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测温

合集下载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点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点

浅析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要点简介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用于基础、桥梁、水利工程等重要建筑项目的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施工体积。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对其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测温和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可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耐久性。

本文将就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要点进行浅析。

一、测温目的和意义测温是为了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温度。

测温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与温度密切相关。

适当的温度可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但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2.控制混凝土收缩和开裂: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

适当的温度控制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3.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冻融损伤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通过测温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测温方法和技术1.测温点的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测温点。

一般来说,应选取离表面较远、距离较近的位置作为测温点,以减少外界环境对温度测量的干扰。

2.温度传感器的选择: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电阻和红外线测温仪等。

在选择温度传感器时,应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适应性,以确保测温数据的准确性。

3.实时数据记录和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过程中,应实时记录和监测温度数据,以便及时分析和判断温度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测温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需要调整施工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温度控制措施1.施工过程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例如,在高温季节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覆盖湿棉被、喷水降温等;在低温季节可以采取加温措施,如设置临时加热设备等。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为安全保障和质量监控,大型混凝土结构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监测。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案。

一、测温原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它的性能和强度,因此需要进行温度监测。

测温原理是基于热敏电阻传感器,即给混凝土里埋入一些热敏电阻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混凝土体内温度并输出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混凝土的发热量和温度变化。

二、测温设备热敏电阻传感器是测温的核心设备。

传感器需要宽温度工作范围,以适应混凝土的高温度和变化范围。

目前市场上的传感器一般可以在-200℃至+800℃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传感器还需要具有防水、耐高温、耐腐蚀、抗振动等特点。

三、测温方案1. 常规测温方案常规测温方案一般采用点式测温,即在混凝土的不同位置埋入一些热敏电阻传感器,测点一般选在混凝土厚度的1/3处。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将传感器与数据采集仪器相连,并记录每一个测点和时间的数据。

这种方案适用于混凝土体积较小的结构,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则显得不够全面,需要采取更多的测温点来达到全面监测的效果,同时这也难以进行远程数据处理。

2. 分区域测温方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需要采用分区域测温方案。

该方案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均匀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需要安装若干个传感器来实现全面监测。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将每个小区域内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到单独的数据采集仪,并移至中控室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便于实时监测和调整。

三、方案实施步骤1.设计阶段: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和特点,确定测温区域和传感器数量,设计合适的传感器布置方案。

2.施工前准备:在混凝土浇筑前,安装好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器,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浇筑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好每个区域内的传感器,并连接到数据采集仪器。

在混凝土的各个阶段,实时记录每个区域内传感器的温度数据。

4.数据处理:将数据采集仪器内的数据传输至中控室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图表和报告,并及时调整施工过程中的措施,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常用的材料之一,其性能与物理特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的监测和控制。

其中,测温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对施工进展和材料性能进行评估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方案。

一、背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温度变化会对施工过程和混凝土的强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监测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二、测温原理与方法测温原理基于混凝土材料的热学性质。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

为了准确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可以采用以下测温方法:1. 嵌入式温度传感器嵌入式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测温方法。

它将温度传感器嵌入混凝土内部,通过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来监测其变化。

嵌入式温度传感器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预留固定位置,且安装比较繁琐。

2. 表面温度传感器表面温度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方法,可以通过放置在混凝土表面的传感器,测量混凝土表面的温度。

表面温度传感器使用简便,但精度相对较低,并且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

3. 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可以通过测量混凝土表面的红外辐射来得到温度信息。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大面积混凝土温度,但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三、测温方案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测温方案:1. 预置盒式嵌入式温度传感器为了解决传统嵌入式温度传感器安装繁琐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预置盒式嵌入式温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可以预先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安装,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和工作量。

传感器与混凝土连接紧密,可以提供准确的混凝土温度测量结果。

2. 热敏贴片温度传感器热敏贴片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灵活、高精度的测温设备,可以直接粘贴在混凝土表面。

它可以快速响应温度变化,并提供实时的温度数据。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测量混凝土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中,温度的变化会对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中,测温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原理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过程中,一般采用探针法进行测量。

探针法是以温度计的感应探头为测量对象,将探头通过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混凝土进行测量。

混凝土搅拌机中的混凝土通过不断的搅动,温度会逐渐趋于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测量混凝土中的温度值,并通过计算得到混凝土的平均温度值。

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1.试验设计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之前,需要进行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是为了确定测量混凝土温度的具体方案。

试验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探针的材料选择。

(2)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和配筋组合。

(3)测量温度的区域和深度。

(4)探头的数量和布置。

(5)探头与温度计的匹配方式。

2.试验操作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时,需要进行如下操作:(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先将混凝土搅拌均匀,并将其中的探头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测量。

(2)为了确保测温的准确性,需要不断地调整探头的位置,使其更贴近混凝土的中心地带。

(3)在混凝土温度达到一定数值时,需要及时停止混凝土的测量,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试验结果分析通过试验操作,可以得到混凝土温度的测量结果。

这些结果需要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可以制定对应的处理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三、测温方案的优化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工作中,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需要进行优化。

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探头选用目前市场上的探针种类比较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选择探针的质量和防水性能要尽可能好。

2.测温深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中,一般要求探头的插入深度达到混凝土中心一定的深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法以及测温原因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专题1、首先,我说一下为什么要测温?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其次,测温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2)、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十~十四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4)、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线的具体埋设: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评说什么,我来说一下我的具体操作。

竖向导线埋设,我采用的是1根20的钢筋做竖向支撑,记得是:3米的承台砼,竖向共埋设了4根导线(每处),用30mm*30mm*30mm 的小木方绑在钢筋上做隔离,然后安装测温导线上的探头,用电工用的相色带绑牢,4个探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底板上部20公分,砼中心处,砼表面下20公分测温点布置原则:测点须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大体积砼内各部位的温度,从大体积混凝土高度断面考虑,应包括底面、中心和上表面,从平面考虑应包括中部和边角区。

但首先考虑温度变化敏感区,这是规程里面要求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有经验的元素,举例说明一下吧!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地上14层,局部15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27216.6m2。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

大体积混凝土简易测温法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于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温度变化,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的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法,帮助您在实际工程中更好地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况。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初期,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这些热量在混凝土内部积聚,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的表面则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温度相对较低。

这种内外温差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如果温差过大,可能会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引起裂缝。

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逐渐散发到外界,温度逐渐降低。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降温速度过快,也可能会产生收缩裂缝。

因此,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的特点,对于采取有效的测温措施和控制温度裂缝至关重要。

二、简易测温法的原理和设备简易测温法的原理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来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分布情况。

常用的测温设备包括温度计、热电偶和热敏电阻等。

温度计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测温工具,通常使用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

在使用时,将温度计插入预先在混凝土中预留的测温孔内,经过一定时间后读取温度值。

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测温元件,它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

当热电偶的两端存在温度差时,会产生热电势,通过测量热电势的大小可以得到温度值。

热电偶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安装和使用相对复杂。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元件。

通过测量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再根据其电阻温度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温度值。

热敏电阻的体积小、价格便宜,但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

对于要求不高的工程,温度计通常能够满足需求;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则可以选择热电偶或热敏电阻。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方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1、按照图纸要求,筏板厚度大于800mm长度大于6000mm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要求最小断面尺寸大于2米以上混凝土结构构件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按照此定义,主楼筏板和柱墩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测温的方法:采用采用温度计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2)、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七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3)、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管的具体埋设:1)、测温导管的制作测温导管采用薄壁钢管管制作而成,内径16㎜,上口用胶带封口,下口压扁并用胶带封堵,导管内尽可能不要进水。

长度按照埋设位深度、位置而定。

在同一测温点,按照测温深度上中下分别将三根测温导管插入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

2、测温点的布置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

测温点的具体布置为:主楼每个柱墩设置一个测温点,主楼筏板按照距筏板边3米间距每6米设置一个测温点。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较快,如果不加以控制,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监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及时掌握混凝土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二是为了验证所采取的温控措施是否有效,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参考。

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测温,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

目前常用的测温设备有热电偶测温仪、热敏电阻测温仪和红外线测温仪等。

热电偶测温仪是利用热电偶的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安装较为复杂;热敏电阻测温仪则是通过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的,安装相对简单,但测量精度和响应速度稍逊一筹;红外线测温仪则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能量来计算温度的,非接触式测量,使用方便,但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设备。

在确定了测温设备后,接下来就是布置测温点。

测温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测温点应布置在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方向、平面中心及边角部位等。

对于厚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还应在不同深度处布置测温点。

测温点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为 500mm 至 1000mm 左右。

测温的时间间隔也非常重要。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几天,由于水泥水化热释放较快,温度上升迅速,此时应缩短测温时间间隔,一般为 1 至 2 小时测一次;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趋于稳定后,可以适当延长测温时间间隔,如 4 至 8 小时测一次。

测温工作应持续到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 25℃为止。

在测温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测温数据,并绘制温度变化曲线。

通过对温度变化曲线的分析,可以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判断是否存在温度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测温
1、首先,我说一下为什么要测温?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

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其次,测温的方法:
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

具体操作如下:
(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2)、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

一般十~十四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4)、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线的具体埋设: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评说什么,我来说
一下我的具体操作。

竖向导线埋设,我采用的是1根20的钢筋做竖向支撑,记得是:3米的承台砼,竖向共埋设了4根导线(每处),用30mm*30mm*30mm 的小木方绑在钢筋上做隔离,然后安装测温导线上的探头,用电工用的相色带绑牢,4个探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底板上部20
公分,砼中心处,砼表面下20公分
测温点布置原则:测点须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大体积砼内各部位的温度,从大体积混凝土高度断面考虑,应包括底面、中心和上表面,从平面考虑应包括中部和边角区。

但首先考虑温度变化敏感区,这是规程里面要求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有经验的元素,举例说明一下吧!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地上14层,局部15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27216.6m2。

施工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测温方案:测温点的布置——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混凝土测温孔按不大于25mm一个孔的原则布置,工程共布置56个中层测温点和56个表层测温点。

中层测温点处预埋600mm长测温管,测温管用DN20铁管制作,底部用铁板封死,埋入混凝土内550mm,上部外露50mm。

表面测温点预埋200mm长测温管,埋入混凝土内50mm,外露50mm。

待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排架钢筋上,上部管口用塑料袋包住以防灌进混凝土。

测温管口在测温和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堵紧,测温仪在测温孔停留时间应在大于3分钟
时进行读数,并作好记录。

注意: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不能采取通过沿孔洞高度变动测温探头的方法来测孔中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

根据底板的高度测温点可分为表面测温点、中部测温点、底层测温点,每处距表皮不小于50mm。

工程基层已设置滑移层,可以抵减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因此未考虑底层测温点。

表面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50mm;中部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550mm板厚。

测温要求:中—下小于25度;中—上小于25度;表面—大气小于20度满足以上符合要求,否责必须加强保温保湿,直到满足以上温度要求方可撤除保温措施。

本公司生产经销
JDC-2混凝土测温仪/混凝土测温预埋线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测温,与测温探头配合可测材料和熟料温度,如:气体、液体、流体、拌合物和颗粒状材料;与预埋式测温线配合可测冬期施工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