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完整版

合集下载

有限差分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有限差分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有限差分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其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通过逼近导数,使用离散的点代替连续的点,从而将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限差分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一、基本原理:有限差分法基于Taylor级数展开,通过利用函数在其中一点附近的导数信息来逼近函数在该点处的值。

该方法将连续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使用离散的点代替连续的点,从而将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在有限差分法中,常用的差分逼近方式有前向差分、后向差分和中心差分。

二、计算步骤:1.网格划分:将求解区域划分为有限个离散点,并定义网格上的节点和网格尺寸。

通常使用等距离网格,即每个网格点之间的间距相等。

2.离散化:将偏微分方程中的各个导数项进行逼近,利用差分近似来替代和求解。

一般采用中心差分逼近方式,即通过函数值在两侧点的差来逼近导数。

3.代数方程系统:利用离散化的差分方程,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系统。

根据问题的边界条件和初值条件,构建代数方程系统的系数矩阵和常数向量。

4. 求解代数方程:利用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求解代数方程系统,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如高斯消元法、LU分解法)和迭代法(如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

求解得到各个离散点的解。

5.后处理:根据求解结果进行后处理,包括结果的插值和可视化。

将离散点的解通过插值方法进行平滑处理,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得到连续的函数解。

三、优缺点:1.直观:有限差分法基于网格划分,易于理解和实现。

2.精度可控:可通过调整网格大小和差分逼近方式来控制计算的精度。

3.广泛适用性:可用于求解各种偏微分方程,适用于不同的边界条件和初值条件。

然而,有限差分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精度依赖网格:计算结果的精度受到网格划分的影响,因此需要谨慎选择网格大小。

2.限制条件:有限差分法适用于边界对应点处导数有定义的问题,不适用于奇异点和非线性问题。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f (x) ≈
2h
中心二阶差商
′′
f (x+h)−2f (x)+f (x−h)
f (x) ≈
h2
O(h) O(h)
2
O(h )
2
O(h )
其中,h表示网格间距,O(hn)表示截断误差与hn成正比。可以看出,中心差商比前向或后向差商具有更高的精度。
误差分析
有限差分法求得的数值解与真实解之间存在误差,这些误差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常用差分格式
有限差分法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构造合适的差分格式来近似微分项。根据泰勒展开式,可以得到以下常用的一阶和二阶差分格式:
差分格式
表达式
截断误差
前向一阶差商

f (x+h)−f (x)
f (x) ≈
h
后向一阶差商

f (x)−f (x−h)
f (x) ≈
h
中心一阶差商

f (x+h)−f (x−h)
截断误差:由于使用有限项级数来近似无穷级数而产生的误差; 舍入误差:由于计算机对小数进行四舍五入而产生的误差;
离散误差:由于对连续区域进行离散化而产生的误差; 稳定性误差:由于数值格式的稳定性不足而导致误差的累积或放大。
为了减小误差,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更高阶或更精确的差分格式; 减小网格间距或时间步长; 选择合适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选择稳定且收敛的数值格式。
+
。 2
h)
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正确性,我们取M = 10, N = 100,则原问题可以写为如下形式:
则该问题对应的递推关系式为:
⎧ut (x, t) − uxx (x, t) = 0,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该方法基于差分原理,即用离散点的 差商来代替微商,将微分方程转化为 差分方程,以便于通过代数方法求解。
有限差分法的应用领域
流体力学
用于模拟流体在固定或变形网格 上的流动,如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中的数值模拟。
热传导
用于求解热传导方程,模拟热 量在物体中的传播和分布。
波动传播
用于求解波动方程,如地震波 、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有限差分法的实现 • 有限差分法的优缺点 • 有限差分法的改进方向
CHAPTER 01
引言
有限差分法的定义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通 过将连续的物理量离散化为有限个离 散点上的数值,并建立代数方程来近 似描述物理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 律。
缺点
精度问题
由于有限差分法采用的是离散化的方法, 因此其精度受到网格大小的影响,网格越
小精度越高,但同时也会增加计算量。
数值耗散误差
在模拟非线性问题时,有限差分法可能会 产生数值耗散误差,导致能量的损失或者
非物理振荡。
数值色散误差
在模拟波动性问题时,有限差分法可能会 产生数值色散误差,导致波的传播速度发 生变化。
常用的离散化方法包括均匀网格、非均匀网格、有限元法等,
应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离散化方法。
差分近似
Hale Waihona Puke 01差分近似公式根据微分方程的性质,构造差分 近似公式,将微分方程转化为差 分方程。
精度分析
02
03
稳定性分析
分析差分近似公式的精度,确定 其与微分方程的误差大小和分布。
分析差分近似公式的数值稳定性, 确保计算过程中误差不会累积放 大。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流体力学
模拟流体在各种情况下的运动和传输现象, 如空气动力学、水力学等。
热传导
用于研究材料中的热传导现象,如传热设 备的设计和材料的热特性分析。
结构力学
分析结构中的应力、应变等力学性质,用 于优化结构设计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
电磁场
分析电磁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用于电磁 波传播、电路设计等领域。
有限差分法的优缺点
有限差分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流体动力学
模拟流体在航空、航天等领 域的流动性能,评估气动设 计和分 析材料的热传导特性、预测 温度场的分布。
结构分析
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优化结构设计,分析材料的 力学性能。
3 差分法程式
利用节点上的差分近 似替代连续的偏微分 方程,从而得到离散 的差分方程。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步骤
网格划分
将求解域划分为离散的节 点,构建求解网格。
边界条件
明确边界上的条件,用于 确定差分方程的边界值。
离散方程
利用节点上的差分近似, 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离散 的差分方程。
有限差分法的应用领域
有限差分法基本原理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逼近解。它通 过将连续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从而实现数值求解。
有限差分法的概述
1 定义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将 连续的偏微分方程离 散化为差分方程的数 值方法。
2 离散化
通过在网格上对偏微 分方程进行离散化, 将求解域划分为有限 个离散的节点。
隐式-显式格式
结合了显式和隐式格式的 优点,兼顾计算速度和稳 定性。
有限差分法的误差分析
1
稳定误差
2
主要由数值格式和边界条件的选择 引起,不会随网格精度改变而改变。

4第四讲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

4第四讲 有限差分方法基础

3u 3 x
8
(二). 微商(偏导数)的差商近似:待定系数法
3)待定系数方法
9
(二). 微商(偏导数)的差商近似:差分算子
4) 差分算子方法 ●定义以下差分算子:
n n u u 移位算子: E x j j
(当移位为+1时可省略)
n n 1 E t1 u n E u u j t j j
1 2u 1 3u 2 x x T , E o( x ) 2 3 2 x 3! x
由于T.E.是 o( x ) 为一阶小量,故上述差商近似(差分格式) 称为一阶(精度)格式
7
(二). 微商(偏导数)的差商近似: Taylor’s公式 类似地可得;
1 2 1 2 x
算术平均算子:
xu
n j
1 1 n n (u 1 u 1 ) (E j j 2 2 2 2
x
E
)u
n j
1 2 2) x (Ex Ex 2
1
1
n n n n 前差算子: x u j u j 1 u j ( E x 1)u j n n 1 n 后差算子: x un j u j u j 1 (1 E x )u j

x n n!
( x0 x0 x )

u x
( x0 , y0 )
u( x0 x , y0 ) u( x0 , y0 ) T .E . x
T.E.=Truncation Error
T . E.
u 采用差分格式中的记法: x
其中:
(i, j)

ui 1, j ui , j x

有限差分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有限差分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一、有限差分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1.原理
基本思想是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点构成的网格来代替,这些离散点称作网格的节点;把连续定解区域上的连续变量的函数用在网格上定义的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把原方程和定解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近似,积分用积分和来近似,于是原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就近似地代之以代数方程组,即有限差分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

然后再利用插值方法便可以从离散解得到定解问题在整个区域上的近似解。

2. 计算步骤
在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偏微分方程时,若将每一处导数由有限差分近似公式替代,从而把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问题转换成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即所谓的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步骤如下:
(1)区域离散化,即把所给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区域细分成由有限个格点组成的网格;
(2)近似替代,即采用有限差分公式替代每一个格点的导数;
(3)逼近求解。

换而言之,这一过程可以看作是用一个插值多项式及其微分来代替偏微分方程的解的过程
二、有限差分法的程序流程图。

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

1.6.1 差分格式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如图,以二维场为例,在一由边界区域L界定的二维区域 界定的二维区域D 如图 , 以二维场为例 , 在一由边界区域 界定的二维区域 电位函数φ满足拉普拉斯方程且给定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内,电位函数φ满足拉普拉斯方程且给定为第一类边界条件
∂ 2ϕ ∂ 2ϕ ∇ 2ϕ = + 2 ∂x ∂y 2
启动 赋边界节点已知电位值 赋予场域内各节点电位初始值 累计迭代次数 N=0 N=N+1 按超松弛法进行一 次迭代,求 ϕi(,N+1) j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Y N
所有内点 相邻二次迭代值的最大误差 是否小于 W 打印 N,ϕ(i, j ) 迭代解程序框图 停机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例 一长直接地金属槽截面如图。其侧壁与底面的电位均为零, 而顶盖电位ϕ4=100。求槽内电位分布。 解: •二维场第一类边值问题。 •将二维场域划分成正方形 网格,步距h=a/4。 •场域内任一点电位ϕ应满 足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差 分计算格式。
α
4
k+ k) [ϕ i(− 1,1j ) + ϕ i(,kj+ 1 ) + ϕ i(+ 1, j + ϕ i(,kj )+ 1 − 4ϕ i(,kj ) ] −1
迭代收敛的速度与 α 有明显关系: 有明显关系: 迭代收敛的速度与 收敛的速度
收敛因子(α ) 迭代次数( N) 1.0 >1000 1.7 269 1.8 1.83 1.85 1.87 1.9 174 143 122 133 171 2.0 发散
上页
下页

17 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17 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2).中心差分式(central-difference)
t i 1 , j t i 1 , j t x 2 2 x x i , j

属于二阶截断公式,比一阶公式精确。
4
3). 二阶导数的中心差分(Central
difference)
t i 1 , j 2 t i , j t i 1 , j 2t 2 2 x 2 x x i, j
t t i 1 2 t i t i 1 2 x x 2 i ,k
2 k k
k
ti ti t i , k
k
k 1
k

ti
k 1

ti
k
ti 1 2ti ti 1 a 2 x
k k
9
为了加快计算的进程而调整x和 的大小 k的系数 1 2 大于或 时,必须遵守使上式中ti x 2 至少等于零。即

1 2 x 2
Hale Waihona Puke 二维非稳态导热均匀网格的显式差分格式, 稳定性条件为:
1 14 0 Fo 2 x 4
12

13
3). 隐式差分格式(The implicit method)
偏微分方程有限差分法 简介
1
一 建立离散方程的方法 (Discretization of the heat equation)
1. 有限差分法(finite-difference methods)
1)、网格划分(Nodal network/grid/mesh )
把物体分割为有限数目的网格单元,将微分方程变换为差 分方程,通过数值计算直接求取各网格单元节点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