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二地理 南亚和印度学案

合集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学案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学案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南亚和印度学案设计1 / 6第三章 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学习目标】1、识记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背会主要的河流、地形区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3、记住印度工农业生产的分布和主要城市及印度的人口压力。

4、会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预学指导】(1)在图中用红色的笔描画重要经纬线:10°N (印度南端)、北回归线(印度中部)、80°E (印度中部)、90°E (孟加拉湾),记住他们穿过的重要地区(2)标出海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3)标出陆地:喜马拉雅山南坡、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4)用线条画重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东/西高止山、兴都库什山脉 (5)标出重要地形区:恒河平原、恒河三角洲、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 (6)在下图中填出重要河湖: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雅鲁藏布江)(7)在下图中画出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 (8)在下图标出大致的重要农业区:水稻、小麦、黄麻、甘蔗、茶叶、棉花等分布区(9)在下图标出重要工业区:以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为中(10)在下图标出重要城市:新德里、加尔各答、孟买、班加罗尔【预学案】(1)填写国家与首都:①国是 首都是 ;②国是 ③国是 ④国是 ⑤国是 ⑥国是 (2)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是 、 、 、 。

A①②③ ⑤ ⑥C④ ⑦ABcDa bE d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特征:2、范围:内陆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临海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岛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南亚的地形特征2、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1)两大河流①印度河:源于我国西藏,向西南流经南亚西部的干旱地区,注入________。

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范文

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世界地理南亚与印度教案优秀范文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

2. 掌握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南亚及印度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难点:1. 印度的地理特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 印度的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地图:南亚地区地图、印度地图。

2. 图片:南亚地区风光、印度名胜古迹等。

3.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

4.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南亚地区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南亚地区的基本情况。

3. 讲解印度的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引导学生掌握印度的地理特点。

4. 分析印度的人口分布,让学生了解印度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5. 讲解印度的宗教信仰,如印度教、佛教等,引导学生了解印度的宗教文化。

6. 讲解印度的历史文化,如古印度文明、莫卧儿帝国等,让学生了解印度的历史发展。

7. 课堂互动: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地图和图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加深对南亚和印度的认识。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南亚地区地图,标注印度的主要地理特征、人口分布、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南亚地区风光和印度文化的纪录片,增强学生对南亚与印度的直观认识。

南亚和印度【高二区域地理】(需配合学案和教学设计)

南亚和印度【高二区域地理】(需配合学案和教学设计)

季 风
我们继续西行, 在南亚西北部印度 与巴基斯塔交界处, 有一片广袤的沙漠, 称为塔尔沙漠,又 叫印度沙漠,据当 地导称,这里原 先是水草丰美的地 方,散落着多个小 公国。那么,是什 么原因使得它称为 如今的沙漠?
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 位置: 西南季风 的末端
降水少
沙漠
植被减少、沙漠化
历史: 人为过渡开发、破坏
南亚和印度
第一课时 南亚
学习目标 1.了解南亚的位置、范围、三大地形区的分 布及两条主要河流状况 2.掌握南亚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及成 因,理解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南亚塔尔沙漠、德干高原热带草原的 成因 4.能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一、请根据预习的内容,将学案上的【旅行前TIPS】 部分完成,你有5分钟的时间
展示时间
【奇闻探究】我们来到南亚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
方,发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 · · · · ·
印度东北部的 梅加拉亚邦,有一 个小镇坐落在布拉 马普特拉河边,这 便是著名的“世界 雨极”乞拉朋齐。 1861年乞拉朋齐一 年的降雨量达到 20447毫米之多, 1960年8月~1961年 7月再次以26461.2毫 米的降雨量刷新世 界纪录,获得“世 界雨极”的美称
材料一 恒河平原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孟加拉 国、印度等国的深水稻一般生长在1-6米深的水中,根茎长。 其修长的茎能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 (1)深水稻的单产比一般水稻低,分析恒河平原发展深水 稻种植的原因。(10分)
下一次 我们将深入印度, 探寻其面纱下的美景
【微套路】分析气候成因
分析该地区气候特征 影响降水的因素
海陆位置 大气环流
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 地势高低 地形(阻挡冷空气) 阴坡、阳坡 洋流 海陆位置 人为因素

世界地理南亚和印度导学案

世界地理南亚和印度导学案

《南亚和印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地图册P44图文,分析南亚和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地图册P45图文,找出南亚的宗教及分布国家。

3.结合地图册P46-P47图文,归纳印度的农业和工业分布。

【重难点】自然地理特征【难点】热带季风气候【思议环节】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思考: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印度主要农作物和工业的分布?【展评环节】(“十个三大”)南亚自然特征:(“六个三大”)一、南亚的位置和范围1.位置2.国家及首都(三类国家、三个亿国)内陆国:临海国:岛国:二、地形地势(三种地形)北部:中部:南部:三、河流(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国家、注入地)四、气候(三种气候)五、印度工农业分布(三大矿产)南亚人文特征:(“四个三大”)三大宗教、三大工业、三大经济作物、三大粮食作物合作探究思考:1.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气候特征:成因:2.分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及措施。

【练结环节】(2011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甲中A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乙为A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描述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南亚和印度》导学案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6—9月降水量较丰富(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南亚与印度学案

南亚与印度学案

《南亚与印度》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特征。

2、掌握印度的农业类型和分布、工业发展及分布3、印度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4、印度工业的发展及分布难点理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亚的位置、范围与国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图文结合,让学习事半功倍)一、南亚的位置与范围:(1)纬度位置:经度位置:(2)海陆位置:南亚是指位于亚洲南部,___________山脉与__________洋之间的广大地区。

有“_______________”之称。

它东濒___________湾,西临__________海。

(在下图中填注所填地理事物名称)(3)范围:南亚的国家:内陆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临海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海上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三大地形区1、北部:地形是,具体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山脉。

2、中部:地形是,具体地形区和____________________平原3、南部:地形是,具体地形区高原德干高原地形特征:(二)气候:1、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气候。

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成因:特点:描述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2、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______________。

植被:西北部塔尔沙漠的成因?高山气候:__________________(三)河流:河流较少,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河三角洲常发生水灾的原因?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宗教:______________的发源地,斯里兰卡以_______为主,印度、尼泊尔以_______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_______为主。

20-21版:学案10 南亚和印度

20-21版:学案10    南亚和印度

学案10南亚和印度[核心素养目标] 1.根据南亚区域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记住南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河流及其水文特征等。

2.根据气候要素的统计图表、数据等,运用区域分析与综合方法掌握南亚季风气候的特点,分析南亚季风气候成因以及与农业的关系。

3.从人地协调观的角度掌握印度的农业和“绿色革命”,并且对印度的农业能够进行区位综合分析。

4.把握印度的主要自然资源及其分布、印度工业发展情况,能够以班加罗尔为例分析工业发展,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图表填绘]一、南亚南亚地形图【填图绘图】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70°E、80°E、90°E、10°N、30°N,并观察这些经纬线穿过的陆地、海洋、国家、地区。

(2)绘出:南亚夏季风向。

1.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

2.自然概况(1)地形⎩⎨⎧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2)气候: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北部山区为高原山地气候。

(3)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人口: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之一,印度人口最多,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人口也超过1亿。

(2)经济:都是发展中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展较快,大多以棉纺织、麻纺织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

二、印度1.自然条件(1)耕地面积广大,亚洲第一。

(2)各地气候、地形不同,有利于多种作物种植。

(3)常有水旱灾害发生。

2.主要农作物及分布3.迅速发展的民族工业(1)资源与工业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图中的工业城市及工业部门:A 加尔各答,以麻纺织工业为主,B 孟买,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2)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软件产业。

图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C 班加罗尔。

[体 系 构 建])南亚⎩⎪⎪⎨⎪⎪⎧地形⎩⎨⎧北部山地:崎岖狭长的喜马拉雅山南坡中部平原:略成弧形的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德干高原河流⎩⎨⎧印度河:源于中国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注入孟加拉湾,河口有恒河三角洲南亚⎩⎪⎪⎨⎪⎪⎧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其中 3~5月气候干热热带沙漠气候:全年气候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农业⎩⎨⎧西南季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治理措施:修筑水利工程⎩⎨⎧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修建灌溉 系统南部修筑防旱的贮水池重点一 南亚气候及其影响[知识精讲]1.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与特征2.南亚地区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南亚地区受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状况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导学案

区域地理.南亚与印度导学案

区域地理: 南亚与印度导学案一、介绍南亚地区是亚洲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和阿富汗等国家。

其中,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也是南亚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国家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南亚地区与印度的地理特征、人口分布、经济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

二、地理特征1. 地理位置: 南亚地区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紧邻印度洋。

南亚地区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北与中国和塔吉克斯坦相邻。

2. 地形地貌: 南亚地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塔里木盆地、恒河平原等。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被誉为“世界屋脊”。

3. 气候特点: 南亚地区气候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高山地区气候寒冷,平原地区气候炎热。

三、人口分布1. 人口数量: 南亚地区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总人口超过15亿。

其中,印度是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总人口的80%。

2. 人口密度: 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南亚地区的人口密度差别很大。

印度的人口密度较高,尤其是在恒河平原地区。

而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人口密度较低。

3. 城市化程度: 南亚地区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

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主要城市都面临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和城市扩张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了挑战。

四、经济特点1. 农业: 南亚地区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占据着重要地位。

稻米、小麦、棉花等是南亚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尼泊尔和不丹以种植作物和畜牧业为主。

2. 工业: 南亚地区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国家,拥有发达的汽车、电子、钢铁和纺织等行业。

3. 贸易: 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主要以出口农产品和纺织品为主。

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国家,其对外贸易关系比较广泛,包括与邻国的贸易以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贸易。

五、文化背景1. 宗教: 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宗教多样性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

3.4南亚与印度学案1

3.4南亚与印度学案1

3、4、南亚与印度1、印度的自然特征2、印度的农业生产特点与主要农作物分布。

3、印度的资源分布和工业分布。

4、印度的水旱灾害。

一、自然特征1、找出喜马拉雅山、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归纳南亚地形特点。

2、填注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3、画出南亚三种不同热带气候的分布大致范围。

4、据图描述南亚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5、据图描述南亚湿季降水量分布特点。

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0150℃-15℃ -30℃-45℃ -60℃mm )6、分析印度农业生产的条件.7、请你说出印度小麦、水稻、棉花、黄麻、茶叶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区位条件。

8、分析说明印度东北部和西南沿海种植水稻的不同条件。

9、分析德干高原为主要棉花产区的原因10、印度主要的矿产资源有哪些?主要分布于哪里?11、在图中画出印度的主要的工业区及其中心城市,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的区位条件。

农业:平原高原为主的地形,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面积最大);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旱灾害多发。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降水丰沛的东北部和半岛两侧沿海;小麦:降水较少的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棉花:有肥沃黑土、降水较少、阳光充足的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地势低平、气候湿热的恒河三角洲;茶叶:产量居世界首位,分布在东北部的雨水充足、排水良好的低山坡上(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

练习:1、(08四川)图7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0,4。

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4分)(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10分)(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12分)(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10分)答案(36分)(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2)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地理南亚和印度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本区主要国家印度的地理特征【学习重难点】本区主要国家印度的地理特征【问题导学】学习目标一:南亚1、概述(1)位置、范围、国家位置范围:海陆位置:位于以南,以北的地区,它东濒湾,西滨海。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N之间内陆国:国家临海国:岛国:与中国的邻国:宗教和居民: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为主;印度、尼泊尔以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为主。

居民为人种。

本区人口超过亿的国家有:(2)自然条件北部:山地:,地形崎岖。

中部:平原:平原、平原,地势平坦,是主要区。

南部:高原:高原,地势西东。

南亚中部的平原主要由哪两条大河冲积而成?河流发源地注入说明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气候: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成因、分布,【基础训练】1.填图:印度洋、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印度半岛印度(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孟加拉国(达卡)、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尼泊尔(加德满都)、锡金(甘托克)、不丹(廷布)、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克什米尔地区喜马拉雅山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塔尔沙漠新德里(印度首都)、孟买(印度最大海港和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海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班加罗尔(全国第三大城市)2.做出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3.填注: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思维拓展】(1).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2)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分布在那里?(3).德干高原西侧的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4).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学习目标二:印度(1)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2)农业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原因:读右上图:分析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作物主要分布地区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茶叶黄麻甘蔗【思维拓展】1.德干高原棉花产区的主要原因?2.分析东北部和西部沿海种植棉花的不同条件?3.印度农业面临的主在问题及解决措施(3)发展中的工业矿产:主要有、、等,分布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4)主要城市(1)图A中箭头表示的风是____月前后的季风活动,风从______吹向_______,称_______季风。

(2)图B中箭头表示的风是_____月前后的季风活动,风从_____吹向______,称______季风(3)能给印度带来丰沛降水的是________季风。

(4)在图A和图B两种季风影响下,印度大部分地区属________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A中的季风影响下,印度形成________季,该季节时间是每年________月至次年________月,在图B中的季风影响下,印度形成________季,时间从________月至________月。

独立前:只有业和业独立后: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工业体系。

核能、航天初具规模,产业蓬勃发展。

以东北部的和西部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区,南部以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工业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铁路交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工业中心和重要,人口最多城市,——孟买:位于最大和工业中心班加罗尔:印度半岛,新兴的工业中心,是南亚的。

城市产地【小结与补充】交口县第一中学校高二地理学科学案编号:016时间:主编:高二地理组审核:班级姓名课题:南亚和印度基础题:1.关于印度河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印度河冲积而成B.是印度主要农业区C.分布有大片沙漠D.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2.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特点是()A.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C.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3.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反气旋的影响C.季风洋流的影响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4.乞拉朋齐成为世界多雨的原因是()A.地形和纬度的影响B.地形和洋流的影响C.地形和季风的影响D.季风和洋流的影响5.目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主要来自()A.农村劳动力少B.水旱灾害多C.人口增长过快D.劳动力流失6.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而生产的化妆品,下列国家最可能有销售市场的是()A.印度B.俄罗斯C.埃及D.日本7.印巴发生冲突的地区和主要原因是()A.印度河平原的水资源纷争B.克什米尔地区的民族矛盾C.克什米尔地区的领土纷争D.克什米尔地区的宗教矛盾8.中国对解决印巴克什米尔地区冲突的一贯主张是()A.克什米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通过政治谈判和平协商C.通过战争用武力解决冲突D.由联合国安理会作最后裁决9.下列关于南亚次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南亚地区B.指赤道以北的南亚地区C.指印度半岛及其附近的岛屿D.指南亚的大陆部分10下列有关南亚经济发展概况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亚八国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B.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C.南亚工业以纺织、食品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D.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1.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巴基斯坦以印度教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B.南亚是印度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C.恒河源出我国西藏,注人孟加拉湾,下游地区小麦的种植面积广大D.南亚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3个,其中印度人口最多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5~6题。

12.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13.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土壤C.降水D.热量亚洲计算机软件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巴基斯坦D哈萨克斯坦达标题:1.读图分析;(1)此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判断理由(2)该气候的雨季是月到月,这时受洋季风的控制,旱季是月到月,这时受季风的控制,给南亚带来大量降水的是季风,该季风不稳定,会带来灾害。

(3)南亚同同纬度其他提取相比,冬季气温偏高试从地形等因素分析原因:2.读南亚地区略图(图14)完成有关问题:(1)A是(国家),图中B是地区。

(2)甲、乙两幅图中,能反映C地气候特点的是;该气候类型是。

(3)图中D河是河,是(国家)重要的灌溉水源。

(4)图中E处山地是山,它的形成原因是(5)分析C所在国发展农业的主要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

3.读右图回答:(1)图中所示地区属于__________ (区域)。

(2)这个地区的地形倾斜方向为_______ _ 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___。

(3)这个地区的气候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气候,其特征为_______ ___。

夏季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风。

(4)图中所示的岛屿为__________岛。

4.读右图,回答问题:(1)此地区绝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

请简要解释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本区地形自北向南依次为(填写地形名称) 喜马拉雅山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3)图中各字母中代表印度的是_________,代表巴基斯坦的是__________。

拓展题:1.读亚洲部分地区图,回答问题:(1)图中数码①是(国家),该国地形以为主。

②国的重要灌溉水源是。

(2)③国的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西部沿海的是其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南部则形成了以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

(3)简要分析制约③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④是地区,它常是②③两国发生武装冲突的导火索,从地理原因分析,引起两国冲突的直接原因是。

(5)图示区域内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国家是(填代号)拓展题2.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

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国都属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

分析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存在着不懂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