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年_2017年]
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史

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史
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开始引入,并逐渐在中国发展壮大。
1991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企业租赁管理暂行办法》,
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企业融资租赁的法律文件,标志着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形成。
在此后的几年里,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了中国融资租赁协会,以促进和规范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2004年,中国进一步加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颁布了
《关于支持和规范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了融资租赁的经营活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4万亿元人民币。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融资租赁被视为
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
许多中国融资租赁
公司开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
到目前为止,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已经成为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重
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融资租赁行业有望继续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摘要本文讨论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状况。
在这一年中,金融租赁行业发展迅速,累计租赁收益达到624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
此外,行业受利益者的普遍支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和带动该行业的发展,如建立租赁信息共享平台、开展税收优惠、新增担保方式等。
本文还分析了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拓宽租赁投资范围、加强租赁证券化、增强境外市场影响力等。
Introduction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leasing industry in 2024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leasing industry has been widely supported by all the stakeholders and the government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uppor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For example, establishing a leasing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carrying out tax preferences, increasing guarantee methods, and encouraging financial leasing institutions to issue corporate bonds or asset-backed securities to raise funds.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leasing industry, it is mainly expected that the following aspects will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developed.First, the scope of lease investment will be further expanded. Thi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ncrease of the range of financial leasing products. At present, the main financial leasing products are aircraft, ships, cars and other real objects, which are mainly used in th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real estate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the future, more assets and products such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energy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leasing investment.Third,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s markets will be improved. China's financial leasing institutions will step up their efforts to expand overseas markets, and strengthen their coope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o as to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development.Conclusion。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租赁行业也日渐兴盛。
融资租赁业是指一方将资本的使用权出租给另一方,并收取租金的一种金融服务行业。
其主要业务包括设备租赁、房地产租赁、汽车租赁等多个领域。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监管政策不够健全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政策相对滞后,不够完善。
存在着监管政策不够明确、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应该加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增加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对策一: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应该加强融资租赁行业监管的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制定并实施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标准、规范和制度,建立健全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问题二:市场竞争激烈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战、业务拓展、渠道建设等方面。
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一些融资租赁公司存在乱竞争、恶性竞争的现象,不仅影响了行业的长期发展,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应该引导行业内企业树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发展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对策二:培育行业新动能发展融资租赁行业的新动能,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服务和品牌的提升。
加大对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支持力度,鼓励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自主研发,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问题三:风险管理不到位融资租赁业务的本质是金融业务,其内在的风险特征也不可忽视。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风险管理不到位,融资租赁公司对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手段不够完善,风险防范措施不够完备。
应该加强风险管理,提升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识别、监测、评估、控制和应对能力,保障行业的稳健发展。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规定和制度,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强化对融资租赁业务风险的识别和监测,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和风险应对体系,提高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融资租赁是指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设备、车辆等财产的使用权,租期内支付租金,租期满后可选择购买该财产或者退还出租方。
融资租赁行业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制造业发展、促进企业资产运作、加强金融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就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监管不足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监管不够完善,导致市场乱象丛生。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的漏洞,进行非法融资租赁活动,损害了正规融资租赁企业的利益,也给市场秩序带来了混乱。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涉及的企业众多,但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合作的稳定性和客户的利益,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
3. 风险控制能力有待提高融资租赁行业涉及到的资金和风险较大,但是一些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二、发展建议1. 加强监管加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升市场的规范化程度。
加强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资质和信用评级,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
2. 提高服务质量融资租赁企业应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客户服务体系,确保客户的利益和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高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
3. 加强风险管理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客户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和健康发展。
4. 加强合作与创新融资租赁企业应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拓展融资租赁的业务领域,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投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5. 培育专业人才融资租赁行业需要培育专业人才,提升行业整体的从业人员素质。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研究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研究融资租赁,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1981年被荣毅仁先生引入我国。
融资租赁作为集贸易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融资手段,在促进实体经济和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具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依照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于2017年8月发布的《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2017)数据显示①,截至2016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共计6158家,比上年底增加2543家,增幅为70.3%。
其中,内资试点企业204家,增加15家,增幅为7.9%;外资租赁企业5954家,增加2528家,增幅为73.8%;同时,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也达到最高点,企业注册资金本总量为19223.7亿元,同比增幅为31.3%,是2013年2884.3亿元的近7倍。
截至2016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两万亿。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外部政策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但是融资租赁业法律制度尚不健全,融资租赁登记公示制度尚不完善,出租人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增加了融资租赁交易风险,不利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下文简称“《物权法》”)2007年颁布生效,其中第六条②规定了物权公示原则,不动产的物权公示方法为登记,动产的物权公示方法为交付(占有)。
由于不动产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登记制度,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动产租赁物的登记公示问题。
在融资租赁交易中,出租人享有租赁物所有权,但是租赁物并不由出租人占有和使用,租赁物的所有者与占有者分离是融资租赁关系的最显著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导致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无法通过“占有”这一公示手段公式出来,而承租人占有租赁物这一事实极易产生承租人即租赁物所有权人的假象,第三人无法通过“占有“这一公示手段判断真正的租赁物所有权人,如果承租人将租赁物私自转让给第三人或在租赁物上设置其他权利负担,第三人可以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①确立的善意取得原则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出租人丧失其对租赁物的所有权。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特点、作用及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特点、作用及发展对策融资租赁业是集信贷、贸易和技术更新于一体的新型的金融产业。
我所指的融资租赁,主要是指当企业需要贷款投资购买设备时,租赁公司提供资金帮助企业购买设备,企业分期偿还购买设备的资金加上相应的利息(租金),当租金全部还清后,企业以很少的名义价格购买租赁物件的所有权的一种形式。
我国是八十年代初开始兴办的融资租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终于找到正确方向,有了自己发展的空间。
融资租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特点1、融资租赁是一种提供金融服务的贸易活动。
融资租赁主要是在销售时提供金融服务,它是金融与贸易结合的产物,是融资与融物的结合。
租赁涉及面广,已渗透到建筑工程、机械、医疗、电信、IT产业等各行各业,其业务有金融属性,但它又要注重服务而不是金融业务本身,它运用综合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经营管理,合理整合社会资源,为金融机构服务,为企业服务,为设备供应商服务。
它一方面提供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又要进行产品营销和资产管理等,这一点不同于银行的直接贷款,更不同于政府的简单拨款。
2、融资租赁是长期资本融通的一种手段。
融资租赁期限一般较长,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有效地利用社会暂时闲置的资金,实现了社会资金在各部门的合理分配。
由于租赁公司经营范围较大,没有所有制限制,因此它也是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一种较好的渠道和跳板。
中国入世后,民营、外资将成为租赁行业的主要投资人,融资租赁将成为银行、信贷、证券投资后的第三大融资方式。
3、融资租赁是一种防范金融风险的运作模式。
融资租赁是三方当事人(出租人、承租人、厂商)之间用两份合同(购买合同、租赁合同)确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租赁公司只是借助租赁物件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便利提供服务,只是在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扮演了融资服务中介的角色。
商务部2024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24
报告编写:中国商务部
2024年是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关键年份。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
融资租赁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2024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实现租赁收入6182亿元,同比增长17.2%。
其中,国有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收入达到了3790亿元,同比增长24.7%;民营融资租赁公司的租赁收入达到2392亿元,同比增长6.4%。
另外,全年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签订的合同数量为19.8万份,较2024
年增长了19%。
主要租赁对象分别为:10.2万份工业设备租赁合同,占比51%;4.3万份汽车租赁合同,占比22%;1.2万份房屋租赁合同,占比
6.2%;3.1万份其他租赁合同,占比15.4%。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与此同时,因应国家政策指导,中国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
在2024年,中国政府鼓
励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中,政府鼓励融资租赁行业保险公司发展,并对行业内部竞争有关
约束及监管细则做了特别规定。
此外,政府还支持企业向技术创新投入更
多的资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概述融资租赁是指一种透过融资租赁公司为客户提供设备租赁及其他融资服务的商业模式。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融资租赁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旨在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快速增长,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随着企业对于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增加,融资租赁业务逐渐成为企业获取资金和设备的重要渠道。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积极引导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竞争激烈、监管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促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创新发展、加强企业自律等一系列应对策略。
通过对行业现状及问题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制定有效的对策,为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问题意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还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
由于监管不够严格,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可能会通过融资租赁业务进行非法活动,损害客户利益,甚至可能造成金融风险。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一些重要细则还没有得到完善,导致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企业经营环境不够清晰。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创新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融资租赁行业需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产品服务,以适应市场需求。
推动创新发展、加强企业自律是当前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2017)一总体情况(一)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共计6158家,比上年底增加2543家,增幅为70.3%。
其中,内资试点企业204家,增加15家,增幅为7.9%;外资租赁企业5954家,增加2528家,增幅为73.8%。
2016年3月,商务部、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天津等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资租赁企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商流通函〔2016〕90 号),将注册在自贸试验区内的内资租赁企业融资租赁业务试点确认工作委托给各自贸试验区所在的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家税务局。
至2016 年底共确认4批15家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其中天津12家,广东2家,上海1家。
(二)注册资本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量为19223.7亿元,同比增幅为31.3%,是2013年2884.3亿元的近7倍。
其中,内资试点企业最高注册资本为221亿元,外资租赁企业最高注册资本为143亿元;注册资本超百亿元的融资租赁企业有3家,超50亿元的企业有21家。
(三)资产规模突破两万亿截至2016年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资产总额2153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4%,突破两万亿。
其中,内资试点企业资产总额514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2%;外资企业资产总额1639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5%。
租赁资产总额13090.4亿元,增长33.8%;融资租赁资产总额12810亿元,增长32.9%。
总负债14088.4亿元,资产负债率65.4%。
从单个企业来看,总资产超过百亿元的企业达33家。
(四)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从行业分布看,融资租赁资产总额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能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基础设施及不动产、通用机械设备和工业装备,均分别超过千亿元。
其中,能源设备类资产继上年再次大幅增加,显示融资租赁在能源结构调整及环境治理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
(五)经营效益持续提升2016年全行业融资租赁投放金额达到8971.6亿元,较上年增加37.5%,实现营业收入1535.9亿元,利润总额267.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加35%和25.4%,其中融资租赁业务收入973亿元,比上年增加13.6%。
全年融资租赁企业共缴纳税收134.6亿元。
融资租赁企业逾期租金合计291.5亿元,比上年增加74.3亿元,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六)东部地区继续领跑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在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金、资产总额等方面仍占据绝大部分,均达到全国总数九成以上。
按企业数量增速排序,除陕西外,增速排名靠前的省市均属东部地区;从资产总额来看,中部地区占比有所上升。
随着融资租赁聚集新区不断出现、“1+3+7”的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形成,我国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融资租赁行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发展特征(一)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有关部门和地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针对多个融资租赁领域细分问题发布政策意见。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降低融资租赁行业税收负担;商务部将融资租赁等不涉及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完善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天津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加快装备改造升级;广东自贸区允许融资租赁企业收取外币租金;陕西在公共服务领域,鼓励公交车、出租车、公务用车等实施新能源汽车融资租赁运营模式。
天津、广东、广州、东莞、厦门、晋江、漳州、内蒙古、贵州、西安、济南、武汉等多地通过出口退税、利息补贴、设立融资风险补偿金或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融资租赁项目给予补助奖励。
(二)聚集效应更加凸显随着政策环境优化,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尤其是自贸试验区制度设计灵活高效,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高,融资租赁行业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地区聚集效应更加凸显。
上海、天津、深圳作为融资租赁行业集聚地的优势不断增强。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融资租赁企业达到1637家,比上年增加2.2倍,其次为上海1606家、天津1129家,三地企业数量均已超过千家,合计占全国总数达到71%,比重较上年再提高7个百分点。
从注册资本金和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16 年底,上海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5652亿元,总资产8091.7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1.6%和37.6%,均位于全国首位;天津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3604.7亿元,总资产4151.3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0.1%和19.3%;深圳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本金4031.2亿元,总资产1365.7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2.5%和6.3%。
另外,随着《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 号,以下简称68号文)及各地具体实施意见的出台,新设辽宁等7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发布,出现了更多重视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聚集新区。
如北京、广州、重庆、厦门、大连、西安、成都、济南等多地打造融资租赁区域产业聚集中心,发挥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三)业务创新不断加快目前,我国飞机租赁、船舶海工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融资租赁板块均已颇具规模,随着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业务领域继续拓展,融资租赁业务加快创新发展。
湖北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完成首例涉及境外船舶业务,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完成船舶融资租赁第一单;合肥农委农机局在肥东县试点探索合肥农机融资租赁发展模式,仙桃建设20万亩蔬菜产业片区物流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园,首次在农业领域采取融资租赁形式融资,开启农业领域融资新渠道。
随着认知程度不断加深,不论是出租人还是承租人,面对机遇与挑战,敢于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融资租赁业务模式,为企业搭建新的融资渠道。
(四)融资渠道更加多元2016年融资租赁企业融资结构有所优化,融资渠道更加多元,资产支持证券、母公司融资、债券及海外融资等成为银行贷款以外融资租赁公司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有助于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更好地支撑业务发展及盈利增长。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证券化研究组发布的《2016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16年全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8420.5亿元,同比增长37.3%,特别是企业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企业ABS”)发行规模较2015年翻番,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品种。
wind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有65家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共118支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累计发行租赁企业 ABS 规模达1074.8亿元,同比增长110.8%,占2016年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比重已达12.8%。
租赁企业 ABS已成为我国企业 ABS市场中最为主流的品种之一。
多家融资租赁企业获得母公司增资,以满足融资租赁公司扩大经营规模、优化资本结构以及融资租赁业务快速增长的资金需求。
债券市场上,融资租赁公司通过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融资规模也明显扩大。
在海外融资市场,天津推动外债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区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境外融资,共受理21家企业申请中长期国际商贷项目批复外债额度45.38亿美元,其中约95%用于支持自贸试验区内融资租赁企业。
(五)资本投资更加活跃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支持融资租赁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等各方资本加大对融资租赁业的关注和参与,融资租赁企业在资本市场中更加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共有291家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347家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较上年有大幅提升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所属行业看,制造业企业数量最多,有132家,融资租赁在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18家,有利于企业经营模式由单一的批发零售转向包含融资租赁服务的综合化运营。
各上市公司对自身融资租赁业务均有明确定位,侧重特点鲜明,致力于融资租赁与现有业务产业融合,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夯实全产业链驱动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盈利增长极。
(六)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强,形成了一批专业优势突出、管理理念先进及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2016年7月,远东宏信与渤海金控两家公司首度入选《财富》(中文版)2016年“中国 500强企业” 榜单,并成为首次入选的融资租赁公司。
远东宏信旗下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约18.2亿美元,在医疗、印刷、航运、建设、工业装备、教育、信息网络等多个基础领域优势突出,截至2016年末,远东宏信总资产规模超过1660亿元人民币,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39亿元,同比增长约18%。
渤海金控作为唯一一家 A 股上市和拥有境内外平台的租赁公司,已在全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或销售渠道,形成国内外并行的全球化租赁产业布局。
近年来通过跨境兼并,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飞机租赁公司和全球第二大集装箱租赁公司。
截止2016年底,渤海金控资产总额2166.3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营业收入242.6亿元,同比增长146.9%;营业利润30亿元,同比增加57.9%。
三趋势展望(一)行业规模平稳增长“十三五”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融资租赁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性,决定了行业在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将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行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规模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在产业结构升级、与实体经济细分领域深入结合的需求下,行业企业数量、业务实力、投放规模、业务范围有望取得更大突破。
(二)业务领域纵深拓展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在全球飞机租赁、集装箱租赁及航运租赁等领域的市场地位与占据份额逐年增长,医疗卫生、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等板块迅速延伸,社会公共事业领域融资租赁业务逐步开展。
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将进一步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中小微企业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拓展业务领域,将有更多融资租赁企业进入国际租赁市场。
同时,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活跃参与,使融资租赁企业能更好地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和资本不足问题,布局全产业链和一体化资产管理解决方案,更好地发挥融资租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作用。
(三)聚集效应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务院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国发〔2014〕65 号)的精神,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收取外币资金、海关监管创新制度等一批改革成果和创新举措推广落地,以及新一批自贸区挂牌后自贸区融资租赁创新制度的实施,将极大促进中西部、东北部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将涌现出一批新的融资租赁行业聚集区,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实现集群式发展。