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练习参考答案:第6章 固定资产
普通高校专升本财务会计练习题标准答案 第六章固定资产

普通高校专升本财务会计练习题答案第六章固定资产————————————————————————————————作者:————————————————————————————————日期:固定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预先不考虑其残值的方法是( D )A.平均年限法B.年数总和法C.工作量法D.双倍余额递减法2、某企业购入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第三年应提折旧为( B )万元.A.24B.14.4C.20D.103、某企业购入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92万元,预计净残值为2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在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 该项设备第三年应提折旧为( D )万元.A.16.96B.6C.20D.184、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按( C )价格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A.原账面原价B.原账面原价---原累计折旧之差C.投资各方合同或协议价值D.原账面原价---评估确认价之差5、企业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其账面价值应记入( D )A.营业外支出B.管理费用C.其他业务成本D.固定资产清理6、下列各类固定资产中,当月应计提折旧的有( C )A.当月建造的固定资产B.当月购入的固定资产C.当月报废的固定资产D.当月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7、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工程物资发生的盘盈,应转入( D )A.营业外支出B.营业外收入C.固定资产清理D.在建工程8、企业采用出包方式购建固定资产,工程开工后,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工程款,应记入( A )A.预付账款B.应付账款C.其他应付款D.在建工程9、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支付的增值税,应计入(D )A.固定资产B.营业外支出C.在建工程D.应交税费10、某大型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 C )A.长期待摊费用B.营业外支出C.在建工程D.管理费用11、某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扩建。
第6章固定资产习题及答案

第6章固定资产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例题1】下列关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为建造固定资产支付的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B.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不包括工程完工前盘亏的工程物资净损失C.工程完工前因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D.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按暂估价值入账『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为建造固定资产支付的职工薪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该计入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
选项B、C,均应该记入建造成本。
【例题2】下列有关固定资产成本确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投资者投入固定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B.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C.核电站核设施企业固定资产的预计弃置费用应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D.企业支付的与所购买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题3】对于企业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所取得的收入,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作为主营业务收入B.作为其他业务收入C.作为营业外收入D.冲减工程成本『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建工程试运行支出计入工程成本,试运行收入冲减工程成本。
【例题4】某核电站以10 000万元购建一项核设施,现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在使用寿命届满时,为恢复环境将发生弃置费用1 000万元,该弃置费用按实际利率折现后的金额为620万元。
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9 000B.10 000C.10 620D.11 00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核设施的入账价值=10 000+620=10 620(万元)此题分录为借:固定资产10 620贷:银行存款10 000预计负债620【例题5】甲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N设备,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为93万元,甲企业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手续费、律师费等合计为2万元。
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A4、A5、B6、C7、D8、B9、C 10、B11、A 12、D 13、A 14、A 15、B 16、A 17、B 18、A 19、A 2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BCD4、BC5、ABCD6、BCD7、BD8、ABCD9、AC 10、ABD 11、ABD 12、AB 13、ABC 14、ABC15、BC 16、ABC 17、BCD 18、BD 19、ABC 20、ABC三、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四、实训题实训一1、借:固定资产 47000贷:银行存款 470002、借:在建工程 940000贷:应付票据 9400003、借:在建工程 4000贷:银行存款 40004、借:固定资产 944000贷:在建工程 9440005、借:固定资产 40000贷:实收资本 400006、借:在建工程 20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07、借:固定资产 500000贷:在建工程 5000008、借:固定资产 100000贷:银行存款 100000实训二1、借:工程物资 117000贷:银行存款 1170002、借:在建工程 105300贷:工程物资 1053003、借:在建工程 23400贷:原材料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4004、借:在建工程 4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00005、借:在建工程 3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0006、借:固定资产 171700贷:在建工程 171700实训三 净残值率=400000400020000-×100%=4% 年折旧率=(1-4%)÷6=16%年折旧额=400000×16%=64000(元)月折旧率=16%÷12≈1.333%月折旧额=400000×1.333%≈5333(元)实训四 单位时间折旧额=80000)800040000(800000--=9.6(元/小时) 本月折旧额=300×9.6=2880(元)实训五采用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折旧率=2)15(55÷+⨯=155 第一年折旧额=(400000-20000+4000)×155=128000(元) 第二年折旧率=2)15(54÷+⨯=154 第二年折旧额=(400000-20000+4000)×154=102400(元) 第三年折旧率=2)15(53÷+⨯=153 第三年折旧额=(400000-20000+4000)×153=76800(元) 第四年折旧率=2)15(52÷+⨯=152 第四年折旧额=(400000-20000+4000)×152=51200(元) 第五年折旧率=2)15(51÷+⨯=151 第五年折旧额=(400000-20000+4000)×151=25600(元)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率=52×100%=40% 第一年折旧额=400000×40%=16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400000-160000)×40%=96000(元)第三年折旧额=(400000—160000—96000)×40%=57600(元)摊余价值=400000—160000—96000—57600=86400(元)第四、五年折旧额=[86400—(20000—4000)]÷2=35200(元)实训六1、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工程物资 117000贷:银行存款 1170002、工程领用物资:借:在建工程—仓库 105300贷:工程物资 1053003、剩余工程物资转作企业生产用材料:借:原材料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贷:工程物资 117004、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仓库 17550贷:原材料 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5505、分配工程人员工资:借:在建工程—仓库 2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250006、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借:在建工程—仓库 5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50007、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 152850贷:在建工程—仓库 152850实训七1、借:在建工程 1200 (单位以万元表示)贷:银行存款 1200借:在建工程 100贷:工程物资 100借:在建工程 20贷:应付职工薪酬 20借:固定资产 1320贷:在建工程 13202、第一年折旧率=2)15(55÷+⨯=155 第一年折旧额=1320×(1—5%)×155=418(万元) 第二年折旧率=2)15(54÷+⨯=154第二年折旧额=1320×(1—5%)×154=334.4(万元) 第三年折旧率=2)15(53÷+⨯=153第三年折旧额=1320×(1—5%)×153=250.8(万元) 第四年折旧率=2)15(52÷+⨯=152第四年折旧额=1320×(1—5%)×152=167.2(万元) 第五年折旧率=2)15(51÷+⨯=151第五年折旧额=1320×(1—5%)×151=83.6(万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418贷:累计折旧 418实训八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320×(1—5%)×(155+154×128)=640.93(万元)(单位以万元表示)借:固定资产清理 679.07累计折旧 640.93贷:固定资产 1320借:固定资产清理 10贷:银行存款 10借:银行存款 800贷:固定资产清理 679.07营业外收入 120.93实训九1、2005年折旧额=(2319—69)×2)15(55÷+⨯=750(万元)2006年折旧额=(2319—69)×2)15(54÷+⨯=600(万元)2007年折旧额=(2319—69)×2)15(53÷+⨯=450(万元)2、借:在建工程 2200 (单位以万元表示)贷:银行存款 2200借:在建工程 119贷:库存商品 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应付职工薪酬 2借:固定资产 2319贷:在建工程 23193、累计折旧=750+600+450+(2319—69)×152×123=750+600+450+75=1875 借:固定资产清理 444累计折旧 1875贷:固定资产 2319借:银行存款 371贷:固定资产清理 371借:固定资产清理 2贷:银行存款 2借:营业外支出 75贷:固定资产清理 75实训十1、借:固定资产清理 12400累计折旧 7600贷:固定资产 200002、借:银行存款 16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60003、借:固定资产清理 3600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36004、累计折旧=10200100020000+-×831=16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累计折旧 16000贷:固定资产 200005、借:固定资产清理 240贷:银行存款 2406、借:原材料 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7、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3240贷:固定资产清理 32408、累计折旧=20168042000-×14=28224(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13776累计折旧 28224贷:固定资产 420009、借:固定资产清理 1200贷:银行存款 120010、借:银行存款 18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80011、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 1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12、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3176贷:固定资产清理 3176实训十一购入设备的成本=100000+17000+2000+1000=120000元1、购入设备时借:固定资产 120000贷:银行存款 1200002、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52×100%=40% 〈1〉2001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0%=48000(元)〈2〉2002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0)×40%=28800(元)〈3〉2003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0—28800)×40%=17280(元)〈4〉2004年应计提折旧额=(120000—48000—28800—17280—5000)÷2=10460(元) 3、2001年末计提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48000贷:累计折旧 48000实训十二1、设备月折旧额=(60—5)÷200000×4000=1.1(万元)办公楼月折旧额=(620—20)÷(20×12)=2.5(万元)2004年4月份应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1.1+2.5=3.6(万元)2、借:制造费用 1.1管理费用 2.5贷:累计折旧 3.6注意:此题要求计算的是4月份的折旧额,而不是3月份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练习参考答案.doc

第六章固定资产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B4. A5. C6. C7. A8. B9. A 10. A 11. A 12. C 13. C 14. D 15. B二、多项选择题1.ADE2. AB3. ABC4. BCE5. ABC三、判断题1. X2. X3. V4. J5. X6. X7. J8. V9. X 10. X四、业务核算题1.账务处理如下:1.账务处理如下:甲公司购置设备的成本=2 000 000 + 10 000=2 010 000(元)借:固定资产2 01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000贷:银行存款2 350 0002.账务处理如下:甲公司设备的成本=2 010 000+ 10 000+ 5 000=2 025 000(元)(1)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输费合计为2 0350 000元:借:工程物资 2 01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 000贷:银行存款 2 350 000(2)领用本公司原材料、支付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合计为40 000元:借:在建工程一设备2025 000贷:工程物资 2 010 000原材料10 000应付职工薪酬 5 000(3)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 2 025 000贷:在建工程 2 025 0003.甲股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工程物资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000贷:银行存款234 000(2)工程领用物资借:在建工程——厂房210 600贷:工程物资1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 600 (3)工程领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厂房35 100贷:原材料30 000 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 100 (4)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劳务支出借:在建工程——厂房30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30 000(5)支付工程人员工资借:在建工程——厂房6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0 000(6)7月底,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未办理结算手续,固定资产成本按暂估价值入账借:固定资产——厂房335 700贷:在建工程——厂房335 7004.计提减值准备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6 489 000-3 214 800-6 000 = 3 268 200 (元) 应补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为:3 268 200—3 180 000 = 88 200 (元)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一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8 2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8 2005.该资产已计提折旧=50000X (1-4%) / (10X 12) X (12X7 + 5) =35600(1)审批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一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4400累计折旧35600贷:固定资产50000(2)审批后借:营业外支出144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一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44006.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应交税费一(2)发生清理费用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行存款(3)收到残料变价收入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4)结转固定资产净损益借:营业外支出一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五、计算分析题1.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计算(1)二月份折旧额= 7000 (元)(2)三月份折旧额计算如下:二月份增加机器设备应提折旧额= 50000 X30 100150 0005 000180 000•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 1003 0003 00010 00010 00023 10023 100(1-4. 24%) 4-104-12 = 399 (元)(1 — 2. 5%) :15 4-12 = 130 三月份应提折旧额= 7000+399 -130 = 7269 (元)(3)四月份折旧额计算如下:三月份增加机器设备应提折旧额=[(30000-9600) -30000X4%] 4-8^12=200四月份应提折旧额= 7269+200=7469(元)2.编制出售该设备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309.6累计折旧550.4贷:固定资产860借:银行存款306贷:固定资产清理306 借:固定资产清理0.4贷:银行存款0.4 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4贷:固定资产清理 4。
补充练习参考答案:第6章 固定资产

第6章固定资产补充练习:1、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于2010年初自行建造仓库一座,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10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 000元,所购物资全部领用;另外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 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为1 700元;分配工程人员职工薪酬为40 000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3 000元,工程于2010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0%,该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要求:(1)计算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编制2010年与工程物资和固定资产构建有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10年、2011年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解:(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17000+11700+40000+3000=171700(元)(2)会计分录: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借:工程物资 117 000贷:银行存款 117 000工程领用物资:借:在建工程——仓库 117 000贷:工程物资 117 000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借:在建工程——仓库 11 700贷:原材料 1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 700分配工程人员职工薪酬:借:在建工程——仓库 40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0 000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借:在建工程——仓库 3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 000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借:固定资产 171 700贷:在建工程——仓库 171 700(3)应计折旧额= 171700×(1-10%)=154530 元2010年计提折旧额= 154530×5/15×8/12=34340元2011年计提折旧额=154530×5/15×4/12+154530×4/15×8/12=44642元2、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17%。
第六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固定资产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C D B B 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4、CD5、ABD三、判断题:××××√四、业务题:习题一(1)借:固定资产95000贷:银行存款95000(2)借:在建工程83500贷:银行存款83500借:在建工程2106贷:原材料1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6 借:在建工程4000贷:应付职工薪酬4000借:固定资产89606贷:在建工程89606(3)借:工程物资351000贷:银行存款351000借:在建工程349830贷:工程物资349830借:原材料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贷:工程物资1170借:在建工程46800贷:原材料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0 借:在建工程6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000借:在建工程1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12000借:固定资产414630贷:在建工程414630习题二(1)借:固定资产300000贷:实收资本300000(2)借:管理费用3500贷:银行存款3500(3)借:在建工程2000000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2000000借:在建工程300000贷:银行存款300000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G 2300000贷:在建工程2300000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融资租赁款400000贷:银行存款400000借:制造费用460000/12贷:累计折旧460000/12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2300000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2300000习题三(1)年折旧额=[120000-(3000-1000)]/10=11800(元)月折旧额=11800/12=983.33(元)借:制造费用983.33贷:累计折旧983.33(2)每公里折旧额=[180000-180000×5%]/400000=0.4275(元/公里)月折旧额=5000×0.4275=2137.5(元)借:销售费用2137.5贷:累计折旧2137.5(3)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折旧额=300000×40%=120000(元)第二年折旧额=180000×40%=72000(元)第三年折旧额=108000×40%=43200(元)第四年折旧额=[300000×(1-5%)-120000-72000-43200]/2=24900(元)第五年折旧额=第四年折旧额=24900(元)第一年每月折旧额=120000/12=10000(元)借:制造费用 10000贷:累计折旧 10000年数总和法:第一年折旧额=300000×(1-5%)×5/15=95000(元)第二年折旧额=300000×(1-5%)×4/15=76000(元)第三年折旧额=300000×(1-5%)×3/15=57000(元)第四年折旧额=300000×(1-5%)×2/15=38000(元)第五年折旧额=300000×(1-5%)×1/15=19000(元)第一年每月折旧额=95000/12=7916.67(元)借:制造费用 7916.67贷:累计折旧 7916.67习题四(1)借:在建工程550万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万借:累计折旧400万贷:固定资产1000万借:在建工程351万贷:工程物资351万借:在建工程23.4万贷:原材料20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万借:在建工程2万贷:应付职工薪酬2万借:原材料5万贷:在建工程5万借:固定资产921.4万贷:在建工程921.4万(2)借:管理费用 1.6万贷:银行存款 1.6万借:管理费用1020元贷:原材料1000材料成本差异20习题五(1)借:银行存款39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39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300000累计折旧300000贷:固定资产6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90000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90000 (2)借:固定资产清理170000累计折旧280000贷:固定资产45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4000贷:银行存款4000借:银行存款3000贷:固定资产清理3000借:其他应收款12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5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51000(3)借:固定资产清理500累计折旧49500贷:固定资产50000借:库存现金1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00借:固定资产清理200贷:库存现金200借:固定资产清理300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300 (4)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28000累计折旧9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00贷:固定资产40000借:营业外支出28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28000 习题六(1)借:在建工程500000贷:银行存款500000(2)借:在建工程48500贷:库存商品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 (3)借:在建工程51500贷:应付职工薪酬45600银行存款5900(4)借:固定资产600000贷:在建工程6000002006年度应提折旧=600000×40%/2=120000(元)借:制造费用 120000贷:累计折旧 1200002007年度应提折旧=120000+360000×40%/2=192000(元)借:制造费用 192000贷:累计折旧 192000(5)2008年度应提折旧=360000×40%/2=72000(元)借:制造费用 72000贷:累计折旧 72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216000累计折旧 384000贷:固定资产 600000借:银行存款 35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35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104000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104000。
第6章习题固定资产(答案完整版)

固定资产一、单项选择题固定资产定义的有(B)。
1.下列项目不符合...A.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B.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C.为生产商品而持有的资产D.为出租而持有的资产【答案】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并且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但单位价值并没有规定标准。
2.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除要符合其定义外,还要符合其确认的条件是(A)。
A.该项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项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C.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计量D.该固定资产的成本有可能能够可靠地计量【答案】固定资产确认的两个条件:该项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3.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是指(D)。
A.由于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使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增值B.由于环保要求使固定资产价值发生损失C.科学技术进步使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增值D.科学技术进步使固定资产价值发生损失【答案】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带来的固定资产价值上的损失。
4.对于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正确的做法是(C)。
A.作为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B.不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C.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D.作为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金额【答案】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预计的处置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计提折旧,计入固定资产的处置费用,其金额为折现值。
5.在实务工作中需要判断该项固定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判断的主要依据是(D)。
A.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可以计量B.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报酬能否可靠计量C.该项固定资产所有权是否已经转移到了企业D.与该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答案】判断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的主要依据是与该项固定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到了企业。
6.一般工商企业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正确的做法是( B )。
财务会计第6章固定资产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2工商财务会计练习题参考答案:第6章固定资产一、单选题1.C2. D3. C4. B5. C6. B7. D8. C9. A 10. C11. C 12. A 13. C 14. C 15. B 16.B 17.C 18.C二、多选题1. ABCDE2. ABCE3. ABC4.ABCD5.ABC6.AD7.CD8.BCE 9.DE 10.ACE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四、实务题1、计算各年折旧额如下:应计提折旧总额= 450 000 ×(1-4%)= 432 000(元)年数总和=8+7+6+5+4+3+2+1=362001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8/36×3/12 = 24 000(元)2002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8/36×9/12 + 432 000×7/36×3/12 = 93 000(元)2003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7/36×9/12 + 432 000×6/36×3/12 = 81 000(元)2004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6/36×9/12 + 432 000×5/36×3/12 = 69 000(元)2005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5/36×9/12 + 432 000×4/36×3/12 = 57 000(元)2006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4/36×9/12 + 432 000×3/36×3/12 = 45 000(元)2007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3/36×9/12 + 432 000×2/36×3/12 = 33 000(元)2008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2/36×9/12 + 432 000×1/36×3/12 = 21 000(元)2009年计提折旧额:432 000×1/36×9/12 = 9 000(元)2、(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900+37.5+363+72=4372.50(万元)(2)借:在建工程3937.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63贷:银行存款4600.5.借:在建工程435贷:原材料363应付职工薪酬72借:固定资产4372.50贷:在建工程4372.50(3)2009年折旧额= 4372.50×0.2×2/12=145.75(万元)3、(1)借:固定资产清理 4 600累计折旧5000贷:固定资产9 600借:银行存款4680贷:固定资产清理4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680 借:营业外支出600贷:固定资产清理600(2)借:待处理财产损益5000累计折旧15000贷:固定资产20000借:营业外支出5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5000(3)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0累计折旧600000贷:固定资产18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贷:银行存款1000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赔款1000000原材料18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018000借:营业外支出183000贷:固定资产清理183000(4)借:固定资产清理4000累计折旧36000贷:固定资产4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600贷:银行存款600借:银行存款4800贷: 固定资产清理4800借:固定资产清理200贷:营业外收入2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固定资产补充练习:
1、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企业,于2010年初自行建造仓库一座,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100 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 000元,所购物资全部领用;另外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 000元,应转出的增值税为
1 700元;分配工程人员职工薪酬为40 000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3 000元,工程于2010年4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10%,该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要求:(1)计算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编制2010年与工程物资和固定资产构建有关的会计分录。
(3)计算2010年、2011年该项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解:(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17000+11700+40000+3000=171700(元)(2)会计分录:
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 117 000
贷:银行存款 117 000
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仓库 117 000
贷:工程物资 117 000
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仓库 11 700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 700
分配工程人员职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仓库 4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40 000
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劳务支出:
借:在建工程——仓库 3 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 000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 171 700
贷:在建工程——仓库 171 700
(3)应计折旧额= 171700×(1-10%)=154530 元
2010年计提折旧额= 154530×5/15×8/12=34340元
2011年计提折旧额
=154530×5/15×4/12+154530×4/15×8/12=44642元
2、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率为17%。
有关固定资产业务如下:(1)2009年3月A公司自行建造生产用固定资产一台,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价款350万元,支付的增值税为59.5万元,所购物资全部领用;另外还领用了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48万元,该工程项目应负担建设人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为142万元。
(2)2009年4月5日工程交付使用。
预计可使用6年,净残值为15万元,该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3)2011年10月13日,该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以银行存款支付费用15万元,取得变价收入300万元和增值税51万元存入银行。
要求:(1)计算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编制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3)分别计算2009年、2010年、2011年计提的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4)编制2011年10月13日报废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解:(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50+48+142=540(万元)
(2)编制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①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 3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59.5
贷:银行存款 409.5
②工程领用物资:
借:在建工程 350
贷:工程物资 350
③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48
贷:原材料 48
④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 142
贷:应付职工薪酬 142
⑤2009年 4月 5日工程交付使用:
借:固定资产(350+48+142)540
贷:在建工程 540
(3)分别计算2009年、2010年、2011年计提折旧:(万元)
2009年折旧额=(540-15)×6/21×8/12=100
2010年折旧额
=(540-15)×6/21×4/12+(540-15)×5/21×8/12= =133.33
2011年折旧额
=(540-15)×5/21×4/12+(540-15)×4/21×6/ 12==91.67
(4)编制2011年10月 13日报废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①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15
累计折旧(100+133.33+91.67)325
贷:固定资产 540
②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5
贷:银行存款 15
③残料变卖收入:
借:银行存款 351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51
④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300-15-215)70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