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宗走私奶粉案告破,买奶粉还要小心

合集下载

三鹿奶粉案例分析

三鹿奶粉案例分析

三鹿奶粉案例分析三鹿奶粉案件是中国奶粉行业历史上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由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许多婴儿患上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热议,也给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首先,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三鹿集团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测机制。

三鹿集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了不合理的生产工艺,添加了大量的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也是造成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监管机构在政府投资的压力下,存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不严格现象。

其次,这一事件对中国奶粉行业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次事件导致全国各地对奶粉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消费者普遍对奶粉产品持怀疑态度,导致奶粉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在这次事件中,许多厂家出现倒闭潮,导致了奶粉市场的混乱和垄断程度增加。

此外,这也是中国民众食品安全意识觉醒的标志,引起了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视和改革。

最后,三鹿奶粉案件给中国政府带来了重大的考验和挑战。

政府作为监管机构,本应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和检测,但在这一事件中监管机构的失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抗议,政府被迫对三鹿负责,追究了三鹿集团及相关政府官员的责任。

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监督力度。

总的来说,三鹿奶粉案件是中国奶粉行业面临的一次严重食品安全事件。

这一事件给中国奶粉行业和中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同时也引发了中国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

这次事件的发生使中国政府意识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不足,并加强了监管力度,推动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改革。

关于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件的情况报告

关于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件的情况报告

关于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件的情况报告国务院:三鹿幼儿奶粉因含有三聚氰胺成分过高,导致多地婴幼儿患上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婴儿罕见疾病。

截止17日18时,各地共报告临床诊断患儿6244名。

其中4917名症状轻微,正在进行院外随访治疗或已经治愈。

现仍留院观察治疗患儿1327名。

所占总病例的2.5%,目前已有94人病情平稳或已治愈出院。

此外,回顾性的调查发现有3例死亡病例,其中甘肃2名,浙江1名。

目前,全国共有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在这之前已经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有66家。

我们对其余的109家产品生产企业的491批次婴幼儿奶粉进行了检验,其中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占这些企业的20.18%,占总批次14.05%。

在检出三聚氰胺的产品中,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很高,最高的达到2563毫克/公升,其他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0.09-619毫克/公斤之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7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开展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清查工作,对于市场上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立即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

石家庄副市长也因三鹿事件被免职,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刑事拘留。

自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级响应机制以来,针对sa 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国家不仅成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迅速动员卫生、质检、工商、农业、公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清查,检测三鹿奶粉,为了保护婴儿的生命与健康,还会同河北、甘肃、青海、河南、江苏、江西的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对成千上万的婴幼儿进行了筛查诊断和医疗救治。

经调查分析,造成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一、从厂家方面分析,企业让生产质量不达标的产品流入市场,对产品质量不重视,内部控制质量制度不健全,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感,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丧失了良心,巨大的利润熏黑了整个产业链;二、从政治角度来讲质监部门把关不严,在事情曝光后,甘肃质检部门报告显示,“三鹿奶粉完全合格”严重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官与企业的关系“耐人寻味”,在这个方面要严抓,严管,且三鹿是国家免检产品,这也说明了政府监督机制出现了问题,质量监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力度不够强;三、从市场环境分析,一些商家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采用非法手段,没有进行抽检,缺少环节;四、明星效应——消费者麻木的追求明星产品,相信权威,导致多人购买毒奶粉。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三鹿奶粉”事件相关知识“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近期,甘肃、江苏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与患儿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

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调查,主动、及时、准确公布事实真相,立即采取停产、召回等措施,确保消费者安全,严肃处理责任人。

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于9月12日凌晨到石家庄,会同河北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事件开展深入调查。

现已初步查明,导致多名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种非食品化工原料,按照国家规定,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

三鹿牌部分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调查组认为,这是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河北省人民政府已经做出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对流入市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全部召回,停止销售,并对奶牛饲料、原料奶、乳品原料、奶料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对不法分子和相关工作人员依法、依纪做出严肃处理。

据调查,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除少量销售到我国台湾地区用于食品加工外,全部销售在中国内地,未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

截自2008年9月12日至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6244名。

其中,4917名患儿症状轻微,生命体征稳定,正在进行院外随诊治疗或已经治愈;现仍留院观察治疗患儿1327名。

所有临床诊断病例中,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仅占2.5%,经有效治疗,目前已经有94人病情平稳或已治愈出院。

此外,回顾性调查发现的3例死亡病例(其中甘肃2名、浙江1名),不包括在公布的6244名诊断病例之中。

据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分析,通过多饮水、勤排尿等方法,较小的结石可自行排出。

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经过及时治疗,患儿也可以得到恢复。

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

全国食品安全办:全国清剿2008年问题奶粉

全国食品安全办:全国清剿2008年问题奶粉

地 要狠抓彻查任务落实, 不留 死角; 加大追查力度, 严肃追究责任, 彻查并坚决销毁 2 8 0 年问 0
题奶粉。
各地区、各部门要系统深入分析典型案例和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要继续加大案件和事 故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顶风作案、屡教不改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提 高自 律水平;耍加强整顿工作的督查指导、评估考核以及宣传引导。
对于整顿工 作不落 实, 未认真彻 查隐患,问 题长期得不到解 , 成食品安全事故, 决 造 或存
在失职、渎职行为的,要坚决依法依纪追究负有领导或监管责任人员的责任。 此外,会议要求 ,21 年的整顿工作要围绕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实施,建立完 00 善地方政府负总责、各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监管体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工作机制,狠抓 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坚决避免食品安全隐患演变为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来自全 国食品安全办 :
全国 清剿20 年问 粉 08 题奶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 21 1月 3 0 0年 0日召开了 21 年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视 00 频会议。会议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主动出击,彻底清查食品安全突出隐患。 当前 ,在整顿高压态势下,仍有个别企业和个人置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于不顾, 利欲熏心、顶风作案。20 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 “ 09 绿 赛尔”纯牛奶、辽宁 “ 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 “ 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 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o 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 08 为此, 会议强调, 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当务之急是要突出重点 ,全面彻查食品安全隐患。各
(  ̄ 荐) Rd E

中国政府全力处置“三鹿奶粉”事件

中国政府全力处置“三鹿奶粉”事件

9⽉13⽇,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成⽴应急处置领导⼩组,由卫⽣部牵头,国家质检总局、⼯商总局、农业部、公安部、⾷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和河北省⼈民政府参加,共同做好三⿅牌婴幼⼉配⽅奶粉重⼤安全事故处置⼯作。

“I级响应”就是命令。

从这⼀刻开始,相关部门合⼒出击,各级政府积极配合,为保护婴幼⼉的⽣命与健康,展开了⼀场⼤规模的歼灭战。

卫⽣系统:夜以继⽇救治患⼉ “I级响应”就是救⼈、救⼈、再救⼈!三⿅牌婴幼⼉配⽅奶粉重⼤安全事故发⽣后,全国卫⽣系统和医疗专业⼯作⼈员⽴即⾏动起来,认真细致地对患⼉进⾏了筛查诊断和医疗救治。

截⾄9⽉15⽇8时,全国医疗机构共接诊、筛查⾷⽤三⿅牌婴幼⼉配⽅奶粉的婴幼⼉近万名,临床诊断患⼉1253名(其中2名已死亡)。

其中,913名患⼉症状轻微,正在进⾏院外随诊治疗或已经治愈;现仍留院观察治疗患⼉340名,53名患⼉症状较重,其余患⼉病情平稳并趋于好转。

刚刚从⽢肃治疗前线返回的卫⽣部部长陈竺说:“搜索病⼈的⼯作正在⼤范围展开,临床⼀线的医务⼯作者正在夜以继⽇地进⾏病⼉的救治⼯作,应该说,绝⼤部分的患⼉愈后良好,这⼀点我们是⼼中有底的。

” 早⼀刻发现,就多⼀分康复的保证。

为了使患⼉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连⽇来,卫⽣部组织专业技术⼒量研究⼯作标准,科学规范患⼉诊断治疗;紧急部署医疗救治⼯作,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各地相关医疗机构的医⽣进⾏诊疗业务快速培训;组建诊疗专家组,协助各地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作;实⾏免费诊疗,确保先⾏救治;做好统计汇总,及时跟踪信息。

13⽇国务院宣布对因服⽤三⿅牌奶粉⽽患结⽯病的患⼉实⾏免费治疗后,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正在垫付资⾦,争分夺秒救治病⼈。

考虑到城乡接合部,县、乡(村)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问题奶粉的婴幼⼉⽐较多,卫⽣部提出“救治患⼉永远是第⼀位的”,要求⼴⼤医务⼯作者深⼊到边远地区,⼊乡进村,限度地找到病⼈,并集中到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进⾏集中救治。

三鹿奶粉法律案件分析(3篇)

三鹿奶粉法律案件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08年,中国爆发了严重的三鹿奶粉事件,该事件震惊全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奶粉被检测出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导致大量婴幼儿患上肾结石等疾病,甚至死亡。

这一事件不仅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对社会稳定和乳制品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此背景下,三鹿奶粉法律案件应运而生。

二、案件经过1. 事件爆发2008年9月,多家媒体曝光了三鹿奶粉含有有害物质三聚氰胺的消息。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对全国范围内的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查。

2. 事故调查经调查,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乳制品行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存在漏洞。

同时,事件还揭示了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惜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违法添加有害物质。

3. 法律诉讼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受害者家属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也介入调查,对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4. 判决结果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决三鹿集团赔偿受害者及家属经济损失,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刑事处罚。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对该事件涉及的乳制品企业进行了严厉整顿,确保食品安全。

三、案件分析1. 侵权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三鹿集团作为生产者,其生产的奶粉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消费者遭受人身损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此案中,三鹿集团因生产缺陷产品,侵犯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刑事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部分责任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行政责任分析三鹿奶粉事件中,国家有关部门对三鹿集团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行政处罚。

三鹿毒奶粉事件

三鹿毒奶粉事件

4.对导致事故发生的负责人进行处罚,在员工守则上进行明 确的规定,加强后期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企业负责任的意 识。
如何杜绝三鹿奶粉类似事件的重演?
1.完善法律体系,对法律在食品安全方面漏洞进行及时的补 充,要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方针。 2.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宣传,通过企业教育,培养企业正确 的价值观,金钱观,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 3.完善政府监督体系,采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同时进行的 原则,对监管体系的政府官员严格把关,严厉打击和反对收 受贿赂、不严格履行自己职责的官员。 4.加强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大媒体上关于食品安全的宣 传,制定专门的媒体舆论监督队,做到准确及时的报道。 5.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拓宽消费者的维权渠道。实施严 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打击报复。
2.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通过查阅资料,三鹿集团对产品的要求不是如何的健康, 如何的绿色,而只看重奶粉蛋白质的含量,他们对产品的高 要求高到一班的天然牛乳达不到的地步,这种价值观迫使他 们的牛乳供应商不得不往牛乳里面添加三聚氰胺,而他们自 己也默许了这种做法。另外三鹿在片面追求自己产品高质量 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们的上帝消费者在喝了他们的牛奶后会 有什么后果。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这就反映了他们的领导者在道德方面的缺失。
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顾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通过查阅资料三鹿集团对产品的要求不是如何的健康如何的绿色而只看重奶粉蛋白质的含量他们对产品的高要求高到一班的天然牛乳达不到的地步这种价值观迫使他们的牛乳供应商不得不往牛乳里面添加三聚氰胺而他们自己也默许了这种做法
质量危机——三鹿“毒奶粉”
三鹿集团简介
• 前身是 1956 年由 18 家饲养户的 45 名社员成立的幸福乳业 合作社 • 1960 年,合作社建立了奶牛场和 奶羊场,成为石家庄市最大的奶牛养 殖基地。

买进口奶粉,为了孩子谨慎

买进口奶粉,为了孩子谨慎

声明:此为转帖,文中所述内容与本人无关刚才看到的帖子,看完后心惊肉跳,自从要给儿子断奶,一直给他喝这个,有从日本带的,大部分都是TB,TB的大概喝了10罐左右,我一边担心,一边感叹中国人真是太“强大”了首先声明一点,我不是卖奶粉的,也不是什么牌子的奶粉的托,更不做日本奶粉代购!!!!只是作为一个曾经受骗上当的宝宝妈妈,尽量想站在客观的角度把我所知道的有关日本本土明治奶粉的知识跟孩子爸妈们分享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宝宝们都吃的安全,健康快乐。

为了避免纠纷,以下文中所指的淘宝店铺并非特指某一家店,而是泛泛而谈,希望各位淘宝店主不要有敌意,谢谢!我也会在图片当中把店铺名称隐去。

事情的起因要从上个月说起,我老公的一位朋友是做淘宝店铺的,专卖进口奶粉、辅食和其他用品。

某天我们去他家做客,晚饭后我无意间听到男主人对女主人说:“快去超市买奶粉吧,等下要来不及了。

”我当时不假思索的脱口问出:“为什么要去超市买奶粉,你们自己不就是做奶粉的么?难道你家奶粉是假的啊?”当时话一出口,气氛就很尴尬,我也有些后悔。

但是男主人在略微停顿后很含蓄的回答我:“假是不会假的,只是这奶粉中间经历的环节太多了,连我都不敢保证它真实的产地和来源,自家孩子,还是安全第一,嘿嘿。

”说完这句,我老公为了避免尴尬马上和他岔开了话题,但是我却一分钟都坐不住了。

因为我的儿子已经吃了淘宝买来的7箱奶粉!!!虽然不是从这个朋友家买的,但是我开始疯狂的怀疑自己买的奶粉的来源。

在这天之前,我和所有网购奶粉的妈妈一样,认准了自己已经具备了辨别真假奶粉的能力,看了好多网上搜来的教人辨别真假奶粉的帖子,教我们看印刷,看罐体喷码,看密封锡纸,看奶粉颜色,用手指试奶粉的粘性,闻一闻奶粉的奶香味,看一看开罐之后的会员卡……我以为我很专业了,但是今天我敢说,国人的造假能力永远在我们想象之外,如果单凭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肉眼就可以看出破绽,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造假者还不够专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最大宗走私奶粉案告破,买奶粉还要小心
父母是全世界重要的职业,可是我们基本都没经过什么培训,就仓促上岗了!“母婴悦读”致力为人父母者,提供终生学习爱与被爱知识技能,从精神到营养、健康上抚育新时代中国人!
每天早7前点发布,一天悦读,一生受益,名门望族,自你肇始!
原创2015-11-08 妙客论坛
一些消费者总是天真地以为:在商场、超市、母婴店、网上商城购买的洋奶粉都是经过中国海关检验检疫的,是安全可靠的,殊不知还有走私货、蒙混货、造假货!
据11月08日新快报讯,拱北海关通报,根据半年多的前期情报经营,缉私局掌握了相关走私团伙的运作规律,10月28日成立专案组立案调查。

11月05日,在海关总署的统一指挥下,拱北海关部署收网行动,共出动警力311人、车辆80台,分成68个行动小组分赴广州、深圳、珠海多个地点待命。

凌晨6点,随着行动指挥部一声令下,行动小组同时展开抓捕和搜查行动,缉私警察共抓获涉案人员42名,
主要目标人物悉数落网,一举打掉7个走私团伙。

拱北海关在行动现场起获大小仓库30余处,查扣荷兰产“美素佳儿”、美国产雅培、惠氏等品牌奶粉共计18586罐,英国、日本和香港产饼干20713箱……该案案值约5.2亿元。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称这是目前全国海关查获的最大一起奶粉走私案。

那么,究竟还有多少洋奶粉走私事件没有被发现,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网络漫画:对于奸商而言政府监管下还是有空子钻下面我们再看2个案例:
案例1、假证
2014年7月,有记者从武汉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一个
案例情况,竟有商家伪造检测报告销售不合格洋奶粉:为获取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入境货物通关单等证明材料,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做洋奶粉生意的国际贸易公司老板叶某委
托上海某实业公司负责人程某(在逃)帮忙伪造第三方机构SGS检测报告,于是,程某安排员工陈某、方某具体负责造假。

之后,叶某将伪造的SGS检测报告、销售合同、原产地证等资料提交给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检进口Hipp
婴幼儿配方奶粉45648罐,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发现,在叶某申报的第一批奶粉中,2段奶粉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于是作出退运处理,同时给1、3、4段奶粉发了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然而,叶某并没有将不合标
准的2段奶粉退运,而是销售到了市场。

由于第一批奶粉存在问题,随后到达的第二批奶粉被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查封在仓库。

然而,叶某又偷偷将查封奶粉中的1、3段,连同第一批奶粉中的1、3、4段向全国多地母婴用品商店及超市销售。

经抽样检测,第二批奶粉中除1段外,其他2、3、4段均为不合格产品。

2014年4月,叶某、方某、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公安机关查明,早在2013年6月,叶某就曾伙同程某,通过提交伪造检测报告的手段,报检进口德国产“诺德兰婴幼儿配方奶粉”64110罐。

在被售出的奶粉中,除1段外,2、3、4段奶粉均为不合格产品。

此外,2014年1月,叶某的公司还报检进口同样产自德国的“爱乐美婴幼儿配方奶粉”11880罐。

报检提交的SGS 检测报告及德国输华乳制品官方检疫证书均系伪造。

视频截图:央视报道美素丽儿奶粉造假
案例2、假货
乳业专家认为,网络批发平台上一些经销商拿到的货“不一定是品牌生产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的”,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某知名国际奶粉品牌代理商表示,目前跨境电商监管尚处盲区,某种程度上,跨境电商已成为最大的假洋奶粉销售
渠道。

消费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选购的所谓“海淘”“直邮”未必都是正品。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旨在为提高物流效率的保税区,也有可能已经沦为假货洗白重地。

事实上,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曝光国产假货在保税区兜一圈变洋货的现状,“先在国内大批量造假,再一批批运出去,然后从国外邮回来或经‘保税区一日游’,就可以拿到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许可。

”很多国内生产的奶粉,到保税区走一圈,就变成进口奶粉了,保税区本来是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却变成了假货洗白的地方,这是保税区的悲哀,一旦被普遍认识,保税区将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淘宝、微信等一些代购店铺,不乏新西兰、德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婴幼儿奶粉产品代购,价格相比国内甚至海外的实体店价格都要低廉许多,卖家往往宣称为促销时抢购的产品,或是自己有特殊途径海量进货。

但业内人士指出,“此类代购卖家的片面之言不可轻信,因为如果是真正从欧洲等海外实体店采购的产品,加上国际运费,价格只会高不会低,并且现在各国都在限购母婴产品,可这些卖家代购的奶粉不仅价格低廉,数量还巨大,里面的猫腻可想而知。

”这些不合格的奶粉流入了中国市场,流入中国宝宝的口中。

作为消费者,你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只图“洋奶粉”虚名,
真正的好奶粉不分国籍,国产也有好奶粉,一定要按“好奶粉五大标准”去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