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铃薯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第一次)

合集下载

马铃薯发展现状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发展现状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发展现状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食用和工业原料。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马铃薯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开发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马铃薯产量现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马铃薯产量现状1. 马铃薯产量分布我国马铃薯主要产自黑龙江、河北、山东、云南等地,其中黑龙江省占全国马铃薯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些地区主要以平原、丘陵地区为主,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 马铃薯产量水平我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约为25-30吨/公顷,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产量已经达到40-50吨/公顷以上,甚至高达60吨/公顷。

改善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 种子选育马铃薯的种子选育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通过千层播种、小种植、繁殖等技术,选育出高产优质的种子,将对提高产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种子公司和研究机构开展了马铃薯种子选育的研究工作,为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2. 土壤改良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在肥力较差的土地上,可以采取有机肥、磷肥、钾肥等多种施肥方式,同时加入适量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3. 高效栽培技术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施肥和植保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灌溉,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采用微量元素和有机肥料等施肥方式,可以满足马铃薯生长的需求,提高产量;同时采用生物防治和生物气溶胶等无公害的植保技术,可以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4. 种植制度优化利用旋耕、秸秆还田等方法改善土壤环境,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2024年马铃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马铃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马铃薯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马铃薯(Potato)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之一。

马铃薯的广泛种植和消费对许多国家的农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马铃薯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2. 全球马铃薯生产马铃薯是世界上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全球马铃薯生产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和北美地区。

中国、印度、俄罗斯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家。

3. 马铃薯消费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增加,马铃薯消费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马铃薯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钾等营养物质,被认为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

此外,马铃薯的多种加工方法和用途,使其在各种食品中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马铃薯市场的发展。

4. 马铃薯进出口情况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同,马铃薯的生产和消费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国家和地区依赖进口满足其马铃薯需求。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消费国之一,但其生产能力有限,需要大量进口。

此外,一些马铃薯生产国也通过出口来获取经济收益。

5. 马铃薯价格波动马铃薯市场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气候因素、政策调整等。

由于马铃薯是一种易腐食品,农产品价格波动也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

价格波动对于种植者和消费者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6. 马铃薯市场竞争态势全球马铃薯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

竞争优势包括价格竞争力、产品质量、供应能力等。

在一些国家,马铃薯种植者通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量和质量,获得竞争优势。

7. 马铃薯市场发展前景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因素,马铃薯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乐观。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增加,马铃薯的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

此外,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8. 结论综上所述,马铃薯市场正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全球马铃薯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增加。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民和经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马铃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其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有: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供应链短板、农民收入不稳定、产品附加值不高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受限,影响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科技支持与培训、优化市场营销策略、建立农民收入稳定机制、提升产品加工技术等。

这些建议旨在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和有效的建议,相信马铃薯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产业将迎来更加稳健的发展,为农民和经济带来更多的利益和贡献。

2. 正文2.1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近年来,马铃薯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马铃薯产业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但种植技术水平相对不高。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导致产量、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马铃薯产品在市场供应链上存在短板,导致产品流通不畅,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农民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生产积极性不高。

马铃薯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在市场价值。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

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共同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2 问题一:种植技术水平不高种植技术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但目前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种植技术的不成熟导致了产量不稳定,甚至出现了病虫害大面积爆发的情况。

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中国,马铃薯产业也在不断发展,成为了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的马铃薯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2000万亩,年产量也达到了1亿吨以上。

同时,中国的马铃薯产业也在不断升级,从传统的种植模式向现代化、科技化的种植模式转变。

在种植技术方面,中国的马铃薯产业也在不断创新,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种植技术,如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除此之外,中国的马铃薯产业还在不断拓展市场,向着多元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

在国内市场方面,马铃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和餐饮业中。

同时,马铃薯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如制造淀粉、酒精、生物燃料等。

在国际市场方面,中国的马铃薯产业也在不断拓展,出口量不断增加,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马铃薯出口国之一。

然而,中国的马铃薯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一些地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量和品质都有待提高。

其次,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以提高马铃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马铃薯产业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总的来说,中国的马铃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未来,中国的马铃薯产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市场营销,提高产量和品质,拓展市场,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引言: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蔬菜之一,因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等特点,受到了全球各地农民和消费者的重视。

本文将从马铃薯的品种特点、种植面积、产量等方面分析当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展望未来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马铃薯的品种特点马铃薯作为一种主食作物,其品种特点对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马铃薯品种不断推出,品种品质稳定,选择面广。

主要品种包括早熟型、中早熟型、中晚熟型以及晚熟型等。

不同品种在生长周期、抗病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具有差异,农民可根据自身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二、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作为主食作物的马铃薯在全球范围内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约1840万公顷增长到2019年的约2040万公顷,增幅约11%。

同时,全球马铃薯总产量也随之增加,从2000年的约3.75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约4.70亿吨,增幅约25%。

在国内,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约120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约340万公顷,增幅约183%。

与此同时,马铃薯产量也从2000年的约400万吨增加到2019年的约1000万吨,增幅约150%。

三、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1. 马铃薯产地环境逐步优化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马铃薯的种植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通过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科技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引进,包括新品种的选育、高效耐病的栽培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有效地提高了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摘要:马铃薯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粮食、饲料等多用途作物,我国各省都有种植,其产量比例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常年保持在3%左右,占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也是维持在4% ~5% [1]。

目前,中国发展马铃薯的生产潜力极大。

二零一五年,国家举办了“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会议确定了将积极推进优质马铃薯的主粮化的重要策略,将马铃薯与小麦、水稻、玉米并称为全国四大主粮作物。

马铃薯的主粮化是国家在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常态背景下积极推进平衡粮食战略的重大选择,对全国粮食安全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种植,粮食安全马铃薯是茄科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中淀粉、蛋白质含量较高,所含的矿物元素也较别的作物更加丰富,氨基酸组成齐全,含多种维生素。

在食品工业历史上马铃薯可用于生产如酒精、淀粉、面粉等产品,因此我国马铃薯产业技术的研究发展对于中国及整个世界经济的中长期粮食有效供应和保障国家和地方粮食供给安全有极重要意义。

据《中国农业年鉴》数据,2014年,我国的马铃薯生产种植规模为约556万hm2,鲜薯产量达到9551.5万吨,面积比例和马铃薯产量比重均约占全世界产量的1/4[2]。

1我国马铃薯种植现状1.1种植区域划分马铃薯种植的产区已经遍及全国,并针对不同分布区域的自然环境特色发展出了各自适应的种植模式。

李志勤等以栽培类型为基础,结合生物学特性以及各地的气候、地理条件,把中国的马铃薯规模化生产区划分为了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个特色优势区域。

北方一作区包括北方7省及河北省、辽宁省、陕西省、山西省的北部,该马铃薯种植区的栽培面积占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的50%左右,是中国马铃薯的一个主要产区。

该种植区域的日照十分充足,昼夜垂直温差相当大,适于马铃薯早熟生育。

本区马铃薯几乎一年有一熟,品种类型以中熟种为主。

西南混作区是中国的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区,其种植面积仅次于北方一作区,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9%。

2023年马铃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马铃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马铃薯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马铃薯是一种全球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它被广泛用于制作食品和饮料,如薯片,薯条,蒸土豆和酿酒等,而且马铃薯也是人类营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成分之一。

因此,马铃薯行业在全球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趋势、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深入了解马铃薯行业市场前景。

一、宏观经济环境全球经济一直在缓慢发展,但对于马铃薯行业来说,它正在面临巨大的机遇。

马铃薯是一种价格便宜、营养价值高的粮食作物,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大量的消费者需要马铃薯。

在某些国家,政府正在鼓励农民通过“种植大片马铃薯”的方式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以帮助满足人民的需求。

这些因素都说明了马铃薯行业在全球经济环境中具有广泛和稳定的市场前景。

二、市场趋势1. 家庭食品和休闲食品方面的需求仍然非常强烈;2. 绿色消费观念日益盛行,人们更加关注食品的健康和安全;3.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越来越喜欢用一些种类和口感不同的马铃薯制作食品,这给马铃薯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4. 一些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东南亚等)的快速发展,正在使马铃薯行业的市场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

三、政策法规1. 随着政府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一些传统的农业方式正逐渐被淘汰。

而马铃薯作为一种粮食作物,更能够适应新的农业模式。

因此,政府正在积极推广马铃薯的种植;2. 在国外,一些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农业发展,并鼓励农民恢复传统的农耕方式,对进口马铃薯实行高关税政策,这为国内马铃薯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会;3. 在国内,政府也加强了对马铃薯种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马铃薯,为马铃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综合来看,马铃薯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粮食作物,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马铃薯行业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法规的支持,马铃薯行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和壮大。

我国马铃薯加工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一)

我国马铃薯加工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一)

目前 ,世 界上 有 10多 个 种 植 马 铃 薯 的 国家 和 地 术 的 不 断 完善 , 列 产 品 的 不 断 开 发 , 及 各 种 媒 介 的 5 系 以
区 , 栽 培 面积 20 多 万公 顷 。 欧美 等发 达 国家 , 总 00 在 马 铃 薯 多 以 主 食 形 式 消 费 , 颇 得消 费 者 的 青 睐 . 成 为 并 已 日常 生 活 中不 可 缺 少 的 食 物 之 一 。 1美 国 。 国 马 铃 薯 加 工 制 品 的 产 量 和 消 费 量 约 占 . 美
课题 。

粉 条 、 粉 、 条 、 片 等 约 占总 产 量 的 1%, 口约 占 全 薯 薯 4 出
国 内外 马铃 薯 加 工产 业发 展 现 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还 有 3%鲜 薯 有 待 利 用 。今 后 , %, 0 随着 马铃 薯 加 工 技 正 确 宣 传 和 引 导 。马 铃 薯 食 品 将 逐 步成 为 我 国 城 乡调 剂 和 丰 富 人 民 日常 食 物 结 构 的 主食 .在 日常 膳 食 结 构 中将 占有 一席 之 地 ,马 铃 薯 加 工 产 品消 费 将 进 入 快 速 增 长 期 . 场发 展前 景十 分 广 阔 。 市
二 、 外 马 铃 薯 加 工 业 的 发展 趋 势 国 总 产 量 的 7 %, 铃 薯食 品 多 达 9 种 , 超 级 市 场 , 5 马 O余 在 马 铃 薯 食 品 随处 可 见 。 全 国 约 有 3 0多 个 企 业 生 产 油 0 1 种 专 用化 。为 适 应 市 场 发 展 需 要 , 界 各 国重 . 品 世 炸 马 铃 薯 片 ,每 人 每 年 平 均 消 费 马 铃 薯 食 品 3 斤 。 点把 选 育 不 同 加 工 需 要 的 品 种 确 定 为 优 先 发 展 目标 , O公 加 上 用 来 加 工 成 淀 粉 、 料 和 酒 精 等 的 加 工 量 . 占到 将 马 铃 薯 品种 分 为 食 品 专 用 型 、 粉 专 用 型 、 炸 专 用 饲 已 淀 油 马 铃 薯 产 量 的 8 %左 右 。目前 。 国 以 马 铃 薯 为 原 料 的 型 、 粉 专 用 型 等 。如 在 荷 兰 , 入 马 铃 薯 专 用 品 种 名 5 美 全 列 加 工 产 品 品 种 已 超 过 10种 。 0 录 上 的种 类 有 2 0余种 。 美 国 的 大 西 洋 、 瑞 特 、 诺 0 考 斯 2 日本 。 日本 马 铃 薯 年 总产 量 3 1 . 5 . 吨 , 北 海 登 和 加 拿 大 的 夏 波 蒂 等 品 种 ,均 为 世 界 著 名 的 油 炸 型 2万 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我国马铃薯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中国是署类生产大国,2011年播种面积达到5205千hm^2,占世界比重为27.3%。

但同时也是署类出口小国,2011年马铃薯出口贸易总额是2.25亿美元,所占世界比例仅为3.34%,本文分析了近10年内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进出口贸易现状,我国马铃薯产品的贸易总量、贸易地位及贸易格局,认为目前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的贸易总量呈呈攀升态势,出口增长相对较快,贸易格局日趋多元化,并就马铃薯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合当下马铃薯贸易状况,对我国未来马铃薯产品贸易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马铃薯;贸易现状;趋势1 前言21世纪我们吃什么?有专家认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今后的21年,预计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数字将超过1亿,其中增长人口的95%以上将出现在土地和水已经承受巨大压力的发展中国家。

因而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消息称,据科学家分析,解决人类未来粮食安全的问题,只有靠马铃薯了。

马铃薯的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的粮食作物里面最全的。

有营养学家曾经作过实验,148克土豆,大约是3两,就基本上能满足人一天的维生素和营养需求。

所以,法国人把马铃薯称为“地下苹果”,德国人称为“地梨”,俄罗斯人称为“第二面包”。

“从资源环境上来讲,发展马铃薯产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农业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指出,中国耕地中60%是干旱缺水地区,这些地区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马铃薯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它的水分利用率是小麦和玉米的8倍。

马铃薯主要在中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从其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在世界马铃薯贸易市场上只占很小的份额,与其生产地位严重不相称。

[1]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不断放大,出口动力充足,但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马铃中国世界上最大的薯类生产国,马铃薯贸易也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将马铃薯生产大国变成马铃薯出口大国,是中国当今一个重要的议题。

2 我国马铃薯的进出口贸易现状2.1 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的贸易总量及地位从我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进出口总额总体呈攀升态势。

联合国数据显示,2011 年我国马铃薯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67亿美元(见表1),是2000年的4.73倍,年均增长 17. 21% ,其中进口贸易额1.42亿美元,是2000年的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9.37% ,出口贸易额2.25亿美元,是2000年的19.45倍,年均增长率达31.37%,2006年我国马铃薯产品对外贸易,扭转入世以来贸易逆差的局面,由逆差转为顺差。

从我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份额来看,2000-2011年进口量从7.07万吨增长到12.91万吨,所占世界比重从0.53%上升到1.48%,进口额从0.53亿美元增长到1.42亿美元,所占世界比例从1.10%上升到2.19%,出口量从5.21万吨增长到41.37万吨,所占世界比例从0.4%上升到4.69%,出口额从0.11亿美元增长到2.25亿美元,所占世界比例从0.25%上升到3.43%。

虽然其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增长尤其明显,但是相较于美国和荷兰,所占贸易份额在世界马铃薯市场上还是很低的。

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用于马铃薯的消费量也位居世界首位,马铃薯的生产主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出口比例不高。

表格要用三线表,自己制作表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表题用黑体5号字,居中。

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中文字距后写表题。

2.2 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主要进口产品贸易分析2.2.1 种用马铃薯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进口量变化大我国种用马铃薯专用型品种缺乏,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保鲜贮藏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很多商家把目光转向国外市场,从马铃薯贸易强国购进种用马铃薯,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2011年我国马铃薯种用马铃薯,进口数量为91.42万吨,进口额6.31万美元。

就进口价格而言,相较于2000年,进口价格下降。

就进口数量而言,我国种用马铃薯波动幅度较大,每年情况不一。

2.2.2 进口产品仍以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需求量最大从我国马铃薯进口趋势上看,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进口总量呈增长趋势,需求总量保持适度的增长,并且以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进口贸易额最大,贸易总额大幅增长,其中2011 进口贸易总额达到 1. 05 亿美元,比 2000 年增长5. 52 倍,年均增长 18. 59% 2.2.3 其他初级马铃薯产品进口数量呈现减少态势我国马铃薯进口品的初级产品还有鲜或冷冻马铃薯 (种薯除外) 、冷冻马铃薯、制作或保藏的未冷冻马铃薯。

这些初级产品需求减弱,进口量增长速度持续低迷,其中,2005 ~ 2007 年鲜同样,制作或保藏的未冷冻马铃薯进口量呈下降趋势,其中,2004~2006年平均进口量仅为49.03吨.2.2.4 马铃薯加工品逐渐成为主要进口产品我国马铃薯加工品进口的强劲增长,表明我国的内需依然旺盛,据相关数据统计,马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2011年达到307.37万美元,同比增长48%,增长趋势明显。

相反,我国马铃薯细粉增长趋势变化不一,2000~2010年,年均进口额137.26万美元,但随后的2011年开始激增到1268.79万美元,增长了9倍之多,同时。

马铃薯淀粉进口量增长不稳定,其中2007年只有1万吨,但是2010年却达到历史最大值14.24万吨.表格格式同上。

2.3 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主要出口产品贸易分析2.3.1 初级产品出口逐年上升,以鲜或冷冻马铃薯为主(产品较为集中)中国出口的马铃薯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

如表所示,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是中国出口额最大的马铃薯产品,,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的出口额连续10年保持增长势头。

出口额从2000年的 467.74万美元增长到 2011 的16975.26万美元,年均增长38.51%,2000-2011年年均出口量24.02万吨;出口额紧跟其后的是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制品,从289.85 万美元增长到2560.35 万美元,年均增长21.9%,2000-2011年年均出口量1.04万吨,冷冻马铃薯出口额居第三位,从 103.97 万美元增长到 738.54万美元,年均增长27%,2011年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和制作或保藏的未冷冻马铃薯出口额分别占马铃薯产品总额75.42%和11.38%。

其中,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所占比例比2000年增加了33%。

2.3.2马铃薯加工品出口呈增加趋势,但出口量仍相对有限由表看出,2000-2011年,我国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出口额呈现增长势头,其中2007-2010年的出口额较大,然而相对于初级产品,加工品出口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初级产品,2011年我国出口量仍然十分有限,2011年我国马铃薯淀粉出口额从2000年的174.3万美元增长到824.13万美元,年均增长15.17%,居马铃薯产品出口额第三位。

这段论证不够充分,马铃薯加工品除了淀粉还有其他,你都没有论述,而且你也没论证出口量如何有限。

表格格式同上。

表格格式同上。

2.4 我国马铃薯贸易格局分析2.4.1 我国马铃薯产品的进口贸易格局我国马铃薯产品进口来源集中,相关数据显示,为进口额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马铃薯淀粉位居第二,马铃薯细粉及粗细紧跟其后,从表 4 中我们可以看出,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的进口来源地主要是北美地区,并且(删)进口来源地较为集中。

其中,美国是中国进口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的第一大来源国,占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进口额的份额高达78.45%;其次是加拿大, 956.52万美元,占 9.13%;荷兰,554.62万美元,占 5.29%。

欧洲国家是中国马铃薯淀粉的主要来源。

其中,德国是中国进口马铃薯淀粉的最大来源国,进口金额952.34,占46.42%。

其次是荷兰,416.87万美元,占20.32%;丹麦,203.33万美元,占9.91%;法国,185.6万美元,占 9.05%。

马铃薯细粉最大的进口来源,同样是美国,进口额 1018.04 万美元,占中国种用马铃薯进口额的 80.24%。

从这三组数据来看,我国马铃薯进口来源地较为集中,欧美是我国马铃薯产品的主要来源。

表格格式同上。

2.4.2 我国马铃薯产品的出口贸易格局邻近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的主要出口对象,马来西亚是中国,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的第一大出口国,2011年我国出口到马来西亚的,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占中国,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出口额的 31.28%,高达16975.26万美元,;其次越南 5310.44万美元,占 25.17%;俄罗斯4363.87 万美元,占 12.77%;印度尼西亚,2167.9万美元,占9.71%;泰国1648.89万美元,占5.34% ;新加坡 906.27万美元,占 3.86%。

排在前面的这6位国家占中国鲜、冷非种用马铃薯(与表格中名称统一)出口额的 82.7%。

东亚是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出口的主要出口市场。

日本是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占中国对世界出口的79.25%,其次是泰国,223.70万美元,占 8.74%;香港,112.46万美元,占 4.39%。

排在前面的这3位国家占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出口市场的份额就高达 99.45%,几乎到了 100%,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出口市场集中度高。

韩国是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出口交易额488.61万美元,占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份额的59.29%,;其次是泰国,129.95万美元,占15.77%;香港,52.61万美元,占6.38%;蒙古,51.26万美元,占6.22%。

排在前面的这4位国家占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的57%。

根据如上3个主要品种的分析来看,中国马铃薯出口市场也比较集中,周边国家是中国马铃薯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

表格格式同上。

3 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3.1 存在“难出”“易进”的贸易格局过去,由于我国的部分马铃薯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没有关税,对马铃薯进口的限制,主要采用如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并通过国家进出口公司垄断经营。

我国入世后,马铃薯平均关税降幅很大,这样一来,进口增长的幅度也会越大,另外,近年来马铃薯的成本上升很快,我国马铃薯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甚至有些出口产品成为现今国内的主要进口产品,“难出”“易进”的贸易格局尤为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