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预防性试验报告
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Q/YNDWQ/YNDW 113.2.1962005Q/YNDW 113.2.196-2005前 言为提高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试验水平,规范操作方法,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写了目前我公司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编写中遵循了我国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通用的贯标模式的要求。
该指导书纳入公司生产技术管理标准体系。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归口。
本指导书由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编写。
本指导书主编人:郑易谷本指导书主要起草人:郑易谷本指导书主要审核人:陈 欣本指导书审定人:赵建宁本指导书批准人:廖泽龙本指导书由云南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解释。
Q/YNDW 113.2.196-2005目 次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引用标准 (1)4 支持性文件 (1)5 技术术语 (1)6 安全措施 (1)7 作业准备 (2)8 作业周期 (2)9 工期定额 (3)10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3)11 作业流程 (3)12 作业项目、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3)13 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及对策 (7)14 作业后的验收与交接 (8)附录 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记录 (9)Q/YNDW 113.2.196-2005 并联电抗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 的为规范云南电网公司的供电企业并联电抗器的预防性试验作业方法,保证安全,提高试验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云南电网公司供电企业的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并联电抗器的现场预防性试验作业。
3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书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4 支持性文件Q/YNDW 113.2.187-2005 《交流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Q/YNDW 113.2.189-2005 《绝缘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Q/YNDW 113.2.192-2005 《直流电阻测试作业指导书》Q/YNDW 113.2.188-2005 《介质损耗因数测试作业指导书》5 技术术语6 安全措施在检查工作票所涉及现场应做的安全措施无误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
电抗器预防性试验报告

××站××年高抗预防性试验报告
安装位置:设备编号:
设备型号:制造厂家:
试验负责人:试验时间:
试验人员:
一、试验数据:
1、绝缘电阻测量(MΩ):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2、极化指数(PI):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3、直流电阻(Ω):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4、介损及电容测量: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5、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
温度:℃湿度: %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二、试验结论: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试验报告

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试验报告
自查报告。
为了确保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进
行了自查,并将结果如下报告:
1. 设备检查,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全面的
设备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接线端子检查、绝缘检查等。
经检查,
设备外观完好,接线端子紧固可靠,绝缘状态良好。
2. 功能检测,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功能检测,包括电气性能测试、温升试验等。
经测试,设备的电气性能符
合设计要求,温升在正常范围内。
3. 运行试验,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运行试验,模拟实际运行情况,检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经试验,设备运行稳定,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4. 安全检查,我们对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进行了安全检查,包括接地保护、漏电保护等。
经检查,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完
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经过自查,10KV干式铁芯串联电抗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具备安全保护措施。
我们将继续加强设备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预防性试验报告

预防性试验报告报告编号: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验证XX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风险。
二、试验内容1. 设备清洁:对设备进行清扫、除尘、擦拭等操作,清除设备表面和内部的灰尘、污染和杂质,避免设备运行中堆积过多的杂质影响设备性能。
2. 设备连接检查:检查设备各部件的连接是否松动、脱落,保持设备的整体稳定。
3. 设备润滑:使用特定的润滑油或脂对设备各部件进行润滑,减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和磨损。
4. 设备散热:确保设备正常散热,保持设备运行时的稳定温度。
5. 设备校准: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
三、试验过程1. 设备清洁:试验人员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清洁,包括外壳、内部部件、电路板等。
2. 设备连接检查:试验人员逐一检查设备各部件的连接状态,确保牢固稳定。
3. 设备润滑: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使用适宜的润滑油或脂对设备各部件进行润滑。
4. 设备散热:确保设备正常散热,避免设备因长时间运转而过热,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
5. 设备校准:使用专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精度。
四、试验结果本次试验对设备的各项预防性维护措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显示,经过清洁、连接检查、润滑、散热和校准等预防性维护措施后,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有所降低。
同时,对于设备预防性维护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良好。
五、结论本次试验验证了XX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措施的有效性,并为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建议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定期执行相关的预防性维护措施,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生产和维护过程作出一定的改进。
六、致谢在本次试验中,感谢XX公司相关人员的技术支持和配合。
同时,感谢试验人员对试验的认真负责和专业素养,为试验提供了保障。
第三章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

2
2
2
R
4
c 4cn
cx
R4
cn
2 2 4
R 3 (1 R
c 4)
tg
1
cxRx
R 4c 4 2f
10000
10000
c 4 c 4 106 c 4 (微法)
R4
3184
在分度盘上C4的数值就直接以tgδ(%)来表示,读数极为 方便。
cx cn
第三章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
概 述
电气设备绝缘中总会 存在缺陷 制造时潜伏下了的 运行中热、电、化学、机械力 等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
绝缘缺陷:
集中性缺陷:如悬式绝缘子的瓷件开裂,发电机绝缘局 部磨损、挤压开裂,电缆中气泡产生局部放电逐步损 坏绝缘,其它机械损伤。 分布性缺陷:指整体绝缘性能下降,如大面积受潮、老 化等。
试验分类:
非破坏性试验(检查性试验)-在较低电压下测定绝 缘的某些方面的特性及其变化情况,从而间接判断绝 缘的状况。由于所加电压低,通常不会导致绝缘的击 穿损坏,故称为非破坏性试验或检查性试验 。
破坏性试验(耐压试验)-模拟设备绝缘在运行中可 能受到的危险的过电压状况,对绝缘施加与之等价的 高电压来进行试验,从而考验绝缘耐受这类电压的能 力。由于所加电压高,可能导致绝缘的破坏,所以称 为破坏性试验或耐压试验。
测量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可反映的绝缘缺陷:
(1) 总体绝缘质量欠佳 (2) 绝缘受潮 (3) 两极间有贯串性的导电通道
(4) 绝缘表面情况不良(比较有或无屏蔽极时所测值) 不能反映的缺陷: (1)绝缘的局部缺陷(如非贯串性的局部损伤、含有气
泡、分层脱开等)
(2)绝缘的老化(即使老化其绝缘电阻仍可能相当高)
电抗器试验报告(一)

电抗器试验报告(一)
电抗器试验报告
简介
本报告将介绍电抗器试验的相关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目的
•确定电抗器的电气性能参数,包括电感值和电容值
•验证电抗器的设计和制造质量
•检测电抗器运行中的故障或损坏
试验原理
•电抗器试验是通过将被测电抗器与电源连接,在特定的电流、电压或频率条件下进行的电性能试验。
•通过测量电抗器的阻抗、电感和电容值,可以评估电抗器的品质和性能。
试验步骤
1.准备工作
–验证试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电源、电感仪、电容仪等
–将电抗器与试验设备正确连接
2.电感值测试
–设置电流值:根据电抗器的额定电流设定电流大小
–测量电压值:连接电感仪,测量电抗器的电感值
3.电容值测试
–设置电压值:根据电抗器的额定电压设定电压大小
–测量电流值:连接电容仪,测量电抗器的电容值
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电抗器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电感值与设计值相近,表明电抗器的线圈质量良好
2.电容值与设计值吻合,证明电抗器的电容器工作正常
3.若试验结果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差距,可能存在电抗器故障
或损坏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测和修理
结论
电抗器试验是评估电抗器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测试电感值和电容值,可以判断其工作状态、品质和质量。
在电力系统中,及时进行电抗器试验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以上是关于电抗器试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预防性试验总结[大全]
![预防性试验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b6256ee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3.png)
预防性试验总结[大全]第一篇:预防性试验总结[大全]有机硅车间电气预防性试验总结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对现运行电设备电气性能的综合性的测试及评价,关系到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还能否继续正常、可靠投入生产运行;为提高电力设备健康水平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车间生产可靠有序,我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防性试验方案和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及根据DL/T 596-200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成了对有机硅车间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工作。
在设备试验中,对一次设备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直流耐压、泄漏电流、直流电阻、交流耐压、断口及整体以及相间绝缘、高压柜进行继电保护二次的过流、速断及限时速断整定、一次传动、断路器性能的检测、电动机、变压器等项目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试验。
在这次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汇总如下:1.10KV变电站开关柜1AH10反应导热油泵、2AH1导热油站2#变压器真空断路器弹跳时间过长超出规定范围值,建议跟换备用真空断路器。
2.10KV变电站部分综合保护装置内置电源已经馈电,造成装置持续报警建议及时跟换新电池。
3.10KV开关柜内五防连锁及断路器机械机构部分卡塞严重,建议联系厂家重新调整及对滑道、转轴部位做润滑处理。
4.10KV开关柜电缆及过电压保护器搭接部分松动,已进行了处理。
5.10KV开关柜Ⅰ、Ⅱ段电容柜综合保护装置定值及出口设置错误,保护装置不能联动开关跳闸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可正常使用。
6.35KV变电站Ⅱ段AH110变压器柜断路器动、静触头套管存在放电现象,为安全起见建议及时更换套管。
7.现场P1106、P1104、K1201C、C2121A等高压电动机因设备长时间运行、震动等原因,导致接线室内端子松动严重,已及时进行了处理。
8.10KV变电站1#导热油变压器过电压保护器B相放电电压偏低,超出规定值,建议及时更换。
9.10KV变电站、1#、2#、3#低压配电室均存在通风不良室内温度过高的现象,我们的电气元件只要投入运行,在正常情况下是持续运行的,内部电子元件就会发热,假如温度过高就会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继电保护规程规定环境温度为应该保持在5℃---30℃,如果温度过高可能对微机保护装置的程序存储器芯片故障,也就是存储器对温度的干扰特别灵敏回导致保护装置误动,同时也影响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15kV变电站预防性试验报告

15kV变电站预防性试验报告
概述
本文档是对15kV变电站进行的预防性试验的报告。
试验旨在评估变电站的运行状况,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实施试验
试验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 检查电气设备:对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外观完好、无异常状况,并进行必要的清洁。
2. 测试绝缘性能:使用绝缘测试仪对变电站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3. 检查接地系统:检查变电站的接地系统,包括接地装置和接地网,确保其良好连接并无异常。
4. 检查保护装置:对变电站的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包括保护继电器和保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响应。
5. 检查设备通风系统:对变电站的设备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通风良好,无堵塞和异常噪音。
6. 测试运行电压:对变电站的运行电压进行测量和记录,确保其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结果和建议
经过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电气设备整体状况良好,无异常情况。
2. 变电站设备的绝缘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
3. 接地系统连接正常,无异常情况。
4. 保护装置正常工作,响应准确。
5. 设备通风系统良好,无堵塞和异常噪音。
6. 变电站的运行电压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以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结束语
本报告详细记录了15kV变电站预防性试验的实施和结果。
我们将根据试验结果提供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装位置:设备编号:
设备型号:制造厂家:
试验负责人:试验时间:
试验人员:
一、试验数据:
1、绝缘电阻测量(MΩ):
温度:℃ 湿度:%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测 量 项 目
A相
B相
C相
中性点
备注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高压套管末屏--地
低压套管末屏--地
绕组--地
绕组直流电阻(Ω)
备 注
R实测
R点
4、介损及电容测量:
温度:℃湿度:%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相别
试 验 项 目
tgδ(%)
Cx(pF)
加压(kV)
接法
备 注
A
相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绕组--地
B
相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绕组--地
C
相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铁芯--地
夹件--地
铁芯--夹件
2、极化指数(PI):
温度:℃ 湿度:%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时 间
A相
B相
C相
中性点
备 注
15s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极化指数
3、直流电阻(Ω):
温度:℃ 湿度:%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相 别
绕组温度
(℃)
绕组--低压套管末屏
绕组--地
中性点
绕组--高压套管末屏
5、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
温度:℃ 湿度:% 使用仪器:仪器编号:
相 别
油温(℃)
加压(kV)
时间(min)
泄漏电流
(μA)
备 注
A相
B相
C相
中性点
二、试验结论: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