对于对称波导,模序 数相同的TE模和TM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长 λc 。但是,TE0模 (或TM0模)的截止波长=∞,此时没有截止现象,这是对称 波导的特有性质。
第四章 光在波导中的传播
光波被约束在确定的介质中传播 时,由这种介质构成的光波通道称 为光学介质波导,或简称为光波导 为光学介质波导,或简称为光波导
光通信的迅速发展, 光通信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对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光波导技 术的研究。光波导技术是一种以光的电磁场理论为基础, 术的研究。光波导技术是一种以光的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对 光波实施限制和传输的技术。其中, 光波实施限制和传输的技术。其中,介质波导和光纤是两种 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光波导。下面将以射线理论和电磁场理论 射线理论和电磁场 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光波导。下面将以射线理论和电磁场理论 分析光波在介质波导和光纤中的传导模式和传播特性, 介质波导和光纤中的传导模式和传播特性 分析光波在介质波导和光纤中的传导模式和传播特性,并介 绍导波光学器件的典型应用。 绍导波光学器件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光在平板波导中的传播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境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激光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总结词
光波导在激光雷达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实现 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量和成像。
详细描述
激光雷达系统利用光波导作为传输介质,将激光雷达 发射出的光信号传输到目标物体上,并收集目标物体 反射回来的光信号。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往返时间和角 度信息,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形状和 表面特征等的测量和成像。光波导的高灵敏度和低损 耗特性使得激光雷达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低 噪声等优点,在遥感测量、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光波导技术面临的挑战
制造工艺限制
目前,光波导器件的制造工艺仍 受限于材料和加工技术的限制, 难以实现更精细的结构和更高的
性能。
耦合效率问题
光波导器件之间的耦合效率是影响 光子集成回路性能的关键因素,如 何实现高效的光波导耦合仍是一个 挑战。
稳定性问题
光波导器件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 素下的稳定性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和改善。
开关分类
光波导开关可以分为电光开关、磁光开关和热光开关等。其中,电光开关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利用电场 改变光波导的折射率,实现对光信号的通断进行控制。
光波导耦合器
耦合器概述
光波导耦合器是一种利用光波导 结构实现光信号耦合的器件。通 过将两个或多个光波导连接在一 起,可以实现光信号在不同波导 之间的传输和能量转移。
光波导的波动理论
总结词
波动理论是描述光波在光波导中传播的基本理论。
详细描述
波动理论是研究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基础理论,它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了 光波在空间中的分布和演化。在光波导中,波动理论用于分析光波的传播特性, 如相位速度、群速度、模场分布等。

光调制器的原理

光调制器的原理

光调制器的原理光调制器是一种通过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和解调的光电子器件。

它可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解调和传输,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光传感和光学信号处理等领域。

光调制器的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和电光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材料表面时,光子的能量被电子吸收后,电子会被激发到导带,形成电流。

电光效应是指当电场作用于某些材料时,会改变材料的折射率,从而改变光的传播速度和路径。

在光调制器中,通常使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光电效应的工作介质。

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较小的电光响应时间,适合用于高速光通信系统中。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和III-V 族化合物半导体如InP和GaAs等。

光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两种方式。

直接调制是指直接利用电流或电压对光源进行调制。

在直接调制光调制器中,光源通常是一种半导体激光器。

通过改变激光器中的注入电流或施加电压,可以改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或频率,从而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直接调制具有调制速度快、功耗低的优点,但其调制深度有限,通常在10%左右。

间接调制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和电光效应相结合的方式对光信号进行调制。

在间接调制光调制器中,光信号首先通过光栅或光波导结构进行调制,然后再通过外加电场进行解调。

光栅或光波导结构可以改变光信号的相位、频率或幅度,从而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而外加电场则通过改变材料的折射率实现光信号的解调。

间接调制具有较高的调制深度和灵活性,但调制速度相对较低。

除了直接调制和间接调制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调制方式是利用马赫曾德干涉效应进行调制。

马赫曾德干涉调制器是一种基于光波的干涉原理的调制器。

它由两个光波导构成,其中一个光波导用于传输光信号,另一个光波导用于控制光信号的相位差。

通过改变控制光波导中的折射率或长度,可以改变光信号的干涉模式,从而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光调制器的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和电光效应,通过对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光隔离器的应用场景
光隔离器是一种用于防止光信 号反方向传输的无源器件,主 要用于光纤放大器和激光雷达 等光通信系统。
在光纤放大器中,光隔离器可 以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放 大器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 统的稳定性。
在激光雷达中,光隔离器可以 防止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对激光 源的工作产生干扰,提高系统 的测量精度。
光通信第04章常用光无源器
contents
目录
• 光无源器件概述 • 常用光无源器件 •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 光无源器件的应用场景 •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01 光无源器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光无源器件是指那些在光通信网络中 ,不需要外部电源直接驱动,只起到 传输、控制或变换光信号作用的器件 。
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
光衰减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光信号 强度的器件,它可以通过吸收或 散射等方式将光信号能量损耗掉
一部分。
光衰减器通常由光学玻璃、陶瓷 等材料制成,其结构可分为均匀
损耗和渐变损耗两种类型。
光衰减器在光通信系统中主要用 于调整光信号的功率、测试光路 的损耗以及保护光接收器件等。
光分路器的工作原理
光环形器的应用场景
光环形器是一种用于实现光信 号环形传输的无源器件,主要 用于光纤传感和激光雷达等光
通信系统。
在光纤传感中,光环形器可 以将多个传感光纤环形连接 在一起,实现多点同时测量
和数据采集。
在激光雷达中,光环形器可以 将多路激光信号环形连接在一 起,实现多目标同时测量的功
能。
05 光无源器件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应用
WDM系统等领域。
03 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的器件,通过精确对准光纤的纤芯和包层,实现光 信号的传输。

导波光学04-19

导波光学04-19

I0 > Im I0 < Im
I为输出光强度,I0为没有调制信号 时的输出光强度,Im为最大调制信号 光强度
41 42
3.插入损耗
4. 调制宽度
⎧ ⎪ I − I m / I in I m ≥ I 0 Ls = ⎨ ⎪ ⎩ I − I 0 /I in I 0 > I m
I输出调制光强,I0为没有调制信号时的光 强、Iin 输入调制器的光强,Im是施加最大调 制信号时的光强。

3
4
光调制器原理
调制电压 光束 电光晶体 起偏器 1/4波片 检偏器
电光调制器
• 电光型调制器是利用某些晶体的电光效应,如 铌酸锂LiNbO3、GaAs等
•电光效应:
∆n = γ E + β E 2
E为外加电场,第一项为普克尔(Pockel)效 应,第二项为克尔(Kerr)效应。 普克尔(Pockel)效应
*JLT, 22(6), Jun, 2004
35
* Nature, Feb. 2004
36
圆偏振光调制器
45o LHC - 45o RHC State:
1.0
A
B
C
D
Normalized Output
T E --> T M
1 .0
T E --> T E
0.8
1
0.6 0.4
Normalized Output
3 ⎛ 1 ⎞ ∆⎜ 2 ⎟ = ∑ γ ij E j ⎝ n ⎠i j =1
6
相位调制器原理
GaAs 材料
+
- - - - - -
-
-
-
-
-
-

光纤通信第五版_第四章讲义(PDF)

光纤通信第五版_第四章讲义(PDF)

4.1 电介质平板波导 4.2 对称平板波导中的模式 4.3 非对称平板波导中的模式 4.4 波导的耦合4.5 平板波导的色散和失真4.6 集成光器件 4.7 总结和讨论第4章 集成光波导4.5 平板波导的色散和失真除了材料色散导致的脉冲展宽以外,在波导中还有另外两种情况导致的脉冲展宽现象:波导色散和多模失真。

2▪波导膜厚度d 固定,对于线宽为Δλ=λ2-λ1光源,等效折射n eff率随波长变化,因此其波导中的速度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脉冲展宽,该种现象称为波导色散。

4.5.1 波导色散 32λd λd ▪波导色散与材料色散同时存在▪波导色散与材料色散拥有同样的公式形式4波导色散: ()()24.4 /''λλλτ∆-=∆-=∆g eff M n cL ()()14.3 /''λλλτ∆-=∆-=∆M n cL 材料色散: 4.5.1 波导色散54.5.1 波导色散 ▪集合了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的总脉冲展宽可以写成:()()λτ∆+-=∆g M M L /▪因为材料色散M 有可能为负值(例如在石英玻璃中,当工作波长超过1300nm 时),由色散引起的总脉冲展宽实际上有可能会因为波导色散的存在反而减小。

再次说明了为什么远距离高速传输时光源波长都比较大。

模式不同则传输路径不同,考虑一下这种现象的最糟情况, 即最低阶模式以90°角传播,最高阶模式以临界角传播。

设L 为波导长度。

注意,两个模式具有相同的波长。

4.5.2 多模失真n 1n 2 n 1 > n 2 最低阶模 L 2n 2θc高阶模L 1轴向模式传输时间:22112sin L L n L n θ==c (4.25)cLn v L t 1==轴向传输对于临界角传输:21sin L L θ=c 4.5.2 多模失真 所以临界角传输的总传输路径为c n Ln c n n Ln v n Ln 22112121t =⎪⎪⎭⎫ ⎝⎛⎪⎪⎭⎫ ⎝⎛=⎪⎪⎭⎫⎝⎛=临界角传输(4.26)临界角传输的总时间为:⎪⎪⎭⎫⎝⎛21n n L 4.5.2 多模失真总延时为:2211)(cn n n n L -=⎪⎪⎭⎫ ⎝⎛∆τ这就是同一波长的光波在波导中以不同模式传输时单位长度上的模式脉冲展宽时间。

光纤通信第五版_第四章讲义01

光纤通信第五版_第四章讲义01

n2 n1 n 3 n1
光在折射率为n1的中间中传播,d一般小于1μm 上下衬底层的折射率都小于n1 光线通过内全反射被束缚在中心薄膜之中传播
• θ必须同时大于θc1和θc2 • 反射面光滑,薄膜均匀 • 介质损耗低
4.1 电介质平板波导
常用材料LiNbO3和GaAs,损耗分别为1dB/cm,
光线 1在B点反射并向上传播时的波前 光线 2 在D点未经反射时的波前
n2 A C

D
E

D
E
光线向下传播时的波前
n1
光线向下传播时的波前
d

n2


B
n1
d

n2


B
光线向上传播时的波前
光线向上传播时的波前
波的相位变化:传播相移 +界面反射相位突变
光线 1 从 AB经历的相位变化为:
1 AB k0n1 2 2 CD k0n1
3
2015/3/18
4.2 对称平板波导中的模式
• •

因为通过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可以改变总相移
所以只有几个(或一个)离散的角度可满足模式条件,称以 这些(这个)角度传输的波为波导中的模式。不满足模式条 件的波会因为相消干涉迅速衰减(就像谐振腔一样) 谐振腔是对其中传输波的频率产生了离散的作用,而平板波 导对其中传输的光的入射角产生了离散的作用。
4.3 非对称平板波导中的模式
4.4 波导的耦合 4.5 平板波导的色散和失真 4.6 集成光器件 4.7 总结和讨论
4.1 电介质平板波导
y x z n3 n1 n2 q ( n 1>n2,n1>n3) 传播条件: d

光调制器_基本原理与结构

光调制器_基本原理与结构

光调制器_基本原理与结构光调制器是一种能够对光信号进行调制的器件,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电子技术领域。

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或者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有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电光调制器、光电调制器和光声调制器。

电光调制器是通过外加电场改变介质折射率来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其基本结构由驱动电极、活动区、光波导以及输入输出端口组成。

当外加电场作用于驱动电极时,电场会在活动区产生电场分布。

由于光波导的折射率与电场强度有关,因此电场的变化会引起波导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光波传播的速度。

通过控制驱动电极上的电压信号,可以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光电调制器则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实现光信号的调制。

光电调制器的基本结构由光波导和掺杂区组成。

当掺杂区被外加电压偏置后,会形成一个电场,从而改变掺杂区的折射率。

这种变化会导致光封装在掺杂区附近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对光信号进行调制。

光声调制器则是通过光声效应将声波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光声调制器的基本结构由光纤、光声晶体以及声波发生器组成。

当声波发生器产生声波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输到光声晶体中时,光声晶体会产生正负溶胀效应。

这种效应会导致光波传播的速度和波长发生变化,从而对光信号进行调制。

总结起来,光调制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部电场、光电效应或光声效应来改变介质的折射率,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

不同类型的光调制器在工作原理和结构上有所差异,但都能够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广泛应用于光通信和光电子技术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光波导调制器
第四章 光波导调制器
实现光调制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激光器的振 荡参数,使输出光的特性随信号而改变,称为 内调制. 另一种方式是调制信号作用于激光腔外面的 调制器,产生某种物理效应(电光,磁光,声光, 热光),使通过调制器的激光束某一参量随信 号而改变,称为外调制.
开关的消光比 r,开关时间 s
r ( I op I c ) / I op I op,I c 为光开关处于个开, 关的两种状态的输出光 强。
1 s 2 (f)
二. 晶体中的光波
实现光调制常利用电光效应,磁光效应,声光 效应,其根本都是使被调制材料的电容率受 到电场,磁场和声波场等外场的作用而发生 变化,以实现光波的强度调制,束偏转和光开 关等功能.
调制带宽是标志载波能够携带信息量的重要参数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器的质量指标
最高调制频率fsm是指中心调制频率的最大 值. 对于电光调制器:它由光波通过调制器的渡 越时间决定. 声光调制器:是受电声换能器的频率特性限 制的.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器的质量指标
单位带宽的驱动功率 把一定容量的信息加在载波上,必消耗一定 的功率. 强度调制器的功耗用: 单位带宽的驱动功率 PI /f s 来量度,
0
二. 晶体中的光波--晶体中的电容率张量
2 n 2 / 0 , 1 0 n12 2 0 n2 2 3 0 n3
(n1 ,n2 ,n3 , 为主轴折射率)
n 2 1 ˆ 0 0 0 0 n2 2 0
1
0 0 n2 3
' n0 n 0 n 0
n n e n e
' e
L 3 n0 ne (ne r33 no3 r13 ) E z
2L
- r22 r22 0 r51 0 0
r13 r13 E 1 r33 E2 0 E3 0 0
三. 晶体中的光波--晶体的电光效应
折射率椭球方程:
1 2 1 2 1 2 r E r E x r E r E y r E n 2 22 y 13 z n 2 22 y 13 z n 2 33 z z 2r51 E y yz 2r51 E x xz 2r22 E x xy 1 0 0 e
1 1 ( 2 ) i , j ( 2 ) i , j xi y j 1 n i, j n
其中( ( 1 1 ) 是由外加电场引起的 ( ) i , j 的增量,在主轴坐标系 下,可以表示为: i, j n2 n2 K 1, 2, 3 E K 为外加电场分量 r ijk 为电光系数张量元素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器的质量指标
最大调制深度:
max
( I 0 I M ) / I 0 ( I M I 0 ) / I M I0 IM I0 IM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器的质量指标
调制带宽: 调制带宽定义为:调制深度降到最大值的一 半所对应的两个调制频率之差.记作: f s
n
外加电场作用后,折射率椭球变形,可求得:
2 0

n
2 e
1
1 n 2 1 2 n 1 2 n 1 2 n 1 2 n 1 2 n
1 0 2 0 3 0 0 r51 4 r22 5 6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
光波作为信息的载体,具有振幅,频率,相位和 偏振等参数.利用电信号连续地改变载波参 数,都可实现光波调制. 根据调制参数,可分为振幅调制,强度调制,频 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偏振调制.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相位调制
光波的相位经信号调制后,称为调制波。
调制波的瞬时场可表示为:
r12 r22 r32 r42 r52 r62
r13 r23 E 1 r33 E 2 r43 E3 r53 r63
三. 晶体中的光波--晶体的电光效应
例如 LiNbo3 铌酸锂是一种单轴晶体, 它的光轴是Z轴,无 外场时,折射率椭球为 : x 2 y 2 z 2
二. 晶体中的光波--晶体中的电容率张量
各向同性晶体:
1 ˆ 0 0
1 ˆ 0 0
1 ˆ 0 0
0
1
0
0
0 0 1
0 0 3
0 0 3
单轴晶体:
1
0
0
双轴晶体:
2
2 3
对于晶体而言,三斜晶系,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的晶体是双轴晶体, 其三个主轴折射率不相等 n n n 三角晶系,四角晶系和六角晶系的晶体是单轴晶体,其两个主轴折射率相等.
n1 n 2 n 3 记作: n1 n 2 n 0 , n3 ne
二. 晶体中的光波--晶体中的平面电磁波
二. 晶体中的光波--晶体中的电容率张量
ˆE D
11 12 ˆ 21 22 31 32
ˆ为电容率张量
13 23 33
在主轴坐标系下:
1 0 0 ˆ 0 2 0 0 0 3 ˆ 为对角矩阵,其对角元 素即为 沿三个主轴的电容率
PI为实的现某一调制深度 , 带宽为f s所需的驱动功率
相位调制器的功耗用 :
P /f s 来量度,
2
P 为实现某一调相指数 , 带宽为f s所需的驱动功率。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器的质量指标
插入损耗 :
( I i I 0 ) / I i L (I i I M ) / I i I i 为输入光强 I0 IM I0 IM
D - 0 n E ( E S )S
2


n ' n0 1 sin 2 cos2 '' 2 2 n ne n0
(寻常光) (非常光)
二. 晶体中的光波--折射率椭球
x2 y2 z 2 2 2 1 2 n1 n2 n3
单轴晶体:
x2 y 2 z 2 2 1 2 no ne
E(t ) A coswt (t )
A, 为光载波的振幅和角频 率
(t ) 为已调波的瞬时相位
(t ) M (t ) 0 0 为初相位 为调制指数 M (t ) 为归一化调制信号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相位调制
例如:
正弦调制信号: M (t ) sin m t
Ex A 1
2 2
Ey A 2
E X EY 2 (t ) 2 cos ( t ) sin A1 A2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偏振调制
Ex A 1
2
Ey A 2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强度调制
设两个光波的场强振幅矢量为A1 A2 则在A1垂直于A2情形下, 两个调相波 通过一个偏振轴与A1或A2成某一角度 的偏振器,产生干涉,或者,在A1平行 于A2情形下,两个调相波在调制器输 出处相互干涉,那么就可以得到强度 调制.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调制器的质量指标
E X EY 2 (t ) 2 cos ( t ) sin A1 A2
2
式中 (t ) 为两个调制相波的瞬时 相位差
(t ) ( 2 1 )M (t ) 0
一 光波调制的基本概念--偏振调制
(t ) ( 2 1 )M (t )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i , j r ijk E K n2 k
三. 晶体中的光波--晶体的电光效应
1 n 2 1 2 n 1 2 n 1 2 n 1 2 n 1 2 n 1 r11 2 r 21 3 r31 r41 r51 4 r61 5 6
例如:电场沿z轴时 E EZ , E X 0, EY 0
折射率椭球方程为:
1 2 1 2 1 2 r E x r E y r E n 2 13 z n 2 13 z n 2 33 z z 1 0 0 e
衡量调制器性能优劣的质量指标主要是最大 调制深度/最高调制频率/调制带宽/单位带 宽的驱动功率等. 调制深度:
( I 0 I ) / I 0 I ( I 0 I ) / I M I0 IM I0 IM
I 为调制器施加某一调制 信号时的输出光强, I M为施加最大调制信号时 的输出光强, I 0为无调制信号时的输出 光强。
三. 晶体的电光效应
电光效应: 外加电场引起晶体折射率的变化, 从而影响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 折射率与电场成比例的变化----线形电光效 应(泡克耳斯效应) 折射率与电场的平方成比例的变化-----二 次方电光效应 ( 克尔效应)
三. 晶体的电光效应
晶体外加电场时,折射率椭球方程可写成:
0 02 01 是两个光载波的初相位 差。可知:两个偏振方 向 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线偏 振光,沿一方向传播时 ,其相位同时被 而随M(t )而变。这样就得到了偏 振调制的效果,合成后 的偏振 态,可以是线偏振,左 旋或右旋圆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随相位差 而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