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电化学分析部分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答案【篇一:第五版分析化学上册课后答案】摘: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答案答案)析化学概论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第4章分析质量的控制与保证第5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mbe: c2=[cl-] (1) [nh3]+[nh4+]=c1+c2(2)cbe:[h+]+[nh4+]=[oh-]+[cl-] (3) 将(1)代入(3)质子条件式为: [ h+ ] + [nh4+] = c2 + [oh-] 解:a. 对于共轭体系,由于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可以将其视为由强酸(hcl和弱碱(nh3)反应而来,所以参考水准选为hcl, nh3和h2o 质子条件式为:[ h+ ] + [nh4+] = [cl-] + [oh-] 即 [ h+ ] + [nh4+] = c2 + [oh-] b.c1 m naoh+c2 m h3bo3 组合法mbe: c1=[na+] (1) [h3bo3]+[b(oh)4-]=c2 (2)cbe:[na+]+[h+]=[b(oh)4-]+[oh-] (3)将(1)代入(3)质子条件式为:[ h+ ] + c1 = [b(oh)4-] + [oh-]b. 参考水准选为naoh, h3bo3和h2oc. 直接取参考水平:h3po4, hcooh , h2o质子条件式:[h+] = [h2po4-] + 2[hpo42-] + 3[po43-] + [hcoo-]+[oh-] d. 0.01 m fecl3mbe: [cl-] = 0.03(1)(2)cbe:质子条件式为:(3)9. 解:已知p ka=5.30,ph=5.60设原缓冲溶液中盐的浓度为x mol/l,故(mol/l)得x=0.35则原缓冲溶液ph= 16. 解:据题意:kbc ≥ 10kw, c/kb ≥ 100ka?(10)/c?10?32?5→ph?14.0?5.0?9.0?10.1mol?lnaoh 19. 用 0.1 m滴定hac 至ph?8.00。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 【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  【圣才出品】

第21章 毛细管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21-1 什么是电渗流?它是怎样产生的?答:(1)电渗流是指当在毛细管两端施加高压电场时,双电层中溶剂化的阳离子向阴极运动,通过碰撞作用带动溶剂分子一起向阴极运动,即形成电渗流。

(2)电渗流的产生过程:由于多孔介质材料、微通道壁或其他流体管道材料表面带负电荷,液体中的正离子被吸引附着于通道壁上,最靠近通道壁的正离子被吸引的力量最强,距离通道壁越远,正离子所受的吸引力越弱。

水分子因具偶极性而吸附于正离子上,当在通道两端施加电压时,距离通道壁较远的正离子(受壁的吸引力较弱,可自由移动)游向负极,正离子带着吸附于其上的水分子以及因为摩擦力牵引着其他水分子一起游向负极,此即为电渗效应。

21-2 毛细管的总长为25cm ,进样端到检测器的柱长为21cm ,分离电压为20kV ,采用硫脲作为标记物,其出峰时间为1.5min ,试计算电渗流的大小。

解: 根据题给条件:U =20000V ,由1021,25, 1.5min 90,d L cm L cm t s ====可得电渗流为0d t eo L L t Uμ=⋅21142112125 2.92109020000eo cm V s cm V s μ-----⨯=⋅⋅=⨯⋅⋅⨯21-3 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中,指出下列物质的出峰顺序。

溴离子,硫脲,铜离子,钠离子,硫酸根离子答:在毛细管区带电泳中,上述物质的出峰顺序依次为:钠离子,铜离子,硫脲,硫酸根离子,溴离子。

21-4 为什么pH会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氨基酸?答:pH会影响毛细管电泳分离氨基酸是因为pH决定弱电离组分的有效淌度,同时还影响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氨基酸是两性物质,因此氨基酸的电离受到溶液pH的影响,当pH接近氨基酸的等电点时,氨基酸对外显示电中性,电泳过程中不移动。

21-5 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方法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何优缺点?答: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2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 2 2.16V mL =4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0.3~0.4g6解:2242S SO H SO KOH100%10.108/0.028232.066/2100%0.47110.3%nMw m mol L L g mol g=⨯⨯⨯⨯=⨯=8解:32CaCO HCl ,NaOH HCl001()2100%100%1(0.2600/0.0250.2450/0.0065)100.09/2100%0.250098.24%cV cV MnM w m m mol L L mol L L g mol g-=⨯=⨯⨯-⨯⨯=⨯=10解:2232462365Sb S Sb SO Fe KMnO +232323550.0200/0.031800.0005366220.000530.001060.00053339.68/100%71.64%0.25130.00106121.76/100%51.36%0.2513Sb S Sb S Sb Sb S Sb n cV mol L L moln n mol mol mol g molw gmol g mol w g ==⨯⨯===⨯=⨯=⨯=⨯=⨯=12解: 323345104As O AsO MnO --故4410005KMnO mcV M=⨯⨯440.2112100050.02345(/)36.42197.8KMnO c mol L ⨯⨯==⨯14解:22422422435001000 5.55310()90.035H C O H C O H C O m n mol M -===⨯2242H C O NaOH22433322 5.5531011.10610()11.106100.111()111()0.100NaOH H C O NaOH NaOHNaOH n n mol n V L mL c ---==⨯⨯=⨯⨯====224425H C O KMnO422433225.55310 2.22110()55KMnO H C O n n mol --==⨯⨯=⨯44432.221100.0222()22.2()0.100KMnO KMnO KMnO n V L mL c -⨯====16解:2272272275.442294.180.01850(/)1K Cr O K Cr O K Cr O n c mol L V ===3422722734/20.01850231.5428.567(/)Fe O K Cr OK Cr O Fe O T c M mg mL =⨯⨯=⨯⨯=18解: 245Fe MnO +-4243735.70550.02034 3.63110()1000FeSO H O MnO n n mol --∙∴==⨯⨯=⨯424242427777FeSO H OFeSO H O FeSO H OFeSO H O m n M mmω∙∙∙∙⨯==33.63110278.0499.76%1.012-⨯⨯== 故为一级化学试剂。

分析化学 第五版 (武汉大学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分析化学 第五版 (武汉大学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答案
18. 按国家标准规定, 化学试剂 FeSO4·7H2O(M=278.04g·mol-1)的含 量 : 99.50~100.5%为一级(G.R);99.00%~100.5%为二级(A.R);98.00%~101.0% 为三级(C.P)。现以 KMnO4 法测定,称取试样 1.012g,在酸性介质中用 0.02034 mol·L-1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35.70mL。计算此产品 中 FeSO4·7H2O 的质量分数,并判断此产品符合哪一级化学试剂标准。 解:
∵ Ni 2 + ∼ EDTA 39.3 × 0.0130 1000 = = 0.01703( mol / L) 30.0 1000 25.00 = 4.2575 ×10−4 (mol ) 1000
∴ cNi 2+ =
nNi 2 + VNi 2 +
=
nEDTA VNi 2 +
n′Ni 2+ = c Ni 2+VNi 2+′ = 0.01703 ×
n=(
tσ 2 2.36 × 0.13 2 ) =( ) = 2.4 ≈ 3 E 0.20
4.已知铅锌矿的 K 值为 0.1,若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 30 mm,问最少应采取试样多少千克才有代表性? 解:
Q ≥ Kd 2 = 0.1 × 302 = 90( kg )
5.采取锰矿试样 15 kg,经粉碎后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 2 mm,设 K 值为 0.3,问可缩分至多少克? 解:
应称取
H2 C2 O4 ⋅ 2H2 O
0.3~0.4g
6.含 S 有机试样 0.471g,在氧气中燃烧,使 S 氧化为 SO2,用预中和过的 H2O2 将 SO2 吸收,全部转化为 H2SO4,以 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 至化学计量点,消耗 28.2mL。求试样中 S 的质量分数。 解: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整理排版4页)

分析化学(高教第五版)课后习题第五章答案(整理排版4页)

第五章 习题5.1计算pH=5时EDTA 的酸效应系数αY(H)。

若此时EDTA 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0.0200mol ·L -1,则[Y 4-]为多少?答案:(1)EDTA 的61~K K :1010.26,106.16,102.67,102.0,101.6,100.961~ββ:1010.26,1016.42,1019.09,1021.09,1022.69,1023.59pH=5.0时:()[][][][][][]66554433221H Y H H H H H H 1ββββββ++++++++++++=α=1+105.26+106.42+104.09+101.09+10-2.31+10-6.41=106.45(2)[Y 4-]=45.610020.0=7.1×10-9mol ·L -15.2 pH=5时,锌和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 ·L -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

pH=5时,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 2+?答案: 查表5-2: 当pH=5.0时,lg αY(H)=6.45,Zn 2+与EDTA 浓度皆为10-2mol ·L -1, lgK ’=lgK 稳- lg αY(H)=16.50-6.46=10.05﹥8,可以滴定。

5.3假设Mg 2+和EDTA 的浓度皆为10-2 mol ·L -1,在pH=6时,镁与EDT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 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 2+。

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

答案: (1)查表5-2: 当pH=6.0时,lg αY(H)=4.65,lgK ’=lgK 稳- lg αY(H)=8.69-4.65=4.04, lgK ’﹤8, ∴不能滴定(2)lg αY(H)= lgK 稳-8=0.69,查表5-2得pH ≈9.6。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X射线光谱法) 【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X射线光谱法)  【圣才出品】

第5章 X 射线光谱法5-1 解释并区别下列名词:连续X 射线与X 射线荧光;吸收限与短波限;Mose1oy 定律与Bragg 方程;与谱线;K 线系与L 线系。

K αK β答:(1)连续X 射线与X 射线荧光连续X 射线是指在轰击金属钯的过程中,有的电子经历一次碰撞后能量耗尽,有的电子则需多次碰撞。

因为碰撞是随机的且电子数目很大,所产生的具有不同波长的X 射线。

X 射线荧光是指入射X 射线使低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高层电子落入低层电子的空轨道,并以辐射方式释放出能量而逐出的射线。

(2)吸收限与短波限吸收限是指物质对X 射线的吸收量随着辐射频率增大至骤然增大时的限度。

短波限是指一次碰撞后就丧失全部动能的电子所辐射出的具有最大能量且波长最短的X 射线光子。

短波限用表示。

0λ(3)Mose1ey 定律与Bragg 方程Mose1ey,式中,K 与S 是与线系有关的常数。

()K Z S =-Bragg 方程是指,式中,d 为晶面间距,为X 射线入射角。

2sin n d λθ=θ(4)与谱线K αK β射线是指由L 层跃迁到K 层辐射的X 射线。

K α射线是指由M 层跃迁到K 层辐射的射线。

K β(5)K 线系与L 线系K 线系是指K 层电子被逐出后,空穴可被外层的任一电子填空,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谱线。

L 线系是指L 层电子被激发后,高层电子跃迁产生的一系列线系。

5-2 欲测定Si 0.7126nm ,应选用什么分光晶体?K α答:应选用PET (002)分光晶体。

根据Bragg 方程:。

2sin n d λθ=令,则。

1n =sin 2d λθ=因为0<sin <1,所以分光晶体的晶面间距满足<1,即>0.3563nm ,应选θ2d λd 用PET (002)。

5-3 试对几种X 射线检测器的作用原理和应用范围进行比较。

答:常用的X 射线检测器包括正比计数器、闪烁计数器和半导体检测器,其作用原理和应用范围比较如下:(1)正比计数器。

(完整版)分析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 论1. 解释下列名词:(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

答:(1)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光、电、热、磁等)为基础的分析方法,这类方法一般需要特殊的仪器,又称为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是以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检出限: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2. 对试样中某一成分进行5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单位g mL 1)分别为 0.36,0。

38,0.35,0。

37,0.39。

(1) 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2) 如果试样中该成分的真实含量是0。

38 g mL 1,试计算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解:(1)测定结果的平均值37.0539.037.035.038.036.0=++++=x g mL 1标准偏差122222120158.015)37.039.0()37.037.0()37.035.0()37.038.0()37.036.0(1)(-=⋅=--+-+-+-+-=--=∑mL g n x x s ni i μ 相对标准偏差 %27.4%10037.00158.0%100=⨯=⨯=x s s r(2)相对误差 %63.2%10038.038.037.0%100-=⨯-=⨯-=μμx E r 。

3. 用次甲基蓝二氯乙烷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硼时,为制作标准曲线,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B (单位mg L 1)分别为0.5,1。

《分析化学(下)》习题答案详解(第五版)

《分析化学(下)》习题答案详解(第五版)

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详解(下)第五章配位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答:(1)EDTA与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配合物;(2)多数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较强(可形成五个五原子环); (3)EDTA与金属配合物大多数带有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率快;(4)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与有色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答: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受其它反应条件如介质浓度、溶液pH值等的影响;条件稳定常数是以各物质总浓度表示的稳定常数,受具体反应条件的影响,其大小反映了金属离子,配位体和产物等发生副反应因素对配合物实际稳定程度的影响。

3.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答: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可以有效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防止被测离子水解,提高滴定准确度。

具体控制溶液pH值范围时主要考虑两点:(1)溶液酸度应足够强以消去干扰离子的影响,并能准确滴定的最低pH值;(2)pH值不能太大以防被滴定离子产生沉淀的最高pH值。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它应该具备那些条件?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配位剂,能与金属形成有色配合物,当被EDTA等滴定剂置换出来时,颜色发生变化,指示终点。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如下条件:(1)在滴定的pH范围内,指示剂游离状态的颜色与配位状态的颜色有较明显的区别;(2)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性适中,既要有一定的稳定性K’MIn>104,又要容易被滴定剂置换出来,要求K’MY/K’MIn ≥104(个别102);(3)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应易溶于水;(4)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要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可逆性。

5.为什么使用金属指示剂时要限定适宜的pH?为什么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答:金属指示剂是一类有机弱酸碱,存在着酸效应,不同pH时指示剂颜色可能不同,K’MIn不同,所以需要控制一定的pH值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 4 FE3 5 FE1 1FE 2
E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所以:
5 E1 E 2 5 1.195 1.06 1.229 4 4 (V)
第 14 章
14-7、解:
电位分析法部分习题答案
这是由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为阳极,饱和甘汞电极为阴极组成的测定 0.1mol/L F-的电化学池, 其电动势为: E E阴极 E阳极 E 饱和甘汞 E ISE ,E 饱和甘汞 = 0.244V,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位 为: E ISE E内参比 E 膜 其中,内参比电极(AgCl/Ag 电极)的电极电位为:

150 2.5 60
所以,实际测量得到的 pH 为:pH = pHs + pH= 2.0 + 2.5 = 4.5 所以,测定结果的绝对误差为 4.5-5.0= -0.5 个 pH 单位。
14-13、解: 已知: E Cu 2 / Cu 0.337 对于电化学池:Cu│CuY (1.0010-4mol/L), Y(1.0010-2mol/L)┊┊SHE,其电动势为:
所以, E内参比电极 E AgI / Ag

2.303RT 1 2.303RT lg E lg C内 AgI / Ag 1F 1F [I ]
E膜
2.303RT [ I ]外 2.303RT 2.303RT lg lg C x lg C内 1F 1F 1F [ I ]内
解得: cx=0.0455mg/mL 样品中 Cd 的质量分数为: 15-10.解: (1)本实验中,加入明胶的目的是消除极谱极大,用水稀释是因为极谱法只能电解稀溶液, 通 N2 的目的是除氧,从而消除氧波的干扰。 (2)设样品溶液中 Pb2+的浓度为 cx(mg/mL)。按照尤考维奇方程,有 id c ,所以:
2-

E = ESCE – ECu = 0.277V
所以,ECu = ESCE - E = 0- 0.277 = -0.277(V) 又因为;
ECu ECu 2 / Cu
0.0592 0.0592 cCu 2 lg[Cu 2 ] ECu lg 2 / Cu 2 2 Cu (Y )
第 15 章
15-5.解:
伏安与极谱法部分习题答案
按照尤考维奇方程: id
607nD1 / 2 q m 1 / 6 c ,当测定电解质溶液相同时,有:
2/3
id c q m 1 / 6
2/3
所以,可以算得 A 电极的 id c 2.19 ;C 电极的 id c 6.51 。
E ISE 1 E ISE 2 s lg
cK (K
pot K , Na
c Na )
pot 0.058 lg K K 0.3328 0.1858 0.147 , Na
pot KK 2.92 10 3 , Na
14-11、解: 因为对于 pH 电极,其电位为: E k s lg[ H ] k spH 所以, E E s E x s ( pH x - pH s ) 50 (5.00 2.00) 150 (mV) 又因为每改变一个 pH 单位,相对于电位改变 60mV,所以 150mV 的电位改变,相当于 pH 的改变为: pH
ECu 2 / Cu

0.0592 [Cu 2 ] [CuY 2 ] 0.0592 [CuY 2 ] lg ECu 2 / Cu lg 2 1 K CuY [Y ] 2 K CuY [Y ] 0.0592 10 4 0.0592 lg 0.337 0.059 lg K CuY 2 2 2 K CuY 10
I--ISE 的电位为:
E ISE E内参比 E膜 E AgI/Ag
2.303RT lg C x F
由于电极不具有能斯特响应,其斜率为 60.0mV,所以:
E ISE E AgI/Ag s lg C x 0.152 0.06 lg C x
在滴定刚开始时,溶液中 I-的浓度为:0.005mol/L,所以 I--ISE 的电位为:
C x 25 1.07 10 3 5.0 k 0.0592 lg 25 5
(2)
将(1)式减去(2)式,并将 s = 0.058 代入,得到:
E x ET 0.0592 lg(
所以:Cx = 1.710-5mg/L
C x 25 0.00107 5.0 C x ) 0.1823 (0.2446) 0.0623 30
E ISE k
0.0592 lg F k 0.0592 lg C F 1
(1)
所以,测定样品溶液时
E x k 0.0592 lg C F k 0.0592 lg C x
在样品溶液中加入 5mL 0.00107mg/L 的 F-后,
ET k s lg C F
所以样品中 F 的质量分数为: 14-18 解:
1.7 10 5 10 3 0.1 100% 4.25 10 8 % 4
组成的电化学池为:I--ISE︱待测液(I-浓度为 Cx)︱SCE 其中的 I--ISE 的组成设为: Ag,AgI︱内充液 I- (浓度设 C 内)︱AgI 膜︱
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 13 章
13-1、略 13-4、略 13-6、解 由反应:IO3- + 6H+ + 5e = ICl2- + e =
电分析化学导论部分习题答案
1 I2 + 3H2O (1) 2
(2) (3)
1 I2 + 2Cl2
IO3- + 6H+ + 2Cl- + 4e = ICl2- + 3H2O 可见,反应(3)是反应(1)- 反应(2) 对于电对反应有: G nFE 同时有: G3 G1 G 2
15-9 解:
2 1.0 10 3 1.0 10 3 mol/L 3 30 45
设样品溶液中 Cd2+的浓度为 cx(mg/mL)。因此,按照尤考维奇方程,当用同样的电极 测定同一种离子时,有
id c
所以,
i x 10 c x cx cx iT 20 cT (c xV x c sV x ) (V x Vs ) (10 c x 1.0 0.5) 10.5
ECu 2 / Cu
0.278
所以, K CuY 10
0.0592 lg K CuY 0.277 2
18.81
6.4 1018
14-14 注意: 解题时注意:当没有给出电极的响应斜率时,则将电极看作是具有能斯特响应的电极。 解:设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中 F- 的浓度为 Cx,因此 F-选择性电极的电位为:
2/3
散系数也相同时,有: i d nc 所以,
id ( Pb ( II ) id ( In ( III )

30 n Pb ( II ) c Pb ( II ) 2 1.0 10 3 45 n In ( III ) c In ( III ) 3c In ( III )
c In ( III )
E ISE E AgI/Ag 0.060 lg C x 0.152 0.060 lg 5 10 3 0.0139 (V)
在滴定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 I-的浓度为: [ I ]

K sp 9.3 10 17 9.6 10 9
9
所以 I--ISE 的电位为: E ISE 0.152 0.060 lg 9.6 10 测量电化学池的电动势为: E E SCE E ISE
E ISE 1 k s lg c K
( 1)
当测定溶液为 0.01mol/L 的 NaCl 溶液时,按照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选择性概念(尼柯尔 斯方程),K+-ISE 的电位满足:
pot E ISE 2 k s lg( K K c1 1 ) , Na Na
( 2)
将(1)-(2)得到:
0.329 (V)
在滴定开始前,电池的电动势为: E E SCE E ISE 0.244 0.0139 0.258 (V) 在化学计量点前,电池的电动势为: E E SCE E ISE 0.244 0.329 0.085 (V)
14-19、解题思路:考虑滴定过程中发生浓度变化的是什么离子,则选用的电极就应该响应该离 子的浓度变化。 (1)Ag+ + S2- = Ag2S; 选择用 Ag2S 多晶膜电极; (2)Ag+ + CN- = Ag(CN)2-;选择用 Ag2S 多晶膜电极; (3)NaOH + H2C2O4 = Na2C2O4 + H2O;选择 pH 玻璃电极; (4)Fe(CN)63- + Co(NH3)62+ = Fe(CN)64- + Co(NH3)63+;选择 PtFe3+, Fe2+电极(零类金属基电极) (5)Al3+ + F- = Al(F)63-; 选择 F-选择电极; (6)H+ + 吡啶 = 质子化的吡啶; 选择用 pH 玻璃电极; (7)2K4Fe(CN)6 + 3Zn2+ = Zn3K2[Fe(CN)6]2+ 6K+;选择 K+玻璃电极 (8)H2Y2- + Co2+ = CoY2- +2 H+; 选择用 HgHgY,CoY,Co2+电极(第三类金属基电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